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前景
田在艺.张庆春史卜庆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我国油气资源现状
伴随着新中国50多年的辉煌历程,我们正以欣喜的心情迈向21世纪美好的未来。50多年来,我国油气工业发展迅速,油田发现,振奋人心,油气产量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原油产量12万t(其中天然油7万t,人造油5万t),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在53个盆地中发现了油气显示,其中在36个盆地中找到工业油气流,包括531个油田和185个气田①。1964年原油产量就达到848万t,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1978年上升到1.04亿t,年产量世界排名由1949年的第29位上升到第8位;1997年产原油1.6亿t,产量名次稳定在世界第5位,成为重要的产油大国之一。
我国沉积盆地广阔,适宜于进符油气勘探的盆地500多个,沉积岩面积约670万km2(图1),其中陆上面520万km',近海大陆架面积150万km,。在这些盆地中,既有发育在古生代稳定地台上的海相沉积盆地(面积约250万km0,又有中新生代陆相断-坳陷沉积盆地,二者常形成叠合-复合沉积盆地。从已发现的油气储量来看,靳生界的石油占石油总储量的44.3%,中生界占44.7%,古生界占8%,前古生界占3%。新生界的天然气占天然气总储量的33.7%,中生界占20.3%,古生异占41.6%,前古生界占4.4%。由此可知,中新生界共占油、气储量的89%和54%,其产层以白墨系和第三系为主,三叠系、侏罗系次之。因此,中新生代陆相地层的生油和储油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油气地质的一大特色。
根据1994年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石油总资源量940亿t,天然气总资源量38万亿m3。到2000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2.89亿t;累计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25557亿m3(不包括煤层甲烷气)①。在此基础上,按照资源序列评价出石油的有效可采资源量为130~160亿t,天然气有效可采资源量为10万亿m'(国外评价我国可采石油资源量中值为109亿t,可采天然气资源量为6.4万亿m')。根据以上可采资源量的评价结果,进一步评价出我国国内在2000年、2010年、2020年和2050年石油年产量分别为1.6亿t、1.7亿t、1.8亿t和1.0亿t;天然气年产量分别为300亿m3、700亿m3、900亿m3和1000亿m3。根据评价分析,除己采出38亿t,尚余3/4-2/3待开采,油气潜力十分巨大,说明中国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大国,预计21世纪油气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仍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油气资源勘探研究进展
我国油气工业的发展是与石油地质理沦的发展分不开的。我国石油地质工作者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理论的同时,不断总结和发展符合中国特点的石油地质理论,并有效地指导了油气勘探实践。20世纪50-60年代,"陆相盆地生油理论"和"陆相盆地成油理论"指导了克拉玛依油田和大庆油田的发现。60-70
年代,"复式油气聚集区带成油理论"促进了渤海湾盆地断块油气藏勘探的加速发展。80年代以来,由于低熟油、煤成油、盆地成藏动力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应用,在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相继发现了一批大气田,扩展了油气勘探新领域,促进了石油工业持续稳定发展。
20世纪50年代,我国石油工业在西部地区做了大量的勘探工作,找到了一些油气田。由于东部地区工业发展急需大量石油资源,于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对松辽、华北盆地进行石油普查,1960年发现了大庆油田,1962年以后相继发现胜利、大港、辽河、任丘、江汉、南阳、苏北、中原等油田,从此建成了17个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基地。
在这一阶段的石油勘探过程中,石油地质学家深入探索陆相盆地烃源岩系形成的地质环境及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指出生油区和邻近生油区的二级构造带是油气聚集带、"定凹探隆"、"选凹定带"等论点。同时提出"成油系统"概念,认为一个生油凹陷就是一个成油系统,在成油系统内,生、储、盖、运、圈、保等动态过程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实践证明,这是认识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科学理论。
根据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实践,指出"复式油气聚集带"不仅是断陷盆地油气聚集的主要形式,也是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变化大、储集岩体类型多和常常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的陆相多旋回盆地油气聚集的一种常见的油气聚集形式,对指导陆相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普遍意义。
沉积盆地是油气形成的基本地质构造单元。油气生成、演化、运移、聚集和保存都是受沉积盆地地质构造演化的控制。在该理论指导下,深人剖析沉积盆地中控制油气生戚与赋存的各种因素,并进行了盆地定量分析模拟研究,在石油地质定量化、动态化、模型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油气盆地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在陆相储层沉积学研究方面,开展了陆相盆地沉积类型、沉积模式、沉积体系、各类储层非均质性、露头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各类储层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分布及成因机理以及储层敏感性研究。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储层评价的配套技术和方法,把我国陆相储层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陆相生油岩研究方面,已深入涉及生油岩中有机质的组成、干酪根类型、有机质演化特征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问题,揭示了地质体中从有机质到油气的演化史,为研究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来源、成熟演化、油气运移、油气与源岩之间的成因联系及再造古环境提供了依据。陆相生油理论是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基础。近几年油气成因理论又有了新进展'一是未熟油概念及其成烃演化模式的建立,指出低熟油是烃撅岩中有机质在较低温度下直接降解生成的,这种油在白垩系、第三系中广泛存在,从而进一步拓宽了我国陆相沉积找油领域。二是煤成油概念的提出及成烃机理研究,建立了多阶段生烃和早生、早排的煤系地层成油模式,为在我国广泛分布的煤系地层中找油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油气勘探技术方面,经过50年的奋斗和发展形成了综合配套的技术系列,包括地面地质调查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井简技术和石油地质实验技术,以及盆地模拟.区带评价-圈闭评价的油气资源评价技术。地震勘探已进入三维地震技术、高精度地震数字处理技术、计算机交互地震解释技术以及各种地下成像技术;在测井技术方面,从80年代以来,由数字测井技术到数控测井技术,发展到成像测井技术。这些现代化勘探技术,我国都在广泛应用,并形成了国产设备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在钻井工艺方面,已完成7200m井深钻探,不仅能钻中深井,还可钻探定向井、水平井、丛式井以及高温高压特殊工艺井等。勘探技术的进步显著提高了钻探成功率和勘探效益,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油气资源勘探战略选择
这里提出21世纪第一阶段值得重点勘探、具有广阔前景的地区,供讨论和参考。
1.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面积56万km2。盆地中部为古生代地台型海相沉积,是勘探碳酸盐岩沉积油气远景区。盆地中的库车坳陷、西南坳陷和东南坳陷是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区,煤系地层发育,与费尔干纳、卡拉库木、塔吉克等盆地一样,有机质为腐殖型和腐殖腐泥型,以生气为主,是勘探天然气的主战场。其中库车坳陷面积2.5万km2,顶测天然气资源量2.23万亿m3,目前己探明天然气储量2500亿m3,具备了"西气东输"年产120亿m3的储量条件。塔北隆起面积3万km2,已获得地质储量3亿t②。在塔中隆起和麦盖提斜坡,已获得了几个中小型油气田。
2.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面积13万km2,盆地中二叠系、上三叠系、中下保罗系、下第三系均为油气源岩,是中国油气资源最丰富的盆地。20世纪30~50年代发现了独山子、齐古油田,随后发现了克拉玛依大油区;80年代找到北三台-彩南油区,近10年来相继发现了石甫、芙北、卡因迪克、呼图壁等油气田,已探明17.6亿t地质储量②。据镜煤反射率分析,傣罗系地层均已达到生气门限,结合呼图壁气田发现的启示,今后在准噶尔盆地除继续勘探油田外,还应加强气田勘探。
3.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面积12万km2,沉积了保罗系、第三系、第四系生油地层。按生油气烃源岩沉积深坳陷控制油气藏形成分布理论,柴北缘地区中下诛罗系烃源岩广泛分布,具备了形戚大中型油气田的物质基础。盆地西部茫崖一带是第三系的生油坳陷,盆地东部达布逊潮一带,第四系沉降幅度大,形成第四系含气区。自1954年油气勘探以来,先后发现20个油田,8个气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3亿t,天然气地质储量1472亿m3②,仍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4.鄂尔多斯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自1950年勘探以来,相继在三延地区、盆地西缘逆掩断层带以及盆地西南部和中西部河流-三角洲沉积地区发现了一批油气田;近年在盆地中部发现奥陶系.石炭系不整合古潜山大气田。盆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8亿t,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923亿m3①。
盆地上三叠统发育有大型潮泊沉积,经勘探已查明8个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4个三角洲已探明6亿t地质储量。自1988年发现我国最大的气田一长庆气田以来,上古生界煤成气藏勘探形势越来越好,1995年在榆林发现陕141气田,近年在乌审旗、苏里格庙一带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从而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5.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油气资源分布在震旦系、寒武系一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保罗系。根据第二次资源评价结果,资源量为83.203亿t(油当量),其中天然气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86%。盆地东部巨厚的志留系烃源岩为石炭系天然气成藏提供资源物质;上三叠系前陆盆地生烃中心主要分布在川西坳陷带;慷罗系湖盆主要分布在川中,适宜于有机物质演化,使得川中石油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