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中医辩证治疗及病例
恐惧症中医治疗方法
恐惧症中医治疗方法恐惧症(Phobia) 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特征是对某种特定事物或情境的异常恐惧反应。
中医认为恐惧症是由脾胃失调、肝气郁结、心神不宁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针对恐惧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草药疗法、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疗法以及心理疏导等。
中医草药疗法是处理恐惧症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中医医生可以开出一些具有舒缓情绪和平衡体质的草药方剂。
例如,玄参、百合、黄精等草药有镇痛、安神的功效,能够帮助减轻焦虑和不安情绪,并增强体质抵抗力。
另外,当病情严重时,中医还可以使用一些名为“平复心气”的草药,如扁桃花、红花、大枣等,来镇定心神,并缓解恐惧症状。
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恐惧症的常用疗法之一。
通过在身体特定的穴位上施加针刺或以其他刺激方式刺激,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脾胃的效果。
对于恐惧症患者,中医常使用一些具有安神、舒缓情绪的穴位来进行针灸治疗,同样能够减轻恐惧症状。
例如,厉害穴位位于手掌心,在治疗恐惧症时经常使用。
这一疗法常与草药疗法结合使用,以加强疗效。
推拿按摩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恐惧症的治疗中。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以及推拿软组织,可以达到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效果。
对于患有恐惧症的患者,中医常使用一些具有舒缓情绪、放松身心的推拿按摩技法来进行治疗。
例如,头部按摩能够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腹部按摩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从而增强体质和缓解恐惧症状。
除了草药疗法、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疗法,中医治疗恐惧症还注重心理疏导。
中医师会耐心倾听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然后通过与患者交流,采用一些心理疏导技巧,如呼吸调节、冥想、放松训练等,对患者的恐惧症状进行缓解。
此外,中医还会通过教育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案,增强患者对恐惧症的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总之,中医治疗恐惧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草药疗法、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疗法以及心理疏导等。
中医治疗恐惧症的目标是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舒缓情绪、增强体质,来缓解恐惧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药结合治疗惊恐障碍50例
3 讨 论
面神经 麻痹 俗称 面瘫 、 口眼 唱斜 , 般认 为 面瘫是 一
( 文校对: 青 本 彭
收 稿 1 :0 1一l 3期 2 1 0—1 0)
针 药 结合 治疗 惊 恐 障碍 5 O例
孔 莉 颜 红
摘要: 探讨虑烦汤剂合并针刺治疗惊恐障碍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 1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惊恐障碍患者按随机数 目的 0
效果更优( 00 ) P< .5 。结论 虑烦汤剂合并针刺的方法治疗惊恐障碍安全有效。
关键词 : 惊恐障碍 ; 虑烦汤剂 ; 针刺
d i1 . 9 9 jis . 0 38 4 2 2 0 . 6 o :0 3 6 / .sn 10 —91 . 01 . 4 0 8 文 章 编 号 :0 38 1 ( 0 2 -4.7 80 1 0 .9 4 2 1 )0 0 4 —3
参 考 文献
[ ] 贾 建 平 . 经病 学 [ .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0 0:3 . 1 神 M] 北 人 21 36 [ ] 杨长森. 2 针灸 治疗 学 [ .上 海 :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9 2 8 . M] 上 19 :6
2 2 治 疗结 果 两 组 患 者 治疗 结 果 见 表 2 . 。治 疗 组 愈显 率 8 . % , 照 组 愈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 % , 组 比较经 卡 04 对 25 两
无 改善 。
寒之 邪 , 外邪 得 去 , 使 卫表 得 固 , 诸 症 可 愈 。隔蒜 灸 而 有清 泄热 毒 、 肿定 痛之 功 , 《 科 理 例》 法 总论 : 消 如 外 灸
“ 治毒 者必 用 隔蒜 灸 。 《 后 备 急 方》 肿令 消 法 : ” 肘 灸
中医医案——惊恐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桂枝汤去芍加龙牡等治愈惊恐病案一:粱某,男,36岁。
主诉及病史:病因大惊而起,日夜恐惧不安,晚上不敢独宿,即使有人陪伴,也难安寐而时自惊醒。
白天不敢独行,即使有人陪伴,也能因多惊而畏缩不前。
每逢可怕之事(即使并不足怕的事也常引以为怕),即自惊呆而身寒肢厥拘急并引入阴筋,手足心出汗,发作过后则矢气尿多。
诊查:饮食减少,舌淡苔白,脉弦。
治法:投以桂枝汤去芍药加龙牡等。
处方:桂枝四钱炙甘草八钱生姜三钱大枣六枚生龙骨一两生牡蛎一两远志三钱桂元肉二两小麦二两连服上方药3剂,夜寐渐安,恐惧感明显减退,发呆次数大减,可以独自外出行走,不再需人陪伴;当时时值夏令,犹穿夹衣,自汗恶风。
守上方加生黄芪五钱,白芍三钱,再进药数剂而病获痊愈。
按语《伤寒论》以桂枝汤去芍加蜀漆龙牡汤或桂甘龙牡汤主治惊狂卧起不安或烦躁之证,并明言是因误治亡阳所致。
可知其证是属心阳虚而神魂不宁之候,而其方则属温补心肝阳气以安定神魂之剂。
此方对心肝神魂不宁的虚寒证颇有效验。
本例由于心肝阳虚内寒而神魂不宁,故日夜恐惧不安。
其身寒肢厥而拘急,为少阴心阳不足,不能温养血脉所致。
其引入阴筋而脉弦,为厥阴肝阳不足,不能温养筋脉所致(肝主筋,足厥阴经脉抵少腹,络阴器)。
因此采用桂枝汤去芍加龙牡为主。
桂枝汤本是阳中有阴之方,减去芍药,就成为纯阳之剂,它不仅能温心阳以通血脉,而且还能温肝阳以疏达木气,前人有“桂枝疏木而安动摇”之说。
加龙牡者,取其重镇固涩以安定神魂。
加桂元和远志者,增强其养心养神之力。
加小麦者,寓甘麦大枣汤于其中,取其既能养心安神,又能缓肝之急。
在获得显效后,由于患者自汗恶风,更加黄芪和白芍,则是取其益卫固表敛汗之功。
编者评注桂枝汤乃千古名方,临床应用极其广泛,外感病用之则愈,内伤病用之亦佳。
本例惊恐,身寒肢厥,手足心出汗,乃心阳不足,不能温养血脉所致;日夜恐惧不安,寐而时自惊醒,神魂不宁,系心肝阳虚而成。
度麦心理:中医理论治疗恐怖症的经典案例
度麦心理:中医理论治疗恐怖症的经典案例众所周知,现代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并在美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国内心理学的发展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比较晚。
然而翻阅了中医资料发现,古代一些名医已经有了利用心理疗法解决问题的案例。
例如,在金元年间,有夫妻二人去外地走亲。
因为路途遥远,天黑并未到达,随即找到一家客栈住店。
就在他们住店的深夜,遇到了一群强盗抢劫并放火烧店。
妻子听到抢劫的声音之后,便吓昏了过去。
醒来以后,就得了“惊吓症”:一听到比较大的声音,就会昏倒,家里人从此不敢大声说话、大步走路,就担心惊动了妻子犯病。
他们找了很多大夫,都没有很好的良方,只好每天服用人参、珍珠粉之类的安神药物,一年多过去了,症状也没有减轻。
直到后来拜访到名医张子和。
张子和来到家中,详细询问过后。
便让病人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又找了两个年轻力壮的女邻居,一左一右把病人的手按在左右的靠手上。
又叫病人的丈夫搬来一个小茶几放在病人面前。
张子和对着病人说道:“娘子,你看着这个。
”只见张子和一边说、一边突然用木条敲打茶几,病人受惊便想起来逃跑。
无奈,两只手被左右的妇人用力按住,逃脱不得,只好坐着。
张子和又说:“我只是用木条敲击茶桌,你何必惊恐呢?”等了一会儿,张子和又用木条敲打茶几。
这个时候,病人虽然还是受惊想跑,但已经比之前要轻。
又过了一会儿,张子和又用木条欠打茶几数次,然后用木棒敲打木窗、大门,反复敲打,一直到病人不再害怕为止。
当天夜里,等到病人入睡以后,张子和又命令家人用木棒敲打病人房间的门窗,一夜没有停止。
病人却没有害怕,一直睡到天亮,惊吓症从此得以治愈。
《黄帝内经》中有句话是说:“惊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见之必无惊”。
意思就是,受惊肯定是平时没见过的,平常见过就不会受惊了,治受惊的病,就要让患者见到受惊的事物就像见到平时的事物一样。
现代心理疗法中,与之类似的技术是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法”由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由交互抑制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法,所以又称交互抑制法。
恐惧症的中医治疗法
恐惧症的中医治疗法恐惧症是现在人社会当中,几乎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恐惧症原称恐怖性神经病,也就是说患者会对某种事物处境、物体或者与他人交流的时候,从内心害怕的一种心理现象,恐惧是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存在的一种心理,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严重恐惧症会令患者表现出脸红、心跳加速、心悸等现象。
这些都是内心恐惧症,那么,恐惧症的中医治疗法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恐惧症的中医治疗法:1、肝肾亏虚处方:熟地20克,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杜仲各15克,白芍、当归、木瓜各12克,炙甘草6克,肉桂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益肝肾。
用于治疗恐惧症,中医辨证属肝肾亏虚型。
症见胆怯易惊,头晕心悸,目干畏光,腰膝酸软,性欲减退,舌质淡舌体胖,苔薄白,尺脉沉细无力。
2、心血不足处方:党参、白术、熟地、茯苓、酸枣仁各15克,当归、龙眼肉、远志各12克,黄芪2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血养心。
用于治疗恐惧症,中医辨证属心血不足型。
症见胆怯易惊,语声低微,面色苍白,神疲心悸,眠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3、肝郁脾虚处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各12克,香附、郁金各10克,薄荷4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
用于治疗恐惧症,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
症见胆怯易惊,情志抑郁,烦躁易怒,失眠易醒,头晕多汗,食欲不振,胸胁胀满,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边尖红,脉弦数。
4、痰湿蒙胆处方:法半夏、茯苓、远志各15克,竹茹、合欢皮各12克,陈皮、生姜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化痰仙脾。
用于治疗恐惧症,中医辨证属痰湿蒙胆型。
症见胆怯易惊,胸隔痞闷,口淡纳呆,肢体困倦,头晕心悸,占质淡,苔薄白,脉滑。
5、肝郁脾虚处方:防风、枳壳、党参各15克,白术、乌梅、合欢皮、川楝子、茯苓、柴胡、白芍、陈皮各10克,砂仁5克,元胡12克。
恐惧焦虑中医治疗方案
一、概述恐惧焦虑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对特定事物或情境的过度恐惧和担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中医学认为,恐惧焦虑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治疗应从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疏肝解郁等方面入手。
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恐惧焦虑的治疗方案。
二、中医病因病机1. 心胆气虚:心主神志,胆主决断,心胆气虚导致患者易受惊恐,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易惊等。
2. 肝郁气滞: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郁气滞导致患者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易怒等。
3. 脾虚湿盛:脾主运化,脾气虚弱,湿邪内生,导致患者食欲不振、乏力、胸闷、脘腹胀满等。
4. 肾阴虚火旺:肾主水,肾阴虚火旺导致患者心烦、失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
三、中医治疗方案1. 调理心胆气虚(1)中药治疗:选用具有安神定志、补益心胆的中药,如:酸枣仁、远志、茯苓、柏子仁、龙骨、牡蛎等。
(2)针灸治疗:选取心、胆经穴位,如:心俞、胆俞、神门、太冲等,采用补法,调和心胆气机。
(3)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患者缓解恐惧焦虑情绪。
2. 疏肝解郁(1)中药治疗:选用具有疏肝解郁、调畅情志的中药,如:柴胡、白芍、香附、郁金、薄荷等。
(2)针灸治疗:选取肝经穴位,如:肝俞、期门、太冲等,采用疏法,调畅肝气。
(3)心理疏导:引导患者调整心态,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健脾利湿(1)中药治疗:选用具有健脾利湿、和中止泻的中药,如:白术、茯苓、泽泻、薏苡仁、陈皮等。
(2)针灸治疗:选取脾经穴位,如:脾俞、足三里、中脘等,采用补法,健脾利湿。
(3)饮食调理:建议患者适量食用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 滋阴降火(1)中药治疗:选用具有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中药,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黄柏等。
(2)针灸治疗:选取肾经穴位,如:肾俞、太溪、涌泉等,采用补法,滋阴降火。
(3)生活调理:指导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恐惧病的病因与中医辨治
恐惧病的病因与中医辨治恐惧病的病因与中医辨治恐惧,乃无缘无故产生害怕之谓。
此病若久而不解,就会导致神志不清,甚至出现如人将受捕之状,故又称善恐,老百姓叫胆怯证。
本病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女性发作较男子为多。
追溯其因,都因虚致。
从临床角度来看,恐惧多见于以下三种情况:肾精不足;气血亏损;肝胆虚怯。
由于病变部位不同,证候表现有异,洽法亦殊。
兹将其病因与证治,分述如下:1.肾精不足恐惧:此证多由过劳伤肾,或久病及肾,或房劳太过,耗伤肾精,致肾精不足引起。
其证除恐惧外,尚见精神不振,心神不安,心烦失眠,或多梦健忘,腰部瘫软,遗精盗汗,苔薄白或微黄,舌质红,脉、细数等。
应补肾益精。
用六味地黄汤(熟地30 克、山药、山萸肉各18 克,丹皮12克,茯苓、泽泻各9克)加首乌、枸杞、远志、金樱子治之,于证甚切。
虚热重者。
加知母、黄柏;视力减退,目中干涩者,加菊花、石斛;耳鸣耳闭者,加磁石、五味子。
2.气直不足恐惧:此证多由脾胃生化之源不足,或久病不解;损伤气血,或气损不摄血,或失血耗气,或年老体衰,阴阳失调引起。
其证除恐惧外,常见面色不华,短气自汗,倦怠乏力,或心累心悸,舌淡苔薄,脉虚弱等。
宜补益气血。
用八珍汤(党参18克,白术15克,茯苓、白芍、川芎、当归各12克、熟地 24克,炙甘草6克)加茯神、远志、石菖蒲、龙齿、朱砂治之,每收良效。
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健忘者,加五味子;汗多者,加黄芪、牡蛎;气不摄血而出血者,重用人参,并加阿胶。
3.肝胆虚怯恐惧:此证多由久病体虚,或惊吓太过,或肾精虚弱,肝失所养,肝胆俱虚,肝失藏魂,胆失决断引起。
其证多见恐惧,遇事则剧,或如人将捕之,两胁不适,平素胆小怕事,遇事多忧柔寡断,脉虚无力等。
应补益肝胆。
用补胆防风汤(防风、独活、前胡、川芎各12克,人参、生姜各9克,茯神 15克,细辛、甘草各6 克)去独活,前胡,加酸枣仁、白芍、丹参治之,数剂即见初效。
但寒不热者,肝胆阳气俱虚也;应加黄芪、干姜、肉桂;兼麻木者,血虚重也。
黄煌:统治一切精神疾病的有效神方(治疗恐惧症、抑郁症)医案点窍
黄煌:统治一切精神疾病的有效神方(治疗恐惧症、抑郁症)医案点窍摘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伤寒论》方,作者经常将此方用于治疗具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的抑郁症、恐惧症、神经官能症以及脑萎缩、痴呆等,效果不错。
我治疗过一位87岁的老人,消瘦,头一年冬天房颤发作,后又出现脑梗,至今年春天大都卧床不起,经常胡言乱语,经医院诊为“老年性痴呆”。
我当时用的方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栀子厚朴汤。
其家人告诉我这张方很灵,服用以后,老人头脑就会清醒,失眠、夜尿频繁、烦躁,说话颠三倒四的现象就减少;但停药个把月后,症状又会加重,再服此方,又会好转。
这次我仍然没有更方,慢性病还是要守方,日久方可疗效稳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0克,黄芩5克,姜半夏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桂枝5克,制大黄5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生姜10克或干姜5克,红枣15克。
每日一剂。
服用本方有效以后,需要间断性服用1月以上,然后可以改为一剂服两天。
老年性痴呆是精神神志病中的难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老年性痴呆有效,虽然是近期疗效,而且也只是改善部分症状,但已经是不简单了。
这个信息提示我以后可以进一步观察。
我的许多经验就是从个案开始摸索的。
临床时我喜欢再配上桂枝茯苓丸和栀子厚朴汤。
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的名方,老年人瘀血多,尤其是脑血管梗塞患者,多用此方。
栀子厚朴汤只有三味药:栀子、厚朴、枳实,经典方证是“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这正是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栀子厚朴汤除胀满、抗焦虑效果好。
三方相合,作用面更宽,改善睡眠的效果尤其明显。
对于许多老年性痴呆等老年脑病患者来说,睡眠的改善就是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可小视。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1、使用本方的主要症候有:“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这都是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部分常见症状。
惊恐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
惊恐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惊恐是指易惊善恐,情志反应失其常度的病证,⾄于常⼈因惊恐造成脏腑⽓⾎功能失调⽽发⽣种种症状,此乃因惊恐⽽得病;此外,因妄有见闻,惊怖恐惧,神不⾃主者已涉及癫狂病证,前者之惊恐乃病因,⽽后者乃癫狂之症状,均⾮本证范畴。
惊与恐有程度上的差别及发作形式的不同、但两者多有关联。
如《⾚⽔⽞珠》云:“恐与惊悸相似⽽实⾮也。
⼦和云' 惊者为⾃不知,恐者为⾃知故也’。
盖惊者闻响即惊,恐者⼼中恍恍然⾃知,如⼈将捕之状,及不能独⾃坐卧,须⼈伴侣。
或夜须灯照者是也”。
说明了惊恐发⽣的不同条件。
但临床上两者常同时出现难以细分。
古代⽂献在讨论惊悸时多联系到怔忡。
《素问●平⼈⽓象论》⽈:”胃之⼤络,名⽈虚⾥,贯⿀络肺出左乳下,脉宗⽓也”;⼜⽈:“乳之下其动应⾐宗⽓泄也。
”虚⾥相当于⼼前区。
古⼈论证忡多宗此义。
刘完素云:“⼼胸躁动,谓之怔忡”。
即此意也。
故怔忡多指剧烈⼼跳,不能⾃安,⽽⼜持续不断的病证。
惊悸怔忡虽然不尽相同,但两者常互为因果,故常有相关之说。
⽽本篇所论之范围,侧重于情志病证,故对于惊悸怔忡相关之说不⼀⼀引述,重点论述易惊善恐之病证。
⾄于卑惵⼀证虽有善恐之表现,更主要是⾃觉卑下,故另⽴篇⽬加以论述。
易惊善恐在现代医学中属情绪障碍范畴,最常见于各种类型的神经症。
如:恐怖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等,⽽精神病性的惊怖恐惧,则多伴有幻觉、妄想,属中医癫狂病证。
此外,⼼脏疾患如⼼律紊乱,亦可出现类似证候。
病因病机(⼀)⼼胆⽓虚:⼼⽓强者,虽临险危,触之不动;胆⽓壮者,遇事善断⽽敢担。
故沈⾦鳌云:“惟⼼⽓先虚,故触⽽易惊。
'李梃云:“胆虚,则恐畏不能独卧。
”此外,久病耗伤⽓⾎,或长期境遇窘迫,或禀赋素弱,亦均可导致⼼胆⽓虚⽽易惊善恐。
(⼆) ⼼肝⾎虚:久病之后,失⾎过多,或思虑劳伤,均可耗伤⼼⾎。
⼼主⾎⽽肝藏⾎。
⼼神失养,⽽易惊惕。
肝⾎不⾜,则魂不安⽽神动,神动则易惊。
恐病(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恐病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恐证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恐证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恐证又名善恐,是一种情志失调疾病。
临床以善恐、恐惧不安为主要特征。
相当于西医的“精神分裂症”、“恐怖性神经症”等。
3 诊断与鉴别诊断3.1 诊断要点3.1.1临床表现恐惧怵惕,如人将捕之,胆小易惊,终日恐惧,不能自止,坐卧不安,忧思多虑。
常伴有健忘,心悸,不寐,夜梦多,噩梦纷纭,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郁郁寡欢,触事易惊等。
3.1.2 辅助检查头颅CT、MRI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作用。
3.2 鉴别诊断恐证与惊证作出鉴别。
4 辨证恐证病位虽多在肾、肝、心、胆,亦均可见精神不足,倦怠乏力,面色无华,脉弱善恐同类症状,但详辨其病位,还须察其不同病位的症状特点,如肾精不足以兼肾虚证候为主,表现腰膝酸软,遗精盗汗,失眠虚烦;气血不足以心神失养为主,表现自汗气短,心慌心悸;肝胆不足兼见两胁不适,平素胆小怕事,遇事多忧虑寡断等。
4.1髓海不足,肾精亏损证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心慌善恐,遗精盗汗,失眠虚烦,舌质红苔少,脉细弱。
4.2脑髓不实,气血虚弱证身倦乏力,自汗气短,心慌心悸,触事易恐,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4.3脑气虚少,肝胆不足证两胁不舒,遇事数谋寡断,虚怯善恐,苔薄质淡,脉弱。
5 治疗5.1 治疗原则病情急重时,先以重剂对症治疗,以挫病势;病情稍缓时,再审证求因,进行病因治疗,如因惊而得,养心益肾以充脑,或养血以调肝;因病致恐者,须治其病,病愈而恐自失。
5.2 分证论治5.2.1髓海不足,肾精亏损证(推荐级别:E)治法:补肾益精,充脑安神。
主方: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觉》)加减。
常用药:生地黄,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远志,枸杞,猪髓 (另炖和服)。
恐惧症治验(癫狂梦醒汤)
恐惧症治验(癫狂梦醒汤)
Yulia,女,36岁。
俄国人。
2013年11月6日初诊:
入夜惊恐、心悸6年。
伴眩晕,短气,乏力,嗜睡,身痛,失眠多梦。
诸症始于6年前曾受惊吓(歹人撞入房中)。
经行量少,便约不畅。
脉沉细弦。
苔薄净,质暗。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先以补心安神之天王补心丹加味(1周)。
罔效,诸症依然。
改投癫狂梦醒汤加味
桃仁10g柴胡10g香附10g木通6g
桔梗10g炙桑白皮10g青皮10g陈皮10g
苏子10g赤芍15g枳壳10g当归15g
吴茱萸3g黄连3g
五付
药后入夜惊恐未作,心悸亦罢。
余诸症均显减。
效不更方,上方续投。
2014年9月底,其子来京求诊它疾,代诉治疗后至今近一年,未发作。
“癫狂梦醒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
治“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
尤其惊恐所致气血逆乱,升降失调。
方中桃仁应用量达八钱(24g),但个人经验,仍可从常规剂量(10g)用起,也能起效。
以防大量桃仁之不良反应。
本文转载自https:///huaxiangyishu。
惊悸(惊恐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惊悸(惊恐障碍)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第2版(王永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惊悸因惊恐、劳累而发,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
常伴有气短、胸闷,甚则眩晕,喘促,脉象或迟或数,或节律不齐;病证时发时止,不发时如常人。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世界卫生组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惊恐障碍[间歇发作性焦虑]的诊断。
基本特征是严重焦虑(惊恐)的反复发作,焦虑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环境或某一类情景,因而具有不可预测性。
如同其他焦虑障碍,占优势的症状因人而异,但突然发作的心悸,脚痛,哽咽感,头晕,非真实感(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是常见的。
同时,几乎不可避免地继发有害怕会死,失去控制或发疯。
一次发作一般仅持续数分钟,但有时长些,发作频率和病程都有相当大的变异性。
处于惊恐发作中的患者常体验到害怕和植物神经症状的不断加重,这致使患者十分急切地离开他或她所在的场所。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特定情境,如在公共汽车上或置身人群中,患者以后可能会回避这种情境。
同样,频繁的、不可预测的惊恐发作可导致害怕独处或害怕进入公共场所。
一次惊恐发作常继之以持续性地害怕再次发作。
诊断要点在本类系统中,发生在确定情境的惊恐发作被视为恐怖严重度的表现,因此优先考虑恐怖的诊断。
仅当不存在F40.一列出的任何恐怖时,才把惊恐障碍作为主要诊断。
要确诊应在大约1个月之内存在几次严重的植物性焦虑:(a)发作出现在没有客观危险的环境;(b)不局限于已知的或可预测的情境;(c)发作间期基本没有焦虑症状(尽管预期性焦虑常见)。
包含:惊恐发作惊恐状态鉴别诊断:前面已说明,惊恐障碍必须与作为确定的恐怖障碍一部分出现的惊恐发作相区分。
惊恐障碍可继发于抑郁障碍,尤其是在男性。
如果同时能符合抑郁障碍的标准,不应把惊恐障碍作为主要诊断。
(二)证候诊断1.肝郁化火证:突发胸闷胸痛,部位不固定,可自行缓解。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204)焦虑,抑郁,恐惧,时常伴随我们,需要我们去面对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204)焦虑,抑郁,恐惧,时常伴随我们,需要我们去面对大暑,六月中。
三候,大雨时行。
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记录|我的中医经方人生(565)2018.06.18作者林佳明今天起来,发现潼潼感冒了,流鼻涕,出汗,有少许痰,无发热咳嗽,精神状态可,舌淡红苔白,考虑为太阳中风,桂枝4,大枣4g,白芍4g,甘草3,防风3g,苏叶3g,陈皮6g,一剂,希望潼潼能够尽快好起来。
早晨上班,看到海萍基本可以入睡了,原来辩证的是阳明太阴合病,用的是黄连温胆汤,今天复诊能够入睡了,偶尔有时担心及焦虑,口干,在原来基础上调整加了个石膏。
东春老师今天早晨也来了,状态也越来越好,抑郁的情绪基本没有了,他这次来治疗偏头痛,以左侧为主,遇风或寒加重,舌比较淡胖大有齿痕,脉沉细,辩证为太阴病夹饮,我用了吴茱萸汤加细辛、茯苓,白术,桂枝,合苓桂术甘汤之意,细辛温化寒饮而止痛。
记录|我的中医经方人生(566)2018.06.19作者林佳明潼潼还有点点流涕,症状改善很多,继续再吃一下就好了。
今天中午住院的咳嗽阿姨说好了一大半了,这几个月咳嗽都没好过,历经几大医院,反复使用抗生素,症状没有改善,当时我开的是小青龙加桔梗,那么久都还有外邪里饮,明天再调一下就差不多了。
现在我们很容易走神,心神不宁,心神不安,也许是跟环境,压力有关系,每个人都急着奔跑,每个人都着急赶路,君主不明了,就会经常被动摇而心神不宁,现在这个时代,觉得这个神太重要了。
焦虑,抑郁,恐惧,时常伴随我们,需要我们去面对。
前段时间,治疗一个恐惧症的患者,用的经方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今天来复诊已经能够入睡,还有点胸闷,针灸一次就好了。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203)六经辨证治疗抑郁症。
中医治疗恐怖症的妙招
中医治疗恐怖症的妙招恐怖症(Phobia,phobic neurosis)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种神经症。
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
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
中医治疗恐怖症有哪些妙招?中医辨证论治恐怖症以虚症居多,乃精血不足之症,非阳气有余之候。
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肾、心、胆。
治疗以滋阴养血,宁心安神为主,临床上一般分为三型进行分型论治。
1、气血亏虚主证:身倦乏力,自汗气短,面色无华,失眠多梦,心慌心悸,触事易恐,舌淡苔薄,脉细弱。
辨证分析:本证多由思虑劳倦过度,耗伤气血所致。
心主神明。
神失气血荣养,失期所主故易怒心气虚则身倦乏力,自汗气短;心血亏则面色无华,失眠多梦,心慌心悸;舌淡苔薄脉虚弱,均为气血不足之象。
以易恐廉见气短自汗,心悸失眠,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肝胆不足主证:两胁不舒,遇事数谋寡断,虚怯善恐,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辨证分析:本证因素体虚弱,精不化气,肝不藏魂所致。
肝藏血舍魂,肝胆不足,柑不藏魂,但失决断,故遇事善恐,多思,胆怯寡断;肝气虚而不舒则两胁不适;气短乏力,舌质淡苔薄,脉弱均为气虚之象。
以善恐廉见两胁不舒,平素胆小怕事,遇事多忧虑寡断为辨证要点。
3、肾精不足主证: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心慌善恐,遗精盗汗,失眠虚烦,面部烘热,舌红少苔,脉细弱。
辨证分析:本证多因久病失情,或房劳过耗,精气内亏所致。
肾在志为恐,肾虚则恐怖不安;腰为肾府,肾精亏损则腰膝酸软。
肾之阳精不足,虚火内扰,故见遗精盗汗,失眠虚烦,心慌潮热,舌红少苔,脉细弱等脉症。
以善恐廉见腰膝酸软,虚烦盗汗,潮热遗精为辨证要点。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惊恐证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惊恐证
某男,69岁,工人。
患者夜寝不安月余,心中惕惕不安,常幻见已经去世的亲戚、朋友相邀交往,时而幻有死人前来索命,时而梦见与死人格斗,其状险异,常常梦中惊醒,呼爹喊妈,毎晚必发,闹得家不安宁。
症见:面色少华,忧郁寡言,烦躁易怒,恶心呕吐,胸闷太息,口苦便干,眼睑及下肢浮肿。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胆郁痰扰,神不守舍。
治法:清热化痰,解郁宁神。
处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6克,茯苓15克,姜半夏10克,枳壳10克,竹茹10克,陈皮6克,天竺黄10克,制天南星10克,熟酸枣仁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3剂,夜寝较安,唯心中惕惕感仍时有发生,眼睑浮肿已退,但下肢浮肿仍然。
原方再加地骷髅10克,3剂后诸症消失。
按:
本例病症属痰热蒙蔽,上扰清窍,心神被扰,神不守舍,故噩梦纷扰,如见鬼状,烦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胆失疏泄,气机不畅,胃失和降,则口苦呕恶,胸闷太息。
方中黄连清心泻火宁神;温胆汤治胆惕,虚烦不得眠。
加天竺黄、制天南星以加强清热化痰,凉血镇惊作用;熟酸枣仁养心安神;地骷髅利水。
共奏清胆宁心,化痰利水之效。
于是“病似邪鬼,导去滞痰,病乃安”。
(颜永潮1999)。
恐惧症的古代中医源流及其相似和相关病症概述
恐惧症的古代中医源流及其相似和相关病症概述采用文献整理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梳理基本划定其中医相关和相似病症,为进一步探讨恐惧症的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剂配伍等提供理论性和实际性的指导意义,以期为中医治疗身心疾病提供参考。
标签:恐惧症;古代源流;中医相似病症;中医相关病症恐惧症是现代神经症中常见的一种身心疾病,最早对恐惧现象进行系统性医学研究的可能是18世纪的Le Camus(Errera,1962)[1]。
中医认为,土克水,按照五情相胜的理论,则思胜恐。
由于恐惧症是患者对危险的一种过分夸大,所以,可通过理性的思考、分析,从而自我克服恐惧心理;也可以在医生的开导以及劝慰下进行心理调适[2]。
中医古文献中并无恐惧症病名的详细记载。
现代文献中虽提到称恐惧症为“恐证”,然而“恐证”病名在古文献中基本无从考究。
另有“善恐”一说,但此病名在后世经典和著作中多作为症状来出现,而鲜有作为病证来看待。
恐惧症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胆怯、善恐、易惊、失眠、健忘、潮热盗汗、肢体僵硬及震颤等。
结合上述探讨,并根据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中医藏情相关理论,笔者认为恐惧症与“惊悸”、“怔忡”、“卑惵”、“百合病”、“郁证”、“脏躁”、“狂证”及“奔豚气”等中医病症有一定的相似和相关性。
1中医相似病症11恐惧症与“惊悸”“惊”主要指的是扰动失常、惊恐;“悸”主要指的是“心动”。
《素问·举痛论篇》曰:“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3]。
中医认为心藏神,惊则神乱而扰心神,出现惊悸。
清代罗国纲在《罗氏会约医镜》提到:“惊悸者,肝胆怯也”[4]。
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惊则气乱,使肝之调畅功能异常,出现惊悸症状,同时也阐述了惊悸与胆的关系。
综上,“惊悸”是惊恐、心中动悸,或心悸易惊、时发时止的病症,表现出心慌、心跳的症状,且具有恐惧症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善惊、易恐等临床症状。
12恐惧症与“卑惵”关于“卑惵”一病,元代朱丹溪所著的《丹溪心法》称其为:“惊”[5],明代的戴原礼所著之《证治要诀》对卑谍的描述为“心中常有所怯……见人则惊避”[6],历代诸多医家认为卑惵实质是指由心胆虚怯所致,以恐惧感、胆怯、易惊和自卑为主要表现的一类中医情志疾病。
中医治疗恐惧症
中医治疗恐惧症
病情分析:
中医辨证施治恐惧症:中医把恐惧症谓之:“恐证”.中医认为恐惧症多因七情所伤,损及肝肾心胆所致.恐惧症以虚证居多,乃精血不足之症,非阳气有余之候.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肾,心,胆.中医针灸辨证施治恐惧症的方法:脾肾阳虚型:症见精神萎糜,情结低沉,嗜卧少动,心烦惊恐,心悸失眠,面色晃白,阳痿遗精,妇女滞下清稀,舌质胖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肾暖脾. 穴用:肾俞,命门,关元,脾俞,太溪,三阴交.药用:炮附子,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人参,炮姜,炙甘草等.
肾精不足型恐惧症:症见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心慌善恐,遗精益汗,失眠虚烦,面部烘热,舌红少苔,脉细驹.治宜:补肾益精,滋阴降火. 穴用:太溪,三阴交,肾俞.药用: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演,茯神,牡丹皮,远志,枸杞子,知母,黄柏等.
心脾两虚型:症见失眠健忘,心悸易惊,善悲易哭,兴趣缺乏,倦怠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黄,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穴用:心俞,脾俞,三阴交,神门,气海.药用,人参,白术,黄芪,甘草,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木香等.
意见建议:
总之,中医对恐惧症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患者可根据可以的恐惧类型和症状表现才选择正确的针灸治疗方案,坚持服药,方能早日摆脱恐惧症的“魔咒”.
建议亲自到当地中医医院进行治疗.。
恐慌发作的成因及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恐慌发作的成因及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突然感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头晕目眩,仿佛被一种无法名状的恐惧所笼罩。
这很可能就是恐慌发作。
恐慌发作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恐慌发作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中医又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法呢?恐慌发作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的压力、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积累,可能会导致心理失衡。
比如,工作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生活中的重大变故等,都可能使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达到极限,从而引发恐慌发作。
其次,遗传因素也不能忽视。
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那么个体患上恐慌发作的风险相对较高。
这表明在遗传层面上,可能存在某些与情绪调节和应激反应相关的基因,使得部分人更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再者,神经生物学因素在恐慌发作的形成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
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失衡,可能影响到情绪的稳定和调节。
一些研究发现,恐慌发作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异常。
另外,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有影响。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会削弱身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
环境中的噪音、污染、不良的居住条件等,也可能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恐慌发作的可能性。
了解了恐慌发作的成因,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恐慌发作的。
中医认为,恐慌发作多与情志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关。
治疗上,主要通过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舒畅情志等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药治疗是中医的常用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方剂。
比如,如果患者表现为心虚胆怯,可能会用到安神定志丸,以起到益气镇惊、安神定志的作用。
若是肝郁气滞,逍遥散则可能成为治疗的选择,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针灸治疗在恐慌发作的治疗中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内关、神门、百会等,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中医脏腑理论实例讲解》惊恐症
《中医脏腑理论实例讲解》惊恐症惊恐症楚某,女,35岁。
1984年4月初诊。
病起因在某医院做绝育手术时,在手术室突见一病人身上截下一条残肢致使心惊神摇,不能自主。
渐至稍惊则悸,不敢独处房中,晨起到市场买菜,走在路上,或到静处,亦感背后如有人将捕状,心中常惕惕然,神魂不定,卧则噩梦纷纷,常惊叫而醒,至今已有10日矣。
诊其脉细而数,舌质边尖红,苔薄,属心血不足,神不守舍。
治宜重镇安神。
方选磁朱丸加味:灵磁石30 g,朱砂1.5 g,珍珠母30 g,生龙骨20 g,生地20 g,枣仁15 g,石菖蒲10 g,远志9 g,甘草9 g,服6剂。
复诊病人睡眠稍有改善,但心中仍感空虚害怕,疑神疑鬼,余思之,认为病家平素乃心虚胆怯之人,突见异物以致惊悸不安,应改用他法。
治则:补虚养心安神。
方用仁熟散加减:柏子仁10 g,熟地30 g,太子参30 g,茯苓24 g,五味子10 g,枳壳12 g,山萸肉15 g,肉桂3 g,枸杞子12 g,菊花15 g。
连服6剂,服后患者已不再感害怕,精神转佳,再以养血安神丸以善其后。
[《河南中医》1986;(3):28 f【按语】本案惊恐症,病机为心血不足,神不守舍。
惊恐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主要表现,可呈急性发作形式或慢性持续状态,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临床特征。
急性焦虑发作又称惊恐发作,病人往往在急性精神创伤后突然发病,感到莫名其妙的极度惊恐,上述病例即属于此,用仁熟散治疗效果尚属满意。
仁熟散出自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此方颇得清末医家唐容川赏识。
其在《血证论》中说:“惊者,卒然恐惕之谓。
肝与胆相连,司相火,君火虚则悸,相火虚则惊,盖人之胆壮则不惊,胆气不壮故发惊惕,畏恐不敢独卧者虚之甚也,仁熟散治之。
”仁熟散治疗惊悸正是补心以实其子,子实则母不虚。
方中柏子仁、五味子、太子参、茯神补心气安心神;熟地、山萸肉、枸杞子补肾水以制阳光;肉桂引火归元;菊花明目宁心;枳壳和胃安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恐惧症中医辩证治疗及病例
中医辨证施治恐惧症:中医把恐惧症谓之:“恐证”。
中医认为恐惧症多因七情所伤,损及肝肾心胆所致。
恐惧症以虚证居多,乃精血不足之症,非阳气有余之候。
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肾、心、胆。
中医针灸辨证施治恐惧症的方法:脾肾阳虚型:症见精神萎糜,情结低沉,嗜卧少动,心烦惊恐,心悸失眠,面色晃白,阳痿遗精,妇女滞下清稀,舌质胖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治宜:温肾暖脾。
恐怖症是以恐怖为主的一种神经症。
病人对一些特定的对象或处境会出现强烈和不必要恐惧心理。
恐惧症表现还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表现,患者会主动回避来解除内心的不安。
其实,病人自己是知道这种恐惧情绪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必要的,可是就是无法控制自己,影响正常活动。
恐惧症的症状
恐惧对象可能是单一或多种的,常见的有动物、广场、闭室和登高等。
恐惧症以青年期和老年期居多,女性最为常见。
恐怖症表现是恐惧紧张,恐怖会引起焦虑甚至会有惊恐。
恐怖对象的不同,恐惧症表现也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社交恐怖症表现是在社交场合下无法控制自己,引发焦虑,而且对社交性场景会出现持久、明显地害怕以及回避。
患者会害怕有人的场合,
会发抖,脸红和出汗,行为会变得笨拙、不知所措。
赤面恐怖患者在公共场合会害羞脸红、不安和尴尬、笨拙和迟钝。
特定的恐怖症是对一些物体或高度出现强烈的、不合理的害怕及厌恶。
患者会害怕蜘蛛、蛇等动物、自然环境、血和注射,高度特定等情境。
病人会出现回避行为。
场所恐怖症患者会害怕开放空间,人群聚集的地方会担心,也可能会因为无法求援而焦虑。
这种恐怖性关键特征是无法马上找到可用出口,患者会回避该情境,也可能会需要家人、亲友的
病机概述:本病又名恐怖性神经症,是对某些客观的物体活动或情境产生过分或不合理的恐惧为特征的神经性障碍,常伴植物神经症状,常主动回避其害怕的对象和情境,临床一般分为广泛性,社交性和单纯性恐惧症。
单纯性:也称物体恐惧,是对某种动物,物件,有种不合理的恐惧。
社交性:常无明原因突然起病,主要是害怕被别人注视。
广泛性:主要是不感进入公共场所,担心忍受不了那种场合下将要产生的恐惧而产回避。
根据临证表现应属与中医的恐证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素体不足,后天失养,七情所伤,尤以惊恐伤神有关。
肾藏精,在志为恐,肾精亏虚则惊恐不安。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不足,肝藏血为魂舍,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胆失决断,故遇事善惊恐,胆怯寡断。
气血不足,则心神不宁,心主神,神失其养,故心虚惊恐。
外受惊恐,恐则气下,更伤气血,恶性循环,惊恐常作。
(1)肾精亏虚型:心慌惊恐,虚烦失眠,精神不振,腰膝酸软,记忆减退,面部烘热,舌干红少苔,脉细弱。
配方组成:熟地25g,淮山药20g,山茱萸12g,泽泻12g,茯神25g,牡丹皮10g,知母12g,黄柏12g,益智仁12g,远志12g,菖蒲12g,枸杞20g,五味子20g,磁石(先下)30g,龟板胶(烊化)10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2)气血亏虚型:心悸心慌,遇事易怒,身倦乏力,气短自汗,失眠多梦,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配方组成: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红景天15g,炙甘草6g,当归18g,白芍15g,川芎10g,熟地20g,远志15g,菖蒲12g,茯神20g,黄芪25g,酸枣仁25g,龙齿(先下)30g,刺五加20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3)肝胆两虚型:虚怯惊恐,忧柔寡断,胸胁不舒,气短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或黄,脉弦弱。
配方组成:党参15g,防风10g,北细辛3g,独活15g,川芎15g,前胡10g,茯神20g,生姜10g,大枣5枚,枸杞20g,桑椹18g,黄芪25g,当归15g,玫瑰花10g,合欢花15g,酸枣仁20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本病为虚弱之象,辨证准,补益相对应之脏腑,调和各脏腑之协调,必有良效。
樊某,女,52岁,郑州人。
有18年恐惧症病史。
近因症状加重而前来诊治。
刻诊:心悸,恐惧不宁,烦躁,自汗,四肢困重无力,手足不温,口腻不爽,口淡不渴,头沉重,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滑。
辨为阳虚痰扰证,治当温补阳气,醒脾化痰;给予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与二陈汤合方加味,桂枝10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12枚,牡蛎15g,龙骨12g,常山(因药房无蜀漆,以常山代替)3g,姜半夏15g,陈皮15g,茯苓10g,乌梅2g,人参10g,远志10g。
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3服。
二诊:烦躁略有减轻,自汗止,以前方6剂。
三诊:头沉重减轻,手足转温,以前方6剂。
四诊:恐惧不安有好转,烦躁止。
五诊:口腻,苔腻基本消除,以前方6剂。
之后,以前方治疗50余剂,诸证得到有效控制。
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分3服,服用半年。
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辨为阳虚,再根据四肢困重、口腻、苔腻辨为痰,因自汗辨为阳虚不固,又因心悸、恐惧、烦躁辨为痰扰心神,以此辨为阳虚痰扰证。
方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温阳益气,涤痰安神;以二陈汤温阳醒脾,行气化痰,加人参益气补虚,远志开窍醒神化痰。
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特别提醒:
以上病案、方药、方法供同道及患者参考;个体情况不同,不宜照方抓药;症状复杂,建议找中医医师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