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宋的兵役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北宋的兵役制度

摘要

关键词

参考文献

1.《嵩山文集》卷1

2.《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长编》卷2建隆二年七月

4.《宋会要籍稿职官》

5.《文献通考》卷152

总结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宋代兵役制度的看法,大体可以分为三点,首先北宋养兵的目的不是为了打仗,其次北宋不得不养兵,再者北宋养了大批军队却从不看重。先分析一下北宋养兵的目的,不是养兵为了打仗是为了什么呢?赵匡胤曾对赵普说过:“吾家之事,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盖凶年荒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变生,有叛兵而无叛民。”1.✿同时,他也想用使“天下旷悍失职之徒,皆为良民之卫矣”。由此可见,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防止农民起义的爆发。他想通过招募饥民和“无赖“入军的方法来消除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达到稳定政权的目的。这是其一。同时,赵匡胤又不得不养兵,当时北宋与辽国之间还是十分紧张的,北宋不敢和辽国打仗,生怕战败后自己退到黄河边使得国本动摇。出于这种考虑,北宋养兵也就不能打仗了。

再来说说北宋不得不养兵的事。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开国后将都城选在了开封。就国防观念上来说,开封相当于一片裸漏在黄河边的平地,国防相当差。对于宋太祖没有将都城选在西安,建在洛阳这两个相对放守较好的地方,其实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因为“当时国防线早经残破,燕云失地未复,他不得不养兵。养病要粮食,而当时的军粮,也已要全靠长江流域给养”“为要节省一点粮运费用,所以迁就建都在开封。宋太祖当时也讲过,将来国家太平,国都还是要西迁的”2✿既然都城地理位置不好,那么当然就需要有充足的兵力随时准备抵御外患了。

北宋“冗兵”,照理来说军队的地位应该很高,但是恰恰相反,北宋对兵极其的不看重,甚至处于一种打压的态势。为了避免北宋成为继五代之后第六个短命王朝,赵匡胤一开始就实行“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措施。3✿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就发生在这时。同时宋太祖还设立的三衙的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来率领禁军,但是,这三衙的长官却让资望浅的官员充任,这让皇帝拥有了总领禁军的权力。宋太祖因袭了枢密院的制度,让文官来统领武官,“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及军师卒戍之政令,悉归枢密院。”4✿这一做法使主帅和枢密院相互牵制,牵制了将领。不仅如此,在禁军中,赵匡胤还用了“更戍法”,达到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5✿的目的,牢牢地控制了禁军。张其凡曾说过:“宋朝兵制,处处透着一个‘防字’,分散兵权,提防将帅,钳制士兵,严加防范,以免危及国家政权。由此,形成了猜忌和压制武将的惯例。”可见,宋太祖对自己的军队疑心重重,在这样的体制中,宋太祖会不“看重”兵也就很正常了。

纵观历史长线,宋太祖时期兵役制度确确实实给宋朝带来过好处。首先要提一提的是宋太祖所采取的募兵法,这个方法相当聪明,它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有害力量,包括农民、流浪汉各种“危险”因素转化维护统治的军事力量,巩固了北宋政权的稳定。其次是“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这种战略先易后难,实为稳妥之策。到了宋太宗时期,除了燕云等地被辽所占据,安史之乱以来延续了二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已经结束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又一次在中国出现,大大促进了宋朝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宋朝

迫离开土地的农民以及

流浪汉,还有在死亡线上挣扎的饥民,这些本来足以危害皇朝统治的各种社会力量,通过募兵养兵制度,便转化为维护宋统治的军事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