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4.2细菌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2《细菌》精品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2《细菌》精品教案

细菌一、教材分析“细菌”一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的第二节内容。

学生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后,进一步学习作为一类单细胞原核生物的细菌,教材从细菌的发现、形态结构和生殖三个方面介绍细菌。

首先通过列文虎克和巴斯德带领学生慢慢揭开细菌的“面纱”。

而后介绍了细菌的形态。

通过“观察与思考”,学生在认识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对比,学生进一步认识细菌的结构,再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最后介绍细菌的生殖及适应环境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理解巴斯德鹅颈瓶实验2.描述细菌形态结构和生殖的主要特征3.尝试进行驳斥“自然发生说”的实验设计,分析推测的科学能力。

4.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鹅颈瓶试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5.认同细菌繁殖速度快,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菌的结构。

(2)细菌的生殖。

2.教学难点:(1)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2)原核生物的概念。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细菌的发现看不到?利用数据说明细菌的微小,指出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所以肉眼是看不到的。

人类是怎么发现这类生物的?总结学生的讨论、回答,介绍列文虎克的贡献。

引导讨论:细菌哪里来的?教师介绍有关细菌来源的两种观点。

由于观察到肉汤里会自然形成细菌使肉汤变质等自然现象,19世纪前的人们广泛相信细菌是自然发生的,当时一些著名的科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

而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细菌是从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中产生的,肉汤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落入繁殖而导致的。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并尝试以肉汤作为原材料设计实验驳斥“自然发生说”。

总结“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的鹅颈烧瓶人类借助放大仪器发现了细菌。

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且举出例子证明。

尝试驳斥“自然发生说”。

数据加深学生的理解加深对微观生物的认识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分析推测能力,严谨的态度细菌的形态实验及“巴氏消毒法”。

部编版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5.4.2《细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部编版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5.4.2《细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细菌【整体设计】〖教材分析〗在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菌落特征等,对细菌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细菌是生物界中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作为分解者,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教材从细菌的发现、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方面讲述了细菌的基本知识。

了解细菌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生物世界。

利用日本731部队在我国进行细菌研究,大搞细菌战等材料导入新课,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民族责任感。

然后通过细菌发现的过程,阐明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

通过介绍巴斯德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细菌的个体很小,其形态和结构特点又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可以通过展示高倍显微镜和电镜下的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得出细菌从形态上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的结论;再通过《观察与思考》材料,让学生了解细菌的结构。

通过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较,突出细菌的特征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根据细菌没有叶绿体,引导学生推测细菌的生活方式,得出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生活方式为异养的结论。

细菌靠分裂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以及芽孢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或用课件展示等形式,使之形象化。

本节教学要以观察、讨论为主,重点对学生进行推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2. 能够描述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3. 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比较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电子显微境下的细菌图片,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并进一步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2. 观看教师展示的细菌分裂的图片和CAI课件, 了解细菌的快速繁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2.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和对科学研究勇于探索的精神,意识到讲究个人卫生的必要性。

5.4.2 细菌((30张PPT)教学设计导学案)

5.4.2 细菌((30张PPT)教学设计导学案)

【预习案】1.最先发现细菌存在的人是。

2.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

3.细菌的形态有状,状和状。

4.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

5.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生活,他们是生态系统中的者。

6.是细菌的休眠体,对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列出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一:比较细菌细胞与动物、植物细胞完成表格:小结:(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都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却没有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生物。

(2)细菌和植物细胞一样有_______________,细胞质中没有__________,细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自养或异养),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

(3)不同形态的细菌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有些细菌还有特殊的结构,位于细胞壁外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有助于运动的是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思考讨论阅读P74文字材料并观察图5-45,回答下列问题:1.细菌是怎样生殖的?2.细菌是如何抵抗不良环境的?3.细菌分布广泛与它们的哪些特点有关?【我的知识网络图】【训练案】一、选择题1.细菌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较,不可能含有的结构是()。

A.遗传物质B.成形的细胞核C.细胞质D. 细胞壁2.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单细胞生物B.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大多数营养方式是异养D.都有叶绿体3.下列结构不是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的是()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荚膜4.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什么为标准?()A 球菌B 杆菌C 螺旋菌D 芽孢5.细菌的发现者是()A.荷兰人列文虎克 B.英国人罗伯特·虎克 C.法国人路易斯·巴斯德 D.沃森二、问答题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口腔或鼻腔的液滴喷出2米以外。

人教版生物八上5.4.2《细菌》教案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生物八上5.4.2《细菌》教案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生物八上5.4.2《细菌》教课设计设计及反省细菌学校长海县第一中学事例名称细菌教师姓名陶英事例种类新授学段初中二年级1.描绘细菌的主要特点。

2.试试经过将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断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教课目的经过认识发现细菌的过程,认可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亲密有关的看法,3.认可科学的新发现是成立在周密的思想和精美的实验基础上的看法。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们对生物学科有必定的认识,并渐渐的认识到了生物的重要性,特别是生物会波及到好多平时生活的经验和道德上的一些知学习者解析识。

本学期主要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和环境是一致体,所以本学期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的培育。

教课要点:细菌的主要特点。

教课重难点教课难点:细菌的发现史。

教学过程导学步教师引学生自主学习、合任务骤领点拨释疑、鼓舞评论作学习、展现稳固1我们已经学习知创道细菌和真菌广教课过程设泛的散布在自然情界中,与我景一们的生复习发问导入活亲密有关,教师导发问:怎样划分细入菌菌落和真菌菌新落?课1/5人教版生物八上5.4.2《细菌》教课设计设计及反省(课件)随着科学家的思顾一下,在小时克发现了细菌的存在,候,我们吃饭以前发现了人们素来不知妈妈老是要我们道的“小人国”,惹起洗手,这是为何提出的问题。

了人类认识的重要改一变,这与他的勤苦仔细那?学习研究离不开,可是也离合作学习是谁发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了细菌?假如没有他研制的显发现细菌。

2细菌的发现导学任务1.学生观看视频,回答视频后的三个问题。

本节课中波及到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经过 (视频)巴斯德鹅颈瓶实验总结出在做实验视频。

巴斯德不盲实验是要有周密从威望,对细菌的根源德鹅颈瓶实验视 的思想和精美的提出异议,并精心设计频。

仪器。

同时教育学了一个有名的鹅颈瓶生们为人处世也实验。

(课件演示)二发此刻生活中有是同样要谨慎,正 科学的发现需要谨慎哪些详细的应用 直,脚踏实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5.4.2《细菌》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5.4.2《细菌》 教学设计

《细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细菌》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教材的引入是从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开始的,教学内容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呈现的,从学生最熟悉的环境启发他们进入微观的环境中去。

教材在本节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脉络安排内容,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侧重引导学生自己去通过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来归纳出细菌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获得基础知识,发展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在制作课件和学案时都着重体现了这些方面。

本节课在整章的编排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对前面所学的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延续,启下是为后面讨论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做铺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细菌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本节课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能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等主要特征。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掌握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结构2.教学难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四、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普遍有较浓厚的兴趣,个体表现欲望比较强烈,在课堂上参与课堂活动的积级性普遍较高。

但是他们对生物知识的体会比较直观和片面,特别对微生物缺乏认识,对科学的探究能力相对欠缺。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破伤风”一词,你们一定不陌生。

那你们知道破伤风是由什么引起的吗?什么样的伤口才容易得破伤风呢?前面我们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知道了细菌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的手上、身上、书本上等等,甚至是空气中,但我们能看见它们吗?你了解细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细菌的有关知识。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学习任务一:细菌的发现自学课本P71—72页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分小组展示:1.最先发现细菌的人是,他利用发现了细菌。

5.4.2 细菌(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5.4.2 细菌(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5.4.2 细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细菌是生物界中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它可以作为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教材从细菌的发现、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方面讲述了细菌的基本知识,了解细菌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生物世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会观察细菌的形态,能进行正确分类。

(2)掌握细菌的结构,通过细菌的细胞结构推测其营养类型;(3)了解芽孢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将细菌的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相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进而进行推测的科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史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三、教学重难点1.细菌的形态特点和细菌的结构特征以及细菌的营养方式。

(重点)2.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泛的原因。

(难点)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激发热情以破伤风杆菌为背景,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探究细菌的结构和生殖。

(二)细菌的发现——明确教学目标1.列文虎克(教师简介)通过资料展示列文虎克,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17世纪后叶,列文虎克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了多种微小的生物。

一次,他把一位从未刷过牙的老人的牙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吃惊的发现了许多小生物。

这些小生物呈杆状、螺旋状或球状;有的单个存在,有的几个连在一起。

他把小生物绘制成图,寄给英国的皇家学会,发表在学会的会刊上,从此人们知道了细菌的存在。

2.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引导学生对鹅颈瓶实验进行分析)学生讨论分析: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三)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1.让学生描述自己对细菌的认识,引起大家的共鸣。

细菌的个体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5.4.2细菌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4.2细菌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二、细菌的形态
分析:通过下面的描述,说明细菌的个体有什么特点?
描述1: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1颗小米粒大→个体微小(单细胞)描述2:只能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观察与归纳:结合教材与下图细菌的形态,归纳细菌的大致可以分为哪些?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都是_,有些细菌虽然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是每个细菌都是。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

三、细菌的结构
观察与辨认:
结合教材与下图,辨认细菌的结构,并说说这些结构的作用。

补充:部分细菌有鞭毛和荚膜
观察与思考,分组讨论:结合细菌的结构,思考以下问题。

1.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比较,细菌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2.细菌能像植物那样自己制造有机物吗?为什么?
不能制造有机物。

因为细菌没有叶绿体,它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

(营养方式:大多数是异养)
四、细菌的生殖
观察与思考:
观察下面细菌的生殖过程图,思考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
分裂生殖
算一算:假如你手上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若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进行小组讨论)
知识延伸:不良环境中细菌的特殊现象
观察与思考:结合教材和下图,观察细菌的特殊现象并思考。

5.4.2细菌说课稿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5.4.2细菌说课稿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2.增强学生对细菌知识的直观感受,降低学习难度;
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课堂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困难;
3.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
应对策略:
1.通过多媒体资源、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细菌结构的理解;
2.加强实验前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教学重点、难点的充分讲解。
课后评估教学效果的方法包括:
1.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简洁的布局,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细菌的基本形态、分类、结构特点、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板书风格将采用图表结合文字的形式,以直观、系统的方式呈现知识点。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
1.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系统化认识;
2.强化重点、难点,便于学生记忆;
4.联系实际: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细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提高学习意义感;
5.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给予积极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和探究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快速掌握细菌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1.教具:显微镜、细菌模型、挂图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2《细菌》课件(共45张PPT)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2《细菌》课件(共45张PPT)

细菌的发现
细菌的发生
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生殖
1935年,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哈尔滨附近的 平房镇建立了一支3000人的细菌部队,这 就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专门从事细菌武 器的研制。这个部队每月能生产鼠疫菌300 公斤,霍乱菌1000公斤,炭疽菌500—600 公斤并用中国人作活体试验,仅1940— 1943年就使3000多人惨遭杀害,1940— 1944年,日本曾在我国浙江,湖南、河北、 河南、山东和山西等省的11个县市多次使 用细菌武器,结果在宁波和常德等地鼠疫 大流行。
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 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 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 上的细菌的数目是多少? 这对你搞 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100×28 = 25600
2(2)芽孢是怎样形成的? 芽孢是生殖细胞吗?
芽孢的形成对细菌有何意义?
原细胞壁 残留细胞质
芽孢厚壁 芽孢细胞质
1、(1)电镜下细菌有哪几种形态?
金黄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炭疽杆菌 乳酸杆菌
螺旋菌
霍乱弧菌
1、(2)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 有哪些特殊结构?
细菌的结构
DNA(遗传物质)
运动
鞭毛
细胞膜
细胞质
荚膜
特殊结构
细胞壁
保护
基本结构
1、(3)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 相比有哪些区别?
说出细菌与动、植物 细胞相比最大的不同 是什么?
有些细菌 在生长发育 后期,个体 缩小、细胞 壁增厚,形 成芽孢。是 对不良环境 有较强抵抗 力的
休眠体!
芽孢——细菌的休眠体
No Image
芽孢:不是孢子、即不是生殖细胞 是休眠体!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2《细菌》名师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2《细菌》名师教案

第二节细菌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对细菌的学习,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用批判性思维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的理性思维。

2、学习目标知识: 1、通过观察会描述细菌的根本形态;2、能识记细菌的构造特点;3、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拟,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4、结合生活实际,推测细菌的生殖方式。

能力: 1、通过巴斯德的实验,参与探究细菌发现的过程,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思想;2、通过观察细菌构造示意图,回忆动植物细胞的构造,总结出细菌的构造特点,培养观察能力,比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开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3、通过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教学重难点1.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细菌的繁殖方式。

2.难点:细菌的主要特征,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细菌的发现史、形态和构造较为陌生。

所以要求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学生熟知的典型事例,了解细菌的形态、构造和生殖,进而明确讲究卫生的重要性。

三、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查看?细菌?预习任务和?细菌?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应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展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说明导入提出问题:是什么引起食物〔肉汤〕变质的?由此引入课题。

产生兴趣,主动探究肉汤变质图片细菌的发现提出问题:肉汤中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资料阅读:教材71页--细菌的发现学生阅读完毕后答复以下问题: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是怎样发现细菌的?〔注重显微镜功绩〕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是怎样证明肉汤里的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微生物学之父〞?4.通过以上故事的阅读,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样的认识?阅读教材第71页,认真思考。

《细菌》八年级初二上册PPT课件(第5.4.2课时)

《细菌》八年级初二上册PPT课件(第5.4.2课时)
请同学们带着以上问题,阅读教材P71-74内容。
一、细菌的发现
• 细菌是怎样发现的呢?
世界上最早发现细菌的人是 荷兰人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制造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
放大300倍的细菌病毒
一、细菌的发现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雨水和牙垢等物质,发现了很多呈杆状、螺旋状和球 状的小生物,有的单个存在,有的连在一起,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细菌。 他惊叹地记录道:“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 “在人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小居民,比整个荷兰王国的人还要多。” 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 二__氧__化__碳_, _____水___和_无__机__盐_,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_吸__收___和 __利_用___,进而制造_有__机__物_.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有相当一部分细菌与真菌是寄生在活动植物体,导致动植物患上不同程度的疾病
• 手癣是发生于掌面的浅部真菌病,多数是从足癣自身传染而来,多见水疱型和 鳞屑角化型。
技能训练
为了验证细菌对植物体是否有分解作用,某小组提出了3种实验方案:
方案 一 二

甲组 放在无菌条件 灭菌处理,无菌条件
灭菌处理,无菌条件
乙组 暴露在空气中
灭菌处理,暴露在空气 中
灭菌处理接种细菌再无 菌条件
技能训练
(1)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排除除了有无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的影响。
专题5.4.4
The Role Of Animals In The Biosphere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 的作用
八年级生物
专题5.4.2
The Role Of Animals In The Biosphere

八年级生物上册5.4.2《细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5.4.2《细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 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普遍较高。从作业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细菌知识的掌握情况良好,但在某些细节问题上仍需加强理解。
5. 教师评价与反馈:
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良好表现,教师予以肯定,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于学生在测试和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给予具体的指导和解释,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细菌知识。同时,教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1)科普图书:推荐学生阅读关于细菌的科普图书,如《细菌的世界》、《细菌的秘密生活》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等知识。
(2)科普视频:推荐学生观看关于细菌的科普视频,如BBC纪录片《细菌:生命的奇迹》、国家地理频道《微生物的秘密世界》等,通过视频的形式直观展示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事、案例和视频等方式引出细菌课题,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此外,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在课堂管理方面,部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过于活跃,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课堂纪律,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细菌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细菌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5.4.2《细菌》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5.4.2《细菌》教学设计

第二节细菌【教学目标】1.理性思维(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知道细菌的生殖方式。

(3)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尝试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2.生命观念与立德树人(1)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2)通过细菌生殖的了解,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3)关注细菌与人类健康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教学难点】(1)比较细菌与动物、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2)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泛的原因。

【教学方法】“问题启发、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以问题为主线,着重让学生理解细菌的主要特征,即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等方面的特征。

本设计通过动画进行情景导入,引导学生从认可细菌无处不在,进而引导学生看不见的细菌,如果要发现和证实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激发学生探索思考,过渡细菌发现史,获得情感的提升,发挥生物学科立德树人的作用。

在鹅颈瓶实验中用动画和视频的形式还原巴斯德实验,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见证科学思维的严密性。

以问题过渡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呈现丰富的多媒体图片,3D动画以及视频,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引导学生感知细菌的形态、结构,把细小的生物放大,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学生更易理解。

通过对细菌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和归纳,引导学生认识细菌结构,再根据知识回顾推导细菌营养方式,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高阶思维。

再动态图给学生视觉的震撼,深刻感受细菌生殖方式,繁殖速度快;设计技能计算,强化学生认识细菌生殖的特点,关注个人卫生。

最后通过首位呼应的问题把知识点串起来,意在让学生深刻感知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个体微小,易扩散;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会形成芽孢,抵抗力强等)。

最后根据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细菌在哪里?教师活动:以问题“细菌在哪里?”点出“与菌相伴,不知菌”的事实。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2《细菌》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2《细菌》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菌显微镜切片、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生活环境。
2.以现实生活中的细菌应用实例为导入,引发学生对细菌的兴趣和好界中有什么作用?”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4.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菌的繁殖速度和生活习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多元化评价与反思: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4.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本案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细菌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等,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享个人观点等方式,展开深入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成长。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细菌的结构特点、繁殖方式、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等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2《细菌》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教学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2《细菌》这一章节时,我以一名特级教师的经验,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本案例紧密结合学科和课程主要内容,注重实用性,符合教学实际,并以人性化的语言呈现。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知识深度,我以细菌的相关知识为核心,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细菌的结构、生活习性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生物素养。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2《细菌》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2《细菌》教学设计
(5)讲解细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发酵、制药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细菌的相关知识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交流经验。
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细菌在生活中的应用、细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等;
(1)学生分享自己对细菌的了解和疑问;
(2)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关注细菌与人要求。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方式,向学生讲解细菌的基本概念、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繁殖特点。
2.教学目标:
(2)关注生物学领域的前沿动态,了解细菌研究的新进展,与同学分享学习成果。
4.小组合作:
(1)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份关于细菌知识的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设计新颖,展示细菌的相关知识;
(2)组织一次小组内的细菌知识竞赛,互相提问、讨论,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生物学素养。
5.家庭作业:
(1)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介绍细菌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目标:
使学生全面掌握细菌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思维。
3.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繁殖特点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
(3)教师强调细菌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细菌现象,撰写观察报告。
3.教学过程:
(1)教师发放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八年级生物5.4.2 细菌优秀教案

八年级生物5.4.2 细菌优秀教案

细菌一、教学目标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拟,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开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4、强化振兴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5、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二、重点和难点1、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等图片资料;CAI课件;显微镜;永久细菌涂片。

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站,搜集与细菌有关的资料。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教学设计导入:细菌发现和研究的三个故事学生: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不是什么科学家,而是荷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的管理员,他的名字叫列文虎克。

他从小就迷上了自己制作放大镜,他磨制的镜片可以将物体放大200到400倍。

用这些镜片,列文虎克观察了很多东西,他将观察到的景象绘制成图画寄给英国皇家学会。

从这些图画中人们第一次认识了各种形态的细菌,英国皇家学会还选举他做会员,相当于我们的科学院院士。

学生:很长时间人们一直不知道细菌是从那里来的。

人们观察到腐烂的牛肉汤里有很多细菌,就认为细菌是从肉汤里自然而然产生的。

意大利的斯巴兰扎尼做了一个实验,他准备了几个玻璃烧瓶,把它们刷洗干净,灌进肉汤。

把瓶颈放在火上烧,玻璃融化在一起,将瓶口死死封住。

这样一来,不管多么小的细菌也休想钻进玻璃瓶了。

瓶口封好后在沸水里煮了一个多小时,杀死了肉汤中的全部细菌。

几天之后,肉汤没有变质,证明了细菌是从空气中进入肉汤里的。

可是有的生物学家质疑说:自然生殖有可能需要借助空气中某些化学物质完成,斯巴兰扎尼隔绝了空气,就破坏了生物“自然发生〞的条件,因此没有微生物生出来。

这样的疑问听上去也是有道理的。

〔学生纷纷点头同意〕学生:1860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终于设计出了一个新的实验,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

他把肉汤灌进两个烧瓶里,第一个烧瓶就是普通的烧瓶,瓶口竖直向上;而将第二个烧瓶在火焰上熔化瓶颈,不是将它融合,而是把它拉长,弯曲成鹅颈一样的曲颈瓶。

5.4.2《细菌》课件(17张PPT)

5.4.2《细菌》课件(17张PPT)

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膜
细胞核细胞核 液泡 细A 细菌只有_______ 集中的区域,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____________和 叶绿体 __________
请你归纳
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细菌 的结构
细胞壁 细菌没有成 细胞膜 基本结构 形的细胞核 细胞质 和叶绿体 DNA 荚膜:保护细菌 特殊结构 鞭毛:使细菌能在液 体中运动, 有利于细 菌适应环境。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形态:单细胞,个体十分微小 杆状 ,______ 球状 , 螺旋状 常见有 ______ ______ 2.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DNA) 荚膜 鞭毛
四、细菌的生殖
分裂生殖 芽孢(细菌的休眠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请你判断 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差异,决定 了细菌的营养方式与植物不同。请你推 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呢?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 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 单的无机物,是生态 系统系统中的分解者.
使细 雪菌 梨分 腐解 烂雪 梨
3、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型 自养型:绿色植物 营养方式 异养型:动物、细菌、真菌
第二节 细菌
2000-4000个细菌并排 能穿过绣花针上的小孔
电镜下头发上看到的细菌
针头上的细菌
细菌十分微小,必须在高倍镜或电镜下才能观察到。
这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的几种形态, 请你认真观察,并尝试将它们进行分类。
A
B
C
D
E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形态 ①个体:十分微小
②形态:细菌有球状、杆状、螺旋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2、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 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 严格的消毒, 严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戴上消毒过的手套 和口罩,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和口罩,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外科医生手术进行严格消毒的目的是防止细菌进 入病人体内; 入病人体内;戴手套是为了防止手消毒不干净而留 有细菌; 有细菌;戴口罩是防止医生呼吸时将细菌带入病人 体内。 体内。 上述做法都是为了防止细菌感染病人。反之, 上述做法都是为了防止细菌感染病人。反之,也防 止病人身体的病菌感染医生。 止病人身体的病菌感染医生。
鞭毛 细菌依靠鞭毛泳动。 细菌依靠鞭毛泳动。 鞭毛是从细胞膜上 一个基点生出的穿 过细胞壁和粘液层 的细长丝状物,其 的细长丝状物,其 长度可以是菌体长 度的几倍。大多数 度的几倍。大多数 球菌无鞭毛,有些 杆菌生有鞭毛,螺 旋菌都生有鞭毛。
细菌的生殖
细 菌 的 繁 殖 过 程
细菌的繁殖很快,在适宜条件下每20~30 细菌的繁殖很快,在适宜条件下每20~30 分钟就能分裂一次. 分钟就能分裂一次.
抹 布 和 砧 板 上 的 细 菌 针头上的细菌
一个著名的科学实验
巴斯德(法) --- “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之父” 巴斯德( 曲颈瓶实验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螺旋菌
葡萄球菌
有荚膜的细菌结构
细菌的结构
(1)单细胞个体 细胞壁 (2) 主要部分 细胞膜 细胞质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DNA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DNA (3)荚膜、鞭毛 荚膜、
讨论1 讨论1
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1、细菌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 、 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遗传物质 DNA)。 2、没有叶绿体。 、 3、有的细菌有荚膜,有的细胞有鞭毛。 、
讨论2 讨论2
结构 类型
细菌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一、细菌的发现
思考题: 思考题:
1.细菌是如何发现的? 细菌是如何发现的? 2.细菌是自然发生的吗? 细菌是自然发生的吗? 3.后人为什么称巴斯德为“微生物学之 后人为什么称巴斯德为“ 父”? 4.通过以上故事的阅读,你对科学的发现 通过以上故事的阅读, 有什么新的认识? 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活中的细菌
n (2n)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细菌的那些特点和他们的分布 广泛有关? 广泛有关?
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 个体微小, • 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 •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P61) • 抵抗外界不良环境,易扩散。 抵抗外界不良环境,易扩散。
练习: 练习: 课本P61 课本P61 计算
芽孢是某些细菌在其生活史的某一阶段 形成的内生孢子,是细菌的休眠体。 形成的内生孢子,是细菌的休眠体。 芽孢具有休眠作用, 芽孢具有休眠作用,一般条件下可以生 存十多年。 存十多年。 芽孢特别能够耐受高温和干燥。 芽孢特别能够耐受高温和干燥。 芽孢的孢壁较厚,折光性强, 芽孢的孢壁较厚,折光性强,要用专门 的染色方法才能观察到芽孢。 的染色方法才能观察到芽孢。
有 有 有 有
其他
有叶 绿体 没有叶 绿体
植物 有



没有叶绿 没有, 没有, DNA) (有DNA) 体,有的 有荚膜等
讨论3 讨论3
试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 试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是怎样的? 是怎样的? 由于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由于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不 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 的有机物生活,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的有机物生活,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清塘铺镇中学
马院辉
教学目标
1.描述菌的主要特征。 描述菌的主要特征。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 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 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 的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 相关。 相关。
第二节
细 菌
一、细菌的发现 二、细菌的形态结构 三、细菌的生殖 细菌的生殖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当咳嗽或打喷嚏时, 3、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口腔或鼻腔内的液 滴喷出2米以外。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 滴喷出2米以外。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 这样会对他人带来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这样会对他人带来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鼻腔黏液内也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 会残留有细菌等微小生物。当人咳嗽或打喷嚏时, 会残留有细菌等微小生物。当人咳嗽或打喷嚏时, 气流会把口腔和鼻腔中的黏液带出很远, 气流会把口腔和鼻腔中的黏液带出很远,黏液中 的水分很快蒸发, 的水分很快蒸发,细菌等微小生物就会随着气流 四处散布,威胁他人的健康。因此, 四处散布,威胁他人的健康。因此,在咳嗽或打 喷嚏时,应使用手帕或纸巾挡住口鼻, 喷嚏时,应使用手帕或纸巾挡住口鼻,并且避免 直接面对他人。 直接面对他人。
二、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1、大小: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 、大小: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 亿个细菌堆起来, 亿个细菌堆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 大。 2、形态: 杆状、螺旋状、球状 、形态: 3、结构 、
有 荚 膜 的 细 菌 细菌的荚膜具有粘性 细菌的荚膜具有粘性,较松厚。功能: 粘性,较松厚。功能: 1.保护作用: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 1.保护作用 保护作用: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 保护不受其它细菌吞噬作用。 2.具荚膜的致病菌毒力强,失去荚膜的 2.具荚膜的致病菌毒力强,失去荚膜的 致病力下降。 3.提供养料和堆积代谢废物的作用。 3.提供养料和堆积代谢废物 提供养料和堆积代谢废物的作用。 4.是鉴定细菌依据之一。 4.是鉴定细菌依据之一。
一个芽孢形成一个细菌的过程( 一个芽孢形成一个细菌的过程(图)
1个细菌繁殖(分裂生殖): 个细菌繁殖(分裂生殖):
1 2(21) 4 (22) 8 (23)
30分钟分裂一代,4小时分裂8代. 即n = 4/0.5 = 8 100个细菌,4小时后 100个细菌,4小时后 总数 = 100* (28) = 25600 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