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
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
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集合,能够对社会形成影响和塑造作用。
在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
我们有必要对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最为重要的理论思想基础,只有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才能确立和巩固新时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要做到这一点,应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理解,要深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建设,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继续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工作。
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根本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重要的理论成果。
在构建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推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中的宣传和普及,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在社会中的运用和发展。
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的中心,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才能真正打动人民的心灵,形成人民群众的共识和选择。
在构建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过程中,要广泛调查和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予以认真解答和回应,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沟通,促进人民群众的参与和贡献。
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代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构建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过程中,要深入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对中国的综合国力和软实力的建设,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和发展,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者:郑卫丽来源:《人民论坛》2013年第30期【摘要】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我们只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和教条理解,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并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地位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①这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形势、新挑战向全党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首先要根除不良思想认识,用创新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不断强化责任意识、阵地意识。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顺应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发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揭示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治之症,它的运动和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胜利。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和近几年的“欧债危机”重创世界经济,再次证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永远不可能被消除,除非这种制度死亡。
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观点看,当前社会各领域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正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逐步解放出来,使人类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获得越来越多的学习、发展机会和条件,拥有更多的自由,越来越接近“自由人”。
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充分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终极价值所在,普遍实现了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充分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也就实现了。
坚持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
坚持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旗帜。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如一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也是把握先进文化方向的重要保证。
做好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必须着眼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
一、坚持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背景和形势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国际国内客观环境制约和影响。
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动向。
在国际风云变幻,世界并不太平,地区冲突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的情况下,加强国内的各方面的工作,必须在坚持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意识形态下,才能准确地把握国内外的新形势、新问题,才能正确、及时应对。
1.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意识形态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远距离变成近距离甚至零距离,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尖锐的。
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目的是要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搞乱人们的思想。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敌对势力竭尽全力力图实现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必然对立场不坚定的人们产生重要的影响。
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头脑并积极应对,也就是要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意识形态。
随着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使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媒体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信息。
尽管网络提供的信息是有好有坏,良莠不齐,如果监管不力,肮脏、糟粕的信息随着媒体的不正确的导向,会严重地混淆人们的思想,立场不坚定的人们常常迷茫于此,常常认为是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这对于我国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侵蚀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很尖锐的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它对于作好国内的各项工作是根本的问题。
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思想的多元化
3、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学说,而是 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他们的学说不是教 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伟人这么说:
马克思曾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 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 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 重复的教条。
2、价值追求错位
(1)消费主义价值观盛行 (2)荣辱观念扭曲 (3)腐败现象滋长蔓延
3、不和谐声音和不稳定因素频繁出现
(1)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有所抬头 一 是新自由主义 二 是民主社会主义 三 是历史虚无主义 四 是鼓吹“普世价值”
3、不和谐声音和不稳定因素频繁出现
(2)国内分裂主义势力依然嚣张 (打砸抢烧视频) (3)部分国家鼓吹中国威胁论 (威胁论视频)
三、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
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 (一)指导思想一元化,是任何国家社会普遍存在的客 观事实,是普遍规律。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一元 的,这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不是特殊性。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在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个普遍规律。 1、任何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向来都是一元的,这 是客观事实 2、经济关系、社会性质决定意识形态的内容,指导思想必须一元化, 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3、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色彩最鲜明,坚持一元主导最坚决,一些西方 国家最讲究意识形态输出
左图:改革开放后,琳琅满目的商品任由消费者选购 右图: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结
论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 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 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这种坚持是“必须” 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在这个根本问题 上,要坚定不移。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论文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论文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和形式。
现如今,意识形态安全对于整个国家安全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将意识形态建设提高到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这是由意识形态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全文如下:当前西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出现了新情况和新特点,只有正确认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形势、新特点,对于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切实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
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继续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和群众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作为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从政治上要求加强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从政治上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容易使马克思主义口号化、庸俗化,难以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要牢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使人们在思想上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是至今为止是人类文化科学的集大成者,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三大规律,其真理的力量和逻辑的感染力是任何其它社会思潮无法比拟的,我们对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就应当在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的基础上,逐步转向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上,让人们感悟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终身受益。
二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还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经历一个半世纪后仍能长盛不衰、永葆青春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发展中之所以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有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有以列宁为代表的、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和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几座里程碑,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一脉相承的,又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表现形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体系,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内在需要在新世纪,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建设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的实际,研究解决前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勇于进行理论概括,善于进行理论概括,不断为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作者:宋文新来源:《新长征》 2013年第11期宋文新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一)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
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是我们党的立身之本,“起家”法宝,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纷繁复杂、风云多变的世界背景下,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党情、社情、民情融为一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四层含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般原理的具体化。
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变成指导中国具体实践的理论、路线、方针和策略。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式的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是具有民族形式的,这里所谓民族形式主要是指其所体现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而言。
毋庸置疑,包含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是体现着欧洲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的,如果不加改造原封不动地应用到世界其他民族的实践中,必然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中国的思想武器,就必须使之成为中国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理论形式,在这方面,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树立了光辉典范。
第三,马克思主义经典形式的现代化。
我们现在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所读到的马克思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形式,其基本理论在今天仍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观点为基础的思想体系,它在意识形态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的重要性、现实意义和巩固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制定政策和实践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在思想上具有了根本性的指导思想,这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3.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和革命性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为人们认识社会问题和改造社会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自信。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的文化自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促进全社会的价值观念的集中,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社会理论,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不仅有利于推动国家的长期繁荣稳定,也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只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期繁荣稳定,也才能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有助于深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支持。
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主题词: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始终着眼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
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围绕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竞争凸现,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尖锐复杂。
国外敌对势力并不愿意看到我国的发展强大,总是想方设法要遏制我们。
它们的一贯战略,就是对我实施西化,分化,丑化,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企图搞乱社会主义中国。
基于这种情形,有些人提出搞什么“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淡化意识形态”。
其实质,并不在于什么“多元化”,而是试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所谓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作为“普世性”的东西取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且必须明确:社会思潮,文化形态和价值观越是多样化,多元化,就越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
首先大家要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使一个国家繁荣,就需要在它的社会当中存在一个核心价值,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于社会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塑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意味着在现实社会中,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为指导,引领意识形态的发展。
一、巩固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意识的集中反映,是一种观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十分重要,它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巩固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需要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学习,提高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首先,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对其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把握。
只有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解释和阐述,才能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引领和影响社会的意识形态。
其次,需要注重思想理论与现实社会的紧密联系,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
通过密切关注社会变革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及时反思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适应时代需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二、巩固意识形态的传播力意识形态的传播力是指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社会中的渗透和传播能力。
只有加强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首先,可以通过群众化的宣传方式来强化意识形态的传播。
在社会各个领域内,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普及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媒介,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
其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材料的研发和推广。
针对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精心编撰和发布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教材,使其更加贴近群众,更易于理解和学习。
三、巩固意识形态的实践基础意识形态的实践基础是指实践活动对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首先,要注重在实践中验证并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者:龚云来源:《前线》2014年第01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本文着重论述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历史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没有新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人类思想史,没有哪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甚至那些不赞同的人也不得不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丰碑。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鲜明地主张我们党应是“主义的结合”,他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翻身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现代化的征程;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离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距离越来越近。
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辟和发展,就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苏联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谷,资产阶级思想家叫嚣历史终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斩钉截铁地说,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
他自信地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50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和全面部署。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表明我们党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主要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
随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稳步提升,牢牢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确保党和国家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胜利前进。
但也要清醒看到,各种错误观点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还不同程度存在,在一些重要节点和重要时期以新的形式集中发起挑战。
还有人渲染“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淡化论”“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等错误观点,不同程度地淡化或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从根本制度上保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巩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统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重大任务。
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凝心聚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必须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
坚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姜 辉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至关重要的,就是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思潮。
随着社会变革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随之加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多元价值观念的难度也在加大。
如何把握正确思想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强做大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统领和整合能力,不断增强时代感、吸引力、引领力、凝聚力,仍然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艰巨任务。
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2)
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2)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2)一、引言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发展趋势进行研判,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我国意识形态现状分析1. 主流意识形态稳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政治领域,我国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严明党的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确保党始终成为最高政治力量。
在经济领域,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在文化领域,我国积极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 意识形态斗争复杂严峻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斗争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国际环境复杂。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调整,西方敌对势力加大对我意识形态渗透和干扰,企图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2)网络空间斗争激烈。
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领域。
一些不良信息、错误观点在网络上传播,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挑战。
(3)社会矛盾交织。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容易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导火索。
3. 意识形态工作存在不足(1)理论武装不够充分。
部分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不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不够深刻。
(2)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部分党组织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责任追究不严格。
(3)意识形态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部分党员干部缺乏斗争精神,面对错误观点和思潮,不敢亮剑、不善斗争。
三、我国意识形态发展趋势研判1. 主流意识形态将继续巩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摘要:最近,总有一些人呼吁西方民主,呼吁多党派。
在这种情况下,坚定不移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在新世纪对我党提出的严峻挑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多元化指导思想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要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走向富强、民主、和谐的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必须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在历史的进程中被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同时也是被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和科学规律,它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走上国家民主富强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的思想武器,具有鲜明的真理性和科学性。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虽然有过东欧解体、苏联巨变这样巨大的事件,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发生改变。
即使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在“千年思想家”的评选活动中,马克思依然以高票位居榜首,同时他的《资本论》也在畅销,这也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是经得住考验的。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是马克思第一次把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结合起来的,并且用辩证唯物论去分析人类在社会的进程,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揭示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在人类社会的思想史上,还没有任何一种学说或思想能和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并驾齐驱。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的科学体系。
列宁曾经强调:“我们决不能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邓小平同志强调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作者:贾元丽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09期摘要:在目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意识形态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十分关键的影响因素,因而积极发展意识形态十分必要。
在当前的意识形态领域发展中,为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积极坚持并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从而使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成果,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实现我国社会的更理想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随着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各种现代化工作理念得以出现,并且在实际工作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意识形态理念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种。
在目前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有着重要的重要的影响,因而需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以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的更好开展。
文章就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进行分析,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作用发挥提供支持及基础。
一、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内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面临的挑战(一)国际局势变化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就目前国际局势发展情况而言,越来越表现出复杂化发展趋势,同时世界多极化及经济全球化发展也越来越深入,社会信息化发展及文化多样化发展对于人们思想观念会产生一定影响,世界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及不稳定因素存在。
当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情况,强权主义及新干涉主义对世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安全及非传统安全对人们生存及发展有着严重的威胁。
在目前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及科技发展变化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存在的对立及冲突不断未能够消除,且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严重。
由于意识形态在政治及经济发展方面可发挥出自身的能动作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但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对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展进行破坏。
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对于特殊事件及人群实行意识形态渗透,通过民族宗教等方面,实行恶意破坏及恶意渗透,通过对网络及新信息途径及媒介,对西方意识形态中的相关思想理念进行渗透,影响意识形态领域内,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并且意图影响意识形态工作开展中我党具备的主动权及领导权。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世界的一种主流思想,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武器,是指导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科学理论。
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可以推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
首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觉悟。
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人类的认识必须是客观和历史地条件约束的,只有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发展进步。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和文化观,不断增强发展理论和思想理论的针对性、系统性、前瞻性,构建和完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为建设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动力。
其次,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可以推进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现在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竞争日益加剧,只有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才能培育和发展国家的人才资源,激发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国家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应该优先发展实体经济,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促进创新和改革,探索和推行适合国情的经济制度,加强和改善民生保障,促进社会公平和平等、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发展方面,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应该以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为主要目标,发挥政府引导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推动全社会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保证社会制度的公正和有效,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可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在现代国际竞争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是必须深入了解的,它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和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是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支撑。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 仍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半 。 下 , 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上升 为领导阶级 , 工人 阶级政党成为
代表了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 决定 了中国社会 意识形态 的性质和方 向, 也必然上升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
群众 所 追求 的价值 目标 。在 当代 中 国 , 马克 思 主 义 的意 识 形 态 占统 治 地位 是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的重 要 特 征 , 坚持 中 国特 色 社
现 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 。 这种文化的“ 多元化 ” 及社会意识 的
“ 样 化 ”在 客 观上 对 主流 文 化 、 多 , 主流 意识 形 态 带 来 了 冲击 和 挑战。 比如 , 种 非 马克 思 主义 的思想 意 识 有所 滋 长 , 定社 会 各 否 主 义制 度 、 否定 改 革 开放 的言 论 时有 出现 , 洋媚 外 、 守 旧 崇 因循
子里 , 国人 民为 了挽 救 民族 危亡 , 抗 阶级 压迫 , 中 反 进行 了长 期 反帝 反封 建斗 争 ,一 批批 仁 人 志士 不懈 探 求救 国救 民 的真 理 , 不 断追 求 中华 民族 复兴 的伟 大理 想 。 轰 烈烈 的 太平 天 国运 动 轰 和义 和 团运 动被 中外 反 动势 力 联 合 绞 杀 ,说 明农 民 阶级 领 导
主义,是近代 以来先进 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 民真理的必然结
果, 是经 过 中 国革命 、 建设 和改 革 实践 检验 的 必然 抉择 。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囊 政治 的反映, 作为国家利益 、 文化软实为的 践之后的不二选择 。14 年鸦片战争 以来 的中国近代史 , 80 既是 意识形态作为经济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意义【摘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我们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基础。
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方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以往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扬弃的智慧结晶,后经列宁、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不断地在理论上得到丰富和创新。
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意识是人们物质生产活动的直接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1](p78-79)至于“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
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1](p72)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所以,“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
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1](P73)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再次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1](P252)“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心得体会】关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几点想法
关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几点想法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相适应的。
由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而不断发展的体系,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更容易得到坚持和巩固。
但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新时期应注意改善党的领导。
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相适应的。
无论是诸如法律等政治上层建筑,还是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都是统治者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意识形态领域属于上层建筑,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长期的革命和经济建设过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并在《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总纲中加以规定。
《党章》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描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而不断发展的体系。
很多学者都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而开放的体系,我更想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开放的学科,所以它不断吸收人类各种文明,充实、完善和补充自身。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仅从邓小平理论来看,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尤其是关于市场的认识,即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所强调的,“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冲破了建国以来对计划和市场的片面认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其合乎逻辑的一面。
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高校社科教师如何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高校社科教师如何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者:陈诗蓉来源:《职业时空》2009年第07期摘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高校社科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讲者,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关键词:高校社科教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作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高校社科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自然肩负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政治使命。
为不辱使命,切实发挥高校社科教师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的作用,最根本和最主要的是要发挥好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一、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我们知道,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哲学社会科学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和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
只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根本,在纷繁变幻的现象中把握规律,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把握方向,才能不断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马克思主
义是我们的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旗 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 民团结一致、始终如一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也是把握先 进文化方向的重要保证。做好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必须着眼于坚持和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 一、坚持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背景和 形势 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 件、国际国内客观环境制约和影响。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 题,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动向。在国 际风云变幻,世界并不太平,地区冲突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逐 渐扩大的情况下,加强国内的各方面的工作,必须在坚持和巩固以马克 思主义为主流的意识形态下,才能准确地把握国内外的新形势、新问 题,才能正确、及时应对。 1.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意识形态面临严峻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意识形态领 域的斗争从远距离变成近距离甚至零距离,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和资 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尖锐 的。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 目的是要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搞乱人们的 思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敌对势力竭尽全力力图实 现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必然对立场不坚定 的人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头脑并积极应对,也 就是要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意识形态。 随着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使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媒体为人们提供 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尽管网络提供的信息是有好有坏,良莠不齐,如果 监管不力,肮脏、糟粕的信息随着媒体的不正确的导向,会严重地混淆 人们的思想,立场不坚定的人们常常迷茫于此,常常认为是不同历史文 化背景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这对于我国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侵蚀是 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是很尖锐的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它对于作好国内的各项工作是根 不断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 价值取向产生前所未有的重要影响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是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在 相当多的人们心中已经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精 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尤其是在当前的一 段时间内人们的功利意识太强,国家观念淡漠,共产主义更认为是十分 遥远的梦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的结果。在中 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扩大的情况下,社会经济成分日益复杂,组织形式 多样化,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并没有理顺的情况 下,必然会形成意识形态领域的多样化,必然会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强烈的冲击,会逐渐削弱其主导地位,被淡化的倾 向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缺乏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原理研究当代的现实问题,不能准确的解读民间的生活诉求,空话和套 话盛行,思想表达苍白无力、无病呻吟,这样的状况会严重地削弱主流 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必将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执 政党的地位,而且很有可能会削弱我党的执政能力。如果我们不能采取 有效的措施遏制这种趋势,必然会对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巩固和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必要性 1.加强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于保证社会的 政治稳定和全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对于提高社会的凝聚力,从而保证社会的安 定团结,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非典的胜利带给我们的不 仅仅是我们成功战胜了这场灾难,留给我们的还有更多的有价值的东 西。它使我们的民族凝聚力空前高涨,充分调动起来中华民族战胜灾难 的积极性,拉进社会各界的相互关爱之情。这就足以说明在前进的途 中,只要我们高举马列的旗帜,勇于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前进 途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直站在时代的前沿,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现 实问题作出准确及时的回答,必将会人心所向,众望所归。随着我党从 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我们国家从战争年代转变为和平建设时期,主流 意识形态面临着长期执政与和平建设的考验。新中国的建立以及最初十 年的建设成就,使中国共产党的功绩合法性得到广泛的认同。由于这一 时期的“左倾”的日益严重,导致主流意识形态仍沿袭旧时的做法,在十 年文化大革命中,主流意识形态偏离了正常逻辑,也使主流意识形态遭 到严重的损坏,使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受到一定的质疑,甚至一定时 期内出现了信仰危机。党运用马列基本原理及时修正偏离轨道的主流意 识形态,使它回归正常的历史逻辑,这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加强以马克
思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2.可以有效削弱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对我国意识形态领 域造成的不利影响 当前,这种“西化”、“分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 段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美国的文化战略站在西方文明中心论的立场认 为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同西方文明在价值观、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等 方面完全不同,很难被西方文明所融化,这两种文明最终必将对西方文 明造成严重威胁。未来的国家冲突,将日益表现为由于文明和价值观不 同而引发的冲突。对此,西方应有“文明的忧患意识”。按照这种理论, 西方应当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对那些文明异己的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争 取这些国家的公众,至少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对西方文明特别是西方文 明的核心———西方价值观的认同。西方的文化渗透并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它对我国的影响也将是长远的。对西方的文化渗 透,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敌对势力的渗透和 不良思想的侵蚀。 三、巩固和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意识形态的几点建议 十六大报告中要求我们通过改革,增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 的知识形象、理论形象和创新形象,增强它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创造力 以及对其它意识形态的竞争力。 1.就要提高各级领导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工作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 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 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具体地说,就要看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能不 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指明正确方向;就要看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能不能 通过教育干部和群众,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调动他们的建设热情和创 业热情;就要看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能不能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的 社会文化环境;就要看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能不能抵制各种错误观 点和不良思潮的侵袭,为两个文明建设扫清障碍。这就是主流意识形态 工作在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领导干部必须 注意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动态,决不能不关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 的指导地位。只有充分发挥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 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工作和群众 中去,才能及时排除和战胜各种错误东西的干扰,才能巩固和发展全国 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 大的动力与保证。 2.必须大张旗鼓坚持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 当今世界价值多元化的情况下,中国决不允许搞指导思想多元化,混
淆人们的思想,扰乱社会的正常发展。因此,在中国改革需要加大力度 前进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去旗帜鲜明坚持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主流意识形态。 3.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必须从实践中吸取营养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把实践作为自身哲学的基石。因此主流意 识形态应把丰富多彩、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生活实践,作为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实践发生了变化,主流意识形态也应该随之 发生变化,否则就会落后于生活实践甚至被生活实践所抛弃。应该看 到,当市场经济改变过去的计划经济的做法时,主流意识形态必须改变 一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和做法。实践证明我们的理论只要与生活保持密切 的联系,只要关注和回答现实问题,倾听和解决人民群众的心声和要 求,它就变的鲜活,变的生机勃勃,就会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就会显示 出强大的威力。 4.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必须进行理论的创新 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具有极大的创新能力。把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都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集中体现。但 是,毋庸讳言,在长期的“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作用下,我们仍 存在创造精神的匮乏。因此,在新情况、新形式下,我们必须着眼于建 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的认 识、做出新概括、开辟新境界,是加强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 形态的重要条件之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当前,在全 球和信息时代的大潮中,中外文化正在进行着史无前例的交流与碰撞, 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受着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巨大冲击。在这样的复 杂情况下,必须坚持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才能把握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促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 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
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时俱进、顽强拼搏,克服了 各种艰难险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绩。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解决贫富、城乡、区域差距 问题。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 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缩小“三个差距”是社会 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国民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长 治久安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 需要,是科学发展之路,意义重大深远。 只要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 求,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广大人民群 众更加满意的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