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小论文
物种起源

“ 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 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 的结果,但这里不可能这样做。” 本句中 “事实”与“论点”两个词能否去掉其中 一个?
不能。因为事实是指一般的感性材 料,而“论点”是指材料中足以反 映事物本质的例子,两个词联用, 体现了作者的周密。
提炼 第五段的6句话之间关系如何?全 观点 段说明了什么观点?
——批判“神创论”,提出“进化 论”
二、“我又确信自然选择的作用,它 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 是最重要的条件。
——提出自然选择的观点
难点 分析
1.作者认为“物种” 是怎样产生的?
物种中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 出来的,自然选择是物种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
2.辨析选择题,第5段中,作者以啄木鸟、 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③)
教学目的
文章怎样体现了达尔文的精神和人格 魅力?
第一段:“深刻的印象”“整理 研究”“专心思考”“加以充 实”“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严谨审 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二段:“华莱斯先生的一般结 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
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三段:“还是摘要的性质”
我国就有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古代埃及相信第一个 人是由一个名叫哈奴姆的神在陶器场里塑成的,《圣经》 上也有上帝用泥土造人的说法。
但是无论在我国、在西方,都有和神创论相对立的生物进化的 思想,认为万物是变化的,一种生物是由其他生物演变来的,这是 一种进步的思想。
到了中世纪,正是生物学领域处于“神创论”与生物进化思潮 激烈斗争的时期。无神论者和坚持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家则认为, 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环境的影响下,逐渐 演变、进化而来。这两种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
理性思考800字高三优秀议论文7篇

理性思考800字高三优秀议论文7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理性思考800字高三议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理性思考800字高三议论文1舆论像由千万条细小水流汇聚成的巨大漩涡。
水流交织着,碰撞着,争相进入漩涡的中心。
为了避开这些漩涡而在人生之海上劈波斩浪,奋勇前行,我们必须以知识来充实自己。
用无止境的学习来提高自己,才能不被尘世中那些把自己装扮成智者的愚者们迷惑。
急速航行,要用知识之风吹起人生之帆。
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生于一个有着虔诚信仰的家庭。
他从小受到来自身边人的宗教气息熏陶。
达尔文的那个时代,人们都坚定不移地做着神创论的拥护者。
而《物种起源》的发表为这些身处黑暗中的人们点亮了一盏理性之灯。
看哪,那自以为尊贵的教皇,不也是猴子的后代吗?满口禁欲与道德的教士们,在生物学上和普通百姓有什么区别呢?勇敢的达尔文高举起的这盏理性之灯中装盛着他用坚定的人格,对真理的笃信与追求燃起的光辉之火。
安稳航行,要用理性之木打造人生之桨。
几十年前,杭州一所师范类学院刚毕业出了一批学生。
期中有个叫马云的大男孩,并没有在学校中获得更高的学位,也没有活动经济学权威的渊博学识。
在那些没人看好网络销售发展的岁月里,他因为对互联网发展的信心,经营起了网店。
是啊,新干年时,中国还没有那样发达的信息基建——他用自己的理性揣测到,高速发展着的中国很快就能迎来第三产业这朵花苞绽放的一天。
在地产商赚大钱、股票投机者能几倍于本钱的时候,马云摇着理性思维的船桨,让中国的网络经济发展的大船驶入了一个新时代。
今天,我们都为马云的创新精神喝彩。
而那些不看好互联网行业的声音,早就被历史的洪流给吞没了。
寻找航向,要用自信之铁铸成人生罗盘。
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快递小哥一举夺得了人们的眼球。
他说,他坚信诗词能提高人的修养,古人的智慧与理性,能让他在生活的艰辛苦难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物种起源》的读后感(6篇)

《物种起》的(精选6篇)《物种起》的(精选6篇)。
《物种起》的(篇1)缓缓地,我翻开书的扉页,扑面而来的书香让我心神一荡,竟不自觉地任由那怡然缠绻的墨香带着我踏入书中,展开了一场生命的旅行。
与《物种起》的初相识,于一次偶尔的时机。
我在书店寻找课上所需要的辅导书,却意外地被它奇特的封面所吸引。
本只是单纯的好奇,却在翻开书页后,深深被它平实而又蕴含深意的文字牵引住了思绪,爱不释手,难以忘怀。
这场直触心灵的邂逅,导致我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了它。
怀着一种忠诚的心情,我期待着进展一场难忘的生命探访之旅。
夜,我端坐在书桌旁,小心翼翼地翻开书的扉页,紧紧追随着达尔文的脚步,开场了一场奇妙的探究旅程。
咦,原来远古的动物和如今是不同的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大自然一直以来的残酷法那么,而远古的动物为了在大自然中存活下去,早在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中进展了屡次变异,在生物进化中,不具有有利变异的物种逐渐____,具有有利变异的物种那么被选择保存下来。
有利变异的物种在积年累月的进化中形成新的物种,最终便成了如今的物种,这就是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告诉我们的生命的真谛,他所出版的《物种起》沉重地打击了统治神权的根基,从反动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的真理,有失人类尊严。
可达尔文却没有屈从于世俗的言论,仍执着的追寻着他所坚持的真理,他所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彻底摧毁了所谓的唯心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他的学说,在人类历史上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我恋恋不舍地看完好本书的最后一个字,仍意犹未尽,合上书,我仰躺在椅子上,不由陷入沉思,到底是谁创造了生命?而动物又是在何种情况下进展了变异?达尔文并没有在书中详细说明,我也不得而知。
可达尔文却在5 年的环球航行中,在对动植物和地质构造等进展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后,得出了如是的结论“我完全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那些所谓同属的物种都是另一个普通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裔,正如任何一个物种的世所公认的变种乃是那个物种的后裔一样,而且,我还相信自然选择是变异的最重要的、虽然不是唯一的途径。
物种起源-第一章

第一章本书第一版刊行前,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
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
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古代学者①只是影射地谈论到这个问题,姑置不论,近代学者能以科学精神讨论这个问题的,首推布丰(Buffon),但他的见解在不同时期变动很大,也没有讨论到物种变异的原因和途径,所以无须在此详述。
注1:亚里士多德(Aristole在《听诊术》(Physic Auscultationes)中,论述了降雨不是为了使谷物生长,也不是为了毁坏农民的室外脱了粒的谷物,然后他以同样的论点应用于有机体;他接着说道(此系克莱尔-格雷所[Clair Grece〕先生所译,他首先把这一节示我):“有什么会阻止身体的不同部分去发生自然界中这种偶然的关系呢?例如,牙齿为了需要而生长了,门齿锐利,适于分切食物,臼齿平钝,适于咀嚼食物,它们不是为了这等作用而形成的,这不过是偶然的结果而已。
身体的其他部分亦复如此,它们的存在似乎是适应一定目的的。
因此,所有一切构造(即一个个体的所有部分)都好像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被形成的,这一切经过内在的自发力量而适当组合之后,就被保存下来了,凡不是如此组合而成的,就灭亡了,或趋于灭亡。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自然选择原理的萌芽,但亚里士多德对这一原理还没有充分的了解,从他论牙齿的形成即可看出。
拉马克是第一个人,他对这个问题的结论,激起了广泛的注意。
这位名副其实的卓越的博物学者在1801年第一次发表了他的观点;1809年在《动物学的哲学》(Philosop hie Zoologique)里,1815年又在《无脊推动物志》(Hist.Nat.des Animaux Sans Ve rtebres)里大大地扩充了他的观点。
时间议论文精选15篇

时间议论文时间议论文精选15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时间议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间议论文1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时间》。
俄国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时间,它有与众不同的两大特性:第一,它一去不回头。
当你出生以后,时间就伴随着你。
随着你的成长,你的时间也就逐渐消耗,越来越少了,流过去的时间再也回不来了。
譬如说,你能活100岁,从出生那天起到十周岁生日,你长大了10年,同时生命也消逝了10年,只剩90年了。
你能用什么办法把过去的10年时间再拉回来呢?永远不可能!那些电影里所说的“穿过时间隧道回到过去”永远都是神化。
第二,任何力量也挡不住时间前进的脚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来有可能留住星星,留住月亮,但绝没有任何办法留住时间,不让它向前走。
你们看那钟表,秒针转了一圈,这就过去了一分钟。
即使钟表坏了,指针不动了,也还是实实在在地过去了一分钟。
由此可见,时间是多么宝贵!有人说时间就是金钱。
其实它比金钱还重要。
钱花光了,可以再挣。
可时间过去了,就挣不回来了。
所以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它呢?有些人把时间看作生命,有些人却白白地浪费时间。
鲁迅先生说得好:“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那么,怎样珍惜时间呢?这个问题下一次再和同学们讨论。
谢谢大家!时间议论文2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
汉乐府《长歌行》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
“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可见,从古至今,珍惜时间就是缔造辉煌。
物种起源绪论

阅读第5小节,思考问题
1、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作者推想出什么样的结论?(注意筛选信息) “评价读书,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 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简 而 言 之
物种由演变而来
2、那么作者作出这个推想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关系,地理分布以及在地质 期内出现的程度等等事实。 亲缘关系:各种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比如老虎和猫的亲缘关系, 人和猿猴的亲缘关系。 胚胎关系:如鱼、蛙、鸡、猪、人,他们成形后差别很大,但早期 胚胎很相似,有鳃,有尾巴,这表明他们有共同的祖先,并且都是 生活在水里的。 地理分布及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度:地质越深,生物化石的结构越简 单,地层越浅的生物化石越复杂,这说明复杂生物是由简单生物演 变而来的。
4、那么通过对家养变异的研究,作者已经得出那些结论?快速筛选信息。 第一: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 第二: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积累起来。 5、这两个结论其实说的同一个问题:变异是可能的,也就是说,物种 确实由演变而来。
《物种起源》基本观点是:物种由演变而来,而演变又是经历变异实 现的。研究变异又需从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入手。由此可见:研究家 养变异对解释物种由演变而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家养变异的问题 在如此之重要,如果将它放到作品中,你觉得把它放在一本书的哪个 部位最合适?
分析课文第6、7节。
1、达尔文认为一般博物学家的法是什么呢?答案在第几小节?
第6小节。 2、齐读第6小节,思考:作者认为,研究这一问题应该从哪里入手? (注意抓住关键句)。
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入手。
3、为什么以家养动物为研究对象?
举例说明家养动物与变异的关系:如,时间比较短,容易观察等。
人类的起源论文

人类的起源论文摘要:人为万物之灵,有智慧,有特别发达的大脑,能劳动,能制造工具等。
但归根结蒂,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人仍旧是动物。
但人类的起源究竟怎样,还有很多疑问。
目前关于人类起源有远古的“神造”说,“宇宙论”,“自然发生说”,“生命进化起源说”,“进化”论,即古猿进化而来之说,即人类起源于古猿。
还有人众说纷纭的新假说,等等。
其中,古猿进化学说是目前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一种起源学说。
而古猿进化之说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来的。
关键词:人类起源古猿进化物种起源正文:人为万物之灵,有智慧,有特别发达的大脑,能劳动,能制造工具等。
但归根结蒂,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人仍旧是动物。
在林奈的分类系统中,人、猿、猩猩等都属灵长目,人属灵长目的人种。
但人类的起源则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
如“神造”说,“宇宙论”,“自然发生说”,“生命进化起源说”,“进化论”。
P364,达尔文,一个伟大者的名字。
他出生于英国南安普特郡,从小热爱大自然。
1831年,他以植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海军“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
他对热带与亚热带的动植物进行了广泛的考察。
1836年回国以后,潜心从事科学实验和著述,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书中认为,物种的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主要在于自然选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
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归纳起来就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他还将进化论用于动物及人类,阐明了人类在动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动物进化而来的根据,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
恩格斯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推崇备至,尤为欣赏“人类起源于古猿”的假说,并对其作了几点重要的补充。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还说“火的使用,使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在恩格斯的推动下,“人类起源于古猿”的假说就成了定论,使人们以为我们的祖先千真万确的是猿猴。
并且认为:人和现代的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大学(优秀8篇)

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大学(优秀8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大学篇1《物种起源》是一道享用不尽的“精神盛宴”。
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标志着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
今年以来仍居于多家图书榜前列,仍在读者的手上流传着。
在英国伦敦,那一天是很不平凡的一天。
这一天,伦敦众多市民涌向一家书店,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
这本书的第一版1250册在出版之日即全部售罄。
这本轰动一时的新书就是《物种起源》,它是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_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主导思想,即"自然选择",必须会被当做科学上的确定真理而为人们所理解。
它有一切伟大的自然科学真理所具有的特征,变模糊为清晰,化复杂为简单,并且在旧有的知识上添加了很多新的东西。
达尔文是本世纪的、甚至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
《物种起源》是世界生物进化很有价值的作品之一,,是一部深切关注生物土地家园的,以灵魂回应灵魂之书。
书的主体部分陈述了生物的变异及相互适应的途径,从家养而变异的知识,因为每种生物产生的个数,远超过其所能生存的个数,所以常引起生存的斗争,于是人生物的任何变异性质,不论其如何微小,只要是在复杂的和特殊的生活状态下有利于它本身的,即将有较佳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
由于坚强的遗传原理,任何被选择的变种,将会繁殖它的新的变异了的类型。
从最古老的单细胞到有着复杂生命结构与思维的人类诞生,在漫长的30多亿年生命行进征程中,形形色色的生物从出生到灭亡,从低等到高等,究竟是何种神奇的力量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发展呢多少个世纪以来,人们绞尽脑汁,企图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最终都以百思不得其解而告终。
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

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
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
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古代学者1 只是影射地谈论到这个问题,姑置不论,近代学者能以科学一精一神讨论这个问题的,首推布丰(buffon),但他的见解在不同时期变动很大,也没有讨论到物种变异的原因和途径,所以无须在此详述。
拉马克是第一个人,他对这个问题的结论,激起了广泛的注意。
这位名副其实的卓越的博物学者在1801年第一次发表了他的观点;1809年在《动物学的哲学》(philosophie zoologique )里,1815年又在《无脊推动物志》(hist. nat. des animaux sans vertebres)里大大地扩充了他的观点。
在这些著作中他主张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物种都是从其他物种传衍下来的原理。
他的卓越工作最初唤一起了人们注意到这种可能一性一,即有机界以及无机界的一切变化都是根据法则发生的,而不是神灵干预的结果。
拉马克关于物种渐变的结论,似乎主要是根据物种和变种的难于区分、某些类群中具有几近完全级进的类型、以及家养生物的相似而做出的。
他把变异的途径,一部分归因于物理的生活条件的直接作用,一部分归因于既往生存类型的杂一交一,更重要的归因于使用和不使用、即一习一一性一的作用。
他似乎把自然界中的一切美妙适应都归因于使用和不使用的作用——例如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伸颈取食树叶所致。
但同时他还相信“向前发展”(progressive development)的法则;既然一切生物都是向前发展的,那么为了解释今日简单生物的存在,他乃主张这些类型都是现在自然发生的。
2圣提雷尔(geoffrog saint-hilaire),依据其子给他写的“传记”3 早在1795 年就推想我们所谓的物种是同一类型的各种转变物。
人类起源与进化论文

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进化论》论文人类起源与进化姓名:黄桂兰学号: 102060027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教育专业班:105班提交时间: 2013/5/15科任教师:章庆民(格式占30分,内容占70分)人类起源与进化姓名:黄桂兰学号:102060027 院系:生科专业:生物教育班:105摘要: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热话题。
人类起源于哪?我们的祖先是谁?我们的哪些特征已被更替?等等的一系列问题都缠绕着我们。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人由此而来,但对于今天的科学来说是行不通的。
如今,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研究持续了100多年,目前我们也对之也有了相对的了解。
现在人们普遍接受这样一个观点,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再经过长期的演变过程才成为今天我们口中的人。
关键词:人类起源、特征的更替、进化、1人类起源研究的历史回顾最初对人类的认识,是从比较人与动物的关系开始的。
而最早提出“人猿同祖”思想的是具有进化思想的先驱者布丰(G.L.Buffon)。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在广泛论述生物进化的基础上断言,“人类的起源和历史也将由此得到许多启示”①。
此后,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学、发生学、古生物学等研究,证明了人与猿最近的亲属,并与1863年发表了他的著作《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明确提出人猿同组论。
1871年,达尔文又发表了《人类起源与性选择》一书,书中既肯定了人、猿的亲属关系,又肯定了人与猿在直立、四肢、牙齿、脑、智力等方面的区别。
他认为支配人猿进化是生物演化的规律,即自然选择的作用。
20世界上半叶,大量的化石资料的记载也进一步有力地支持人猿同组的论述,也为人类起源奠定了坚定的科学基础。
2人类起源过程中新旧特征的更替人类起源与猿类,但又区别于猿类。
正如吴汝康院士说:“我根据新的化石材料的发现,曾提出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是人的新质与猿的旧质互相斗争的过程,是人的新质不断克服猿的旧质的过程。
”②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2.1直立行走与前肢的解放随着时代的变迁,森林猿猴被迫下地后,不得不使整个体质形态向人的方向发展。
《物种起源》导言

达尔文
1840年的达尔文
晚年的达尔文
查理· 罗伯特· 达尔文
Charles Robert Darm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 进化论的创始人。22岁剑桥大学毕业后开始学医,后又
去神学系学习。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
1831年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 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
2、“他们给我荣誉……同时发表”可见别人
的催促也是提前发表的重要原因之一。
3、华莱斯的研究只是在客观上坚定了达尔文
对自己成果的自信。
走近达尔文
1858年,达尔文收到了在马来群岛从事生物调研工作的 英国生物学家华莱斯的来信和一篇论文,他提出了与达 尔文学说大致相同的自然选择理论。这件事使达尔文大 为震惊,正如他在给莱伊尔信中所说的:“我从未看过 比这更为明显巧合的事;即使华莱斯手中有过我在1842 年写出的那份原稿,他也不会写出一个较此更好的摘要 来!甚至他用的术语都成了我那些章节的标题。”虽然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的问题上已经工作了二十年,但 他开始还想单独发表华莱斯的论文,把这一发现的“优 先权”让给华莱斯。可是熟知达尔文研究工作的莱伊尔 和植物学权威胡克则坚决主张同时发表华莱斯的这篇论 文和达尔文的1844年原稿摘要以及1857年9月5日达尔文 致爱沙· 葛雷教授的一封讨论“物种起源”的信。达尔文 同意了这一建议。
希腊的创世主之一——主管谷物的女神
第一部分:写作经过
1、整理成书的经过
2、提前发表的原因
3、内容过简的原因
4、对帮助者的谢意
第二部分:基本观点(主要内容)
5、物种由演变而来 6、介绍研究的方法 7、前面三章的内容 8、其它章节的内容 9、坚信观点的正确
物种起源-第三章

第三章自然状况下的变异变异性--个体差异--可疑的物种--分布广的、分散大的和普通的物种变异最多--各地大属的物种比小属的物种变异更频繁--大属里许多物种,正如变种那样,有很密切的、但不均等的相互关系,并且有受到限制的分布区域。
把前章所得到的各项原理应用到自然状况下的生物之前,我们必须简单地讨论一下,自然状况下的生物是否容易发生变异。
要充分讨论这一问题)必须举出一长列枯燥无味的事实;不过我准备在将来的著作里再来发表这些事实。
我也不在这里讨论加于物种这个名词之上的各种不同的定义。
没有一项定义能使一切博物学者都满意;然而各个博物学者当谈到物种的时候,都能够模糊地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这名词一般含有所谓特殊创造作用这一未知因素。
关于“变种”这个名词,几乎也是同样地难下定义;但是它几乎普遍地含有共同系统的意义,虽然这很少能够得到证明。
还有所谓畸形也难以解释,但它们逐渐走入变种的领域。
我认为畸形是指构造上某种显著偏差而言,对于物种一般是有害的,或者是无用的。
有些著者是在专门意义上来使用“变异”这一名词的,它的含义是直接由物理的生活条件所引起的一种变化;这种意义的“变异”被假定为不能遗传的;但是波罗的海半咸水里的贝类的矮化状态、阿尔卑斯山顶上的矮化植物、或者极北地区的动物的较厚毛皮,谁能说在某些情形下至少不遗传少数几代呢?我认为在这种情形下,这些类型是可以称为变种的。
在我们的家养动物里,特别是在植物里,我们偶尔看到的那些突发的和显著的构造偏差,在自然状况下能否永久传下去,是值得怀疑的。
几乎每一生物的每一器官和它的复杂生活条件都有如此美妙的关联,以致似乎很难相信,任何器官会突然地、完善地产生出来,就像人们完善地发明一具复杂的机器那样。
在家养状况下有时会发生畸形,它们和那些大不相同的动物的正常构造相似。
例如,猪有时生下来就具有一种长吻,如果同属的任何野生物种天然地具有这种长吻,那未或许可以说它是作为一种畸形而出现的;不过我经过努力探讨,并不曾发现畸形和极其密切近似物种的正常构造相似的例子,而只有这种畸形才和这个问题有关系。
《物种起源》读后感优秀6篇

《物种起源》读后感优秀6篇物种起源读后感1100字篇一一百七十年前,贝格乐号乘风破浪,向美洲进发。
当一位青年踏上美洲大陆,生物学的新大陆也渐渐向人们敞开。
一百七十年后,《物种起源》已获得了不朽的殊荣。
从翔实的案例考察到对地质、物种分类的研究,从遗传、变异、选择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以其不畏权威的勇气和严谨谦逊的学术态度,揭开了科学与社会新的一页,成为生物学史上启明星式的人物。
如今,《物种起源》对于我们还有什么价值呢?我合上书,陷入深深的思考。
诚然,它为我们如今的生命科学研究指明了一个前进的方向,但它所揭示的自然法则,无时无刻不在规约着自然界中的一切。
人,作为自然界的成员,理应遵守已被我们认识的自然法则。
然而,人类果真是自然律法的遵守者吗?在达尔文时代,工业__已经结束,但工业文明的乌云尚未笼罩整个世界。
达尔文在讨论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时曾写到:“人类只为自己的利益而进行选择,而‘自然’则只为被它保护的生物本身的利益而进行选择……‘自然’的产物所表现出来的技巧要比人类的产物的技巧更加高明……它静悄悄地进行着极度缓慢的工作。
”在达尔文笔下,“自然”仿佛公正的母亲,平等地给予她的所有的孩子生存的权利。
然而,“自然”最得意的杰作---人类,却在几百甚至几十年内不断越过自然法则“公正”的边界,残食“母亲”的血肉。
正如纪录片《海洋》中说:“生物用了几百万年时间,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然而我们人类,在发展的短短历史之中,却将不可动摇的大自然的平衡破坏殆尽。
”在利益的驱使下,成百上千的鲨鱼被割鳍活生生地抛入海中,数以万计的鸟儿因失去家园而病死、饿死。
物种,已不再是如达尔文所说的“__、渐进地演变”,而是时时面临着绝灭的危险。
人们“忘记”了自己的起源,自然会忘记谦虚和尊重。
因此,《物种起源》的价值绝不仅在于开拓和研究。
人类在自然面前仍是个孩童,隐藏在自然深处的,仍是神秘的新世界。
哪怕一个最微小的细胞,其构造之精巧,也足以让人心生敬畏。
《物种起源》绪论

编号QMSD/JWC-13-10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类事实”,是“一个自然学者”“思考”的对象,也就是研究所凭借的事实。
“对于……事实加以思考”,可以概括为“研究物种起源的方法”。
“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是对物种起源的推断,也就是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
这里特别强调“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主要是针对“神创论”而言的。
这个长句可以概括为:介绍了开展物种起源研究所凭借的事实、方法以及研究结论。
同时,作者用“如果一个自然学者……”以提出假设来表达,也表现出了态度的谦虚谨严和对研究成果的自信。
4.达尔文为什么提前出版《物种起源》?请简要分析。
促使达尔文把摘要付印有两个原因:一是尽管研究工作将近结束,但全部完成尚需更多时间,而自己渐感体力不支;二是华莱斯通过独立研究得出了几乎和达尔文一样的结论,达尔文不忍自己的学术成果的价值不被承认。
但这样做的根本原因不是计较个人得失,因为从事实来看,达尔文在进化论研究方面都比华莱斯更早更完善,所以后世将达尔文誉为“进化论之父”是理所当然。
还有,作者说“他们给我荣誉,认为可以把我的原稿中的若干提要和华莱斯的优秀论文同时发表”,可见还有别人的催促所起的作用,这也表现了作者的谦虚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课文板书《物种起源》绪论达尔文整理成书的过程刻苦钻研的精神提前发表的原因实事求是的精神内容过简的说明谦逊审慎的态度物种由演变而来严肃认真的态度介绍研究的方法亲身实践的精神家禽变异的作用尊重事实的态度强调观点的正确毫不动摇的决心《物种起源》的写作和出版情况概述写作经过(1)提前发表原因(2)内容过简说明(3)表达谢意(4)《物种起源》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提出观点及问题(5)研究方法(6)主要内容及各章编排情况(7、8)研究不足、观点强调及研究展望(9)《物种起源》绪论。
物种起源

极完美而复杂的器官 过渡的方式
自然选择学说的特殊 难点
自然选择对次要器官 的影响
功利说有多少真实性: 美是怎样获得的
提要:自然选择学说 所包括的体型一致律 和生存条件律
家养动物的习性或本 能之遗传变异
特殊本能·杜鹃的本 能·养奴本能·蜜蜂
筑巢的本能
反对把自然选择学说 应用于本能上的理由: 中性的和不育的昆虫
04
生物体制进 化可达到的 程度
05
性状趋同
06
摘要
1
环境改变的影 响
用进废退与自 2
然选择,飞翔 器官与视觉器 官
3
适应性变异
4
相关变异
5
生长的补偿与 节约
多重构造、退化构造 及低级构造易于变异
发育异常的构造极易 变异
种级特征较属级特征 更易变异
摘要
过渡变种的缺乏
具有特殊习性和构造 之生物的起源和过渡
冰期时的传播 南北冰期的交替
1
淡水生物的分 布
2
海岛上的生物
3 海岛上没有两
栖类和陆栖哺 乳类
海岛生物与邻
4 近大陆生物的
关系和生物从 最近的起源地 向海岛迁居及 其后的演变
5
上一章及本章 摘要
分类 同功的类似性
关于连接生物亲缘关 系的性质
形态学
退化的、萎缩的和 停止发育的器官
发育与胚胎学
摘要
2
生物按几何级 数增加的趋势
3
抑制生物数量 增加的因素
4 生存斗争中动
植物间的复杂 关系
5 同种个体间和
变种间生存斗 争最为激烈
性选择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 存作用的实例
个体杂交
小学六年级议论文作文250字

小学六年级议论文作文250字•相关推荐小学六年级议论文作文250字(通用3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议论文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议论文作文250字篇1我家的小猫可可爱了,它的岁数比我打,在我还未出生的时候,我姐姐就收养了她。
它漂亮。
它的眼睛灰中带黑,身上披着发亮的黑灰色的毛,长着锋利无比的爪子,在头上,还留着一朵一吹就散的茸毛呢!在我心中,它如牡丹一样美丽。
它很贪吃哦!每天,它都有吃肉,有时,会吃一些草来调节肠胃。
猫的粪便还可以让土地更加的肥沃,有时还能传播种子呢!它能捉害鼠。
我家的猫能捉害鼠,防止它们来偷走农民伯伯们的粮食、它还能干许多事呢!比如:爬树、抓鱼、下河。
一定比你们家的猫强多了,对我来说,它就是我的守护神。
小学六年级议论文作文250字篇2我可以说得上是个小孩吧,我觉得当小孩太烦了,哎,大人也不理解我们当小孩的烦恼。
小孩要听爸爸妈妈的话,要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就要挨骂,严重的还要挨打,大人以为小孩每天无忧无虑地生活,而他们要挣钱。
哎,根本不是这样的。
小孩考试考得高,爸爸妈妈就高兴,如果考试考得低,还要挨骂,大人又要生气,分数高和低,待遇却不一样。
小孩天天要受到大人的管教,叫睡觉就要睡觉,叫写作业就写作业,叫什么就干什么,一点也不自在,总觉得被一个大大的笼子关住,爸爸妈妈就是钥匙,除非爸爸妈妈准许才能走出大门。
我天天盼望着,快点长大吧,长大就可以走出笼子了。
小学六年级议论文作文250字篇3前几天,我给花盆浇水时发现花盆里开了几朵不起眼的牵牛花,刚开始没怎么理会它,渐渐地我发现它很特别,于是便观察起来。
我发现牵牛花在户外的早上颜色是蓝色的,而到了中午却变成了红色。
为此,我感到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我翻出了《十万个为什么》,并且从中找到了答案。
最新《物种起源》绪论资料

就在这时候—1809年,英国一个医生 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小生命—达尔文。 正是他,在1859年发表了举世震惊的 《物种起源》,敲响了“物种不变” 的丧钟,确立了被马克思称为“19世 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明”之一的生物 进化论。
《物种起源》 绪论
达尔文
文体知识 有关作者 速读课文 精读课文 体会精神 语言欣赏
绪论
是一种用来说明
著作的编写经过、
出版意图、编写体
例、资料来源和作
者情况的文体。也
称导言,目的是要
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达尔文手迹
全书内容。
《物种起源》 封面→
绪论与序言
★序言可以是原作者自己写,也可以请 他人代写,绪论则一定是作者本人来写;
★序言可用于文学作品,也可用于其他 著作,而绪论只用于学术类著作;
第3段: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 不完善的。
筛选关键句
第4段:我极抱歉的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 不能……一一表示感谢。
第5段: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 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第 6 段:所以,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的方法是 极其重要的。
筛选关键句
第 7 段:由于这种原因,我把“摘要”的第一 章用来专门……。次一章将考察……
★序言与原著作关系可紧可松,内容宽 泛,表达自由,绪论则是著作的有机组成 部分,对原作的内容进行介绍,在表达上 以说明、议论为主,较为谨严。
我终身主要的乐趣 和唯一的职业,就在 科学的研究工作。
——达尔文
完成工作的方法, 是珍惜每一分钟。
——达文
达尔文塑像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
(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 创始人。22岁剑桥大学毕业。开始学医,后又 去神学系学习。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 物学。1831年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 尔号”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1859年出版 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成为生物 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物种起源报告论文摘要

物种起源报告论文摘要
生物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对物种起源和演化过程充满了好奇与探索。
本研究旨在探讨物种起源的机制,以揭示生命多样性的来源与演化。
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本报告总结了物种起源的主要理论框架和证据。
首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被视为解释物种起源的基本原理之一。
自然选择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适应环境的特征被传递给后代,从而塑造了物种的形态和功能。
自然选择的作用可以解释为何一种物种会适应特定环境并逐渐演化成独特的生物。
其次,地质变迁也被广泛认为推动物种起源的因素之一。
地球上的大规模地质事件,如地壳运动和冰河期等,改变了环境和生态系统,导致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生存机会发生变化。
这些地质变迁创造了新的生态位,为新物种的进化提供了机会。
此外,基因突变和遗传漂变被认为是物种起源和演化的关键驱动力。
基因突变是基因组中发生的随机变异,可以导致物种在遗传水平上发生明显的变化。
遗传漂变则是指因为随机基因频率变化而导致的遗传多样性减少,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最后,生物地理学被用来解释物种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和起源。
生物地理学研究了物种演化和分布的地理模式和机制。
地理隔离、大陆漂移和迁移等因素在物种起源和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物种起源是多个因素的综合结果,包括自然选择、
地质变迁、基因突变和遗传漂变,以及生物地理学因素。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推动了生命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化。
对物种起源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物演化过程并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摘要] 19世纪中叶,达尔文经过多年的考察与研究,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成为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本文着重讨论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产生背景,物种起源的提出过程,进化论学说提出时面临的困难,以及它产生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生物进化论产生背景发展影响
生物进化论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是生物学中最大的统一理论和最高理论,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建立和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然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从提出到得到认可也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很多坎坷。
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尽管在工业革命后科学和技术在突飞猛进,但他们的科学研究都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底线,那就是不挑战基督教,否则很可能身败名裂。
此时,英国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是信教的,都相信神力的不可思议的奇迹,他们叙述科学事实,总是给上帝创造世界保留充分的余地。
所有的生物学文献里,都贯穿着称赞造物主的思想,牛津大学动物馆里收集了全世界的动物,也只是用作证明上帝创造了生命。
然而,1859年11月24日,一本绿色封皮书否定了一切传统观念,撼动了《圣经》的基础,出版当天,该书销售一空,书名叫《物种起源》,作者查尔斯·达尔文【1】。
1836年10月2日,年轻的英国自然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结束了为期近5年的环球旅行回到了家乡。
他随“贝格尔号”军舰考察了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许多地区,在东太平样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他看到相邻岛屿上的象龟之间和雀科鸣禽之间竟在外形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引发了他深深的思考,生物进化思想第一次走进达尔文的脑中。
【2】然而,就在200多年前,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在火刑柱上,他除了坚持“日心说”,还倡导自然界具有内在的创造力。
如果达尔文提出了地球上的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那无疑比布鲁诺更加激进。
达尔文也知道这点,因此生物进化的思想虽令达尔文激动不已,但在前期,一切有关进化的思考与研究都在秘密中进行着,即便是家人和最好的朋友他也没有透露。
达尔文的研究工作也非一帆风顺,他回国后精心整理考察记录,并尝试发表了《一个自然学家的贝格尔号舰环球之旅》,出版后供不应求。
他依据所收集的一切关于动植物在家养和自然状态下变异的事实,尝试用进化理论做出解释。
他还参加了英国养鸽俱乐部,详细研究鸽子品种的差异情况,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通过上述活动,他认识到了“选择”在品种的变异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选择作用”在自然界是如何起作用的这一问题,确实使他百思不得其解,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他来说一直是个谜。
然而,1838年,达尔文无意中读到了英国政治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学原理》。
书中介绍到,人口增长速度要比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快得多,从而导致了对生活资料的激烈竞争,胜者得到了生存的权利,而败者将被淘汰【3】。
达尔文惊叹不已,成功的将《人口学原理》用于生物学界,进化原理的难题也得以解决。
之后的20年,达尔文没有急于发表观点,尽力收集资料,他尝试用“自然选择理论”来验证一切生物,从人们的宠物狗到农夫贩卖的卷心菜,再从庭院里的蚯蚓到南美洲的化石。
1858年夏末,由于“华莱士”事件,达尔文终于正式开始撰写《物种起
源》一书。
达尔文夫妇经过一年多许许多多个白昼和夜晚,将自己二十多年的不懈研究付诸纸上,,高强度的撰写工作,使达尔文脆弱的身体不堪重负,到1858年春天的时候,他每个二十分钟便会胃痛难忍,但他不屈的信念和妻子的关怀支撑着他没有倒下,终于在1859年11月24日,这本科学巨著问世了,全名《自然选择下的物种起源》,简称《物种起源》。
达尔文在导言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物种和变种一样,是其他物种所传下来的,而不是被分别创造出来的。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变异和遗传。
他指出一切生物都能发生变异,有利的变异可遗传给后代,变异取决于生活条件的改变。
第二,自然选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些具有最适应环境条件的有利变异的个体,有较大的生存机会,并繁殖后代。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通过极其丰富的资料,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生物界是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界的种种生物都有自己的发展和进化过程,都不是上帝创造的特殊创造物。
正因为如此,他的学说在出版初期,引起了巨大的兴趣,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最早给达尔文正确评价的人,他们在《资本论》第一卷里就引用了达尔文的文句,并且说它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4】。
许多著名学者也支持达尔文的理论,包括动物学家赫胥黎、植物学家华生、生理学家卡本特等人。
达尔文的好友英国科学家赫胥黎一口气读完科学巨著,欣喜若狂,回信道:“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因为一本书而激动了。
衷心感谢您给了我观察世界的崭新视角。
”
但是,像这样支持达尔文学说的科学家实在是太少了,任何对神学的挑战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通往真理的道路注定充满坎坷。
《物种起源》发表不到一个星期,有人便发表了一篇批评它的文章,口气恶毒而带嘲笑,指责达尔文的书完全是无神论的内容,对社会有极大的危害性,并号召宗教界和学术界起来反对物种起源的新学说,因为它在挖掘宗教的基础。
随后,许多权威科学家甚至他的朋友反对、嘲讽达尔文。
剑桥大学教授亚当·赛奇威克是现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本是达尔文的老师和朋友,达尔文在大学期间曾跟随他一起做过地质学考察。
《物种起源》发表后,达尔文寄给他一本,他回信道谢,同时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反对新理论的意见,说它是非常错误而且是有害的,使他感到真正的痛苦。
他在信末署名也是非常挖苦的:“现在是类人猿的一个后代,而过去是您的一个老友”。
教会对达尔文的学说更是无法容忍。
《物种起源》出版前几个月,英国首相刚刚提交了册封达尔文为勋爵提案,以表彰他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的贡献。
然后该书出版后,教会立即干预册封提案,迫于教会的压力,女王最终拒绝了提案。
在神学家和教士们看来,《物种起源》摧毁了《创世纪》中所宣扬的上帝创造世界的种种神话,会推翻对上帝的信仰。
所以他们视达尔文的著作为异端邪说,散发信件恐吓辱骂达尔文,还与当局联系,要求立即停止出版该书,并没收已印出的部分。
终于,科学和迷信的一场斗争在一场大辩论中结束了。
1860年6月30日,在牛津大学自然博物馆里,上演了著名的牛津论战,一方是达尔文的好友赫胥黎,一方是牛津主教威尔伯福斯,人们万分期待着这场争论。
争论精彩纷呈,大主教威尔伯福斯深知演讲艺术,全场听众的情绪都被他调动起来,最后他指着赫胥黎,质问道:“在做的赫胥黎先生竟然说他自己是猿猴的后代,那么我想请问这位先生,猿猴的祖先是你祖父的那一方,还是你祖母的那一方呢?”赫胥黎走上讲台,针对对手的奚落,他最后说道:“如果我必须在下面二者中选择我的祖先:一边是猿猴,一边是天资卓越、颇具影响的人物,
而这个人物却在严肃的科学讨论中混淆黑白、哗众取宠,那么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猿猴做我的祖先!”【5】在座一片掌声。
取得牛津论战的胜利后,赫胥黎奔走英伦三岛,多次再与神职人员针锋相对,由于他的不懈努力,进化论迅速传遍英国和欧洲,并渐渐深入人心。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发表已有150年,它的提出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
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它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
在生物学领域,它推动了以后遗传学的发展。
在社会思想领域,它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它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它的胜利就是唯物主义的胜利。
在进化论广为传播后,对社会的思维方式和人们的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由于进化论所包含的发展变化、相互联系的内在思想促进了我们对生命乃至整个世界的重新思索,帮助人们确立了进步的历史观。
【6】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在今天看来虽然有很多缺陷,如量变而轻质变,过分强调生物进化的外因,没有看到内因,无法解释生物大爆炸等。
但不管怎样,生物进化论从诞生起就对科学、社会乃至宗教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且这种影响还在继续。
参考文献
[1] 李秀国.揭示物种起源的伟大科学家——达尔文.P146. 安徽人民出版
社.2001.
[2] 王新建.达尔文——自然之子. P43.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3](英)乔治·迈尔森. 侯静译. 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P26.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
社.2008
[4](苏)维拉·柯尔松斯卡娅. 孙肇堃译. 大科学家——查·达尔文. P163. 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5] 张秉伦郑土生.达尔文.P258-262.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6] 王泽榔.生物进化论的发展及其哲学思考.大众科技.200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