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中语文 4.13《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说课 人教版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说课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16c12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65.png)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说课现代科学中最有魅力的分支是宇宙学和思维学,其根本原因是这两门科学注定要挣脱沿袭几千年的主客体分离的分析综合方法的桎梏。
宇宙学是新思想的摇篮,我们可望所有物理定律都会在此得到超越或升华。
霍金认为,宇宙是神秘的,它是某种人们可以直觉却永远不能完全分析和理解的东西,我们对于宇宙还有大量无知或不解之处;但是过去尤其是一百年内所取得的进步足以使人相信,我们能够完全理解宇宙,我们不会永远在黑暗中摸索。
在这样的思想和信念指引之下,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文了。
全文说明科学家对宇宙未来的推测,闪烁着宇宙可预知且宇宙不可确知的辩证思维之光。
文章从人们孰知的历史预言说起,引领听众〔读者〕逐步深入广袤的宇宙世界,既对宇宙未来作了预言,又指出作预言的根据,一切都以科学定律为据,作大胆的推测和生动的描绘,调动各种说明方法,使阐释通俗易懂。
阅读时要准确地筛选出这些预言的观点和支撑这些观点的材料。
同时,还应该体会这篇讲演在语言上的幽默特点。
●教学目标培养科技说明文的阅读能力:1.能够清晰地分析长篇文章的说明问题的层次,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2.能够抓住课文中的重要信息,作出归纳和整理,形成自我的判断和推断。
3.体会并把握讲演类文章的语体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的主体部分是论述了宇宙中物质密度问题,这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学生结合自学提纲自学一课时,教师点拨导读一课时。
●教学方法根据要求自学与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用具学前印发背景资料《宇宙研究史料》,一方面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一方面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
播放科普片《神秘的宇宙》。
●学习导航第一课时一、导入语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价一个残疾人: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这个残障的病人就是“霍金〞。
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何而来?又向哪里去?斯蒂芬·霍金教授写的《时间简史》给我们作出了回答,我们先用一堂课自学这篇课文。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b6783114a7302768e9939a9.png)
环节三:细读文字,体会魅力(10分钟) 1、霍金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师生共同评论,结合 P8、P26的句子,并引导关注P8 关联词、副词(“即便”与“虽然”), 教师再利用 修改后的文字与原文字比较,让学生再次感受语言的准 确性。(比如:虽然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还是不能利 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 2、幽默的作用是什么?(愉悦观众、营造气氛,但幽 默之中有严谨,不是为了幽默而幽默。) 3、你认为霍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评价:严谨,幽 默,乐观) ,
设置本环节是避免将这类文章上成缺少 语文味道的科学课,然后用一段修改过 的文字来强化学生对于平时很容易忽视 的关联词、副词的重视,传达科学文章 的严谨,表现科学家的严谨,再由最后 一个问题过渡到第四环节。
环节四 知文论人 再识霍金(5分钟)
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1942年1月生于英国的牛津。 先后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23岁获博士学位,现任剑桥大学卢卡逊 数学讲座教授。 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当代的“爱 因斯坦”。 他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行销数千万册,极大地增进了人们对 宇宙的认识。 不过,据专业人士透露,一大半的人都只能看到《时间简史》的前三页。 查阅关于霍金的资料,霍金让我们肃然起敬的绝非他在物理学上比肩牛顿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 1963年,霍金21岁的人生发生了一悲一喜两个重大事件。 这一年他被确诊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这种病会使他的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只剩下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 最后连心肺功能也会丧失。
教学过程
秉着“教是为了少教甚至不教”、“举一反 三” 的原则,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载体,培养学生“语言建构、 思维发展与审美鉴赏”这些方面的语文素养,我将按照一课时来处 理本课,且将之分为六个环节进行:
高中语文必修(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优秀
![高中语文必修(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395670c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9.png)
高中语文必修(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优秀高中语文必修(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优秀57、宇宙的未来●点击学习目标▲知能目标1、通过阅读方法,能读懂本演讲录的根本内容,把握根本观点。
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3. 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感情目标1.品读文中描述的有关宇宙未来的预测,从而引发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2.培养科学思辨能力和爱科学、论科学的热情。
3.感受演讲言语的幽默生动带来的亲和力和轻松感。
▲重点难点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
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
3.精确地感知和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刷新知识库存知识库存 1、关于作者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0多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
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
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
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制造宇宙的“几何之舞〞。
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游览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也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
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异,言语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奇妙和美妙。
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言语。
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宇宙的未来》 教案(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宇宙的未来》 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f57ee40aaf45b307e8719747.png)
4.13《宇宙的未来》教案(人教版必修5)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难点: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3.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演说辞《宇宙的未来》(板书课题)。
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像。
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如屈原在《天问》里就发出了一系列的探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
然而直到20世纪诞生现代宇宙学,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宇宙的未来”这样玄而又玄的话题在剑桥大学作讲演,对我们认识宇宙有哪些启示呢?2.作者简介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必修五13《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必修五13《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cc7a721eb91a37f1115ca9.png)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文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霍金运用天体物理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了科学的预测,得出宇宙或膨胀或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的结论。
文章涉及很多关于宇宙学的知识,但演讲者却从巫师和宗教预言谈起,通过严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等,将深奥的科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这是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
学情分析:学生高一时学过《宇宙的边疆》一文,对顺利学习本文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阅读经验;尤其是孩子们对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是教学时可资开发的宝贵资源。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要点,理解文中重要信息的内涵。
2、学习、欣赏本文严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能够加以灵活运用。
3、了解关于宇宙学的基本知识,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思辨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点拨引导为辅,配合适当练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
投影幻灯1:尸佼《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屈原《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行,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板书课题:宇宙的未来学生简介霍金,老师适当补充、强调:人类自古而今对宇宙的不断追问与求索。
问题1:如果选择注释①霍金简介中的两个词或短语来描述你所知道的霍金你会选择哪两个?投影幻灯2:当代的爱因斯坦身残志坚要点:霍金辉煌的科学成就与坚强的意志品质。
设计意图:激趣,培养准确整合信息能力。
二、自主学习。
学生速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投影幻灯3:根据课文有关内容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
本文是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这篇演讲从和的预言说起,然后过渡到自己对的科学预言,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作者预测宇宙或将,或将,这取决于,而现在,所以两种结果都可能发生。
高二语文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高二语文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86790e9d15abe23492f4d1d.png)
高二语文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为大家提供高二语文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二语文说课稿: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说课活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宇宙的未来》,《宇宙的未来》是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 中的一篇课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本次说课,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教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5课本《宇宙的未来》课文解读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5课本《宇宙的未来》课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3a7591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5.png)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5课本《宇宙的未来》课文解读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材中的一些篇目体现出了学科渗透、文理互融的思想,其中就有霍金写的《宇宙的未来》,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5课本《宇宙的未来》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课文解读(1)这篇讲演的主题是宇宙的未来,或者不如说,科学家认为将来是什么样子的。
预言将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
我曾经起过一个念头,要写一本题为《昨天之明天:未来历史》的书。
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
但是尽管有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
[讲演开头,作者点明主题是预言宇宙的未来。
作者引用历史上的“未来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教训,验证预言未来将是非常困难,预言宇宙的未来尤其困难。
但科学家对此仍然有信心。
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纲,预言宇宙的未来困难在哪里呢?科学家为什么又对此满怀信心呢?这篇演讲,就是紧紧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议论。
](2)在非常早的时代,预言未来是先知或者女巫的职责。
这些通常是被毒药或火山隙溢出的气体弄得精神恍惚的女人。
周围的牧师把她们的咒语翻译出来,而真正的技巧在于解释。
古希腊的德勒菲的著名巫师以模棱两可而臭名昭著。
当这些斯巴达人问道,在波斯人攻击希腊时会发生什么时,这巫师回答道:要么斯巴达①会被消灭,要么其国王会被杀害。
(①斯巴达:古希腊城堡中除雅典之外的最大城堡,位于希腊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
)我想这些牧师盘算,如果这些最终都没有发生,则斯巴达就会对阿波罗太阳神①如此之感恩戴德,以至忽视其巫师作错预言的这个事实。
(①阿波罗太阳神:阿波罗是希腊奥林珀斯十二主神之一,是宙斯与黑暗女神勒托的儿子。
阿波罗是光明之神,也称真理之神。
)事实上,国王在捍卫特莫皮拉隘道①的一次拯救斯巴达并最终击败波斯人的行动中丧生了。
(①特莫皮拉隘道:一般译作“温泉关”。
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领大军50多万、战舰千艘,越过达达尼尔海峡,水陆两路进犯希腊。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3f2129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9.png)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语文-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1.《宇宙的未来》是人教版第-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和科学美感的陶冶”为主题展开。
《宇宙的未来》是自然科学论文,主要写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中心思想),“幽默的语言风格”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本篇课文用一课时即可完成。
教学目标:2.《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索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1.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1.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神奇的探索热情。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3.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1.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2.因为学生在寻觅关键句子、圈点评价时,往往抓不住要点,在批注之中往往惟独表面的认识,不能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量与联想,在语言表达方面许多同学可能会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1.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2.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新课标》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索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教案第四单元13宇宙的未来(1)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教案第四单元13宇宙的未来(1)](https://img.taocdn.com/s3/m/e9eb05d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a.png)
《宇宙的未来》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目标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2.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难点: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3.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知识链接(一)作者和作品霍金是当今最负盛名的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他战胜严重的残疾,执著地从事科学研究,他的名著《时间简史》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销售500多万册,成为科学著作中罕见的畅销书。
霍金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宇宙学与黑洞,他提出的一系列观点,或多或少改变了我们对宇宙、对时空的认识,有着重要的启发性。
他目前担任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教授。
这篇文章是他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讲演。
《时间简史》出版(1988年)后,剑桥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气氛有了微妙的变化,不断有世界各地的报刊的记者要求访问霍金,在以后的两年时间里,电视台工作人员不时地占用大楼,他们要为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拍一部有关他生活的纪录片。
在不同的国家用不同的语言反复讲述同一故事:霍金如何凭着自己的勇敢克服了身体的残疾成为科学的巨人和新闻媒介的英雄。
一批又一批的新闻记者访问了霍金在西尔弗大街那凌乱的办公室,并和这位公众新近的英雄度过激动人心的时刻。
(《斯蒂芬•霍金的科学生涯》)在中文里,“宇”是“上下四方”的意思,表示空间;“宙”是“古往今来”的意思,表示时间。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3宇宙的未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3宇宙的未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edfcb07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4.png)
光可以穿透的时期。
C.“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存在的各向异性就是指微波背景辐射在不同
方向上温度有着极其微小的差异,也就是说与热力学温度开黑体辐射
非常吻合。
D.“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种不可排除的噪音,其实就
是爆炸后产生的回声,是宇宙大爆炸后的一种遗迹。
答案:C
解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与热力学温度开黑体辐射非常吻合”是在说
2.写汉字
词语
易错字
混dùn
沌
馄tun
饨
dǔ注
赌
dǔ塞
堵
词语 qiān和 qiàn收 péng湃 péng胀
易错字 谦 歉 澎 膨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语言建构与应用 把握文脉主旨
3.解词语 (1)臭名昭著: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例句:在NBA历史上的确发生了不少起臭名昭著的球场暴力事件, 它对涉事的球员、球队乃至全联盟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2)殊不知:①竟不知道(引述别人的意见而加以纠正)。②竟没想 到(纠正自己原先的想法)。 例句:很多考生往往会忽视掉卷面整洁这个细节,殊不知卷面在阅 卷的过程中是我们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因此保持卷面整洁也 是非常重要的。
明明 ,惟时何为? 天地宇宙形成的发问。开头几句的大意是: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远古开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给后代?天地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尚未成形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明暗不分混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沌一片,谁能够探究其中原因?
……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语言建构与应用 把握文脉主旨
史蒂芬·霍金(1942—2018),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学系 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被称为“宇宙之王”。20 世纪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共同获得了 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 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人教版必修五第4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课件
![人教版必修五第4单元第13课《宇宙的未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02597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d.png)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
【赏析】 战国时代,楚国大诗人屈原曾写过 一篇《天问》,全篇是对天质问,一连问了一百 七十多个问题。辛弃疾使用《天问》体而创作的 这首《木兰花慢》,构思新颖,想象奇瑰,与一 般写悲欢离合的词人不同,他不思乡,不怀人, 不吊古,而是紧紧抓住拂晓前的霎时时间,像伟 大诗人屈原那样,驰骋想象的翅膀,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
“另一个证据来自于星系团”,“要不是引力吸 引把星系抓到一起,这些星系团就会飞散开 去……所以,在星系团中我们观测到的星系以外 必须存在额外的暗物质”。作者为了说明现在的 宇宙密度可能就在临界状态,列举了两种假说, “一种是所谓的人择原理”,另一种是“极早期 宇宙的暴涨理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
2)多音字 涨暴 泡涨 涨. .zzhhǎànnɡɡ 混混混..水混摸沌鱼沌hhúùnn
折.耗shé 折折.腾zhē
挫折.zhé
创首创.创伤.cchhuuàānnɡɡ 济济无.济济.一于堂事jjǐì
散分 散.散 漫.ssàǎnn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
二、字形辨认
qì迄今 验qì讫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
六、整体预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作者演讲的题目是“宇宙的未来”,却先讲 了许多历史故事,这起到了什么作用?你认为这 是“跑题”了还是与话题有关联? 【提示】 如同中国古代说书人先讲一段别的故 事以引起正题一样,这篇演讲先从古代的先知和 女巫谈起,以引起听众的兴趣,起到了引出话题 的作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
连珠炮似的对月发出一个个疑问,把有关月亮的 一些优美神话传说和生动比喻交错成一幅形象完 善的绚丽图画,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词人这 一连串的发问,把我们带入了富于浪漫色彩的神 话世界,想象新奇,幽默而又妩媚,问得奇,问 得妙。强烈地流露羁縻出作者对误国误民的奸邪 势力的憎恶之情,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命运和前 途的深深担忧,寓意深刻。
高中语文必修精选《宇宙未来》说课稿
![高中语文必修精选《宇宙未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73643cffc4ffe473268ab2b.png)
高中语文必修精选《宇宙未来》说课稿高中语文必修精选《宇宙未来》说课稿●点击学习目标▲知能目标1、通过阅读方法,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基本内容,把握基本观点。
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3.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情感目标1.品读文中描述的有关宇宙未来的预测,从而引发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2.培养科学思辨能力和爱科学、论科学的热情。
3.感受演讲语言的幽默生动带来的亲和力和轻松感。
▲重点难点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
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
3.准确地感知和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刷新知识库存知识库存1、关于作者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0多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
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
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
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
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也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
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
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40种语言。
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
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3课 宇宙的未来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5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3课 宇宙的未来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b123149aa417866fb84a8ef8.png)
第13课宇宙的未来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就作者所阐发的观点作广泛深入的研讨,以提高探究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像作者一样,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来审视数学文化,激发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目标启发学生具有宏观的文化视野,以科学精神励志,以人文精神向学,开辟出一个语文学习的新境界。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难点:1.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就作者所阐发的观点作广泛深入的研讨,以提高探究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3.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屈指可数”“弹指一挥见”,手指在生活中的计数功能,直接催生了数学这门科学,丹齐克的《指印》为我们揭开了这二者的关系(板书课题)。
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丹齐克(1884—1956),原籍立陶宛,曾在巴黎大学求学。
1910年去美国,入美国国籍,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里兰大学讲授数学。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在当代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作者饶有兴味地给我们讲述了数学的起源——人类计数的历史。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70100cb4693daef5ef73de1.png)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说课活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宇宙的未来》,《宇宙的未来》是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 中的一篇课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本次说课,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教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难点: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
语文:4.13《宇宙的未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语文:4.13《宇宙的未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294dbc7d376baf1ffc4fadc2.png)
《宇宙的未来》教案[导学新概念]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何而来?又向哪里去?斯蒂芬·霍金教授写的《时间简史》给了我们这样的回答:我们现在生活的宇宙有自己的历史起点,它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那时,宇宙只是一个点,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
在这一点发生了大爆炸,时间和空间从此开始,物质开始形成。
最初,宇宙的温度极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宇宙中的能量与物质不断发生复杂的反应,逐渐形成星系。
空间继续扩大、膨胀,直到今天,宇宙仍然在膨胀之中。
大约在距今50亿年前,太阳形成。
大约在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
宇宙继续膨胀,将来也会膨胀,也许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宇宙开始收缩,可能会收缩成一个点,一个不占有空间的点。
到那时,时间结束。
到底会不会这样,现在还说不定。
大爆炸之前是怎么回事,不知道。
永远也无法知道。
这就是大爆炸宇宙的基本理论。
《时间简史》出版于1988年,《宇宙的未来》是斯蒂芬·霍金1991年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本文重点是谈作者对宇宙的未来作出的科学预言,阅读时要准确地筛选出这些预言的观点和支撑这些观点的材料。
同时,还应该体会这篇讲演在语言上的幽默特点。
[资料显示屏]《时间简史》出版(1988年)后,剑桥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气氛有了微妙的变化,不断有世界各地的报刊的记者要求访问霍金,在以后的两年时间里,电视台工作人员不时地占用大楼,他们要为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拍一部有关他生活的记录片。
在不同的国家用不同的语言反复讲述同一故事:霍金如何凭着自己的勇敢克服了身体的残疾成为科学的巨人和新闻媒介的英雄。
一批又一批的新闻记者访问了霍金在西尔弗大街那凌乱的办公室,并和这位公众新近的英雄度过激动人心的时刻。
——《斯蒂芬·霍金的科学生涯》(英)在中文里,“宇”是“上下四方”的意思,表示空间;“宙”是“古往今来”的意思,表示时间。
宇宙的历史,就是空间在时间上发展的过程,斯蒂芬·霍金以时间为序,研究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诞生、发展,以及它将来可能的状况,因此,他把自己的书称作《时间简史》,实际上就是《宇宙简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4.13《宇宙的未来》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5●点击学习目标▲ 知能目标1、通过阅读方法,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基本内容,把握基本观点。
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3. 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 情感目标1.品读文中描述的有关宇宙未来的预测,从而引发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2.培养科学思辨能力和爱科学、论科学的热情。
3.感受演讲语言的幽默生动带来的亲和力和轻松感。
▲ 重点难点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
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
3.准确地感知和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刷新知识库存知识库存 1、关于作者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0多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
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
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
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
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也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
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
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
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
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
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
本书一出版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
《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
它长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接触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2.中西古代对宇宙的关注与研究中国古代的宇宙学说,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
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
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张衡浑仪注》) 盖天说认为,“天似盖笠,地法覆盘”(《晋书·天文志》),天地都是穹形的,如同一个同心的球穹,相距八万里。
宣夜说认为,“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
”(《晋书·天文志》)就是说“天”不是一个固体的“天穹”,不过充满了无边无际的气体,日月星辰都在这气体中浮动。
在西方,古希腊人也有多种宇宙学说。
公元前600年左右,住在米利都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认为地球是一个圆盘,漂浮在一片汪洋中。
他的弟子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天空是包围地球的一个球层,恒星在内层,太阳和月亮在外层。
毕达哥拉斯认为,地球、月亮、太阳、行星和恒星都在一个同心球上围绕中央作为旋转。
托勒密总结了古希腊的天文学成就,著《天文学大成》,认为地为球形,静止不动,处于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围绕地球运行,创立了“地心说”,统治西方天文学界一千四百多年,直到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6世纪发表《天体运行论》,创立日心说。
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亲手制造天文望远镜,开拓了人们的天文视野。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力学的引力原理解释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创立了天体力学。
3.宇宙大爆炸理论简介:现代宇宙学最有影响的学说是大爆炸宇宙学。
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极大。
在那里,物质被压缩成一个奇点,时间和空间都毫无意义。
大约200亿年前,发生“爆炸”,温度逐渐冷却,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观测到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学说是逐渐形成的。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科学家研究宇宙的方法。
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第一个提出了动态宇宙模型,认为宇宙是从一种“原始原子”不断分裂、膨胀形成的。
他推测:如果宇宙中物质的质量小于某个临界值,宇宙就会继续膨胀下去,成为“开放的宇宙”;反之,就会坍缩,成为“闭合的宇宙”。
1948年,出生在俄国的美籍物理学家伽莫夫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大爆炸”学说。
大爆炸学说得到了以下天文观测的支持。
(1)河外星系有系统地谱线红移(课文中涉及到)。
1917年,美国天文学家斯里弗发现河外星系谱线有系统地向红端移动,表明这些遥远的天体正在离我们远去。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几乎所有的星系都有红移现象。
星系距离越远,红移越大。
这种红移与距离之间的线性关系,称为哈勃定律。
(2)在各种不同的天体上,氦的密度相近,大都是30%。
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宇宙温度很高,所以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
(3)测定各种天体的年龄,均小于200亿年。
(4)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课文中涉及到)。
4黑洞解答究竟什么是黑洞?黑洞是由具有极大质量的超巨星在塌陷时所形成的,恒星的核心在本身重量的影响下非常快速的收缩,并释放出强劲的暴发能量,如果核心物质大得使塌陷无限地继续下去,便产生了黑洞,在重力巨大的挤压下,所留下的物质有难以想像的高密度。
由于黑洞的质量非常大,使得它们具有强大的重力场,这些力量大的连光线也无法逃出它的手掌心,这也就是为什么它要叫做黑洞的原因了,在它的边界內你看不到任何东西。
“黑洞”,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漆黑的洞。
因其引力过强,以至于连自己发出的光线都无法由其中逃脫而出。
就连光线由外射入,也像射入无底洞。
然而大质量塌缩的恒星是如何到达此情境的呢?试想一物体于一塌缩星的表面,随著恒星塌落而凝缩,不停的靠向中心,重力愈来愈强。
(天体的重力离中心愈近愈大)而恒星愈收缩,要离开它的表面速度要求愈大。
当恒星塌缩到到光速时,已几乎无任何物体可逃脫而出。
而塌缩到光速都无法逃出时,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再从黑洞中出来。
当恒星塌缩到此一境界时,这时黑洞所呈现的半径就称为「史瓦西半径」。
假设地球也做如此的塌缩,那此时地球的史瓦西半径就为一厘米宽。
但恒星并非一定凝缩到此程度才形成不可逃脫的表面。
质量愈大,其史瓦西半径內的物质密度愈小。
如质量是太阳一亿倍的,缩到水的密度便达到史瓦西半径了。
黑洞是一去不复返的深渊,但在靠近黑洞时,由于时间的延滞,会发生许多奇妙的事。
黑洞旅行者穿越事界,按他的计时系统来說,只是很短的时间,但对远方的观测者来說,其结果却是恰恰相反。
他看见愈近事界,宇航员的身影愈薄,接近事界愈缓慢。
火箭无限靠近事界,但总不能到达。
外界的人看事界亦为如此,也是越塌缩越缓慢,形状也越朦胧,塌缩星就像是渐渐凝住了,所以以前把这现象叫做「塌缩星凝止」。
凝止的界面就称为「凝止界面」(Static limit)。
而当塌缩接近事界时,星光迅速黯淡。
对于是太阳质量十倍的星,就在凝止那一剎那,在百万分之四秒內全部化为乌有。
所以我们无从得知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然而黑洞周围的时空弯曲的性质,对人的寿命有特殊影响。
它周围的时间进度缓慢,也许这可以做为一种变时机制,勇敢涉足于事界边缘也许可以不老不死。
但在黑洞的边缘要求很大的加速度。
愈靠近黑洞,要求的加速度越大,时间延滞也越厉害。
理论上,黑洞的质量并没有多大或多小的限制。
任何大小的质量如果被压缩到足够高的密度,在理论上都有可能形成黑洞。
我们认为大多数实际存在的黑洞是有大质量的恒星死亡后产生的,所以我们认为那些黑洞和那些大质量的恒星一样重。
一个恒星级黑洞的典型质量差不多是太阳的十倍,或者说是10^(30)千克。
天文学家们也认为许多星系的中心都有质量巨大的黑洞。
它们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一百万倍,或者说是10^(36)千克。
5.字形辨析●探究互动平台【整体把握】1、课文谈的内容要点是什么?※①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
②巫师的预言模棱两可,宗教的预言屡测屡败。
③物理方程、制约大脑的方程具有混沌性,因此我们不能预言人类;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却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④宇宙的未来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
是膨胀还是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⑤宇宙现在的密度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点上,所以两种可能都会发生。
2、这篇演讲稿的结构思路怎样?※这篇演讲,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的预言,然后过渡到自己对宇宙未来的预言,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作者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未来作出了两种预测,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
是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
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就会在大挤压处终结。
”可“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所以两种结果都有可能。
【内容探究】1.作者在第8段中为什么说“即使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为什么第10段又说“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不能预言它”?明确:“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同样,“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
2、为什么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却“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明确:因为前者是混沌的,不确定的;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3.作者对宇宙的未来的预言与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预言有何不同?明确:前者是有科学根据的,是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进行的科学推测,科学预言;而后者是没有科学根据可言的。
——其实,从上面的题目就可知道,人类社会的未来根本就是无法预言的,因为方程是混沌的,所以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的预言注定就是荒唐的。
4.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关键是要弄清宇宙的什么问题?明确:“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其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
”5.作者认为宇宙的未来会是怎样的?明确:会有两种可能:“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
”6.根据作者的论述,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宇宙物质最多是“临界值”的百分之一,似乎不足以使宇宙坍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