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记忆 教案
家庭的记忆-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家庭的记忆-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2.知道如何与家人沟通和相处。
3.掌握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爱护家园的基本道德观念。
4.培养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2.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爱护家园的基本道德观念。
3.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1.如何与家人沟通和相处。
2.如何培养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1.通过讨论、演示等形式,引导孩子认识到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起点和归宿。
2.鼓励孩子分享一些感人的故事,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家庭。
2. 如何与家人沟通和相处1.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们分享自己与家人沟通的经验和困难,并总结出有效沟通的技巧。
2.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培养孩子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以及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爱护家园的基本道德观念1.通过故事、示范等形式,引导孩子了解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爱护家园的重要性。
2.利用图片、互动教具等,让孩子们模拟场景,学习如何理智地处理“家人”之间、家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4. 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1.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和乐趣。
2.引导孩子们了解常见家务劳动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有能力、有机会参与到日常生活中的家务劳动中,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总结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孩子在家庭中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习道德、文明的行为与习惯。
本教案通过讲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如何与家人沟通和相处,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爱护家园的基本道德观念,以及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等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家庭观念、培养健康家庭关系及养成好习惯。
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家庭中有更加美好、和谐的成长。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讲授新课教学环节一:家庭称呼抢答赛1.文本学习:下面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吗?2.图片+文本学习:家庭关系示意图3.素材:家庭礼貌称呼歌4.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5.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爷爷和爸爸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6.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独立填写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思考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文本直接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让学生补充完整。
四个问题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家庭中的不同关系,如夫妻关系、母女关系等。
教学出示教材第78 页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补充完整。
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先以介绍“全家福”中成员的方式来熟悉不同的称呼,然后再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由于各地关于亲戚之间的称呼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本地的常用叫法说起。
7.图片+文本学习: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8.图片+文本学习: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9.图片+文本学习:家庭辈分和称呼(1)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2)还有兄弟姐妹的关系。
妈妈和舅舅是姐弟或者兄妹关系。
10.素材:表和堂11.文本学习:抢答竞赛爸爸的爸爸,我称呼他();妈妈的妈妈,我称呼她();妈妈的兄弟,我称呼他();爸爸的姐妹,我称呼她();爸爸的弟弟,我称呼他();爸爸的哥哥,我称呼他();……12.文本学习:抢答竞赛我是爷爷奶奶的( );我是姨妈的( );爸爸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交流回答观看视频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抢答文本游戏抢答诵读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抢答文本游戏抢答诵读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姐妹关系的人有哪些。
活动教案 家庭的记忆
活动教案家庭的记忆一、活动目标:1. 让参与者了解家庭的定义和重要性。
2. 通过分享和讨论,增强参与者对家庭记忆的认知。
3. 培养参与者的家庭情感,提升家庭和睦氛围。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家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活动记录表,用于记录参与者的家庭记忆。
三、活动过程:1. 开场:播放一段关于家庭的温馨视频,引导参与者思考家庭对自己的意义。
2. 主题分享:介绍家庭的定义,分享一些家庭的重要性和影响。
3. 分组讨论:参与者分为小组,分享自己的家庭记忆,互相倾听和交流。
4. 记录家庭记忆:让参与者填写活动记录表,记录下自己最珍贵的家庭记忆。
5. 分享和展示:每个小组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家庭记忆,进行分享和展示。
四、活动总结:1. 总结家庭的重要性和影响,强调家庭和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鼓励参与者珍惜家庭记忆,定期与家人分享和回顾。
五、延伸活动:1. 开展家庭照片展,让参与者带来自己家庭照片,进行展示和分享。
2. 组织家庭故事会,让参与者分享自己家庭的故事和经历。
3. 开展家庭手工艺品制作活动,让参与者与家人一起制作手工艺品,增进感情。
六、活动目标:1. 深化参与者对家庭记忆的认识,理解家庭记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培养参与者的家庭情感,提升家庭和睦氛围。
3. 通过活动,增强参与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七、活动准备:1. 准备家庭记忆主题的相关故事、案例等资料。
2. 准备活动记录表,用于记录参与者的家庭记忆。
八、活动过程:1. 开场: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参与者思考家庭记忆对自己的影响。
2. 主题分享:分享一些关于家庭记忆的故事和案例,让参与者深刻体会家庭记忆的重要性。
3. 讨论环节:让参与者讨论家庭记忆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珍视和传承家庭记忆。
4. 记录家庭记忆:让参与者填写活动记录表,记录下自己最珍贵的家庭记忆。
5. 分享和展示:选取一些参与者填写完毕的家庭记忆,进行分享和展示。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父母、祖父母等家庭成员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感恩家庭的情感,懂得珍惜家庭;3.激发学生保护家庭成员的意识;4.培养学生的连贯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家庭的意义、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职责,并了解如何照顾家庭的成员;2.掌握如何感恩家庭,懂得珍惜家庭。
难点1.如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引导学生对家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归纳,培养其自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3.如何让学生理解支持家庭成员、保护家庭和贡献社会的重要性,激励其成为勇于担当的人。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5分钟)1.通过问题到让学生思考:在家里,谁最了解你?在家里,谁对你最好?为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互相交流彼此的观点。
3.引导学生反思思考:家庭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维护家庭?2. 学习(30分钟)1.利用PPT展示“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并进行讲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幼儿故事或者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
2.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有哪些?•在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做?3.当然,在展示并讲解完“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后,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庭成员的故事或者例子。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3. 拓展(20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家庭,自由谈论自己喜欢的小事或者有趣的小细节,并分享给大家。
2.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些问题:•家庭中常见的小事和小细节。
•在平时的生活中,如何体现对家庭成员的尊重和关爱?•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维护家庭?4. 评价(15分钟)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珍惜家庭成员;2.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日子中,我该如何珍惜和维护家庭?•我们应该怎样支持家庭成员,保护家庭和贡献社会?四、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一些小细节和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家庭的意义和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多媒体资源,锻炼了学生自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12家庭的记忆 第1课时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家庭的记忆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懂得珍惜家庭和亲情。
2.了解家庭成员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意义和重要性。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想法描述自己在家庭中的生活和感受。
教学重点1.理解家庭的意义和作用。
2.学会描述家庭成员间相互帮助和关心的事例。
3.培养学生的朴实感、感恩心和情感认知。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表达家庭现状和感受的兴趣和能力。
2.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深刻认识和珍视。
教学内容学习故事一位老师让学生们课后去采访不同家庭的情况,回来分享给全班同学。
共收集了12则故事,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学到很多。
分组讨论根据学习的故事,小组讨论,每组从采访中收集到的信息中,挑选出最有意义的事例,然后介绍给全班同学。
说一说以自己家庭为例,说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有没有经历过家庭成员相互帮助的事情?思考问题1.家庭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2.你现在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可以让你的家庭更加融洽、美满?教学方法1.观看故事视频、听取学习幻灯片,让学生理解故事并学习其中的道理。
2.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彼此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3.说一说,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更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并从中总结出更深刻的认识与体悟。
教学评价1.学生理解故事,描述正确。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能够尊重他人分析和收集优秀情况。
3.学生展示自己家庭成员的关系和经验,有深度。
4.学生在思考问题环节中,表达了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想法。
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学生对家庭的认识从具体经历和事例转化为对家庭深层的认识和体悟。
但还有很多学生在表达的时候需要加强,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情感教化,让学生更深刻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同时,要鼓励学生多和家长沟通,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共同营造美好的家庭。
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教案
《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忆家庭的美好记忆,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2. 了解家庭成员的过去,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
3. 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讨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学习课文中的故事,了解家庭成员的过去和现在。
4. 结合实际生活,探讨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家庭、孝敬长辈。
三、教学步骤:1. 开场白: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家庭的记忆》的第一课时,了解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珍惜家庭、孝敬长辈。
2. 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请大家翻开课本,浏览一下我们学过的知识,然后回答我的问题。
(学生浏览课本,教师提问)3. 探讨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教师:好了,现在我们来聊聊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和家人之间的故事,以及你对家庭的感受和体验。
(学生分享故事,教师点评)4. 学习课文中的故事:教师:在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故事。
下面,我们将学习其中的两个故事。
请大家认真听讲,思考一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珍惜家庭、孝敬长辈的。
(教师讲述故事,学生听讲)5. 探讨如何珍惜家庭、孝敬长辈:教师: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们是如何珍惜家庭、孝敬长辈的。
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呢?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并准备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6. 学生发表观点:(学生发表观点,教师点评)7. 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课程学习,我们了解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也学习了如何珍惜家庭、孝敬长辈。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和睦、幸福。
第12课家庭的记忆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定义、构成及家庭主要任务,理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家庭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能力目标:通过观看视频、讨论、互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意见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理解、尊重和感恩的情感。
重点难点:1. 了解家庭的定义及构成;2. 认识家庭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备好教具:投影仪、电脑、视频、图片、PPT等;2. 学生学习笔记本,铅笔、橡皮、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观看视频《关于家庭,你了解多少?》(视频时长:5min)2. 进行讨论,提问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看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对家庭产生感恩和珍惜之情。
二、讲授1. 学生打开PPT,展示家庭的定义和构成,让学生了解到家庭是由父母和子女构成的基本单位,也可以是由其他亲属或非血缘亲戚组成的。
2. 学生进一步了解家庭的主要任务: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培养健康、成熟、独立的人格,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快乐、有爱的家庭。
3.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家庭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和作用十分重要。
4. 通过举例子,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如能为社会提供健康、成熟、自立、热爱家乡的有用之才,提高治安,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等。
三、巩固1. 小组互动讨论:学生按照小组分组,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分组讨论自己的家庭是如何实现家庭的主要任务的,并且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2. 个人思考记录:学生使用笔记本,思考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父母的辛勤付出应该如何回报,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想。
四、反思1. 教师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定义、构成和主要任务,认识到家庭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懂得理解、尊重和珍惜家庭。
《家庭的记忆》集体备课教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表格式]
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难点
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 学Βιβλιοθήκη 自学教学准备课件、视频等
教学过程
执教修订
一、新课导入
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可爱、温馨、美丽的家。
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说说你的家,你家里有几口人?你长得像谁呢?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家庭称呼抢答赛
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学生交流:抢答。
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学生交流:抢答。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
《称谓歌》
教师:进行抢答竞赛,看谁说的又快又正确。
教师: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人们称之为“核心家庭”。以往那种和爷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则更为少见。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收集有关“家”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或者故事,制作一份简报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审批者签字: 年 月 日
集体备课教案(共案)
周次
授课时间
星期
备课组
备课组长
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课题
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第十二课《家庭的记忆》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
2、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三年级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教案《家庭的记忆》人教(新版)
此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故事和传统,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过程。但我发现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主动分享。为了鼓励这些学生,我应该在课堂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4.增强学生对家庭文化的认识,传承家庭传统,弘扬优良家风。
5.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与表达能力,学会分享家庭美好时光,促进情感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家庭的组成:明确家庭成员及其关系,理解不同家庭结构的多样性。
-举例:区分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了解单亲家庭、大家庭等不同家庭类型。
-家庭的温暖:体会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支持,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意。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家庭的结构、家庭温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家庭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和家人的相处时光。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家庭的记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整体来看,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参与度较高,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反思。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家庭的基本概念。家庭是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它是我们生活的港湾,给予我们关爱和支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家庭成员如何相互关爱,共同度过快乐时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家庭的结构、家庭温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互动提问来帮助大家理解。
12、家庭的记忆(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12、家庭的记忆(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活动主题和目的1. 活动主题家庭的记忆2. 目的通过组织这项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增强家庭意识和归属感,同时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语言交流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1. 活动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教师需提前准备好以下材料:•照片或家庭录像带•常见的家庭用品和家庭照片•家谱或家庭成员介绍2. 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1.教师与学生互动,向学生们提问:“你们有家庭照片吗?家庭是什么?家庭对你们来说有什么意义?”旨在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本次活动主题上来。
2.出示一些常见的家庭用品和家庭照片,通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用途和意义,让他们了解家庭的概念,认识常见家庭用品。
(2)挖掘家庭记忆1.教师介绍“家庭记忆”的概念,然后播放一些家庭录像和照片,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小时候的一些家庭趣事,让学生们认识家庭的意义和家庭记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成长的影响。
2.让学生们带上自己家庭的照片和录像,通过看照片和听录像,让学生们挖掘自己家庭的记忆,发现家庭成员、家庭生活、家庭历史等,比较家庭差异与相同之处,并开展小组讨论。
(3)家庭成员介绍1.让家长配合,为学生做家庭成员的介绍,介绍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职业、爱好等,并介绍他们向学生传授的一些知识、技能和经验。
2.引导学生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家庭成员,并介绍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工作内容、工作的重要性等。
(4)总结回顾1.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总结,回顾今天的主题和学习内容,并提醒学生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家庭记忆,都必须好好珍惜和维护。
2.要求学生记录自己挖掘到的家庭记忆,写成日记、文章或演讲稿等,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行为和责任,增强责任感。
三、活动要求1. 注意事项1.学生必须尊重家庭成员,不得公开泄露家庭隐私和秘密。
2.学生们应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活动更有趣、更有效。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家庭及其重要性;2.掌握记忆家庭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良好的家庭情感;4.培养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家庭的定义和重要性;2.记忆家庭的方法和技巧;3.家庭的价值观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家庭的定义和重要性;2.记忆家庭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家庭的价值观教育。
四、教学准备1.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2.教学PPT;3.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老师介绍课程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家庭的记忆》。
2.老师带领学生们认识家庭,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对于他们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授(20分钟)1.老师通过视频或图片资料讲解记忆家庭的方法和技巧,提示学生注意要点和细节。
2.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帮助他们记忆自己的家庭,以及自己家庭的故事。
第三步:练习(30分钟)1.学生们在自己的练习册上,利用老师教授的方法和技巧,记录自己家庭的故事。
2.学生们可以选择将自己写下的故事朗读出来,或分享给其他同学听。
第四步:价值观教育(2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2.老师通过故事和案例,引导学生们思考合理的家庭观念和行为。
第五步:总结(10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们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
六、教学评估1.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记录;2.学生分享自己练习的收获;3.学生汇报家庭的故事。
七、教学延伸1.让学生将自己写下的家庭故事创作成作文,并和其他同学分享;2.鼓励学生和家人一起分享各自的家庭故事。
八、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已有一定的认识,并且接受了记忆家庭的方法和技巧。
不过,家庭价值观教育仍需加强,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对于学生家庭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家庭”这个主题的基本词汇和概念,理解家庭的概念和意义,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它。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听讲、互动交流等形式,感知家庭的温馨与幸福,理解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性,表述对家庭的爱与感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感恩之情,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提高家庭责任感和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家庭”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家庭内部成员的角色和关系,表达对家庭的爱与感悟。
2.难点: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情感归属,激发学生对家庭责任感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家庭的图片,带领学生在观察中慢慢地了解家庭这个主题。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家庭”两个字,让学生认真思考家庭对于自己的意义。
2.逐段抛砖引玉小组合作,大声朗读课文中关于家庭的片段,每段读完后教师随机抽取3-5名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与体会,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表述。
3.集体讨论针对课文中的亲情羁绊、家庭传承、爱与成长等话题,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人情味。
4.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结合自己的家庭经历和体验,运用创意表达方式,利用图画、剪贴等形式,展现自己眼中的家庭。
每个小组展示完成后,由大家享受人生的温馨时光。
5.课堂总结教师对今日的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让学生认真回忆课堂所学所感所想,并引导其提炼出今天的主要领悟。
四、教学后记以上是本老师的一个初步的课堂教学设计,我认为在家庭这个概念很抽象的情况下,要让学生靠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去感受,去思考。
此外,教师不光是传授知识的角色,更要起到引导和促进学生认识的作用。
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尽量多发现、接纳、鼓励同学们的思考和想法,让他们知道底线是什么,有自己的看法和欣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我之间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也表现出了很大的进步和成长。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并能够描述家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尊重和珍惜之情。
二、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2.教具:黑板、多媒体设备3.学具:学生作品集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环境营造:教室布置温馨的家庭氛围,摆放家庭的图片或物品。
2.师生互动:教师询问学生家庭的情况,了解学生对家庭的认识。
学习(25分钟)1.听故事:播放录音或讲解故事《家庭的记忆》,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
2.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家庭的作用与意义,并记录下来。
3.分享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并进行班级共享讨论。
拓展(25分钟)1.观察家庭:学生回家观察自己的家庭,并将观察到的内容写成文字或画成图片。
2.课堂展示:学生将观察到的家庭内容进行展示,并描述自己的观察感受。
3.学生作品集: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形成一个班级作品集,展示给其他同学和家长。
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观察所得进行总结,并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学生思考自己对家庭的态度是否有改变,并表达出来。
3.结束语:教师用简洁的语言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1.学生讨论的品质和参与度。
2.学生观察家庭并展示个人作品的质量。
3.学生对家庭的态度是否有改变,并能够表达出来的能力。
五、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采访家长、祖父母等亲属,了解更多关于家庭的故事和经历。
2.学生可以进行家庭作业,写下自己对家庭的思考和感受,形成一篇小作文。
以上是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的内容。
通过此教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家庭的作用与意义,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道家庭的概念,了解家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知道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够清晰地描述家庭的生活和活动场景,并对家庭成员和家庭的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
•培养良好的家风家训,通过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关心家庭成员,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健康的家庭观念和家庭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家庭的概念和作用。
•家庭成员的角色、职责以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庭和家庭成员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家风家训。
三、教学策略•情境化教学策略: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家庭和家庭成员的作用。
•任务型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任务,主动探究家庭的概念和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环节设计第一环节:导入引导学生反思“家庭”的概念和更深层次的涵义,让学生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师问:“什么是家庭?你们对家庭的看法是什么?”学生反馈对家庭的认识和看法。
教师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家庭的期望和对家庭成员的感悟。
第二环节:情境导入1.让学生描述家庭生活中的场景,如家庭聚餐、父母制作节日礼品。
2.让学生从中体会家庭成员角色和职责。
第三环节:知识讲解1.教师简单阐述家庭的概念并让学生进行词汇速记。
2.教师利用课件,通过图片和短片的形式,讲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庭成员角色和职责的作用。
第四环节:活动设计1.分组讨论设计家庭角色扮演活动。
2.进行家庭角色扮演活动,学生通过扮演角色,了解家庭成员职责和角色。
第五环节:总结反思让学生通过总结和反思,提高对家庭的认识和家庭成员角色的理解。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家庭是什么?家庭的作用是什么?•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都有哪些?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对家庭的态度。
五、教学评价评价方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其对家庭和家庭成员的表述和理解,进行评价。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6.总结反思,升华情感:在课程结束时,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表现,升华情感。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学习心得,引导他们认识到家庭和谐对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7.跟进评价,持续关注:课后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提升。
3.举例说明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和感悟。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案例进行分析。
2.学生围绕案例,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家庭法治小贴士:结合所学知识,为家庭制定一条法治小贴士,如“不顶撞父母,尊重长辈”、“关心家人的感受,学会倾听”等。将小贴士贴在家中显眼位置,提醒家人共同遵守。
4.家庭责任清单:与家人共同制定一份家庭责任清单,明确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责任。如:父母负责家务,孩子负责学习等。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监督、共同履行责任。
5.学生对家庭责任的认知不足,需要通过教学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家庭的深层含义和道德法治要求,把握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家庭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分享和评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这一课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学会珍惜家庭生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对家庭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家庭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心理,对家庭成员的付出视而不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家庭成员的辛苦,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是生活的港湾。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家庭生活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增进亲情。
4.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懂得感恩。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和亲情意识。
2.重点: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学会珍惜家庭生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庭温暖。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故事,增进情感交流。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家庭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纸和笔,供学生记录感悟。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时间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情境引入课题,让学生谈谈对家庭的印象,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家庭故事,增进情感交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生活场景。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家庭成员的辛苦,培养家庭责任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家庭观念的掌握程度。
引导学生总结家庭的重要性,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增进亲情?如何让家庭更和谐?引导学生提出建议,培养家庭观念。
12家庭的记忆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12 家庭的记忆》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为第三课时。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感悟家庭的重要性,探究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与责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庭成员的良好品质,强化家庭观念,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体现家庭记忆中的美好传统和价值观。本章节内容紧密联系课本,强调家庭记忆对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影响,实用性强,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家庭记忆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家庭记忆的认识和理解。
- 测试:在课堂结束时,进行一个小测试,检查学生对家庭记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试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
2. 作业评价:
- 批改:对学生撰写的家庭记忆短文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观点阐述。
- 点评:针对学生的作业,给出具体的点评意见,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学会了如何从具体实例中提炼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提升了信息处理和批判性思维。
-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中,学会了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对家庭记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增强了热爱家庭、尊重家庭成员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的记忆
第一课时:
教育目标:通过家庭中特殊日子的整理和家庭中难忘事情的回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我爱我家”的情感。
重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
难点:产生“我爱我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学生先自己完成P70页家庭大事记表。
二、学生交流各自家中的大事。
三、交流自己家中的特殊日子。
四、美文欣赏。
学生先听
再交流为什么“糖”是苦的?
五、设计家庭吉祥物。
交流家庭吉祥物,说说各自代表的意义。
课后小结:通过对家中大事情的回忆,通过家庭吉祥物的设计,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家庭的重要性。
第十九课时:课题:我想要,我能要。
教育目标: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东西要在需要的时候才能买,不可有攀比和浪费现象。
通过调查,体会到父母的钱也来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重点:使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不浪费,物要有需再买。
难点:体会到父母的钱也来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自己最想要什么,并说说原因。
二、故事表演和讨论《星星逛商场》
1、学生表演
2、讨论:要不要买
3、怎样说服星星不买。
三、实践活动:
1、午餐方案搭配
2、交流
四、小调查:
1、部分在课堂上完成。
另外在回家后请爸爸妈妈一起完成。
五、小结交流:
我想要与我能要的关系。
课后小结:学生能够体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也能意识到父母赚钱不容易。
但是就是不能准确地把握哪些想要的东西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