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西方文学作品赏析 (课后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1.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
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以人道主义为创作的思想基础,深刻地揭露批判现实的罪恶,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提倡社会改良
3.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
深切关怀。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1.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2.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3.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4.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唐璜》拜伦
●说明“拜伦式英雄”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
拜伦在诗歌中塑造了“拜伦式英雄”的形象,其主人公多是高傲倔强,忧郁孤独、神秘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而又进行彻底反抗的叛逆英雄性格,有拜伦个性气质的深刻烙印。
1.《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中孤独、忧郁、叛逆的哈罗尔德形象,是“拜伦式英雄”的雏
形。
2.“东方叙事诗”里有进一步的发展,多是异教徒、海盗、叛逆者等社会边缘人物,他们往
往在各种极端的事件中采取行动,与命运或恶势力抗衡。他们有激昂的热情,坚定的意志力,无限的精力,英勇无畏。虽然行动最后遭到失败,然而他们都能骄傲地忍受可怕的命运,毫不妥协。主人公身边总有一位美丽女子,向他献上火热爱情,且忠贞不渝。
3.剧诗《曼弗雷德》等作品中“拜伦式英雄”发展到顶峰,曼弗雷德是一个超人的形象。
●《唐璜》的想内容
1.讽刺“各国社会的可笑方面”
2.充满对正义事物的爱,对失去自由的人的同情和对被压迫者的战斗号召。
3.对生与死等诸多问题的哲理性思考。
●《唐璜》的术成就
1.辛辣的讽刺。
2.传奇性。(离奇的故事,如人吃人的悲剧,土耳其宫闱内的风波得等。
3.抒情性。
4.插话。
5.和风格的无穷变换,以悲壮、诙谐、揶揄、热情等各异的风格杂糅并置。
6.是明白而晓畅的,以口语体取得最高成就。(八行诗体)。
●分析作品中唐璜这一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1.唐璜性格具有蓝本唐璜的登徒子色彩,即所描写的唐璜众多的情爱经历。
2.但是唐璜并不纯粹是浪荡子,他还是一个心地善良的热血青年,满怀热情,见义勇为,
坚守人性底线。
3.通过唐璜这一形象的塑造,作者深刻地讽刺和批判了欧洲社会的许多方面:暴君的专制、
后宫的淫荡、战争的残酷、社会的虚伪、道德的沦丧等。
《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
✐术语:小人物
“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剥削、被欺凌者的典型形象。他们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大人物”统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形象的先河。
✐术语:多余人
俄国封建农奴制社会中贵族青年的一种典型。他们受过西欧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不满于贵族上流社会的庸碌,但他们也受到贵族生活方式和旧观念的束缚,行动上软弱无力,毫不作为;既不站在政府方面,也不站在人民方面,只能做社会的“多余人”。从普希金开始,俄国作家多次描绘了这类形象。
●简述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赞誉他是“俄国文学之始祖”,“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一语中的。
1.为俄国的诗歌语言做出规范化努力,将俄罗斯民间口语锤炼成诗歌语言,真正实现了语
言的民族化。
2.展现了真正的俄罗斯的民族生活。
3.奠定了俄罗斯文学基于宗教精神的人道主义创作基调。
●普希金诗歌艺术特点:
①真诚。
②自然、朴素而优雅。
③语言,简洁和独特的音乐美。
④情调和风格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忧郁。
●奥涅金的形象
他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②涅金是俄国封建农奴制社会贵族青年的典型。
②奥涅金是真正属于时代的、民族的成功艺术形象。
●如何理解《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诗体长篇小说”的对话形式?
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在长诗体裁的基础上,采用了小说的杂语对话风格,即作者、抒情主人公、叙事主人公的声音并陈,构成了类似复调式的杂语形态,而且他们的立
场并不大一致,在彼此的对话与争辩中使交谈渗透到内部,构成对话,巴赫金称之为“他者风格”。
作者同叙事主人公奥涅金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甚至作者本人同抒情主人公的立场也未必一致,这些不同的话语声音在作品构成对话与争辩,彼此询问、倾听、嘲笑、夸张地模仿,从而使交谈渗透到语言形象的内部,构成对话。
《红与黑》司汤达
●分析于连形象
1.他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这样的变化。
2 .其性格是矛盾的。他是一个自尊、自爱、勇敢、真诚而又自卑、怯懦、虚伪的矛盾统一体,他既充满激情而又冷静,既要确立自主,又时时表现出屈从和依附。
●在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三者间,你认为于连这一人物的悲剧更多地属于哪
一类?
1.首先不可不忽视的是其中的社会原因。于连的悲剧是生不逢时的悲剧,是时代错位造成
的必然结果。
2.但是于连的悲剧更多是性格悲剧。于连在奋斗过程中显示的性格分裂,自尊、勇敢、真
诚而又自卑、怯懦、虚伪,导致他在个人奋斗的路途上进退维谷,犹豫不定,既有反抗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复辟时期,一个有进取心的平民知识青年,试图通过自己正当的个人奋斗出人头地,却又不愿厚颜无耻地讨好权贵,不愿出卖自己的灵魂,最终只能成为上流社会的“局外人”。
3.此外,于连身上挥之不去的浪漫激情,将个人价值绝对化,过于依靠才智的力量,遇事
容易冲动,也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
●《红与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第一个层面此小说表现为爱情小说。其从批判封建婚姻制度的角度描写了于连的两次爱
情。
✐艺术特征:
第一,小说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
第二,杰出的心理描写。特别善于把握和分析人物心理。心理描写开创了现实主义内倾性的方向。(于连握雷纳尔夫人的手、于连占有的狂欢、于连自尊的满足、于连负赴约的内心独白)
第三,叙述结构从传统封闭式向现代开放式过度。
《高老头》巴尔扎克
✐名词术语:人物再现法
人物再现法是巴尔扎克的一大创造,也是他的人物塑造的一大特色。就是同一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每部作品只反映人物性格发展的某个阶段,多部作品才构成这一人物的全貌。据统计,《人间喜剧》中再现过的人物有四百多人,使人物再现的作品有七十几部。人物再现从情节和人物两个方面加强了《人间喜剧》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