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英雄雨来(节选)》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为第二课时,本节课将深入解读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雨来的英雄形象,学习他勇敢、智慧、坚韧的精神品质。
教学内容围绕雨来的成长历程,通过课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雨来的英雄气概。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学习雨来的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1. 雨来英雄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雨来的英雄形象,理解他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雨来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雨来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雨来的英雄形象,学习他的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雨来的英雄事迹,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 写作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雨来的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雨来的精神品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板书设计1. 《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2. 正文内容:雨来的英雄形象、勇敢、智慧、坚韧、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关键词。
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让学生课后阅读《小英雄雨来》全文,进一步了解雨来的英雄事迹。
2. 写作练习: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雨来的心得体会,不少于300字。
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19.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教案

四下语文《19.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巩固第一课时学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
3. 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向英雄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品读重点段落,感受雨来的英雄形象。
难点:理解每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回顾第一课时内容,提问学生雨来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2)引出第二课时主题:深入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
老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小英雄雨来》的第一课时,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谁能告诉我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A:老师,我知道!雨来是一个勇敢、聪明的孩子,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老师:很好,A同学回答得很全面。
那么,谁能告诉我雨来在课文中做了哪些主要事迹?学生B:老师,我记得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勇敢地与敌人周旋,还利用自己的游泳本领从敌人的枪口下逃脱。
老师:B同学说得没错,这些都是雨来的英勇事迹。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课时,就是要更深入地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
我们要通过课文的描写,去感受雨来的勇敢和智慧,去体会他的爱国情怀。
老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时。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描写雨来勇敢和智慧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是如何展现雨来的英雄形象的。
2. 品读重点段落,感悟雨来形象(1) 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雨来与敌人斗争的段落。
(2) 小组合作,讨论分析雨来在斗争中的表现,如语言、动作、神态等。
(3) 分享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坚强不屈。
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一起品读《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一起感受雨来这位小英雄的勇敢与智慧。
首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雨来与敌人斗争的段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8《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8《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小英雄雨来(节选)》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一个小村庄里的儿童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课文语言朴实流畅,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以及对语言表达的品味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悟人物品质、品味语言表达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此外,学生对本文所展现的勇敢精神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提取信息,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巧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雨来的英勇精神,培养热爱祖国、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2.教学难点:感悟雨来勇敢精神,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巧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情感体验等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朗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雨来的勇敢精神,教师巡回指导。
3.理解课文(15分钟)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交流对雨来勇敢精神的理解,教师总结引导。
4.品味语言(10分钟)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品味分析,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巧妙。
5.拓展延伸(10分钟)学生发挥想象,谈谈自己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勇敢精神。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重点
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难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拓展提高
学生练习
思考理解
师生合作,老师指点
开阔视野
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
体会了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了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了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板书
17小英雄雨来(节选)
游泳 读书 掩护 斗争
枪声 脱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8小英雄雨来(节选)
单元
六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
学习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晋、絮”等17个生字,会写“晋、炕”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炕上 铅笔 迈进 枪栓 胳膊 劫难”等词语。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d 趔趄 门槛 漩涡
胳膊 劫难 红绸 敌人 扒开
起码:最低限度,至少。
睁眼瞎:比喻没文化的人,不识字的人,缺乏知识的人。
趔趄:由于某种原因,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或长石等)。
漩涡:水流遇低洼处所激成的螺旋形水涡。
学生分析朗读
学生理解
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爱国、有骨气的中国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意思?
(精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小英雄雨来》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英雄雨来(节选)》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课文分六个部分叙述:第一部分讲雨来的游泳本领高。
雨来生活的芦花村在晋察冀边区的北部。
芦花村旁有一条还乡河,雨来每到夏天就到河里游泳,所以练就了游泳的本领。
第二部分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他在夜校跟着老师轻声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第三部分讲雨来掩护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
在战斗形势异常紧张的关头,生活在革命家庭中的雨来,在危急的情况下毫不慌张,勇敢地掩护李大叔,并机智地把敌人引开。
第四部分讲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
雨来机智地回答敌人的盘问,拒绝了敌人的哄骗和利诱,在敌人的威胁、毒打下也没有屈服。
第五部分讲芦花村的人们误以为雨来牺牲了。
第六部分讲雨来并没有死。
本文的故事情节紧凑而又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将一位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少年英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体会小英雄雨来勇敢机智的品质,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本文篇幅较长,但文中的小故事十分精彩,小主人公雨来和学生的年纪相仿,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有一种亲切感。
另外,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已经有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大部分学生能独立阅读课文,但要求其快速阅读,理清文章的内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
教学建议1.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
教学时,首先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
其次在自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
最后组织学生讲故事。
2.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3.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这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每一部分时,提出时间要求,促使学生提高阅读速度。
对于每部分内容的把握,可采用加标题的形式予以落实。
对加小标题不必要求太高,只要学生基本上概括了每一部分的内容,语句通顺即可,不必强求一致。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及反思(两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英雄雨来(节选)》选自管桦的中篇同名小说《小英雄雨来》。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地和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课文共有六部分,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和敌人勇敢斗争的事迹来描述的。
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年仅12岁的雨来,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到小英雄同日寇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勇敢的美好品质,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另外,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课文要有一定的速度的能力。
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60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晋、絮”等17个生字,会写“晋、炕”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炕上铅笔迈进枪栓胳膊劫难”等词语。
2. 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3. 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放录音。
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晋察冀边区,有条还乡河。
秋天已来到,雨来上夜校。
河边有个村,名叫芦花村。
在校受教育,学会爱国家。
村里有个娃,名字叫雨来。
鬼子来扫荡,掩护李大叔。
年龄十二岁,游泳本领强。
人小志气高,智斗敌人把命保。
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小英雄雨来的其他事迹吗?2.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战争之火。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小英雄雨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小英雄雨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英雄雨来》是一篇描写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儿童英勇抗日的故事。
本文通过讲述雨来这个勇敢机智的少年,为了掩护李大叔,同鬼子作斗争的事,表现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
本文语言流畅,情节紧凑,富有戏剧性,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文中一些专业术语和特定时代背景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文中雨来的勇敢行为难以感同身受,需要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和情感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雨来的英勇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雨来机智勇敢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雨来机智勇敢的品质。
2.难点:理解文中一些专业术语和特定时代背景;感受雨来的勇敢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雨来的英勇行为。
2.情感教学法:通过情感引导,帮助学生感受雨来的勇敢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2.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背景,引入课文《小英雄雨来》。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节选)》(2课时)教案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晋、絮”等17个生字,会写“晋、炕”等15个生字,理解“胳膊、劫难”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1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难点:初步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雨来”是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晋察冀边区的一位少年。
他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抗日小英雄。
那么他是怎样与敌人周旋的?遇险后又是怎样逃脱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小英雄雨来(节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30分钟)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请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3.说一说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雨来家乡的美景及雨来善于游泳。
第二部分(第6~14自然段):写雨来上夜校,接受爱国教育。
第三部分(第15~24自然段):写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抓。
第四部分(第25~41自然段):写雨来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
第五部分(第42~46自然段):写芦花村的人误以为雨来牺牲了。
第六部分(第47~55自然段):写雨来巧妙逃脱。
4.认读生字新词。
(1)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苇絮扭身姥姥塞在糠皮枪栓捆绑劫难初读课文学习字词(30分钟)枪毙撒谎尸首软鼓囊囊呜哩哇啦(2)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重点强调:注意读准鼻音“扭”。
另外,注意多音字“塞”,在这里读“”,组词为“塞住”,它还有两个读音分别是“”和“”,组词分别为“堵塞”和“边塞”。
(3)展示读:开火车读,分组赛读。
5.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晋炕铅迈呜栓胳膊劫绸扒敌尸趁慌(1)认读字音。
(2)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炕—抗铅—沿膊—搏慌—谎(3)教师重点针对以下这个字进行指导、范写:“膊”,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部分写得扁一些。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一、文本解读《小英雄雨来(节选)》是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篇课文节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故事非常生动,写了抗日战争时期,雨来为掩护李大叔同敌人做斗争的故事,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雨来的形象。
这篇课文篇幅非常的长,这是文本的一个显著特点。
现在的学生习惯于阅读微信、图像文本,不太爱读长一点儿的文章,所以阅读少量通俗易懂的长课文对学生来说是有必要的。
随着年级的升高,长课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也有着其他课文所不具有的独特价值,如培养概括能力、浏览能力、寻找关键信息能力、快速阅读能力等。
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特色,特别注重不同学段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了由浅而深的螺旋发展,所以梳理全套教材单元语文要素形成目标序列,可以让我们的教学定位更加准确。
学生早有学习长课文的基础,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长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在结构上采用“反复”的手法,相同的情节和内容反复出现,虽然文章稍长,但学生能在相同内容的多次重复中巩固生字,模仿课文学习表达。
本单元围绕“儿童成长”这个人文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两则》、《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四篇课文,展示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的故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学习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语文要素是本单元的重点。
关于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要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七单元学习了“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之前所学的基础上,要求又有所提升,体现了语文要素安排的系统性和发展性,同时也为六上第四单元以及六下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的落实打下基础。
学生可以迁移运用之前所学的方法,在之后的语文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升,这是统编教科书能力训练体系上的一大特点。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精品教案

18《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1.把握文章重点词句,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与热爱祖国的品质。
难点: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释题引疑1.课件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
问:你们知道歌曲中的这位小英雄是谁吗?过渡:是啊,王二小是我们中国少年抗日英雄。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这样一位小英雄,他的名字叫雨来。
2.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二、汇报预习,以学定教1.检查生字词,相机正音。
2.重点指导“冀”、“挪”。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扫清了字词这只拦路虎,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请同学们用10分钟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讲雨来的哪几件事?试着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其实,小标题不一定就是这几句话,也可以是一两个关键词,比如说:“游泳本领高”,还可以更简练些,只用一个词告诉大家发生在雨来身上的事情:“游泳”。
你能不能像这样,给其他几部分的内容用一个词语写一个小标题?试一试。
(学生读书,研究)2.根据学生汇报,提炼课文的小标题:第一部分:游泳第二部分:读书第三部分:掩护第四部分:斗争第五部分:遇害第六部分:脱险老师发现你们真的很厉害,不仅模仿能力很强,而且还会思考,为你们的学习能力点个赞!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1.在这篇课文中,你认识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雨来?(课件出示填空)预设:机智勇敢、热爱祖国、英勇无畏、有英雄气概……2.同学们的词汇量可真不少啊,看来这位小英雄确实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课文的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呢?预设:课文三、四两个部分3.从重点内容入手,感悟人物品质:那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四两个部分,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可采用做批注的方法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能够理解文章中的一些隐含信息。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锻炼学生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理解难句,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难点1.启发学生进行思维的逻辑推理,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2.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人物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本《小英雄雨来(节选)》。
2.多媒体设备。
3.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图片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跟读课文,师生一起读。
2.解释生词,让学生理解课文难点。
3.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
4.学生自主朗读。
3. 深入讨论1.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情感表达,进行情感交流。
4. 文字理解1.解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
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5. 合作学习1.分组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一些问题。
2.每组展示讨论结果并进行讨论。
6. 拓展延伸老师可根据学生的理解深度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更深入的问题。
五、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评价学生的表现。
3.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背诵本课课文。
2.思考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写下自己的感想。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小英雄雨来(节选)第2课时 教案

讨论:这三次对雨来的描写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出示:——找出不同和相同之处。
不同:三次说话背景不同。
第一次:鬼子刚开始问,态度温和哄骗雨来。
第二次:鬼子诱惑、威胁雨来。
第三次:鬼子用尽残忍手段折磨雨来。
相同:三次“没看见”不管敌人怎么问,雨来只说“没看见”,对交通员李大叔的保护意识非常坚定。
那雨来这三次都是怎么和敌人周旋的呢?让我们进入角色,感受一下。
2.角色扮演,具体分析雨来形象。
合作探究:提取第四部分中的对话,形成小剧本。
一人扮作敌人,一人扮作雨来,演一演,体验雨来和敌人的周旋,并品味反复语言“没看见”的作用。
关注细节:“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
合作探究:雨来为什么这么做?可以看出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雨来想骗过鬼子。
——雨来是个机智聪明的孩子。
关注细节:扁鼻子军官的动作——扔书、塞奶糖、摇摇头、轻拍雨来肩膀合作探究:雨来面对敌人的威胁和诱惑,是怎么做的?体现了他什么特点?——雨来面对威胁不恐惧、不卑不亢,面对诱惑不接受。
——雨来勇敢面对威胁,不受敌人诱惑,是个勇敢、坚强不屈的孩子。
关注细节:扁鼻子军官的动作——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脸上打了两巴掌;揪起一块,咬着牙拧;胸脯上打了一拳。
合作探究:雨来面对敌人的毒打,是怎么做的?体现了他什么特点?——雨来咬着牙,仍然不屈服。
——雨来遭受折磨,仍不屈服。
雨来是个宁死不屈的孩子。
(3)指导朗读,品味反复手法的效果。
①指导朗读,体会感情的递进。
三次不同的背景,三句相同的“没看见”,老师说背景,学生读反复语句“没看见”,读出情感上的递进。
师:当鬼子摆出一副假慈悲的样子,企图哄骗雨来的时候,雨来将计就计——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师:当鬼子软硬兼施,诱惑雨来,威胁雨来的时候,雨来面不改色——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师:当鬼子恼羞成怒,原形毕露,折磨雨来的时候,雨来毫不畏惧——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②品味反复,体会表达效果。
《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 教案

19 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教案一、学情分析这是一篇小说。
本文记叙了抗日小英雄雨来为掩护交通员与鬼子进行英勇斗争,体现雨来的机智勇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本文篇幅较长,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来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
第二课时着重理解每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品读重点段落,感受雨来的形象特点。
二、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的关系。
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2.写法导读,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阅读指导,理解每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品读重点段落,感受雨来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找出课文中描写景色的句子,体会写景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词语积累:教师出示本课的重点词语,让学生朗读词语和相关语句。
2.内容重温:本文讲述了_________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英雄_____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________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课文分为六个部分,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感悟1.阅读提示:教师出示阅读提示,让学生根据提示品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批注。
2.合作探讨:教师:课文哪一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一位小英雄?明确:第三、四部分。
教师:自主读文段,找一找表现雨来是小英雄的语句。
3.理解感悟:教师出示选自课文第三部分内容的重点语句,让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4.自由表达:教师出示选自课文第三部分相关内容,让学生思考通过雨来跟鬼子的对话,体现了雨来什么品质特点?5.写法初探:教师:快速默读第一、二、五、六部分的内容,想想这几部分内容与小英雄雨来的关系。
明确:第一部分是为下文做铺垫,为雨来能从鬼子手中逃脱埋下伏笔。
《小英雄雨来(节选)》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2.快速默读课文,给课文每个部分列出一个小标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出新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1)回顾主要内容。
①师引导:上节课咱们初读了《小英雄雨来(节选)》,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生交流。
(2)回顾各部分内容。
①师引导:这篇课文分成了六个部分,我们先快速默读课文,回想每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②生交流。
2.提炼小标题。
(1)师引导:这是我们上节课概括的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今天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甚至一个短语来概括这六个部分的内容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2)师指名读。
(3)出示课件。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十二岁的雨来最喜欢在河里游泳,他游泳的本领很高。
→游泳本领高爸爸妈妈把雨来送到夜校念书,在夜校雨来学会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上夜校念书(4)师指名读。
(相机板书: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5)师引导:这是课文中用短语的形式列出的第一、二部分的小标题,把这两个小标题和我们概括的第一、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6)生交流。
示例1:主要内容和小标题都概括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示例2:小标题的语言比主要内容更加简练。
(7)生小组合作完成第三至第六部分小标题。
①师引导:下面我们列出第三至第六部分的小标题。
每个小组承担一个部分,每位同学先自己在书上列出小标题,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组里意见统一后就把确定的小标题写在黑板上,哪组完成好了哪组就上来写,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②生拟小标题,师巡视。
③生交流。
(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第一部分: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上夜校读书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第五部分:河沿上的枪声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8)方法拓展。
①师引导:小标题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小英雄雨来》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文通过讲述小英雄雨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救了一个日本小孩的故事,展现了雨来机智勇敢、爱国的品质。
本节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形象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理解文中深层次的情感和价值观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朗读、讨论、思考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机智勇敢”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思考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主人公雨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主人公的品质;用“机智勇敢”造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培养语感。
3.讨论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字词卡片。
3.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4.录音机或播放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复习上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雨来的人物形象。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谁来说说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呈现(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雨来怎样的品质?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雨来是一个机智勇敢、爱国的孩子。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感悟小雨来的品质。
2.品赏文中描写还乡河景色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3.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敌人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3.教师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速读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拟写了小标题。
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研读重点句段,继续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精神品质。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重点切入,理解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的部分,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预设:引导学生明确课文的第三部分(掩护交通员)和第四部分(和鬼子斗争)是课文的重点部分,最能体现雨来的小英雄形象。
(2)全班讨论,理解重点词句,教师着重点拨。
①雨来巧妙地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
例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明确:这一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
②雨来与鬼子作斗争。
预设一:鬼子给雨来松绑,问他刚才看见谁进来了,雨来说他什么也没看见。
(课件出示)预设二:鬼子给雨来吃好吃的糖块,雨来拒绝了。
(课件出示)预设三:无计可施的鬼子凶狠地殴打雨来,并把雨来拉出去准备枪毙。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理解雨来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殴打坚贞不屈)③误认为雨来牺牲。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
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如何理解“有志不在年高”?明确:有志气不在于年纪大,指人贵在有志,不能凭年龄大小来衡量,只要有志气,年轻人也能展露大气魄、大气概。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小英雄雨来(节选)第2课时精品教案

《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
2.体会还乡河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还乡河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听写词语,引导:上节课学习的词语你都会写了吗?芦花发愣铅笔摇晃枪栓胳膊劫难鬼脸戒指绸子敌人尸首防备慌忙2.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英雄雨来》,知道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
下面请你结合着小标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预设:文章主要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芦花村有一位游泳本领高强的小男孩,名字叫雨来。
在特殊年代,雨来看到父母抵抗敌人的行为,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
有一天他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进行了顽强斗争,小小年纪的雨来誓死不肯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恼羞成怒的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
3.过渡:小雨来的形象影响着整整一个时代的人。
为什么大家会如此的喜爱他,称他为“小英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了解小雨来的英雄事迹。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首先,听写词语导入,检测、巩固学生的重点字词掌握情况,同时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接着复习导入,自然过渡到合作探究活动中去。
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快速地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个小英雄?他为什么这么做?2.探究过程(1)聚焦第三、四部分,找出能体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的相关语句,说说理由。
(2)结合关键词句,讨论雨来为什么这么做。
(3)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相机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小组讨论交流。
(2)组织学生结合具体语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①引导:找出能体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的相关语句,说说理由。
◇十二岁的雨来使尽力气,才把缸挪回到原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小英雄雨来(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五、初读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
2、思考: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
6、品读释疑
1.讨论交流:雨来是哪里人?生活在哪个年代?
雨来是晋察冀边区芦花村人,生活在抗日战争年代。
2.雨来住的那个村子为什么叫芦花村?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景物描写,埋下伏笔。)
(7)讨论交流: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雨来是个小英雄?
课文从两个方面来写雨来是个小英雄:①掩护交通员李大叔;②机智勇敢地和日本鬼子做斗争,宁死不屈。
8、课文结构
九、课文主旨:本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
十、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3.讨论交流:雨来为什么能成为小英雄?
雨来的父母都是抗日积极分子,他从小就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在夜校老师的教导下,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还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懂得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道理;
日本鬼子侵略他的家乡,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
7、列小标题理解课文内容
1.阅读解密:列小标题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概念:小标题就是除了作文的大题目外,还有文章分成几个小板块,其中每一块给它取一个能概括内容的小题目。
方法:1.摘录法,就是从课文的段落中去找词、词组或短语,做小标题。2.浓缩法,就是概括段意的基础上,把主要意思加工提炼成小标题。
拟制小标题应注意:1.要精炼,能概括各板块所写的内容。2.要简短、整齐,给人以视觉的美感。3.要层次分明,有严密内在逻辑性。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二课时教案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读准3个多音字。
2.能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会拟定小标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勾、画、圈、点等各种方式,找出文本的重点词句、重点段落、重点细节……身临其境地读,有滋有味地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研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深入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文章通过哪些事来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和鬼子作斗争)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本课感悟雨来的英雄形象做铺垫。
二、品悟语言,感受英雄。
学习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四部分内容,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雨来是个英雄?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提示默读课文的要求)汇报交流:(一)预设交流一:雨来和鬼子的对话。
1.课件出示对话,引导学生谈感受。
2.分角色表演读。
(二)预设交流二: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雨来疼得直咧嘴。
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1.学生谈体会。
(雨来的机智勇敢、宁死不屈的精神)2.引导学生品味精彩语言,指导朗读。
3.追根溯源,了解英雄之谜。
师:雨来小小年纪,为何能在鬼子面前表现出如此的英雄气概?课件出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讨论:这一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出现?(这句话表达了人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一是起强调作用,二是作为全文的一个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读准3个多音字。
2.能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会拟定小标题。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勾、画、圈、点等各种方式,找出文本的重点词句、重点段落、重点细节……身临其境地读,有滋有味地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研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深入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文章通过哪些事来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掩护李大叔、和鬼子作斗争)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为本课感悟雨来的英雄形象做铺垫。
二、品悟语言,感受英雄。
学习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四部分内容,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雨来是个英雄?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提示默读课文的要求)
汇报交流:
(一)预设交流一:雨来和鬼子的对话。
1.课件出示对话,引导学生谈感受。
2.分角色表演读。
(二)预设交流二: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雨来疼得直咧嘴。
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1.学生谈体会。
(雨来的机智勇敢、宁死不屈的精神)
2.引导学生品味精彩语言,指导朗读。
3.追根溯源,了解英雄之谜。
师:雨来小小年纪,为何能在鬼子面前表现出如此的英雄气概?
课件出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讨论:这一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出现?
(这句话表达了人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一是起强调作用,二是作为全文的一个线索。
)
小结:巧妙地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强不屈;利用自己的游泳本领,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
这就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
设计意图:
课文篇幅较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通过勾、画、圈、点、注等各种批注方式找出文本重点句子、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人物、重点细节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
三、讨论段落间的联系。
小组讨论:既然第三、四部分最能体现雨来的英雄形象,那文章的其他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
第一部分描写还乡河景色美,点明了雨来的家乡美,写雨来的游泳本领高,为后来雨来脱险埋下伏笔;第二部分写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
争的思想基础;第三、四部分写鬼子阴险狡诈及雨来的表现,能反映出雨来的坚强不屈;第五部分写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点明雨来是一个好孩子;第六部分写雨来脱险没有死,不仅与文章开头互相照应,也是雨来优秀品质的
体现。
设计意图:
明确段落与段落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多次提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然后小组交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写“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
河边有个小村庄。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
这段话既写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我们勾勒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的脱险埋下伏笔。
雨来勇敢地与敌人作斗争,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外,还源于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热爱,这样美丽的家乡,岂容敌人侵害!
第五部分写“太阳已经落下去。
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这里写出太阳落下去以后,芦花村依然是那么美,烘托雨来宁死不屈的英雄行为。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
人杰地灵,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然活着啊!
第六部分写“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
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乡亲们痛惜失去小英雄雨来的悲愤而暂时沉默的心情。
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
总结:文章中对三处景物的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
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设计意图:
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景物描写的词句。
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对雨来的了解,实现对学生人文情感的熏陶,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法。
【板书设计】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
(1)游泳本领高
(2)上夜校读书
(3)掩护李大叔
(4)勇斗鬼子
(5)河沿枪声响
(6)雨来没有死
热爱祖国、勇敢机智、不畏强敌、坚强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