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优质教学设计
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进一步了解“家”的内涵。
2.通过回忆吃年夜饭、探究了解其它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人们对“家”寄托的情感,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从传统节日中,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文字“家”师: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家庭文化,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今天我们就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一起来学习《家庭的记忆》。
师:都说家是温馨的港湾,带给我们的是温暖,是温馨,是快乐。
孩子们,说到家,你会想到什么?预设:家人、温暖、开心、团圆......二、传统节日中的“家”1.师生谈话:和学生聊聊春节的习俗,以此引出年夜饭。
师:同学们,你们在过春节时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呢?预设1: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全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
我们的年夜饭会从晚上一直吃到新年的钟声敲响,这时候我们就给长辈们拜年,他们也会祝福我们,还会给我压岁钱呢!预设2:我家每年过春节贴的春联和“福”字,都是我和爸爸一起写的,爸爸还告诉我贴在门外的“福”要正着贴,家里的“福”就要倒着贴,表示福到了。
师:刚刚同学们回忆了自己家过年时的情景,虽然春节留给每个孩子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各不相同,但春节里穿新衣、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这些可都是春节里最美好的回忆了。
在春节里最能体现团圆的一个习俗,你知道是什么吗?2.了解年夜饭:师:对了,就是吃年夜饭。
在中国吃年夜饭的习俗由来已久,到现在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每个地方吃年夜饭的习俗各有不同,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家人是怎么吃年夜饭的。
生观看视频。
师:刚刚视频里的这一家人是北方人,他们吃年夜饭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吃饺子,饺子里还会放一个硬币,谁吃到硬币就预示着这一年会行好运。
饺子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另外饺子的形状和元宝相似,所以也有招财进宝之意。
请同学们也回想一下:除夕夜你们吃年夜饭时通常都有哪些人,都聊些什么,吃些什么,心情是怎样的?预设1:我们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吃年夜饭的,有时候姑姑一家也会和我们一起吃年夜饭,我们会互相敬酒,互相祝福,非常开心,非常热闹。
12 家庭的记忆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 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2.掌握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形成对家庭的责任感;3.学会珍惜家庭,尊敬父母,关爱家人。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家庭的重要性;2.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3.珍惜家庭,尊敬父母,关爱家人。
【教学步骤】1. 预习展示环节教师放映一些有关家庭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家庭的看法,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口语交流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探讨,互相分享对家庭的感悟。
2. 导入环节教师出示“家庭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并且听取学生回答。
之后,引出家庭的各种重要性和家庭角色的概念。
3. 讲解环节教师通过教材和图片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更加了解家庭的概念、重要性、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等内容。
4. 练习环节教师分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分析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学会尊敬父母,关爱家人。
5. 总结环节教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珍惜家庭、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等,强化其对家庭的认识和认同。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家庭的概念和重要性;2.学生能够知道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教学难点】学生养成珍惜家庭、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的良好品质,形成对家庭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唤醒思维法;2.讲授法;3.交际法;4.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1.教学课件;2.图片展示;3.PPT展示;4.视频;5.讲义手册。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口语表达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2.通过学生讲述家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并且形成珍惜家庭、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的良好品质;3.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家庭的了解程度和对家庭有没有正确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部编版道德与法制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
三年级上册部编版道德与法制第12课
家庭的记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家的概念;
技能目标:让学生知道家庭成员的组成和关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和家庭成员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
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家庭成员的组成和关系;
三、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充满爱的地方。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家庭的记忆》。
二、家庭的称呼抢答赛:
师:课件出示家庭关系示意图,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
生:仔细观察后积极走上讲台补充;
师:大家补充的非常好,说明大家都很爱自己的家庭。
三、传统节日中的“家”:
师:谁愿意上台来介绍你家吃年夜饭时的情景?
生:积极举手上台分享;
师总结: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大家的家都很温暖,并且充满了爱。
师:谁愿意站起来说说那些产痛节日还与“家”有关?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大家对传统文化很了解!
四、语言文字中的“家”:
师:课件出示古诗《秋思》,请大家阅读后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生:仔细观察后,积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分组举手发言;
师:不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并且很多语言文字与“家”也有关。
师:家的概念早已融进了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师: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更加爱我们的家,努力让我们的家变得更美好;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五、作业布置:做一个自己家的家史小调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说课稿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12 家庭的记忆》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关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支持和帮助。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观念。
对于家庭,他们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可能会有很多关于家庭的故事和经历,他们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
但是,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和支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关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剧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关爱。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情景剧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家庭的重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全家福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家庭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教材中的案例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关爱。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感受。
3.巩固新课: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父母、祖父母等家庭成员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感恩家庭的情感,懂得珍惜家庭;3.激发学生保护家庭成员的意识;4.培养学生的连贯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家庭的意义、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职责,并了解如何照顾家庭的成员;2.掌握如何感恩家庭,懂得珍惜家庭。
难点1.如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引导学生对家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归纳,培养其自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3.如何让学生理解支持家庭成员、保护家庭和贡献社会的重要性,激励其成为勇于担当的人。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5分钟)1.通过问题到让学生思考:在家里,谁最了解你?在家里,谁对你最好?为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互相交流彼此的观点。
3.引导学生反思思考:家庭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维护家庭?2. 学习(30分钟)1.利用PPT展示“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并进行讲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幼儿故事或者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
2.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有哪些?•在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做?3.当然,在展示并讲解完“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后,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庭成员的故事或者例子。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3. 拓展(20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家庭,自由谈论自己喜欢的小事或者有趣的小细节,并分享给大家。
2.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些问题:•家庭中常见的小事和小细节。
•在平时的生活中,如何体现对家庭成员的尊重和关爱?•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维护家庭?4. 评价(15分钟)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珍惜家庭成员;2.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日子中,我该如何珍惜和维护家庭?•我们应该怎样支持家庭成员,保护家庭和贡献社会?四、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一些小细节和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家庭的意义和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多媒体资源,锻炼了学生自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的概念,掌握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能够画出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认识现代社会中家庭规模逐渐变小的趋势,培养热爱自己的家和家人的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视角辨别家庭成员的关系,初步感受现代社会中家庭规模逐渐变小的趋势,培养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1.通过“家庭关系示意图”,梳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熟悉家庭成员的称呼,从不同视角辨别家庭成员的关系。
教学难点:1.从不同视角辨别家庭成员的关系。
2.培养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1.准备一份“家庭关系示意图”以供学生观看。
2.准备课件或者黑板,以便于在上面展示示意图和家庭成员的称呼。
3.准备纸和笔,让学生画出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学情背景: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的第十二课第一课时《家庭的记忆》,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对家庭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家庭的记忆》,通过介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老师出示“家庭关系示意图”并说:“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家庭关系,先来看一下这张图,这是一张什么图呢?”预设回答:家庭关系示意图。
老师继续说:“这张图表示的是什么?”预设回答: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老师继续说:“我们可以通过这张图来梳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请大家跟我一起看看这张图。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家庭关系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的概念。
二、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说:“同学们,家庭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庭,我们可以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等不同的亲戚,你们知道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吗?”预设回答:学生回答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
12家庭的记忆 第1课时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家庭的记忆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懂得珍惜家庭和亲情。
2.了解家庭成员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意义和重要性。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想法描述自己在家庭中的生活和感受。
教学重点1.理解家庭的意义和作用。
2.学会描述家庭成员间相互帮助和关心的事例。
3.培养学生的朴实感、感恩心和情感认知。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表达家庭现状和感受的兴趣和能力。
2.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深刻认识和珍视。
教学内容学习故事一位老师让学生们课后去采访不同家庭的情况,回来分享给全班同学。
共收集了12则故事,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学到很多。
分组讨论根据学习的故事,小组讨论,每组从采访中收集到的信息中,挑选出最有意义的事例,然后介绍给全班同学。
说一说以自己家庭为例,说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有没有经历过家庭成员相互帮助的事情?思考问题1.家庭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2.你现在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可以让你的家庭更加融洽、美满?教学方法1.观看故事视频、听取学习幻灯片,让学生理解故事并学习其中的道理。
2.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彼此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3.说一说,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更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并从中总结出更深刻的认识与体悟。
教学评价1.学生理解故事,描述正确。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能够尊重他人分析和收集优秀情况。
3.学生展示自己家庭成员的关系和经验,有深度。
4.学生在思考问题环节中,表达了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想法。
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学生对家庭的认识从具体经历和事例转化为对家庭深层的认识和体悟。
但还有很多学生在表达的时候需要加强,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情感教化,让学生更深刻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同时,要鼓励学生多和家长沟通,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共同营造美好的家庭。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谓。
2.能通过采访、调查、查阅史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去。
3.产生对家庭爱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重难点1.了解较为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
2.初步学习和掌握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
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PPT,其中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称呼抢答题目(在教材基础上,补充部分家庭成员关系题目)以及儿歌《家庭称呼歌》。
2.学生填写《“家史”小调查》的表格。
教学过程活动一、家庭生活掠影(一)上节课最后我们说到要把关爱带给爸爸妈妈,那么他们在收到我们关爱后有什么反应?请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的互动。
(二)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心里暖暖的,这些都属于我们的家庭记忆。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下一课《家庭的记忆》。
(板书课题。
)活动二、家庭辈分称呼(一)家庭关系示意图1.认识家庭单元。
教师:家庭的记忆中除了家人之间美好的相处之外,还包括很多内容。
比如:家族的历史、大家庭里不同辈分的长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完成的《家庭关系示意图》,是否能让你明白这些关系呢?教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填写的示意图。
(学生展示)教师:孩子们,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像这样拥有夫妻关系的两个人和自己的孩子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家庭形式。
2.认识不同辈分。
教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说一说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教师:“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外婆是妈妈的长辈,她比妈妈长一辈。
妈妈是你的长辈,妈妈比你长一辈。
外婆比你长几辈呢?对,长两辈。
3.了解“四世同堂”。
教师:请再看看“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还能找到哪些关系?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的同学的爷爷的父亲还健在,那么这样的同学和他的曾爷爷之间差了四辈,如果他们聚集在一起,这样的大家庭就叫“四世同堂”。
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
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家庭的记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与家庭、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长辈的感情。
2.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3.知道与重要的传统节日与家庭的关系,从语言文字中了解中国人对“家”的重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与家庭、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长辈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会如何搜集资料,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庭的关爱。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布置学生课前完成课本中的《家庭关系示意图》、《家庭大事记》以及《我和父母比童年》三部分的填空。
【教学过程】一、渲染氛围,课前体验(播放家庭合照影集,介绍家庭成员)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无私的爱,也知道了作为家庭成员的我们,也要用我们的方式去正确表达对父母的热爱。
那大家是否知道,除了爸爸妈妈和自己,家庭里还有哪些成员?这些家庭成员应该怎么称呼?这些年来家里有发生什么事?为什么我们中国人那么重视家庭关系,以至于很多传统节日、语言文字都离不开“家”?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些疑惑。
二、新授课。
1.家庭称呼抢答赛师:同学们,你知道家庭里成员除了爸爸妈妈以及你自己外,还有谁吗?(学生自由回答,如爷爷奶奶、姑姑姑父、舅舅舅妈、表哥表姐等)师:那大家知道这些家庭成员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吗?课前老师有布置大家要提前完成的《家庭关系示意图》,是否能让你明白这些关系呢?有谁能来说一说?(学生举手,教师选择3位左右学生进行回答)师:这几位同学都回答的很不错,不但知道了要如何称呼这些家庭成员,还知道了如何称呼他们,真是太棒了!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几位同学的回答中,即使是相同关系的家庭成员,我们在称呼上却有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在你们的家乡是怎么称呼的呢?(教师对原因进行解答,学生可自由回答各地对家庭成员的不同称呼,活跃课堂气氛)【活动:抢答竞赛】将班级同学分为4小组,教师用PPT逐条展示课本《抢答竞赛》中的问题,由各组学生抢答回答,答对一题加一颗星(在黑板上画表格分组),答错不加,得星多的小组获胜,可进行适当奖励。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优秀教案
《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家庭是i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
本课以对家庭的记忆为主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亲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家庭成员及关系更加熟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形成对家庭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
2.教学难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家庭称呼知多少教师小结:这些和我们最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家庭还不够熟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的家庭,学习第十一课:家庭的记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兴趣)一、家庭称呼抢答赛活动一:抢答竞赛(课本第79页)完成后校对答案,看看哪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设计意图】(通过此游戏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家庭观)二、“家史”小调查活动二:“家史”调查表(课本第80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互动。
1、哪些问题是我能填出来的,哪些需要询问父母?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我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家庭的形成和经历的变化)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活动三:春节回忆1、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和谁一起过的呢?2、春节的氛围和别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春节的回忆,了解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关系)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活动四:“家”思在诗中学习古人思家的古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课堂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家庭也是为我们的成长遮风避雨的港湾。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庭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家庭成员间的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其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与家人之间的重要时刻和记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增强对家庭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1.理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与家人之间的重要时刻和记忆。
三、教学难点1.提供适合学生描述家庭成员以及与家人之间的重要时刻和记忆的语言表达。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其主动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2.教具:黑板、粉笔、PPT。
3.素材:学生们家庭成员的照片或简单描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时间:5分钟•方法:通过展示幸福家庭的图片和家庭成员的描述,引出本课的话题,激发学生对家庭的兴趣。
2. 学习新课•时间:15分钟•方法:–Step 1: 师生共同阅读教材第12课《家庭的记忆》。
鼓励学生自己下意识地找出文本中关于家庭的重要描述和信息,并师生一起讨论这些家庭记忆的重要性。
–Step 2: 教师通过PPT呈现家庭成员的描述范例,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庭成员的特点和贡献。
然后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并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来表达。
–Step 3: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描述。
教师鼓励其他同学提问和评论,增加互动氛围。
3. 拓展与练习•时间:25分钟•方法:–Step 1: 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和彩色笔,让他们画出自己的家庭树,并写下与每个家庭成员相关的重要时刻和记忆。
教师要求学生写的语句要简洁明了,并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
–Step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家庭树和重要记忆。
教师鼓励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评论,增加互动氛围。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优秀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地位。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感人,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家庭的意义,学会珍惜家庭生活,努力成为家庭的骄傲。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与家庭、社会的关系。
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理解家庭的意义,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然而,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们对于家庭的理解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课堂教育来加深他们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地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家庭成员的情感,提高学生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珍惜家庭生活,努力成为家庭的骄傲。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家庭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地位。
2.难点:培养学生关爱家庭成员的情感,提高学生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庭的意义,提高对家庭的认识。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关爱家庭成员,培养家庭责任感。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视频:准备一些关于家庭的感人视频,用于课堂导入和情感激发。
3.图片:收集一些家庭成员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家庭的感人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家庭的记忆》,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家庭成员之间是如何相互关爱的?他们是怎样成为家庭的骄傲的?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地位,以及如何关爱家庭成员。
【部编】人教版 道德与法制 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精品教案
《家庭的记忆》精品教案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
本课以对家庭的记忆为主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亲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家庭成员及关系更加熟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形成对家庭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
2、教学难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家庭称呼知多少教师小结:这些和我们最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家庭还不够熟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的家庭,学习第十一课:家庭的记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家庭称呼抢答赛活动一:抢答竞赛(课本第79页)完成后校对答案,看看哪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设计意图】(通过此游戏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家庭观)二、“家史”小调查活动二:“家史”调查表(课本第80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互动。
1、哪些问题是我能填出来的,哪些需要询问父母?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我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家庭的形成和经历的变化)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活动三:春节回忆1、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和谁一起过的呢?2、春节的氛围和别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春节的回忆,了解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关系)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活动四:“家”思在诗中学习古人思家的古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课堂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家庭也是为我们的成长遮风避雨的港湾。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
12、家庭的记忆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
2、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难点: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可爱、温馨、美丽的家。
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说说你的家,你家里有几口人?你长得像谁呢?二、新知讲授活动一:家庭称呼抢答赛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学生交流:抢答。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
《称谓歌》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爸爸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姑姑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外婆妈妈的兄弟叫什么妈妈的兄弟叫舅舅妈妈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姐妹叫姨妈教师:进行抢答竞赛,看谁说的又快又正确。
教师: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
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人们称之为“核心家庭”。
以往那种和爷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则更为少见。
活动二:“家史”小调查教师:随着我们的成长,家庭也在发生变化。
让我们做一个“家史”小调查吧!教师: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在过去的几十年,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学生交流:自主发言。
教师: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活动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教师:每当春节来临,我们都会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大家知道“年夜饭”的由来吗?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讲讲“年夜饭”相关小知识。
教师: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呢?说说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优质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
《称谓歌》教师: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教师: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在过去的几十年,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活动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教师: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活动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教师: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家庭是i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
本课以对家庭的记忆为主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亲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家庭成员及关系更加熟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形成对家庭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
2.教学难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家庭称呼知多少教师小结:这些和我们最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家庭还不够熟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的家庭,学习第十一课:家庭的记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兴趣)一、家庭称呼抢答赛活动一:抢答竞赛(课本第79页)完成后校对答案,看看哪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设计意图】(通过此游戏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家庭观)二、“家史”小调查活动二:“家史”调查表(课本第80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互动。
1、哪些问题是我能填出来的,哪些需要询问父母?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我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家庭的形成和经历的变化)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活动三:春节回忆1、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和谁一起过的呢?2、春节的氛围和别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春节的回忆,了解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关系)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活动四:“家”思在诗中学习古人思家的古诗。
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12《家庭的记忆》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增强对家庭的认识。
2、情感与态度: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3、行为与惯:增进对长辈的了解,养成关心家庭,关爱家人的惯,逐步树立家庭责任感。
4、过程与方法:通过标出特殊的日子和编写“家庭大事年表”,追溯家庭的历史,勾起对家庭的记忆。
教学重难点重点: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难点: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体会家人之间的关爱,懂得人的生活离不开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家庭大事记录表、我和父母比童年表格。
学生准备白纸、彩笔。
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课件出示现代诗歌《家》)XXX家是依靠的翅膀。
借助它的力度。
你可以飞翔到蓝天。
家是停泊的港湾。
早晨出发即一个弧度。
XXX将晚的XXX回到终点。
出发点与归宿。
都是一个同一个点上。
XXX家是一个去处。
一个人永远的留恋。
终身恋着雪霜暴雨的地方。
又是一个人恋着菜蔬来面的地方。
XXX靠火蒸煮饭菜靠心与手糊口的地方。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在自己家里糊口,你们有何感触感染?生:喜欢。
我感触感染到幸福快乐,有安全感。
师:是的,家总能让感到我们开心、快乐、温馨和幸福。
俄国著名作家XXX说:“幸福的家庭是类似的。
”我想说的是,幸福家庭的幸福也是各不相同的。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家”中,了解“家”的历史和文化吧。
【设计意图:经由进程朗读诗歌,让学生感触感染自己的家庭。
】XXX、家庭称呼抢答养(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家庭关系示意图”)师:同学们,这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吗?XXX1:空白一: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XXX2:空白二:叔叔、婶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2 家庭的记忆》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主要围绕家庭的记忆展开,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从而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但对于家庭的记忆和历史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
同时,学生可能对家庭的传统习俗和家庭规则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2.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和家庭价值观。
3.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培养学生的家庭道德和家庭行为规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事例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家庭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家庭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
2.教学基本内容:(1)介绍家庭的历史和传统,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2)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传统习俗和家庭规则,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
(3)通过事例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家庭成员关系图、家庭角色扮演卡片、亲情故事分享模板等。
3.多媒体资源:收集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家庭生活片段、亲情广告等,用于课堂播放。
7.突出家庭责任与关爱,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8.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对个人多方面发展的影响。
9.分析家庭问题与解决方法,让学生学会面对和解决家庭中的问题,增强家庭功能和和谐。
10.讲解家庭与社会的互动,引导学生理解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
难点:理解家庭的重要性,感知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和家庭责任感。
解决办法:
1.采用情景剧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从而加深对家庭重要性的理解。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疑问。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3.榜样与示范:父母的行为和态度成为我的榜样,影响了我的行为和价值观的形成。
例题二: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家庭的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认识家庭的重要性。
2.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家庭成员、关爱他人的情感和意识。
3.学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PPT、黑板、笔2.学生:笔、笔记本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的内容,复习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的角色。
步骤二:新课呈现(10分钟)1.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家庭的记忆和感受。
2.教师提问:“你认为一个家庭应该由哪些人组成?每个人在家庭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步骤三:展示与讲解(15分钟)1.教师利用课件或PPT展示家庭成员的角色,并对各角色做简要说明。
2.教师提问:“你的家庭中有哪些人?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贡献。
”学生依次进行回答。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庭成员的角色进行讨论。
2.学生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展示自己家庭成员的角色,并讨论他们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和贡献。
步骤五:展示与总结(15分钟)1.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并进行简要总结。
2.教师提问:“你从小组讨论中有什么新的收获?你对家庭有什么新的理解?”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步骤六:课堂练习(15分钟)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绘制一个家庭成员角色的思维导图。
2.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绘制,可以标注各个家庭成员的职责和贡献。
步骤七: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请学生展示绘制的思维导图,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比较。
2.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的角色,并鼓励学生要尊重家庭成员、关爱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家庭的记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与家庭、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长辈的感情。
2.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3.知道与重要的传统节日与家庭的关系,从语言文字中了解中国人对“家”的重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与家庭、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长辈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会如何搜集资料,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庭的关爱。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布置学生课前完成课本中的《家庭关系示意图》、《家庭大事记》以及《我和父母比童年》三部分的填空。
【教学过程】一、渲染氛围,课前体验(播放家庭合照影集,介绍家庭成员)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无私的爱,也知道了作为家庭成员的我们,也要用我们的方式去正确表达对父母的热爱。
那大家是否知道,除了爸爸妈妈和自己,家庭里还有哪些成员?这些家庭成员应该怎么称呼?这些年来家里有发生什么事?为什么我们中国人那么重视家庭关系,以至于很多传统节日、语言文字都离不开“家”?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些疑惑。
二、新授课。
1.家庭称呼抢答赛师:同学们,你知道家庭里成员除了爸爸妈妈以及你自己外,还有谁吗?(学生自由回答,如爷爷奶奶、姑姑姑父、舅舅舅妈、表哥表姐等)师:那大家知道这些家庭成员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吗?课前老师有布置大家要提前完成的《家庭关系示意图》,是否能让你明白这些关系呢?有谁能来说一说?(学生举手,教师选择3位左右学生进行回答)师:这几位同学都回答的很不错,不但知道了要如何称呼这些家庭成员,还知道了如何称呼他们,真是太棒了!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几位同学的回答中,即使是相同关系的家庭成员,我们在称呼上却有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在你们的家乡是怎么称呼的呢?(教师对原因进行解答,学生可自由回答各地对家庭成员的不同称呼,活跃课堂气氛)【活动:抢答竞赛】将班级同学分为4小组,教师用PPT逐条展示课本《抢答竞赛》中的问题,由各组学生抢答回答,答对一题加一颗星(在黑板上画表格分组),答错不加,得星多的小组获胜,可进行适当奖励。
师:刚才的抢答真激烈!发现同学们知道的比老师想象中的要棒多了。
除了刚才那些,你还能再提出什么问题看看你的同学吗?(同桌之间互相提问,用时2分钟)2.“家史”小调查师:课前老师有让同学们回家的时候完成课本中的《家庭大事记》,同学们是否有及时完成呢?生:有!师:真棒!那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呢?生:(自由回答,如问父母、长辈等)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记得以后也要多与父母长辈们交流哦,这样你会知道更多的“家庭大事”。
接下来,有没有同学来跟大家分享下,你们家的“大事记”呢?(学生举手回答)师:同学们都完成得很好,通过这些事情的调查,你是否对自己的家庭有了更多的了解呢?再回想下我们自己童年,更爸爸妈妈的童年是不是一样呢?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我和父母比童年》。
师:通过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举手发言)师:父母童年玩的游戏你会吗?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学会了也可以跟小伙伴们一起玩吧!3.传统节日中的“家”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重视“家庭团圆”。
这些不但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
比如过春节的时候吃“年夜饭”,每当春节来临,无论你在哪里,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都会回家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
【说一说】(1)你家的“年夜饭”通常吃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寓意吗?(2)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呢?(3)说说你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
(4)阅读课文《阅读角》中的“回‘老家’”过春节,说说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老家”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回答,教师注意引导)师: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你知道吗?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把你知道的填到课本中的表格里。
(学生填写完成后,举手表示,教师从中选出若干名说说自己的填写内容)师:同学们知道好多节日啊!我们中国自古以来都重视家庭关系的和睦,很多节日都与“家”有关,比如清明节,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又比如中秋节,家人团圆的重要节日等等。
其实,除了传统节日,在我们的语言文字中,也处处体现着“家”的元素。
4.语言文字中的“家”(教师展示PPT,内容为课本“猜一猜”中的谜语)师:请大家看屏幕,来猜一猜这些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生:(举手回答)师:同学们真棒!通过这些字谜,我们就能看出“家”在我们中国文字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除了文字,还有好多的词语也与“家”有关,比如课本中说到的“阖家欢乐”,意思就是祝贺全家人都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多美好的祝福啊!你还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词语吗?生:(自由回答)师:家庭生活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和睦关系这家庭成员之间是否和谐,中国有好多谚语都是告诫人们要尽力使家庭和谐、幸福,比如课本中的“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你知道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子孝”就能使“双亲乐”,“家和”就能“万事兴”呢?(学生自由讨论)师:子女对父母长辈孝顺,家庭关系健康和谐,自然就能使家庭成员们快乐、幸福。
所以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父母长辈,热爱我们的家,尽自己的努力,去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家。
三、总结延伸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深深地感受到了“家”的重要。
我们不仅知道了怎么称呼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还通过我们自己的调查,知道了家里的“大事”,真是太棒了!然后我们还知道,无论是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还是语言文字中,“家”无处不在,并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我们作为家庭里的一份子,要尽我们的努力,去营造一个快乐、幸福的家。
最后祝你们和父母永远幸福!【作业布置】1.阅读本课内容。
2.收集有关“家”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或者小故事,制作一份简报。
【板书设计】家庭的记忆1.家庭称呼抢答赛2.“家史”下调查3.传统节日中的“家”4.语言文字中的“家”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11.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情感与态度:体会父母的疼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最真挚的爱,激发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并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3.行为与习惯: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心、体贴父母。
4.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诵诗歌、欣赏录像、情境体验和孝心行动等活动,感受被父母关爱的幸福,懂得要心存感激,学会关心父母。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的疼爱,产生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学难点:以实际行动来尊敬和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父母带给我们生命,呵护我们成长,从小到大,父母为你们做的事数也数不清,生病时,父母对你悉心照料;犯错时,父母对你谆谆教诲;气馁时,父母给你鼓励……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渲染,让学生懂得父母最爱我们,我们也都爱父母。
】二、讲授新课话题一:我们都爱父母师:翻到教材第72页。
同学们,你们看完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说出来大家交流一下。
生1:天黑的时候,会担心爸爸还没回家吃饭。
生2:看到妈妈生病难受的样子,我心疼得不得了,真想替妈妈分担一点儿痛苦。
生3:过节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没回家,我十分思念他们。
师:同学们,父母最爱我们,同时,我们也会心疼、担心和想念他们。
在我们心里,他们也是我们最爱的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父母最爱我们,我们也都爱父母。
】话题二:我们了解父母吗师:同学们,你们了解父母什么?通过哪些方法可以了解父母呢?生1:我问了外婆,知道了妈妈的生日。
生2:我通过平时的观察,知道了妈妈喜欢吃蔬菜。
生3:暑假去种瓜,我知道了爸爸是种瓜能手,爸爸种的西瓜又大又多。
生4:爸爸只要一有空就带我去踢足球,我知道了爸爸爱运动。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父母呵护着我们,对我们非常了解。
我们也应该多了解他们,加深对他们的爱。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通过一个课后小调查来为你们的父母写档案,然后说说你们从父母的小档案中有什么发现和感受。
生1:爸爸妈妈高兴的事和心烦的事都和我有关系。
生2:爸爸妈妈工作真是很辛苦!师:同学们,父母为了我们,为了家庭这么辛苦,我们要好好了解自己的父母。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父母。
】话题三:爱父母,在行动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喜欢吃的菜是什么吗?生1:青菜。
生2:排骨。
生3:莲藕。
师:看来,同学们对爸爸很了解。
那么,你们都为父母做过什么呢?生1:没事时为父母分担些家务,父母下班后为他们倒上一杯水。
生2:父母不舒服时为他们热一杯牛奶,父母劳累时帮他们捶捶背。
生3:父母苦恼时为他们分忧解难,父母高兴时与他们分享快乐。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自己父母的爱。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杨敏是如何关心父母的?生:杨敏帮助爷爷和哥哥下地种玉米,好让爸爸妈妈安心在外打工,不用操心家里庄稼了。
师:同学们,我们要向杨敏学习,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关心父母。
(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阅读角《爱的味道》)师:同学们,你们看完这个小故事,知道奇奇关爱父母有哪些表现吗?生1:给妈妈做饭吃。
生2:照顾生病的妈妈。
师:同学们,想想你们平时还可以怎么做呢?生1:爸爸累了,我帮爸爸捶背。
生2:妈妈心烦时,我会安慰她。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我们既要有关爱父母的心,也要有关爱父母的行动。
师:阅读教材第77页的一幅漫画,同学们,漫画中的同学为了爸爸的健康,和妈妈一起帮助爸爸戒烟。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父母改掉其他不健康的习惯呢?生1:我可以通过每天做记录,帮助爸爸戒酒。
生2:我可以通过饭后和妈妈一起锻炼身体,让妈妈不再去打麻将。
师:同学们,爱父母并不是说要对父母百依百顺,这种爱也表现在对父母不良嗜好的批评上。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三、课堂小结“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感恩父母,方成德智。
”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同学们能够尽自己所能来关爱父母,在父母需要帮助时,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来帮助他们。
板书设计我们都爱父母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我们了解父母吗爱父母,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