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铁路基本情况介绍
大秦铁路线路图
![大秦铁路线路图](https://img.taocdn.com/s3/m/545f22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c.png)
大秦铁路线路图【标题】大秦铁路线路图:连接河南与陕西的重要交通枢纽【介绍】大秦铁路是中国的一条重要铁路线路,连接了河南省和陕西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该线路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兴建,经历了近十年的工程建设,于2001年正式通车。
大秦铁路的建设与运营,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出行条件。
【线路简介】大秦铁路全长约580公里,起点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终点位于陕西省宝鸡市。
该线路全程采用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设计时速为300公里/小时。
大秦铁路经过的主要城市包括洛阳、鹤壁、安阳、新乡、许昌、漯河、濮阳等。
该线路沿途风景秀丽,穿越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线路规划与建设】大秦铁路的规划和建设是为了推动河南和陕西两省的经济发展,促进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
规划初期,专业人员进行了综合考虑,确定了线路的走向和站点布局。
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地质条件等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确保了线路的安全和可靠性。
大秦铁路的建设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工程的主要难点是穿越兰考山脉和黄河,以及通过洛阳师范学院附近的城市区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程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如挖掘隧道、架设桥梁等。
同时,大秦铁路的电气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特点,提高了线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线路服务与运营】大秦铁路的正式通车后,成为了河南与陕西之间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
该线路上运营有高速列车、普通列车和货运列车等。
高速列车通常是由动车组组成,提供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
普通列车则满足了更多人民基本出行的需要。
大秦铁路的运营时间通常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每天提供多个班次的列车供人们选择。
大秦铁路在服务方面也非常注重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车站设施齐全,提供了候车厅、餐饮服务、卫生间等基本设施。
同时,铁路部门也加强了安全管理和线路维护工作,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大秦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对河南和陕西两省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大秦铁路研究报告
![大秦铁路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97d1bb10661ed9ac51f342.png)
大秦铁路研究报告一、业务模式简单大秦铁路是以煤炭运输为主的综合性铁路运,输公司,是担负我国“西煤东运”战略任务规模最大的煤炭运输企业,主要运输内蒙古地区、山西省和陕西省的煤炭,大部分煤炭运往秦皇岛港和曹妃甸卸车。
公司收购太原铁路局运输主业相关资产及股权后,原太原铁路局下属的运输主业站段全部进入上市公司。
收购完成后,公司独立经营大秦、同蒲、侯月等铁路干线和口泉、宁苛、介西等铁路支线的运输业务,独立面向市场、独立面对托运人自主经营铁路货物运输,客户群和市场均不依赖控股股东太原铁路局。
大秦铁路公司管辖大秦、北同蒲、南同蒲、侯月、石太、丰沙大、太焦、京原、侯西等9条铁路干线,口泉、云冈、宁岢、平朔、忻河、兰村、西山、介西、太岚等9条铁路支线,路网东起能源大港秦皇岛,西至黄河禹门口,北到煤都大同,南至古迹风陵渡,纵贯三晋南北,横跨晋冀京津两省两市,线路营业里程2725公里。
我国“西煤东运”主要通过北、中、南三大铁路运输通道完成,其中北通道主要由大秦、朔黄、丰沙大、京原等条铁路组成,约承担“西煤东运”总运量的55%,其中大秦铁路和丰沙大线占到“西煤东运”铁路运能总量的43.8%,大秦铁路占全国煤炭铁路运量的16%。
大秦线以2亿吨的运量成为北通道运能最大的专用通道,是我国“西煤东运”的主动脉。
另外,大秦铁路公司持有朔黄公司41.16%的股权,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持有朔黄公司52.72%的股份。
朔黄公司主要负责运营朔黄、黄万铁路,主要承担神华股份下属神府东胜煤田等煤炭基地的“西煤东运”煤炭运输任务,其下辖朔黄铁路于2001 年投入运营,是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其将陕北、内蒙古西部和山西的大型煤炭基地与渤海出海口联结起来,2007-2009 年朔黄铁路货物运输量分别为1.33 亿吨、1.35 亿吨和1.49 亿吨。
朔黄铁路运营里程594 公里,西起山西省神池县境内神池南站,与神朔线接轨,东至河北省境内的黄骅港口车场,是继大秦线之后我国又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
大秦铁路分配方案点评
![大秦铁路分配方案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8794554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d.png)
大秦铁路分配方案点评摘要:一、大秦铁路简介1.大秦铁路的基本情况2.大秦铁路在我国铁路运输中的地位二、大秦铁路的分配方案1.分配方案的背景和原因2.分配方案的具体内容3.分配方案的实施效果三、分配方案的点评1.分配方案的优点2.分配方案的不足3.对分配方案的建议和展望四、总结1.对大秦铁路分配方案的整体评价2.对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前景展望正文:大秦铁路分配方案点评大秦铁路,全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 年,是我国北方地区一条重要的煤炭运输通道。
大秦铁路西起陕西大同,东至河北秦皇岛,全长653 公里,贯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承担着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煤炭运输任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大秦铁路的运输压力逐年上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运输效率,大秦铁路实施了一系列的分配方案。
大秦铁路的分配方案主要针对运输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具体内容包括:调整列车运行图,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率;加强设备维护,提高设备完好率;合理分配车皮资源,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调度指挥效率等。
通过实施分配方案,大秦铁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运输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煤炭运输效率大幅提高,设备完好率明显上升,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大秦铁路的分配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如在优化运输组织时,部分区段运力仍然紧张,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设备维护工作仍需加强,以降低故障率,提高运输稳定性。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大秦铁路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组织水平,优化设备维护工作,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调度指挥效率。
总之,大秦铁路的分配方案在提高运输效率、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秦线运量超4亿吨变电所供电能力分析
![大秦线运量超4亿吨变电所供电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b98a9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b.png)
大秦线运量超4亿吨变电所供电能力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秦线是中国铁路系统中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连接了中国西北地区和中部地区,是国家重点建设和运营的铁路之一。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铁路运输需求的增加,大秦线的运量也不断增加,目前已经超过了4亿吨。
这一庞大的运量给大秦线所服务的变电所供电能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变电所的供电能力是保障铁路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如果供电能力不足,就会导致电力不稳定、接触网跳闸等问题,严重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和顺畅。
针对大秦线运量超4亿吨的变电所供电能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对于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对大秦线运量超4亿吨变电所供电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大秦线变电所供电能力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大秦线运量超4亿吨变电所供电能力现状分析大秦线是中国重要的铁路运输干线之一,承担着大量的货运任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增加,大秦线的运量也在不断增加,超过了4亿吨。
为了确保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行,变电所的供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大秦线运量超4亿吨的变电所供电能力现状分析显示,目前变电所的供电容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能够满足当前的运输需求。
各个变电所之间的供电网络互相衔接,形成了完整的供电系统。
各个变电所也都配备了应急备用电源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变电所供电能力问题也是存在的。
随着运量的不断增加,现有的供电设备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特别是在高峰时段和恶劣天气下,供电设备可能会出现过载的情况,影响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行。
供电设备的老化和维护保养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为了解决大秦线运量超4亿吨变电所供电能力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是加大对供电设备的更新和改造投入,提高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
其次是建立更完善的供电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供电设备的问题。
大秦铁路
![大秦铁路](https://img.taocdn.com/s3/m/45ba5b84ec3a87c24028c4bc.png)
大秦铁路西起与北同蒲铁路相交的韩家岭站站外,东至秦皇岛港,全长6 53公里(另有秦皇岛港内的连接线5公里多),是中国的国铁I级线路,沿线共设37个车站。
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1985年1月开工,198 8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
二期工程于1988年6月开工,1992年12月21日开通运营。
铁路最初的设计能力为5千万吨/年,1997年改造后形成1亿/年的运送能力。
目前正在进行又一轮改造,完成后的运输能力将达2.5亿吨以上。
大秦铁路主要经营货物运输,尤其是煤炭运输业务,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北通道)之一。
除了主要运载山西北部的煤炭,一些来自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的煤炭也由大秦铁路运出。
2003年、2004年、2005年,大秦铁路分别运送煤炭1.22亿吨、1.53亿吨、2.03亿吨,在晋北、蒙西煤炭外运市场中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
大秦铁路是目前世界上运输能力最大的专业煤炭运输线路,它采用双线电气化重载技术,配置了大能力的机车和大载重专用货车,采用大规模的自动装卸系统和直达运输方式,依托万吨级装车站点和中国最大的煤炭接卸港——秦皇岛港,形成了完整的煤炭运输体系。
大秦铁路上目前主要运行10000吨级的列车,2006年3月起,大秦在中国率先开行了重载列车,单列最大载重达2万吨以上,由4节机车共同牵引210节车厢,列车总长度达2600米。
同时,大秦铁路上所使用的货车也是专为线路和秦皇岛港设计的,在港口卸煤时,列车并不停下,而是在慢速行进过程中,由翻车机自动进行卸煤。
卸煤之后,列车随即通过环形线返回大同方向。
大秦铁路目前共设37个车站,目前正在实行扩能计划,将拆除其中1 7个车站,以提高列车的行进速度。
大秦铁路原属于北京铁路局大同铁路分局,2004年10月成立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大秦铁路的运营。
2005年1月,公司收购了丰沙大铁路(大同—郭磊庄段)、北同蒲铁路(大同—宁武段)、口泉铁路支线和宁岢铁路支线,囊括整个大同铁路分局的经营性资产。
大秦铁路
![大秦铁路](https://img.taocdn.com/s3/m/6072fa2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6c.png)
线路事故
线路事故
2022年4月14日13时许,大秦铁路天津蓟州段(大同至秦皇岛方向),2辆重载运煤列车在铁路桥上发生追 尾事故,造成部分车厢脱轨。
经过各方努力,奋力抢修,因货车车列溜逸脱线一度中断行车的大秦铁路翠屏山至蓟县西间,于2022年4月 15日12时55分恢复通车。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重点工程
运营情况
运营历程
货运流量
运营历程
1990年,大秦铁路以不同形式编组完成5000吨、8000吨、1万吨重载单元列车、组合列车综合试验,湖东站 至茶坞站区间实现4000吨列车常态化开行。
1992年,大秦铁路全线贯通,实现5000吨、6000吨重载单元列车常态化开行。 2003年9月1日起,大秦线万吨重载列车常态化开行。 2008年春运期间,大秦铁路每日货运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并连续20天保持日均货运量100万吨以上,有力 缓解南方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煤炭紧张局面。 2014年4月2日,由4台电力机车和315节货运车皮组成的3万吨重载列车在大秦铁路上试验成功,列车全长 3.8千米。 万吨重载列车驰骋在大秦铁路上
大秦铁路
中国大同至秦皇岛铁路
01 建设历程
03 运营情况
目录
02 线路站点 04 设备设施
05 线路事故
07 价值意义
目录
06 建设成果
基本信息
大秦铁路(Datong-Qinhuangdao Railway),简称大秦线,是中国华北地区一条连接山西省大同市与河北 省秦皇岛市的国铁I级货运专线铁路,也是中国境内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首条煤运通道干线铁路。
截至2014年4月,大秦铁路西起韩家岭站、东至柳村南站,线路全长653千米;货运站点37个;列车重载运营 速度80千米/小时,最大牵引质量3万吨。
《大秦铁路介绍》课件
![《大秦铁路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f2ddc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8.png)
建设历程
大秦铁路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大同 至大石庄段于1988年通车,二期工程 大石庄至秦皇岛段于1992年通车。
铁路现状
运输货物
大秦铁路主要运输煤炭、 矿石、钢铁等大宗物资。
列车类型
大秦铁路上运行的列车主 要有重载列车和普通货物 列车。
未来发展
大秦铁路将继续进行扩能 改造,提高运输能力和效 率,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 更加可靠的能源保障。
大秦铁路的经济效益
对地区经济的贡献
1 2
促进沿线地区物流业发展
大秦铁路连接了多个内陆省份,为沿线地区的物 流运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
大秦铁路穿越了许多风景名胜区,方便了游客的 出行,带动了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3
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大秦铁路的建成通车,缩短了地区间的时空距离 ,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6
大秦铁路的未来发展
线路规划
线路扩建
根据运输需求,逐步扩建大秦铁路线路,提高运输能力。
连接新区域
规划建设新的支线或联络线,将大秦铁路连接到其他重要城市和工业区。
城际铁路建设
结合城市发展,建设城际铁路,实现城市间快速通达。
技术升级
01
列车提速
采用先进的列车技术和设备,提 高列车运行速度,缩短运行时间 。
线路等级
国铁Ⅰ级干线,是中国“ 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之 一。
运输能力
大秦铁路设计年运输能力 为4亿吨,目前实际运量 已突破4.5亿吨。
铁路历史
建设背景
为了满足中国东部地区日益增长的煤 炭需求,大秦铁路于1985年开始建设 。
大秦铁路研究报告
![大秦铁路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cb49e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d.png)
大秦铁路研究报告大秦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山西省大同市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国铁 I 级货运专线铁路,也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
一、大秦铁路的基本情况大秦铁路西起韩家岭站、东至柳村南站,线路全长 653 千米。
它于1983 年进行勘察设计,1985 年开工建设,1992 年全线竣工运营。
大秦铁路在铁路运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设计年运量为 1 亿吨,经过多次技术改造和扩能,如今的年运量已超过 4 亿吨。
二、大秦铁路的技术特点大秦铁路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确保高效、安全的运输。
重载技术:大秦铁路是中国重载铁路的典范。
重载列车的编组长度长、载重量大,这需要先进的牵引技术、车辆制造技术以及线路和桥梁的承载能力与之相匹配。
自动化控制:通过先进的信号和控制系统,实现了列车运行的自动化调度和监控,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线路维护技术:为了应对重载列车的高强度运行,大秦铁路采用了先进的线路检测和维护技术,确保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大秦铁路的运输组织大秦铁路的运输组织具有高度的计划性和协调性。
在货源组织方面,与众多煤炭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了充足的货源供应。
在运输调度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列车运行图,充分利用线路的通过能力,实现了高效运输。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大秦铁路还采用了组合列车的运输方式,即将多个列车组合成一个更长的列车进行运输。
同时,加强了与其他铁路线路的衔接和协调,实现了货物的快速中转和运输。
四、大秦铁路的经济影响大秦铁路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促进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山西等地丰富的煤炭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往东部沿海地区,满足了当地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秦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带动了沿线地区煤炭开采、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降低能源运输成本:高效、大运量的运输方式降低了煤炭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了能源价格,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成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大秦线运量超4亿吨变电所供电能力分析
![大秦线运量超4亿吨变电所供电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56ec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5.png)
大秦线运量超4亿吨变电所供电能力分析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间物流需求的增加,大秦线的运输量呈现出了井喷式增长。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数据显示,大秦线的货物吞吐量已经超过4亿吨,成为我国铁路运输的重要干线之一。
而为了保障大秦线的正常运营,变电所的供电能力也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对大秦线运量超4亿吨的变电所供电能力进行分析。
一、大秦线运量超4亿吨的情况大秦线是中国境内西北的重要铁路干线,连接着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区。
它是中国铁路运输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主要运输线路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大秦线的货运需求越来越大。
据统计,2019年大秦线的货物吞吐量已经超过4亿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二、大秦线变电所供电能力的分析1. 变电所供电能力的现状大秦线的供电主要依靠变电所来进行,变电所的供电能力直接决定着铁路线的运输能力和安全性。
目前,大秦线上的变电所供电能力已经比较充足,能够满足当前的运输需求。
但是随着货运量的不断增加,变电所的供电能力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特别是在节假日或者特殊情况下,货运需求的突然增加可能会对变电所的供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大秦线货物吞吐量的不断增加,变电所供电能力的挑战也在逐步凸显。
大秦线的铁路线路比较长,供电线路也比较复杂,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
铁路线路的供电环境也比较恶劣,比如高原、沙漠等地形的存在都会对供电线路造成一定的影响。
供电线路的老化以及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一个挑战。
而这些挑战都需要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应对,以保障大秦线的正常运营。
三、解决方案1. 提高变电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为了应对大秦线运量超4亿吨的变电所供电能力挑战,首先需要提高变电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可以通过增加设备的投入和维护,以及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也是很有必要的。
大秦铁路基本情况介绍
![大秦铁路基本情况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981389751e79b8969022600.png)
大秦铁路基本情况介绍大秦铁路在我国铁路“八横八纵”货运通道主骨架中,有一条铁路备受关注:这条铁路,连续多年以5000万吨左右的大幅增量,创造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奇迹,2010年年运量突破了4亿吨;这条铁路,在拥有120多个成员、具有80多年重载运输历史的世界铁路大家庭中,也堪称典范。
这条铁路,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无限的震撼,更有无尽的遐思……大秦铁路,这条钢铁巨龙,西出煤都大同,横跨桑干峡谷,穿越燕山山脉,直抵渤海之滨,全长653公里。
这条铁路,担负着我国五大电网、350多家发电厂、十大钢铁公司、6000多家企业,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用煤和民用煤的运输任务。
大秦铁路的地位和作用,真的就有这么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铁路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我国以东南沿海地区为能源需求带,以中西部地区为能源供应带的经济格局,更加凸显出了铁路运输在“西煤东运”中的“卡脖子”问题。
198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投巨资建设大秦铁路,并要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建设成为我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开行重载列车、年运量1亿吨的现代化铁路。
大秦铁路,1983年底开始勘测设计,1985年1月1日开工建设,1992年底建成通车,有9个车站的到发线有效长达到1700米,具备了接发万吨列车的能力。
这在当时已是全国之最。
到2002年,大秦铁路用10年时间,运量即突破了1亿吨,能力已经饱和。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铁路运输的“瓶颈”制约问题愈发突出。
2003年全国煤运需求急剧膨胀,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铁路提高煤炭运量,铁道部党组做出了在大秦线开行两万吨组合列车、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的重大决策。
从此,大秦铁路的建设发展,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这是一股什么样的神奇力量?凡到过大秦线的媒体记者,都会从内心深处发出由衷的赞叹,同时也会留下些许遗憾:里八庄集运站——中国铁路第一个2万吨战略装车点,装车线长达3000多米。
全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
![全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https://img.taocdn.com/s3/m/49f2324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d.png)
全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全长653公里的大秦铁路,西起山西大同,东至河北秦皇岛,是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也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通道,用户群涵盖全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公司、380多家主要发电厂、十大钢铁公司和6000多家企业,同时担负着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生活用煤运输任务,被誉为“中国重载第一路”。
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动脉,大秦铁路自1988年一期工程开通、1992年全线通车以来,不断深化自主创新,持续进行设备升级改造,拥有全国最长列车,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技术创新成果。
2012年以来,大秦铁路年运量持续攀升,累计运输煤炭突破45亿吨,比之前通车20多年的总运量还多12亿吨。
2018年创造建线以来最高纪录4.51亿吨,不仅远超建线初期的1亿吨设计目标,而且达到世界公认单条铁路运能极限的2.25倍。
2017年以来,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扛起“公转铁”责任,大秦铁路成为主阵地,2020年6月18日创下单日运量138.42万吨历史新高。
据测算,大秦铁路45亿吨的运量与公路同等运量相比,减少能耗约495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亿吨,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为保障长期高负荷运转的线路安全,大秦铁路不断升级迭代装备设施。
高性能、长寿命、高强度的钢轨、道岔、轨枕等线路基础设备广泛应用;牵引动力升级更换为国产的大功率电力机车;高效融合创新了无线同步控制技术,实现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同步操控;载重80吨的重载车辆成为标配;全覆盖应用5T设备,动态检查和跟踪监控车辆运行状态;每年两次立体式、大规模集中修施工整治,夯实大秦铁路安全基础。
坚持创新驱动是大秦铁路创造重载奇迹的秘诀。
在没有成熟经验可循的条件下,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大秦铁路成功实现了万吨、2万吨重载列车常态化开行。
2014年4月2日,长近4公里的3万吨重载列车在大秦铁路试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
大秦铁路_精品文档
![大秦铁路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c90300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c.png)
大秦铁路概述大秦铁路是中国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连接着陕西省的西安市和山西省的临汾市。
全长约900公里,是中国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国家级干线铁路之一。
大秦铁路于1998年动工建设,2002年全线通车运营,被誉为“中国铁路的丰碑”。
建设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和山西这两个西部省份,作为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状况一直以来都不够便捷。
因此,大秦铁路的建设就成为必然选择,为这两个省份之间的货物运输提供了更快捷、更高效的通道。
技术难题大秦铁路的建设面临着众多的技术挑战。
首先是地质条件的复杂性。
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地下河道众多,土壤坚硬,给铁路的线路规划和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其次,山区的地势复杂,有大量的河流和山脉需要穿越,加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对铁路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该铁路线路沿途还需要穿越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必须保护好这些历史遗迹,形成一个文化和历史保护与现代铁路建设相结合的难题。
建设和投资大秦铁路的建设费用庞大,总投资达到了280亿元人民币。
由于建设难度大,所以建设时间也比较长,从1998年动工到2002年全线通车,历时近四年。
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的物质投入,还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参与。
投资者为了保证铁路的质量和安全,雇佣了一批国内外的专业人士进行技术指导。
铁路特色大秦铁路的建设不仅解决了西北地区的交通问题,也带来了很多经济和社会效益。
首先,它缩短了西安和临汾之间的距离,大大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效率。
其次,这条铁路线路沿途穿越了许多名城名景,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此外,大秦铁路还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促进了工业的升级和转型。
效果和展望大秦铁路通车后,减少了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西北地区的生产效率,加快了经济发展。
而且,它也促进了西安和临汾之间的人员流动,增加了中小城市的发展机会。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秦铁路还有望进一步延伸和扩展,与其他铁路线路形成更完善的铁路网络,促进区域的一体化发展。
中国十大标志性铁路
![中国十大标志性铁路](https://img.taocdn.com/s3/m/331786e105087632311212ca.png)
中国十大标志性铁路一.大秦铁路大秦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
1992年12月21日开通运营。
大秦铁路主要经营货物运输,尤其是煤炭运输业务,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北通道)之一。
除了主要运载山西北部的煤炭,一些来自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的煤炭也由大秦铁路运出。
大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重载列车线路,最大载重可达2万吨;第一条实现微机化调度集中系统线路;第一条采用全线光纤通信系统的线路,科技含量达到了国际水平。
中国铁路依托大秦线的建设,组织了重载运输各项技术设备的全面攻关,取得了一套重载运输技术装备成果。
二.京秦铁路京秦铁路西起北京市,东到河北省秦皇岛市。
线路全长293公里。
1983年12月建成。
是我国第一条一次建成的双线电气化铁路。
三.陇海铁路是中国东西向的主要铁路干线之一。
全长1759公里。
1953年7月陇海铁路全线修成通车。
陇海铁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也是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广深线广深铁路连接广州和深圳,全长146公里,是中国大陆最早达到200公里时速的铁路线。
1994年广深铁路建成,1996 年5 月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于在香港和纽约上市,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在境外上市的铁路。
五.青藏铁路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
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79年建成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拉近了西藏与世界文明的距离。
过去运往西藏的物资要靠公路,青藏铁路开通后,75%的进出藏物资由铁路承担,从而改变以往公路运输运距长、运费高、损耗大的缺点。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铁路建设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工程十分艰巨。
我国煤炭铁路运输的主要线路
![我国煤炭铁路运输的主要线路](https://img.taocdn.com/s3/m/5ce48ef37e21af45b207a83a.png)
我国煤炭铁路运输的主要线路大秦线大秦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横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
"大秦铁路主要经营货物运输,尤其是煤炭运输业务。
除了主要运载山西北部的煤炭,一些来自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的煤炭也由大秦铁路运出。
该线煤炭运输已经突破3亿T。
大秦铁路上目前主要运行100 吨级的列车,2006年3月起,大秦在中国率先开行了重载列车,单列最大载重达2万T 以上,由4节机车共同牵引210节车厢,列车总长度2600M.同是,大秦铁路上所使用的货车也是专为铁路和秦皇岛港设计的,在港口卸煤时,列车并不停下,而是慢速行进过程中,由翻车机自动进行卸煤,卸煤之后,列车随通过环形线返回大同方向。
大秦铁路目前共设37个车站,现正在实行扩能计划同,将拆除其中17个车站,以提高列车的行进速度。
大秦铁路原属于北京铁路大同铁路分局,至2004年1 0月,原分局改组成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该线的运营。
丰沙大铁路起于北京枢纽丰台西站,迄于大同西站,全长354K M,主要技术标准为国铁I级,双线电气化,自动闭塞,限坡7%。
,8k电力机车牵引,到发线有效长850M,牵引质量4000T,限制区段为沙城至张家口南,输送能力为客车24对, 货运能力6500万T,2006年煤炭运量达到0.3亿T。
京原线起于北京枢纽石景山南站,迄于北同蒲线原平站,全长437KM。
主要技术标准为国铁H级,单线内燃,半自动闭塞,限坡12%。
,DF4B内燃机车牵引,到发线有效长850M,牵引质量3500t、4000t,限制区段为奇峰塔至徕源,输送能力为客车 3 对,货运能力1700 万T,2006 年煤炭运量达到0."17 亿T。
集通铁路铁道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合资,起于京包线责红站,迄于大郑线通辽站,全长945M,主要技术标准为国铁H级,单线蒸汽,半自动闭塞,限坡6%, QJ,DF4B DF4D机车牵引,到发线有效长700M,牵引质量2300T, 3200T限制区段为好鲁库至大板,输送能力为客车 2 对、货运能力1000 万T。
大秦铁路调研报告
![大秦铁路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24655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c.png)
大秦铁路调研报告1. 引言大秦铁路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干线铁路之一,连接了陕西省和甘肃省的主要城市,贯通了黄土高原和内陆河西走廊地区。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大秦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推动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通过对大秦铁路的调研,对其运营管理和展望进行分析。
2. 运营管理情况分析2.1 运输能力大秦铁路全长约1200公里,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运输通道之一。
目前,大秦铁路每年的货运能力超过1亿吨,为西北地区的煤炭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物流支持。
同时,该铁路也开通了客运线路,方便居民出行。
2.2 运输效率大秦铁路利用先进的铁路技术和设备,运输效率高。
通过不断优化线路规划、增加列车数量和提升运维水平,大秦铁路的运输能力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该铁路还建设了多个货运集散中心,提供便捷的货物转运服务。
2.3 运营安全大秦铁路高度重视运营安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安全管理。
通过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加强培训和检修等手段,大秦铁路保障了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并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2.4 运营收益大秦铁路作为重要的物流通道,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除了货物运输外,该铁路还开展了旅游观光业务,进一步拓宽了收入来源。
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拓展业务领域,大秦铁路的收益持续增加。
3. 展望3.1 发展潜力随着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煤炭资源的日益紧缺,大秦铁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该铁路可进一步扩大运输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沿线城市的发展进程。
3.2 技术创新大秦铁路应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引入更多智能化设备和管理系统,提高运营效率。
同时,还可以考虑开展跨界合作,与其他行业共同研发创新,推动大秦铁路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3.3 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大秦铁路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提升运输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大秦铁路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论大秦铁路作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干线铁路,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大秦铁路
![大秦铁路](https://img.taocdn.com/s3/m/c72625c5ce2f0066f5332244.png)
大秦铁路大秦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
大秦铁路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1992年底全线通车,2002年运量达到一亿吨设计能力。
为最大限度发挥大秦铁路作用,有效缓解煤炭运输紧张状况,自2004年起,铁道部对大秦铁路实施持续扩能技术改造,大量开行一万吨和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全线运量逐年大幅度提高,2008年运量突破3.4亿吨,成为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铁路线。
2010年12月26日,大秦铁路提前完成年运量4亿吨的目标,为原设计能力的4倍。
大秦铁路线路钢轨采用重型75kg/mPD3钢轨,重车线已全部铺设为75kg/m无缝线路,共计645公里,与之相匹配的75kg/m固定心砼枕道岔共计170组。
工商登记:1000001003927注册资本(万元):1297675.7127邮编:037005经营范围:铁路客货运输;铁路运输设备、设施、配件制造、安装、维修;铁路建设项目的承包;工程勘测、设计、施工项目的组织、管理;货物的装卸、仓储;与以上业务相关的原材料、配件的销售、仓储(国家专营专项除外)。
主要产品及业务:该公司是以煤炭运输为主的综合性铁路运输公司,是担负中国“西煤东运”战略任务规模最大的煤炭运输企业。
目录摘要基本信息基本介绍线路介绍公司介绍大事记录历史沿革企业文化文化理念企业标识品牌形象技术研发工务电务供电机务车辆货运业务股票情况证券基本资料资本变更行业评级PE分布图财务分析持仓结构投资建议风险评价最新运量图册集锦微信文章公众账号新闻动态线路介绍大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开行重载单元列车的运煤专线,主要承担晋北、内蒙西部和陕北的煤炭外运任务。
1992年开通运营,1995年完成1亿吨配套,十几年来,运量逐年增长,2002年实际运量达1.034亿吨,已超过设计1亿吨的运输能力。
前铁道部(现中国铁路总公司)决定对大秦既有电化实施扩能2亿吨改造。
大秦铁路研究报告
![大秦铁路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f934c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a.png)
大秦铁路研究报告
《大秦铁路研究报告》是对中国大秦铁路的研究和分析报告。
大秦铁路是中国国内最长的干线铁路之一,连接了陕西省和山西省,全长约576公里。
该铁路起于陕西省西安市,经过榆林市、临汾市,到达山西省忻州市。
大秦铁路是中国铁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之一。
《大秦铁路研究报告》首先对大秦铁路的建设背景和重要性进行了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的交通需求日益增长,大秦铁路的建设满足了这一需求,提高了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效率,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报告接着对大秦铁路的技术参数和线路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大秦铁路采用了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最高速度为160公里/
小时。
同时,报告还分析了该铁路的桥梁、隧道、车站等关键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情况。
在研究报告的后半部分,对大秦铁路的运营情况和经济影响进行了评估。
根据数据统计和分析,大秦铁路的运营状况良好,客货发送量逐年增长,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著。
最后,报告对大秦铁路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例如,加强线路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扩大铁路的运输能力,满足未来的交通需求。
总之,《大秦铁路研究报告》是一份对中国大秦铁路进行全面
研究和分析的报告,对于了解该铁路的建设、运营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大秦铁路有点抠
![大秦铁路有点抠](https://img.taocdn.com/s3/m/e4c44be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0.png)
大秦铁路有点抠大秦铁路是中国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横贯了中国的北方地区。
它连接了陕西省西安市和甘肃省兰州市,总长度约为509公里。
该铁路建设于1952年至1958年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规模最大的铁路建设项目之一。
大秦铁路是中国西部地区最早建成的电气化铁路之一,也是中国郑徐高速铁路和兰新高速铁路的一部分。
该铁路的建设使得西藏、青海等地的商品得以便捷地运输到城市,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西部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和交流。
近年来,大秦铁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由于大秦铁路的运营主要集中在运输煤炭方面,因此铁路公司在其他货运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铁路在货运方面的服务质量相对较低,很多货物时常延误,无法按时送达。
大秦铁路的设备和设施相对较为老旧,很多设备还停留在早期的技术水平上。
这不仅影响了列车的运行安全性,还使得列车的运行效率较低。
由于设备老旧,维修成本也相对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大秦铁路的客运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列车的舒适度相对较低,座椅和卫生条件等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票务系统也存在不少问题,购票难的情况经常发生,且售票窗口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够友好。
针对以上问题,大秦铁路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改进。
应该加大对大秦铁路的设备和设施更新的投入。
更新设备和设施可以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能降低设备维修的成本。
铁路公司还应在货运方面增加投入,提高货运服务质量。
可以通过增加专门的货运列车、购买更先进的货运设备等方式来实现。
并且,加强与煤炭企业的合作,提高煤炭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大秦铁路还应加强对客运服务的管理和改进。
可以通过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服务质量;改进票务系统,提高购票的便捷性和效率;增加舒适度,改善列车的座椅和卫生条件等。
大秦铁路是中国重要的铁路干线之一,可以说是连接西北地区与内地的重要纽带。
近年来,大秦铁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货运服务质量低下、设备陈旧等。
针对这些问题,大秦铁路需要加大更新设备和设施的投入,加强货运服务,提高客运服务质量,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人们的出行需求。
大秦铁路有点抠
![大秦铁路有点抠](https://img.taocdn.com/s3/m/22546d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e.png)
大秦铁路有点抠大秦铁路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条古代铁路,它始建于公元前206年的秦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铁路之一。
大秦铁路的修建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对秦朝的国家改革和统一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的交通运输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秦铁路大约是在公元前214年开始建造的,当时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后,他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国家改革措施,其中包括修建铁路。
大秦铁路的建设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和推行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的产物,也是经济建设的需要。
大秦铁路的主干线从长安(今陕西西安)、经过洛阳(今河南洛阳)、到达藁城(今河北藁城)。
这条线路全长约4600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一条铁路系统。
大秦铁路的建造不仅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速度,也大大提高了国家的统一和治理效率,对秦朝的强大一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秦铁路的修建历时7年,动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在工程建设上,渡高山、涉深水、穿隧道等都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秦始皇下令把多数的铁路修筑在平原上,免去进山凿洞所需的辛苦工作。
同时还发现了制铁的方法,使得大量的铁器得以在修筑铁路上使用,先后大规模建设了许多冶铁钢铁厂,对铁器和铁路规模建设起了很大作用。
在交通局势上,筑路以东山泰山为格局,得益于齐山,秦响水为汇合处,铁路深入南北各州,因此畅通至东海、渤海诸州。
大秦铁路的使用者主要是军队、官员和贵族,少数商人也有使用铁路的记录。
铁路的确为秦朝的统治和经济发展服务过,也为后来的汉、唐、宋等朝代做出了贡献。
大秦铁路的使用者除了军队等官方人员外,多は从事铁器生产、商贸的小商人、手工业者,畜牧者和农民。
在城镇地区,铁路通讯口直接发达,形成了上百户人家的生活社会群,是城市和村庄的导游呼吁者,这单位然是铁路的使用。
大秦铁路的兴衰,可能是多重因素的综合结果。
笼统地来说,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种。
外部原因包括自然灾害、外族侵扰以及对外贸易、技术、制度改革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秦铁路基本情况介绍大秦铁路在我国铁路“八横八纵”货运通道主骨架中,有一条铁路备受关注:这条铁路,连续多年以5000万吨左右的大幅增量,创造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奇迹,2010年年运量突破了4亿吨;这条铁路,在拥有120多个成员、具有80多年重载运输历史的世界铁路大家庭中,也堪称典范。
这条铁路,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无限的震撼,更有无尽的遐思……大秦铁路,这条钢铁巨龙,西出煤都大同,横跨桑干峡谷,穿越燕山山脉,直抵渤海之滨,全长653公里。
这条铁路,担负着我国五大电网、350多家发电厂、十大钢铁公司、6000多家企业,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用煤和民用煤的运输任务。
大秦铁路的地位和作用,真的就有这么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铁路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我国以东南沿海地区为能源需求带,以中西部地区为能源供应带的经济格局,更加凸显出了铁路运输在“西煤东运”中的“卡脖子”问题。
198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投巨资建设大秦铁路,并要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建设成为我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开行重载列车、年运量1亿吨的现代化铁路。
大秦铁路,1983年底开始勘测设计,1985年1月1日开工建设,1992年底建成通车,有9个车站的到发线有效长达到1700米,具备了接发万吨列车的能力。
这在当时已是全国之最。
到2002年,大秦铁路用10年时间,运量即突破了1亿吨,能力已经饱和。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铁路运输的“瓶颈”制约问题愈发突出。
2003年全国煤运需求急剧膨胀,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铁路提高煤炭运量,铁道部党组做出了在大秦线开行两万吨组合列车、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的重大决策。
从此,大秦铁路的建设发展,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这是一股什么样的神奇力量?凡到过大秦线的媒体记者,都会从内心深处发出由衷的赞叹,同时也会留下些许遗憾:里八庄集运站——中国铁路第一个2万吨战略装车点,装车线长达3000多米。
看到如此壮观的装车场景,记者们想拍一张全景照片都很难,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千里大秦铁路,处处都充满着神奇。
这里的运煤货车载重量全国最大,总重达100吨,实行的是“客车化”管理,每三辆一组,并且所有车辆的黄标朝向统一,就像国庆阅兵仪式的方队,整齐划一,英姿飒爽。
这里的和谐1、和谐2型电力机车全国最先进,功率分别达了9600和10000千瓦。
这里的列车全国最长,达到了2700多米,普通人围着列车走一圈至少得一个小时。
这里的每一台设备、每一个零件,甚至是车辆上的每一条焊缝都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
这里的人,更是透着一种特殊的魅力:全国劳动模范、共和国铁路楷模、我国铁路第一批万吨重载列车司机——程利甫,在抢运电煤的关键时期,六过家门而不入,被孩子称为“藏在电话里的爸爸”。
被誉为“工人发明家”的湖东车辆段高级技师——周成刚,虽只有初中文化,却凭着一股钻劲,完成了32项技术革新,获得了6项国家专利,解决了4项重大技术难题,填补了1项国内空白。
在大秦铁路大山深处还有一支年轻女子工务探伤班,她们的头——工长袁晓英自豪地说:我们姐妹们都姓铁,叫铁路,我们的丈夫都姓钢,叫钢轨,我们就是嫁给钢轨的人,我们天天形影不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世界奇迹?2003年以来,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多次到大秦铁路调研,明确要求把大秦铁路建成中国铁路重载运输的标志性、示范性、样板性工程。
2004年12月12日,他又亲临大秦,登乘机车,指挥试验,成功开行了我国第一列2万吨重载列车。
以此为标志,大秦铁路开启了技术装备现代化、运输组织现代化和运营管理现代化的新纪元。
依靠重载技术的自主创新,在保持列车速度、密度不降低的同时,大量开行1万吨、1.5万吨、2万吨重载列车,快速成倍地提高运输能力。
大秦铁路年运量的攀升速度简直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2003年1.2亿吨、2004年1.5亿吨、2005年2亿吨,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运量翻番。
然而这仅仅是一部华彩乐章的前奏和序曲。
从2005年起,大秦铁路连续3年每年增运5000万吨,2007年年运量达到3亿吨,是原设计能力的3倍。
每年增运5000万吨煤炭,相当于增建了1个华北电网,也意味着仅用不到100公里高速公路、不到15公里地铁的建设资金,新修了2条煤运大通道。
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是一个奇迹。
尤其值得载入史册的是:大秦铁路为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04年7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大秦铁路视察。
2008年1月31日,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亲临大秦铁路湖东站考察电煤运输,慰问铁路干部职工。
为了党和人民的重托,为了万家灯火更明亮,大秦铁路向全国人民做出了要多少装多少,装多少运多少,坚决完成日运电煤100万吨的郑重承诺。
广大干部职工战严寒、斗风雪,舍小家、为大家,昼夜兼程、苦干实干,圆满完成了抢运电煤任务。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创新发展之路?大秦铁路,始终引领着我国铁路重载事业的发展方向,生动诠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
首次在世界上实现了机车无线同步操纵系统(LOCOTROL)与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的系统集成创新;首次在世界上实现了800MHz数据电台与与机车无线同步操纵系统(LOCOTROL)的系统集成创新;首次在国内实现了和谐(HX)型大功率机车、韶山4(SS4)型机车与机车无线同步操纵系统(LOCOTROL)的系统集成创新;首次在重载煤运专线采用了我国自行研制的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首次在国内采用了2台和谐(HX)型机车以“1+1+可控列尾”的编组方式,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首次在国内使用了RFC型牵引杆新型车辆连挂装置、应用了QKX100型大容量的胶泥缓冲器,安装了120—1型制动阀,实现了机车车辆纵向缓冲技术装备创新……当然,大秦铁路的创新还远远不止这些。
它每前进一步,都折射着中国铁路自主创新的蓬勃生机。
如今,大秦铁路从头到尾都武装一新,统一匹配的装车点、集运线路、大秦本线、疏运线路、卸车点能力标准,实现了集疏运能力的协调技术创新,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为了确保大秦铁路安全畅通,太原铁路局坚决贯彻铁道部党组要求,始终把安全摆在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位置,大力实施以“提高工作标准和抓具体、抓落实等”为内容的“一高十抓”安全管理思路,高标从严、全员落责,在探索重载运输安全规律的过程中,强化了安全基础,提高了安全质量。
这些年来,大秦铁路平均1.7天就有一个新的施工运输组织方案启动,边施工边运营,使得安全与运量矛盾异常突出。
按照2010年4亿吨运量计算,施工延时或设备故障1秒钟,就要影响12.68吨运量,1分钟就要影响761吨运量。
为此,太原铁路局采取了“允许列车在区间不超过6‰以下地段停车、由防溜大队和机车乘务员共同防溜”等诸多特殊的施工作业办法,突破陈规、敢于创新,不仅确保了4亿吨扩能改造、每年两次集中修、每天几十项维修施工的安全,而且实现了施运双赢,创下施工期间日运量96.4万吨的纪录。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旷世壮举?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秦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份量越来越重:全国10%的原煤产量、全国铁路20%的煤炭运量、西煤东运40%的份额,要靠大秦铁路运输,它是我国当之无愧的“能源战略大动脉”。
2010年大秦铁路提前完成了年运量4亿吨的目标。
4亿吨煤炭是个什么概念?是世界公认的单条铁路年运量极限2亿吨的2倍,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条铁路的运量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就其经济和社会价值而言,这些煤炭可为国家生产2亿吨钢铁或2.6亿吨化肥,可满足全国4亿城镇居民1年的生活用电;如果把4亿吨煤炭装满我国铁路载重量最大的C80货车连挂在一起,可绕地球1.5圈!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在铁道部的大力支持和兄弟单位紧密配合下,太原铁路局紧紧抓住国民经济回暖契机,畅通局间分界口,疏通管内关节点,全局紧急大调流,全力以赴保增量,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组织管内有效车流、蒙煤外运车流集中向大秦线转运。
大量重车集中涌向港口,干不好就是一着险棋,会打乱全局运输秩序;干好了就是一着妙棋,能够有效克服各种不利影响,实现大入大出、增运增收。
在装车组织上,大力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万吨、2万吨装车站达21个,55个装车点投入运营,形成了较大发运能力的装车体系,2万吨战略装车基地装一列仅需2个小时;在港口疏通上,太原铁路局与上游的企业、下游的港口实行调度合署办公;在运输组织上,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大秦铁路技术管理体系,推行“长交路、车循环、人继乘”的机车运用模式,机车整备距离由620公里延长到3100公里,车辆技检保证距离由770公里增加到1530公里;在运输效率上,最大限度地提高2万吨重载列车开行密度,运行图最高铺画了100对不同吨位的重载列车,列车时间间隔保持在13—15分钟,空车时速达90公里,重车时速达80公里,C80固定车底点对点循环拉运,最短周转时间仅1.375天,通道能力达120万吨以上。
密度之大、运量之大、速度之高,在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史上绝无仅有。
大秦铁路以不断刷新世界重载运输纪录的壮举,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它输送乌金、创造财富,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它甘于奉献、不断超越,顽强地承载着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使命。
它始终实践着“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和“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精神和作风,演绎了一部中国铁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华彩乐章!大秦纪事大秦线是太原铁路局管辖的一条重载煤运专线,承载着我国“西煤东运”的艰巨任务,西起北同蒲韩家岭站,东至秦皇岛柳村南站,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两省两市,全长653公里,承担着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等地区煤炭的外运任务,担负着全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公司、380多家主要电厂、十大钢铁公司和6000多家工矿企业的生产用煤和出口煤炭运输任务,用户辐射到15个国家和地区、26个省、市、自治区。
1983年,国务院为加速晋煤外运通道,作出了修建大(同)秦(皇岛)铁路的重大战略决策。
大秦铁路为我国“七五”重点建设工程,其建设规模同以往铁路建设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起步伊始瞄准的是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它是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单元列车、一次性建成的铁路;它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铁路、煤矿、港口、电力综合规划,装、运、卸能力配套的铁路。
大秦线的基础数据:60%的线路穿越山区,桥梁隧道占线路总长的21%,曲线占27%,线路最大坡度为12‰!1985年,大秦铁路破土动工;1988年12月28日,大秦铁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亲自为通车典礼剪彩,从全线运营的第一天起,它就占据了晋北、蒙西煤炭外运市场85%以上的份额,成为名符其实的“西煤东运”能源战略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