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降水的设计与计算

合集下载

深基坑降水论文

深基坑降水论文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深基坑,由于含水层被切断,在压差作用下,地下水必然会不断地渗流入基坑,如不进行基坑降排水工作,将会造成基坑浸水,使现场施工条件变差,地基承载力下降,在动水压力作用下还可能引起流砂、管涌和边坡失稳等现象,因此,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水和排水措施。

以保证基坑在开挖期间保持干燥状态、保持基坑边坡的稳定和基坑底板的稳定以及不影响邻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

基坑降水一般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当降水深度达到15米以上或遇到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大(20-250m3/d)、土质为砂类土、地下水丰富、降水深、面积大、时间长的降水工程一般采用深井降水。

基坑降水设计一、计算思路第一步将基坑进行等效化为一口大井,第二步确定基坑总的涌水量,第三步确定单井出水量,第四步确定井的数量。

二、参数的确定与计算1、设计水位降深水位降深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时候,应尽量选择较小水位的降深,一般降到操作面下0.5m即可(有特殊要求的除外),这样可最大程度上避免降水对地层的影响,不至于造成地基承力的下降。

2、井深及井径的选择要想使水位降低至操作面下,可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加大井的直径和井的深度,即增大单井的落差,从而达到使最高水位降至操作面下0.5m;另一种通过均匀布井,控制单井的落差,使水位均匀降至设计要求。

前一种布井少,对地层扰动大,如建筑物对地基要求高时,此方法不可采用(除非施工后注浆),且此方法对原有建筑物也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后一种方法可能布井较多,但对地层扰动小,对原有建筑的危害也较小,因此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用后一种方法。

另外井深还要考虑单井的出水量与自已现有的水泵配套。

井深主要是根据水位降深、所需要的单井出水能力、水泵的进水口的位置、含水层的厚度、及泥浆淤积深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井径的选择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种因素:A、单井要求的出水量;B、水泵的直径;C、当地施工机械,及井管的规格,如选用市场常用的规格,价格可能会便宜对控制成本有益。

深基坑降水方案范文

深基坑降水方案范文

深基坑降水方案范文首先,进行现场勘察和地质勘察。

深基坑工程的地下水条件和地质条件是决定降水方案的关键因素。

通过钻探和勘察,确定地下水位、地下水的水质、岩土层的性质和稳定性等信息。

其次,采取封闭围护措施。

在基坑四周搭建围护结构,比如钢板桩、混凝土桩或水泥浆墙等,来封闭工程建设区域。

封闭围护结构能够有效隔离地下水的渗入。

然后,进行降水井的打设。

在封闭区域内,通过钻机或挖掘机打设降水井。

降水井的位置和数量根据地下水位和渗流的情况进行确定。

降水井一般采用PVC管、HDPE管或金属管等材料,保证井筒的坚固和防渗能力。

接下来,进行降水泵的安装和调试。

在降水井的底部设置抽水泵,将井内的地下水抽出。

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和水流量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抽水泵,进行安装和调试。

降水泵应该具备自动启停功能,并设有报警器,用于监测水位和泵的工作状态。

再次,进行排水管道的布设。

将降水井和抽水泵与排水管道相连,将抽出的地下水排出施工区域。

排水管道要根据地形地势进行合理布设,选用耐酸碱腐蚀的管材,并注意管道的坡度和密封。

最后,对降水过程进行监测和管理。

设立监测点,监测地下水位、水质、降水泵工作状态和降水管道的流量等信息。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降水泵的工作状态、排水管道的流量和管道布设等,保持施工区域的干燥和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深基坑降水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需要根据每个工程的特点进行调整。

做好现场监测和管理工作,及时处理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深基坑降水方案是建造深基坑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通过勘察、封闭围护、降水井、抽水泵、排水管道和监测管理等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水的渗入,并将地下水排出,确保施工区域的干燥和安全。

深基坑开挖降水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深基坑开挖降水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深基坑开挖降水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与发展,深基坑开挖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容易受到地下水的侵袭,为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降水支护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深基坑开挖降水支护专项施工方案,为相关项目的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降水支护方案1. 水平排水井联合竖向排水井降水•水平排水井–通过勘探确定水平排水井的位置和数量,并采用梯度分层分组的方式进行排水。

–水平排水井应设置在基坑周边,错开分布,以提高降水效果。

•竖向排水井–在深基坑内部设置竖向排水井,以有效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

–竖向排水井的数量和深度应根据地下水位和土层情况进行科学计算和确定。

2. 加固支护结构•加固支护结构–对基坑周边进行支护加固,采用梁柱支撑、钢架支护等方式,以确保基坑稳定性。

–加固支护结构应根据基坑深度、土层特性等因素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

3. 排砂及沉砂处理•排砂–在降水过程中可能出现大量砂土被冲刷而进入排水管道,需及时清理和处理。

–设置合适的拦砂井或拦砂池,对排出的泥沙进行有效过滤和处理。

4. 监测与调控•监测–设置地下水位监测点和基坑变形监测点,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和基坑变形情况。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降水支护方案。

二、施工流程1.勘探设计阶段–依据地质勘探数据,进行降水支护方案设计和计算。

2.施工准备阶段–准备相应的降水设备和支护材料,开展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降水支护施工阶段–按照设计方案,依次进行水平排水井和竖向排水井的施工。

4.加固支护结构施工阶段–进行基坑周边加固支护结构的安装和施工。

5.排砂及沉砂处理阶段–对排出的泥沙进行及时清理和处理。

6.监测与调控阶段–对地下水位和基坑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调整。

结束语深基坑开挖降水支护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过程,需要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施工控制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深基坑开挖降水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希望能为相关项目的施工提供帮助与指导。

深基坑工程降水沉降分析计算

深基坑工程降水沉降分析计算

深基坑工程降水沉降分析计算深基坑工程是指在城市中心地区或者人口密集区域,建设大型地下结构或者地下空间时所进行的挖土取址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深基坑工程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基坑工程所带来的地下水涌入和地面沉降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针对深基坑工程降水沉降进行分析计算,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一、深基坑工程降水沉降的原因1.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随着土方开挖而受到扰动,导致地下水涌入;2.地下水涌入对周围土层稳定性造成破坏,引发地面沉降;3.地下水涌入还可能引发地下结构或者地下设施周边土层的松动和破坏。

二、深基坑工程降水沉降的影响1.地下水涌入会导致周围建筑物的基础遭受摧毁,甚至引发建筑物的倒塌;2.地下水涌入还可能导致地下结构或者地下设施的地基沉降,从而影响地下结构或者地下设施的正常使用;3.地面沉降会对周边交通、排水系统、管道等基础设施产生影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排水不畅、管道爆裂等问题。

三、深基坑工程降水沉降的分析计算1.地下水涌入分析计算(1)根据深基坑工程所处地区的地质、水文条件,确定地下水位情况;(2)通过对地下水位的监测和分析,确定地下水涌入的量和速度;(3)结合地下水涌入的量和速度,采用水文地质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地下水涌入的分析计算。

四、深基坑工程降水沉降的对策与措施1.降水方面(1)合理确定降水设施的类型和配置,采用抽水井、排水渠等方式,不断降低地下水位,控制地下水涌入的量和速度;(2)在降水设计中,也要考虑拆除工程、地下设施建设等过程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合理调整降水设计方案。

2.沉降方面(1)在地下结构或者地下设施设计中,要合理设置排水系统,保障地下水的正常排泄和透排,减少地基承载力降低;(2)在地下结构或者地下设施施工过程中,采用加固土体、灌浆加固等技术手段,增强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3)及时调整地下结构或者地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以适应地下水涌入和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

深基坑专项方案计算书

深基坑专项方案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XX区,项目名称为XX大厦。

大厦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0000平方米。

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2米,开挖面积为15000平方米。

基坑周边环境复杂,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较多,需进行深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

二、计算依据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三、计算内容1. 基坑稳定性计算2.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3. 降水方案设计计算四、计算结果1. 基坑稳定性计算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公式,计算得出:- 抗滑稳定系数Ks = 1.2- 抗倾覆稳定系数Kr = 1.2- 抗浮稳定系数Kf = 1.2以上计算结果表明,基坑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2.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1)排桩设计- 桩径:0.8米- 桩间距:1.5米- 桩长:12米- 桩端承载力:Qk = 500kN- 桩身抗拔承载力:Qp = 300kN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公式,计算得出:- 单桩承载力:Qp = 500kN- 桩身抗拔承载力:Qp = 300kN(2)内支撑设计- 支撑形式:钢管支撑- 支撑间距:3米- 支撑截面尺寸:300×300毫米- 支撑间距:3米- 支撑轴力:N = 500kN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公式,计算得出:- 单根支撑承载力:N = 500kN3. 降水方案设计计算(1)降水井设计- 井径:0.6米- 井深:12米- 井距:10米- 井数:20口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中的公式,计算得出:- 单井涌水量:Q = 30m³/d- 总涌水量:Q = 600m³/d(2)降水设备选型- 降水泵型号:DJ50-20- 降水泵流量:50m³/h- 降水泵扬程:20m五、结论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本工程深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满足规范要求,能够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深厚软土地层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以绍兴市轨道交通2号线越王路站为例

深厚软土地层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以绍兴市轨道交通2号线越王路站为例

第30卷 第2期中国建材科技2021年4月 深厚软土地层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以绍兴市轨道交通2号线越王路站为例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y of dewatering schem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in deep soft soil layer—taking Yuewang Road Station of Shaoxing rail transit line 2 as an example杨琛1 苟学登1 苏轩彬1 田野1 王纪云1 李超2*(1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7;2杭州浙科大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6)YANG Chen1, GOU Xuedeng1, SU Xuanbin1, TIAN Ye1, WANG Jiyun1, LI Chao2*(1. 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 Ltd., Xining 810007;2. Hangzhou Zheke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Hangzhou 310016)摘要:软土含水量高、强度低、渗透性低的特点加大了深基坑降水的难度,增加了地铁建设中的风险。

本文依托绍兴市轨道交通2号线越王路站工程项目,基于越王路站基坑的规模和工程特点,对深厚软土地区深基坑降水设计方案和深基坑降水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获取了降水设计方案和关键施工技术流程,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深厚软土;深基坑;降水;突涌;封井Abstract: Soft soil has the typical properties of high water content, low strength and low permeability, which increases the diffi culty in the dewatering of deep foundation pit a n d the risk in subway construction. Taking the Yuewang Road Station of Shaoxing Rail Transit Line 2 for example, based on the scale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pit of Yuewang Road station, the design scheme of deep 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 in deep soft soil area and the ke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deep 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 construction are investigated. Finally, the design scheme and technical process are obtained.Keywords: deep soft soil; deep 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 precipitation; inrushing; sealing well中图分类号:TU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965(2021)02-0102-040 前言随着地下空间需求增长,深基坑施工越来越普遍。

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方案(锚索 人工挖孔桩)

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方案(锚索 人工挖孔桩)

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方案(锚索人工挖孔桩)
在建筑土木工程中,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特别是在复杂地
质条件下。

针对基坑施工中的降水和排水问题,通常会采用多种工程手段进行处理,其中包括锚索和人工挖孔桩等技术。

降水施工方案
基坑施工中的降水工作是为了降低基坑内的水位,以减轻土体的水压,确保基
坑工程的安全进行。

针对基坑降水,可以采用锚索技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勘测和设计:首先需要对基坑周围的地质条件进行勘测,确定降水的目标水位和降水量,然后设计降水方案。

•施工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准备降水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安装锚索:在基坑边缘挖掘锚井,安装锚索并固定好,锚索与降水管道相连。

•连接降水泵:通过管道将锚索上升至地面,安装降水泵进行抽水作业。

•监测和调整:持续监测降水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降水量和泵的运行状态,确保降水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排水施工方案
排水施工是为了及时将基坑内积水排出,确保基坑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排水工
作中,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
•挖孔布排:根据基坑周围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挖孔的位置和数量,然后进行挖孔作业。

•管道安装:在挖好的孔内安装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畅通。

•泵站建设:根据基坑深度和排水量,建设排水泵站,安装排水泵进行排水作业。

•监测和维护:定期检查排水管道和泵站的运行状态,及时清理积水和维护设备,确保排水畅通。

综上所述,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是基础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合理
的工程方案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解决基坑施工中的降水、排水问题,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基坑工程设计与实例计算

基坑工程设计与实例计算

基坑工程设计与实例计算一、基坑工程设计概述基坑工程是指为了进行建筑施工或地下工程而暂时开挖或挖掘的工程。

基坑工程设计是指根据工程需要,在合理的安全措施下,确定基坑的形状、深度、支护方式以及排水措施等,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基坑工程设计的基本要素、支护方式及实例计算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基坑工程设计的基本要素1. 基坑形状:基坑的形状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确认,常见的形状包括长方形、圆形、不规则形状等。

在选择基坑形状时,需要考虑施工方法、土质条件以及附近建筑的影响等因素。

2. 基坑深度:基坑的深度取决于地下结构的要求和工程需要,一般分为浅基坑和深基坑两种。

浅基坑一般深度在5m以内,深基坑则深度超过5m。

基坑深度的确定需要考虑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等因素。

3. 支护方式:基坑的支护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土方支护、桩土共同支护、钢支撑、预应力锚杆等。

支护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土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4. 排水措施: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控制和排水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排水措施包括井点降水、水平井降水、管井降水等。

排水措施的选择需要根据地下水位、土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评估。

三、基坑工程支护方式及实例计算1. 土方支护:土方支护是最常见的基坑支护方式之一,适用于土质较好、基坑较浅的情况。

常见的土方支护方式有挡土墙支护、护坡支护等。

实例计算中,需要根据土壤的力学参数、基坑深度等参数,进行土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计算。

2. 桩土共同支护:桩土共同支护是指利用地下桩和土体共同承担基坑周围土体的压力,以增加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实例计算中,需要根据桩的强度和刚度参数,以及土体的力学参数,进行桩土共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计算。

3. 钢支撑:钢支撑是基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支护方式,适用于基坑较深、土质较差的情况。

钢支撑的计算需要考虑支撑杆的材料强度和刚度参数,以及土体的力学参数,通过稳定性计算来确定支撑结构的合理性。

深基坑管井降水施工方案

深基坑管井降水施工方案

微山金源煤矿新建0.45Mt/a选煤厂项目降水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单位:中煤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日期:第一部分概述1.0编制依据①现场勘查周边环境情况②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③《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⑤《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规范》GBJ202-83⑥该工程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等⑦《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09】87号文○8提供的其它降水资料2.0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微山县西外环金源煤矿院内,本期拟建工程有主厂房、原煤仓、精煤仓、浓缩池、循环水池、生产办公楼等配套项目,室内外高差0.3米。

因单体工程较多,但工程基础埋深及地基处理方法较为相似,开挖坑底标高在-4.1~-6.0m之间,本次以基坑最深的主厂房为代表进行设计计算。

其它单体工程均以此执行。

3.0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条件拟建工程场地区属河湖相冲洪积平原地貌类型,地形比较平坦。

地面相对高程34.00~36.62m,相对高差2.62m。

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历年平均气温13.7°C,冬季平均气温1.9°C,夏季平均气温27.2°C。

历年平均降水量655.2mm,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

霜冻期一般在十月中旬至次年三月,无霜期200天左右。

最大冻结深度0.48m。

3.2地层结构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均为第四系冲洪积物,其岩性主要为粘性土和砂土,自上而下共分8层以及2个分层,分述之:1.杂填土(Q4ml)灰黑色,以煤渣和煤矸石为主,多数被碾压结实,未完成自重固结。

该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3.00m,平均1.31m,层底标高31.75~35.62m。

平均34.21m。

2.素填土(Q4ml)褐黄色~棕黄色,以粘土和粉质粘土为主,干强度及韧性高,可塑。

深基坑井点降水的设计计算

深基坑井点降水的设计计算

深基坑井点降水的设计计算发表时间:2019-10-27T11:12:34.8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作者:赵甲毅[导读] 含水层为潜水的前提条件,如遇到碎石土、砂类土、承压水等情况则需要另行调整计算公式,以确保降水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348摘要:井点降水法目前在基坑降水工程中运用广泛,其优点是技术成熟,效果可靠,经济适用,如何科学的选择井深、井距等参数却成为降水施工中的一道难题,本文结合海南省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施工论述了井点降水方法的计算。

关键词:井点降水渗透系数井深井距一、工程概况海南省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土建施工第Ⅴ标段K107+700~K108+000段长度300m,渠底换填面高程为91.2m,地下水位高程95.58m,高于渠底换填面4.4m。

需对该渠段进行降水处理,以保障地下水位以下渠道开挖。

考虑到水泵连续运转受损而引起水位回升而制约施工,所以该渠段设计降水至渠底换填面1m以下处,即90.2m高程,需降水总深度约为5.4m。

施工现场无耕地和建筑物等,适于采用井点降水方案,根据地质资料显示,本段主要地质情况为粗砂土,渗透系数取K=4×10-2cm/s (34.56m/d),给水度为0.20,含水层底高程为78.00m。

如图1:计算出的r0为:r0=1.11×(300+75.67)/4=104.25m采用上述公式对基坑总排水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见下表。

基坑总排水量计算成果表2 单井涌水量的确定(1)井管深度的确定井管的埋深主要取决于基坑深度、降水区内地下水的水力坡度、降水后水面距离基坑底的深度、降水期间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过滤器工作长度和沉砂管长度,埋深H可按照下式确定:H>H1+h+i·L+Z+Y+T式中:H1——基坑深度;h——井点外露高度;i——降水区内水力坡度;L——井管至基坑中心的距离;Z——工作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Y——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T——沉砂管长度。

深基坑工程第十章基坑降水设计ppt课件

深基坑工程第十章基坑降水设计ppt课件

15
基坑支护结构
外侧因泥沙随水渗 流进入基坑,造成 局部沉陷坍塌事故
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均有多雨季节,地
下水充沛,基坑土方开挖时排水或降水不当,均有可能造成
支护结构失效坍塌事故。
16
流砂
流砂的形成原因 – 水力坡度大,流速大冲动细颗粒使之悬浮 – 饱和时胶体颗粒吸水膨胀,土颗粒密度下降,能悬 浮流动 – 砂土在振动作用下结构破坏,体积缩小,土颗粒悬 浮于水而流动
62
管井井点管
管井井点降水是一种常用的降水方法,适用在降水深度要求 大,土质的渗透系数在20~200m/d。
63
井的四周填入 砂滤料
管井的井点管
管井井点施工时,先用小型钻机钻孔或水冲成孔,插入井点 管后,在管四周填入砂滤料,井内放入潜水泵。
64
φ50出水管 钢板井盖 φ75总管
粘土封口 φ50出水管 电缆 砾石滤水层 φ375钢井管 潜水电泵 滤水管 滤网 导向段 开孔底板 中粗砂 井孔
150mm 71
厚度不小于3m – 井径400—600mm
57
管井法
• 适用范围 – 井点不易解决的含水层颗粒较粗的粗砂—卵石层,渗 透系数大、水量大,降深8—20m,潜水或承压水 – 含水层厚度大于5m – 基岩裂隙和溶洞含水层,厚度可小于5m – 渗透系数大于1.0m/d
• 布置原则 – 基坑开挖上口线1.0m外 – 设置观测井 – 井径600—800mm,井管外径400—600mm – 抽水设备为潜水泵
– 土层的不均匀系数(d60/d10)愈大,愈易产生潜蚀;当d60/d10大 于10时,易产生潜蚀
– 两种相互接触的土层,当二者的渗透系数之比k1/k2大于2时,易产 生潜蚀

基坑降水方案范文

基坑降水方案范文

基坑降水方案范文一、确定降水方式和降水量基坑降水的方式主要包括土方开挖降水和先进开挖降水两种。

土方开挖降水是指在土方开挖时采取降水措施来降低基坑内的水位,常见的方法有抽水和挖槽等。

先进开挖降水是指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采用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结构来保持基坑的稳定性,并通过降水来降低基坑内的水位,以实现无潜水开挖。

确定降水量需要考虑基坑的尺寸、土层性质、地下水位等因素。

一般来说,降水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通常按照基坑地面积每小时0.1到0.5毫米的降水量进行设计。

二、确定降水设备和施工方法降水设备主要包括抽水机组、管道、阀门、沉砂池等。

抽水机组是基坑降水过程中最核心的设备之一,需要根据基坑的尺寸和所需降水量来确定抽水机组的型号和数量。

管道和阀门的设置需要考虑基坑的布局和降水水位的控制。

沉砂池用于沉降淤泥和悬浮颗粒物,可以有效提高降水效果。

基坑降水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开挖和降水两个阶段。

开挖阶段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和支护结构施工,同时进行降水措施的设置。

降水阶段主要是通过抽水机组将基坑内的水排出,同时控制降水水位,并及时处理沉降淤泥和悬浮颗粒物。

降水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降水设备和施工方法,以确保降水效果达到要求。

定期监测基坑内的水位和降水水量,对抽水机组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处理降水产生的淤泥和颗粒物,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以上就是基坑降水方案的主要内容。

基坑降水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对于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降水方式和降水量,并合理选择降水设备和施工方法。

通过科学的降水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基坑内的水位,保证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深基坑开挖井点降水试验方案

深基坑开挖井点降水试验方案

深基坑开挖井点降水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井点降水试验的目的是评估井眼降水的情况,确定降水处理的方法和设备,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二、试验内容1.计算降水量:根据深基坑开挖的地质条件和施工进度,计算每天可能出现的降水量。

2.设计降水方案:根据计算得到的降水量,设计合理的降水方案。

包括降水设备的选择、布置和操作细节。

3.试验设备准备:准备好试验所需的降水设备和相关工具。

包括水泵、水管、阀门等。

4.试验现场准备:在井点周围清理地面,确保试验区域干燥清洁。

安装必要的警示标志,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

5.试验操作:根据设计的降水方案,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试验。

首先启动水泵,将地下水抽到地面。

然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水泵的抽水量和抽水频率。

同时注意观察井点周围的地面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6.数据记录和分析:记录每次试验的水位、抽水量、降水时间等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评估井点降水的效果,并调整降水方案和设备。

三、试验步骤1.根据基坑开挖工程的进度和地质情况,计算每天可能出现的降水量。

2.设计合理的降水方案。

选择适当的降水设备和布置方式。

3.准备试验所需的降水设备和相关工具。

4.清理试验区域,确保试验现场干燥清洁。

5.安装水泵,连接水管。

根据设计的降水方案,调整水泵的抽水量和抽水频率。

6.启动水泵,开始试验。

观察井点周围的地面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7.记录每次试验的水位、抽水量、降水时间等数据。

8.根据数据分析,评估降水效果,并调整降水方案和设备。

四、试验安全措施1.在试验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确保人员安全。

2.保证降水设备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4.防止水泵和水管堵塞,及时清理杂物和维护设备。

5.严密监测地下水位和井点周围的地面情况,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以上是深基坑开挖井点降水试验的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对试验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深基坑专项方案计算

深基坑专项方案计算

一、概述深基坑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安全、稳定和高效施工至关重要。

在深基坑专项方案计算中,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工程规模、周边环境、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深基坑专项方案计算进行阐述。

二、计算依据1. 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标准:如《建筑深基坑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

2. 项目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土层分布、土质参数、地下水情况等。

3. 工程设计图纸及施工图纸:了解基坑开挖深度、支护结构形式、施工顺序等。

4. 周边环境资料:如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

三、计算内容1. 基坑稳定性计算(1)土体抗剪强度计算:根据土质参数,计算土体的抗剪强度,进而确定土体在自重作用下的稳定性。

(2)土体抗拔强度计算:考虑支护结构对土体的抗拔作用,计算土体的抗拔强度。

(3)边坡稳定性计算:根据土体抗剪强度和边坡角度,计算边坡的稳定性。

2. 支护结构计算(1)土钉墙计算:根据土钉墙的设计参数,计算土钉的受力、土钉墙的稳定性及土钉墙的变形。

(2)排桩计算:根据排桩的设计参数,计算桩身受力、桩间土压力及桩基的稳定性。

(3)锚杆计算:根据锚杆的设计参数,计算锚杆的受力、锚杆墙的稳定性及锚杆墙的变形。

3. 降水计算(1)降水井布置: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确定降水井的布置方案。

(2)降水能力计算:根据降水井的设计参数,计算降水井的降水能力。

(3)降水效果评估:根据降水效果,评估降水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

4. 基坑监测计算(1)监测点布置:根据工程特点和周边环境,确定监测点的布置方案。

(2)监测项目:根据监测点布置,确定监测项目,如位移、沉降、倾斜等。

(3)监测数据计算:根据监测数据,计算监测项目的变化趋势,评估基坑稳定性。

四、计算方法1. 数值模拟: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基坑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基坑稳定性、支护结构受力及变形等。

建筑工程中的基坑降水方案

建筑工程中的基坑降水方案

建筑工程中的基坑降水方案1. 引言在建筑工程中,基坑降水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用于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全面、详细的基坑降水方案,以指导施工过程中的基坑降水工作。

2. 基坑降水方案的制定在制定基坑降水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2.1 基坑尺寸和形状根据基坑的设计尺寸和形状,确定降水的范围和布置。

基坑的尺寸和形状会影响降水的效果和施工难度,因此在制定降水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

2.2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制定基坑降水方案的重要依据。

需要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包括土层的分布、渗透性、含水层的位置等,以确定降水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3 降水目标根据基坑施工的要求,确定降水的目标。

降水目标包括降低基坑内部的地下水位、控制基坑周围的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渗透等,需要在方案中明确。

2.4 降水方法的选择根据基坑的尺寸、地质条件、降水目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降水方法。

常见的降水方法包括井点降水、喷射降水、明排水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 基坑降水方案的实施在实施基坑降水方案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3.1 设备准备根据降水方案的要求,准备相应的设备,包括井点、喷射泵、排水管道等。

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降水效果,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检查和维护。

3.2 降水井布置根据基坑的尺寸和形状,布置降水井。

降水井的位置和深度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降水目标进行确定,以保证降水的效果。

3.3 降水操作启动降水设备,进行降水操作。

在降水过程中,需要对降水效果进行监测和调整,以确保基坑内部的地下水位达到降水目标。

3.4 安全措施在降水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防止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防止降水设备的故障和事故等。

4. 基坑降水方案的监控和调整在基坑降水过程中,需要对降水效果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降水目标的实现。

4.1 监测指标确定监测指标,包括基坑内部的地下水位、基坑周围的地下水位、降水设备的运行情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I 1 坛 技 论

孙来 兵
深基坑 降水的设计与计算
崔 峰 汤 红玉
( 苏地质基 桩 工程公 司, 苏 镇 江 220 ) 江 江 10 1 摘 要: 地下室分为裙楼一层、 主楼二层, 裙楼地下室深度 6 m; . 主楼地下室深度 1. 微承压水赋存 于第③层粉砂层中, 6 o m。 4 其渗透系数达到 3 6 . 2X








=Leabharlann 一=一7 — 7
1一 1s基坑 采 用 了三轴搅 拌 桩止 水帷 幕 , 不采 取 效 的降 水措施 , 0 /, 如 基垸 将 难 以施工 , 故采 用何 种 降水 形式 和降 水 的布置 , 就显 得 尤为 关键 。
关键 词 : 深基坑 ; 微承 压 水 ; 降水 设计
表 I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取 表 值 1 工程概况 已将透水的第③层土全部切断, 坑内坑 第④层土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生产营业调度综 外地下水已失去了水力联系 , 合用房位于苏州市劳动路北侧 , 电厂路南侧 , 原始地貌 的渗透 系数为 3 0 ms即 0 2 .X1 c / 0 .6 0 单元属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堆积平原地貌, 现场 d可视为不( 透水层, , 弱) 基坑降水除 地势平坦。该工程由主楼和裙楼两部分组成裙楼地下 了 基坑大 气降水人渗补给外, 已没有其 室深度 6 m, . 降水面积 达到 50m ; 地下室深度 他地下水的补给途径。 6 00 主楼 1A 降水面积达到 60m2基坑采用三轴搅拌桩 止 0m, 00 o 3 主楼基坑的降水设计 . 1 水帷幕, 三轴搅拌桩眭底标高进人④粉质粘土 1m 5。 3I . 降水布置 1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主楼降水采用疏干井和轻型井点 2 工程地质条件 1 相配合 ,坑 中布设 l 0口疏干井 ,井深 a 填土 : , 杂色 松散 软塑状态 , 大部为砼地 1m 口径 80 m; 表层 6, 0 m ] 两侧布设 2  ̄J 套轻 1l 2 m 坪, 夹大量块石、 碎石, 厚度0 3 m不等( 3~ . 5 局部为双 型井点, O 约9 根轻型井点管。 基吭假想半径 【 9 4 +咋5 2 ) f 04 2 m 21 层砼地坪且填土中夹有碎石、 ) 块石 , 下部以粘性素填 32降水计算复核 . 1 基坑涌水量计算 土为主, 拦 差。本土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 均一 搬 厚 主楼基坑的总面积约 60 m ,在没有人渗补给 00 7 3 MS 27  ̄ 3 1 x7 .3 x2 1 2 m ̄ 30 度 2 4 m 平均厚度 3 9 , 面标 高 16 Z 3 , 的情况下,当水位降低至基坑最深的开挖处 1m时, 5— . , 0 2m层 . ~ 6m 5 2 l 1 ) g + ( 平均标高 2 4 3 m。土层压缩模量 E =4 2 P , s 2 M a比贯力 粉砂层的厚度约 6 应抽出水的体积: r o m, FXM Xu W = 阻力 P=. MP , , s04 a 8 均一 . 工程 差。 差 能 上式中K 渗透系数 M: : 承压含水层 厚度 , 渗透 } 盼质粘土 : , 灰色 软塑状态 , 无摇振反应 , 光 稍有 F基 坑面 积 M: : 疏干 的含水 层 的厚度 ( 6 系数取 3 /。 取 m) md 泽, 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 u含水层的给水度( 1 : 取n )W: 应抽出水的体积 管井单井出水量的复核 W =6x6 0 0 0×ni 6 0 =3 0 m 本土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厚度 1 ~ 3T, _ 4 平 9 I I Q一7Xn xDxL F Xv 均厚度 3 1 层面标高 一. — 2 平均标高 一 0 . m, 1 1 0 m, 4 2 n 管井单井出水量的复核 u 过滤管 隙率( L 取 ) 允许过滤管进水流速 , v 9 I。土层压缩模量 E =5 4 a比贯力阻力 P= 5I T s 2 MP , st D = 丌 × XvXD XL ( 02 /R 78 /)过滤管外径 3 0 , 取 . m sl12 md, 0 ,l 0mm 过滤管 5MP , 1 a承载力特征值 =10P , 3 ka工程性能一般。 过滤管孔隙率( 3 ,允许过滤管进水流速 长度 : m 取 %) v 3 。 5 : 灰色 , 中密 密实状态 , 上部夹粉土。 本土 ( 0 2 / ̄ 12 rd, 滤管外径 30 , 取 . ms 1 7 8 ,) 0 ,] n 过 0mm 过滤管 Q . X . ×12 X 3X 5 =3 4 0 3 7 8 0 3 1 0 层在整个场区均有分布,厚度 6 ~19 平均厚度 长度 :m . 0 m, 8 7。 1 m 7 J 80 层 面标高 一. —一2 m, 3 m, 5 2 2 8 平均标 高 一 9 m。 0 , 36 Q . 03 78 0 X =34X . ×12 X L 7 1 0 3 轻型井点单井 出水量 : 土层 压 缩 模 量 E =I1M a 比贯 力 阻力 P= 0 s  ̄6 P, s 1. 3 .3 m 41 8 q= 1 0r = 1 2 L 20X0. 5×l 3= 4. 3 02 × 3 m 4M a 4 P, 标贯击数 N 2 击, = t 承载力特征值 =10 P, 8k a 1 0口井的出水量 : 131 3 8 3 4 2 裙楼共布置轻型井点 20根、 3口, 0 管井 总计出 工程性能良好。 基坑南北两侧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总长度约 水量 为 4 3 20 7 39 3 × 0+11 3 X =17m d 粉质粘土: 软塑状态, 灰色, 局部夹粉土, 无摇振 10 ,5 4 m 1m一根轻 型井点管 , 共约 9 根轻型托 点。 0 17> 3f 39 12 同时基坑近采用隔水帷幕 , 基坑实际 反应, 光泽, 稍有 干强度中等, 韧眭中 本土层在整个 等。 根轻型井点管的出水量的复核 涌水量小于计算涌水量, 所以基坑方案满足降水要求。 q 1 0 rL = 2 w K s 场区均有分布, 3 — . 平均厚度 4 2 层面 厚度 . 5 m, 7 9 . m, 7 4降水效果 标高 一 32 13 m, 12 —一0 8 平均标高 一 2 7 土层压缩 12 m。 = 1 0×Q0 5X】×3 2 2 按照上述 的降水设 汁进行施工 , 基坑开挖 十分 顺 4 33 I l 1 . 模量 E=5 O P , s . M a比贯力阻力 P= 2 MP, 0 s 17 a承载力特 利, 基坑坑底甚至由于太干燥 , 而起了沙尘 。同时由于 征值 :10 P, 眭能一般 。 3k a 工程 上式中 r为滤管半径; s K为渗透系数掺透系数为 量较高, 基坑无渗漏点, 基 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取值见表 1 。 3 6 1。cg 即 Z 1 M, 3r 。 2 X 0 rs 8m 取 rd r d 坑外侧地下 位变化 很小。 冰 2 2 丈 顷牦 : 9 根轻型抱 的出水量 : X 3 =39 m 0 9 4 3 8. 3 0 7 结束语 最高 水 位 苏 州 地 区历 史 最 高 洪 水 位 为 管 井 和 轻 型 井 点 总 出 水 量 :83+3 13= 39 4R 基坑降水 工程设计 , 根据土层 的渗 透系数 , 要求 3 0 m’ 88 29 ( 5 年】 , m1 4 ; 4 9 降水的深度和工程耗 , 经过有关计算参数是否正确 最低水位 最低枯水位为:0 13 年) 0 1 94 ; . 30> 60 8 8 30 所以主楼基坑的降水方案符合要求。 将直接影响到涌水量计算的准确性,降水实践中要采 平均水位 年平均水位为 :8m; i f8 裙楼的降水设计 用 息化施工, 定时检测降深、 出水量, 采用降水试验 地下水类型 3 .降水布置 2】 验证降水效果, 以便进一步优化降水方案。 潜 水: 存于①填土、 ②粉质粘土上部的根空、 虫 裙楼采用 5 套轻型井点降水, 20 约 0 根轻型井点 参考文献 孔及裂隙中, 其水量极少; 管; 考虑至 基坑坑底标高在②层粉质粘土的底部, [建筑基坑 支护技 术 1 ] G O9. 儿2 -9 微承压水: 赋存于③粉砂中, 水量较潜水大。 正常 而微承压水又赋存于第③层粉砂层中, 为防止承压水 【】 天强 , 2 姚 石振华 基 坑 降水手 册l 北 京 : 国建筑 Ml 中 年份高水位标高为 10 低水位约在 0 0 , 5 m, . m 稳定水 冲破上覆②层粉质粘土涌向基坑内, 5 形成突水, 3 工业  ̄  ̄20 6 采用 0. 位标 高在 10 . m . —15 。初见 水位 标 高在 一20—一 1管井降压辅助 , 1 1 o 5 1 降压井深 9 , m 口径 80 m。同时为 0m 作 者简 介: 崔峰 , 苏地质 基 桩 工程 公 司助 理 江 40 . m之间。 0 防 【降水对基} 亢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故对承压井 工 程 师 3降水设汁 的水位控制在基坑下 1m。 0 , 基坑隔水帷幕采用 S W工法三轴搅拌桩机施 M 32降水计算复核 2 工的水泥土搅拌桩 , 水泥掺人量 达 2% , 工法施 工 0 该 取潜水含水层的厚度为 1m, 2 水位的降深为:: s 的搅拌桩垂直度_ 桩与桩之间的搭接好 , 轴搅拌桩 7 O —0 好, + 5 5=7 m 底 标高在第( 土地板 以下 1m左 右, 际上搅拌桩 醵 5 实 降水的影响半 径 R:1S =1 7 3 : 0√ 0 X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