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紫外线纺织品纤维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材料研究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材料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户外活动的增加以及对健康意识的提高,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具有潜在的伤害,长期暴露可能导致晒伤、皮肤老化甚至皮肤癌等问题。
因此,研发具有高效抗紫外线性能的纺织品材料成为了纺织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及纺织品防护的重要性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UVA(波长 320 400 纳米)、UVB (波长 280 320 纳米)和 UVC(波长 200 280 纳米)。
其中,UVC 通常被臭氧层吸收,难以到达地面。
而 UVB 能够导致皮肤晒伤和红斑,UVA 则穿透力更强,能深入皮肤真皮层,导致皮肤老化、皱纹和色素沉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皮肤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在户外活动、运动、旅游等场景中。
此时,纺织品作为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物品,其抗紫外线性能就显得至关重要。
有效的抗紫外线纺织品能够大大降低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为人们提供必要的防护。
二、抗紫外线纺织品的作用原理抗紫外线纺织品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1、吸收紫外线某些材料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而消耗掉。
常见的紫外线吸收剂包括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等有机化合物,它们能够与紫外线发生作用,从而减少紫外线的透过。
2、反射紫外线通过在纺织品表面添加具有高反射率的物质,如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二氧化钛等),将紫外线反射回去,降低其穿透纺织品的可能性。
3、散射紫外线利用纺织品的纤维结构或添加特殊的散射剂,使紫外线在纤维间发生散射,从而改变其传播方向,减少直接透过纺织品的紫外线量。
三、常用的抗紫外线材料1、天然纤维棉、麻等天然纤维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性能,但相对较弱。
通过对天然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如采用紫外线吸收剂进行浸渍处理,可以提高其抗紫外线能力。
2、合成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等合成纤维在制造过程中可以添加紫外线稳定剂或吸收剂,从而获得较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抗紫外线纤维研究报告
抗紫外线纤维研究报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紫外线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凸显。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导致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研究抗紫外线纤维成为了当前纺织材料领域的热点之一。
抗紫外线纤维是指能够有效阻挡紫外线的纤维材料。
目前,常见的抗紫外线纤维主要有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纤维等。
这些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聚酯纤维是一种常见的抗紫外线纤维材料。
研究表明,聚酯纤维的抗紫外线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和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在聚酯纤维中添加适量的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可以显著提高其抗紫外线性能。
此外,聚酯纤维的纤维结构也对其抗紫外线性能有一定影响。
研究发现,聚酯纤维的纤维结构越紧密,其抗紫外线性能越好。
聚酰胺纤维也是一种常见的抗紫外线纤维材料。
研究表明,聚酰胺纤维的抗紫外线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和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在聚酰胺纤维中添加适量的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可以显著提高其抗紫外线性能。
此外,聚酰胺纤维的纤维结构也对其抗紫外线性能有一定影响。
研究发现,聚酰胺纤维的纤维结构越紧密,其抗紫外线性能越好。
聚丙烯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抗紫外线纤维材料。
研究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抗紫外线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和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在聚丙烯纤维中添加适量的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可以显著提高其抗紫外线性能。
此外,聚丙烯纤维的纤维结构也对其抗紫外线性能有一定影响。
研究发现,聚丙烯纤维的纤维结构越紧密,其抗紫外线性能越好。
除了上述常见的抗紫外线纤维材料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抗紫外线纤维材料正在被研究和开发。
例如,碳纤维、纳米纤维等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但其生产成本较高,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抗紫外线纤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纺织材料,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目前,常见的抗紫外线纤维主要有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纤维等。
这些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户外运动服装、防晒伞、遮阳帽等产品中。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与改进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与改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越来越注重皮肤的健康和防护,而纺织品作为我们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第一道屏障,其抗紫外线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不容忽视,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导致晒伤、皮肤老化、甚至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因此,提高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成为了纺织行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紫外线的特点和危害。
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UVA(长波紫外线)、UVB(中波紫外线)和 UVC(短波紫外线)。
其中,UVC 通常被臭氧层吸收,难以到达地面。
而 UVA 和 UVB 则能够穿透大气层,对人体皮肤产生影响。
UVB 主要导致皮肤晒伤,而 UVA 穿透力更强,能深入皮肤真皮层,导致皮肤老化和色素沉着。
那么,纺织品是如何抵御紫外线的呢?这主要取决于其材质、织物结构和后整理工艺。
常见的具有较好抗紫外线性能的纤维材料包括聚酯纤维、尼龙、羊毛等。
这些纤维本身的分子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或反射紫外线。
此外,织物的紧密程度和厚度也会影响其抗紫外线能力。
一般来说,织物越紧密、越厚,紫外线穿透的难度就越大。
然而,仅仅依靠纤维材料和织物结构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抗紫外线效果,这就需要通过后整理工艺来进一步提升。
后整理工艺主要包括涂层整理、树脂整理和纳米技术处理等。
涂层整理是在织物表面涂上一层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涂层,常见的涂层材料有氧化锌、二氧化钛等。
这些涂层能够有效地反射和吸收紫外线,从而提高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但涂层整理可能会影响织物的手感和透气性。
树脂整理则是通过将抗紫外线的化学助剂与织物纤维进行交联,使其具有抗紫外线功能。
这种方法相对较为持久,但可能会对织物的色牢度产生一定影响。
纳米技术处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后整理技术。
通过将纳米级的抗紫外线粒子分散在织物中,能够显著提高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同时对织物的原有性能影响较小。
尽管目前已经有多种提高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方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与市场应用分析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与市场应用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具有潜在的危害,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导致晒伤、皮肤老化甚至皮肤癌等问题。
因此,具有良好抗紫外线性能的纺织品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增长。
一、纺织品抗紫外线的原理纺织品能够抵御紫外线的主要原理在于其对紫外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首先是吸收作用,一些纺织纤维中含有的化学基团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穿透。
例如,某些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中添加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有效地吸收紫外线。
其次是反射作用,一些具有较高折射率的纤维材料,如金属纤维或表面经过特殊处理的纤维,可以将紫外线反射回去,降低其穿透纺织品的程度。
再者是散射作用,纤维的微观结构和织物的组织结构会导致紫外线在纺织品中发生散射,改变其传播方向,从而减少直接穿透的紫外线量。
二、影响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因素1、纤维种类不同的纤维种类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有所差异。
天然纤维中,棉和麻的抗紫外线性能相对较弱,而羊毛和丝绸的性能稍好。
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等,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显著提高抗紫外线性能。
2、织物结构织物的紧密度、厚度和孔隙大小都会影响紫外线的穿透。
紧密的织物结构、较厚的织物和较小的孔隙能够更好地阻挡紫外线。
3、颜色深色织物通常比浅色织物具有更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这是因为深色能够吸收更多的紫外线,减少其穿透。
4、后整理工艺通过对纺织品进行后整理,如添加抗紫外线助剂、涂层处理等,可以显著提高其抗紫外线性能。
三、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测试方法为了准确评估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紫外线透过率法使用专业的仪器测量紫外线透过纺织品的比例,从而计算出纺织品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
UPF 值越高,表明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越好。
2、分光光度计法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纺织品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吸收情况,进而评估其抗紫外线性能。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和舒适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户外活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抗紫外线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
一、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UVA(波长 320 400nm)、UVB(波长 280 320nm)和 UVC(波长 200 280nm)。
其中,UVC 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对人体影响较小。
而 UVB 能导致皮肤晒伤、红斑等,长期暴露还可能引发皮肤癌。
UVA 穿透力更强,能深入皮肤真皮层,导致皮肤老化、皱纹产生以及黑色素沉积。
二、纺织品抗紫外线的原理纺织品能够阻挡紫外线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吸收紫外线:某些纤维材料或添加的紫外线吸收剂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无害形式。
2、反射紫外线:通过特殊的纤维结构或后整理工艺,使纺织品表面能够反射部分紫外线,减少其穿透。
3、散射紫外线:纤维之间的空隙和织物的结构能够使紫外线发生散射,降低其直接穿透的强度。
三、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的分类1、物理整理法物理整理法主要包括增加织物的厚度、紧密度和覆盖度。
例如,使用较厚的织物、高密度的编织结构或者多层织物叠加,可以减少紫外线的透过。
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会增加织物的重量和成本,同时可能影响其透气性和舒适性。
2、化学整理法(1)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类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能量转化为热能等形式的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浸渍、涂层等方式与纺织品结合。
常见的紫外线吸收剂包括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等。
这些吸收剂在吸收紫外线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消耗紫外线的能量。
(2)紫外线反射剂如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二氧化钛等),它们能够将紫外线反射回去,减少其进入织物内部。
这些反射剂通常以纳米粒子的形式存在,通过后整理工艺附着在纺织品表面。
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研究
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功能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防紫外线性能尤为重要。
紫外线是一种高能量的电磁波,它对人体健康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研究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纤维的选择、纺纱、织造、后整理等方面入手,探讨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
首先,我们要选择适合防紫外线的纤维材料,如聚酯、尼龙、涤纶等,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防紫外线性能,能够有效阻挡紫外线的侵袭。
其次,在纺纱和织造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特殊的工艺和纺织结构,如使用紧密编织的方法,增加纺织品的遮挡性能,降低紫外线透过的可能性。
而在后整理环节,我们可以通过添加特殊的抗紫外线剂,如二氧化钛等,提高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
除了纺织品本身的性能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增强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加入防紫外线的助剂,如乳胶、氟碳树脂等,提高纺织品的紧密度和抗紫外线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阳离子染色技术,使纤维表面呈阳离子状态,有效阻挡紫外线的透射。
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人们对健康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将成为未来纺织行业的重要
研究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做出贡献。
抗紫外线纤维研究报告
抗紫外线纤维研究报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紫外线辐射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防晒和抗紫外线的功能。
在纺织品领域,抗紫外线纤维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抗紫外线纤维的定义和分类抗紫外线纤维是指具有一定防晒和抗紫外线功能的纤维材料。
按照材料来源和制备方法可分为天然抗紫外线纤维和人工合成抗紫外线纤维两类。
天然抗紫外线纤维主要有棉、丝、麻、竹、草等植物纤维和毛、羊绒等动物纤维。
这些纤维天然含有类胡萝卜素、茶多酚、鞣质、儿茶素等具有一定防晒和抗氧化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人工合成抗紫外线纤维则是在纤维原料中添加一定的抗紫外线剂,如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反射剂、紫外线散射剂等,使纤维材料具有更强的防晒和抗紫外线功能。
二、抗紫外线纤维的研究进展1. 天然抗紫外线纤维的研究天然抗紫外线纤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应用。
研究发现,棉花籽油中的类胡萝卜素、茶树油中的茶多酚、白藜芦醇等物质均具有一定的防晒和抗氧化效果,可以用于防晒护肤品和纤维材料中。
研究人员也尝试使用植物提取物对纤维进行后整理处理,增强其抗紫外线功能。
例如,将茶多酚提取物加入到棉织物中进行后整理处理,可以使棉织物的紫外线吸收率提高12%以上。
2. 人工合成抗紫外线纤维的研究人工合成抗紫外线纤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紫外线剂的筛选和应用。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纤维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评估不同抗紫外线剂的防晒效果和对纤维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抗紫外线剂配方。
市场上常见的抗紫外线纤维材料主要采用紫外线吸收剂和紫外线反射剂两种抗紫外线剂,如氨基酸纤维、涤纶、尼龙等合成纤维。
三、抗紫外线纤维的应用领域抗紫外线纤维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户外运动装备、防晒服装、防晒用品等。
其中,户外运动装备是抗紫外线纤维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例如,登山衣、钓鱼衣、泳衣等都需要具有一定抗紫外线功能的纤维材料。
随着人们对皮肤健康和美容的关注,抗紫外线纤维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研究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越来越受到关注。
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日益引起重视,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导致晒伤、皮肤老化甚至皮肤癌等问题。
因此,提高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成为了纺织行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一、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UVA(波长 320 400nm)、UVB(波长 280 320nm)和 UVC(波长 200 280nm)。
其中,UVC 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主要是 UVA 和 UVB。
UVB 能导致皮肤晒伤和红肿,短期内对皮肤造成明显伤害。
而UVA 穿透力更强,能深入皮肤真皮层,破坏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导致皮肤老化、皱纹和色斑的形成,长期积累还可能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二、纺织品抗紫外线的原理纺织品抗紫外线的原理主要有两种:吸收和反射。
吸收型抗紫外线整理是通过在纺织品中添加能够吸收紫外线的物质,如紫外线吸收剂。
这些吸收剂分子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无害的低能辐射,从而减少紫外线透过纺织品到达皮肤的量。
反射型抗紫外线整理则是在纺织品表面添加具有高反射率的物质,如金属氧化物等。
这些物质能够将紫外线反射回去,降低紫外线的透过率。
三、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的方法1、后整理法后整理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抗紫外线整理方法。
它是在纺织品印染加工的后道工序中,通过浸渍、涂层等方式将抗紫外线整理剂施加到纺织品上。
浸渍法是将纺织品浸泡在含有抗紫外线整理剂的溶液中,使整理剂充分渗透到纤维内部。
这种方法处理后的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持久,但可能会影响纺织品的手感和透气性。
涂层法是将抗紫外线整理剂配制成涂层液,通过刮刀、辊涂等方式将涂层液涂覆在纺织品表面。
涂层法能够显著提高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但涂层的耐久性可能较差,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磨损脱落。
2、纤维改性法纤维改性法是在纤维的制造过程中,通过共聚、共混等方式将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物质引入到纤维中,从而使纤维本身就具有抗紫外线功能。
合成纤维长丝针织围巾的抗紫外线性能分析与比较
合成纤维长丝针织围巾的抗紫外线性能分析与比较纺织品在买家选择时,抗紫外线性能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特别是夏季,人们都会更多地暴露在阳光下,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会给皮肤带来损害。
因此,购买一款具备良好抗紫外线性能的针织围巾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和比较合成纤维长丝针织围巾的抗紫外线性能,以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合成纤维长丝针织围巾常用的合成纤维材料有聚酯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
它们都具备一定的抗紫外线功能,但具体的性能差异仍值得关注。
首先,聚酯纤维长丝针织围巾具备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聚酯纤维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添加紫外线吸收剂,能够有效吸收并阻挡紫外线的照射。
但是,聚酯纤维的抗紫外线性能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
因此,建议购买时选择添加了额外的紫外线吸收剂的聚酯纤维针织围巾。
其次,锦纶纤维长丝针织围巾的抗紫外线性能也令人满意。
锦纶纤维具有更高的紫外线透射率,即辐射通过纤维的比例较低,因此能够更好地抵抗紫外线的损害。
同时,锦纶纤维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耐久性,针织围巾在长时间使用后也能保持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最后,腈纶纤维长丝针织围巾在抗紫外线性能方面相对较差。
腈纶纤维的紫外光稳定性较差,容易受紫外线照射而发生退色和脆化。
因此,如果抗紫外线性能是您的首要考虑因素,建议选择聚酯纤维或锦纶纤维制成的针织围巾。
除了纤维材质,诸如编织方式、密度和颜料等因素也会影响针织围巾的抗紫外线性能。
编织方式和密度越紧密,针织围巾的穿透性就越低,从而能够提供更好的防护效果。
因此,可以选择编织方式较密的针织围巾来增加抗紫外线性能。
此外,颜料的染料具备一定程度的吸收和反射紫外线的能力,适当的颜料选择也能提高针织围巾的抗紫外线性能。
总结来说,合成纤维长丝针织围巾具备一定的抗紫外线性能。
聚酯纤维和锦纶纤维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它们能够提供良好的紫外线防护并保持较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然而,腈纶纤维的抗紫外线性能相对较差,不太推荐作为抗紫外线围巾的首选材料。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分析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分析在如今的生活中,紫外线对我们的影响日益显著。
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不仅会导致皮肤晒伤、晒黑,还可能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因此,具有良好抗紫外线性能的纺织品变得越发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紫外线的特性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UVA(长波紫外线)、UVB(中波紫外线)和UVC(短波紫外线)。
其中,UVC 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能到达地面的主要是 UVA 和 UVB。
UVB 能量较高,短时间内就能导致皮肤晒伤;而 UVA 穿透力更强,能深入皮肤真皮层,导致皮肤老化、皱纹产生,甚至引发皮肤癌。
那么,纺织品为何能具备抗紫外线性能呢?这主要取决于其材质、织物结构和后整理工艺等因素。
从材质方面来看,天然纤维如棉、麻、丝等,本身对紫外线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但效果相对较弱。
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等,在抗紫外线性能上则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些新型纤维材料,如经过特殊处理的竹纤维、大豆纤维等,也能表现出较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织物结构对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紧密的织物结构能够减少紫外线的穿透。
例如,高支高密的织物相比疏松的织物,能更好地阻挡紫外线。
此外,织物的厚度和重量也与抗紫外线性能成正比,较厚和较重的织物通常能提供更好的防护。
而后整理工艺则是提升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关键手段。
常见的后整理方法包括涂层整理、助剂整理等。
涂层整理是在织物表面涂上一层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涂层,如纳米氧化锌、二氧化钛等。
助剂整理则是通过在染整过程中添加抗紫外线助剂,使纺织品获得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如何评估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
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有紫外线透过率法和紫外线防护系数(UPF)法。
紫外线透过率法是通过测量紫外线在透过纺织品后的强度,计算出紫外线的透过率。
一般来说,紫外线透过率越低,表明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越好。
UPF 法则是综合考虑了 UVA 和 UVB 的防护效果,给出一个量化的防护系数。
涤纶棉型短纤维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研究
涤纶棉型短纤维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研究摘要:随着人们对紫外线辐射的关注日益增加,防紫外线纺织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本文以涤纶棉型短纤维纺织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测定和数据分析,探究该纺织品在防紫外线方面的性能与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涤纶棉型短纤维纺织品具有较好的防紫外线性能,能有效地阻隔紫外线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引言:紫外线辐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环境辐射,但过度暴露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近年来,防紫外线纺织品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护产品,受到了广泛关注。
涤纶棉型短纤维纺织品作为常见的面料之一,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服装、户外用品等领域。
本研究旨在检测并评估涤纶棉型短纤维纺织品在防紫外线方面的性能,为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有效的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紫外线透射率及紫外线防护因子进行实验测定。
首先,选择具有不同纤维成分和纺织结构的涤纶棉型短纤维纺织品作为测试样本。
然后,将样本暴露于紫外线源下,利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量透射的紫外线细节。
最后,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透射率和防护因子,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涤纶棉型短纤维纺织品在不同纺织结构和纤维成分下的防紫外线性能存在差异。
综合考虑透射率和防护因子两个指标,涤纶棉型短纤维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效果较好。
这是由于涤纶纤维本身具有较强的紫外线吸收能力,棉纤维的加入则增加了面料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此外,纺织结构的不同也会对防紫外线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较为紧密的平纹结构能更好地防止紫外线的穿透,而细腻的纺织结构则能增加纤维与紫外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防护效果。
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测定和数据分析,得出涤纶棉型短纤维纺织品具有较好的防紫外线性能的结论。
然而,不同的纺织结构和纤维成分对防护效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涤纶棉型短纤维纺织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纺织结构和纤维成分,以提高防护效果和舒适性。
抗紫外线面料的工艺与防护效果
抗紫外线面料的工艺与防护效果概述紫外线(UV)是太阳光中的一种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伤害。
针对紫外线的危害,科技工作者们开发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面料,该面料能有效防止紫外线的穿透,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伤害。
本文将介绍抗紫外线面料的工艺和防护效果。
工艺抗紫外线面料的制作工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选择纤维材料抗紫外线面料常用的纤维材料包括聚酯纤维、尼龙纤维和棉纤维等。
这些纤维材料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性能,能有效防止紫外线的穿透。
2. 织造或编织选定合适的纤维材料后,需要进行织造或编织。
织造是通过经纬纱线的交织来制作面料,编织则是通过捻合或钩织来制作面料。
采用不同的织造或编织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面料纹理和风格。
3. 染色或印花经过织造或编织的面料可以进行染色或印花处理,以增加面料的美观性和服装的吸引力。
染色可以使用不同颜料进行,而印花则是通过印刷机将颜料印在面料上。
这些处理过程不仅可以提高面料的视觉吸引力,还可以增加面料的紫外线防护能力。
4. 透明涂层有些抗紫外线面料还会进行透明涂层处理,这一工艺可以强化面料的紫外线防护能力。
涂层通常采用聚氨酯或聚合物材料,涂在面料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防止紫外线的穿透。
5. 后整理织造、染色和透明涂层处理完成后,面料需要进行后整理。
后整理的目的是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和耐久性。
后整理包括缩水、起皱、烫平和防皱等处理,以确保面料保持良好的品质。
防护效果抗紫外线面料的防护效果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是常用的评估指标:1. UPF值UPF(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是评估面料抗紫外线能力的指标。
UPF值越高,面料的紫外线防护能力越强。
通常,UPF值高于50的面料被认为具有优良的紫外线防护效果。
2. 紫外线透射率紫外线透射率是评测面料对紫外线的穿透程度的指标。
透射率越低,面料阻挡紫外线的能力越强。
通常,透射率低于5%的面料能有效阻挡大部分紫外线辐射。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评估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评估在如今的生活中,紫外线对我们的影响日益显著。
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不仅可能导致皮肤晒伤、晒黑,甚至会增加患上皮肤癌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具有良好抗紫外线性能的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要评估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首先得了解紫外线的特点和危害。
紫外线按照波长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 UVA(波长 320 400 纳米)、UVB(波长 280 320 纳米)和 UVC(波长 100 280 纳米)。
其中,UVC 通常被臭氧层完全吸收,难以到达地面。
而 UVB 能引起皮肤红斑和晒伤,UVA 则会导致皮肤变黑和老化。
那么,纺织品是如何抵御紫外线的呢?这主要取决于其材质、纤维结构、颜色、厚度以及所添加的抗紫外线助剂等因素。
材质方面,天然纤维如棉、麻的抗紫外线性能相对较弱。
而合成纤维,像聚酯纤维、尼龙等,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点,往往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能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天然纤维就无法具备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通过一些特殊的处理和加工,它们的抗紫外线性能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纤维结构也起着重要作用。
紧密的纤维结构能够减少紫外线的穿透。
例如,织物的密度越高,纱线之间的孔隙越小,紫外线就越难穿过。
颜色对于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也有影响。
一般来说,深色的纺织品比浅色的更能阻挡紫外线。
这是因为深色能够吸收更多的紫外线,而浅色则会反射较多的紫外线,从而增加了紫外线穿透的可能性。
厚度同样不容忽视。
较厚的纺织品能够提供更多的阻挡层,使紫外线在穿透过程中被更多地吸收和散射。
此外,不少纺织品会添加抗紫外线助剂来增强其抗紫外线性能。
这些助剂可以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地反射和吸收紫外线。
接下来,我们谈谈评估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有紫外线透过率法和紫外线防护系数(UPF)法。
紫外线透过率法是通过测量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透过率来评估其抗紫外线性能。
透过率越低,说明抗紫外线性能越好。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但只能反映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阻挡程度,并不能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提升方案
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提升方案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皮肤健康,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引起了广泛关注。
织物作为我们日常贴身穿着和使用的物品,其抗紫外线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案来提高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一、选择合适的纤维材料纤维材料的种类和特性直接影响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一些天然纤维如棉、麻等,本身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较弱。
而像羊毛、蚕丝等天然纤维则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性能,但相对有限。
合成纤维在抗紫外线方面通常具有更出色的表现。
例如,聚酯纤维(涤纶)具有较好的紫外线稳定性和吸收能力。
此外,尼龙(锦纶)经过特殊处理也能提高抗紫外线性能。
在选择纤维材料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一些纤维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紫外线吸收剂,能够有效地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无害的低能量形式,从而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穿透。
2、纤维的结构:紧密的纤维结构能够减少紫外线的透过。
例如,细旦纤维组成的织物通常比粗旦纤维的织物具有更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二、优化织物的组织结构织物的组织结构也会对其抗紫外线性能产生影响。
1、织物的密度:密度越高,织物中的纱线排列越紧密,紫外线穿透的缝隙就越小。
例如,高密的平纹织物相比疏松的织物具有更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2、织物的厚度:较厚的织物能够提供更多的阻挡,减少紫外线的穿透。
但同时也要考虑织物的舒适性和透气性,避免过于厚重影响穿着体验。
3、纱线的捻度:适当增加纱线的捻度可以使纱线更加紧密,从而提高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三、后整理工艺通过后整理工艺,可以进一步提升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1、涂层处理:在织物表面涂上一层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涂层,如纳米级的二氧化钛、氧化锌等。
这些涂层能够反射和吸收紫外线,显著提高织物的防护效果。
但涂层处理可能会影响织物的手感和透气性,需要在工艺上进行优化。
2、化学处理:使用抗紫外线整理剂对织物进行处理。
这些整理剂可以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具有持久的抗紫外线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空气,将整理剂在水或其他溶液中的浓溶液或悬浮液膨胀转化成
2
泡沫,然后通过涂刮使得泡沫扩散到被加工织物的表面并渗透入织物 内部,保证在最小给湿量条件下化学药剂的均匀分布。
1
纳米光触媒:指在光照下,自身不发生化学变化,却可以促进化学反应
2 的物质,其功能就象光合作用中的叶绿素。根据纺织品抗紫外线机理,
精品课件
22
纳米复合壳结构涂层法
➢抗紫外无机纳米颗粒作为核壳结构的核被包裹起来。 ➢以化学键和棉纤维结合,结合牢度好。
✓具有很好的结合牢度,50 次水洗后 UPF 值仍可达
194.3 ;
精品课件
✓不足:整理工艺复杂,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23
3 整理工艺-抗紫外线整理
➢溶胶凝胶法
1
定义:金属烷氧基化合物作为前驱物在温和条件下水解缩合成溶胶, 经溶剂挥发或加热处理使溶胶转化为网状结构的氧化物凝胶的过程。
吸尽法
程,分高 温高压和
常压吸尽
对织物风格影 响小,可与其 他功能整理同 浴进行
结合牢度低、耐 久性差
多用于夏季 服装或贴身 穿着类
法
2
浸—轧— 渗透性好,可 影响织物风格、 浸轧法 烘工艺流 与其他功能整 吸水性和透气性
程
理同浴进行 等,耐久性差
-------------
1 2
涂层法
涂层整理
方法简单、工 艺要求低
1
三嗪类 280nm~380nm 吸收能力强,与高聚物相容性差
3
1
3
精品课件
13
2 抗紫外线整理剂:发展历程3
1 ➢纳米型抗紫外线整理剂(研究热点)(吸收与反射)
3
纳米材料,如纳米TiO2、纳米ZnO、碳纳米管等
优点:与一般紫外线屏蔽剂相比,纳米紫外线屏蔽剂
1
更易于材料结合,粒度小,对可见光反射率低, 透明度高,对织物风格影响较小
精品课件
8
2 抗紫外线防护机理
➢紫外线以任何方式透过织物。
1
反射
无机紫外线屏蔽剂
3
抗紫外线
防护机理
1
吸收
有机紫外线吸收剂
3
1
➢紫外线被织物纤维表面反射回到入射侧;
➢紫外线被织物吸收;
3
精品课件
9
2 抗紫外线整理剂:发展历程
1 纳米型抗紫外线屏蔽剂
3
1
3
1 反射型抗紫外线屏蔽剂
3
反射
精品课件
吸收型抗紫外线整理剂
32
22.7
空白棉织物水热处理 33.2 25.3
整理后织物
12.6
1.2
平均 UPF
3.8
3.6 47.8
UPF等级
0 0 45+
表6 整理前后棉织物水洗后的平均紫外线透过率和平均UPF
样品
平均紫外线透过率
UVA
UVB
平均UPF
UPF等级
未整理棉织物
32
22.7
3.8
0
未整理棉织物水洗10次 14.2 14.2
4 并且投放市场。这是一种把超微细氧化锌粒子掺入聚酯内再
经纺丝而成的纤维,具有很高的紫外线遮蔽率和热辐射遮蔽
5 率。
6
END
精品课件
27
表7 日本市场上部分防紫外线后整理织物
公司名称 产品商标
技术途径
龙尼奇卡 萨恩古兰
用紫外线吸收剂对棉或棉涤混纺织物进行整理
敷岛纺织 利卡嘎多
以脂肪族多元醇与纤维素纤维相交联
抗紫外线纤维及纺织品
精品课件
防晒衣真的 防晒吗?
精品课件
1
前言
上海市消保 委工作人员
随机从市场上购买32件防紫外线服装,
14件为大型商场购买,18件为网络购买, 价格62~483元不等
1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符合率为3.13%
精品课件
2
目录
研究背景&基础知识 抗紫外线机理&紫外线整理剂 抗紫外线纺织品及纤维
日东纺织 坦西雅音 用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对棉、棉麻和棉涤织物进行整理
大和纺织 利恩兹
用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对棉织物进行整理
三菱人造丝 桑阿米
用紫外线遮蔽剂对三醋酸纤维素织物进行整理
东洋纺织 鸠米奈司
用无机和有机紫外线遮蔽剂共同处理棉织物
日清纺织 桑西尔达
用无机和有机紫外线遮蔽剂共同处理棉织物
东丽 泰阿萨纶
三菱人造丝 奥波埃 把陶瓷微粉纺入聚丙烯纤维
可乐丽
埃斯莫(长丝)
纺出芯鞘纤维,以普通聚酯为鞘,含高浓度氧化锌的聚酯为 芯
尤尼奇卡 萨拉克尔 芯部含氧化锌微粒的聚酯长丝
尤尼奇卡 尤尼奇卡 东洋纺织
拉拜纳 托纳多 潘斯瓦多
用100%掺陶瓷粉的聚酯短纤纺成纱线 UV先用含陶瓷物质聚酯长丝织成织物,再用有机紫外线遮蔽 剂整理 将陶瓷微粉和有机紫外线遮蔽剂同时掺入聚酯,纺成长丝
样品UPF>40, T(UVA)VA<5%
3
表1 UPF值评价标准
UPF值范围
防护效果 紫外线透过率/% UPF等级
2
15~24
较好防护
6.7~4.2
15,20
25~39
非常好的防护
4.1~2.6 25,30,35
3 40~50,50+ 非常优异的防护 精品课件
≤2.5
40,45,50,
50+
6
1 相关知识—影响因素
2
3
2
3
主要防护对象
精品课件
5
1 基础知识—评价指标
2 紫外线防护系数(UPF):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 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
3 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
2 光谱透射比(T( λ )): 波长为λ时,透射
辐通量与入射辐通量之比。
性评 能价 常抗 用紫 指外 标线
GB/T18830-2009:
纳米光触媒主要作为紫外线反射剂(屏蔽剂),通过反射入射紫外线,达 到抗紫外辐射的目的。
1
2
精品课件
26
3 发展现状
➢国外发展现状--以日本市场为例
1 日本在开发防紫外线织物中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 防紫外线纤维与防紫外线后整理技术同时进入开发阶段。
1991 年,日本可乐丽公司首先开发了“埃斯莫”(ESMO)纤维
1
3
精品课件
12
2 抗紫外线整理剂:发展历程3 表3 几种紫外线吸收剂特点
紫外线吸收剂 吸收波长
特点
1 二苯甲酮类 280nm~400nm 织物易泛黄,价格昂,市场上应用较少
3 水杨酸脂类
<340nm
经照射,形成二苯甲酮结构;易升华,应 用较少
苯丙三唑类 300nm~400nm 耐挥发性、耐油性好,不影响织物色泽
5.9
0
整理后棉织物未水洗 12.6
1.2
47.8
45
整理后棉织物水洗1次 6.4
;
整理后棉织物水洗5次 4.7
0.89 77.2
51+
整理后棉织物水洗10次 精3品.课9件 0.82
85.5
50+
25
3 整理工艺-抗紫外线整理
➢其他方法
1 泡沫整理法:采用尽可能多的空气来取代配制整理液时所需要的水,
把紫外线吸收剂含浸到织物纤维内部
钟纺 纳比尤菲 用无机、有机紫外线遮蔽剂处理棉、毛、丝和化纤混纺织物
精品课件
28
表8 日本市场上部分防紫外线纤维
公司名称 产品商标
技术途径
可乐丽 埃斯莫(短纤) 将氧化锌微粒掺入聚酯共混纺丝
尤尼奇卡 帝人
塞米塞利阿 纺出掺陶瓷微粉的聚酯超细纤维
菲齐澳塞萨
将含紫外线遮蔽成分的聚酯纺成特殊纤维,对其进行多次防 紫外线后整理
厦门华普高技术产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纳米级陶瓷棉纺织品,同时具有 抗紫外线、抗菌及远红外保温功能;
东华大学自主研发的功能杂化材料做成的衣服可以屏蔽掉99.7%的紫 外线,紫外线防护系数达50以上;
精品课件
3
1
2 3 2 3 2
4% 2% 1%
研究背景
《太阳紫外线辐射所致人类疾病报告》:
每天约有150万人因过量紫外线照射患病,
平均1小时就有1人死亡。
紫
紫
臭
外
氧
线
层
辐
破
射
坏
增
每
加
增
约
皮 肤 癌 发 病 率 增 加 约
外 线 产 品 需 求 量 大 增
加
3
精品课件
4
1 基础知识—紫外线分类
2
3
1
应用:遮阳伞、帐篷等,少用于服装面料
3
精品课件
11
2 抗紫外线整理剂:发展历程2
1 ➢吸收型抗紫外线整理剂(研究重点)
有机化合物,如苯丙三唑类、三嗪类、二苯甲酮类、有机镍类等
3
优点:质量稳定,经整理后织物物理性能和风格影响比较小
1
缺点:吸收范围窄、整理后织物易泛黄、应用范围有限
3
应用:多用于棉、麻、丝等织物的后整理
10
2 抗紫外线整理剂:发展历程1
1 ➢反射型抗紫外线整理剂
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及盐类,如TiO2、ZnO、AlO2、高岭土、
3
滑石粉、炭黑、氧化铁、氧化亚铅和CaCO3等
1
优点:无毒、无味、无刺激性、热稳定性好、不分解、不挥发, 吸收范围广,对波长310~400纳米的紫外线反射率高达95%以
3
缺点:透气性、手感、耐洗性差,色泽、牢度及白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