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论文
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论文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论文摘要:近年来,国家逐步将推进新农村建设列为城乡建设和发展的重点,美丽乡村建设是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
美丽乡村建设顾名思义,是要将我国的农村建设的更加美丽、使自然与人类更加的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步骤,它的内涵不仅是坚持用先进的生态观念保护生态环境,还包括用经济手段及相关制度加以辅助。
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美丽作为一个形容词可以解释为美好。
所谓美好,既可以是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美,也可以是通过内部的变化所展现出来的好。
所以美丽乡村的建设,我们亦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衡量,一方面是指农村的生态环境好,自然环境美所展现出来的美;另一方面是指农村的经济发展好、农民对生活的满意度的高。
无论是软性的美,还是硬性的好,美丽乡村的定义离不开这两方面的有效结合。
打造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以及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在此,笔者将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观点及对策分析。
一、城乡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对人居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注意用品牌意识勾勒规划建设坚持生态的理念是进行生态明文建设的第一步。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时,我们也要突出生态理念的作用,同时还要结合时代的特色,有品牌意识或者用品牌概念与生态的理念相结合。
每个品牌的建立皆是以自身特点为基础,美丽乡村想要有自己的生态品牌必须找出自己的特色之处,这个特色是源于乡村本身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条件。
一般情况下,景色怡然、风光秀丽或是生态环境使人舒服、惬意就是乡村的特色。
此时,我们在进行美丽乡村的品牌建设时就要以现有的特色为基础,最大程度的保留当地“原汁原味”,再进行优化的建设。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时有这样的案例:当地盛产荔枝,同时又有漫山遍野的薰衣草。
所以当地的规划建设人员很有意识的将荔枝及薰衣草作为当地的品牌,在此自然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再进行宜居的城乡建设,进而打造“最美荔乡”和中国的“薰衣草小镇”。
坚持生态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生态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山东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和突破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齐鲁风情画”这幅宏伟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国家历来重视“农村、农业、农民”三农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国家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各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丽乡村”建设热潮,与我国长期以来坚决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环境是分不开的,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尝试和实践,在细节实施上更加全面而具体,标准高,目标远,规划系统科学,前景令人振奋和期待。
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正式把“美丽乡村”概念写到了文件中,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
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示范村镇。
开展宜居村镇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专门用一个篇章对“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作出规划,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二、利津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实践(一)总体现状2017年,利津县北宋镇后宫村、明集乡北张村等4个村被上级部门认定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盐窝镇门家村等6个村被认定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2018年,上级部门认定北宋镇石门村等4个村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同时市级确定8个,县级确定12个。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_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雷明 邹培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RURAL AREAS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LL-ROUND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202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文明新形态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之一,生态文明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好生态文明对于实现人、自然和社会和谐永续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意义。
全面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一个重要路径突破就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生态乡村建设。
目前我国农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水土流失、旱涝灾害、盐碱化、荒漠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依旧存在,生态环境破坏还时有发生。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生态乡村建设的规划编制不到位甚至缺失,同时还存在各类资源要素指标压力,投入主体单一且资金不足,群众参与度低,持续提升与后续保障不足等问题。
然而,没有农业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就无法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低碳生态乡村建设,就不会有生态文明,也就不会实现美丽中国目标。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生态乡村建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就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持续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汇报总结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汇报总结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汇报总结(精选13篇)不经意间,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收获了不少成绩,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工作总结吧!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汇报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汇报总结篇1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广东省《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和饶平县《关于上报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启动村的通知》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我镇积极响应号召高度重视,根据上级有关要求进行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
一、第一阶段,选取八个启动村进行“三个三”工作选取八个行政村作为第一批启动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三清理、三整治、三拆除”环境整治任务的启动村,切实推进乡村振兴。
分别选取我镇的溁西村、大光村、扬康村、下葵村、汕水社区、中联村、锡康村和泮洋村八个村作为启动村,八个村都属于省级卫生村,共涉及65个自然村,惠及6226农户。
截止至20xx年年底,我镇八个启动村的“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各村累计自行投入资金万元(其中中联村万元、溁西村万元、下葵村万元、锡康村万元、扬康村万元、大光村万元、泮洋村11万元、汕水社区万元),工作共计清理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99处,合计吨;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145处,合计4235吨;沟渠池塘溪河淤泥90处,合计1050吨;漂浮物和障碍物45处,共计118吨;拆除危旧房418间,共计16446平方米;拆除露天厕所、茅厕15间,共计189平方米;拆除废弃牛猪栏259个,共计3204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间,共计45平方米;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27处,共计13平方米;整治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线路480米。
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是什么
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是什么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且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为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理念和行动的综合体现,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美丽乡村建设则是一个具体的目标和任务,旨在打造环境优美、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农村社区。
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丽乡村的重要标志。
如果一个乡村的空气污浊、水源污染、土壤退化,那么无论其建筑多么漂亮、道路多么宽敞,都难以称之为美丽。
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如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湿地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让蓝天、碧水、净土成为乡村的常态。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农村产业往往依赖于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和消耗,不仅造成了生态破坏,也难以实现长期的经济效益。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导下,农村可以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等新兴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比如,一些乡村通过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出高品质、无污染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同时,依托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者,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得居民能够享受到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和宁静的田园风光,有利于身心健康。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如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卫生条件,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美丽乡村建设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和生动体现。
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蕴含着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有何关联
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有何关联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它们不仅关乎着农村的发展和未来,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那么,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到底有着怎样的关联呢?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在农村地区,这意味着要科学规划土地利用,保护耕地、林地和水域,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资源。
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才能建设出美丽宜居的乡村。
比如,一个拥有清新空气、清澈溪流和肥沃土地的村庄,才有可能吸引人们前来居住、旅游和投资,从而推动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乡村产业的绿色发展。
过去,一些农村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如小化工、小造纸等,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
而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乡村产业开始向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例如,发展生态农业,推广有机种植、绿色养殖,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打造生态旅游景区,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的生态魅力。
这些绿色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再者,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美丽乡村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进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
建立健全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让农村告别“垃圾围村”的现象;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污水达标排放,保护乡村的水体环境;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现象,提升村庄的整体形象。
这些举措能够让乡村变得更加整洁、美丽、舒适,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此外,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传承和弘扬乡村的生态文化。
乡村有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如传统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山水文化等。
生态文明口号
生态文明口号(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态文明口号生态文明口号(精选420句)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口号吧,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2013-03-08 09:54:00 来源: 浙江日报(杭州) 有0人参与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作为养育着九亿农民的广袤农村,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准确理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
多种树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工作,单纯地保护也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唯一手段。
根据我们创建“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的经验,我认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村庄、生态文化三方面的建设内容。
生态农业以及由此延伸的生态旅游业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村庄是农民安居乐业的物质家园,农村生态文化则是农民安居乐业的精神家园。
农业向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农民是农业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因此,要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载体是抓好生态农业。
除了对生态农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外,还要抓好对农民的相关培训。
在滕头村的实践中,对生态滕头的建设者实施了以“全程生态、全域生态、全民生态”为核心的全方位培训,以求达到生产生活全过程时时生态,全境全域范围内处处生态,以及全村范围内人人生态。
生态村庄要解决的是农民生活的物质家园。
很难想象,如果生活区里鸡狗乱跳,休闲区里垃圾遍地,这样的村庄何以谈得上生态村庄。
因此,在生态村庄建设中,要坚持规划先行,把生活功能区、公共休闲区、畜牧饲养区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我们的实践中,以国家5A旅游景区的标准来建设生态村庄,参观区、农业观光区、生活区、居民休闲区等规划有致,并且形成了“村即是景,景即是村”的独特风格。
生态文化是一个相对年轻的文化概念,它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对生态生活方式的观念,生态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强化、持续优化的漫长过程。
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农村是重点、是难点,也是主战场。
10多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俺家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美丽乡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启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全新路径,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成为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生态建设打造美丽乡村15年来,俺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将187个村庄作为一盘棋统一规划,开展环境整治。
目前,农村污水处理、清洁能源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13项治理措施实现全覆盖。
在灵峰街道大竹园村,多年来,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规划建新村,村里都坚持大树不砍、河塘不填、农房依地形分布。
2009年以来,俺家以标准化为要求,编制了涵盖农村卫生保洁、园林绿化等在内的36项长效管理标准,还专门成立风貌管控办,保护好农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2015年,俺家美丽乡村建设办法被写入国家标准。
长效管理城乡并进的实践,在俺家各地生动演绎。
不久前,面对村里污水设施养护和绿化、道路、工程管理精细化等新要求,天荒坪镇大溪村将违法建筑监督、公共设施管理等事务交给了物业管理公司。
运行一段时间来,村庄环境更加生态宜居、干群关系越发和谐融洽。
截至今年5月,俺家90%的村庄引入物业管理。
实践不断深化,俺家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从36项增加到45项。
生态红利催生美丽经济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美丽经济成为俺家乡村发展的一条主脉络。
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宜文则文的原则,俺家充分挖掘生态、区位、资源等优势,为187个村庄设计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方案,着力培育特色经济。
有着4万余亩白茶的溪龙乡黄杜村,一片片茶园,如同舒缓的音符,令人心旷神怡。
茶产业是全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民对孕育茶叶的山水格外爱惜,容不得一点污染。
因为花大力气保护生态,村里始终山清水秀,产出的白茶品质极高。
2017年,黄杜村茶叶产值突破4亿元,人均年收入超过3.6万元。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乡村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乡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农村的自然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乡村。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首先,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同时,实施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加强农田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恢复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此外,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减少环境污染。
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发展绿色农业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监管,严禁使用有害化学农药和转基因种子。
其次,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技术,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模式。
例如,种植农作物时采用轮作休耕、有机肥料等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此外,加强农村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帮助农民转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培养绿色生产意识。
三、加强农村环境教育和宣传农村居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的改善。
因此,加强农村环境教育和宣传至关重要。
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与农村知识相结合,加强农村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力度,培养农民绿色生活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同时,组织宣传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政府可以设立奖励制度,鼓励农民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比如开展农田管护、垃圾分类等。
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打造美丽乡村,除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绿色发展外,还应注重发展农村特色经济。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同时,要注重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挖掘乡村资源价值,加强乡村形象的塑造。
通过特色经济的发展,既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又可以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村聚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和美宜居乡村工作汇报
村聚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和美宜居乡村工作汇报南方小村庄位于美丽的乡村风景带,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
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的品质,村委会积极发动群众,推动了一项名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
以下是对该工作的详细汇报。
一、项目背景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旨在通过改善农村社会和生态环境,提升乡村旅游和休闲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南方小村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力量,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二、工作目标1. 实现村庄整体景观的提升,打造宜居环境。
2. 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
3. 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和素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工作进展1. 环境整治为了改善村庄环境,村委会组织村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整治活动。
清理河道,清扫村道,修剪花草树木,统一村庄的建筑外观。
通过这些举措,村庄的整体景观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呈现出一派美丽宜居的风貌。
2. 增加公共设施建设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村委会加大了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
兴建了集市广场、公园绿地,修建了乡村道路和人行道,安装了太阳能照明设备和公共厕所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为村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发展农业旅游南方小村庄拥有丰富的农田和农产品资源,村委会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农业旅游。
通过发展农家乐、果园采摘等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村庄观光、休闲。
同时,村委会也加大了对农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4. 保护生态环境南方小村庄地处优美的山水环境中,为了保护好原生态环境,村委会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监管,禁止使用有害农药和化肥,推广有机农业的发展。
村委会还积极引导村民参与植树造林和垃圾分类等环保行动,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四、工作成效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村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焕发出勃勃生机。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追求,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当今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以生态文明视角来推进乡村建设,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
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而美丽乡村建设正是在这一理念下的具体实践。
本文将围绕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展开论述,探讨在这一视角下,如何实现乡村的美丽化、生态化和宜居化。
一、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注重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影响了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要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和生态修复项目的投入,倡导绿色种植、无农药种植等环保农业模式,推动乡村环境走向可持续发展。
还要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推广生物气化、垃圾分类等环保技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为乡村居民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还需要注重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保障。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产业单一、产业结构落后等问题,导致了乡村经济的不景气,也限制了乡村建设的发展。
要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就要注重推进农村产业发展,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推广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等项目,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还要加强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提供税收优惠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等支持措施,帮助农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三、建设宜居美丽的乡村环境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打造宜居美丽的乡村环境。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限制了农村的发展。
乡村振兴的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乡村振兴的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近年来,乡村振兴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乡村振兴中的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一、乡村振兴需要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乡村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人们向往的休闲胜地。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提升乡村的旅游度假价值,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二、注重文化传承和保护乡村振兴的美丽乡村建设要注重文化传承和保护。
乡村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应该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通过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的建设,激发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和荣誉感。
三、美化农村环境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重美化农村环境。
传统的农村环境常常被认为是脏乱差的代名词,那些扎眼的垃圾堆、杂草丛生的废弃农田需要被整治,规划农村环境,使其变得整洁美观。
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美丽的乡村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丰富农民的收入来源。
此外,农村的特色产业也有助于经济的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村的产业竞争力。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
因此,要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六、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是必须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乡村地区也是环境问题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七、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需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加强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村生态文明程度,可以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良性互动。
八、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农村环境整治是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关键。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与美丽乡村相结合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与美丽乡村相结合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美丽乡村的打造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
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有机结合,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美丽乡村的意义重大。
它不仅能够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个生态良好的乡村,有着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生产出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美丽的生态环境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的结合,首先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过去,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发展,一些农村地区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土壤污染、水污染、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严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农村土壤、水源、大气等的监测和治理。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加强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实现垃圾的分类处理和污水的达标排放。
其次,推动农村产业的绿色发展是关键。
农村产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该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鼓励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例如,可以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
同时,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
通过举办农家乐、采摘园等活动,让游客体验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农耕文化,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再者,加强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不可或缺。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改善,更需要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
通过开展生态教育活动,普及生态文明知识,让农民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可以在农村设立生态文化宣传栏,举办生态文化讲座,组织环保志愿者活动等,引导农民养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如何
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如何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它们不仅关乎着农村地区的发展,也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
那么,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没有良好的生态,乡村就难以称得上美丽。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要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防止土壤和水源的污染;要加强对森林、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还要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当这些方面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推进,农村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美丽乡村建设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和具体体现。
美丽乡村不仅仅是外在的环境美,还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等多个方面。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比如,一些农村地区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通过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让农村居民享受到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
这些实践活动,都是在具体地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农村地区的落地生根。
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和保障。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农村地区在吸引投资、发展产业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绿色型转变。
比如,在一些生态环境良好的农村,吸引了大量的生态旅游项目投资,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申论范文: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乡村3篇
申论范文: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乡村3篇申论范文: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乡村1申论范文: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乡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共识的增强,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目标。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建设美丽乡村也成为了乡村发展的重点。
本文从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乡村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和谐。
一、生态文明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指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方针。
这一方针指出,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形成鲜明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文化。
在乡村环境中,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保护环境、打击污染的需要,也是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扶持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土地利用、资源节约、生态保护、林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入手,其中包含建设美丽乡村的相关意义。
首先,要从保护空气、水土、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等方面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打造一个生态优美、自然和谐的乡村环境。
其次,要实行绿色农业生产、循环经济、低碳生活等方式,倡导了解和接受新的环保理念和生活方式,为美丽乡村的发展提供契机。
最后,要重视生态问题,加强环境治理,治理乡村污染,从根本上解决美丽乡村建设的障碍。
二、美丽乡村要依靠生态文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也是当前全国各地共同推行的目标。
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提高农村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变得尤为重要,并且在其中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实际上,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是一种优化乡村环境的过程。
首先,美丽乡村建设重视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推行创新,打造符合时代需求的乡村文化。
这种文化建设,不但可以让乡村文化更加鲜明,而且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提质增效。
其次,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倡导绿色生活,发展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推广绿色食品,为居民营造健康、环保和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最后,美丽乡村建设还倡导文明礼仪、互助互爱的社区文化,这种社区文化不仅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能增强人们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从而加强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更好地保护美丽乡村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结合
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结合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而美丽乡村建设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推动绿色发展。
而美丽乡村建设则旨在打造环境优美、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环境。
这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首先,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的基础。
过去,一些乡村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发展,过度开发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污染等。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加强对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比如,加强对森林、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禁止乱砍滥伐、非法捕捞和排污等行为。
同时,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和养殖方式,既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又保护了土壤和水资源。
其次,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是两者结合的重要途径。
乡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优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发展绿色产业。
比如,发展生态旅游,利用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吸引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商业化。
还可以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将当地的优质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打造绿色品牌。
通过这些绿色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再者,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实现两者结合的关键。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下,我们要建设环保型的基础设施。
比如,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建设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等。
同时,加强对乡村能源的改造,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
“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引言概述:“美丽乡村”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旨在实现乡村环境的优美、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和谐。
本文将从“美丽乡村”的提出背景、目标、实施路径、成效和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1.1 农村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环境污染严重。
1.2 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建设美丽乡村。
1.3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目标:2.1 优美环境:打造优美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资源,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2.2 经济繁荣:发展乡村产业,提升农民收入,实现乡村经济繁荣。
2.3 社会和谐:加强社会服务,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实施路径:3.1 规划设计: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3.2 投入资金:增加资金投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3.3 引导政策: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四、成效:4.1 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4.2 经济增长:乡村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4.3 社会和谐: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五、展望:5.1 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投入和努力。
5.2 创新发展:加强创新,探索适合乡村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乡村振兴。
5.3 全面推进:各地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村全面复兴。
总结:“美丽乡村”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旨在实现农村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各地要积极响应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实现乡村全面复兴。
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加速进行。
这一进程不仅带来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度假的新选择。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所带来的启示。
一、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首要任务。
通过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水源保护意识等,有效保护和修复了农村生态环境。
同时,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推广农田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了农村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二、优化农村空间布局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注重优化农村空间布局,通过整合农村村庄、田园景区和生态农业园区等资源,构建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城镇。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水利、电力等配套设施完善程度,为乡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三、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是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方面。
在实践中,加大对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通过创新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加强乡村治理能力,推动了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业新业态,拓宽农业产业链,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五、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注重挖掘和传承农村文化,推动农村文化与现代产业相结合。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培养和吸引一大批文化创意人才,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品牌,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六、鼓励农民参与农村治理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鼓励农民参与农村治理。
通过推动农村基层民主自治,为农民提供参与乡村事务决策的机会,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增强了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治理路径,接着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引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显然激发了农村发展的活力,对实现农业和农村的高效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并且为现代化农业建设进程的深化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乡村振兴对于美丽中国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仅如此也是城乡共同发展的关键措施。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治理路径分析1.1加强乡村生态文明教育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关键在于对衣村各个群体进行生态教育。
从长远来看,要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将环保理念融入到实际教育之中,提升农村人口整体文化水平,增强村民环保意识,从短期来看,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宣传教育。
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班、系列讲座等线下主题教育活动,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另方面,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开展全方位、大力度的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
总之,要丰富生态文化的内涵,创新生态文化传播的载体,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营造人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1.2明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生态环境保护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要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首先,要守好底线。
牢牢树立底线意识、大局意识。
做事情要从长远出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坚决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拉动经济发展的做法。
其次,要量力而行。
由于各地的资源状况、地理环境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
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实际状况,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实情,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开展工作。
最后,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生态友好发展理念。
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探索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推动绿水青山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八大最显著的亮点。
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源于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是对发展的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和认识也不断进入新的阶段。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章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一词开始出现在党的文件中。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而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理论化和系统化地赋予了生态文明新的内涵。
我们可以看到,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脉络日益清晰,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诠释也愈发深刻,生态文明的理念正逐步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科学发展的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人类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从物质成果上讲,贫穷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既要“青山郭外斜”,还得“仓廪俱丰实”。
我们提倡的生态文明就是要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从精神成果上讲,我们提倡以人为本,但人类中心主义、人定胜天并不是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与经济、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为前提,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使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
从制度成果上讲,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的实现制度。
也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的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现在提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锦上添花式的自然递进,而是客观要求下的主动求变。
中国生态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我们立足于中国问题本身,找到一条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准确把握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
农业是对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与再生产,是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影响最广泛。
农业的特质决定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工作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目前农业生态的现实状况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也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在农村。
当前,农业发展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投入品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农业资源利用强度高、转化效率低的矛盾日益加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考验。
可以说,过于倚重资源消耗的发展路子已难以为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的先天优势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也在农村。
相比起城市,农村生态基础更好,地域更广阔,治理调整的空间更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乡村人口占到了中国总人口的半数左右,能够在农村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改善农业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走向低成本的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
农村有约18亿亩耕地和大量可以开发的荒山、荒坡、盐碱地等边际土地,通过合理挖掘土地潜力,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可以在发展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发挥农业的环保功能。
农村在新能源的使用开发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村在技能减排方面提升的空间也很大。
在全国的村落之中,还散落着丰富多彩的乡土民俗和大量尚未开发的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好这些生态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容推卸的使命。
可以说,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不仅事关农业农村的未来,还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
只有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
努力探索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如何走上生态文明之路,不能只是流于喊口号、讲理念,还要有具体的实施路径。
具体到农业生态建设,关键是要跳出简单的环境治理思路,以着眼全局的高度来思考,以科学系统的机制抓落实,围绕着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具体的思路做法,我们概括总结为:“三个推进”、“三个协同”和“三个结合”。
第一,多措并举,大力统筹“三个推进”。
一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统筹推进。
农业生产场地与农民居住场所紧密相连,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必须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安排,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
二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推进。
通过循环的方式,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把废弃物变为农民所需的肥料、燃料和饲料,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物的去向问题,大大减少农业生产的外部投入,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
三是资源节约与清洁生产协同推进。
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等节约型技术使用,建立清洁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生产生活源头抓起,减少外部投入品使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清洁生产。
第二,创新格局,努力做好“三个协同”。
一是加强技术提升与协同应用。
要鼓励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科学创新和技术提升,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水体净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外来入侵物种综合防治等关键性、实用性技术的综合研发与应用。
二是加强机制提升
与协同配合。
农业资源保护工作涉及范围广、链条长、环节多,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必须依靠体系发动、机制带动和项目调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项目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机制的创新与提升使现有资源实现集成放大。
三是加强政策提升与协同推动。
要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农业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由谁承担治理成本等因素,灵活选择有针对性的政策工具,进一步提升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的工作水平。
第三,整合资源,着力实现“三个结合”。
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结合。
农业资源环境工作的落脚点需以不降低作物单产为前提,重点在于提升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和替代品的应用。
二是农业环境污染全程控制与重点治理的结合。
把污染问题解决在农业生产生活单元内部,把农业环境保护寓于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实施全程的、综合的控制措施。
要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对部分农产品主产地及污染物实行重点治理。
三是实施城市、工业与农村污染一体化防控的结合。
严格控制“三废”向农村转移,严禁向主要农产品产地排放或倾倒废水、固体废物,严禁直接把城镇垃圾、污泥用作肥料,加强对重金属污染源的监管,逐步推行城乡污染物控制标准一致,实现城乡环境同治。
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今年,农业部将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文明新风培育、文化传承为目标,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科学、量化的评价目标体系,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国选择产生1000个“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创建试点。
并通过树立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水平的标杆模式,推动形成农业产业结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农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