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RFID的编码调制

合集下载

简述rfid系统中常用调制技术

简述rfid系统中常用调制技术

简述rfid系统中常用调制技术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中,调制技术是用来将数字数据转换为适合在无线电信道上传输的模拟信号的过程。

调制技术在RFID 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确保高效的数据传输和识别。

在RFID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技术有以下几种:1. ASK调制技术(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调制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调制技术,它通过改变载波的幅度来传输数字数据。

当载波的幅度为高电平时,表示数字数据为1;当载波的幅度为低电平时,表示数字数据为0。

2. FSK调制技术(Frequency Shift Keying):FSK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数字数据。

当载波的频率为高频率时,表示数字数据为1;当载波的频率为低频率时,表示数字数据为0。

FSK调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适用于复杂的环境。

3. PSK调制技术(Phase Shift Keying):PSK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来传输数字数据。

当载波的相位发生180度的改变时,表示数字数据为1;当载波的相位不发生改变时,表示数字数据为0。

PSK调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特点,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4. QAM调制技术(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调制是通过同时改变载波的幅度和相位来传输数字数据。

QAM调制技术能够在有限的带宽内传输更多的数据,因此在高容量的RFID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上述常用的调制技术,还有一些新兴的调制技术被应用于RFID系统中,例如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调制技术。

OFDM调制技术可以将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并将数据分散传输,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

总之,RFID系统中的调制技术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们可以确保高效的数据传输和识别。

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是

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是

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是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是多样化的,常见的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不同的调制方案在RFID系统中具有不同的应用效果和适用场景,下面将对这几种调制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1. 幅度调制(AM)幅度调制是通过改变RFID信号的幅度来传输信息。

在AM调制中,RFID标签的回波信号被调制成与发送信号幅度成正比的方式。

这种调制方案简单易实现,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和数据传输,但对于抗干扰性较差。

2. 频率调制(FM)频率调制是通过改变RFID信号的频率来传输信息。

FM调制下,RFID标签回传的信号的频率与发送信号的频率成正比。

这种调制方案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长距离通信、抗干扰能力强的场合,但传输速率较低。

3. 相位调制(PM)相位调制是通过改变RFID信号的相位来传输信息。

在PM调制中,RFID标签回传的信号相位会随时间变化,接收端通过解调获得所传输的信息。

相位调制方案具有高数据传输速率和较好的抗干扰性能,适用于高速通信和大数据传输,但实现复杂度较高。

除了以上常用的调制方案,还有许多其他调制方案如混合调制、振幅键控和频移键控等。

这些调制方案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以优化RFID系统的性能和数据传输效率。

在RFID系统中,信号调制方案的选择不仅受到硬件成本和技术限制的影响,同时也需考虑到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通信速率、抗干扰能力等因素。

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对信号调制方案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调制方案。

总结而言,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有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多种选择,每种调制方案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调制方案,以提高RFID系统的通信效果和数据传输效率。

第五章 RFID系统的编码、调制与解调

第五章 RFID系统的编码、调制与解调

3.单边带调幅(SSBSC)
DSBSC 信号的两个边带是完全对称的,每个边带都携带了 相同的调制信号信息。从节省频带的角度出发,只需要发 射一个边带(上边带或下边带),因此得到单边带调幅。 单边带信号的带宽 BW F2 F1 。与AM信号及DSBSC信号相 比,单边带信号频带缩减了一倍,且功率利用率提高了一 倍。 SSBSC信号的表达式为
1
0
1
1
0
0
1
0
1
0
0
1
0
1
1
(7)差动编码
在差动编码中,每个要传输的二进制“1”都会引起信号电平 的变化,而对于二进制“0”,信号电平保持不变。
1
0
1
1
0
0
1
0
1
0
0
1
0
1
1
(8)脉冲—间歇编码
在下一脉冲前的暂停持续时间t 表示二进制“1”,而下一脉 冲前的暂停持续时间2t 则表示二进制“0”。
这种编码方法在电感耦合的射频系统中用于从读写器到电子 标签的数据传输,由于脉冲转换时间( t pulse Tbit )很短,所以 就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保证从读写器的高频场中连续给射 频识别标签供给能量。
1
0
1
1
0
0
1
0
(9)脉冲位置编码
脉冲位置编码(PPM,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与上述的脉冲间歇编 码类似,不同的是,在脉冲位置编码中,每个数据比特的宽度是一致的。
读写器 信息源 信号编码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信号译码 电子标签 受信者
噪声
读写器结构
信号编码系统的作用是对要传输的信息进行编码,以便传输信号能够 尽可能最佳地与信道相匹配,防止信息干扰或发生碰撞。

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是

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是

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是有多种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其中最常用的有两种:幅度
调制(ASK)和频率调制(FSK)。

幅度调制(ASK)是将RFID信号的强度按照特定模式进行调制的
一种方案。

在幅度调制中,RFID标签的回波信号的振幅会随着调制信
号的变化而改变。

这种调制方案简单且易于实现,但对信号的抗干扰
性较低。

频率调制(FSK)是将RFID信号的频率按照特定模式进行调制的
一种方案。

在频率调制中,RFID标签的回波信号的频率会随着调制信
号的变化而改变。

这种调制方案对信号的抗干扰性较好,但相对复杂
一些。

除了幅度调制和频率调制,还有其他一些调制方案,如相位调制(PSK)和脉冲位置调制(PPM)。

这些调制方案在特定应用场景中可能会更适用,但较为常用的还是幅度调制和频率调制。

需要注意的是,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
用需求和技术要求而定。

不同的方案在传输距离、抗干扰性、数据传
输速率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RFID阅读器信号的
调制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选择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的方案。

RFID的编码调制技术ppt课件

RFID的编码调制技术ppt课件
2、通信系统分类 通常,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地把
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图4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可见,在模拟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简化为调制器,接收设 备简化为解调器,主要是强调在模拟通信系统中调制的重要 作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3)单极性归零编码(Unipolar RZ)
当发码1时发出正电流,但正电流持续的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 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
当发码0时,完全不发送电流。 单极性归零编码可用来提取位同步信号。
✓RFID系统通常使用下列编码方法中的一种:反向不归零(NRZ)编 码、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单极性归零(RZ)编码、差 动双相(DBP)编码、密勒(Miller)编码和差动编码。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般可概括为如下图所示的模型:
图1 通信系统模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信息源(简称信源):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如 麦克风。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射频识别(RFID)原理-信号与编码

射频识别(RFID)原理-信号与编码

Pause
0
1
修正密勒码输入
起始位
1
0
1
0
通信结束
0
时序 y
使能信号
CLK (13.56MHz)
数据时钟
脉冲形成 电路输出
data-reg(0)触发器输出 (脉冲 P 置 1,数据时钟
下降沿翻转)
解码数据 (数据时钟上升沿采样)
Logic-0 触发器输出 (脉冲 P 复零,识别到逻
辑零时为高)
δ
δ
δ
HL LH HL LH
信息块
曼彻斯特码与2倍数据时钟频率的NRZ码
曼彻斯特码
1
0
结束位
NRZ 码
10
01
00
12
第3章 编码和调制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及编解码器
密勒(Miller)码
bit(i1) × 0 1
密勒码编码规则
bit i
密勒码编码规则
1
bit i的起始位置不变化,中间位置跳变
0
bit i的起始位置跳变,中间位置不跳变
13.56MHz
a
b
0
0
1

0
1
0
0
c
d
Z
Z
e
X
X
Y
X
Y
Z
Y
(b)波形图示例
18
第3章 编码和调制
修正密勒码解码
修正密勒码
输入
解码开始
使能
脉冲形成
时钟电路
数据 CLK
CLK(13.56MHz)
内部数据 产生
解码
数据寄存
输出
解码结束
结束 信号

4.2 RFID编码与调制技术(2018新)[48页]

4.2 RFID编码与调制技术(2018新)[48页]
RFID编码与调制技术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主讲人:米志强
目录
1 2 3ຫໍສະໝຸດ RFID编码 RFID调制 RFID数据校验
RFID编码
揭开RFID神秘面纱——分析RFID 系统的工作原理
1.数据和信号
数据可定义为表意的实体,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在某些 时间间隔上取连续的值,例如,语音、温度、压力等。数字数据取离散值, 为人们所熟悉的例子是文本或字符串。在射频识别应答器中存放的数据是数 字数据。
通常 N=2K,K为二进制信息的位数,K=log2N。 N=2时,S=1/T,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等于码元脉冲的重复频率。
RFID编码
揭开RFID神秘面纱——分析RFID 系统的工作原理
2)信号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记作Baud。
计算公式: B=1/T (Baud)
(4.2)
RFID编码
揭开RFID神秘面纱——分析RFID 系统的工作原理
2.信号的频谱和带宽
信号的带宽是指信号频谱的宽度。很多信号具有无限的带宽,但是信号的大部分能 量往往在较窄的一段频带中,这个频带称为该信号的有效带宽或带宽。
RFID编码
揭开RFID神秘面纱——分析RFID 系统的工作原理
3.传输介质 与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相似,信道也可以分为传送模拟信号是的模拟信 道和传送数字信号的数字信道两大类。但应注意的是,数字信号经数模变换后就可以在 模拟信道上传送,而模拟信号在经过模数变换后也可以数字信道上传送。 传输介质是数据传输系统里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传输介质可以分为有 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RFID射频识别系统信道的传输介质为磁场(电感耦合)和 电磁波(微波),都属无线传输。

RFID标签芯片原理与设计——调制与编码

RFID标签芯片原理与设计——调制与编码

EOF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 单副载波表示的逻辑0; 2. 24个频率为fc/32的脉冲; 3. 非调制时间768/fc(约56.64us)。
RFID标签芯片编码——15693
使用双副载波时的SOF
SOF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 27个频率为fc/28的脉冲(约484.28kHZ); 2. 24个频率为fc/32的脉冲(约423.75kHZ); 3. 双副载波表示的逻辑1。

RFID标签芯片编码与调制
信号编码系统是对要传输的信息进行编码,以便传输信号
能够尽可能最佳的与信道相匹配,防止信息干扰或发生碰 撞。
调制器用于改变高频载波信号,即使得载波信号的振幅、
频率或相位与调制的基带信号相关。
射频识别系统信道的传输介质为磁场(电感耦合)和电磁
波(微波)。 解调器用于解调获取信号,以便再生基带信号。
RFID标签芯片编码与调制
3、RFID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
RFID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
按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方向,RFID系统的通信模型主要由
读写器(发送器)中的信号编码(信号处理)和调制器(载波电路), 传输介质(信道),以及电子标签(接收器)中的解调器(载波回路) 和信号译码(信号处理)组成。 RFID系统最终要完成的功能是对数据的获取,这种在系统内的数据 交换有两个方面的内容:RFID读写器向RFID电子标签方向的数据传输 和RFID电子标签向RFID读写器方向的数据传输。
RFID标签芯片编码——15693
使用单副载波时的位编码方式
设计要点:产生副载波,后半部分与低电平相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设计要点:产生副载波,前半部分与低电平相与
RFID标签芯片编码——15693

(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编码和调制

(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编码和调制
标准化和互操作性的提高
未来,射频识别技术将更加标准化,不同厂商的设备将能够更好地 互操作,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推动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将在物流、生产 制造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02
信号干扰和噪声问题
在复杂的环境中,射频识别信号可能会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和噪声的影 响,导致识别精度下降。解决方案包括采用更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算 法,以及优化标签和读写器的设计。
隐私和安全问题
射频识别技术涉及到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 措施和技术手段,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03
技术标准和规范不统一
目前射频识别技术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够统一,导致不同厂商的设备互操
作性差。需要加强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推广,促进技术的标准化和
互操作性。
技术应用前景
1 2 3
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实现标签与 读写器之间的通信。
03
编码技术
编码方式
线性编码
将数据以线性方式编码成一系列的码元,每个码 元由若干位组成,代表不同的信息。
循环编码
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循环规则进行编码,使得数据 在传输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哈希编码
将数据通过哈希函数转换成固定长度的哈希值, 用于快速查找和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医疗器械管理
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医疗器械的型号、规格和使用状态等信 息,方便管理。
药物管理
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药物的名称、剂量和使用方法等信 息,提高药物管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06
结论
技术发展前景
编码和调制技术的不断进步

RFID 编码与调制

RFID 编码与调制

11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及编解码器 •
数据 数据时钟 1 0 1 1 0 0 1 0
NRZ 倒相的 曼彻斯特码
密勒码
1
0
0
0
0
1
1
0
0
0
1
1
1
0
0
0
密勒码波形及与NRZ码、曼彻斯特码的波形关系
12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及编解码器 • 密勒(Miller)码
编码控制 非门 曼彻斯特码 1 CLK 7474 D CL VCC
J1 Rmod1 R3 1MΩ Cmod1 R1 L CV1 分布电容 Cmod1 J2 VCC & & 开路输出
30
R4 1MΩ R5 1MΩ
VD1 VD3
VD2
R2 1MΩ
R6 C3 10nF
VD4 100pF
VD5
Rmod1 847kHz 负载开关信号
• 数字调频和调相
二进制码 1 1 0 1 0 0 1 1
δ
p p
δ
p
δ
p
δ
通信结束
解 码 时 序 波 形 图 示 例
仍为高 关闭 使能
16
脉冲调制
• 将数据的NRZ码变换为更高频率的脉冲串, 该脉冲串的脉冲波形参数受NRZ码的值0和1 调制。 • 主要的调制方式为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 PSK。
17
• 脉冲调制 • FSK
数据时钟 数据 NRZ 码 0 0 1 1 0
21
• 脉冲调制 • PSK1和PSK2
数据 NRZ 码 PP PSK1 P PSK2 P PP PP PP 0 0 1 1 PP
采用PSK1调制时,若在数据位的起始处出现上升沿或下 降沿(即出现1,0或0,1交替),则相位将于位起始处跳 变180°。而PSK2调制时,相位在数据位为1时从位起始处 跳变180°,在数据位为0时则相位不变。

RFID读写器中的信号调制技术

RFID读写器中的信号调制技术

RFID读写器中的信号调制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在RFID系统中,RFID读写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数据传输和通信的关键设备。

在RFID读写器中,信号调制技术是实现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之一。

信号调制技术是指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些特性,将要传输的信息嵌入到载波信号中,使其能够在通道中进行传输和接收的过程。

在RFID读写器中,主要采用的信号调制技术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首先,幅度调制(AM)是一种常用的信号调制技术,在RFID系统中广泛应用。

幅度调制技术是通过调节载波信号的幅度来传输数据。

当传输的数据为0时,载波信号的幅度为低电平;当传输的数据为1时,载波信号的幅度为高电平。

幅度调制技术的优点是简单且易于实现,但其缺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差。

其次,频率调制(FM)是另一种常见的信号调制技术,在RFID系统中也有应用。

频率调制技术是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传输数据。

当传输的数据为0时,载波信号的频率为低频率;当传输的数据为1时,载波信号的频率为高频率。

频率调制技术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强,但其缺点是传输速率相对较低。

最后,相位调制(PM)是一种更高级的信号调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RFID系统中。

相位调制技术是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来传输数据。

当传输的数据为0时,载波信号的相位为0度;当传输的数据为1时,载波信号的相位为180度。

相位调制技术的优点是传输速率高且抗干扰能力强,但同时也要求更高的系统复杂度和设计要求。

除了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信号调制技术可以应用于RFID读写器中,如正交振幅调制(QAM)和相位移键控(PSK)等。

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信号调制技术对于RFID读写器的性能和应用范围是至关重要的。

在RFID系统中,信号调制技术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

物联网RFID-编码与调制

物联网RFID-编码与调制
另外,通信开始时,用时序Z表示。通信结束则用逻辑“0”加时序Y表 示。无信息时,通常应用至少两个时序Y来表示。
注:在ISO/IEC 14443标准(近耦合非接触式IC卡标准),TYPE A中阅 读器向电子标签传递数据时采用修正密勒码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制。
数据 NRZ 码 输入
13.56MHz 时钟
使能
下降)来表示的,在半个比特周期时的负跳变表示二进制“1”,半个 比特周期时的正跳变表示二进制“0”,如下图所示:
曼彻斯特编码
7.2 RFID信源编码方法
数据 CLK
2CLK
7486 异 或
7404 1
非门
编码控制
PR
D
Q
74HC74
CLK
Q
CL
输出
VCC
曼彻斯特编码器电路
7.2 RFID信源编码方法
曼彻斯特编码的特点
曼彻斯特编码通常用于从电子标签到读写器的数据传输,因为这 有利于发现数据传输的错误。这是因为在比特长度内,“没有变 化”的状态是不允许的。当多个标签同时发送的数据位有不同值 时,则接收的上升边和下降边互相抵消,导致在整个比特长度内 是不间断的负载波信号,由于该状态不允许,所以读写器利用该 错误就可以判定碰撞发生的具体位置。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实现方法是在发送端将被传输的信息 附上一些监督码元,这些多余的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以某种 确定的规则相互关联(约束)。
7.2 RFID信源编码方法
4、修正密勒码
TYPE A中定义了如下三种时序: (1)时序X:该时序将在64/fc处产生一个“pause”(凹槽); (2)时序Y:该时序在整个位期间(128/fc)不发生调制; (3)时序Z:这种时序在位期间的开始时,产生一个“pause”。 在上述时序说明中,fc为载波13.56MHz,pause凹槽脉冲的底宽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设输入数据 为01 1010
(a)修正密勒码编码器原理框图 波形C实际上是曼彻斯特的反相波形,用它
a b c
的上升沿输出变便产生了密勒码,而用其上 升沿产生一个凹槽就是修正密勒码
0 0 1 1 0 1 0 0
d Z e Z X X Y X Y Z Y
相邻多个或更多 起始用时 直接与起始位 通信结束用逻 0,则从第二格0 序Z 相连的0用时 辑0加时序Y 开始用时序Z 序Z 注:由于负脉冲的时间很短,可以保证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从高频场中连 续给电子标签提供能量。变形米勒编码在电感耦合的射频识别系统中用于 从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
信号的完整性
RFID采用非接触技术传递信息,容易遇到干扰,使信息传输 发生改变。数字信号容易校验,并容易防碰撞,可以使信号 保持完整性。
信号的安全性
RFID系统采用无线方式传递信息,开放的无线系统存在安全 隐患。数字信号的加密和解密处理比模拟信号容易的多。
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
数字信号的形式与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 便于与计算机互联网,也便于计算机对数字信息进行存储、 处理和交换,可使物联网的管理和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图11 米勒编码
6、修正密勒码编码
TYPE A中定义了如下三种时序: (1)时序X:该时序将在64/fc处产生一个“pause”(凹槽); (2)时序Y:该时序在整个位期间(128/fc)不发生调制; (3)时序Z:这种时序在位期间的开始时,产生一个“pause”。 在上述时序说明中,fc为载波13.56MHz,pause凹槽脉冲的底宽为 0.5~3.0μs,90%幅度宽度不大于4.5μs。用这三种时序即可对帧 进行编码,即修正的密勒码。 逻辑“1”选择时序X;逻辑“0”选择时序Y。但有两种情况除外, 第一种是在相邻有两个或更多的“0”时,此时应从第二个“0”开始采 用时序Z;第二种是在直接与起始位相连的所有位为“0”时,此时应当 用时序Z表示。 另外,通信开始时,用时序Z表示。通信结束则用逻辑“0”加时序 Y表示。无信息时,通常应用至少两个时序Y来表示。
注:在ISO/IEC 14443标准(近耦合非接触式IC卡标准),TYPE A中阅 读器向电子标签传递数据时采用修正密勒码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制。
编码器 数据 NRZ 码 输入 b 异 或 c a 13.56MHz 时钟 e 13.56MHz 128 分频 数据时钟 使能 计数器 d 修正密勒码 输出
4、信号工作方式 时序系统
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的信息传输是在电子标签能量供应间歇进行的, 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不同时发射,这种方式可改善信号受干扰的状况, 提高系统的工作距离。
发射能量,给电子标签充电 读写器停止发射能量,电子标签 工作,向读写器发送信号
全双工系统
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可以在同一时刻互相传送信息
3、RFID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
RFID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
按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方向,RFID系统的通信模型主要由
读写器(发送器)中的信号编码(信号处理)和调制器(载波电路), 传输介质(信道),以及电子标签(接收器)中的解调器(载波回路) 和信号译码(信号处理)组成。 RFID系统最终要完成的功能是对数据的获取,这种在系统内的数据 交换有两个方面的内容:RFID读写器向RFID电子标签方向的数据传输 和RFID电子标签向RFID读写器方向的数据传输。

模拟信号:代表消息的信号参量取值连续,例如麦克风输出电压:
0
(a) 话音信号
(b) 抽样信号 图2 模拟信号
t
0
t

数字信号:代表消息的信号参量取值为有限个,例如电报信号、 计算机输入输出信号:
码元
t
(a) 二进制信号
0
t
(b) 2PSK信号 图3 数字信号
2、通信系统分类
通常,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地把 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注:ISO18000-6 typeA 由阅读器向标签的数据发送采用PIE编码
注:选择编码方法的考虑因素
1、编码方式的选择要考虑电子标签能量的来源 •在REID系统中使用的电子标签常常是无源的,而无源标签 需要在读写器的通信过程中获得自身的能量供应。为了保 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信道编码方式必须保证不能中断读写 器对电子标签的能量供应。 •在RFID系统中,当电子标签是无源标签时,经常要求基带 编码在每两个相邻数据位元间具有跳变的特点,这种相邻 数据间有跳变的码,不仅可以保证在连续出现“0”时对电 子标签的能量供应,而且便于电子标签从接收到的码中提 取时钟信息。
信道 噪声源
图5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② ③ ④ ⑤
信源编码与译码目的: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以及完成模/数转 换 ; 信道编码与译码目的:增强抗干扰能力; 加密与解密目的: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 数字调制与解调目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 ; 同步目的: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 。
RFID系统常采用数字信号。其主要特点
图8 曼彻斯特编码
编码控制 7486 数据 CLK 异 或 7404 2CLK 1 非门 VCC CLK CL
Q
PR D 74HC74 输出
Q
编码器电路
曼彻斯特编码的特点



曼彻斯特编码在采用负载波的负载调制或者反向散射调制时,通 常用于从电子标签到读写器的数据传输,因为这有利于发现数据 传输的错误。这是因为在比特长度内,“没有变化”的状态是不 允许的。 当多个标签同时发送的数据位有不同值时,则接收的上升边和下 降边互相抵消,导致在整个比特长度内是不间断的负载波信号, 由于该状态不允许,所以读写器利用该错误就可以判定碰撞发生 的具体位臵。 曼彻斯特编码由于跳变都发生在每一个码元中间,接收端可以方 便地利用它作为同步时钟。
注:ISO18000-6 typeA 由标签向阅读器的数据发送采用FM0 编码
(10)PIE编码
PIE(Pulse interval encoding)编码的全称为脉冲宽度编码,原理 是通过定义脉冲下降沿之间的不同时间宽度来表示数据。
在该标准的规定中,由阅读器发往标签的数据帧由SOF(帧开始信 号)、EOF(帧结束信号)、数据0和1组成。在标准中定义了一个名 称为“Tari”的时间间隔,也称为基准时间间隔,该时间段为相邻两 个脉冲下降沿的时间宽度,持续为25μs。
注:ISO15693协议中,数据编码采用PPM
(9)FM0编码
FM0(即Bi-Phase Space)编码的全称为双相间隔码 编码,工作原理是在一个位窗内采用电平变化来表示 逻辑。如果电平从位窗的起始处翻转,则表示逻辑 “1”。如果电平除了在位窗的起始处翻转,还在位 窗中间翻转则表示逻辑“0”。一个位窗的持续时间 是25μs。
注:ISO14443 TYPE A协议中电子标签向阅读器传递数据时采用曼彻斯特编码。
ISO18000-6 TYPE B 读写器向电子标签传递数据时采用的是曼彻斯特编码
(3)单极性归零编码(Unipolar RZ)


当发码1时发出正电流,但正电流持续的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 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 当发码0时,完全不发送电流。 单极性归零编码可用来提取位同步信号。
半双工系统
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可以双向传送信息,但在同一时刻只能向 一个方向传送信息
二、RFID常用的编码方式
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可以用不同形式的代码来表示二进制的“1” 和“0”。 RFID系统通常使用下列编码方法中的一种:反向不归零(NRZ)编 码、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单极性归零(RZ)编码、差动双 相(DBP)编码、密勒(Miller)编码和差动编码。
(b)波形图示例
(7)脉冲—间歇编码

对于脉冲—间歇编码来说,在下一脉冲前的暂停持续时间t表示二 进制“1”,而下一脉冲前的暂停持续时间2t则表示二进制“0”, 如下图所示。
图13 脉冲—间歇编码

这种编码方法在电感耦合的射频系统中用于从读写器到电子标签 的数据传输,由于脉冲转换时间很短,所以就可以在数据传输过 程中保证从读写器的高频场中连续给射频标签供给能量。
(1)反向不归零编码(NRZ,Non Return Zero)

反向不归零编码用高电平表示二进制“1”,低电平表示二进制 “0”,如下图所示:
图7 反向不归零编码

a) b) c)
d)
此码型不宜传输,有以下原因 有直流,一般信道难于传输零频附近的频率分量; 接收端判决门限与信号功率有关,不方便使用; 不能直接用来提取位同步信号,因为NRZ中不含有位同步信号频率 成分; 要求传输线有一根接地。
(8)脉冲位臵编码(PPM,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脉冲位臵编码与上述的脉冲间歇编码类似,不同的是,在脉冲位 臵编码中,每个数据比特的宽度是一致的。其中,脉冲在第一个 时间段表示“00”, 第二个时间段表示“01”, 第三个时间段表示“10”, 第四个时间段表示“11”, 如右图所示。
注:选择编码方法的考虑因素
2、编码方式的选择要考虑电子标签的检错的能力 •出于保障系统可靠工作的需要,还必须在编码中提供数据 一级的校验保护,编码方式应该提供这种功能。可以根据 码型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误码或有电子标签冲突发生。 •在实际的数据传输中,由于信道中干扰的存在,数据必然 会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这时要求信道编码能够提供一 定程度的检测错误的能力。 •曼彻斯特编码、差动双向编码、单极性归零编码具有较强 的编码检错能力。
单极性归零编码
(4)差动双相编码(DBP)

差动双相编码在半个比特周期中的任意的边沿表示二进制“0”, 而没有边沿就是二进制“1”,如下图所示。此外在每个比特周期 开始时,电平都要反相。因此,对于接收器来说,位节拍比较容 易重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