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案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在中国地理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各拉丹冬地区的生态状况,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边疆建设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 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3. 各拉丹冬地区的生态保护4. 我国对长江源头的保护措施5. 学生讨论与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在中国地理中的重要性;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及保护措施。
2. 难点:各拉丹冬地区的生态保护及学生讨论实践活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拉丹冬的自然环境、生态状况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各拉丹冬地区的生态保护实例。
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各拉丹冬在中国地理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其地位。
3. 生态环境展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 生态保护案例分析:分析各拉丹冬地区的生态保护实例,让学生了解保护措施及成效。
5.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就长江源头的保护措施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项保护长江源头的行动计划,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0. 课程评价:通过学生作业、讨论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评价学生对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及保护措施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环保意识、实践能力。
2. 评价方法: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
【导语】《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是初中语⽂⼈教版⼋年级下册(2018年春季修订版)第18课的课⽂,本⽂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描写了雪域⾼原的壮美景⾊,展现了⼤⾃然伟⼤的神奇,表达了作者观瞻如此壮景由衷涌出的豪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各拉丹冬,体会作者在描写壮美景观中所融⼊的情感。
【过程与⽅法】 朗读课⽂,抓住重点,学习⽂中写景的顺序和⽅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祖国⼤好河⼭,积极关注环保,为保护美好⽣态做出⾃⼰的努⼒。
【重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重点,有序地描写景物特征。
【难点】 在写景的过程中,融⼊⾃⼰的情感。
【教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具】 有关各拉丹冬的挂图和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长江如黄河⼀样是我们的母亲河,她也横贯中华⼤地,⽤她的⽢醇(江⽔)哺育着中华⼉⼥。
这条美丽⽽神奇的江河是多么让⼈亲近啊!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江发源于什么地⽅呢?她的源头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将⽬光聚集到祖国西部的雪域⾼原上,去领略那⾥奇异的风光吧。
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杂多县唐古拉⼭乡境内。
各拉丹东南北长50千⽶,东西宽30千⽶,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周围海拔6000⽶以上的⼭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积790.4平⽅千⽶,有冰川130条。
雪线⾼度北坡5570⽶。
南北坡侧各有⼀条弧形冰川,南⽀姜根迪如冰川,长12.8千⽶,宽1.6千⽶,尾部有5千⽶长的冰塔林,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北⽀冰川长10.1千⽶,宽1.3千⽶,尾部有2千⽶长的冰塔林,冰桥、冰草、冰针、冰蘑菇、冰湖、冰钟乳、冰塔等构成千姿百态的冰塔林世界。
各拉丹冬地区不仅⽔资源丰富,还蕴藏着⼤量的黄铜、黄铁、⽔晶等珍贵矿物。
在严寒的⽓候条件下,⾼⼭草原上仍然牧草丰盛,为优良的天然草场,是⽩唇⿅、野驴、雪豹、⾼峰雪鸡等20多种野⽣动物天然庇护所。
除此之外,还有野⽜、野驴、藏羚⽺等国家保护动物。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游记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壮美,感悟长江源头的神异不凡。
3.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4.领会文章蕴含着的深刻意义——自然的伟力,民族精神的源头。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第二集了解各拉丹冬知识。
说一说各拉丹冬为什么会成为长江的源头呢。
今天我们学习马丽华的游记散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揭开各拉丹冬神秘的面纱,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二、教学新课1.各拉丹冬:各拉丹冬雪山位于中国青海格尔木市与西藏安多县交汇处,为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6621米。
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30千米,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周围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面积790.4平方千米,冰川130条。
2.作者简介马丽华,生于山东济南。
毕业于山东临沂师院中文系和北京大学中文系。
1976年进藏后历任《西藏文学》编辑,西藏作协副主席,西藏文联副主席。
2003年调至北京,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
著有长篇纪实文学《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报告文学《青藏苍茫》,散文集《终极风景》、《苦难旅程》,诗集《我的太阳》,长篇小说《如意高地》等涉藏题材文学作品17部。
目标导学一:自主学习检查【自主学习】1.给下列字词注音裸露()黧黑( ) 冻疮( ) 霹雳( ) 砾石( ) 虔诚( ) 蠕动( ) 眩晕( ) 蜷卧( ) 腈纶( ) 皱褶( ) 挪动( )气喘吁吁( ) 接踵而至( ) 熠熠烁烁( )2.解释下列词语爱莫能助:接踵而至:风云变幻:漫不经心:大煞风景:川流不息:历历在目:目标导学二:整理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一、游记知识补充讲解学游记要学什么(1)游记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2)理清游踪游踪:游记文章里面作者记叙游览的行踪表达游踪的词语:时间、地名、方位名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优质教案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欣赏作者笔下的各种景物,感受其雄伟、圣洁、瑰奇的特点。
2.把握文章的写景顺序和角度,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3.体会本文把对景物的描写与身体状况、内心体验、邈远思绪融为一体的写法。
4.仔细品味本文看似随意实则精巧的语言,体会这种语言的妙处。
2课时布置学生完成《》第18课预习卡第1课时1.把握文章的写景顺序和角度,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2.感受景物雄伟、圣洁、瑰奇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写景方法。
一、导入新课长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
她横贯中华大地,哺育着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和黄河一齐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你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吗?“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长江之歌》的歌词中的“雪山”就是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雪山。
各拉丹冬,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屹立在神秘的雪域高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马丽华的游记散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去揭开各拉丹冬的神秘面纱,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体会作者细腻而丰富的情思。
(板书文题)【设计意图】用提问的形式,激活学生对长江的认知,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之情。
顺势用歌词引出对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介绍,自然而然地进入对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见《》本课“作者简介”栏目)2.扫清字词障碍(见《》本课“字词清单”栏目)3.通读课文,感知内容师:本文记叙了马丽华跟随电影《万里藏北》摄制组在各拉丹冬的游览经历。
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出关于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理清作者的游踪。
(生阅读交流)预设时间推移:第二天。
地点转换:草坝子上的营地—砾石堆上—沿冰河接近冰山—置身于冰窟—进入冰塔林。
作者的游踪:作者循行程写了两天的活动,以第一天的见闻为主。
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从安营在各拉丹冬雪山脚下的草坝子上,到驶过冰河,最后进入冰塔林。
追问:文章按照时空顺序,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讲述了哪些见闻感受?浏览文章,复述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课文中的环保意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觉得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们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思想碰撞。但也有个别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述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
此外,我注意到在课堂总结环节,有些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还是有所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教案,主要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情感,领略自然风光,培养环保意识。具体涉及以下几方面:
1.阅读课文,了解长江源头格拉丹冬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特点。
-课文中长难句的理解:课文中部分句子结构复杂,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迁移与应用:如何将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举例解释:
-情感理解: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受,进而理解作者的情感。
-批判性思维培养: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课文中的观点提出质疑,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修辞手法分析: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段,分析其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欣赏和模仿。
2.教学难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
5.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课标分析(一)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3.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感受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
4.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运用多种媒介学习语文,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学会倾听与表达,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6.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7.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
8.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9.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分别是反应民俗的散文或诗歌,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演讲单元,游记单元及两个古诗文单元。
其中第五单元是游记单元,本单元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1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案一等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感知课文,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情感目标: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以及作者介绍长江源头的顺序与进程。
2.感受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时:两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延伸法教学过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 展示各拉丹东雪域高原美景图片。
2. 导语: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各拉丹冬”,藏语为“高高尖尖的山峰”,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充满未知与挑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长江的源头去探险吧!二作者介绍马丽华,当代女作家,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
长期从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西藏文学》编辑工作。
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追你到高原》、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终极风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西藏之旅》,长篇散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藏北游历》、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西行阿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灵魂像风》,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走过西藏》等。
曾于1992年、2001年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7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如意高地》获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四届老舍文学奖。
三背景资料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大河,是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观。
作者马丽华在西藏工作近三十年,足迹踏遍大半个西藏,写下了许多介绍西藏的文章。
1987年3月上旬,作者跟随电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冬,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写下了这篇游记。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下册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行走路线的绘制梳理出游踪“所至”,并以“移步换景”的写法品析为突破口体会马丽华游记散文的“描写美”。
2. 通过“文本细读”和“对比阅读”的方式,从“所见”的背后,体会作者将景物描写和主观感受、邈远思绪融为一体的“诗意境界”。
3. 理解作者身体状况和内心感想的“悖反”并从“所感”中挖掘藏北的文化内涵,从而体现出渴望苦难的“精神理念”。
【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让学生共振共鸣,充分感受马丽华散文中的神韵和诗意【教学难点】渴望苦难文化内涵【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对比阅读【准备】熟读课文并完成预习任务1. 疏通字词,找一组描写各拉丹冬的词语。
2. 进行一项创造性阅读活动。
(仿、改、扩、缩、荐、评......)3. 查阅各拉丹冬资料,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引导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纪录片从多角度详细拍摄了长江源头,可与课文形成互补)4.阅读关于马丽华的资料,便于第二课时加深对文本深度的理解。
【教学过程】过程一、导入环节:放视频,《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在这首传唱大江南北的《长江之歌》中,第一句便提到了长江源头的雪山,这雪山就是各拉丹冬。
格拉丹冬是冰雪的王国,是离天最近的地方,神秘而奇美......多年来,吸引着无数人前去探险和游览。
今天我们就跟随马丽华的文字去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观赏其无限风光。
【设计意图】情境切入,给学生直观感受,拉近与学生距离。
二、任务情境设置:1. 设问:我们出去旅游,为了让行程更加顺利,一般要参看——旅游攻略(学生答)。
在旅游攻略中可以找到什么信息呢?预设:路线,天气,住宿,吃饭,景点,感想,注意事项......2. 核心任务:今天我们就转换一种角度,不是阅读旅游攻略,而是设计旅游攻略,要求以马丽华的文章为依据,结合生活经验,设计一份去各拉丹冬的旅游攻略。
【设计意图】以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设计核心任务,推动学生走进文本,建立起学生生活经验和文本之间的关联。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优秀教案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重点语句的表达效果,领会作者议论抒情表达的情感。
3.理解作者对壮美山河的赞美,增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品味课文重点语句的表达效果,领会作者议论抒情表达的情感。
【课文导入】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你是否会被它的神奇美丽所震撼?这儿就是长江源头,今天,我们就走进《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探寻这美丽的圣地。
【课堂环节导航】一、出示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重点语句的表达效果,领会作者议论抒情表达的情感。
3.理解作者对壮美山河的赞美,增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感。
二、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马丽华,山东济南人。
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报告文学《青藏苍茫》,散文集《终极风景》《追你到高原》,诗集《我的太阳》,长篇小说《如意高地》等。
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
2.背景透视:1996年,马丽华从遥远的山东来到西藏,正如三毛痴迷于撒哈拉大沙漠一样,马丽华深情地眷恋着藏北高原的雪山草地。
西藏这种自然和人文“秘境”,让马丽华产生了“审美眩晕”。
马丽华的足迹几乎走遍了西藏的每一个角落。
她曾自豪地写道:我所能谈及的西藏已被自己的目光注视过,已被自己的双脚接触过,已被自己的心灵感知过。
多年的西藏游历,让马丽华有机会对自己的所到之处进行观察、欣赏、体验、记录,这段经历不经意间构成了她个人生命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马丽华说:从中提取的关键词,全都响亮而光彩。
三、预习反馈1.读一读字音,注意读准字音。
2.写一写字形,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3.记一记词义。
四、初读感知(一)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听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
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
(3)描绘手法:学生学会分析课文中作者运用的描绘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举例:分析课文中“雪山如银,草原如碧”等句子,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绘手法表现自然之美。
2.教学难点
(1)词汇理解:部分生僻词汇对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如“各拉丹冬”、“冰川”等,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解释。
举例: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4)描绘手法运用:学生学会分析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后,如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
举例: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学习的描绘手法,写一篇关于家乡风景名胜的作文,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流程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江源头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生态保护意义。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长江源头的知识充满了好奇。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的水资源来源,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课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阅读和理解也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长江源头环境保护的实际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在一旁倾听并适时给予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的观点稍显片面,今后教学中,我需要引导他们更全面地看待问题。
1.加强对描绘手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案
课堂上,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有了较好的把握。例如,在分析课文结构时,他们能够准确地找出文章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各拉丹东的描绘来表达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描述方法和修辞手法:课文运用了丰富的描述方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生需学会识别并模仿运用,以提高写作能力。
-文化背景知识: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举例:
- “各拉丹东”是长江的发源地,教师可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其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加深学生的印象。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正确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和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生字词,如“各拉丹东”、“冰川”、“溯源”等,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词汇,教师应通过实例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并学会运用。
-文章结构与主题:分析课文的篇章结构,明确文章的主题思想,即对长江源头的赞美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的发源地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长江源头的奥秘。
-文化内涵的挖掘: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深层意义,需要教师引导探讨。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目标】1.通过跳读课文及圈点勾画的方法,精准把握作者的游踪、文章的写作方法。
2.通过发布朋友圈的方式,深度感受各拉丹冬景物的壮美特点以及作者融入其中的情感、思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吗?想一想,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长江的源头呢?二、学习活动任务一跳读课文,看看作者的游踪是什么?课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师:请抓文中关键词,划出点明作者观察点的词句,将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
大屏幕出示:游踪走向格拉丹冬➡➡➡沿冰河走➡➡.师:作者的游踪,就是游记的骨骼,有了这些,一篇游记的框架就搭建起来了。
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答案)游踪:在草坝子上安营接近冰山、冰塔林置身冰窟再入冰塔林写法:移步换景。
任务二假如你是马丽华,找出文中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发布一个游览各拉丹冬的朋友圈吧!(一)编写朋友圈。
师:假如你是马丽华,把你印象最深的句子找出来,发一个朋友圈,再以马丽华朋友的身份写一条评论。
1.大屏幕出示:示例一我们走向各拉丹冬,远观这座雪山。
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评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白雪覆盖下的各拉丹冬雄壮高峻、变化多端的整体形象,表达了“我”对各拉丹冬美景的向往与赞美。
“黧黑的骨骼”描写裸露在外的山体,与雪的晶莹洁白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刀削一般”的“雕塑感”,写出了裸露在外的山体的峻拔。
示例二我在走向各拉丹冬时想到,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
评论:为长江探险者的探索精神点赞!这从侧面表现了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险恶,预示接下来可能会遇到严峻的考验,旅行者加油!2.请你朗读课文,想象现在就行走在各拉丹冬,你有什么深刻感受?都写在你的朋友圈吧!3.小组内交流展示朋友圈。
(二)分享朋友圈。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教案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长江源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使学生掌握各拉丹冬的概念和意义;(3)培养学生对我国河流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长江源头和各拉丹冬的景象;(2)采用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长江源头和各拉丹冬的认识;(3)运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长江源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各拉丹冬的概念和意义;(3)培养学生对我国河流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1)长江源头和各拉丹冬的地形、地貌特点;(2)各拉丹冬在长江流域中的作用;(3)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行动实践。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长江源头和各拉丹冬的相关资料;(2)准备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3)设计教学活动和探究题目。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点;(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长江源头和各拉丹冬的美丽景色;(2)引导学生关注长江源头和各拉丹冬的重要性;(3)激发学生对长江源头和各拉丹冬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长江源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3)引导学生关注各拉丹冬的概念和意义。
3. 课堂探究(1)分组讨论:长江源头和各拉丹冬的地形、地貌特点;(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探究活动:各拉丹冬在长江流域中的作用。
4.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了解周围河流的生态环境;(3)分享实践活动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长江源头和各拉丹冬的重要性;(3)提醒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大家共同评价和讨论。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成为长江源头的守护者”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举例: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长江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学生对课文中一些抽象的描述和寓意较难理解,如“各拉丹冬的神秘与神圣”。
解决方法:教师运用图解、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词汇运用: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新学词汇的能力较弱,如“冰川”、“雪峰”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阅读理解:学生能准确理解课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对长江发源地及自然景观的描述,把握文章主旨和情感。
举例:如“各拉丹冬的冰川如何壮观”,“作者如何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等。
(2)词汇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源头”、“冰川”、“雪峰”等,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认为保护长江源头最重要的是什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词汇的准确运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喻句子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描绘自然景观时的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根据作者的游览过程,理清文章的脉络,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作者的所见。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
3、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习难点、重点】1、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
2、感受冰塔林的壮美,学习作者在写景中融入自己情感的手法。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并根据作者的游览过程,用图表形式完成一幅思维导图。
一、新课导入幻灯片展示各拉丹冬图片,背景音乐《长江之歌》。
预设效果:以图片激趣,初步了解格拉丹冬气候特点;以音乐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走进各拉丹冬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组织材料的?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复述作者游览的经历。
预设学习步骤及效果:1.个别提问。
在学习《壶口瀑布》的基础之上,学生基本能掌握一般游记以游踪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特点。
本文还有一个时间顺序,可适当点拨。
2.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思维导图,并简要复述作者游览的所见。
学生展示复述完后全班讨论、纠错、补充,理清文章脉络。
教师适时板书作者各立足点和所见景物。
三、品读课文,欣赏自然之美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冰塔林的语段,朗读并体会。
预设学习步骤及效果:五、课堂小结诗人汪国真曾说: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重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
这节课我们随作者的脚步进行了一次心灵的跋涉和旅行,感受到了祖国的山河是何其的壮美,何其的神奇,让我们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为这些探险者的勇敢乐观而感动。
六、拓展,模仿写作模仿作者在写景中融入自己情感的手法,写一段景物描写,发挥想象,融情于景。
预设效果:通过以上环节的朗读品味,进行模仿写作训练,让学生的景物描写往深处有所追求,提升内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各拉丹冬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梳理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重点有序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重点有序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图片。
教师导语:长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马丽华的游记《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走近长江源,探寻各拉丹冬的神秘,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
设计意图:观看图片,对各拉丹冬有直观的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夯实基础1.自由朗读(1)熟读课文,想象画面。
(2)注意生字读音。
2.字词检测luǒ yùn niàng qián lì zhǒng裸露酝酿虔诚砾石接踵而至dài zǔ dūn jīng yì yì懈怠诅咒敦实腈纶熠熠生辉演绎3.作者简介马丽华,汉族,195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1976年山东省临沂师专中文系毕业后进藏,长期从事《西藏文学》编辑工作。
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作家班后任专职作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随笔《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及论著《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
1997年,作家出版社将《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合集出版,命名为《走过西藏》。
这本合集是马丽华最具代表性的文集。
4.知识卡片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乡境内,各拉丹冬峰周围有20多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峰,形成了唐古拉山的高峰群,在这方圆1500平方公里的高峰区发育着100多条现代冰川,是中国第一大江——长江的发源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15段)感受到各拉丹东所孕育的生命。
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
抓住文章重点。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走近作者
马丽华,当代女作家,山东济南人,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曾于1992年、2001年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听。
通过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奇美璀璨的景色
生命躁动
无限力量
各拉丹东山脚——富有雕塑感。
冰河——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
冰塔林——神奇、壮美
笔记。
形象地掌握本课知识结构。
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漫,随便。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非常雄伟浩大。
熠熠:闪烁的样子。
笔记。
积累字词。
深层探究
1、读第一段中“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富有雕塑感”一句,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明确:作者把各拉丹东比作披白色披风的巨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拉丹东高大雄壮,表达出作者对各拉丹东的崇敬之情。
4、思考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参考答案:作者看到这奇美的景色,感到眩晕,不由得感叹大自然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课堂完成作业。
巩固课堂所学过的知识。
课堂小结
祖国河山之美,不只是一个各拉丹东,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美的东西。有一位哲人这样说:“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擦亮你的双眼,从生活中发现美吧。
煞风景(shā)挪动(nuó)接踵而至(zhǒng)
2、生词积累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黧黑:形容黑。
懈怠:松散怠慢。
安营扎寨:指部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
7、第12段作者说“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把。”你如何理解?
明确:此句与第10段“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相照应,表明自己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和这冰林融为一体,表达出了作者对这冰塔林由衷的喜爱之情。
8、“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一句有什么作用?
4、细读第11段,这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冰塔林之美?
明确:形态美:挺拔、敦实的、奇形怪状、蜿蜒而立。
色泽美:熠熠烁烁,光彩夺目。
感觉美:这波纹就是年轮。
5、如何理解“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一句?
明确:作者把阳光和风比作刻刀,既生动又形象,热情赞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冰塔林雕凿得如此之美。
整体感知
1、作者主要写的是各拉丹东的哪个地方?它有什么特点?
明确:冰塔林。其特点是神奇和壮美。
2、在文中找出能表现冰塔林的神奇和壮美的词语或句子。
明确:“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坚冰丛莽”“巨大的冰谷”“冰雪劲旅”“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琼瑶仙境”
3、为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1-3段)交代到达各拉丹冬的时间,介绍当地的概况,说明对我来说,这将是一次艰苦的旅行。
部编最新版八下第18课《在长元
五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积累“黧黑、蜷卧、熠熠、接踵而至”等词语
2、根据作者的游览过程,理清文章的脉络。
3、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
重点
1、了解游记的写作方法。
2、在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的同时,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讨论交流并作笔记。
分析文章主题思想。
写法探究
1、由远及近,移步换景,展现冰塔林的雄奇与壮美。
明确:各拉丹东山脚——富有雕塑感。
冰河——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
冰塔林——神奇、壮美(“坚冰丛莽”“巨大的冰谷”“冰雪劲旅”“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琼瑶仙境”)
2、边叙边悟,思考人生.
于由静止的冰塔林这一罕见的自然奇观中,看出了宁静中生命的躁动,面对美丽璀璨的冰川,感受到生命的颤动,因而赋予看似死寂的冰川以生命无限生长的力量。作者由这奇美的景致引发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写法值得借鉴。
了解。
了解背景,便于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知识积累
1、生字积累
黧黑(lí)棱角(léng)虔诚(qián)
蠕动(rú)豁然(huò)懈怠(dài)
演绎(yì)明媚(mèi)酝酿(yùn niàng)
砾石(lì)眩晕(xuàn)蜷卧(quán)
腈纶(jīng)皱褶(zhě)熠熠(yì)
烁烁(shuò)骤然(zhòu)磅礴(páng bó)
明确:作者用“活”而不用“生活”,说明各拉丹东不再是生命的禁区,这里不仅孕育了长江,也孕育了生命。这是作者对各拉丹东的赞美之情的体现。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比哈修辞手法的作用的理解。
重点词语的理解。
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分析。
对重点段落的分析。
标点符号的运用.。
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分析。
结尾的作用。
6、讨论:“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一句后面用的是句号,你对些有何看法?
明确:答案不要求一致。
句号正确。因为作者本来就没有问的意思,只是在陈述这冰塔林给她的一种感觉。
应该用问号。因为“是否”一词是表示正反问的,所以是问句。
应用感叹号。因为这一句是用来表达作者对冰林之美由衷的赞叹。
应用问号加感叹号。因为“是否”表示正反问,而此句也表达了作者对冰林的由衷赞美。
难点
在阅读中品味作者丰富而细腻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去过雪域高原吗?喜欢那茫茫高原的雄壮吗?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感受一下雪域高原的雄壮美吧(展示图片)这组图片就来自雪域高原的格拉丹东。如果想更多地了解各拉丹东,我们就随着当代女作家走进各拉丹东吧。
听。
用图片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巩固提高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蜷卧()腈纶()明媚()砾石()
lí黑()qián诚()huò然()nuó动()
(quán jīng mèi lì
黧虔豁挪)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熠熠烁烁:阳光闪烁的样子。)
(2)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2、在第5段中,作者写肩扛大冰凌行走冰谷中时用了“蠕动”一词,请说说明个词的妙处在哪里?
明确:“蠕动”一词使用的是拟物的修辞手法,把人当作蠕动的虫子来写,突出了在冰谷中行走的艰难,也照应了第一部分中对各拉丹东恶劣环境的描写。
3、怎么理解“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一句?
明确:作者说“一部分的精神和生命寄存在这里”即把自己对各拉丹东的感情都寄存在这里,并且,作者把各拉丹东比作“仙境”,两者结合,表达出了作者对各拉丹东由衷的热爱。
主旨探究
作者通过游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有怎样的人生感悟?
明确:作者随电影摄制组再次来到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见到了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冰塔林,欣赏到晶莹洁白、挺拔、敦实、奇形怪状的冰塔林,表现了作者对高原雪域雄奇壮美景色的热爱之情,感悟到在静止的冰塔林下生命的躁动,在坚冰之上感受到生命的颤动及冰川无限的生命力量。
选择性笔记。
积累文学常识。
资料链接
各拉丹冬突耸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边境,由一大片南北长达50余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攒聚约50余条巨龙般的山岳冰川群所组成,位于东经9l°,北纬33.5°,海拔6 621米。各拉丹冬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冰川雪山之一。同时,各拉丹冬雪山冰川的伸缩变化,非常明显地揭示了当地乃至青藏高原和全球气候的变迁。
笔记。
了解本文所使用的写作方法。
拓展延伸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感悟。一朵小花,我们会感悟它的一花独放;一棵小树,我们会感悟到它的孤独与坚强;一只小鸟,我们会感悟到它的自由与浪漫……那么,你的身边有什么东西值得你感悟的呢?用250字左右写出你身边的景物,并展开联想,写出你的感悟。
想一想,做一做。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4)这一个风云变化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非常雄伟浩大。)
3、请根据语境,再仿写一句话,使之与前两句构成排比句。
每一朵鲜花,都有结出果实的梦想;每一滴雨露,都有滋润大地的梦想;每一座高山,都有仰望星空的梦想。
明确:长江源头,在静止不变的坚冰之下不断地向前流动,不断地向前发展,于静止中孕育力量,终有一天,能展现自己的雄奇与绝美。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那些看似死寂的冰川,其实暗含着力量,孕育着生命。每一个伟大的生命,其实都是在看似静止中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壮大,最终成为气势磅礴的奇观,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9、作者用“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东的近旁”一句结尾有什么深刻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