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菌种生长的因素

合集下载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食用菌类栽培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常见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帮助您更好地进行食用菌类的栽培。

一、菌种失效或效果不佳1. 问题描述:菌种生长速度缓慢,产量不理想,甚至菌丝根本无法生长。

2. 解决方法:检查菌种是否过期,如果是,请购买新的菌种。

同时,注意保存菌种的条件,确保其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存放。

此外,也要检查培养基是否过期,确保使用合适的培养基。

二、发霉问题1. 问题描述:发现菌包或菌块出现发霉的情况。

2. 解决方法:首先,检查培养基的配方是否正确,确保使用干燥而无霉菌的培养基。

其次,注意消毒操作,以避免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另外,选择耐病性良好的品种进行栽培,这有助于减少发霉问题的发生。

三、水分调控问题1. 问题描述:菌包或菌块过湿或过干,影响了菌种的正常生长。

2. 解决方法:根据食用菌的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合理调控湿度。

可采用浇水、喷水或覆盖湿毛巾等方式增加湿度,同时注意保持通风良好以避免过湿导致病害。

如遇到过干的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可以使用喷雾器增加湿度。

四、温度控制问题1. 问题描述:菌包或菌块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了菌种的生长和发育。

2. 解决方法:根据所栽培的食用菌品种,控制适宜的温度范围。

温度过高时,可采取通风降温的方法,如安装风扇或调整通风口;温度过低时,可增加加热设备或改善保温措施。

五、病虫害防治问题1. 问题描述:发现菌包或菌块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导致产量减少或菌体质量下降。

2. 解决方法: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清除害虫和病菌。

可采用生物防治或合理使用农药,注意选择对食用菌无害的防治方法。

此外,保持栽培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六、施肥问题1. 问题描述:菌包或菌块无法正常吸收养分,导致生长缓慢或产量低下。

2. 解决方法:合理施肥,根据菌种生长需要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或无机肥料。

在施肥过程中注意控制肥料的浓度,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养分失衡或对菌种造成伤害。

微生物的生长及影响因素

微生物的生长及影响因素

微生物的生长及影响因素
第27页
1.温度
基础原理 温度经过影响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效以及细
胞膜流动性及完整性来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 过高环境温度会造成蛋白质或核酸变性失活 过低环境温度会抑制酶活力,降低细胞新陈代谢活动。 应用: 高温灭菌,低温保藏菌种。
微生物的生长及影响因素
微生物的生长及影响因素
微生物的生长及影响因素
第1页
一、微生物生长
个体生长: 细胞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个体生长→个体繁殖→群体生长 除了特定目标以外,在微生物研究和应用中提到“生长”,
均指群体生长。
微生物的生长及影响因素
第2页
细菌繁殖方式
Binary fission-growth cycle
微生物的生长及影响因素
第20页
单批培养与连续培养关系
微生物的生长及影响因素
第21页
连续培养器类型
按控制方式分
内控制(控制菌体浓度): 恒浊器 外控制(控制培养液续培养器 按培养器级数分
多级连续培养器
普通连续培养器 按细胞状态分
固定化细胞连续培养器
试验室科研用: 连续培养器 按用途分 发酵生产用: 连续发酵罐
微生物的生长及影响因素
第13页
(3)培养温度影响
温度℃ 10 15 20 25 30
E.coli在不一样温度下代时
代时(分)
温度℃
860
35
120
40
90
45
40
47.5
29
代时(分) 22 17.5 20 77
微生物的生长及影响因素
第14页
特征参数
繁殖代数 n: x2=x1·2n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最佳栽培温度和湿度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最佳栽培温度和湿度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最佳栽培温度和湿度食用菌类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栽培也成为了一门独特的农业产业。

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是两个关键因素,它们直接影响着菌种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探讨食用菌类栽培中的最佳栽培温度和湿度,并提供一些相关栽培技巧。

一、温度的影响与调控温度是影响食用菌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种类的菌类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

通常来说,栽培食用菌的最佳温度范围为15℃-25℃。

1.1 温度过低的影响当温度过低时,菌种的生长速度会减慢,甚至停滞不前。

这是因为低温条件会使菌种的新陈代谢变缓,细胞分裂减慢,导致生长周期延长,产量减少。

一些常见的食用菌,如香菇、杏鲍菇等,对低温更加敏感。

1.2 温度过高的影响温度过高同样会对食用菌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高温下,菌种容易受到热应激,导致菌丝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同时,高温下会导致饲料发酵不充分,有机质降解过快,影响菌种的生长环境。

1.3 温度调控的技巧为了获得最佳的生长效果,栽培者需要根据不同菌种的需求合理调控温度。

在冬季栽培香菇等菌种时,可以通过温室加热等方式提供适宜的温度;而在夏季栽培时,则需要加强通风降温,保持适宜的生长温度。

二、湿度的重要性与控制方法湿度是影响食用菌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适宜的湿度条件有助于菌种的菌丝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不同的食用菌对湿度条件要求略有不同,但一般来说,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是比较理想的。

2.1 湿度过低的影响湿度过低时,会引起菌丝失水、菌盖开裂等问题,降低产量和品质。

部分菌种对湿度要求较高,如平菇、牛肝菌等,它们对湿度的敏感性更加明显。

2.2 湿度过高的影响湿度过高会导致菌床发生霉变、菌种受到感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此外,湿度过高还容易滋生细菌和病原体,对栽培环境的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湿度控制的技巧为了保持适宜的湿度条件,栽培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使用遮光网等材料控制日照强度,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因素及提高菌种质量的方法

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因素及提高菌种质量的方法
· 28 ·
·综
第 40 卷
耕作与栽培
第 6 期 2020 年 12 月
述·
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因素及提高菌种质量的方法
岳万松1,2 , 华
蓉1 , 刘绍雄2 , 李雪松1 , 杨珍福2 , 罗孝坤1,2
(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科学研究所, 昆明 650221;
1.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昆明 650221)
菌种单次培养时间一 般 在 5~7d,培 养 好 后 要 紧 接 着
石灰、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可补充矿质营养。一般使用
常规 的 PDA 培 养 基 即 可 完 成 多 数 菌 类 的 母 种 扩
繁 [16]。原种与栽培种的配方一般类似,可 使 用 多 种 培
养基制作,在实际生产中,适合侧耳属菌类、金针菇、猴
n
f
u2 ,LUOXi
aokun1 2
,
,
要:食用菌菌种 相 当 于 作 物 生 产 中 的 种 子,菌 种 质 量 的 优
量主要受食用菌自身 的 遗 传 特 性、外 界 的 生 长 条 件 及
劣对食用菌的高产 和 优 质 起 关 键 作 用。 在 大 规 模 的 菌 种 生 产
人为操作等几个因素所控制。内部因素主要是由菌种
计 [1],
2018 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多达 3842.
04 万 t,产
值达 2937.
37 亿 元。 国 内 现 有 可 栽 培 的 食 药 用 菌 达
105 余种,种类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 食 用 菌 产 业 不 断
发展壮大,已成为国 内 多 个 贫 苦 地 区 助 推 乡 村 振 兴 一
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中,经常会出现品 种 退 化、菌 种 老 化、杂 菌 污 染 等 问 题,影 响 菌

食用菌生长发育条件介绍

食用菌生长发育条件介绍

蛋白质:可 作为碳源, 但需要经过 酶解才能被 食用菌吸收
氮源
01
氮源是食用 菌生长所必 需的营养素 之一
02
氮源的主要 作用是促进 食用菌菌丝 生长和子实 体发育
03
常见的氮源 包括有机氮 源和无机氮 源
04
有机氮源如 豆粕、麦麸、 玉米粉等, 无机氮源如 硝酸铵、硫 酸铵等
矿物质
01
钙:维持细胞壁 的稳定性,促进 细胞分裂和生长
代谢
08
锰:参与细胞呼 吸和能量代谢, 促进细胞生长和
代谢
09
钼:参与细胞呼 吸和能量代谢, 促进细胞生长和
代谢
10
硼:参与细胞壁 的合成,促进细
胞生长和代谢
食用菌生长过程
菌丝生长
1
2
3
4
菌丝生长是食用菌 生长发育的基础
菌丝生长需要适宜 的温度、湿度和氧
气条件
菌丝生长速度受多种 因素影响,如菌种、 培养基、环境条件等
菌丝生长过程中需 要消耗大量的营养
物质
子实体形成
01 菌丝体生长:食用菌
在适宜条件下,菌丝 体不断生长,形成菌 丝网络。
03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
度、湿度、光照等环 境条件,是子实体形 成的必要条件。
02 营养积累:菌丝体吸
收营养物质,积累足 够的营养,为子实体 形成提供基础。
04 子实体形成:在适宜
的条件下,菌丝体分 化形成子实体,即食 用菌的可食用部分。
成熟与采收
成熟期:根据不同品种,成熟期一般在3-10 天左右
采收时间:根据品种和生长情况,一般在成 熟期后1-3天内采收
采收方法:使用专用工具,如镊子、剪刀等, 避免损伤菌体

大肠杆菌二级菌种生长缓慢的原因

大肠杆菌二级菌种生长缓慢的原因

大肠杆菌二级菌种生长缓慢的原因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但其生长缓慢可能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

首先,生长环境的因素可能会影响大肠杆菌的生长速度。

例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及氧气水平等环境因素
都会对细菌的生长产生影响。

如果这些因素不适宜或者不稳定,就
会导致大肠杆菌生长缓慢。

其次,大肠杆菌自身的生理状态也可能导致生长缓慢。

例如,
当细菌暴露在有害化学物质或抗生素中时,可能会抑制其生长。

此外,细菌本身可能会出现突变或者遗传变异,导致其生长速度变慢。

另外,细菌的营养状态也可能影响其生长速度。

如果环境中缺
乏必需的营养物质,比如碳源、氮源等,都会限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此外,细菌的生长速度还可能受到其他微生物的竞争和相互作
用的影响。

在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中,大肠杆菌可能受到其他微生物
的竞争压力,从而导致其生长缓慢。

综上所述,大肠杆菌生长缓慢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细菌自身状态、营养状态以及微生物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要解决大肠
杆菌生长缓慢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调控和处理。

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因素及提高菌种质量的方法

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因素及提高菌种质量的方法

食用菌是一类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大型真菌,由于食用菌具有众多的应用价值,我国不少地区均开展了食用菌培育栽植,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但是,在实际的培育栽植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少地区培育栽植的食用菌菌种质量并不高,而菌种是食用菌栽培生产过程的源头,若其质量不高,不仅会对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食用菌食用的安全性,基于此,就需要人们积极分析和总结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因素,并探索提高食用菌菌种质量的方法,才能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健康、稳定和长久的发展。

1.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因素分析1.1菌种保藏不当菌种保藏是食用菌栽培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食用菌菌种在正式栽培前需存储在不同的环境中,然而,在实际的栽培生产过程中,不少栽培生产工作人员并未认识到这一点,随意地对食用菌菌种进行存储,常常会出现存储温度不适宜、存储时间过长等保藏不当现象,这些问题均会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

1.2培育环境不适宜食用菌是一种大型真菌,它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光照、湿度、温度、pH等条件,其中,温度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最大,其不仅会对食用菌生长代谢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是导致菌种退化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会导致食用菌菌丝细胞的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对菌丝的抗杂能力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如相关研究表明,在36℃高温条件下,平菇(一种食用菌)菌丝细胞壁结构趋于收缩或扭曲,从而会增加细胞壁空隙率和降低菌丝抗逆性,使其易受到木霉菌感染,进而会影响菌种生长质量。

另外,有研究证实,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还会导致食用菌培育室滋生各类霉菌,这些霉菌可侵染培养菌株或与培养菌株争夺营养,从而会影响培养菌株生长发育质量,严重时还会导致培养菌株无法生长发育。

1.3营养因素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营养因素包含了培养基配方、配方比、含水量及PH值等,其中,培养基配方不适宜或培养料碳氮比不合理,均会阻碍食用菌菌种的遗传物质合成,从而会对菌丝生长长势和速度产生不良影响,进而会导致培育出的菌种品质降低。

08-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08-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微生物类型
低温型 中温型
专性嗜冷 兼性嗜冷
室温 体温 高温型
不同温型微生物的生长温度范围
生长温度范围(℃) 最低 最适
最高
-12 5-15
15-20
-5-0 10-20
25-30
10-20 25-45
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35-40 50-60
70-95
40-45
分布的主要处所
两极地区 海水及冷藏食品上 腐生菌 寄生菌 温泉、堆肥、土壤表层等
(2)氧化还原电位
(3)pH值
各种微生物的最适pH和pH范围
微生物 细菌 放线菌 霉菌 酵母菌
最适pH值 6.5-7.5 7.5-8.0 4.0-5.8 3.8-6.0
pH范围 3.8-12 5.0-10 1.5-8.5 2.5-8.0
(4)水分
水分活度:
aw
P P0
P —— 一定温度下基质环境的水蒸汽压 P0 —— 相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
适合在不同水分活度下生长的微生物
知识点: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情境:灭菌技术 任务:微生物生长曲线
课程:食品微生物技术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概述
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一、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物理因素
(1)温度
Ø最低温度: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下限 Ø最适温度: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的温度 Ø最高温度: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上限 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代谢降低,生长繁殖停滞,仍然存活 。常在低温下对菌种和食品进行保藏。

菌种培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菌种培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在菌种培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1. 污染:污染是菌种培养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可能的污染源包括空气、培养基、仪器设备等。

为了防止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的无菌操作:使用无菌技术进行培养操作,包括洗手、穿戴无菌手套、喷雾消毒操作台等。

- 使用高质量的培养基和试剂:选择经过验证和检测的培养基,并确保其无菌。

- 定期检查培养物:观察培养物是否有异常的颜色、形态或气味等变化提示污染发生。

2. 生长不良:菌种在培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生长缓慢、生长不均匀或无生长等问题。

解决方法可能包括:- 检查培养条件:检查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培养条件是否适合该菌株的生长要求。

- 营养补充:检查培养基中的营养物浓度是否适当,并考虑添加合适的营养物以提供必要的生长要素。

- 检查菌种质量:确保菌种的纯度和活力,可以进行冻存备份或重新分离培养。

3. 发生菌株突变:在长期培养过程中,菌株可能发生突变,导致菌株特性的改变。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进行感性检查:定期检查培养基中的菌株特性,如形态、生长速度、代谢产物等。

- 保存原始菌株:在培养初期获得的原始菌株可以保存备份,以备将来恢复原始性状或与突变菌株进行比较。

4. 产物产量低:如果所期望的产物产量低于预期,可能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

解决方法可能包括:- 优化培养条件:例如,调整温度、pH值、培养基组分等,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产物的合成和积累。

- 改进培养策略:例如,采用特定的培养方式(如批量培养、连续培养、补料策略等)来提高产物产量。

- 改进菌株选择:有时候,通过筛选和选育新的高产株系或采用遗传工程手段来改进产物产量。

5. pH 值偏离理想范围:菌种在培养基中的生长和代谢通常对pH 值敏感。

如果pH 值偏离了菌种所需的理想范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调整培养基的pH 值:通过添加酸或碱来调整培养基的pH 值,使其适应菌种的生长要求。

真菌和细菌培养对营养条件的要求

真菌和细菌培养对营养条件的要求

真菌和细菌培养对营养条件的要求【摘要】真菌和细菌在培养过程中,对营养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温度方面,真菌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而细菌则对温度要求较为灵活。

对于PH值,真菌和细菌对酸碱度有着不同的适应性,而氧气需求也是它们在培养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营养物质的供给和湿度的控制也会影响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了解真菌和细菌在培养过程中的营养条件要求,有助于有效地培养和利用它们。

真菌和细菌在培养过程中对温度、PH值、氧气、营养物质和湿度等营养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了解并满足这些要求有助于有效地培养和利用它们。

【关键词】真菌,细菌,培养,营养条件,温度要求,pH值要求,氧气需求,营养物质要求,湿度要求。

1. 引言1.1 概述真菌和细菌是生物界中常见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在实验室中,培养真菌和细菌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

为了成功培养真菌和细菌,有必要了解它们对营养条件的要求。

真菌和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真菌对低温环境更为适应,而细菌则对高温环境更为适应。

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代谢活动,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微生物的特性来设定合适的温度。

pH值也是影响真菌和细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微生物对pH值的适应范围各不相同,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微生物的pH值要求来调整培养基的pH值。

氧气也是真菌和细菌生长所必需的。

有些微生物需要充足的氧气来进行呼吸代谢,而有些微生物则是厌氧生物,对氧气不敏感。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微生物的氧气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

真菌和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pH值、氧气、营养物质和湿度等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

了解和掌握这些要求,可以帮助实验者成功地培养出所需的微生物,并促进微生物学研究的开展。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探讨真菌和细菌对这些营养条件的特殊要求。

2. 正文2.1 温度要求真菌和细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特定的温度条件来生长和繁殖。

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

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

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菌种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菌种是指用于制作发酵食品的微生物种类,如酸奶中的乳酸菌、豆腐中的豆腐菌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菌种容易退化,导致发酵食品质量下降。

因此,防止菌种退化成为保证发酵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二、导致菌种退化的原因1. 温度过高或过低:微生物对温度敏感,若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其生长繁殖。

2. 酸碱度变化:微生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适应性,若环境酸碱度变化较大会影响其生长。

3. 水分含量变化:微生物需要适当的水分才能正常生长繁殖。

4. 其他因素:如氧气含量、营养成分等。

三、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1. 控制温度:在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使其在微生物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内。

对于一些需要高温发酵的食品,如豆腐等,可以采用蒸煮的方式提高温度;对于需要低温发酵的食品,如酸奶等,可以将其放在恒温箱中进行发酵。

2. 控制酸碱度:在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好环境的酸碱度。

对于一些需要较高pH值环境下进行发酵的菌种,如豆腐菌等,可以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来调节环境;对于需要较低pH值环境下进行发酵的菌种,如乳酸菌等,则可以加入适量的柠檬酸等酸性物质来调节环境。

3. 控制水分含量:在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好水分含量。

对于一些需要较多水分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菌种,如面包菌、曲霉等,则应该保持较高水分含量;而对于一些不需要太多水分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菌种,如酸奶菌、豆腐菌等,则应该控制好水分含量。

4. 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在发酵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这包括对发酵设备、工具和操作人员进行定期清洁消毒等措施,以避免微生物污染和交叉感染。

5. 使用优质原料:在制作发酵食品时,要使用优质原料,以保证其营养成分和微生物含量。

同时,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也要注意防潮、防晒、防震等措施。

四、结论菌种是制作发酵食品的重要微生物种类,其退化会影响食品质量和安全。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紫外线:平板
平板:2个*10=20
涂布器:1个*10=10
滤纸:2—3张
固体培养基:15mL*2*10=300mL
不用药物:固体平板
平板:3个*10=30
5mL移液管:1支*10=10
1mL移液管:2支*10=20
固体培养基:15mL/*3个*10=450mL
镊子:1支*10=10
二、基本原理
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如温度、渗透压、紫外线、pH值氧气、某些化学药品及拮抗菌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生理生化过程产生影响。不良的环境条件使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导致菌体的死亡。但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芽孢,对恶劣的环境条件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条件,使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甚至被杀死:而使有益微生物得到发展。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商检(二)班 第二组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项目二
01
目的
05
注意事项
04
实训内容和步骤
02
基本原理
03
实训材料
06
结果与分析
07
思考题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目的
了解温度。紫外线、pH值、盐、氧气、药敏试纸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确定微生物的最佳生长条件。
菌种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其他物品
培养皿、无菌生理盐水、镊子、无菌滤纸片、无菌滴管、接种环、水浴锅、紫外线灯、消毒水等;
药敏试纸
土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
三、实训材料
实 训 内 容
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pH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不同药物是杀菌试验

菌种组织分离不茂发的原因

菌种组织分离不茂发的原因

菌种组织分离不茂发的原因
菌种组织分离不茂发的原因是指在进行菌种组织分离时,分离出的菌株在培养基上生长不旺盛或无法正常生长繁殖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下面列举一些可能的原因:
1.菌种老化:如果菌种长期保存或经过多次传代,可能会导致菌种老化,失
去原有的生长繁殖能力。

2.培养基不适:使用的培养基可能不适合该菌种的生长需求,或者培养基的
成分不完整,缺乏必要的生长因子。

3.温度不适:适宜的温度范围对于菌种的生长繁殖至关重要,温度过高或过
低都可能导致菌种生长不良。

4.湿度不适:湿度过高或过低也可能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

5.光线不足:某些菌种需要光照才能正常生长繁殖,如果光线不足,也可能
导致生长不良。

6.分离方法不当:菌种组织分离的方法不正确或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分离
出的菌株生长不良。

7.杂菌污染:在菌种组织分离过程中,如果受到杂菌的污染,也可能导致生
长不良。

总之,菌种组织分离不茂发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排查。

影响菌种生长的因素

影响菌种生长的因素

嗜热链球菌 PH 的降低. 10 磷酸盐:乳球菌的噬菌体抑制培养基(BIM)含有高浓度的与牛乳中的游离钙化学结合的
磷酸盐,从而阻止了噬菌体的复制.可是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在含有磷酸盐的牛乳中生长 受到抑制.
11,防腐剂:有些国家允许在果料酸乳中添加防腐剂,但不能在原味酸乳中添加,这些化合物 是抑制霉菌剂,同时会对发酵剂产生影响.
抗生素
达到的抗性(ml-1)
参考文献
青霉素
3IU
Hargrove et al(1950)
链霉素
500ug
金霉素
70-120ug
Solomon et al.(1966)
氯霉素
40-50ug
链霉素
500ug
氨苄青霉素
50ug
头孢氨苄
150ug
Ferri et al.(19790
金霉素
≤50-150ug
青霉素
(3) 对牛乳进行热处理能够降低一些抗生素的效力。对青霉素在 72℃下加热 15s 有
8%失活,或在 87.7℃下加热 30m 有 20%失活,或者在商业灭菌温度下有 50%失活;
土霉素在 85℃下加热 30 分钟,有 2/3 的效力失去,但是链霉素和氯霉素去保持
稳定,不受影响.
(4) 用甘油降低生长培养基的水分活性,嗜热链球菌 AW 从 0.992 到 0.995,德氏乳杆
够重视,管理较差或错误的 CIP.第二为了提高保存期,牛乳生产商习惯向牛乳中添加杀生
化合物(例如 H2O2),第三玻璃瓶清洗机中存在的清洗剂和杀菌剂,牛乳中这些化合物的存 在能影响,甚至完全抑制菌种的生长.见下表:
酸乳发酵剂对各种清洗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敏感性(mg.l-1)
抑制剂

浅淡影响菌种生长的因素

浅淡影响菌种生长的因素

常 用 的消 毒 剂有 二 氧化 氯 、 次氯酸 钠 等含 氯化 合物 和 双 氧 水 、 氧 乙酸 等过 氧 化物 , 些物 质如 有 残 留 , 过 这 都 会 不 同程度 地 抑 制 菌种 的生 长 。 留的原 因可分 为 两 残 大 类 , 类是 无意 识 残 留 , 以下 几 点 : 一 有 ( 1 ) 错 误 操作 , 使清 洗 剂进 人 牛 奶 ;
(2 设 备 清洗 后 冲洗不彻 底 , 导致 残 留 ; ( 3 ) 管 线 中有 死 角 , 致 残 留 ; 导
(4 ) 管 线 中阀 门的微渗 , 导致 消毒剂进 人 牛 奶 ;
(5 ) 生 产 凝 固型酸 奶 的奶杯 中消毒 剂的残 留 ;
性, 变性 的 蛋 白质 稳 定性 差 , 杀 菌时 容 易粘 到 杀 菌 在
和接种量、 清洗剂的残留和杭生素的残留、 噬菌体的分析来阐述 因素对酸奶加工中的菌种的影响。
关 键 词 : 菌种 生 长
T h e fa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 o rs in flu e n c e t h e c u lt u re g ro w t h
G UO Z h a n -b in 2 9 ( 1.S ha rp Eye s Tra d ing Co .Ltd .,Be ijin . 10 0 10 1 c h ina ) J n I H UA N G T a o '
在牧场和乳品加工厂的 CIP 清洗中 , 清洗 剂和 消
毒 剂被 广 泛 应 用 。常 用 的 清 洗 剂有 氢 氧 化 钠 和 硝 酸 。
的生长 。菌种产酸的多少与牛奶中乳糖含量有关 , 必
须 有 足够 的乳 糖 才 能 产 生 足 够 的 乳 酸 来 酸 化 牛 奶 ,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生长环境与温湿度控制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生长环境与温湿度控制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生长环境与温湿度控制食用菌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物和药材,其栽培技术日益受到关注和应用。

在菌类的生长过程中,生长环境和温湿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就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生长环境和温湿度控制进行讨论。

1. 生长环境的要求食用菌类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并且不同的菌种对于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食用菌类栽培的生长环境需要具备以下几点要求:(1)通风良好:食用菌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也需要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

因此,栽培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以确保空气的流通。

(2)光照适宜:食用菌类的光照要求相对较低,一般而言,适宜的光照强度为1000-2000勒克斯。

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会对菌类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光照条件。

(3)土壤或培养基条件合适:不同的食用菌类对土壤或培养基的要求也不同。

有的菌种适合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长,而有的菌种则适合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栽培。

在栽培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菌种选择合适的土壤或培养基,并保持其湿度适宜。

2. 温湿度控制的重要性温湿度是影响食用菌类生长的关键因素,不同的菌种对于温湿度的要求也不同。

良好的温湿度控制可以促进菌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1)温度控制:不同的食用菌类对于温度的适应范围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大部分食用菌类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

在栽培过程中,应根据菌种的特性和要求来合理控制栽培环境的温度,确保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2)湿度控制:食用菌类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条件。

一般情况下,适宜的湿度范围在80%-90%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菌类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合理控制环境湿度,如通过喷水、湿度调节器等手段来保持适宜的湿度条件。

3. 温湿度调控技术为了满足食用菌类的生长要求,可以采用一些温湿度调控技术来创造合适的生长环境。

(1)通风系统:在栽培设施中安装通风系统,通过控制通风口的开合度和风扇的运转来实现通风调控,以保持适宜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除。

菌种生长速度慢的原因

菌种生长速度慢的原因

菌种生长速度慢的原因
菌种生长速度慢的原因有多种可能,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
1. 温度不适宜:菌种的生长速度受到温度的影响,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菌种的生长速度。

2. 营养不足:菌种需要适当的营养物质才能快速生长,如果培养基中某些关键营养物质不足,就会限制菌种的生长速度。

3. pH值不适宜:菌种对pH值也非常敏感,如果pH值偏离菌
种最适宜的范围,也会抑制其生长速度。

4. 氧气供应不足:某些菌种需要充足的氧气来进行代谢和生长,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就会限制菌种的生长速度。

5. 污染:菌种可能受到其他微生物的污染,这些污染物会竞争营养和空间资源,从而减缓菌种的生长速度。

6. 存储条件不当:菌种的存储条件也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如果存储条件不适宜,比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就会影响菌种的生长速度。

7. 菌种本身特性:不同菌种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有些菌种天然生长速度较慢,这可能是由其基因组特性决定的,无法通过调节环境因素来改变。

青头菌生长规律

青头菌生长规律

青头菌生长规律青头菌,又称青头蘑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

它的生长规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质量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青头菌的生长规律。

温度是青头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青头菌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5℃-25℃之间。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菌丝能够迅速生长并形成子实体。

如果温度过低或过高,菌丝的生长速度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菌体的发育。

湿度对青头菌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青头菌对湿度要求较高,一般在80%以上的湿度条件下能够良好地生长。

湿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菌丝的生长,甚至导致菌体枯萎。

因此,在培养青头菌时,需要控制好湿度,保持适宜的环境湿度。

光照是青头菌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青头菌属于光菌,对光照有一定的需求。

适度的光照能够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

但过强的光照会使菌体变色,影响菌体的品质。

因此,在培养青头菌时,需要提供适量的光照,但避免过强的光照。

土壤质量也对青头菌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青头菌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这样的土壤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促进菌丝的生长和菌体的发育。

因此,在培养青头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并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

除了以上因素外,青头菌的生长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例如,菌种的选择、种植密度、通风条件等都会对青头菌的生长产生影响。

菌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种植密度需要根据菌种的特点和生长习性进行调整,通风条件要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除。

总结起来,青头菌的生长规律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质量是影响菌丝生长和菌体发育的关键因素,而菌种选择、种植密度、通风条件等也会影响青头菌的生长。

因此,在培养青头菌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才能获得良好的生长效果。

青头菌的生长规律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它的生长规律,为青头菌的栽培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沸 2s 或者加热 90ºC20m 可使体细胞完全失去活性,体细胞达到 400000 个/ml 会抑制乳酸细 菌的生长,大于 1000000 个/ml 时两种菌种全部受到抑制.体细胞≤25000 个/ml 的脱脂牛乳 制成的酸乳质量在感观上明显优于≥25000 个/ml 的牛乳制成的相应产品。
4 过氧化氢:在热带国家里,H2O2 被加到生乳中以提高贮存期的牛乳质量。激活 LPS 体系推
*细胞壁抑制剂

短杆菌肽
9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短芽孢杆菌 短杆菌酪肽
*破坏细胞膜结构
多黏菌素
*破坏细胞膜结构
多 黏 芽 孢 杆 胺磺酰
抑制叶酸合成的反应或位点
菌合成
青霉素
*细胞壁抑制剂
氯霉素
12*Biblioteka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植物提取物
生物碱
其他
从海藻,地衣和动 3
物体中提去的
*杀菌 **抑菌
无机酸也被用于清洗和杀菌.造成这些化合物在牛乳中残留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不
(3) 对牛乳进行热处理能够降低一些抗生素的效力。对青霉素在 72℃下加热 15s 有
8%失活,或在 87.7℃下加热 30m 有 20%失活,或者在商业灭菌温度下有 50%失活;
土霉素在 85℃下加热 30 分钟,有 2/3 的效力失去,但是链霉素和氯霉素去保持
稳定,不受影响.
(4) 用甘油降低生长培养基的水分活性,嗜热链球菌 AW 从 0.992 到 0.995,德氏乳杆
抗生素
达到的抗性(ml-1)
参考文献
青霉素
3IU
Hargrove et al(1950)
链霉素
500ug
金霉素
70-120ug
Solomon et al.(1966)
氯霉素
40-50ug
链霉素
500ug
氨苄青霉素
50ug
头孢氨苄
150ug
Ferri et al.(19790
金霉素
≤50-150ug
青霉素
后污染或是用于预防疾病的农药喷洒过的饲料喂牛.研究结果如下: (1) 在新制的 zabadi 中农药的浓度下降. (2) 牛乳的凝胶时间增加且干酪多孔. (3) 在含滴灭威的牛乳中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细胞絮凝成块,细胞数量也比对照 中的少. (4) 污染农药的牛乳的热处理和发酵有利于农药的降解. (5) 在速灭杀丁或 DDT 存在下,嗜热链球菌的生长速率降低,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 亚种对马拉硫磷和 DDT 敏感.
够重视,管理较差或错误的 CIP.第二为了提高保存期,牛乳生产商习惯向牛乳中添加杀生
化合物(例如 H2O2),第三玻璃瓶清洗机中存在的清洗剂和杀菌剂,牛乳中这些化合物的存 在能影响,甚至完全抑制菌种的生长.见下表:
酸乳发酵剂对各种清洗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敏感性(mg.l-1)
抑制剂
微生物
嗜热链球菌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 混合发酵剂
2 培养温度和接种量的影响:发酵菌种在 40-50ºC 培养时,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
佳的产酸率。生产加工条件会影响产酸率同时会影响终产品的质量。添加到原料乳中的发酵 剂量不准确会影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亚种的产酸速率。
3 乳腺炎和体细胞:乳酸菌在含有大量体细胞的牛乳中会使其活性降低 35%,把牛乳煮
亚亚种
杀菌剂/清洗剂
含氯化合物
5-100
2.5-100
50-2500
季铵类化合物
100-500
0.5-100
>250
两性电解质
>1000
碘伏
>2000
碱性清洗剂
10-60
60
500-1000
杀虫剂
马拉硫磷
200
N-氨基甲酸甲脂
20
7 环境污染:牛奶中农药(杀虫剂)残留事件曾有报道,该事件的产生很可能是由于挤奶
6 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会大大降低酸乳菌种的数目,据研究资料降低 45-50%. 7 磺曲霉素:磺曲霉菌和苄青霉菌产生对人体有剧毒性和引起肝癌的毒素, 8 甜味剂:在牛乳中加入≥9g.100g-1的糖可能会引起抑制剂或发酵迟缓,人工合成甜味剂也 会导致同样的结果. 9,镉(Cd):由于环境污染,牛乳中可能会发现高达 160ug.kg-1 的镉(Cd),此浓度过高,会抑制
5 抗生素残留:抗生素或其他抗菌剂被用于奶牛疾病的治疗中。奶牛最重要的疾病是乳房
炎,它能影响牛乳的产量和质量。目前英国大约有 1000 多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和抗菌化合 物被广泛用于乳腺炎的治疗。这些抗生素存在于牛乳中既能抑制菌种的生长,又能降低酸乳 发酵剂的活性。(见下页表格)
来自受过治疗的乳牛的牛乳必须保留 72H,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牛乳中残留的抗 生素对公众的健康有潜在危害。第二,少量的抗生素就能影响发酵剂的特性和活性,并导致 酸乳质量差或厂家的经济损失。
检测抗生素的方法主要有:BSDA,TTC,BCP(DELVOTEST),CHARM 等. (1) 嗜热链球菌的敏感性随所用的菌株的不同而变化. (2) 上述检测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对链霉素比嗜热链
球菌还敏感,分别需要 1.6-4.45ug.ml-1 和 7.3-13.0ug.ml-1 的链球菌就能对生长产
1.0
12.5-21.0g
6.6g
NR
四环素
0.13-0.5g
0.3-2.0g
1.0
金霉素
0.06-1.0g
0.06-1.0g
0.1
土霉素
0.4IU
0.7IU
0.4
杆菌肽素
0.04-0.12IU
0.04-0.1IU
0.04
红霉素
0.3-1.3mg
0.7-1.3mg
0.1
氯霉素
0.8-13.0mg
0.8-13.0mg
嗜热链球菌 PH 的降低. 10 磷酸盐:乳球菌的噬菌体抑制培养基(BIM)含有高浓度的与牛乳中的游离钙化学结合的
磷酸盐,从而阻止了噬菌体的复制.可是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在含有磷酸盐的牛乳中生长 受到抑制.
11,防腐剂:有些国家允许在果料酸乳中添加防腐剂,但不能在原味酸乳中添加,这些化合物 是抑制霉菌剂,同时会对发酵剂产生影响.
微生物
链霉菌
链霉素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四环素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新霉素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红霉素
58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氯霉素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诺卡氏菌
瑞斯托霉素
*细胞壁抑制剂
小单孢菌
庆大霉素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点青酶
青霉素
*细胞壁抑制剂
黄青霉素
18
梭链孢
梭链孢酸
核酸抑制剂
烟曲霉
烟曲霉素
地 衣 芽 孢 杆 杆菌肽素
0.5
酸乳原料中抗生素残留主要使嗜热链球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之间的混合生长
受到破坏或使产酸速率减缓而且又能导致脱水收缩或者乳清析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采
取一下措施:
(1) 用不含抗生素的牛乳进行酸奶的生产。
(2) 为了消除残留的青霉素污染物地活性,向牛乳中加入青霉素酶或能产生青霉素
酶的微生物,如微球菌。
8 噬菌体:噬菌体是能够侵染和破坏酸乳细菌的病毒,酸乳产量降低的结果导致加工乳的
凝固性差. 为了消除或控制噬菌体侵染,应该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预防措施(见 IDF,1991b): (1) 对发酵剂的增殖和生产使用无菌技术; (2) 确保器具和设备的有效灭菌; (3) 保证牛乳合理的热处理; (4) 限制车间人员在菌种操作室走动,菌种操作室的位置应远离生产区; (5) 检查进入菌种室和生产区的空气过滤情况; (6) 用次氯酸盐溶液向菌种室中的空气喷雾或对小规模的菌种转接使用层流柜; (7) 在噬菌体培养基中(BIM)培养发酵剂菌种; (8) 每天轮换使用不相关的噬菌体嗜热链球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菌株; (9) 使用直接罐内接种系统生产工作发酵剂,甚至零售产品; (10)浓度为 500mg.100L-1 的松节油(turpine)或黑胡椒油可抑制噬菌体侵染,但对德氏乳杆
生 50%的抑制作用.通过抗生素检测的牛乳仍可能含有足够的能抑制德氏乳杆菌保
加利亚亚种的链霉素.说明菌种不同差别很大.
酸乳发酵剂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ml-1)
抗生素种类
微生物名称
嗜热链球菌
德氏乳杆菌
混合发酵剂(IU)
青霉素
0.004-0.01IU
0.02-0.1IU
0.01
链霉素
0.38IU
0.38IU
0. 25iu
链霉素
500ug
Abu et al.(1989a,b)
6 清洗剂和杀菌剂残留:清洗剂和杀菌剂在乳品工业中广泛地应用于牧场和乳品厂的
设备的清洗和杀菌.清洗剂配方中含有碱性化合物(如 NaOH),而杀菌剂是季铵类化合物
(QAC),是碘或氯代化合物.
来源
产生的抗生素 产生量(%) 对酸乳发酵剂可能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菌保加利亚亚种的生长无影响. (11)豆乳中酸乳菌体的生长阻止了噬菌体的侵染(Farhat et al.1984)
9 细菌素:包括乳品发酵剂在内的多种细菌能够产生抗菌物质(通常从抗生素中分离得到的),
曾经称它们为类大肠菌素(colicin-like),现在称为细菌素.目前发现了乳酸菌产生的大约 70 多 种不同类型的细菌素.
荐的比率是 3 ㎎·100g-1 过碳酸钠(2Na2CO3×3 H2O2)和 1.4 ㎎·100g-1 硫氰酸钠(NaSCN)(IDF, 1988b),由于发酵过程中糖的代谢,牛乳中存在 H2O2,LPS 激活,就能抑制乳酸菌和其他微 生物的生长。UHT 牛奶中产生的 H2O2 的量最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