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
主讲教师:人大附中王君老师师:同学们,我是重庆人,到北方才两年,我的普通话说得不是太好,你们都是我的老师,向大家学习。

好,看到这篇课文,你老实告诉我,你喜欢它吗?
生:喜欢
师:喜欢?真的喜欢?真的假的?
生:假的!(师生大笑)
师:说说理由,你说不喜欢
生:有关历史的,我都不喜欢
师:关键是不喜欢历史哈,这个男孩,你呢?
生:喜欢
师:为什么
生:这个讲的就是以前的,挺喜欢看的历史
师:你不喜欢历史,他喜欢历史,所以他喜欢,你来说说
生:我喜欢,因为它是毛泽东领导解放全中国的时候
师:其实你喜欢的是这个历史事实,是吗?
生:嗯
师:你呢?
生:我喜欢的是毛泽东,所以有关他的,我都喜欢(学生大笑)
师:哦,看来你想成为伟人,对吧?
生:嗯
师:所以与伟人沾边的你都喜欢。

其实这个新闻呢,还不是那么好学的,你要能够把新闻读出味道出来还是挺不容易的,咱们今天这节课呢,老师希望学完之后,给你点感觉,新闻呢还是挺有读头的。

好了,刚才那个男孩已经定位了,这是伟人的用伟大的笔写下的伟大的事件,所以说,学习的时候咱们心中要有伟人的情怀。

(播放ppt)
推荐一下在座的各位同学,有点伟人气魄的。

(学生七嘴八舌)
师:你来。

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不仅是激发历代文人灵感的源泉,更是千古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战场。

想当年,诸葛羽扇纶(lun)巾
师:纶(guan)巾
生:想当年诸葛羽扇纶巾,周郎火烧赤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一千八百年之后,一场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战役在这千里长江上拉开了雄壮的大幕。

(师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是最小的,但气概还是有点的,不错,看他自己给自己鼓掌,好,有点毛主席的气魄。

还有其他同学觉得自己也有点气魄吗?这一段谁来?(学生举手)好,这个女孩,这是女伟人吧,女毛泽东生:毛主席下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于是,大江之上,涛走云飞,这是国共之间惊心动魄的大搏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渡江战役。

万船齐发,气势如虹,千里江防,全线崩溃,向全中国进军的号角就此吹响,一个国家的黎明即将到来。

(大家鼓掌)
师:我看她死劲的用气,还是有点气魄的。

来,同学们,最后几句一起来读。

万船齐发,气势如虹,起!
生:万船齐发,气势如虹,千里江防,全线崩溃,向全中国进军的号角就此吹响,一个国家的黎明即将到来。

师:很有气势,为了报道这次伟大的战役,毛泽东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新闻,读!
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师:好了,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热身的运动。

(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这是长江的话,这次战役,三路大军,首先是中路军,然后西路军,同时发动战役的是东路军。

在此之前,有一段导语对整个新闻事实做一个陈述,最上边还有一个标题。

于是,导语是一层,中路军是二层,西路军是三层,东路军是四层,整个四层。

现在咱们听听录音,看热身运动,把所有关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词语都划出来,新闻的层次都出来了。

听第一遍的时候,做这件事情。

(播放录音)
师:划出来了吗?
生:划出来了。

师:划出来就好了,今天我们重点讨论这个问题。

现在看,热身运动的第二项,你自己大声的诵读课文,下边这些词语请注意,每个同学大声的读出来,读出声,自由的读,读一遍。

(学生自由朗读)
师:嗯,好。

课堂有记录本吗?把上面这五个词语写一遍,一边写一边自己读,看能不能很顺畅的读出来,快,动笔!(学生边写边读)一遍即可。

写的又快又好,第一个。

生:要塞
师:第二个,
生:迷茫
师:第三个
生:歼灭
师:好的,很多同学容易读成什么灭
生:歼(qian)灭
师:第四个
生:溃退
师:请问溃退的溃字的标调标在哪个字母上
生:i
师:哎,i上,不要标在u上,挺好。

王老师给我自己的学生上课喜欢设置各种各样的挑战,有初阶挑战,中阶挑战,也有高阶挑战,不过这篇文章不是那么好读呀,今天我们要面对的挑战都是高阶挑战,好了,第一个挑战。

现在有一个问题,东路军他们看到这个新闻之后呀,得知他们被放在新闻的最后一个层次,他们很不服气,不开心,他们认为他们的位置完全可以往前移动,王老师假设一个问题,你现在第一个挑战——要说服东路军把他们放在后边是有理由的,琢磨一下。

生:自己思考
师:这个理由要能够站得住脚,谁来?为什么把“我”放在第一层呀?
把我放在第二层也行呀,为什么把我放在最后一层呀?新闻呀,放在前面是最显眼了,谁来?开始,你来就来个高阶段的挑战哦!
生:我认为它应该放在最后,因为第一层是导语,第二层说的是中路军,中路军是首先突破了防线,也就是说他首战告捷。

然后第二层说的是西路军,西路军是特别重要的一支军,描写他的非常多,所以最后才是东路军。

师:你的第一个观点东路军听了可能会服气,因为中路军是首先发起进攻,首战告捷,所以把它放在第一,听到后边,东路军就有歧义了,西路军是一个重要的军队,东路军就不重要了,所以前边说的有道理,后边说的只会把矛盾激化。

好,你来,这个女孩很聪明。

生:因为首先是中路军挑起了战争,然后才是西路军,到了最后的时候写东路军,把东路军描写的给敌人致命的一击,显得他们非常的英勇善战。

师:这个小女孩呀,第一,最后两句话特别有分量,他用了两个词:英勇善战,致命一击,他们不是放在尾巴,他们是压轴,懂吗?是不是这个意思,压轴和开头的作用一样的重要,同学们听出没有,有一个词语用得不对,“挑起”这个词语用得不对,明白吗?自己想想。

师:还有其他原因吗?第一个女孩说从时间的优势上看,中路军应该放在最前面,从所遇的敌人以及他们的奋斗成果来看,压轴的应该是东路军,为什么非要把西路军放在前面呢,这个秘密你发现没有?西路军和东路军发起进攻的时间是怎样的?
生:因为他说西路军和东路军所遇的敌情一样,西路军当面遇到的敌
人纷纷溃退,对东路军的描写是:此路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师:聪明,读书很仔细,中路军和西路军他们所遇的敌情是怎样的呢?生:一样
师:做一个总结,都是你们自己的发现,我们说这个挑战的目的是什么?告诉大家,整个新闻的结构层次的安排是很讲究的,能不能把东路军放在导语之前?
生:不可以
师:不可以的,是新闻的体裁决定的,新闻的结构是很讲究的
师:好,现在来挑战二,我们来证明一下,新闻的语言也是很讲究的。

东路军是压轴,我们以东路军为例,各自把写东路军的文字读一遍,体会一下。

生:自由读
师:好,看大屏幕,都是记录东路军的文字,表面看起来都一样,细细琢磨,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来证明新闻的语言可是有讲究的,重点品味红色的字,读出了什么?谁来?
生:“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他前面写西路军写的是“我军的抵抗甚为微弱”,后面写东路军是和西路军比较的,较为顽强用的准确。

师:她读出了前后的比较,较为顽强是不是很顽强?不是,有一定的抵抗力,但不是很顽强。

其他的句子读出了什么?选择其中的一句,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选择的是“我已歼灭敌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就是说明凡是与人民作对的,人民解放军终将击溃他。

师:哪个词语最有表现力?
生:一切
师:“一切”表现敌军的战斗力如何?
生:英勇善战,威武不屈
师:很好,谁再来?
生:我选择的是第一句,“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这句话中“同日同时”表现出新闻语言中时间的准确性。

师:对,除了时间之外,这个“同日同时”还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呀?
生:气势庞大,决胜千里
师:嗯,气势庞大,好像这两个军队后边的指挥者他们那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生:我选的是第二句,“所有的作战计划都已实现”,从“所有”这个词里面可以看出,它暗示了我们的战争即将要胜利。

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已将实现了。

师:而且这个“所有的”都在我军的掌控之中,预料之中。

生:我选的是倒数第二句,“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一整天”,“整天”它就说明了我军遇到的抵抗敌军较为顽强。

师:对,它的词语和词语之间是互相的呼应的,真好!嗯,你非常的仔细。

那老师可不可以像这样来表达呢?比较一下,可以这样表达吗?“歼灭”和“击退”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并列?
生:歼灭是消灭敌人,击退是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二者并列,缺一
不可。

师(补充):歼灭是敌人已经死掉,击退是指敌人未必死掉,但精神已经死掉了,这是两种层次的一种成功,所以不能丢掉一个,故并列之。

生:“控制”与“占领”还不一样…“控制”是说把敌人控制住了,“占领”是说把敌人已经击溃了。

师:你觉得“控制”厉害还是“占领”厉害?
生:我认为“控制”厉害,因为“控制”是不仅被占领而且掌控在手里。

师:“控制”有掌控在手里的意思。

说的非常准确。

师:可以说“切断长江”吗?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新闻当中可以这么表达吗,你认为呢?
生:不可以吧。

“封锁长江”是把长江封锁住了,不给敌军留退路;“切断长江”就是表明我军和敌军都过不去。

师:“切断长江”这个词语很有力量啊!毛主席怎么不这么用啊?只能说切断铁路线,而没有说切断长江,长江可不是那么容易切断的啊,所以毛主席用词是很准确的啊。

齐读关键句子:“歼灭与击退一切抵抗之敌。

无锡段铁路路线”,然后单个生读。

师:感觉怎么样?想不想感受一些那种歼灭敌人的感受?男孩儿们应有的就是那种感叹,你看他(读句子的男生)的眼神闪闪发光。

所以,词语仔细琢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

师:如果变成这样,意思完全没有变,怎么样?
生:不能。

如果换成这些白话的词语的话,气势就大不如这样过来。

师:毛主席之伟大,不仅在于他是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还在于他是文学家。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

最朴素的新闻他总是能写的那么精彩。

师:我们读出了新闻的语言是很有讲究的,是不能乱用的。

挑战三:(关注“导语的注释2”)琢磨一下原文和注释的微妙的区别。

你发现了吗?
生:距离上的不同:“500余千里”与“1000余华里”的不同。

师:毛为什么要用“1000余华里”?
生:1000余华里显得气势很浩大
师:文本中一个词语反复出现,似乎似有似无,却表达效果极其强大,哪个?
生:“我”(生齐读:“我西路军当面之敌。

”)
师: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读出了什么?
生:亲切感;自豪感。

师:我军是一只什么样的队伍啊?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生:看录像
师:于是,一场大战结束,一个共和国就诞生了。

同学们这就是,我军。

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读出那种战无不胜的那种自豪感,那种气势、那种信念。

好,再来(读)。

我们找其中的一句来读。

倒数第二句,“我已歼灭及击退一切”,预备,起!
生:(齐读)“我我已歼灭及击退一切抵抗之敌”
师:气势还没有读出来。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一个共和国就此诞生了!学们,那是一种怎样的豪情啊!“我已歼灭及击退一切”,预备,起!
生:(齐读)“我我已歼灭及击退一切抵抗之敌”(较上一次读,声音响亮,)
师:这个“我”是谁?
生:(齐回答)解放军。

师:这就让我们想起了毛主席的一首著名的诗——
生:(齐读)《沁园春·雪》。

师:“江山如此多娇”,预备,起!
生(齐):有感情的地朗读《沁园春·雪》。

师:“风流人物”是谁啊?
生:(齐回答)毛泽东。

师:就是毛泽东,就是毛泽东笔下的——
生:人民解放军。

师:就用这则新闻中的哪一个词?
生:(齐回答)“我军”。

师:哦……“我军”。

来,再来读这句!“我已歼灭及击退一切”,预备起!
生:(齐读)“我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师:毛主席不仅写下了这则新闻,还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句绝言。


么好,同学们,我再来看一首毛泽东的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这场战争。

(师生读师幻灯片生的材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并放伴凑,点生读。


师:你个子小,有气魄。

你现在就是我们这篇诗的作者,你的声音要传达出“我”和“我军”的气势!“中山风云”起!
(生读)
师:太棒了!现在男孩谁来?读了,读好了,你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一代天骄。

(师指一个学生再次读幻灯材料。


师:注意,“大江”“胜昔”这两个词。

先来运气。

(生读)
师:王老师,给你的评价是,你在声音的传达上比这个矮个子同学在诗音上略胜一筹。

(指着高个子学生)但是,你要向他(矮个子)学习,学习他的表情。

他在读诗的时候眼神特别惊异,眼睛闪闪放光。

诗歌朗读不仅是声音,还要注意自己的朗读神态。

来,再来一起读。

生:(齐读)中山风云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师:再来读这个标题,你的感觉就和开头不一样了。

来,读!
生:(齐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师:文字它是有情怀的,文字它是有内涵的,文字的后面站着一个“人”。

再读,起!
生:(齐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师:好!现在你们说,新闻这种文体有点意思吗?
生:(齐)有!
师:有点意思。

总结一下孩子们,这篇新闻粗略看来并不太生动,也没有故事。

但是,我们仔细的琢磨,她原来也有很多很多美好的东西藏在后面。

(教师展示幻灯片)来,第一排同学——
(第一排的学生每人读出一个新闻特点,依次为:结构谨严,表达缜密,闻言典雅,短具铿锵,情怀热烈)
师:读的太对了!所以,同学们,伟大的新闻背后站立着的是伟大的人啊!我们如果说这是一则新闻写作的格式,“标题,导语,主体”,它向山一样,像塔一样。

而好的新闻也是由像山一样的人用山一样的情怀来写就的。

同学们,新闻是一双社会的眼睛和良心,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的语言表达都是很内敛的,一个读书的人,一个真正关心历史和关心事实的人,他能够读出出很内敛的新闻背后的那双眼睛和那份情怀。

师:中国是如此,外国也是如此。

新闻的最高点代表着社会进步的一种程度。

(教师呈现幻灯:读新闻、读社会、读历史、读人生。


师:所以希望同学们读新闻,因为读新闻就是——(师指幻灯)生:(齐读)读社会、读历史、读人生!
(师呈现幻灯片,读出新闻的结构魅力,读出新闻的表达魅力,读出新闻的情感魅力。


师:这是老师教给同学们的一个方法,就是要读出新闻的——,预备起!
生:读出新闻的结构魅力,读出新闻的表达魅力,读出新闻的情感魅力。

师:所以,喜欢读小说,好!喜欢读散文,好!喜欢在网络上读那些网络的玄幻小说,好!我们长大了还要学会读新闻,品新闻,还要学会写新闻。

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做的每一位同学都要努力的做公民,成为社会的良心。

好,这节课,到这里。

同学们,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