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quest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开发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https://img.taocdn.com/s3/m/415841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e.png)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一、WebQuest教学模式概述WebQuest,又称网络任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和教学活动。
它是由美国教育学家伯恩哈特(Bernie Dodge)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
在WebQuest中,老师提供一个任务,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指导,在网络上查找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WebQuest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来完成任务,从而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中,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而WebQuest教学模式恰恰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天然优势。
WebQuest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能够主动积极地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主动性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WebQuest强调学生的合作性,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讨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这种合作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采用WebQuest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培养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思维。
1. 设计开放性的任务在WebQuest教学中,任务是学生完成的核心。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老师需要设计开放性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设计一个虚拟网站,要求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设计网站的结构和内容,这样的任务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信息检索和整合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在WebQuest教学中,老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网络资源、书籍、专家访谈等。
通过这些资源,学生可以获取到各种信息,从而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老师也需要提供一定的指导,引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https://img.taocdn.com/s3/m/189421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d.png)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
WebQuest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模式,它以问题为中心,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WebQuest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信息搜索和整合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WebQuest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的培育。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WebQuest的任务。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协作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织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完成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和虚拟实验平台,帮助学生进行信息搜索和技术应用。
通过多媒体资源和虚拟实验平台,学生可以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进行技术实践和创新探索,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WebQuest的任务和要求,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资源和虚拟实验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思维和技术能力。
在完成WebQuest任务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他们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通过评价和反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和技术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制定适当的评价标准和反馈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创新思维和信息技术能力。
关注探究 深化思维——WebQuest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注探究 深化思维——WebQuest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f08520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5.png)
信息技术教学*********************54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关注探究 深化思维——WebQuest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周晖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WebQuest的运用改变了信息技术教学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理念由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尽可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但是,不少教师在运用WebQuest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时发现,学生常常完成不了任务,思维也没有得到深化。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设计的WebQuest 案例——让我们为祖国动漫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谈谈自己的做法,期望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主题重在激发探究欲望在选择研究主题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与高水平思维的发展,而不能局限于知识目标的落实。
因此,WebQuest的主题不适合设置成已成为事实的内容,而应该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生活气息的任务,或者是有多种解决途径的问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确定研究主题时,笔者选择了绝大多数中学生都感兴趣的动漫,但笔者发现看动漫的学生多,思考动漫的学生少,尤其是对中国的动漫事业的思考更少。
因此,笔者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角度出发,把主题定为“让我们为祖国动漫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合作重在推进互助交流在完成WebQuest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改善其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认知发展,可以优化、积淀、创造、共生新的任务方案或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的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习能力、特长等诸多因素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创设只有小组互助交流才能完成任务的情境。
在学习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分享自己的任务解决方案,组织学生进行互助,进而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尝试新的方案,激发学生解决新问题的兴趣,最终达到交流、融合、深化思维的目的。
●任务重在明确可行“任务”是WebQuest最重要的部分,它为学生提供课程的学习目标和焦点,具体体现设计者的基本意图。
WebQuest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WebQuest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1fd34d4b52acfc788ebc90a.png)
WebQuest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以网络探究为取向的WebQuest学习活动,代表了先进的课程理念,建构了便于操作的实践模式。
在计算机专业课中合理利用WebQuest教学法,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采用WebQuest教学阐述了“微型计算机主机的组成”这一内容。
标签:WebQuest 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WebQuest(网络探究学习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WebQuest在使用中往往被设计成网页(Web)形式的六大模块,即情境模块、任务模块、资源模块、过程模块、评价模块、总结模块。
显而易见,WebQuest作为一种教与学过程中的工具,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
而且运用WebQuest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
Webquest的构建结构为了使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每个WebQuest都经过了精心设计。
WebQuest共包含2个水平层次:一种是短期WebQuest,为1-4课时的课程单元而设计的,其教学目标是知识的获得和整合,通常在每个短期WebQuest 结束的时候要求学习者能够掌握新的信息,并且理解它们。
另一种是较长期WebQuest。
无论是短期Webquest,还是较长期Webquest一般都由简介、任务、过程、资源、评估和结论共6个模块组成。
本文是一个短期的WebQuest设计。
根据学生现有的基础,笔者任教的二年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过信息的搜索、演示文稿等知识,也已经储备了一定计算机基础的知识,并且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都充满了好奇,正好适合WebQuest主题模式的学习,所以设计了“微型计算机主机的组成”这个主题。
1 简介情景创设: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里面有很多的部件,分别实现各种连接和处理功能。
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共9页
![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共9页](https://img.taocdn.com/s3/m/56ce7f10336c1eb91b375d0a.png)
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将探究式学习模式引入语文课堂,促使学生思维发展、个性化人格的形成。
WebQuest作为一种基于因特网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正符合当前基于网络环境开展教学的要求,契合当前大力提倡的基础教育的改革理念。
在国外,WebQuest目前正被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所喜爱和采用,而且已经有许多公立学校、大学和资源中心纷纷在因特网上发布了他们所征集的WebQuest作品。
同国外相比,WebQuest自2001年底引进到国内以来,得到了研究者和老师的大力支持。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真正将WebQuest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实践还是很缺乏的,语文教育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争论多于行动,而这一点正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基于此,笔者利用在实习学校指导学习的机会和学校语文老师联系,决定研究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期在这一课题上有所突破。
本研究从分析WebQuest应用于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入手,在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具体应用WebQuest 的实施策略,通过比较分析两个WebQuest案例来探讨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用WebQuest的具体步骤,并进行一次初步尝试,完成从构思、设计、实施的全过程,从中总结归纳经验和教训,进而探讨WebQuest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改进措施等等。
1 WebQuest应用于教学的依据----五项原则1.1 找出精彩的网站:人们根据可读性、是否能够引发学习者的兴趣等因素来寻找网站。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掌握搜索引擎,另外就是要学会探询隐藏在网络深处的重要信息资源,同时不要忘了网络中的书签服务。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https://img.taocdn.com/s3/m/3a6e29e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8.png)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通过WebQuest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促进其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
WebQuest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和整合能力。
在WebQuest中,学生需要根据任务要求,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信息,并将其整合归纳到任务中。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还能够提高信息搜索的准确性和效率。
WebQuest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和评估能力。
在WebQuest中,任务往往有多个解决方案,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对不同方案进行信息分析和评估。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帮助他们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中筛选出有效的信息。
WebQuest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WebQuest中,学生通常需要分组合作完成任务,通过与同伴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不同的观点和思路。
学生还需要通过网络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
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帮助他们在信息技术创新中更好地合作和交流。
WebQuest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WebQuest中,学生通常需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创新中展现个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性。
通过WebQuest的方式培育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搜索和整合能力、信息分析和评估能力、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样的培养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webquest的中职数学的教学设计
![基于webquest的中职数学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1fee6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9.png)
基于webquest的中职数学的教学设计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的技术变革、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数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鉴于此,现代数学教育理念的实施仅仅是满足学生的基本的“接受”学习的要求是不够的,有必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教学设计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考虑到以上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 WebQuest式,从探究角度设计中职数学教学。
WebQuest计的特点是基于任务和活动的学习设计,它在提供学习任务和更多的工作任务方面具有革新性。
因此,WebQuest式被认为是一种教学模式,扎根于联合想象、研究、合作和社会交往,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特别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WebQuest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应用和扩展学习知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本研究从 WebQuest六个步骤出发,按照定义、寻求、理解、应用、评价、反思的步骤编写教学设计,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首先,在定义阶段,学生被要求完成一项调查任务,了解数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并分析中职数学内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在寻求阶段,学生要求从两个维度,即纸质教材和网络资源,收集有关数学知识的资料,并就实际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次,在理解阶段,学生要求利用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对有关数学知识系统性地进行分析,理解数学规律。
在应用阶段,学生将理解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试图解决实际问题。
接下来是评价阶段,学生要求讨论和总结自己在进行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学到什么知识,并对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评价。
最后,在反思阶段,学生要求反向思考自己在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到什么数学知识,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如何,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用这一方法。
本研究通过 WebQuest计中职数学教学,针对性地让学生参与活动,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基于webquest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开发
![基于webquest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6206ea41b307e87101f6962e.png)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2009届学士学位论文基于webquest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开发学院、专业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生姓名崔娜学号200504417008指导教师姓名李晓岩指导教师职称讲师年月日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当前我国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网络的开放性,多样性及高效性为开展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
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本文在对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作者对网络主题探究模式----WebQuest进行了研究。
作者设计开发了一个WebQuest模板,并利用此模板进行了以《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与解决》为主题的案例开发,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通过高质量的WebQuest设计和先进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webQuest利用网络为教师、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大量的资源,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师生的平等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为评价和成果的展示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对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webquest、信息技术、合作学习、探究的学习方式Abstract:Probing study is a kind of study way which the present course reform in our country advocates.The opening,varie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network have offered unprecedented superior terms for launching the probing study based on network.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urrent situation,directed by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the theory of cooperation study,the author studied WebQuest,which is a probing mode based on network.The author designed and opened up a WebQuest template and developen the case“prevention and solution of computer virus”making use of it.It aim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atterns,develop students’advanced thinking ability and form the learning way of independence,cooperation and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WebQuest design of high quality and the parctice guided by advanced ing the website,WebQuest provides large quantity of resources to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start exploring activities,broad room to students for cooperation learning and equ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a firm stage for evaluation and achievement display.It can act as a instruction to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state of web.Key words:webquest、Information Technology、cooperation learning、learning methods of exploration目次1导论 (3)1.1、问题的提出 (3)1.2、国内外的现状 (3)1.2.1 国外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3)1.2.1 国内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4)1.3、研究课题目标、内容和意义 (8)1.3.1 研究的目标 (8)1.3.2 研究的内容 (8)1.3.3 研究的意义 (8)2 webquest概述 (8)2.1、webquest概念 (8)2.2、webquest模式 (9)2.2.1 情境 (9)2.2.2 任务 (9)2.2.3 过程 (9)2.2.4 资源 (9)2.2.5 评价 (9)2.2.6 结论 (10)2.3、Webquest的理论基础 (10)2.3.1 建构主义理论 (10)2.3.2 合作学习理论 (11)2.3.3 教学策略 (11)3 webquest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 (12)3.1、webquest是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形式 (12)3.2、基于webquest的信息技术教学 (13)3.3、webquest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 (14)4 webquest教学设计案例设计 (14)4.1、网页设计的技术和特点 (14)4.2、网页设计的案例 (15)5 本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1)1 导论1.1问题的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的重构基础教育课程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重点。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https://img.taocdn.com/s3/m/87d7478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e.png)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1. 引言1.1 绪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基本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学校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思维。
本文将从WebQuest的概念与特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培育的策略以及WebQuest在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培育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养。
2. 正文2.1 WebQuest的概念与特点WebQuest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模式,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它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任务驱动:WebQuest以任务为中心,设立具体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学生需要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任务的完成。
2. 资源丰富:WebQuest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信息,帮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3. 合作学习:WebQuest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4. 激发创新思维:WebQuest设计的任务常常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多元评价:WebQuest设计的评价方式多样化,不仅通过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学生,还包括对学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评价。
WebQuest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通过合理设计和引导,WebQuest可以成为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培育的有效工具和途径。
2.2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在当前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webquest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webquest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e440e0676c66137ee0619c4.png)
平 台” 师生 专题 论坛 学 生成 品展示 、“ 、“ 和 “ 外专 P地 址 , 以随 时 登 陆 虚 拟 的 网 络学 习 可
实 践活 动 中 , 验 借 助计 算 机 和 网络 获 取 、 体
ij ! i 。,。。 l 。 j0 i jl - 。 。
多体 媒 教学
w b u s 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eqet
王 捷 ( 安市集云实验学校 浙江瑞 安 3 5 0 ) 瑞 2 2 0 摘 要: 信息技术课程 在我 国中学教 育阶段 一直都处 于一种此较尴尬 的位 置, 究其 原因有 多种 因素, 客观 的条件和主观的认 识都制约 了它 的发展 。而中国传统的教 学方式已不匏 满足新 时代下信息技 术课 程教 学的要求 。为 了更好 的发展和完 善中学 信息技术 , 我们有必要运 用新的方法来进行教 学。本研 究针对 中学阶段使 用 we q et的情况做 了一个 实验 , bu s 将知识点采 用一站的模式表现 出来 , 引导学生主动学 习, 通过 谈话等方 式与学生沟通 , 并对课堂效 果和 学习效 果进行 了评 价 。 关键词 : b u s 教 学模 式 中学 信 息技术教 学 we q et 中图分类号 : 2 G6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3 9 9 ( 0 9 0 ( ) 0 8 0 1 7 - 7 52 0 ) 8 c- 1 - 2 2 从 义 务 教育 阶 段 信 息 技 术 课 程 定 位 方 的指 导 和支 架的 支 持 , 完成 学 习任 务主 动 为
等 常 见 信 息 处 理 工 具 处 理 信 息 的 一 般 过 的转 变 。we u s 在 教学过 程 中 : 生之 想 , 何 合 理 地 配 置 一 台 符 合 自己 消 费水 b Q et 学 如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WebQuest学习法的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WebQuest学习法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a3d9c6690c69ec3d5bb75e6.png)
模块 三:教 学 资 源 模 块. 教 学 资 源 模 块 是 促 进 WebQuest学习法教学目 标 得 以 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 的 关 键 性 影 响 因 素,初 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对教学资源进行选择 的 过 程 中,要 对 学 生 的学习情况进行系 统 的 分 析,并 给 予 学 生 适 量 的 资 源,使 学 生能够紧密围绕教学主题进行学习和探 究,实 现 对 自 主 学 习 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https://img.taocdn.com/s3/m/beec7e0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d.png)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WebQuest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通过在互联网上查找、分析和整理相关信息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WebQuest的基本特点、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WebQuest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WebQuest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 资源获取广泛: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到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从而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2. 问题驱动学习:学生在WebQuest中需要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完成一个任务,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合作学习:学生在WebQuest中可以分工合作,互相协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4. 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在WebQuest中需要分析和评价不同的信息资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技术应用能力提升:WebQuest要求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搜索、整理和呈现,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1. 提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他们面对开放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2. 鼓励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供多种解决方案的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
3. 提供合作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互相交流和分享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和想法。
4. 鼓励尝试和失败: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想法,同时接受失败的可能性,从失败中学习并不断改进。
5. 提供反思和评价机会:培养学生对自己的项目进行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他们的创新思维。
将WebQuest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可以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任务,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和整理某个主题的相关信息,并在团队合作的方式下,设计和开发一个相关的创新应用或解决方案。
WebQuest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WebQuest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d80ac0f70242a8956bece433.png)
WebQuest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与探索浙江省慈溪市掌起初级中学刘倩[摘要]针对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处于简单模仿或是放任自流的现状,指出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育研究的必要性,而WebQuest作为一种国外比较成熟和流行的教学手段,运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先进性,本文阐述了这一观点,并以基于WebQuest的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论证了这一观点。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WebQuest 研究教学案例一、什么是webQuest: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学习。
一个WebQuest必须包括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评估(Evaluation)、结论(Conclusion)等6个部分(关键属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有诸如小组活动、学习者角色扮演、跨学科等非关键属性。
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可以分为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
短周期的WebQuest一般一至三课时完成,其教学目标是获取与整合知识,学习者需要处理大量新信息并最终形成对这些信息的意识。
而长周期的WebQuest一般耗时一个星期至一个月,其教学目标是拓展与提炼知识,学习者需要深入分析“知识体”,学会迁移,并能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对知识的理解。
WebQuest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在很多场合下,需要学生自己做出判断与选择。
因此,它能够使学生参与到一个真实的主题或问题的研究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构造知识的能力。
WebQuest的核心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这个问题设定了WebQuest的清晰目标,鼓励学生回顾原先掌握的知识,激发学习者进一步探索的动机。
关于探究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思考——webquest教学案例:组建小型局域网
![关于探究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思考——webquest教学案例:组建小型局域网](https://img.taocdn.com/s3/m/5cd88270a26925c52cc5bf71.png)
论“ 一夫多妻制” 的合理性 , 他说 : 一把茶壶可配四只茶杯 , 未尝见一只茶杯配四把茶壶 的……可见 , 打 比方必须要贴 切, 要 抓住 问题 的核 心 , 原 问题 和 所 打 的 比方 必 须 具有 共 同的关键问题 ,作 比的双方要的确存在相似或相通之处 , 否则很容易陷入诡辩论。 2 . 打 比方的第二个关键是必须用简单 的东西来 比喻
性 问题。这个f q题设定 了We b q u e s t 的清晰 目标 , 鼓励 学生回顾原先掌握 的知识 , 激发 学习者进 一步探 索的动机。we —
b q u e s t 活 动一 般 有 以 下流 程 : 导 言 一任 务 一 资 源一 过 Qu e s t ; 信 息技 术 ; 局域 网 中图分 类 号 : G 6 3 3 . 9 8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1 5 — 0 1 9 5 — 0 2
乐 曲吗 ?
3 . 比方要具有启发. 陡。 解决 同一个 问题我们可以运用 多 个 比方 , 但 要 注 意 选 择具 有 启 发 性 的 比方 , 这 样 可 以 更 好 地 激 发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 培养 学 生 分 析 问题 、 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另外 , 用好 比方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 , 既 要对知识本身理解透彻 ,又要能结合 自身经历或社会 经 验, 将二者做很好的类 比; 既要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 又 要有驾驭课 堂的机智 。采用轻松 、 幽默、 生动的比方 , 能化 难为易 , 化繁为简 , 化抽象为具体 , 这样 的教学会在平淡 中 拉 近 师 生 彼此 的距 离 , 造成 学 生 对 教 师 的 敬 佩 、 认 同 和 期 待, 这样的课堂也是学生所喜爱的。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https://img.taocdn.com/s3/m/d4c902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b.png)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摘要】本文旨在探讨。
首先介绍了WebQuest教学模式,然后讨论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接着分析了WebQuest如何促进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
最后提出了提升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策略。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WebQuest对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WebQuest, 高中信息技术, 创新思维, 教学模式, 课程, 促进, 案例分析, 提升, 策略, 实践意义, 发展方向。
1. 引言1.1 WebQuest下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这个背景下,WebQuest教学模式因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备受关注。
WebQuest是一种基于网络资源设计的教学模式,通过设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提高学生信息检索、处理和创新应用的能力。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尤为重要。
创新思维是未来社会竞争力的核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通过WebQuest教学模式,高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资源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展示成果,从而培养信息搜集整理、问题解决、团队合作和创新应用等能力。
具体案例分析表明,采用WebQuest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未来发展方向上,应该进一步探索和推广WebQuest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培育提供更多可能。
WebQuest推动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的实践意义不容忽视,值得我们共同努力。
2. 正文2.1 WebQuest教学模式的介绍WebQuest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通过导航学生在网络上获取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WebQuest初二信息技术课程案例
![WebQuest初二信息技术课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433ad2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7a.png)
WebQuest初二信息技术课程案例初二信息技术课程案例:梦幻电脑教学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一、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设计具备简单的信息搜索、处理、交流能力,对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已有一些感性了解,听说过或在媒体上了解过信息技术产业中的一些比较有名气的公司和产品。
由于学习需要,他们非常希望能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
二、教学需要分析与教学设计计算机已成为信息时代学生渴望得到的学习工具,“梦幻电脑”主对他们自然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设置的任务也是他们即将遇到的问题。
首选,让学生明确任务或问题的条件和关键点,帮学生找到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着眼点,用专家解决此类问题的过程确定课程活动大概的步骤。
其次,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要在配置电脑的过程中会如何了解市场中的信誉和公平竞争、如何选择和决策、运用市场规律进行商品交易。
通过在设计中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填写针对该问题的学习记录,我们就很容易让学生完成任务,而且学生也将对电脑软硬件切实地研究一番了。
三、教学目标分析表(略)教学过程一、简介你正在清点你的“小金库”,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加上你存折上的压岁钱合计有x千元。
你打算用这笔钱去添置那台你梦寐以求的电脑。
购买时间是合理的,你的确需要这台机器。
转为学校正运用电脑与网络开展学习,老师也“挑剔”了,他们不再接收原来的作业本了,而是要电子邮件递交。
另外,你收集和游戏也太多了,原来的旧机器根本跑不动。
二、任务你通过本项目设计活动,提出一张你所需要的电脑配置清单,并通过一张或几张购买电脑设备的发票或装机配置报价单,以证明你希望购买的电脑配置方案、预算执行情况(包括运费和税收)。
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学习者能够:、了解“为什么要选择”―――由于资源的缺乏,使得在个人和社会水1 平两个方面的选择成为必要。
2、体会“什么是选择”――为了买一些东西,需要放弃买另一些东西;或者为了做一些事情,而需要不做另外一些事情。
3、了解竞争不都是仅仅基于产品的价格,竞争还包含了款式、品质差异、广告、售后服务和信誉等方面的非价格竞争。
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d642b12650e52ea55189834.png)
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将探究式学习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webquest作为一种基于因特网的探究式的自主学习模式,与当前大力提倡的基础教育理念相吻合。
但是真正将webquest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实践比较少,而关于这一点正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webquest的含义和原则入手,结合具体的实例总结出webquest的实施策略,并通过对webquest的初次尝试,探讨webquest在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意义、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改进措施等等。
关键词:webquest;语文教学;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tp393.09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将探究式学习模式引入语文课堂,促使学生思维发展、个性化人格的形成。
webquest作为一种基于因特网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正符合当前基于网络环境开展教学的要求,契合当前大力提倡的基础教育的改革理念。
在国外,webquest目前正被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所喜爱和采用,而且已经有许多公立学校、大学和资源中心纷纷在因特网上发布了他们所征集的webquest作品。
同国外相比,webquest自2001年底引进到国内以来,得到了研究者和老师的大力支持。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真正将webquest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实践还是很缺乏的,语文教育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争论多于行动,而这一点正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基于此,笔者利用在实习学校指导学习的机会和学校语文老师联系,决定研究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期在这一课题上有所突破。
本研究从分析webquest应用于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入手,在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具体应用webquest的实施策略,通过比较分析两个webquest案例来探讨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用webquest的具体步骤,并进行一次初步尝试,完成从构思、设计、实施的全过程,从中总结归纳经验和教训,进而探讨webquest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改进措施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2009届学士学位论文基于webquest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开发学院、专业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生姓名崔娜学号200504417008指导教师姓名李晓岩指导教师职称讲师年月日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当前我国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网络的开放性,多样性及高效性为开展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
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本文在对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作者对网络主题探究模式----WebQuest进行了研究。
作者设计开发了一个WebQuest模板,并利用此模板进行了以《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与解决》为主题的案例开发,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通过高质量的WebQuest设计和先进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webQuest利用网络为教师、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大量的资源,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师生的平等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为评价和成果的展示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对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webquest、信息技术、合作学习、探究的学习方式Abstract:Probing study is a kind of study way which the present course reform in our country advocates.The opening,varie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network have offered unprecedented superior terms for launching the probing study based on network.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urrent situation,directed by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the theory of cooperation study,the author studied WebQuest,which is a probing mode based on network.The author designed and opened up a WebQuest template and developen the case“prevention and solution of computer virus”making use of it.It aim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atterns,develop students’advanced thinking ability and form the learning way of independence,cooperation and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WebQuest design of high quality and the parctice guided by advanced ing the website,WebQuest provides large quantity of resources to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start exploring activities,broad room to students for cooperation learning and equ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a firm stage for evaluation and achievement display.It can act as a instruction to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state of web.Key words:webquest、Information Technology、cooperation learning、learning methods of exploration目次1导论 (3)1.1、问题的提出 (3)1.2、国内外的现状 (3)1.2.1 国外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3)1.2.1 国内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4)1.3、研究课题目标、内容和意义 (8)1.3.1 研究的目标 (8)1.3.2 研究的内容 (8)1.3.3 研究的意义 (8)2 webquest概述 (8)2.1、webquest概念 (8)2.2、webquest模式 (9)2.2.1 情境 (9)2.2.2 任务 (9)2.2.3 过程 (9)2.2.4 资源 (9)2.2.5 评价 (9)2.2.6 结论 (10)2.3、Webquest的理论基础 (10)2.3.1 建构主义理论 (10)2.3.2 合作学习理论 (11)2.3.3 教学策略 (11)3 webquest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 (12)3.1、webquest是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形式 (12)3.2、基于webquest的信息技术教学 (13)3.3、webquest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 (14)4 webquest教学设计案例设计 (14)4.1、网页设计的技术和特点 (14)4.2、网页设计的案例 (15)5 本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1)1 导论1.1问题的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的重构基础教育课程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重点。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它需要丰富集约的教育教学资源,需要可以充分对话的学习环境,需要记录学习痕迹的信息工具和便捷的学习成果展示场所,而网络恰能满足这些要求。
因此,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已成为目前人们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1995年,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的伯尼·道奇 (BernieDodge)教授提出了webQuest模式,即网络主题探究模式。
它提倡学生通过互联网,直接访问专家、搜索数据库、了解最新的报道,并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2001年我国发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大力倡导在各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
目前90%以上的中小学校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学资源。
利用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己经成为一种共识,顺应了信息时代的要求。
本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主要通过对WebQuest模式的理论研究、基于计算机教学的主题网站开发、应用,探索一条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WebQuest 模式,通过在实践中理解、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修正、在实践中发展,逐步把握这个模式,从而应用这一模式,来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1.2国内外现状1.2.1国外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美国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是根据地方分权的原则进行的。
各州、甚至一州之内的各学区、各学校均保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决定权。
他们的课程大多由州及校董事会或家长委员会规定实施原则,然后再由授课教师根据己定的原则编制、挑选教材,安排上课时间,进行教学、评价与研究改进。
因此,美国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也参差不齐,不同学区不同学校都采取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
但各校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还是基本一致的,即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
美国大部分的中学都实施了程度不同、形式多样的信息技术教育。
美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计算机意识。
主要培养中学生对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等问题有一大致的了解。
另一个内容是计算机程序设计,通过学习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使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产品完成一定的任务,培养逻辑运算和抽象思维能力。
英国于1995年将“信息技术”的概念拓展为“信息与传播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开始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作用和网络资源的开发使用,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信息工具支持学习和提高传播交流的能力。
为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英国教育机构及时高速学校课程体系结构及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信息技术教育向其他学科教学广泛渗透,使学生能经常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树立牢固的信息观念。
日本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为适应高度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获取、选择、整理、创造和传递信息的基本能力,其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已达较高水平。
1986年4月,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要把“信息运用能力”摆到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加以培养,一再强调教育要适应信息化社会,提出教育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教育应当承担的任务在于“积极、认真地培养学生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
新加坡的信息技术教学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推行“教育电子簿”试验。
1999年,新加坡教育部开始推行“教育电子簿”试验计划。
电子簿实际上就是一种针对中小学教学需要而制作的具有能够完成学习、作业、上网、收发电子邮件等功能的便携式电脑。
其目的在于通过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整合,改革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学习乐趣和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教育不能被理解为上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课,也不能被理解为是一种对各种软件产品的“使用”的教育。
各国的信息技术课的价值定位,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信息技术教育从一门纯工具性课程变成一门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1.2.2 我国信息技术教学现状1、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特点我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以普通中学整体改革为背景的,课程共设置了“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和“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5个选修模块。
2000年,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要求“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并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001年,教育部又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