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审计抽样方法
第七章审计抽样
这种方法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审计目标。 例如,审计人员对某一企业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 审计目标是测试该企业应收账款总账余额是否正 确。现假设该企业应收账款总账余额为500000元, 由100个顾客的账户余额构成。 2、确定总体和抽样单位。依据上述具体目标,确 定该企业的全部应收账款账户为审计对象总体, 各个明细账户则为抽样单位。 3、确定样本规模。
1、抽样风险
2、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审计人员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 或方法,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 可能性。非抽样风险与审计人员采用的抽样方法 无关。且不是由于采用了审计抽样而带来的。产 生非抽样风险的原因主要有: (1)人为错误,如审计人员未能辨别出样本中的 异常情形; (2)运用不当或无效的审计程序; (3)错误解释样本的结果。
在下列情况下不能运用审计抽样方法:
1、被审计单位没有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不 健全,资料残缺不齐; 2、被审计单位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即使建立但很不完 善,财务管理混乱; 3、检查贪污舞弊问题,查处大案要案方面的财务收支; 4、核定某些特殊重要内容的审计事项或需要特别关注的事 项; 5、检查总体的完整性; 6、可接受检查风险过低或要求审计检查保证程度过高; 7、使用审计抽样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审计抽样既可用于对内部控制的测试,也可用于实质性测试
在属性抽样中,把可接受的过度信赖风险量化为 10%、5%。
6、估计总体偏差率 作为可容忍的偏差率、可容忍的偏差率的补充,估计总体偏差率是 为了确定样本量。在估计时,可以根据以前年度审计结果进行估算; 也可以选取少量的样本进行估算,这些样本可以作为最终样本的一部 分。
7、确定样本规模
1)四个要素对样本量的影响。样本量受到可容忍偏 差率、可接受的过度信赖风险、估计的总体偏差 率和总体规模的影响
审计方法和审计抽样-精品文档
4、推算分析法;
5、调节分析法; 6、账龄分析法;
7、账户分析法。
18
2019/3/10
18
1、比较分析法.
是通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与其既定标准的比较,以获取审 计证据的方法。它一般是以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预算数、 上期同期数,与同行业标准或与CPA计算结果之间的比较。 一般以对比结果的增减幅度百分比来分析存在的差距。 2、比率分析法.
且还要关注其他可能的差错(如过账、转账有误等)。
Page 15
15
7、重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
是指CPA以人工方式或计算机技术,对被审计单位 内部控制的程序 或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操作。 如重新编制科目汇总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 并与被审计单位编制的进行比较。
Page
16
16
(四)审计分析取证方法(即分析程序)
2019/3/10
3
3
一、审计方法的含义
1、广义:是指为了实现审计目标,完成审计任务, 从承接业务开始,到实施审计程序,最终出具审计报告所 采用的一系列程序和方法的统称。
包括:签订业务约定书、制定审计计划、了解客户情
况、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测试内部控制、评估审计风险、 审计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调整账项、拟写审计报告 等。
Page 13
13
(3)函证的控制措施:
1)询证函应由被审计单位盖章; 2)应由CPA直接发出,回函要求寄到事务所; 3)将发函、收函情况记录于工作底稿;
4)对未能收回的函证,应再函证或采取替代程序。
注意: 1)函证过程不能由客户控制; 2)函证样本量不能过少。
Page
14
14
6、重新计算:(即计算复核)
审计程序中的抽样方法与技巧
审计程序中的抽样方法与技巧抽样在审计程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资源有限,审计师无法检查每一笔交易或每个项目,因此采用抽样方法来确定一个相对较小的样本,以代表整体的总体。
本文将介绍审计程序中常用的抽样方法和一些技巧,并探讨如何在审计过程中有效应用这些方法。
一、抽样方法1. 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样方法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
其中一种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即以完全随机的方式选择样本。
此外,还有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2. 非随机抽样方法非随机抽样方法是指在抽取样本时,根据某种系统或主观标准来选择样本。
常见的非随机抽样方法包括方便抽样、判断抽样和专家抽样等。
这些方法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但也需要谨慎使用并注意结果的可靠性。
二、抽样技巧1. 确定抽样目标在进行抽样之前,审计师需要明确抽样的目标,并根据目标确定相应的抽样方法。
目标可以是确定总体的特征、评估内部控制或检查特定交易的准确性等。
2. 确定样本容量样本容量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总体规模、抽样误差容忍度和抽样方法的可靠性需求等。
通常,样本容量越大,结果越可靠,但也会增加审计成本。
3. 确定抽样框架抽样框架是指确定抽样的依据,例如确定从哪些账务记录或哪些客户中进行抽样。
抽样框架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准确反映总体特征。
4. 设计抽样程序在设计抽样程序时,审计师需要定义抽样的具体过程和步骤。
这包括确定抽样方法、制定抽样方案、编制抽样计划以及抽取样本等。
5. 进行抽样测试在进行抽样测试时,审计师需按照事先设定的抽样方案和抽样计划,抽取样本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测试。
在抽样测试过程中,审计师需要记录相关数据,并严格按照程序执行。
6. 分析抽样结果在得到抽样结果后,审计师需要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推广到整体总体。
在分析抽样结果时,应注意样本之间的差异性,并合理考虑可能存在的抽样误差。
7. 报告抽样结论最后,审计师需要根据抽样结果撰写审计报告,并对抽样的范围和方法进行适当的披露。
审计的抽样方法有哪些
审计的抽样方法有哪些
审计的抽样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随机抽样方法:按照概率统计原理在总体中随机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查。
2. 系统抽样方法:根据总体的某种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例如按照客户编号或账户余额大小抽取样本。
3. 层次抽样方法:根据总体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成多个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中进行抽样。
4. 分层抽样方法:在总体中将样本按照某种特征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个分类中进行抽样。
5. 无选择抽样方法:抽样时不加以考虑地按照某种规则抽取样本。
6. 判断抽样方法:根据审计师的判断和经验抽取样本。
7. 审计利益相关方抽样方法:根据审计对象的重要性、关联度和风险抽取样本。
需要注意的是,抽样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可靠性和效率,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第七章审计抽样
• 非统计抽样 也称判断抽样 , 是指审计人 非统计抽样也称 判断抽样 也称 判断抽样, 运用专业经验和主观判断, 员 运用专业经验和主观判断 , 有目的地 从特定审计对象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 行审查, 行审查 , 并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 体特征的抽样审计方法。 体特征的抽样审计方法。 • 采用这种方法能否取得成效, 取决于审 采用这种方法能否取得成效 , 计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能力。 计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能力。
• 广泛采用统计规模 – 总体各项目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 , 总体各项目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 可以防止主观判断和随意性 – 能够计算抽样误差在预定范围内的概 并根据抽样推断的要求, 率 , 并根据抽样推断的要求 , 把这种 误差控制在预定范围之内 – 能够提高审计效率 , 并促使审计工作 能够提高审计效率, 规范化。 规范化。
• 抽样单位是指构成审计对象总体的单位 抽样单位是指构成审计对象总体的单位 是指构成审计对象总体的 项目。 项目。 • 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审计目标及被审计单 位实际情况确定抽样单位。 位实际情况确定抽样单位。
(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 审计抽样只与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关。 审计抽样只与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关。 只与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关 • 审计人员在运用抽样技术时,会遇到两方 审计人员在运用抽样技术时, 面的不确定性因素 不确定性因素: 面的不确定性因素: – 直接与抽样相关的因素,由此造成的不 直接与抽样相关的因素, 确定性称为抽样风险 确定性称为抽样风险 – 与抽样无关的因素,由此造成的不确定 与抽样无关的因素, 性称为非抽样风险 性称为非抽样风险
• 非统计抽样可能比统计抽样花费的成本 要小, 要小,但统计抽样的效果则可能比非统 计抽样要好得多。 计抽样要好得多。 • 统计抽样能使审计人员量化控制抽样风 统计抽样能使审计人员量化 量化控制抽样风 险 • 广泛采用统计抽样的理论依据 广泛采用统计抽样的理论依据 – 有科学的数学依据 – 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 有合理的经济依据
审计抽样方法范文
审计抽样方法范文审计抽样方法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中,为了节约时间和资源,可以将抽样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确定需要审计的对象。
审计抽样方法通常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比例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等多种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随机抽样是指在抽样过程中,每个元素被选择的概率是相等的,从而使抽样结果具有代表性。
在审计中,可以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数发生器或随机数生成软件等工具来进行随机抽样。
这种抽样方法通常适用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的各个属性都没有特定要求的情况下。
系统抽样是一种在抽样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选择样本的方法。
这种抽样方法通常适用于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希望能够覆盖到全部样本且有系统性的选择样本的情况下。
例如,在审计发现一些分类的样本存在问题时,可以选择系统抽样来进一步审计该分类下的其他样本,以便全面了解问题的本质和范围。
比例抽样是根据被抽样元素所占比例的大小来确定样本数量的方法。
在审计中,可以根据被审计对象的规模和问题的重要性来确定比例抽样的样本量。
例如,家公司有10个部门,其中财务部门是总部,其他部门分别是其下属的分支机构。
如果财务部门的问题更为重要,审计人员可以在整体抽样中增加财务部门的样本比例,以更全面地审计该部门。
非概率抽样是指非随机性的抽样方法,即抽样元素被选择的概率不是相等的。
这种抽样方法通常适用于有特定目的的抽样研究,例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一些特定分类的样本存在问题,可以使用非概率抽样方法选择相似特征的样本进行深入研究。
总之,审计抽样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节约时间和资源,提高审计效率。
在选择抽样方法时,审计人员应根据被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审计目的来确定合适的抽样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
第七章 审计抽样方法
属性抽样,精确限度取上限即可,只要总体 的实际情况不超过上限,即说明审计结论符合要 求。
如进行符合性测试,对材料领料单审查:
从领料单总体中抽取100张样本进行检查; 发现有5张差错,样本差错率为5%; 如果允许误差范围为±29,那么全部领料单的 差错率为5% ±2%即为3%-7%之间; 3%-7%之间称为精确区间-差错的允许范围; 3%为精确度下限,7%为精确度上限; 确定抽查数量所用的精确限度为7%
2、总体中各项目的差错
总体差错率或总体错误率
差错种类 总体标准差
样本量根据总体差错率或总体标准差来计算,项目差错率 用于属性抽样,总体标准差用于变量抽样,二者与抽查数量成 正比关系。 初次审计差错率及标准差确定: 1、如评估内控制度,若抽取30张领料单审查(初始样本 量一般不少于30),结果有3张错误,则样本差错率为10% (3÷10×100%),可用10%作为总体差错率。(初始样本差 错率代替总体错误率) 2、如进行变量抽样,同样可抽取30个样本进行审查,根 据其结果计算标准并作为总体的审计标准计算抽查数量。(标 准差(S)的计算公式见P269面,计算步骤见P269—P270)
风险种类
每一特定审计结论只存在一种风险(α 或 β );
风险种类 而且每一种审计结论都存在某一种风险的可能。
3、审计结论的保证程度 考虑审计业务的重要性和危险性 保证程度确定 考虑审计目标和委托人要求
3、审计结论的保证程度 常用可信水平下的系数表
可靠程度(%) 68.3 70 75
80 85 90 95 95.4 99 99.7
1005
30465
3、查随机数表,假设从(附表6 — 4)中的第3栏第 1行开始依此往下查找2080至30465范围内的符合要 求的3个数是:20793、26540、29820。 4、在累计金额表中查找对应的样本项目:
审计抽样和选择性测试方法51页PPT
3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1.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在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使用审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可 以使用统计抽样方法,也可以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 (1)随机选取样本; (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20
三、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考虑
2. 影响审计效率的抽样风险
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 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信赖不足风险);或在实施 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 际上不存在的风险(误拒风险)。此类风险影响审计 的效率。
21
三、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考虑
15
二、获取审计证据时对审计抽样和其 他选取测试项目方法的考虑
2. 选取特定项目 选取特定项目是指对总体中的特定项目进行针对性测试。
选取的特定项目可能包括:
⑴大额或关键项目; ⑵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
16
二、获取审计证据时对审计抽样和其 他选取测试项目方法的考虑
⑶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 ⑷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4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
统计抽样的样本必须具有这两个特征,不同时具备上 述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样。
一方面,即使注册会计师严格按照随机原则 选取样本,如果没有对样本结果进行统计评 估,就不能认为使用了统计抽样。
另一方面,基于非随机选样的统计评估也是 无效的。
5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
注册会计师在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之间进 行选择时主要考虑成本效益。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 二、获取审计证据时对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方法的考虑 三、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考虑
内部控制和审计抽样
第七章内部掌握—. 名词解释1内部掌握的概念P91指由企业董事会或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明现特定目标的一系列掌握活动。
2内部环境的概念P92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掌握建立和执行的各个内部掌握因素的总称,是实现内部掌握的基础。
3目标设定的概念P95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的前提4掌握措施的概念P96是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实行的确保企业内部掌握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掌握的详细方式。
5监督检查的概念P99是企业对其内部掌握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掌握的重要保证。
6内部掌握缺陷的概念P100指企业内部掌握制度的设计存在漏洞,不能有效防范错误和舞弊,或者内部掌握的运行存在弱点和偏差,不能准时发觉并订正错误与舞弊的情形。
7内部掌握的目的P101是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掌握的设计合理性和是否被执行。
8掌握测试的概念P105是指对掌握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测试。
9掌握测试时间的含义P108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何时实施掌握测试,二是测试所针对的掌握适用的时点或期间。
10管理建议书的概念PU1是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针对审计过程中以留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的内部掌握重大缺陷提出书面建议。
选择1内部掌握目标?P91企业战略;经昔的效套和效果・正叁报告及管理信晨的真实,牢靠和完整;资产的平安完整;遵循我国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2建立和实施内部掌握的基本原则P91合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3内部环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92治理机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安排,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
4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94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5风险因素的识别方法P95座谈争论,问卷调查,案例分析,询问专业机构意见6风险应对策略P95风险回避风险担当风险降低风险分担7风险分析应从哪两个进行分析?P95风险分析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8掌握措施包括哪些内容P96职责分工掌握授权掌握审核批准掌握预算掌握财产爱护掌握会计系统掌握内部报告掌握经济活动分析掌握绩效考评掌握信息技术掌握9制定和实施内部掌握纪录的形式P98 (三)以书面形式或其他适当的形式10监督检查方式?P99持续性监督检查和专项监督检查11风险评估程序P101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人员观看特定掌握的运用检查文件和报告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12 了解内部掌握包括哪两个含义P105一是评价掌握的设计,二是确定掌握是否得到执行13掌握测试采纳的审计程序类型P106询问观看检查重新执行穿行测试14审计人员需要对哪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建议P111J14财务管理方面,会计核算方面,综合管理方面,资产结构及财务状况方面资本运营方面15财务管理方面包括哪几个内容Pl 112货币资金管理债权债务管理存货管理长期投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程建设管理16会计核算方面包括哪几个内容P113存货方面:是否存在实物已入库但发票未收到的存货未按相关财会制度规定进行评估入账,致使会计报表中存货消失负数余额,造成账实不符。
审计程序中的抽样方法
审计程序中的抽样方法抽样是审计程序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从总体中选取适当数量的样本,对样本进行审计测试,从而得出对总体的合理判断。
在审计过程中,抽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于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审计程序中常用的抽样方法以及其应用。
一、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按相同的概率,以无偏差地选取样本,从而保证每个总体单位被选中的机会相等。
这种抽样方法在审计程序中常用于对总体进行全面检查。
简单随机抽样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义总体:确定进行抽样的总体范围和特征。
2. 确定样本容量:根据总体大小和置信水平等因素确定样本容量。
3. 编制总体名单:将总体单位逐一列举,并编制总体名单。
4. 选取样本:按照无偏的原则,用随机数表或随机数发生器来选取样本。
5. 进行检查:对选取的样本进行检查,并将结果与总体进行比较。
6. 得出结论:根据样本的结果,对总体进行合理的判断,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通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系统地选取样本,从而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系统抽样适用于总体中的单位有规则地排列或组织的情况下。
系统抽样的步骤如下:1. 定义总体:确定进行抽样的总体范围和特征。
2. 确定样本容量:根据总体大小和置信水平等因素确定样本容量。
3. 计算间隔:将总体的大小除以样本容量,得出间隔。
4. 选取起始点:随机选取一个起始点,从而确定第一个样本单位。
5. 依次选取样本:从起始点开始,每隔一个间隔选取一个样本单位,直到满足样本容量为止。
6. 进行检查:对选取的样本进行检查,并将结果与总体进行比较。
7. 得出结论:根据样本的结果,对总体进行合理的判断,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三、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指将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小组,然后从这些小组中随机选取若干个小组作为样本进行检查。
整群抽样适用于总体具有一定内部结构特征的情况。
整群抽样的步骤如下:1. 定义总体:确定进行抽样的总体范围和特征。
第七章抽样 审计学原理
样本
审计抽样
总体
7.1 审计抽样概述
一、含义 二、分类
任意抽样 判断抽样
非统计抽样
属性抽样
统计抽样
变量抽样 统计抽样中是否需要专业判断?
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的比较
抽样技术 属性抽样 测试种类 符合性测试 目标 估计总体既定控制的偏差 率(次数) 估计总体总金额或者 总体中的错误金额
变量抽样
实质性测试
审计结论:有95.4%的把握确信1000个应收账款账户 的金额在[ 4 996 004.4 ,5 003 995.6 ]元范围内。
注册会计师在审核某公司应收账款账户时,发现该公 司今年共有4000个明细帐,账面余额为580 000元。审 计人员对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进行审查时,选取了500 个明细帐,账面价值共计90 000元。经审查,样本的 真实价值为72 000元。 要求:运用下列各种方法,计算该公司本年度应收账 款真实余额。 (1)均值估计 (2)比率估计 (3)差额估计
五、得到审计结论
属性抽样
查表
变量抽样
计算
属性抽样审计结论:
有 95%
可靠程度
的把握保证被审项目的差错率不 实际精确度上限
超过 7%
变量抽样审计结论:
可靠程度 有 95% 的把握保证被审项目的金额在
20100元至19900元 之间。 精确区间
统计抽样程序
确 定 总 体 确 定 抽 样 规 模 选 取 样 本 审 查 样 本
种类:1.均值估计抽样; 2.差异估计抽样; 3.比率 估计抽样 基本步骤---1、确定测试目的;2、确定总体规模; 3、确定样本量(总体规模、可靠性水平、抽样误 差、预计总体标准差);4、选取样本;5、审查样 本;6、推断总体。 举例说明---
第七章 审计抽样方法
(3)定义抽样单元 ①在控制测试中,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 控制运行证据的文件资料; ②在细节测试中,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 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项记录,甚至 为每个货币单位。
3.分层 (1)分层是指将一个总体划分为多个子总 体的过程,每个子总体由一组具有相同特征 (通常为货币金额)的抽样单元组成; (2)如果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注 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分层; (3)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 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 小样本规模。
例如,函证应收账款时,可以按应收账款账 户金额大小分为三层: ①对于金额在10000元以上的应收账款账户, 应进行全部函证; ②对于金额在5000元~10000元的应收账款 账户作为一个子总体选取样本进行函证; ③对于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应收账款账户 作为一个子总体选取样本进行函证。
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 审计程序;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 的某一特征。
•
2、特征:
•
总体程序——具体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
检查记录或文件 检查有形资产 观察 询问 函证 重新计算 重新执行 分析程序
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
3.适用范围(对测试总体缺乏特别的了解)
1.无法量化 抽样风险。
究竟应选用哪一种抽样技术,主要取决于审 计人员对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非统计抽样 可能比统计抽样的成本低,但统计抽样的效 果则可能比非统计抽样要可靠得多。 审计抽样过程中,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 计抽样,也不论决策者是否具备设计和使用 有效抽样方案的能力,都离不开审计人员的 专业判断。
第七章审计抽样技术的应用..
4.定义误差构成的条件
(1)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率;
(2)在细节测试中,误差是指认定的错报金额。
5、确定样本规模
◆样本规模是指从总体中选取样本项目的数量。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包括:
影响因素 可接受的抽样风 险 可容忍误差
( 2 )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 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例如,注册会计师在测试现金支付授权控制的 有效性时,未将签字人未得到适当授权的情况 界定为控制偏差。
(3)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例如,注册会计师通过观察固定资产来证实其所 有权就达不到测试目标。
2、在细节测试时应关注的抽样风险
(1)误受风险(“β风险”)
是指审计人员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存 在的风险。
即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 上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2)误拒风险 是指审计人员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 在的风险。 即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上 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注册会计师必须详细了解代表总体的实物,确定代 表总体的实物是否包括整个总体。
例如:
1)如果将特定日期的所有应收账款余额定义为总体,代表 总体的实物就是打印的该日客户应收账款余额明细表; 2)如果将某一测试期间的销售收入定义为总体,代表总体 的实物就可能是记录在销售明细账中的销售交易,也可能 是销售发票; 3)如果认为代表总体的实物遗漏了应包含在最终评价中的 总体项目,注册会计师应选择新的实物,或对被排除在实 物之外的项目实施替代程序。
(2 )如果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注册会 计师应当考虑分层;
第七章 审计抽样
11
四、统计抽样的方法
(一)属性抽样——适用于控制测试 通常用于测试某一设定控制的偏差率,以支 持注册会计师评估的控制有效性。 (二)变量抽样——适用于细节测试 主要用来对总体得出结论,以确定记录金额是 否合理。
12
五、实施审计抽样的过程
CPA在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使用审计抽样 方法,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样本设计阶段,根据测试的目标 和抽样总体,制定选取样本的计划; 第二阶段是选取样本阶段,按适当的方法从 相应的抽样总体中选取所需样本,并对其实施检 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误差。 第三阶段是评价样本结果阶段,根据对误差 的性质和原因的分析,将样本结果推断至总体, 形成对总体的结论。
37
第3节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细节测试中,可以使用统计抽样,也可以 使用非统计抽样,两种抽样方法的基本流程和主 要步骤相同,但在部分环节有差别。
38
一、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 (一)样本设计阶段 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在样本设计 阶段必须完成的工作包括四个环节:确定测试 目标,定义总体,定义抽样单元,以及界定错 报。
22
2、精确度 即抽样误差的容许界限,也称为可容忍偏差 率,它与样本的规模反向变动。确定时应考虑计 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参照下表:
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 高 中 低 最低
23
可容忍偏差率(%) 3—7 6—12 11—20 不进行控制测试
3、可靠程度 即表明样本性质能够代表总体性质的可靠程 度。也称为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通常定为10%,特别重要的测试定为5%。 三个因素确定后,就可以根据样本量确定表 确定样本规模。
19
2、将总体定义为从年初到期中测试日为止的交易。 第1种总体的定义方法通常效率不高,有时使 用替代方法测试剩余期间控制有效性也许效率更 高。 针对剩余期间获取额外证据时需考虑:认定 的重要性、期中控制测试的结果、期中以来控制 是否发生改变、剩余期间的长短;对剩余期间实 施实质性程序产生的与控制运行有关的证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体或100
100 150
全体或75
75 100
5000 +
200
100
(三)随机抽取样本 进行统计抽样,选择样本,必须遵循随机原则: 即不是有意地抽取某个样本,而是使总体中每个单位 都有同等的被抽中的机会,被抽取的样本完全是偶然 的。所谓随机抽样,即是没有重点地,自然地从总体 中抽取样本的方法。
使用灵活推广方便
优点
优缺点
可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经验与判断能力
适用于各种审计及审计的全过程 样本难以代表总体性质,也无均等抽样机会, 依据于审计人员主观判断 缺点 不能科学地确定抽样规模 无法计算抽样误差和确定结论地可靠程度, 不能控制抽样
一、判断抽样(经验抽样)
涵义:根据经验有重点、有选择地抽取样本进行检查, 然后根据样本性质确定总体性质(差错程度)。
3、金额单位抽样 涵义:按照总体中的金额单位(元)抽取样本的方法。 优点:大金额抽中的机会大,从而能保证在少量的抽 查中,能检查较多的总体中金额,以减少审计风险。
缺点:使用不方便;不易发现较小金额错误;不能发 现记录值为0或为负值的错误。
在金额单位抽样中,总体某一项目被抽中的概率 等于该项目的金额与总体金额的比例。因此,总体中 每一金额单位抽中的机会是相等的,金额不同抽中的 机会也不相同。 例如:有两张发票a是1000元;b是100元;该抽样总 体金额是10000元。如进行随机抽样,两张发票被抽 中的机会是相等的,如进行金额单位抽样,其抽中 的机会如下:
起点
方向
位数
(2)系统抽样法(等距抽样) 编号 间距 起点 1—D范围内 随机确定
D=N * K/n D=N/n 起点个数 总体数量 样本规模
⑴对总体项目进行编号(或利用原编号)
步骤
⑵根据总体项目数,确定使用几位随机数及哪 几位 ⑶从表中任何一行和任何一栏开始,依次往下 查(向上、向左、向右均可),凡符合总体项 目范围编号的数字,即为抽中数,与此相对应 的项目编号,即为样本项目,直到抽到所需样 本数量为止。
2、机械随机抽样 涵义:机械随机抽样,也叫系统抽样或等距抽样, 即是每隔一定间距抽取一个样本的一种抽样方法。 ⑴计算抽样间距( D ) 如从100张领料单中抽取5个取样:D=-=—=20
n
5 N
100
步骤
⑵选取随机起点(在第一组中选取) 即在1-20中通过查表选取第一个随机起点为 09(第一行后两位) ⑶按间隔等距抽取项目样本
随机数表抽样
随机抽样方法
机械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金额单位抽样
随机数表抽样 涵义:利用随机数表进行抽取样本的方法。
随机数表,也叫乱数表,是人们随机产生任意确定数 字而编排的数表。即是把从0到9的数任意组成数字, 然后任意地编在表上。(如P204-205页的随机数表)。
(1)随机数表法
编号
2、总体中各项目的差错
总体差错率或总体错误率
差错种类 总体标准差
样本量根据总体差错率或总体标准差来计算,项目差错率 用于属性抽样,总体标准差用于变量抽样,二者与抽查数量成 正比关系。 初次审计差错率及标准差确定: 1、如评估内控制度,若抽取30张领料单审查(初始样本 量一般不少于30),结果有3张错误,则样本差错率为10% (3÷10×100%),可用10%作为总体差错率。(初始样本差 错率代替总体错误率) 2、如进行变量抽样,同样可抽取30个样本进行审查,根 据其结果计算标准并作为总体的审计标准计算抽查数量。(标 准差(S)的计算公式见P269面,计算步骤见P269—P270)
风险种类
每一特定审计结论只存在一种风险(α 或 β );
风险种类 而且每一种审计结论都存在某一种风险的可能。
3、审计结论的保证程度 考虑审计业务的重要性和危险性 保证程度确定 考虑审计目标和委托人要求
3、审计结论的保证程度 常用可信水平下的系数表
可靠程度(%) 68.3 70 75
80 85 90 95 95.4 99 99.7
统计抽查风险,是审计结论可靠程度的补数。
审计人员运用统计抽样法作出审计结论时要承担责任,即 要承担审计结论错误的风险。
3、审计结论的保证程度 α 风险(误拒险或弃真险)——将正确事物判断为 错误。审查总体实际上是正确的 ,或没有重大错 误;审计人员却判断为是错误的,或认为有重大错 误。 β 风险(误受险或取伪险)——将错误事物判断为 正确。审查总体实际是错误的;或有重大错误;审 计人员却判断为是正确的,或认为没有重大错误。
分期继续审计:
可根据上期审计时差错率或标准差,结合具体情况,进行 适当调整。 为了简化手续,审计人员可根据经验估计一个差错率或标 准差。
3、审计结论的保证程度 涵义:在采用统计抽查法的情况下,有多大的把握保证其 结论是正确无误的。保证程度与抽查数量成正比。如要保证审 计结论100%可靠,那么就要进行100%的检查。 审计风险,即是实际保证程度与理论保证程度之间的差异。 降低风险的唯一方法是扩大审查量。
能科学地确定抽样规模 各抽样单位有均等地抽中机会 优点 优缺点 能计算误差,能保证审计结论在规定地可靠水 平之上和一定的精确限度之内 便于实现审计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
缺点
要求总体中每个抽样单位具有同质性 要求审计人员应具有较稿的数学水平 要求被审计单位资料齐全 审计结论不完全准确 不适用于法纪审计
1
例:从100张领料单中抽取5个样本,其步骤是: ⑴对领料单重新编号为001-100(或利用原编号); ⑵因总体项目为100,应确定三位随机数,并取后三 位(也可取前三位); ⑶从P204-205页附表8-4中的第一栏第一行按纵向 顺序抽取后三位数(100及100以内的数字),抽中 的数是066、001、059、002、095号,与此相对的领 料单编号即为抽中的样本。
可信水平系数(t) 1.00 1.04 1.15
1.28 1.44 1.65 1.96 2.00 2.58 3.00
4、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
涵义:在采用统计抽查情况下,作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 际情况之间所能允许(即可以接受)的最大误差范 围。 变量抽查——货币金额表示
表示方式
属性抽样——百分比表示
精确限度与抽查数量成反比,即允许误差范围 越大,抽查数量越少。如要求审计结论完全和实际 相符,精确限度为0,即不存在差,唯一的办法是 详细检查。
1005
30465
3、查随机数表,假设从(附表6 — 4)中的第3栏第 1行开始依此往下查找2080至30465范围内的符合要 求的3个数是:20793、26540、29820。 4、在累计金额表中查找对应的样本项目:
20793包含在24860中,对应的项目号是:06;
26540包含在27060中,对应的项目号是:08;
使用灵活推广方便
优点
优缺点
可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经验与判断能力
适用于各种审计及审计的全过程 样本难以代表总体性质,也无均等抽样机会, 依据于审计人员主观判断 缺点 不能科学地确定抽样规模 无法计算抽样误差和确定结论地可靠程度, 不能控制抽样
二、统计抽样 涵义:按照随机原则,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地原理,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详细检查,然后根据样本 性质推断总体性质。
优点
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在有些情况下有利于抓住重点,减 少审计工作量
选择
在因地制宜的情况下考虑成本效益
2
项 目 对 象 样 本
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
属性抽样 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概率 实物 变量抽样 推断总体金额的合理性 实物
应 用
控制性测试(符合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
思考题:哪个是属性抽样,哪个是变量抽样?
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 种类 相同点 不同点 属性抽样、变量抽样、 金额单位抽样 非统计抽样 判断抽样或经验抽样
项目
针对样本实施的审计方法与程序基本是一致的 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方法确定样本觃模,随 机选取样本,依据样本 结果用数理知识推断总 体特征 科学计算抽样误差,增 强审计结论的可靠性 随机原则选择样本,减 少偏见 通过主观判断有选择、有重点的抽 取样本,幵根据检查结果样本09; 第二个样本09+20=29; 第三个样本29+20=49; 第四个样本49+20=69; 第五个样本69+20=89;
如采用每个随机点,其抽样问题应乘以随机起点于 数,如在100张领料单抽取5个样本,选择两个 100 随机起点,其间距是20×2=40,第一组样本应在 5 1-40中,查表找出两个随机起点,如31、09号, 其后的样本为49、71、89。 优缺点:优缺点是简便易行。但是,只有当总体的 特性随机分布在总体中,样本才具有代表性;原则 样本会出现偏倚。解决的办法可采取多个随机起点 抽样。
属性抽样下精确限度的确定,系凭审计人员 的经验,一般必须≤10%或≤5%。
在变量抽样法下,应根据确定的总体规模, 可靠程度及予计的标准差计算精确限度,其公式 见 P272页。
确定抽查数量,还可以运用抽样卡确定。
抽样卡-样本量的确定 总体业务量 正常业务 低差错业务
0-199
200-1999 2000-4999
属性抽样,精确限度取上限即可,只要总体 的实际情况不超过上限,即说明审计结论符合要 求。
如进行符合性测试,对材料领料单审查:
从领料单总体中抽取100张样本进行检查; 发现有5张差错,样本差错率为5%; 如果允许误差范围为±29,那么全部领料单的 差错率为5% ±2%即为3%-7%之间; 3%-7%之间称为精确区间-差错的允许范围; 3%为精确度下限,7%为精确度上限; 确定抽查数量所用的精确限度为7%
剔除重要项目
按判断抽查标准剔除 (重要的、危险的项目) 按全额比重剔除
(一)抽查总体确定
同质总体的确定
每个项目是否 具有共同特性 每个项目是否 具有共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