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心理的发展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0-3 岁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点:
1. 感知觉发展:婴幼儿通过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来探索和认识世界。
他们对颜色、声音、形状等非常敏感,并逐渐学会分辨和区分不同的刺激。
2. 运动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运动能力迅速发展。
他们学会翻身、坐立、爬行、站立和行走等基本动作,这些运动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他们探索环境和发展自主性。
3. 语言发展:婴幼儿开始发出声音,并逐渐学会说话。
他们通过模仿和重复来学习语言,能够理解简单的词语和指令,并尝试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4. 情绪发展:婴幼儿开始表达各种情绪,如喜悦、愤怒、悲伤等。
他们需要得到父母或照顾者的关注和回应,以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5. 认知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
他们能够记忆、模仿和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索欲。
每个婴幼儿的发展速度和方式都可能有所不同,这些只是一些一般性的特点。
同时,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婴幼儿心理发展规律
婴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婴幼儿是人类生命周期中最为脆弱和重要的阶段,其心理发展规律对于整个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经历了快速的身体和认知发展,同时也在情感、社会以及语言方面有着显著的进步。
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对于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
1. 感知和认知发展婴幼儿的感知和认知发展是从出生开始就展开的。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儿主要通过感官来感知和认知外界世界。
他们会通过触摸、听觉、视觉等感官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并逐渐建立起对外界事物的认知。
在感知和认知发展过程中,父母和其他关爱者的陪伴和引导非常重要,他们可以通过与婴儿的互动来促进其感知和认知的发展。
2. 情感发展婴幼儿的情感发展是其心理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婴幼儿主要通过情感表达来与父母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他们会通过哭泣、微笑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并逐渐学会用语言和行为来表达情感。
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对于婴幼儿的情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温暖的拥抱和亲吻来传递爱和安全感,帮助婴幼儿建立起健康的情感联系。
3. 社会发展在婴幼儿的社会发展中,他们会逐渐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并逐步融入到社会生活中。
在与父母和其他亲近的人交往中,婴幼儿会学会分享、合作和互助,逐渐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会发展也包括了对规则和社会价值观的认知,婴幼儿会逐渐学会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从而在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4. 语言发展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之一,而婴幼儿的语言发展则是其心理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幼儿会开始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并逐渐学会模仿成人的语音和语调。
通过父母和其他人的模仿和引导,婴幼儿会逐渐学会说话,并建立起有效的语言交流能力。
语言的学习和发展对于婴幼儿的认知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婴幼儿足够的语言刺激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语言能力。
婴儿的心理与情感发展
婴儿的心理与情感发展一、介绍婴儿的心理与情感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在婴儿的早期阶段影响其将来的成长和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婴儿的心理与情感发展的过程,以及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
二、婴儿的心理发展1. 感知和认知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开始发展感知和认知能力。
他们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他们周围的环境,并开始对声音、图像和触觉作出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发展起对对象、人脸和表情的记忆,这对于理解和与外界互动非常重要。
2. 运动和探索随着肌肉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婴儿能够主动地探索他们的周围环境。
从抬头、坐起来到爬行和行走,这些运动和探索的过程对于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至关重要。
它们不仅有助于婴儿建立自信心,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认知机会。
3. 语言和交流婴儿在语言和交流方面的发展也是非常关键的。
尽管他们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无法说话,但他们能够通过咿咿呀呀的声音和面部表情来与他人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模仿和理解语言,并逐渐熟悉他们所处的语言环境。
这为他们将来的语言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婴儿的情感发展1. 依恋与亲子关系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建立的情感连结对于他们的情感发展至关重要。
在早期阶段,婴儿依赖主要照顾者来满足他们的生理和情感需求。
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婴儿发展出信任、安全感和自信心。
2. 情绪表达和调节婴儿在早期阶段也开始表达和调节情绪。
他们通过哭泣、笑或其他表情来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情感状态。
同时,主要照顾者的反应和支持对于婴儿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婴儿通过主要照顾者来学习和理解情绪,并逐渐学会适当地应对和调节情绪。
3. 社会互动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开始与他人进行更多的社会互动。
婴儿逐渐意识到他们是与他人相关联的个体,并开始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微笑或其他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这些社会互动对于婴儿建立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婴儿的心理与情感发展不仅受到个体内部的因素影响,也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在这个阶段,他们通过感受周围环境、与他人互动和探索,建立起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他们在认知能力上的进展。
1. 婴儿期(出生至2岁)婴儿期是心理发展的最初阶段。
从出生到2岁,婴儿经历了许多重要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主要通过感官体验和运动发展。
1.1 感官经验婴儿通过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口味等感官经验来建立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他们会用手去触摸和抓握物体,用嘴巴去尝试和咀嚼物品,以探索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环境。
1.2 运动发展婴儿在这个阶段逐渐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如翻身、爬行、坐立和站立等。
通过这些运动,他们能够更好地探索周围环境,并与他人进行互动。
2. 幼儿期(2岁至6岁)幼儿期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开始逐渐理解和解释世界。
2.1 建构主义认知在幼儿期,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理解事物。
他们通过玩耍和角色扮演来模拟现实生活,这有助于他们建立对社会规则和角色的认识。
2.2 语言和沟通幼儿期也是语言和沟通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
从简单的单词到流利的句子,幼儿逐渐学会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同时,他们也通过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和理解。
3. 学前期(6岁至12岁)学前期是儿童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思考抽象的概念,并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
3.1 抽象思维从具体的事物到抽象的概念,儿童在学前期开始运用抽象思维。
他们能够进行分类、序列和比较等思维活动,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复杂性。
3.2 逻辑推理儿童在学前期开始运用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
他们能够思考因果关系、推理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这些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思维活动奠定了基础。
总结: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感官经验到运动发展,再到建构主义认知和抽象思维。
婴儿的早期心理发展
婴儿的早期心理发展婴儿的早期心理发展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它对于孩子未来成长和个性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心理学的角度,对婴儿早期的心理发展进行探讨。
一、婴儿的情感发展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主要以情感表达和建立情感联系为主要任务。
通过亲子互动,婴儿能感受到关爱和安全感,进而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此时,父母的关怀和温暖对于婴儿的情感发展至关重要。
二、婴儿的认知发展婴儿的认知能力在出生后逐渐发展。
早期,他们通过感觉和运动经验来获取并理解世界。
通过不断接触和观察,婴儿开始形成基本的认知结构和模式,例如对形状、颜色和声音的辨别。
同时,他们也逐渐发展出简单的记忆能力,能够记住一些重复出现的事物或经历。
三、婴儿的社交发展在早期心理发展中,婴儿也开始建立社交联系和学习社会规则。
通过与父母和其他亲近的人的互动,婴儿逐渐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并开始通过模仿和观察学习、运用社交规则。
此外,在与其他婴儿互动的过程中,他们也开始学习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四、婴儿的语言发展婴儿的语言发展是早期心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尽管婴儿在出生后并不会立刻说话,但他们会通过听和模仿来学习语言。
早期,婴儿开始能够分辨和理解一些简单的语音和语调,并逐渐开始模仿发出一些基本的声音。
通过与父母和其他人的交流,婴儿逐渐建立起语言能力,并开始识别和运用一些简单的词汇。
五、婴儿的感知发展婴儿在早期心理发展中的感知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逐渐能够辨别和感知环境中的不同刺激,如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等。
随着感知能力的提升,婴儿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更为准确的反应,并逐渐建立起对外界环境的认知。
六、婴儿的运动发展早期运动发展对于婴儿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肌肉控制和协调能力的提高,婴儿能够自主地运动、事物的重量和形状,以及通过运动探索周围环境。
同时,婴儿的运动发展也与认知发展相互关联,通过不断的运动探索,婴儿逐渐建立起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总结起来,婴儿的早期心理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情感、认知、社交、语言、感知和运动等多个方面。
婴幼儿期心理发展特点
婴幼儿期心理发展特点婴幼儿期是人类生命中最初的阶段,也是心理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之一。
婴幼儿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对于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几个重要特点。
1. 感知与认知的初步发展在婴幼儿期,感知与认知的发展是重中之重。
通过感觉器官的刺激和大脑的处理,婴幼儿逐渐开始认识自己周围的世界。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他们能够感知到颜色、形状和声音等,然后逐渐学会将这些感知与周围的事物和人进行连接和辨别。
2. 情感与情绪的表达婴幼儿期的孩子常常通过情感与情绪的表达来交流和表达自己的需求。
他们可能会哭闹、笑脸或大声呼叫等来引起父母和照顾者的注意。
这是他们尚未掌握语言表达能力的情况下,对于外界需求作出的自然反应。
同时,婴幼儿还具备对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依恋以及对陌生人的不信任等情感表达。
3. 运动与探索的发展随着婴儿日渐成长,他们的运动能力也逐渐得到发展。
从头部抬起到翻身、爬行、站立,以及最终学会走路,这一过程是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标志。
通过运动的探索,他们不断认识世界和自己的身体。
婴幼儿的探索行为也为他们的认知能力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4. 语言能力的初步发展在婴幼儿期,孩子开始逐渐领悟和使用语言。
虽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有限,但通过倾听和模仿,他们能够学会简单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婴幼儿受到父母和其他人的语言输入的影响,努力学习使用语言来传达自己的需求和兴趣。
5. 社交技能的初步发展在婴幼儿期,孩子开始发展社交技能并与他人建立联系。
他们会通过眼神接触、微笑、对人物的注视等方式来与他人进行互动。
此外,通过与父母和其他照顾者之间的互动,婴幼儿开始学习分享、合作和基本的交往规则。
6. 自我意识的形成随着婴幼儿的成长,他们逐渐开始建立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
婴幼儿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开始与他人区分开来。
此外,婴幼儿也开始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认知技能,比如认识到自己的身体部位和名字。
总结:婴幼儿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快速而复杂的过程。
心理学婴儿的三个阶段
心理学婴儿的三个阶段当一个新生命诞生,他们便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之旅。
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婴儿的发展被划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发展任务。
一、感知运动阶段(0-2 岁)这个阶段是婴儿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的时期。
他们的认知能力主要依赖于直接的感觉和运动经验。
刚出生的婴儿,视觉和听觉都还比较模糊,但他们能够通过嗅觉和触觉来寻找母亲的怀抱,获得安全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比如伸手去抓握眼前的玩具,或者翻身、坐立、爬行。
在这个过程中,婴儿逐渐理解了物体的恒存性。
这意味着他们明白了即使一个物体从眼前消失,它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
比如,当妈妈把玩具藏在毯子下面,婴儿会努力去寻找,因为他们知道玩具并没有真正消失。
此外,婴儿还会通过不断的重复动作来探索周围的环境。
比如,反复扔玩具,观察它掉落的过程,从而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二、前运算阶段(2-7 岁)在这一阶段,婴儿的语言能力开始迅速发展,但他们的思维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此时的婴儿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但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难以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比如,当他们在玩游戏时,如果自己想要某个玩具,就会认为别人也想要。
另外,前运算阶段的婴儿在思考问题时缺乏逻辑性。
他们可能会根据事物的表面特征来进行判断,而不是基于内在的逻辑关系。
例如,给他们看两堆数量相同但排列方式不同的糖果,他们可能会认为排列长的那堆糖果更多。
这个阶段的婴儿还具有泛灵论的特点,即认为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和意识。
他们可能会跟自己的玩具说话,仿佛玩具能听懂一样。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婴儿的思维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他们能够理解守恒的概念,明白物体的属性不会因为外在形式的改变而变化。
比如,无论把一杯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他们知道水的量是不变的。
此时的婴儿也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这种推理仍然需要依赖具体的事物和实际的操作。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当一个新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他们不仅带来了身体的成长,更开启了心理发展的奇妙旅程。
婴幼儿时期是人生中极为关键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对个体的未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婴儿主要通过感官来感知世界。
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都在逐渐发展和完善。
新生儿的视力较弱,但他们对光线和人脸的轮廓已经有了一定的敏感度。
他们会被母亲温柔的声音所吸引,喜欢被轻轻抚摸所带来的舒适感。
大约在 2 个月左右,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这是他们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第一步。
当看到熟悉的面孔,尤其是父母的笑容时,他们会用自己天真无邪的微笑作为回应。
这种互动不仅让婴儿感受到关爱和安全感,也促进了他们情感认知的发展。
3 到 6 个月的婴儿逐渐能够区分熟悉的人和陌生人。
当面对陌生人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不安和恐惧,这被称为“陌生人焦虑”。
这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婴儿认知能力的进步,他们已经能够辨别不同的人,并对熟悉的环境和人产生依赖。
6 到 12 个月的婴儿进入了依恋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会对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产生强烈的依恋情感。
当母亲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哭闹不止;而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又会迅速寻求安慰和接触。
这种依恋关系为婴儿提供了情感上的安全感,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心理基石。
1 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学习走路和说话,这使他们的自主性大大增强。
他们渴望自己去探索周围的环境,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然而,由于能力有限,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从而产生愤怒、沮丧等情绪。
在 2 到 3 岁期间,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
他们开始学会说“我”,并且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
这个阶段的幼儿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他们很难从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同时,他们的情绪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
3 岁以后,幼儿开始进入幼儿园,与更多的同龄人接触。
这是他们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婴幼儿心理发展》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提供多种社交场合和机会,如参加 亲子活动、社区活动等,让婴幼儿 在与不同人群的交往中锻炼社交能 力。
家庭环境对情感和社会性影响
家庭氛围的影响
家庭氛围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婴幼儿的情感状态和社会性发展。积极、温馨的家庭氛围有 助于婴幼儿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社交技能。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婴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民主、平等的教养方式有 助于培养婴幼儿的自尊、自信和独立性,而过度保护或忽视的教养方式则可能导致婴幼儿 情感上的困扰和社交障碍。
03
不同文化和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评价标准不同,对婴幼儿
的性别角色认同产生影响。
引导健康自我意识和性别角色形成
01
02
03
04
05
提供积极的自我 认知体验
培养积极的自我 情感
引导正确的自我 评价
提供多元化的性 别角色榜样
鼓励自由探索和 表达
鼓励婴幼儿尝试不同的活 动和角色,让他们感受到 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教育因素
个体因素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 促进作用,包括亲子互动、游戏和早期学 习等。
婴幼儿的个性、兴趣和需求等个体因素也会 影响其心理发展。
PART 02
感知觉与运动能力发展
REPORTING
感知觉概述及发展阶段
感知觉定义
感知觉是婴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 ,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 觉等。
语言习得过程与关键期假说
1 2 3
语言习得过程
包括语言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和里程碑。
关键期假说
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婴幼儿时期是人生中发展最为迅速和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宝宝们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感知觉的发展感知觉是婴幼儿认识世界的起点。
从出生开始,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就逐渐发展起来。
视觉方面,新生儿的视力相对较弱,只能看清近距离的物体,而且对色彩的分辨能力也有限。
但随着月龄的增长,他们的视力逐渐提高,能够看清更远的物体,并对鲜艳的颜色产生兴趣。
听觉上,婴儿在出生后就能对声音有反应,他们对熟悉的声音,如妈妈的声音,会表现出特别的关注。
到了一定阶段,他们还能分辨不同的声音,如音乐的节奏和语调的变化。
触觉对于婴幼儿来说也非常重要。
他们通过触摸来感受物体的形状、质地和温度。
比如,他们会用手抓握东西,通过触摸来认识物体的特性。
味觉和嗅觉也在发展。
宝宝们能够区分不同的味道和气味,对于甜的食物通常会表现出喜爱。
二、注意的发展婴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具有短暂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他们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
在早期,他们的注意力主要是无意注意,即被外界的强烈刺激所吸引,比如明亮的颜色、响亮的声音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开始逐渐发展,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去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三、记忆的发展婴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
他们能够记住一些经常出现的事物和经历,但这种记忆往往是短暂的。
例如,他们可能会记住经常照顾他们的人的面孔,但如果一段时间不见,可能就会遗忘。
不过,随着大脑的发育和经验的增加,他们的记忆能力会逐渐提高,有意记忆开始发展。
四、思维的发展婴幼儿的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思维阶段。
他们的思维与动作紧密相连,往往是在动作中进行思考。
比如,当他们想要拿到一个玩具时,会直接伸手去抓,通过动作来解决问题。
他们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考和逻辑推理,更多地是依靠直接的感知和体验来认识世界。
五、想象的发展在婴幼儿早期,想象几乎是不存在的。
婴幼儿心理发展趋势
婴幼儿心理发展趋势婴幼儿时期是孩子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关键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婴幼儿的感知、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都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以下是关于婴幼儿心理发展趋势的详细介绍。
1. 感知发展在婴幼儿时期,感知发展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婴幼儿的感知能力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方面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听觉和视觉会逐渐变得敏锐,能够听到和看到更多的细节和信息。
同时,婴幼儿的触觉和味觉也会逐渐发展,能够通过触摸和品尝来探索周围的环境。
为了促进婴幼儿的感知发展,家长可以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听到更多的语言和音乐;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通过触摸和品尝来探索周围的环境;同时,多与孩子互动,让他们有机会自己操作玩具和物品,促进视觉和触觉的发展。
2. 运动发展运动发展是婴幼儿时期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婴幼儿的肌肉和骨骼系统会逐渐发育,逐渐学会翻身、坐、爬、站立和行走等动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运动能力会逐渐提高,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运动和活动。
为了促进婴幼儿的运动发展,家长可以提供安全的环境和适合的玩具,让孩子自由地活动和探索;鼓励孩子进行翻身、爬行、站立和行走等运动,但要注意安全和避免过度疲劳;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运动和体操等活动,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发育。
3. 语言发展婴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孩子的语言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能够逐渐学会发音、语调和表达简单的意思。
家长可以通过多与孩子交流、阅读图书、听故事等方式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4. 认知发展婴幼儿的认知发展包括思维、注意力和记忆等方面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思维能力会逐渐提高,能够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注意力也会逐渐集中,能够关注和理解更多的信息;记忆能力也会逐渐提高,能够记住更多的信息和经验。
为了促进婴幼儿的认知发展,家长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通过实践来探索和学习;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还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图书、听故事、做手工等活动,促进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发展。
0-1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0-1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 感知和认知能力发展:0-1岁的婴儿开始逐渐发展出对外界
事物的感知能力。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听觉和触觉等感觉方式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和人物。
在认知方面,婴儿开始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的物体和声音,并逐渐形成简单的认知模式。
2. 社交和情感发展:婴儿在这个阶段开始与父母和其他照顾者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
他们能够通过眼神交流、笑脸和哭泣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并能够与他人建立起初步的互动关系。
3. 运动和动作发展:婴儿在这个阶段逐渐掌握相关的基本动作技能,如翻身、坐立、抓握等。
他们开始能够主动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并尝试通过这些动作来探索周围的环境。
4. 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婴儿在这个阶段开始尝试发出各种“咿咿呀呀”的声音,并通过模仿和练习的方式逐渐掌握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达方式。
他们能够通过哭泣、笑声等不同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5. 自我认同和独立性发展:婴儿在这个阶段逐渐对自己的身体、感觉和行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周围的环境。
总体而言,0-1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围绕感知、认知、社交、情感、运动、语言和自我认同等方面展开的。
他们不断积
累经验和技能,逐渐发展出个性和能力,并建立起与他人的良好互动关系。
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呈现出独特而显著的特点。
从出生到 3 岁左右,婴幼儿的感知觉迅速发展。
他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来探索周围的世界。
新生儿的视觉虽然不太清晰,但他们对光线和物体的移动会有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够逐渐看清更细微的事物,分辨颜色。
听觉方面,刚出生的婴儿就能对声音有反应,尤其是对母亲的声音更为敏感。
触觉对于婴幼儿来说至关重要,他们通过触摸来感受物体的质地、形状和温度。
婴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
在早期,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是无意注意,容易被鲜明、生动、变化的刺激所吸引。
比如,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或者突然响起的声音,都能迅速引起他们的注意。
但这种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很短,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开始逐渐发展,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专注于感兴趣的事物。
婴幼儿的记忆也在逐步发展。
新生儿就有一定的记忆能力,比如他们能记住母亲的气味。
但这个阶段的记忆主要是短时记忆,随着年龄增长,记忆的容量和保持时间逐渐增加。
他们开始能够记住熟悉的人和事物,以及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
婴幼儿的思维发展是从直观行动思维开始的。
他们通过直接的动作和感知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比如,为了拿到高处的玩具,他们可能会尝试爬上凳子。
在语言发展的初期,他们更多地依靠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在情感方面,婴幼儿会表现出多种基本情绪,如高兴、悲伤、愤怒、恐惧等。
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表达比较直接和强烈。
例如,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可能会大哭大闹。
同时,他们对亲近的人,如父母,会产生依恋情感,这种依恋关系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语言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最初的哭声、咿呀学语,到逐渐说出单词、短语和简单的句子,语言的发展反映了他们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般来说,1 岁左右的孩子会开始说一些简单的单词,2 岁左右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了解婴幼儿的心理发展
了解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到三岁左右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婴幼儿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了解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对于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婴幼儿的需求和行为,从而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感知和认知发展婴幼儿的感知和认知发展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基础。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婴幼儿开始通过感官来感知和认知世界。
他们能够辨别声音、触摸和视觉刺激,并逐渐学会将这些刺激与特定的对象和事件联系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幼儿的感知和认知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够辨别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并开始理解简单的语言和符号。
二、情感和社会发展婴幼儿的情感和社会发展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婴幼儿开始建立与主要照顾者的情感联系,这通常是母亲或父亲。
他们能够通过眼神接触、微笑和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并逐渐学会与他人互动和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幼儿的社会技能逐渐发展,他们能够与他人建立更深入的情感联系,并开始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语言和沟通发展婴幼儿的语言和沟通发展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婴幼儿开始通过哭泣和咿咿呀呀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学会模仿和发出更复杂的声音,并开始理解和使用简单的词语和短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幼儿的语言和沟通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够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并开始理解和使用更复杂的语言结构。
四、运动和协调发展婴幼儿的运动和协调发展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婴幼儿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头部和身体,并逐渐学会翻身、爬行和坐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运动和协调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够站立、行走和跑动。
运动和协调发展对于婴幼儿的整体发展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身体意识和空间感,并促进他们的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总结起来,了解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对于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婴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发展也呈现出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了解这些规律和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从简单到复杂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从简单的状态逐渐向复杂转变的过程。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婴儿的思维主要是感知和运动活动,通过简单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逐渐理解语言,掌握更多的符号和概念,思维也变得更加复杂。
二、从具体到抽象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从具体的事物向抽象的概念转变的过程。
在婴儿期,他们主要的是自己能够感知到的具体事物,例如玩具、食物、亲人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理解更多的抽象概念,例如颜色、数字、形状等,这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理解世界打下了基础。
三、从被动到主动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转变的过程。
在婴儿期,他们主要依赖家长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照顾自己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例如自己动手吃饭、拼图、搭积木等,这也是他们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体现。
四、从自我中心到社会适应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从自我中心到社会适应转变的过程。
在婴儿期,他们主要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和需求,开始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和合作精神,也逐渐适应了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
婴幼儿心理发展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以及从自我中心到社会适应的规律和特点。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这些规律和特点,为婴幼儿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婴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感知能力的发展婴幼儿时期是感知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刚出生的婴儿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心理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
心理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
心理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通常指的是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即儿童心理学中的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
1.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2岁):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他们开始发展基本的感知和运动能力,如触摸、视觉、听觉和运动协调等。
2. 前操作阶段(2岁至7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符号和语言能力,能够使用符号和语言来表示和解决问题。
他们开始使用想象力和符号性玩具进行角色扮演,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3. 具体操作阶段(7岁至11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具备较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具体的操作和解决具体的问题。
他们能够理解数学概念、分类和序列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问题解决。
4. 形式操作阶段(11岁至成年):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发展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进行抽象的推理和问题解决。
他们能够思考未来、理解复杂的概念和进行科学推理。
这是认知能力的最高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阶段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划分,实际上每个儿童的发展过程都是独特的,可能会有个体差异。
此外,心理发展不仅限于儿童,成人的心理发展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婴幼儿心理发展是指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年内,他们在认知、情绪和社交等方面的成长和变化。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认知发展:婴幼儿的认知发展是指他们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幼儿的主要认知活动是通过感觉来获取信息,如触摸、听觉和视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发展出对于物体的持续性和对象的区分能力,并逐渐形成对于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此外,婴幼儿还会通过模仿和观察学习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2. 情绪发展:婴幼儿的情绪发展是指他们对于自己情绪及他人情绪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在初生期,婴幼儿的情绪主要由生物基础性的需求驱动,如饥饿、困倦和不适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表现出愉悦、不悦和痛苦等更多样的情绪,并逐渐学会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社交发展:婴幼儿的社交发展是指他们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在初生期,婴幼儿主要依赖成年人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通过哭声、笑声和注视等方式与成年人建立联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对周围的人和环境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开始主动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逐渐学会使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图。
以上是关于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直接回答。
下面将进一步扩展和深入讨论这些特点。
在认知发展方面,婴幼儿的思维能力在头几年内得到迅速发展。
他们开始学会处理触觉、听觉和视觉等感觉信息,并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模仿成人的面部表情和语音来学习某些行为模式。
此外,婴幼儿的记忆能力也在逐渐发展,他们能够记住一些熟悉的事物,并逐渐形成对于物体的持续性和对象的区分能力。
在情绪发展方面,婴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他们开始表现出更多样的情绪,如愉悦、不悦和痛苦等,并逐渐学会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此外,他们也开始逐渐理解和感知他人的情绪,并对别人的情绪作出积极或消极的响应。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有哪些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有哪些当一个新生命降临,他们的心理世界便如同一张等待描绘的白纸,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阶段性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给予他们恰当的引导和支持。
新生儿期(0 1 个月)在这个最初的阶段,宝宝主要通过本能和反射来与世界互动。
他们的视觉和听觉还在逐渐发育,只能看到近距离的物体和听到较大的声音。
但他们已经能够通过嗅觉和味觉来识别母亲的气息和乳汁的味道。
新生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这不仅是身体发育的需要,也是他们适应新环境的一种方式。
他们会因为饥饿、尿布湿了或者需要安抚而哭闹,但这些反应更多是基于生理需求而非心理需求。
不过,即使在这个早期阶段,宝宝也开始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感知。
比如,他们会对温柔的抚摸和轻柔的声音产生安静和舒适的反应,这表明他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关爱。
婴儿早期(1 6 个月)随着宝宝的成长,进入婴儿早期,他们的心理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
此时,宝宝开始学会微笑,这是他们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重要方式。
当他们看到熟悉的面孔,尤其是父母的脸时,会露出开心的笑容,这是社交性微笑的开始。
宝宝的视觉和听觉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周围的事物,听到各种声音,并开始对声音的来源产生兴趣,会转头去寻找声源。
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出现手眼协调的动作,他们会尝试伸手去抓握眼前的物体。
这不仅是身体动作的发展,也是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和认知的开始。
同时,宝宝开始区分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对陌生人可能会表现出不安和恐惧。
婴儿晚期(6 12 个月)到了婴儿晚期,宝宝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加活跃的阶段。
他们开始理解简单的语言和指令,比如当听到“抱抱”时,会张开双臂。
宝宝的模仿能力也逐渐增强,他们会模仿大人的表情、动作和声音。
这是他们学习和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此时,宝宝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会通过镜子认识自己的形象,并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
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之间,心理和认知能力逐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婴幼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青春期。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任务。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特点和相关的发展任务。
一、婴幼儿期(0-2岁)婴幼儿期是从出生到两岁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主要依靠感官体验来了解外界和自身。
以下是该阶段的特点和发展任务:1. 生理和认知能力的迅速增长:婴幼儿从出生开始,身体各个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迅速。
他们的脑部、肌肉和感官器官都在逐渐发育。
2. 社交互动的建立:婴幼儿通过眼神交流、微笑和喃喃学语等方式与父母和其他照顾者进行社交互动。
这种互动对于婴幼儿的情感和认知发展都至关重要。
3. 物体常识的建立:婴幼儿从环境中积极地探索和学习。
他们开始发展对物体的认知,如抓住、扔掉和摸索。
4. 语言发展的启蒙:婴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习语言。
通过模仿和不断尝试,他们逐渐学会说简单的词汇和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幼儿期(2-6岁)幼儿期是从两岁到六岁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发展更复杂的认知技能和社交能力。
以下是该阶段的特点和发展任务:1. 角色扮演和想象力的发展:幼儿在这个阶段特别喜欢进行角色扮演和幻想游戏。
通过这些游戏,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发展想象力。
2. 适应学前教育和社交环境:幼儿通常在这个阶段开始进入学龄前教育,如幼儿园。
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社交环境,并与其他孩子进行友好互动。
3. 发展语言和沟通能力: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展更复杂的语言技能。
他们能够说出更长的句子,并开始使用逻辑思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完善运动技能:幼儿在这个阶段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得到不断发展。
他们能够跑、跳、爬和使用各种工具。
三、儿童期(6-12岁)儿童期是从六岁到十二岁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形成自我认同,发展更高级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婴幼儿期心理发展特点
婴幼儿期心理发展特点在婴幼儿期,宝宝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婴儿们从刚出生到2岁左右,会经历许多心理发展的里程碑。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1. 感知与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婴儿的感知能力逐渐成熟。
他们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途径来感知周围的世界。
婴儿能够注视和追踪高对比度的物体,并逐渐发展出对颜色和形状的辨识能力。
同时,婴儿的认知能力也在迅速发展。
他们开始注意到物体的存在和消失,并学会使用基本的手眼协调能力,例如将手指伸向他们想要的物体。
2. 情感与社交能力的发展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与他们的主要照顾者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对他们的主要照顾者会表现出特定的情感反应,如对母亲的依赖和对父亲的好奇。
在婴幼儿期,婴儿还会逐渐发展出对其他人的兴趣,并学会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互动,如示意性地要求抱抱或与他人玩耍。
3. 语言与沟通能力的发展语言的习得是婴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婴儿会通过各种声音和表情与他人沟通。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会开始发出简单的声音,例如“咯咯”、“嘟嘟”等,并逐渐学会模仿其他人的语音。
婴儿还会逐渐学会使用手势和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逐渐开始说出简单的单词和短语。
4. 独立性与自我意识的发展婴幼儿期是婴儿逐渐认识自我并发展独立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会逐渐发展出对自己身体的意识,并开始主动探索周围的环境。
他们会试图自己吃饭、穿衣服和玩耍,并表现出对自己行为的主动性和决策能力。
5. 知觉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婴儿在婴幼儿期也逐渐发展出了一些解决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他们会在玩耍和探索中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并逐渐发展出对物体功能的理解。
婴儿还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新的行为,并试图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总结:婴幼儿期是一个宝宝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感知、认知、情感、社交、语言、沟通、独立性和问题解决能力都在不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婴儿心理的发展一、婴儿心理发展的总特点二、婴儿动作的发展三、婴儿感知觉的发展四、婴儿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发展五、婴儿言语的发展六、婴儿气质七、婴儿的社会性依恋八、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婴儿心理发展的总特点①开始学会人类特有的动作,开始按照人类的行动方式进行活动;②感知觉迅速发展,初步具备各种心理过程;③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④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
⑤个性特征的初步萌芽(自我意识的发生)二、婴儿动作的发展㈠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⒈手的抓握动作的发展手的抓握动作的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⒉独立行走㈡婴儿动作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⒈从整体向分化发展;⒉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⒊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婴儿动作发展的方向和顺序的三原则①头尾原则(从头到脚)②近远原则(从身体的中心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③大小原则(从大的活动向特殊活动发展,从大肌肉运动向精细动作发展)三、婴儿感知觉的发展㈠对婴儿感知觉能力的认识⒈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新生儿、婴儿具有惊人的感觉能力,于是惊呼“新生儿并非新手”。
⒉评定一个个体是否具有某种感知能力,应解决两个问题:其一,个体能否察觉当前存在的客体或剌激源;其二,个体能否区别物理上的不同剌激源。
这需要具有相应的研究方法。
新生儿和婴儿能力的发现来自于研究方法上的新的突破。
⒊习惯化范式(habituation paradigm)、优先注视范式(preferentiallooking paradigm) 等都是揭示婴儿感知能力的关键性研究方法。
重要概念——习惯化与去习惯化⑴习惯化范式(P162)①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②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③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剌激,反应又会增强,这就是去习惯化。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
④通过这种研究方法能够揭示出以前无法了解的早期感知能力。
婴儿在这个时期具有的感知能力,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婴儿早期能辨别新旧不同的剌激,使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能进行选择性反应,以利于适应环境;他们把注意力移向新事物,利于扩展经验,学习新知识。
⑵重要概念——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剌激偏爱程序,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
它是通过一个特殊的观察小屋呈现剌激、观察反应并记录注视时间。
通过研究发现婴儿早期就能够察觉刺激源;根据对不同刺激物注视时间的长短,还发现他们能够区别不同的剌激物,且对某种图形产生偏爱。
偏好的注视可进一步说明新生儿可能生来就具有某种排定的程序——偏重注视某些轮廓和图形。
㈡婴儿感知觉的发展(P156-159)⒈婴儿视觉的发展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探索世界的视觉手段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
通过范兹(Robert Fantz)的剌激偏爱程序的创新,发现婴儿对一些视觉剌激有特殊的偏爱,这些剌激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如鲜艳的色彩、运动中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
⒉婴儿听觉的发展据研究,新生儿甚至胎儿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声音感受能力。
婴儿早期对声音的感知和辨别主要表现在对声音的注意和定位、对语音的辨别上。
新生儿对听起来更像人们说话的音高和频率的声音颇为敏感;刚出生几个小时就表现出对声音的粗略定位能力,他们能够将头转向声源方向,到4个月时声音定位才较为准确;出生后不久的新生儿表现出了对许多种语言的语音的辨别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能力会发生调整;新生儿的听觉阔限个别差异很大。
⒊婴儿肤觉的发展刚一出生就有温觉反应,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新生儿适应环境的一个关键;婴儿早期就有痛觉反应,但比较微弱和迟钝。
触觉在3岁前儿童的认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⒋婴儿味觉和嗅觉的发展新生儿能以面部表情和身体活动等方式对甜、酸、苦、成 4 种基本味道作出反应。
这表明他们已具有了辨别能力。
⒌婴儿知觉的发展①形状知觉通过习惯化研究说明3个月的婴儿已有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
形状知觉研究还表明,幼小婴儿就具有模式化的、有组织的视觉世界。
他们偏爱一定程度的复杂的世界、信息量多的图形和对他们具有社会性意义的某些形状,不喜欢没有图案的模式。
②深度知觉③方位知觉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次前后,再左右。
通常,3岁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8岁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方位知觉个别差异很大,有的人一生方位知觉都不清楚。
经典实验:视觉悬崖沃克和吉布森(Walk&Gibson,1961)曾进行了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视觉悬崖”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
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
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
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但这种深度知觉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里学来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④时间知觉时间具有非直观性,没有看得见的形式,也没有相应的感觉器官。
对时间的感知具有相对性和主观性的特点。
所以,在五六岁以前儿童的时间知觉不稳定,不准确,也不会使用时间标尺。
7岁开始发展时间知觉。
小学阶段是时间知觉发展的重要时期。
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也是感知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期。
婴儿期动作的发展和感知觉的发展构成了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内容。
四、婴儿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发展㈠婴儿注意的发展①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产生定向反射,这是注意的萌芽;②3 个月出现条件反射的定向反射;③5、6个月出现不随意注意;④1岁出现随意注意的萌芽;⑤3岁以前开始出现有意注意。
㈡婴儿记忆的发展①条件反射的出现是记忆发生的标志;②七八个月的认生是再认的表现;③1岁左右的视觉记忆表象是回忆的表现;④1-3岁陆续出现情境记忆、词语理解记忆与图形符号记忆。
㈢婴儿思维的发展:直觉行动思维⒈其主要特点⑴直观行动性。
⑵间接性和概括性。
⑶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⑷思维的狭隘性。
⑸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发展。
五、婴儿言语的发展㈠言语发展的理论⒈后天学习理论(A.Bendura)和布鲁纳(Brunner)。
后天学习理论又分为强化说和社会学习说两类。
强化说以操作条件反射的操作行为和正、负强化等概念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社会学习说认为儿童学习言语是通过模仿成人而获得的,强调模仿作用,后又提出“选择性模仿”新概念。
⒉先天成熟理论先天成熟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他们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成熟,所以也称自然成熟说。
其代表人物乔姆斯基(Chomsky)。
乔姆斯基是转化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
他假设人类先天就具有学习语言的内因结构——普遍语法,这种先天就具备的学习语言能力——普遍语法在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下转换成个别语法,成为使用某一具体语言的能力。
他认为转换的机制就是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
普遍语法转换成个别语法的过程的理论就是生成转换语法理论。
3.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这种理论是认知学派的言语发展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他主张认知结构的发展是言语发展的基础,言语的发展也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㈡婴儿言语的发展人类的语言是有声语言,词语的意思要靠声音表达。
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言语发生在1—14个月。
在前言语阶段语音的发展顺序如下:简单发音阶段(0—4个月), 多音节阶段(4—9个月),有意义的语音,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吴天敏,1979;林崇德,2000)。
世界各国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
3岁儿童可以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婴儿在1岁和1岁半之间获得第一批词汇,词汇量约50左右。
此后,词汇量迅速发展,到3岁能达到100左右。
与此同时,他们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的质量也不断提高。
研究表明,1岁半到2岁半是婴儿获得母语的基本语法的关键时期。
3岁儿童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其发展过程如下:1岁到1岁半能使用不完整句,如单词句、双词句和电报句;1岁半到2岁的句法结构多属完整的简单句和一定程度的复杂句。
3岁儿童基本上使用完整句(许政援等,1996)。
六、婴儿气质㈠传统的气质类型划分是: 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㈡托马斯、切斯(Thomas&Chess1974,1982) 的气质类型说他们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三种⒈容易型(占40%):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主动交往。
容易型儿童易获得成人的最大关怀和喜爱。
⒉困难型(占10%): 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情绪紧张不安,交往困难。
困难型儿童易使亲子关系有疏远。
⒊迟缓型(占15%): 适应环境缓慢,也称慢慢活跃型。
迟缓型随着爱抚和耐心教育而转化。
其余35% 童的气质属于混合类型。
七、婴儿的社会性依恋依恋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系。
㈠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比(J.Bowlby) 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⒈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对一切人都不加区别地反应。
⒉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对母亲有偏爱,对熟悉人和陌生人有不同的反应。
⒊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㈡婴儿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M.Ainsworth)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不同的类型:⒈安全型依恋(占65-70%), 有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⒉回避型依恋(占20%), 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⒊反抗型依恋(占10-15%), 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亦称矛盾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均属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
八、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经历着一系列发展变化过程。
①1岁以内尚无自我意识;②1周岁末开始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③2-3岁儿童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识,突出的表现是从称呼自己的名字(如“宝宝吃苹果”)变为用“我”这一代名词来称呼自己(如“我吃苹果”)。
这一变化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也可以说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