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科的管理》PPT课件
急诊科管理PPT医学课件
![急诊科管理PPT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87d94f77232f60dccca108.png)
LOGO
(二)物质保障管理
1、物品管理:按“五定”管理 2、仪器设备管理 (1)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制定使用流程及程序,挂在仪器旁 (3)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
LOGO
(三)院内感染管理
1、急诊科的感染控制措施 (1)环境:通风设施、每天空气消毒 (2)人员要求:做好防护措施、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定期培训院感知识 2、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灭菌:有创操作、与破损处直接接触的器械 消毒:与患者皮肤黏膜接触的器械 3、一次性医疗物品的使用 有效期内使用、一人一物,用后毁形,集中无害化 处理
LOGO
三、急诊科的设置
(三)急诊科仪器设备
抢救监护仪器设备:呼吸机、除颤仪、心电 图机、监护仪、洗胃机、吸引器、供氧装置、 血压计、护理用具等
手术用设备:麻醉机、手术床、无影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各 类急救手术器械等
出诊车设备:便携式监护仪、便携式氧气筒、 吸引器、急救出诊箱等
LOGO
抢救监护仪器设备(部分)
LOGO
二、急诊科设置的要求
有独立的出入口,门口 门厅宽敞,以利于担架、病 人、家属及工作人员的流动。 应配备必要的设施与合 理的布局,畅通无阻的绿色 通道以及良好的就医环境。
LOGO
(一)急诊科的基础设施与布局
分诊预检室 急诊室 抢救室(须备有抢救仪器、设备、物品、药品等) 诊疗室(内、外科) 清创室或急诊手术室 治疗室 观察室(医院总床数的5%) 重症监护室(一般为4~6张病床) 隔离室以及洗胃室
1、预检分诊室的管理 人员要求:熟悉业务、责任心强 工作要求:执行分诊制度 2、急诊室的管理 人员要求:高度责任感 坚守岗位 工作要求:严格执行急诊室工作制度
急诊科管理ppt课件
![急诊科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821246168884868762d6de.png)
5.急性大出血,如咯血、呕血、便血、 鼻出血、妇科出血、外伤性出血及可疑 内出血等。
6.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心肌梗死、高血压[超过 24.0/14.7kpa(180/110mmHg)]。
7.昏迷、昏厥、抽搐、癫痫发作、休克、 急性肢体运动障碍及瘫痪等。
8.呼吸困难、窒息、中暑、溺水、触电。
34
及时治疗和护理:要按时、详细、 认真地进行交班、接班工作,重要 情况应作书面记录。急诊室值班医 师早晚要各查床一次,重病随时查 访,要贯彻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及 时修订诊疗计划,提出工作重点。 急诊值班护士要主动巡视病员,并 及时记录和反映情况。
留观时间:一般不应超过3天。
35
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处理办法
9
10
11
12
三、急诊科的设置
13
设置原则
1、急诊科应设置在医院邻大街的醒 目处。应有专用通道,门前有停车 场和电话设备。白天、夜间均应有 指路标志。
2、各科室应标志明显。 3、内部单元安排既要考虑医疗流程,
也要考虑人员的有效利用。
14
15
16
17
四、急诊科布局
(一)预检分诊处 (二)急诊诊断室(各科诊室) (三)急诊抢救室 (四)急诊监护室(EICU) (五)观察室 (六)辅助检查室 (七)其他:急诊输液室、治疗室、急
8.严防差错事故。 9.分诊应迅速准确。 10.严防交叉感染。
26
七、急诊科的工作制度
27
(一)急诊范围
1.呼吸、心搏骤停。 2.各种危象。 3.突发高热,体温超过38.5℃(腋
温)。 4.急性外伤。如脑、胸、腹、脊柱、
四肢等部位的创伤、烧伤、骨折等, 在24小时内未经治疗者。
《急诊科管理与护理》PPT课件
![《急诊科管理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4d98cfa76e58fafbb00383.png)
精品医学
47
重症监护病房的概念
重症监护病房(ICU)又称为加强医疗病房,是利用先进的 医疗设备对急危重症病人和大手术后的病人进行连续的病 情观察,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及护 理,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场地。
精品医学
48
概念
危重病医学理论 先进的仪器设备 临床手段
逆转疾病发展
精品医学
22
(二)分诊
定义:
分诊是根据急诊病人来就诊时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分 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所属科别,进行初步诊断,以便 安排救治程序及分配专科就诊的技术。
分诊处的设置:
位置: 面对急诊科大门, 连接治疗区 物品: 电话、电脑、平板车、轮椅、血压计、
体温计、各种表格等 人员: 急诊护士、导诊员
精品医学
精品医学
3
学习目标
掌握:急诊科的工作特点、工作流程、急救绿色通道 熟悉: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护患沟通要求 了解:急诊科工作管理
精品医学
4
第一节 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
精品医学
5
一、急诊科护理工作的任务
(一)急诊护理 (二)急救护理 (三)培训宣传 (四)科研工作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 分诊及观察
现场急救:心脏骤停、 创伤患者等
4
急救绿色通道备用 药管理制度:按需 先用药,后付款
精品医学
35
五、护患沟通
(一)急诊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压力源 1、疾病的影响 2、治疗的影响 3、陌生的环境 4、信息的缺乏
精品医学
36
五、护患沟通
(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1、尽快就诊 2、待人热情,沉着果断 3、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 4、适当的心理安慰
医院急诊科管理 PPT课件
![医院急诊科管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6cf12003d8ce2f01662302.png)
概
述
急诊科(室)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场所, 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水平, 加强急诊科管理是提高救护质量的关键。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现代急诊急救护理的特点和 规律,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可行的制度,用先进的 管理理论和现代的管理技术及方法指导实践,以达到 高效率、高质量的救护目标。
观察室 收治对象:暂时不能确诊,病情危重,或抢救后需 作进一步住院治疗的病人 配置:观察床一般为30张左右 观察要求:一般留观24小时,原则上3-5天内离院、 转院或收住院。 隔离室 一旦发现可疑传染病,立即隔离,通知专科医生会 诊,确诊后转送,并注意消毒和病情报告
(二)辅助设施与布局
• 辅助科室包括:急诊挂号室、收费室、药 房、化验室、放射科等。辅助科室也应该 在急诊区域内。
乙等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可选
丙等 可选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3) (4) (5) (6) (7) (8)
(9) (10)
三、急救绿色通道
概念: 急救绿色通道即急救绿色生命安全通
道,是指对危急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 先检查和优先住院的原则,医疗相关手续按情 补办。
第一节 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
一、急诊科的任务
(一)急诊护理:
接受各种来源的急症危重患者。急 诊病人到达医院后,首先由急诊科医护 人员进行抢救,分诊及观察。其后按病 人具体情况决定出院、转入相应科室、 各专科重症监护病房或综合性危重病监 护病房。 (二)急救:
现场急救多为心脏骤停或创伤患者, 应做好组织工作,并要求急救人员熟练掌握 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技术。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_图文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1a636377232f60ddcca1a3.png)
急诊科的工作质量要求
• 5 优化的急诊工作流程:救治流程;抢救流程 ;转归流程。
• 6 完善的急救备用物质管理机制:各种抢救物 品、药品要实行“四定”,即定数量、定地点、 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原 则上急救仪器不得轻易外借。每周检查仪器设 备功能及保养清洁,并记录。有故障的仪器悬 挂故障牌,转移至非医疗区,及时送修。
急诊科的布局
• 辅助设施: • 急诊挂号室
急诊检验室 急诊CT室
急诊收费处 急诊超声室
急诊药房 急诊X光室
具体设置与布局
• 预检分诊处
• 急诊诊室
• 急诊抢救室 • 监护室
• 急诊观察室 • 急诊手术室
急诊科的设置
• 急诊科人员编制 • 根据规模确定编制 • 发展趋势:专业急诊医护人员 • 注意:新老搭配,梯队建设
长时间?Βιβλιοθήκη 急诊分诊病情分类如得不到紧急救治, 很快会导致生命危险
有潜在危及 生命的可能
Ⅰ类:危急症 Ⅱ类:急重症
一般急诊急性症 状不能缓解的病人
Ⅲ类:亚紧急症
可等候
Ⅳ类:非紧急症
• 病人就诊的先后顺序 第一类:需紧急抢救,立即处理 第二类:优先就诊 第三类:病人病情较稳定,但仍需在3—6 小时内治疗者 第四类:病人病情轻,无生命危险,可在门诊治 疗或次日就诊者
(2)急救绿色通道的硬件要求
1
2
3
4
方便有效的 通讯设备: 设立急救绿 色通道专线
急救绿色通 道流程图
急救绿色通 道的醒目标 志
急救绿色通 道的医疗设 备
急诊科的管理与护理PPT课件
![急诊科的管理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fad2080b4c2e3f56276326.png)
.
1. 急 诊 科 的 护 理 人员要求 2.急诊科的护理 管理制度 3.涉及法律问题 的患者的处理
3
一、急诊科设置原则
1.楼体一侧或醒目位置,独立,有通道。 2.入口通畅,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条件允许可设 有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3.门厅应设有预检分诊处和挂号室。 4.急诊科门应宽大,大厅宽敞。 5.急诊专科诊室和抢救室应靠近大厅入口处。 6.急诊各诊室及通道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保证冷暖气。 专科诊室及辅助科室应标志醒目。
7.急诊科应有醒目的路标和标志。 8.急诊科应设有急诊的通讯设备装置。 9.急诊科应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
4
5.急诊观察室 4.急诊监护室 3.急诊抢救室 2.急诊专科诊室 1.预检分诊处
.
5
10.辅助科室 9.隔离室 8.处置室 7.注射室 6.急诊清创室
.
6
二、急诊科的设置
处在入口明显位置,为患 者就诊第一站,分诊护士 为有经验者,负责分诊和 登记工作。应配备诊查床、 候诊椅、平车,电话机, 血压计、听诊器、各项登 记本、常规检验单。
.
23
第二节 急诊护理工作流程
分诊评估:分诊护士接诊后, 应进行必要的护 理体检。
二、分诊
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1.需进
入急救绿色通道紧急抢救者。
2.优先就诊者。3.病情较稳定,
但仍需在3-6小时内治疗者。
4.病情轻,无生命危险。
.
16
三、急救绿色通道
1 急救绿色通道服务人群 2 急救绿色通道的硬件要求 3 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 4 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关工作制度
.
17
三、急救绿色通道
急救绿色通道服务人群:
急诊科管理ppt课件
![急诊科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8c414c1eb91a37f1115ceb.png)
发展史 工作任务 急诊护理工作特点 建筑布局及设施配备
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要求
发展史
19世纪南丁格尔年代—英法战争
南丁格尔率领护士前线救护,死亡率由42%下降到2%
20世纪50年代初—北欧脊髓灰质炎
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患者的“监护病房”
20世纪60年代—急救仪器设备的发展
(二)护理评估: 收集资料来自1 倾听主诉---同时观察病人的表情和精神状态、并仔细的 分析,找出其就诊的主要原因。 2 问诊---发病原因、既往病史、本次发病的诱因、发病时 的伴随症状、来院前的用药情况及效果。 3 查体--分诊护士应有目的地进行与病人主诉相关的重点检 查。如病人主诉腹痛,则应检查包括面色、表情、有无大 汗、有无呼吸运动减弱、肠蠕动波 、有无压痛及反跳痛 、 腹肌紧张、肠鸣音等。昏迷病人应检查生命体征及瞳孔是 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呼吸气味,肢体活动等情况。 4 其他--可根据需要及时留取必要的标本送检,如怀疑有服 毒时,应留取呕吐物送检。怀疑有肾绞痛时应留尿送检。
1.随机性强,必须常备不懈
急诊患者病情变化快, 急诊患者的就诊时间、人数、 病种、病情危重程度,医护 人员无法预料
随机性强、可控性小
高度重视患者的生命,才 随时准备收治护 能主动事先做好知识准备, 理大量危重患者, 急救设备和抢救药品的常 应付任何情况的 急救需要 备不懈
重视生命,常备不懈
随时应对急救
急诊护理技术进入了有抢救设备的新阶段
20世纪70年代—国际化、国际互助和标准化的方针
急救车装备必要仪器,国际间统一紧急呼救电话号码等
我国——历年来重视急救事业和急救知识 普及教育
20世纪50年代 医院将重危患者集中在重危病房,靠近护士办公 室,便于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及护理 20世纪70年代 成立了心脏监护病房,随后相继成立了各专科或 综合监护病房 1980年10月 卫生部颁发《城市医院急诊科建设方案》 北京、上海、重庆正式成立急救中心
急诊科规章制度PPT
![急诊科规章制度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3af27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15.png)
急诊科规章制度PPT第一部分:急诊科概述一、急诊科的职责和作用1. 急诊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承担急诊、抢救、急救、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2. 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紧急救治能力和协作能力,以迅速响应患者的急诊需求。
二、急诊科的组织结构1. 急诊科由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护士等组成。
2. 急诊科的工作人员需要分工合作,做好急诊患者的分类、诊疗、转诊等工作。
第二部分:急诊科工作流程一、急诊科患者接诊流程1.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由护士进行初步评估和登记,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医生。
2. 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和检查,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二、急诊科急救流程1. 针对急重症患者,医护人员需要迅速组织急救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 急救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三部分:急诊科工作规范一、急诊科医护人员工作规范1. 医护人员需要遵守职业道德操守,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利。
2. 医护人员需要保持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急诊科设备使用规范1. 急诊科设备需要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 使用设备时需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做到安全、准确。
第四部分:急诊科安全管理一、急诊科安全风险及防范1. 急诊科是医院中风险系数较高的科室,需要加强对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的防范。
2. 急诊科需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急诊科医疗事故处理1. 医疗事故是不可避免的,急诊科需要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进行调查和整改。
2. 对于医疗事故责任人,需要依法处理,确保医疗安全。
结语急诊科作为医院中的重要科室,承担着救死扶伤的使命,需要医护人员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大家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急诊科工作规章制度的理解,提升工作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
急诊科护理课件图文PPT课件
![急诊科护理课件图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30c85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f.png)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急诊科护理基本概念和原则
包括急诊护理的定义、目标和原则, 以及急诊科护士的角色和职责。
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与评估
重点讲解如何快速识别和评估常见急 危重症,如心搏骤停、休克、急性呼 吸衰竭等。
急救技能与操作
详细介绍常用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 苏、气管插管、电除颤等,以及相关 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损器官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06
特殊人群急诊护理要点
儿童急诊护理特点
生长发育阶段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生理和病理特点与成 人不同,需要特别关注
。
病情发展迅速
儿童病情变化快,需要 密切观察,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心理护理重要
儿童心理发育不成熟, 容易受到惊吓和焦虑,
需要加强心理护理。
用药需谨慎
儿童用药需根据年龄、 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急诊护理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生理功能减退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 容易出现多种疾病并存的情况
。
病情复杂多变
老年人病情变化多端,需要全 面评估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
方案。
心理护理需求高
老年人容易出现孤独、焦虑等 心理问题,需要加强心理护理
。
预防并发症
老年人容易出现并发症,需要 加强预防和护理工作,减并
• 角色:急诊科护士是急诊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负责患者 的接待、分诊、抢救、治疗、护理等工作。
急诊科护士角色与职责
职责 接待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分诊;
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和治疗,执行医嘱;
急诊科护士角色与职责
急救护理学第三章医院急诊科管理 ppt课件
![急救护理学第三章医院急诊科管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c535c45f0e7cd1852536a2.png)
(三)科室设置:医院急诊科(室)设置应与其任务、功能、
规模相适应。一级医院设急诊室,二、三级医院独立设置急 诊科。急诊科为一级临床科室。
ppt课件
12
病情稳定
诊察室
分诊室
病情危重
抢救室
清创室或 急诊手术室
隔离室
重症监护室
治疗室
ppt课件
洗胃室
13
(一)基础设施与布局
• 预检分诊室——急诊病人就诊第一站 预检员:有经验的护士 任务:分诊和挂号,快速疏导病人进入抢救室或者
第三章:急诊科的管理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正确快速说出急诊科的病人分诊,快 速评估病情,紧急护理能力。 ➢知识目标:学会基本设置、人员的素质要求。 ➢素质目标:培养爱伤意识。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二)建筑要求:
1.急诊科(室)应独立或相对独立成区,位于医院的一侧或前部, 作为区域急救中心的三级医院应建立独立的急诊工作区或急 诊楼。
2.急诊科(室)应有单独出入口,运送病人的车辆可直接到达急 诊科(室)或抢救室门前。
3.急诊科(室)应有标志和路标,其标志应醒目,路标应准确, 二者均应昼夜可见。
B
急救绿色通道的各个环 节人员均应能熟练胜任各自 工作,临床人员必须有两年以 上急诊工作经验。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现代急诊急救护理的特点和规 律,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可行的制度,用先进的管 理理论和现代的管理技术及方法指导实践,以达到高 效率、高质量的救护目标。
ppt课件
5
第一节 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
ppt课件
第三章 急诊科管理ppt课件
![第三章 急诊科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a543c25f0e7cd18525368c.png)
LOGO
(二)物质保障管理
1、物品管理:按“五定”管理 2、仪器设备管理 (1)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制定使用流程及程序,挂在仪器旁 (3)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
LOGO
(三)院内感染管理
1、急诊科的感染控制措施 (1)环境:通风设施、每天空气消毒 (2)人员要求:做好防护措施、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LOGO
急救室一角
LOGO
救护车
LOGO
四、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
即急救绿色生命安全通 道,是指对危急重病人一律 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 优先住院的原则,医疗相关 手续按情补办。 目的:
能及时、有效地抢救病人。
LOGO
三、急诊科的设置
(一)急诊科人员编制 2、急诊科人员编制
设有士若干名,形成Ⅰ、Ⅱ、 Ⅲ三级人员负责制的梯队
急诊科护理人员与医院部床位比
1~1.5﹕100
LOGO
(二)各医疗单元的护理管理
3、急诊抢救室管理 人员要求:严肃认真、行动迅速、准确 服从指挥、团结合作 工作要求:执行抢救室制度
4、急诊观察室管理 人员要求:及时巡视、记录、报告 工作要求:执行观察室管理要求
5、急诊监护室管理 人员要求:熟悉仪器的性能、注意事项 工作要求:执行监护室工作制度
LOGO
三、急诊科的设置
(二)通讯、信息设备 通讯装置(电话、传呼、对讲机)
LOGO
三、急诊科的设置
(三)急诊科仪器设备 ▪ 抢救监护仪器设备:呼吸机、除颤仪、心电
图机、监护仪、洗胃机、吸引器、供氧装置、 血压计、护理用具等 ▪ 手术用设备:麻醉机、手术床、无影灯、各 类急救手术器械等 ▪ 出诊车设备:便携式监护仪、便携式氧气筒、 吸引器、急救出诊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2
.
3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急诊处理
一般急诊病人处理 危重病人处理 成批伤员处理 病人转运处理 病人的血、尿、便、生化检查由护工送检,
需做相关检查应有专人陪送 严格执行床边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口头
医嘱复述制度、伤情疫情报告制度
.
34
.
35
.
36
.
37
急诊科的工作管理
急诊科的人员管理: 急诊医师3年以上的临床经验 急诊护士应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急诊领导小组
.
12
.
13
.
14
.
15
急诊科的设置
一切医疗护理过程均以“急”为中心,以方 便病人就诊为原则
位置相对独立,位于医院的一侧或前部 指路标识鲜明、醒目 宽敞,利于担架、车辆的进出 布局合理,光线好,空气流通,有对讲装置
和电话保障。
.
16
基础设置与布局
预检分诊室 急诊诊断室 急诊抢救室 治疗 清创缝合室 重症监护室 观察室 隔离室
.
21
.
22
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
急救绿色通道的各个环节24小时有值班人员, 院内急会诊10分钟内到位
熟练胜任各自工作,必须具备两年以上的工 作经验
定期进行座谈,探讨新问题及解决办法,完 善衔接工作
设立抢救小组,有业务院长领导,包括急诊 科主任,护士长和相关科室领导
.
23
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应制度
.
27
急诊科护理的工作流程
急诊接诊
急诊处理
.
28
急诊接诊
接诊方法:望闻问触 急诊分诊: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
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程序及分配专科就 诊的技术
.
29
分诊要求
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必须由熟悉业务,责任 心强的护士来担任
必须坚守岗位
对急诊病人,按轻重缓急办理分科就诊手续, 并做好预检分诊登记
.
38
.
39
.
40
.
41
急诊科的设备管理
仪器的管理要求 仪器的维修和保养 消耗品和固定设施的管理
.
42
.
43
.
44
.
45
.
46
谢谢!
.
47
首诊负责制 急救绿色通道记录制度 病人的厨房、检查
申请单、住院单加盖“急诊绿色通道”标志, 保证抢救运输的畅通 转移护送制度 急诊绿色通道备用药管理制度 保管、清点 抢救时可按急需先用药,后付款
.
24
.
25
.
26
急诊科护理的工作程序
急诊科护理的工作特点: 1、发病急骤、时间性强 2、随机性大、可控性小 3、病谱广泛、专业性强 4、向心抢救、多方协作 5、任务繁忙、责任重大 6、连续工作、服务性强
.
17
辅助设施与布局
急诊挂号室 收费室 药房 化验室 放射科 辅助科室在急诊区域内
.
18
急诊绿色通道
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范围 原则上所有 生命体征不稳定和预定可能危及生命的各类 急危重病人均应纳入急救绿色通道
.
19
.
20
急救绿色通道的硬件要求
方便有效的通讯设备 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图 急救绿色通道的醒目标志 急救绿色通道的医疗设备
遇危急、中病人立即启动绿色通道
遇成批伤员,对病人快速检伤、分类、分流, 并立即上报
可以传染病,应隔离就诊
.
30
.
31
分诊方法
简要了解病情,重点观察体征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护理体检 病情等级:4级 1级:危急症,如果得不到紧急救治,很快会导致
生命危险 2级:急重症,有潜在危及生命的可能 3级:亚紧急症,一般急诊急性症状不能缓解 4级:非紧急症,可等候
医院急诊科的管理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症最集中、病种最多最复杂的 科室,是实施院内急救的最主要场所,是所有急诊 病人入院救治的必经之地,急诊科工作水平的高低, 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护理质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
急诊 急救 培训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