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庭的记忆

合集下载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讲授新课教学环节一:家庭称呼抢答赛1.文本学习:下面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吗?2.图片+文本学习:家庭关系示意图3.素材:家庭礼貌称呼歌4.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5.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爷爷和爸爸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6.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独立填写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思考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文本直接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让学生补充完整。

四个问题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家庭中的不同关系,如夫妻关系、母女关系等。

教学出示教材第78 页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补充完整。

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先以介绍“全家福”中成员的方式来熟悉不同的称呼,然后再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由于各地关于亲戚之间的称呼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本地的常用叫法说起。

7.图片+文本学习: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8.图片+文本学习: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9.图片+文本学习:家庭辈分和称呼(1)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2)还有兄弟姐妹的关系。

妈妈和舅舅是姐弟或者兄妹关系。

10.素材:表和堂11.文本学习:抢答竞赛爸爸的爸爸,我称呼他();妈妈的妈妈,我称呼她();妈妈的兄弟,我称呼他();爸爸的姐妹,我称呼她();爸爸的弟弟,我称呼他();爸爸的哥哥,我称呼他();……12.文本学习:抢答竞赛我是爷爷奶奶的( );我是姨妈的( );爸爸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交流回答观看视频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抢答文本游戏抢答诵读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抢答文本游戏抢答诵读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姐妹关系的人有哪些。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课时安排:4课时学情背景: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第二课时《家庭的记忆》,课程主要围绕家族史和变化的知识展开,通过采访和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家族史和变化,并感受家庭带来的美好回忆,培养爱家的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的历史和变化;(2)掌握采访和对比的方法,了解家庭历史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能力目标:(1)使用采访、对比的方法,了解家庭的历史,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2)感受家庭带来的美好回忆,产生爱家的情感。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注家庭、尊重家庭、感恩家庭的情感;(2)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家庭,维护家庭和睦。

教学重点:1.了解家庭的历史,感受生活的变化;2.学生通过采访和对比的方法,了解家庭历史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1.让学生感受家庭带来的美好回忆,产生爱家的情感。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笔、纸、小报或PPT制作工具等。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家庭历史与变化,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介绍采访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历史的收集和整理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家庭历史,并分享家庭的美好回忆,培养爱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家庭的记忆》这一课,首先请大家和我一起问候一下,好吗?学生:早上好!老师: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起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美好回忆呢?可以分享给我们听一听。

(学生分享回忆,如: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过生日、一起吃饭等)二、新课讲解(10分钟)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家庭历史和变化的知识。

首先,我给大家看一些图片和视频,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家庭的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播放相关多媒体素材,如老照片、家庭影像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呢?请举手回答。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 家庭的记忆 课件(16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 家庭的记忆 课件(16张PPT)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谢谢观看!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2022/2/182022/2/182022/2/18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2月2022/2/182022/2/182022/2/182/18/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2/182022/2/18February 18,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2/182022/2/182022/2/182022奶 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妈妈的爸爸叫外公 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妈妈的兄弟叫舅舅 妈妈的姐妹叫阿姨
“家史” 小调查
爸那 爸一 妈年 妈, 结 婚 了 ! 我那 出一 生年 啦, !
我那 们一 住年 进, 新 房 了 ! 父 母 的 童 年
第四单元 ·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家庭的记忆
家庭称呼知多少
这 是 爸 爸

是 妈 妈
那除了爸爸和妈妈, 你还知道其他一些亲人的称呼
吗?
家庭称呼 抢答赛
谁能答得 最多呢?
家族歌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爸爸的妈妈叫什么 爸爸的哥哥叫什么 爸爸的弟弟叫什么 爸爸的姐妹叫什么 妈妈的爸爸叫什么 妈妈的妈妈叫什么 妈妈的兄弟叫什么 妈妈的姐妹叫什么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12 家庭的记忆(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 家庭的记忆(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 家庭的记忆(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成员和角色,进一步了解家庭的重要性;2.掌握家庭常见的礼仪和规矩,规范自己的行为;3.培养爱家、爱父母、爱家人的情感,明确自己在家中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内容1. 家庭成员和家庭角色介绍家庭成员和家庭角色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角色的分工合作。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义务。

2. 家庭礼仪和家庭规矩介绍常见的家庭礼仪和规矩,如尊重长者、讲究卫生、不浪费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礼仪和规矩的意义和作用,并引导学生遵守这些规矩,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通过绘本、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培养学生爱家、爱父母、爱家人的情感,明确自己在家中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确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角色的分工合作;2.引导学生遵守家庭规矩和礼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3.培养学生爱家、爱父母、爱家人的情感,明确自己在家中的责任和义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的温馨和亲情。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讨论交流3.绘本阅读4.故事讲解5.观察实践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在他们看来,家庭成员有谁?每个家庭成员的职责是什么?老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角色的分工合作。

2. 讲解家庭礼仪和规矩老师介绍家庭常见的礼仪和规矩,例如:尊重长者、劳动爱卫、整洁卫生、文明用语、不浪费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礼仪和规矩的意义和作用,并引导学生遵守这些规矩,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绘本阅读教师准备一些描写家庭日常生活的绘本,让学生通过绘本了解家庭的温馨和亲情。

4. 故事讲解老师让学生听一些家庭情感故事,例如:《野猪嘟嘟》、《明明家的小妹妹》等,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培养学生爱家、爱父母、爱家人的情感。

5. 观察实践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家中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并制定自我改进计划。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12 家庭的记忆》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中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变迁,通过家庭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教材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家庭故事,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形成、家庭的变化以及家庭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设计新颖,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他们对家庭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他们对家庭的历史和变迁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家庭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家庭的历史和变迁,明确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变迁,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家庭故事分享、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变迁,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感体验法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家庭故事视频、图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庭的历史和变迁,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家庭故事视频,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导入新课。

2.学习家庭的历史和变迁: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故事,了解家庭的历史和变迁。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庭的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4.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的记忆》-课件

《家庭的记忆》-课件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12 家庭的记忆
二、家庭称呼抢答赛
请你爷把爷“奶家奶庭关系示意图外”公补外充婆完整。
姑父 姑姑 叔叔 婶婶 爸爸 妈妈 舅舅 舅妈 姨妈 姨父
表哥、表弟 表姐、表妹
我 堂哥、堂弟哥哥、弟弟 堂姐、堂妹姐姐、妹妹
表哥、表弟 表姐、表妹
表哥、表弟 表姐、表妹
抢答赛
爸爸的爸爸,我称呼他( 爷爷 ); 妈妈的妈妈,我称呼她( 外婆/姥姥 ); 妈妈的兄弟,我称呼他( 舅舅 ); 爸爸的姐妹,我称呼她( 姑姑 ); 爸 爸的弟弟,我称呼他( 叔叔 ); 爸爸的哥哥,我称呼他( 伯父 );
食物;大人们的表情、动作;家里的装饰,如
贴的春联、窗花,挂的灯笼等。)
五、语言文字中的“家”
猜一猜
1.女儿出嫁了。(猜一个字) 家
2.一个小家庭,仅仅一口人。(猜一个字)
合 3.一家十一口。(猜一个字)吉
4.一家十一口,一家十二口。
畅所欲言
你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成语吗?说 出来和同学分享一下。
欢聚一堂
我是爷爷奶奶的( 孙子/孙女 ); 我是姨妈的( 外甥/外甥女 ); 爸爸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堂兄弟/堂姐妹 ); 爸爸的姐妹的孩子是我的( 表兄弟/表姐妹 ); 妈妈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表兄弟/表姐 妹 ); ……
三、“家史”小调查
“家史”小调查
家庭调大查事自记己的家庭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的 一些大事,完成下表“家庭大事记”。
“家史”小调查
我和采父访母一比下童父年母的童年,和自己的童年进 行对比,完成下表“我和父母比童年”。
小时候喜欢读的书:父母 _______ 我 _______ 小时候常玩的游戏:父母 _______ 我 _______ 小 时 候 会 做 的 家 务 : 父 母 _______ 我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增强对家庭的认识。

2.情感与态度: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3.行为与习惯:增进对长辈的了解,养成关心家庭,关爱家人的习惯,逐步树立家庭责任感。

4.过程与方法:通过标出特殊的日子和编写“家庭大事年表”,追溯家庭的历史,勾起对家庭的记忆。

教学重点: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体会家人之间的关爱,懂得人的生活离不开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家,犹如一潭清水,平淡而温馨在高兴时,家与你共享快乐,是一方乐土;在伤心时,家给予你安慰,是一个倾听者;在受挫时,家给予你鼓励,是一个避风港湾,无论你身处何种境遇,家中总是充满关爱与幸福,令人魂牵梦绕家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也收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取家庭的记忆。

二、家庭称呼教材第78页“家庭关系示意图”。

师:同学们,这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吗? 生1:空白一: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生2:空白二:叔叔、婶婶。

生3:空白三:姥姥、姥爷(外婆、外公)。

生4:空白四: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生5:空白五:姨妈、姨夫。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那么,你们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生1:爸爸和妈妈是夫妻关系。

生2: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是夫妻关系。

师:你们知道妈妈和姥姥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生1:母女关系。

生2:奶奶和姑姑、姥姥和姨妈、妹妹和妈妈也是母女关系。

师:你们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呢?哪些人又是这种关系呢?生1:兄妹关系,是我和哥哥的关系。

生2:姐弟关系,是妈妈和舅舅的关系。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你家当地对家庭成员的称呼与图中相同吗?生1:兄妹关系,是我和哥哥的关系。

2024年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课件

2024年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课件

2024年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家的故事》第12课《家庭的记忆》。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的意义与结构、家庭关系与沟通、家庭文化与传统、以及家庭的责任与和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庭的意义,认识到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3. 使学生了解家庭文化与传统的重要性,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家庭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家庭责任与和谐相处的原则。

教学重点:家庭的意义与结构,家庭文化与传统,家庭责任与和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家庭相册、家庭责任表等。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家庭调查问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家庭相册,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1)讲解家庭的意义与结构,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家庭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3)介绍家庭文化与传统,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

3. 例题讲解:(1)讲解家庭责任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承担家庭责任。

(2)分析家庭和谐相处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家庭矛盾。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填写家庭调查问卷,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状况。

(2)分组讨论,如何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促进家庭和谐。

六、板书设计1. 家庭的意义与结构2. 家庭沟通的方法与技巧3. 家庭文化与传统4. 家庭责任与和谐相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教材,谈谈你对家庭的理解。

(2)列举三个增进家庭成员感情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3)以“我家的优良家风”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2)示例:定期开展家庭活动、多陪伴家人、相互关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开展家庭实践活动,如家庭日、家庭晚会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精品课件(共43张PPT)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精品课件(共43张PPT)
我们来抢答
我是爷爷奶奶的( 孙子/孙女)
我是姨妈的( 外甥/外女 )
爸爸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堂(兄弟/堂姐妹 )
爸爸的姐妹的孩子是我的 表(兄弟/表姐妹 )
妈妈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表(兄弟/我表姐有妹发现)
活动二:“家史”小调查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让我们 做一个“家史”小调查。
我的家庭大事记
时间
12、家庭的记忆 传统节日中的“家”
回老家
年夜饭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农历 年最后一天)的晚餐。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一 家人相聚,共进晚餐。。
年夜饭
你家吃年夜饭 时,都会有哪
些人呢?
菜肴与寓意
“饺子”谐音“骄子”,吃后有成为“天之骄子” 的说法。饺子是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 过饺子”的俗语。。
元 宵 灯 会
猜灯谜
猜灯谜
1
2
3
4
5
6
1号灯谜
猜字谜 女儿出嫁了。(猜一个字)
1
2号灯谜
猜字谜 一个小家庭,仅仅一口人。
(猜一个字)
2
3号灯谜
猜字谜 一家十一口。(猜一个字)
3
4号灯谜
猜字谜
一家十一口,一家二十口
两家合一起,万事都不愁。
4
(猜一个字)
5号灯谜
说一说过年时表示祝福的词语。 如:阖家欢乐、好运连连……
活动四:语言文字中的“家”
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 而且很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呢!
语言文字中的家
1.分小组查找关于“家”的成语、谚语以及相关故事,并交流。 2.分小组查找关于“家”的古诗,并在班级上朗读交流。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2家庭的记忆》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对家庭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学会珍惜家庭,尊重家庭成员,以及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和相处。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对家庭成员有基本的认知。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了解不全面,对家庭的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家庭中的角色不同,家庭环境也各有差异,这使得他们在家庭沟通和相处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家庭的情感。

3.提高学生与家庭成员沟通和相处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2.家庭的重要性。

3.与家庭成员沟通和相处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增强对家庭的认识。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家庭的故事,提高对家庭重要性的理解。

3.实践教学法:设计家庭活动,让学生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和相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和问题。

2.准备家庭活动方案。

3.准备讨论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激发学生对家庭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家庭的故事,提高对家庭重要性的理解。

4.巩固(5分钟)通过家庭活动,让学生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和相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庭,维护家庭和谐。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道关于家庭的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完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2 家庭的记忆》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主要围绕家庭的记忆展开,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从而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但对于家庭的记忆和历史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

同时,学生可能对家庭的传统习俗和家庭规则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2.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和家庭价值观。

3.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培养学生的家庭道德和家庭行为规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事例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家庭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家庭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

2.教学基本内容:(1)介绍家庭的历史和传统,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2)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传统习俗和家庭规则,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

(3)通过事例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传统节日中的“家”语言文字中的“家”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教材分析第二课时“传统节日中的‘家’”目的是让学生从传统节日中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中的家”,目的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让学生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首先是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体会语言文字中蕴含的家庭观念。

其次以一首古诗配水墨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诗人离家后思念家人的情感,并从中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最后以半开放的活动设计,让学生收集与“家”有关的成语、谚语、格言和诗篇等,进一步感受语言文字中的家庭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在交流传统节日中的主要活动中,感恩祖辈、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言文字中的“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家息息相关。

道德修养:感受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中“家”的含义和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的角度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法治观念:正确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了解自己家庭的过去,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健全人格:感受中国语言文字中“家”的内涵,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能够通过文字、诗歌等多种途径,探究中国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家庭观念.责任意识:让学生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知道“年夜饭”的定义,了解中华传统节日。

重点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懂得传统佳节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难点知道中国传统节日,学习与重视家庭传统观念有关的语言文字;进一步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趣导入新课1.图片+文本学习:“家”的演变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问题分析文本感悟文本回答问题指名回答用形象直观通过甲骨文“家”的演变”和视频播放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12、家庭的记忆(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12、家庭的记忆(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家庭的记忆年级:三年级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家庭的定义和重要性2.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3. 家庭的传统和习俗4. 家庭的记忆和故事教学步骤: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家庭的特点和传统。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的看法和感受。

二、家庭的重要性1. 讲解家庭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

2. 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

3. 讲解家庭的传统和习俗,如节日庆祝、家庭聚会等。

三、家庭的记忆和故事1. 让学生回忆自己家庭的美好时光和重要事件,如生日庆祝、旅行等。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故事和传统,如家族传说、家训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记忆对自己的影响和意义。

四、观察和表达1. 让学生观察自己家庭的特点和变化,如家庭成员的变化、家庭环境的变化等。

2. 鼓励学生用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庭的观察和感受。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家庭,表达对家庭的感激之情。

五、总结和反思1.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家庭的记忆和故事传承下去,让家庭成为更加温馨和谐的地方。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家庭的理解和感受。

2. 检查学生完成的观察和表达作业,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主题活动,如家庭聚会、家庭旅行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家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记录家庭的美好时光和重要事件,制作家庭相册或家庭日记,让家庭的记忆得以保存和传承。

3. 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的变化和需要,积极参与家庭事务,为家庭的和谐和发展做出贡献。

重点关注的细节:家庭的记忆和故事补充和说明:家庭的记忆和故事是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家庭成员的共同经历、情感和价值观念。

12家庭的记忆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家庭的记忆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 家庭的记忆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12 家庭的记忆》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为第三课时。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感悟家庭的重要性,探究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与责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庭成员的良好品质,强化家庭观念,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体现家庭记忆中的美好传统和价值观。本章节内容紧密联系课本,强调家庭记忆对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影响,实用性强,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家庭记忆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家庭记忆的认识和理解。
- 测试:在课堂结束时,进行一个小测试,检查学生对家庭记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试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
2. 作业评价:
- 批改:对学生撰写的家庭记忆短文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观点阐述。
- 点评:针对学生的作业,给出具体的点评意见,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学会了如何从具体实例中提炼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提升了信息处理和批判性思维。
-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中,学会了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对家庭记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增强了热爱家庭、尊重家庭成员的情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2 家庭的记忆》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以家庭为背景,通过讲述家庭的形成、家庭的关系、家庭的组成等,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以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家庭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家庭的理解还比较片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开展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形成、家庭的关系、家庭的组成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增强家庭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家庭的关系和组成。

2.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和家庭生活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家庭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庭的关系和组成。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家庭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家庭的图片和案例。

2.准备家庭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

3.准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所需的时间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家庭的形成、家庭的关系、家庭的组成等基本知识。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家庭角色扮演,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责任。

4.巩固(5分钟)分组讨论:家庭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影响?如何关心家人?5.拓展(5分钟)分享发生在身边的感人事迹,展示家庭爱的力量。

12家庭的记忆(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家庭的记忆(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 家,是一盏灯、一个屋檐、一张柔软的床。 • 有了灯,不再害怕夜晚没有星星和月亮。 • 有了屋檐,不再担心风吹和雨打。 • 有了床,累了,困了,可以睡上甜甜的觉,
做个美美的梦。 • 家是太阳,是爸爸妈妈的笑容,是温暖的阳
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 “家”有关,而且很多语言文 字也与“家”有关呢?
每当春节来临,我们都会全家人聚 在一起吃“年夜饭”。大家知道 “年夜饭”的由来吗?
知识窗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 历除夕(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餐。这一 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 晚餐。一年一度的“年夜饭”表现出中 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 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
回“老家”过春节 等呀等呀,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外面寒气逼人,我的心情却格外 兴奋。与父母一起坐上出租车,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火车站。这里人很 多,等了半个多小时,我们便上了回“老家”的火车。在火车上,一 坐就是近十个小时,直坐得腰酸背疼腿抽筋。但是我们的心里却是喜 滋滋的,因为马上就能回到“老家”,见到爷爷奶奶等亲人啦! 夜里十一点左右,火车终于进站了。我迷迷糊糊地拎着大包小包 跟着父母走到了出站口,突然听到“哥!嫂子!慧慧! ”的喊声,仔细 一瞧,原来是叔叔来接我们了。上了叔叔的电动三轮车,走了半个多 小时,我终于看到了那熟悉的村庄。啊!村头站立在风中的不就是我日 思夜想的爷爷和奶奶吗?我冲上去,抱住了他们,久久不愿松开……
光。
为什么 很多中国人 过春节一定 要回“老家” 呢?
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 传统节日与“家”有关,你知道吗?

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课件

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课件

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课件《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的意义、孝敬父母的原因以及如何孝敬父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明白孝敬父母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意义,认识到家庭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明白孝敬父母的理由,培养学生的孝敬之心。

3.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庭的意义、孝敬父母的原因和做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家庭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孝敬之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家庭照片,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

2. 自主学习(5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家庭的定义、功能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课堂讲解(15分钟)讲解家庭的意义、孝敬父母的原因和做法,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孝敬之心。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分析孝敬父母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如何在生活中孝敬父母,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组关于孝敬父母的选择题,让学生现场作答,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小组讨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分享彼此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7.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8. 作业布置(5分钟)设计一道关于孝敬父母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实际行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六、板书设计家庭的意义、孝敬父母的原因和做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你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列举三个实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孝敬父母。

家庭的记忆获奖课件

家庭的记忆获奖课件
12、家庭旳记忆
我十岁了
家庭大事记
大事 我出生了
• 当初旳 情景
我上学了
我们搬家了
我们家盖新房 了
家中特殊旳日子
• 我旳生日
• 爸爸旳生 日
• 母亲旳生 日
父母结婚纪 念日
• 某位长辈 逝世旳日 期
• 某位同辈 出生旳日
苦糖
莲子
几年前,我与同乡麦天枢先生在天安门广场溜达,共 同怀念起家乡,他说了件自己少年时旳事,让我至今不 忘。
Hale Waihona Puke 狂喜之后,他在凳子上垫了三块砖,爬了上去。当他 旳指尖触到那神物之时,他旳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 舔了。
他扔了砖头,把凳子搬走,立誓不再吃了。可是那凳
子和砖头又来了,这下他抓了一满把,满满塞了一嘴。在 嚼咽旳时候,他目光怔怔地盯着某处,甜出了泪水。
一种多月后,他旳小手蘸完了最终一粒糖。端午了, 罐子从屋梁上下来了,他等着挨顿饱打。母亲只是抱着空 罐子哭着,一句责备旳话都没有。
母亲旳哭声震得他无处藏身。他立誓要让母亲每天有 白糖吃。后来他成了牧羊人,当了兵,上了大学,成了记 者,又是个学者。你要正碰上他回家乡,问他,你包里提 旳是啥?他一定会腼腆地笑笑,啊,没啥,是些白糖。
贝贝
晶晶
欢欢
迎迎
妮妮
爸爸病了,亲戚拿两斤白糖来探望。爸爸说这么好旳 东西过端午节再吃,母亲就把糖装进一种黑罐子,用一根 粗麻绳拴着挂在屋梁上,辍学在家旳天枢,便从此有了寄 托。
一日,家里大人不在,天枢把弟妹哄出去玩,自己留 在屋里。血热了起来,那罐里旳东西有一种令人陶醉旳滋 味,叫做“甜”。要是那白色晶体爬在舌尖上,咕噜一转, 那神奇旳滋味就会在整个口腔里激荡开来,化成温柔旳流 体。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说课稿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说课稿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12 家庭的记忆》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关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支持和帮助。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观念。

对于家庭,他们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可能会有很多关于家庭的故事和经历,他们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

但是,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和支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关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剧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关爱。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情景剧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家庭的重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全家福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家庭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教材中的案例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关爱。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感受。

3.巩固新课: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