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外知识
初中物理声音的初步知识课外实验
初中物理声音的初步知识课外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媒质。
【仪器和器材】空玻璃瓶,废钢锯条,带橡胶塞的广口瓶,细金属丝,铁片,纸,火柴,杯子2个,水,琴弦(或细铜丝)。
【实验方法】一、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1.把空玻璃瓶口放在嘴边,对着瓶口用力吹气,有什么现象发生?它说明了什么?(振动的气体能发出声音)。
2.一个杯子内盛半杯水,用另一个杯子向这个杯子内倒水,有什么现象产生,它说明了什么?(振动的液体能发出哗哗的声音)。
3.把琴弦(或细钢丝)绷紧,用手指在琴弦中间一弹,有什么现象产生?(振动的琴弦发出声音)。
综上所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4.把废钢锯条一端压在左手指下(或实验桌的抽屉缝里)伸出来的部分要长一些,用右手指拨动锯条,让锯条弯厉害些(但防止折断),松开手后,锯条即振动起来,发出较强的声音,并持续较长时间。
如果轻轻拨动一下,锯条来回振动不很大,声音小得多了。
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幅度大,声音响;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媒质1.在广口瓶的橡胶塞中央穿一根细金属丝,金属下端挂两片小铁片。
将橡胶塞塞在广口瓶口,使铁片悬在瓶中。
2.用手握住瓶子摇动,能看见小铁片在相互撞击并能听见撞击声。
3.取下橡胶塞,点燃一些小纸片,放到瓶子里趁着火还没熄灭时赶快把塞子塞紧。
等火熄灭后,再摇动瓶子,仔细听,铁片响声比原来小得多。
在这个实验中,由于纸的燃体。
瓶里的空气受热膨胀溢出一部分,空气减少了,声音的传播受到了影响。
它表明,声音只有通过某种物质才能传播出去,这种传播声音的物质就叫煤质,也叫介质。
空气是一种最常见的传播声音的介质。
【注意事项】1.为防止漏气,瓶塞穿金属丝处最好用熔化的蜡封严,橡胶瓶塞周围涂一层凡士林。
2.如果有抽气机,声音的传播需要煤质的实验也可以这样做:在橡胶瓶塞上打一孔插入一细玻璃管,将瓶塞塞紧,用橡皮管将玻璃管与抽气机抽气口连接。
七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顿,发声也停顿。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间隔: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上下,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与听者的间隔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才能强、声能较集中。
详细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2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光现象知识归纳1.光:自身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光。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物理是研究自然的本质、物质的组成和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初中物理知识点承担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任务,通过初中物理教学,学生掌握了一系列物理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能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
下面是对初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一、运动学知识点1. 运动的概念和分类物体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沿一定路径运动的过程。
运动分类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 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速度是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的大小,通常用每秒钟移动的长度或路程除以移动的时间来表示,加速度是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大小和方向。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量来表示。
3. 加速度的求解加速度的求解可用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率,也可用物体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路程变化率。
4.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物体的力学平衡问题的内容。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了力和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规定了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平衡条件的知识点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必须满足合力为零、力的力臂相等等条件。
6. 运动变化的图像表示可用运动的路程-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加速度-时间图等图像来表示。
7. 牛顿运动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人们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设计了各种机械装置和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等。
二、力学知识点1. 力和压强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作用,通常用牛表示,其作用的方向、大小和点位置决定了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
压强是单位面积的力,常见的有大气压力和液压力。
2. 力计的分类和使用力计可分为弹簧秤、测压计、液体压力计、动态测力计等,用于测定物体所受的力的大小。
3. 平衡力和不平衡力平衡力是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力,不平衡力是引起物体状态变化的力。
4. 摩擦力和滑动摩擦系数摩擦力是物体接触表面之间相互作用的反力。
滑动摩擦系数是物体在两个表面接触的条件下沿着一个表面相对运动所需的力和垂直于物体与表面的压强之比。
初中物理知识点专项专题25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改装(解析版)
专题25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改装➢ 知识点剖析1.小量程的电流表G (表头)表头的三个主要参数①内阻R g :小量程电流表G 的电阻;②满偏电流I g :小量程电流表G 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 ③满偏电压U g :小量程电流表G 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满偏电流I g 、内阻R g 、满偏电压U g 满足关系:U g =I g R g 注意:灵敏电流计的满偏电流I g 、满偏电压U g 一般比较小,若通过电流计的电流大于Ig ,电流表会被烧坏2.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或大量程电流表(1)将满偏电压为U g 、内阻为R g 的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电阻。
(2)将满偏电流为I g 、内阻为R g 的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I 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电阻。
(3)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或大量程电流表的比较:改装成电压表改装成电流表内部电路作用 分压分流改装时需要串联或并联的电阻的阻值 ()g g U I R R =+ggUR R I =- ()'g g g I R I I R =-'g g g I R R I I =- 电表的总内阻V g R R R =+''g A gR R R R R =+注意:关于电表改装的几点说明1.电表改装实际上是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计算问题,只要把表头看成一个电阻R g即可。
2.无论表头改装成电压表还是电流表,它的三个参量U g、I g、R g是不变的。
3.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越大,则内阻越大;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越大,则内阻越小。
➢例题赏析1.如图所示是汽车油量表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图中油量表实质是一个电流表,当油量减少时电路中R接入电路的电阻______,油量表的示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大变小【解析】[1][2]由图可知,当油量减少时,浮标下降,浮标推动指针上移,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UI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油量表的示数变小。
如何利用课外资源辅助初中物理教学
如何利用课外资源辅助初中物理教学导语:初中物理是学生们接触科学的第一门学科,对于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们往往无法充分掌握物理知识。
因此,利用课外资源辅助初中物理教学,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图书馆:知识的宝库图书馆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图书馆中的物理书籍是学生们的重要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物理教材以外的参考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同时,图书馆还提供了各种期刊、杂志,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了解物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二、实验室:动手实践的乐园实验是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们往往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
而利用课外时间,学生们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更加复杂和有趣的实验。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掌握的知识,选择不同的实验项目进行探索。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科普活动:开拓视野的窗口科普活动是学生们了解物理学应用领域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可以参加各种科普展览和讲座,了解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此外,学生们还可以参观科技馆、天文馆等科普场所,亲身体验物理原理的奇妙之处。
通过参与科普活动,学生们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四、网络资源:无限的学习之门互联网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学生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与物理相关的网站、论坛和博客,获取最新的物理学知识和学习资源。
同时,还可以观看物理实验视频,通过观察和模仿,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此外,网络上还有许多物理学习平台和在线课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五、社团活动:合作学习的平台学校的物理学社团是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平台。
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与同学们一起进行物理实验、讨论和研究。
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共同解决物理学习中的问题。
有关初中物理的课外书
有关初中物理的课外书
初中物理是一门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科目。
虽然学校课程已经包括了物理知识,但是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门学科的概念和应用。
以下是几本优秀的初中物理课外读物:
1.《爱因斯坦传》
这本书是由沃尔特·艾萨克森撰写的一本传记,以爱因斯坦的生活和职业为主题。
它不仅讲述了爱因斯坦的科学发现,还涵盖了他的个人历史和哲学观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术语,以及他的科学思想如何影响了世界。
2.《特别的物理学家》
这本书是由丹尼尔·黄撰写的一本科学图画书,介绍了著名的物理学家如何使用他们的创造性和好奇心研究世界。
它的插图生动形象,是学习初中物理学的一个很好的起点。
3.《物理学家们的故事》
这本书由杰里米·伯诺斯基和艾德·海欣森撰写,讲述了著名物理学家的职业生涯和科学发现。
其中包括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故事。
通过了解这些物理学家的背景和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发现和贡献。
4.《基本物理学》
这本书由康斯坦丁·诺沃西洛夫著,是一本介绍物理学基础概念的书籍,适合初学者使用。
它的风格通俗易懂,使用大量的插图和实
验来解释物理概念。
总之,以上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初中物理概念和应用,同时也可以激发我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上海初中物理化学课外书籍
上海初中物理化学课外书籍一、物理类书籍推荐1.《物理导论》王东生著《物理导论》是一本适合初中学生的物理入门书籍。
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力、运动、能量、电磁学等内容。
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插图,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2.《探索物理》张世宇著《探索物理》是一本实验性质较强的物理读物。
它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引导读者亲自动手进行探究,从而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这本书不仅展示了物理现象背后的原因,还培养了读者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3.《物理学史话》杨振宁著《物理学史话》是一本讲述物理学发展历史的书籍。
它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了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的贡献,让读者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里程碑。
通过学习物理学的历史,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发展和应用。
4.《看得见的物理学》刘冀著《看得见的物理学》是一本以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介绍物理学知识的书籍。
作者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示,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观察到物理现象,并解释其背后的原理。
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二、化学类书籍推荐1.《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王大珩著《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是一本介绍化学学科的入门读物。
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原子、分子、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内容。
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表,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2.《化学实验探索》刘伟著《化学实验探索》是一本适合初中学生进行实验的化学读物。
它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项目,引导读者亲自动手进行探究,从而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
这本书不仅展示了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还培养了读者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3.《化学元素的故事》陈忠著《化学元素的故事》是一本讲述化学元素发现和应用的书籍。
它以化学元素为线索,介绍了元素周期表和各种元素的性质、应用以及相关的故事。
通过学习化学元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024年初中物理课外辅导计划
在设计2024年初中物理课外辅导计划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激发、知识巩固以及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因素。
以下是一份内容丰富的初中物理课外辅导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一、课程目标1.巩固基础知识:确保学生掌握初中物理的基础概念和原理。
2.提升应用能力: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
3.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培养探究精神: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课程内容1.力学基础:复习和巩固力的概念、平衡、运动学等知识,通过实验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常见力。
2.流体与热学:学习流体的性质、浮力、热量的传递、物态变化等,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3.电磁学:介绍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学习简单的电路分析,以及磁现象和电磁感应现象。
4.光学与声学:探索光的折射、反射、颜色等现象,了解声波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5.现代物理:简要介绍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对现代物理的好奇心。
三、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2.实验教学:设计丰富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理论知识。
3.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动画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物理现象。
4.问题解决教学:通过实际问题,如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辅导时间安排根据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兴趣,合理安排辅导时间,可以是每周一次或两次,每次2-3小时。
五、评估与反馈1.形成性评估:通过日常的小测验、实验报告和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总结性评估:定期进行模拟考试,评估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3.家长会:定期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六、课外活动1.物理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物理竞赛,锻炼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心理素质。
2.物理讲座:邀请物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做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初二物理所有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所有知识点汇总初二物理所有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 000m lm=l0dm ldm=l0 lcm=l0mm1mm=1 000μn lμm=1 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 lmin=60s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
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初中物理课外资料
初中物理课外资料《神奇的初中物理课外资料》哎呀呀,你知道吗?初中物理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神秘乐园,而那些课外资料就是打开这个乐园的神奇钥匙!还记得我第一次翻开一本初中物理课外资料时,那种感觉就像是发现了一个藏满宝藏的山洞。
里面的知识就像闪闪发光的宝石,让我眼睛都亮了!比如说,书里讲到了浮力。
它说浮力就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把物体往上托。
这多有趣呀!我就在想,那船能在水面上漂着,不就是浮力这只大手在帮忙吗?那潜水艇能在水里上上下下,不也是靠着对浮力的控制嘛!还有啊,光学那部分。
光的折射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总是把东西的样子变来变去。
你看,把筷子放进水里,它就像被折断了一样,这难道不是光的折射这个小精灵在捣蛋吗?有一次,我和我的小伙伴小明一起看课外资料。
我兴奋地跟他说:“你看,这书上说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里声音都传不了,这不神奇吗?”小明瞪大眼睛说:“真的呀?那宇航员在太空里说话都听不到啦?”我连忙点头:“可不是嘛!”还有电学部分,电流就像一群急匆匆的小蚂蚁,在电线里跑来跑去。
电阻呢,就像是路上的大石头,挡住了小蚂蚁们的路。
物理课外资料里的实验也特别有意思。
有个实验是让我们自己动手做个简单的电路,我和同桌小刚一起弄。
我着急地说:“哎呀,小刚,这个灯泡咋不亮呢?是不是线路接错啦?”小刚仔细看了看说:“别急别急,咱们再检查检查。
”最后发现是有个地方接触不良,灯泡亮起来的那一刻,我俩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这些课外资料可不只是讲讲知识,还有好多有趣的小故事呢。
有个故事说牛顿被苹果砸了脑袋,然后就发现了万有引力。
我就想,我咋没被苹果砸一下,然后也发现个大道理呢?哈哈!你说,这些初中物理课外资料是不是特别棒?它们让物理变得不再那么枯燥,不再是课本上那些生硬的公式和定理。
它们就像一个个有趣的小伙伴,带着我们在物理的世界里尽情玩耍,探索那些未知的奥秘。
反正我觉得,要是想学好初中物理,一定得多看看这些课外资料,它们真的能让我们大开眼界,发现物理原来这么好玩,这么神奇!。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讲义-5.光的传播、光的利用和色散-北师大版
初中物理光的传播、利用和色散课标定位一、考点突破1. 知道光可以传播能量和信息;2. 认识光源;3. 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4. 知道光的传播速度;5. 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光的直线现象及光的传播速度;难点: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考点精讲一、光的用途:1. 光能够传播能量:照明、取暖、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加热、转换为电能等、激光医疗;我们地球绝大多数的能量,来源于太阳2. 光能够传播信息:利用光速测量距离、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定位、红外线探测生命、光纤。
光纤通信,天涯若比邻二、光的传播:1. 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例如:太阳、开着的电灯、点燃的蜡烛、水母、萤火虫等。
【重要提示】月亮不是光源,因为月亮本身并不能发光,它是反射了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随堂练习】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A. 太阳和月亮B. 流星和萤火虫C. 电灯和钻石D. 金星和火星思路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金星和火星是太阳系中的行星,它们本身都不能发光,不是光源;而钻石,靠反射外界的光而显得光芒四射,也不是光源,故A 、C 、D 错,流星是陨石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剧烈摩擦后,燃烧发光,是光源,故B 正确。
答案:B2. 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光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由此归纳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能够传播到地球上,说明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日食、月食现象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造成的,如图所示:【说明】日食和月食,都是“太阳、月亮和地球处于同一直线上”,不同之处为:日食是月球在中间;月食是地球在中间。
②我们也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比如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开凿大隧道时,工程师们往往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
(3)光速①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 表示:c =3×108m/s 。
初中物理教师的课外科普资源推荐
初中物理教师的课外科普资源推荐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科学知识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而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也成为学生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不仅要讲好课堂上的知识,还需要推荐一些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外科普资源,以丰富他们的物理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下面是一些我个人推荐的课外科普资源:1. 科学杂志:在物理领域,有许多专业科学杂志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如《科学美国人》、《自然》等。
这些杂志每期都会发布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科学新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杂志,了解到最新的科技动态,拓宽他们的视野。
2. 科学网站: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获取科学知识更加方便,有很多专门的科学网站可以为学生提供物理方面的科普知识,如《科学在线》、《物理学界》等。
这些网站上不仅有大量的科普文章,还有一些实验视频和互动模拟实验,让学生们在玩中学,激发他们对物理的热情。
3. 科学节目:电视和网络媒体上有许多有趣的科学节目,如《等着我科学家》、《辛普森一家》等。
这些节目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复杂的物理概念,通过有趣的案例和实验,引导学生们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兴趣。
4. 科普读物:为学生精选适合阅读的科普读物,如《青少年版科学美国人》、《探索》等。
这些读物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物理概念,通过丰富的插图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5. 科学博物馆:带领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如中国科学技术馆、上海科技馆等。
这些博物馆展示了丰富的物理实验和器材,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体验,更加直观地了解物理原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除了以上推荐的资源,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和应用来辅助教学和学习。
比如,可以利用模拟实验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给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学习任务和挑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有责任为学生推荐一些优质的课外科普资源,让他们在课堂之外也能获得丰富的物理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九年级物理知识清单
九年级物理知识清单
以下是九年级物理的知识清单:
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的定义、物质和能量的概念、物理量的定义和测量等。
2. 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概念,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 力学: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作用效果、牛顿三定律等。
4. 能量: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能量守恒定律等。
5. 电学:电荷和电场的概念、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欧姆定律等。
6. 光学: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折射和色散、光的成像等。
7. 热学:温度和热量的概念、热传递的方式、热平衡和热膨胀等。
8. 声学: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和性质、声音的反射和回声等。
9. 核能与原子物理:原子结构、放射性衰变、核能的利用和危害等。
10. 天文学:天体的运动和结构、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星座和天体观测等。
这里列出的知识清单仅包括了九年级物理的基本知识点,具体的学习内容可能还包括一些实验和数学计算等。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电学知识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电学知识电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实验学习电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下面将介绍几个适合初中学生进行的电学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学知识。
实验一:简单电路实验材料:电池、电灯、导线、开关等。
步骤:1. 将电池和电灯连接在一起,使用导线连接它们。
2. 让学生尝试按下开关,观察电灯是否亮起。
实验原理:当开关关闭时,电池会提供电流,电流通过导线流入电灯的灯丝,灯丝发热并发出光。
当开关打开时,电流不再流动,电灯熄灭。
实验二: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材料:电池、电灯、导线、开关等。
步骤:1. 将两个电灯分别与电池连接,一个电灯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另一个电灯则接在第一个电灯后面。
2. 分别进行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验,观察电灯亮起情况。
实验原理:串联电路是指电池、电灯等元件按照一串一串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
并联电路是指电池、电灯等元件同时连接在一起,电流可以分成多条路径流动。
在串联电路实验中,电灯亮度会较低;而在并联电路实验中,每个电灯的亮度基本相同。
实验三:简单测量电阻实验材料:电池、导线、电阻、电流表等。
步骤:1. 将电源的正极与一个端子连接,再用导线将另一个端子连接到电阻元件上。
从电阻的另一端引出导线连接到电源的负极。
2. 将电流表连接到电阻的两端,记录下电流表示数。
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成正比,即R=U/I,其中R表示电阻、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通过测量电流和已知电压,可以计算得出电阻的数值。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电学知识,加深对电路原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的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结果,观察到电路中电灯的明暗、电阻数值的差异,进一步认识到电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通过初中物理课外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电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实践能力、观察力以及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中学生可以体验到电路的形成、电流、电压以及电阻的概念,巩固并扩展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初中物理八年级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与高效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初中物理八年级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与高效物理学习方法总结在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
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物理八年级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一、质量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2、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当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3、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
托盘天平的结构:底座、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指针。
使用步骤:①放置——天平应水平放置。
②调节——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
首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衡。
③称量——称量时应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右盘(先大后小)。
游码能够分辨更小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
二、密度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2、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ρ=m/V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密度的常用单位g/cm3,g/cm3单位大,1g/cm3=1.0×103kg/m3。
《词诠》物理初中课外知识
《词诠》物理初中课外知识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古人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
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这篇《词诠》物理初中课外知识,希望可以加强你的基础。
《词诠》
Ciquan
《词诠》
解释古书中虚词的书。
杨树达著。
著者于20世纪20年代曾在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文法课程,著有《高等国文法》一书,《词诠》系《高等国文法》的姊妹编。
《高等国文法》以词性论虚词,系语法书;《词诠》则以注音符号为次排列虚词,缕列其用法,系古汉语虚词工具书。
先见于《词诠》的,有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等。
《词诠》较之以前所有讲虚词的书有三大特点:①这本书是拉丁语法输入中国之后,即马建忠所著《马氏文通》流行以后所著书,每个虚词的每一解释都能定其词性;这是学术随时代进步而进步的表现。
②这本书总结了刘淇、王引之以及孙经世、马建忠、童斐诸人的著述,采其所长,弃其所不确,等于给过去讲虚词的书作了总结。
③杨氏本人博览先秦两汉以至六朝的书,兼好文法之学,于虚词心得尤多。
《经传释词》所采字仅 160,而《词诠》采字近500,增出2倍有余;尤其许多
释义,是前人所没有发现的。
直到现在还不失为一部很有价值的工具书。
感谢你阅读《词诠》物理初中课外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h“mAh”是电池容量的单位,是中文名称是毫安时(在衡量大容量电池如铅蓄电池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用“Ah”来表示,中文名是安时.锂离子电池容量计量之"库仑计"法。
mAh:电池容量的计量单位,实际就是电池中可以释放为外部使用的电子的总数,折合物理上的标准的单位就是库仑.库仑的国际标准单位为电流乘于时间的安培秒.Q/t=I 1mAh=0.001安培*3600秒=3.6安培秒=3.6库仑 mAh不是标准单位,但是这个单位可以很方便的用于计量和计算;比如一颗900mAh的电池可以提供300mA恒流的持续3小时的供电能力“2500mAh”表示电池充满电后,以2500mA电流可持续放电1小时。
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车牌.txt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
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其阻力只有空气的阻力。
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以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比轮轨高速列车的300多公里还要快速工作原理磁悬浮列车利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间飞行的奇迹。
由于磁铁有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两种形式,故磁悬浮列车也有两种相应的形式:一种是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原理而设计的电磁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这种磁悬浮列车车厢的两侧,安装有磁场强大的超导电磁铁。
车辆运行时,这种电磁铁的磁场切割轨道两侧安装的铝环,致使其中产生感应电流,同时产生一个同极性反磁场,并使车辆推离轨面在空中悬浮起来。
但是,静止时,由于没有切割电势与电流,车辆不能产生悬浮,只能像飞机一样用轮子支撑车体。
当车辆在直线电机的驱动下前进,速度达到80公里/小时以上时,车辆就悬浮起来了;另一种则是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原理而设计的电动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在T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排斥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
这种吸力式磁悬浮列车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状态,都能保持稳定悬浮状态。
这次,我国自行开发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就属于这个类型。
通俗的讲就是,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
由于它二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压缩式电冰箱是电机压缩式电冰箱的简称,它是一种常见的冷凝器。
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构成部分:箱体、制冷系统与控制系统。
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主要由四大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根据控制或是使用需要中间可以选择安装压力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干燥过滤器等辅助器件,但四大件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就来看看制冷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工作时气态制冷剂(氨或氟利昂等较易被液化的物质)通过压缩机被急剧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后,进入冷凝器(冷凝器相当于一个换热设备,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换热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
)通过其中的散热片向周围空气即高温热源放热而冷凝结成液态。
液态制冷剂再通过膨胀阀,所谓膨胀阀就是一个节流装置,因流出膨胀阀的制冷剂受到遏制,因此出来后制冷剂压力降低,温度继续下降,(冰箱的膨胀阀一般用毛细管代替,因从大管突然到小管,同样可以起到节流的效果)成为气液两相,再进入蒸发器(与冷库相连接),此时的制冷剂从冷库即低温热源吸热,使冷库温度降低且自身蒸发成蒸气,成为高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回到压缩机继续循环。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夏天用冰箱来冷却房间,不但是不可能的,反而会使其内部温度升高。
同时电冰箱在运行过程中,其制冷系统压缩机的吸气侧移为低压侧,其压力略高于大气压力。
压缩机的排压侧移为高压侧,远高于吸气侧,因此两侧的压强差很大(压力差也是很大),停机后两侧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仍然保持这个压力差,如果立即起动,压缩机活塞压力加大,电机的压动力矩不能克服这样的压力差,使电机不能起动,处于堵转状态,这就使得旋转磁场相对于转子的转速加快,磁通量的变化率加大了,从而导致电机绕组的电流剧增,温度升高,如果时间长,很有可能烧毁电机。
这就是冰箱为什么不能在关机后立即开机的原因所在,一般至少要等4-5分钟。
总之,气态制冷剂通过冷凝器转换成液态制冷剂再通过毛细管成为气液两相再进入蒸发器与冷电磁炉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底部铁质材料中的自由电子呈漩涡状交变运动,通过电流的焦耳热(P=I^2*R)使锅底发热。
(故: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
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
因此,在电磁炉较普及的一些国家里,人们誉之为“烹饪之神”和“绿色炉具”。
由于电磁炉是由锅底直接感应磁场产生涡流来产生热量的,因此应选用符合电磁炉设计负荷要求的铁质(不锈钢)炊具,其他材质的炊具由于材料电阻率过大或过小,会造成电磁炉负荷异常而启动自动保护,不能正常工作。
同时由于铁对磁场的吸收充分、屏蔽效果也非常好,这样减少了很多的磁辐射,所以铁锅比其他任何材质的炊具也都更加安全。
此外,铁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也是人体长期需要摄取的必要元素。
感应的电流越大则所产生的热量就越高,煮熟食物所需的时间就越短。
要使感应电流越大,则穿越金属面的磁通变化量也就要越大,当然磁场强度也就要越强。
这样一来,原先通过交流电的线圈就需要越多匝数缠绕在一起。
因为使用高强度的磁场感应,所以炉面没有电流产生,因此在烹煮食物时炉面不会产生高温,现在非山寨版的电磁炉炉面都是使用了能耐高温的黑晶板,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烹煮器具。
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黑晶板会与锅具接触,会局部产生火箭火箭上升时候是依靠高速喷射出燃烧气体而获得反作用力的,与牛顿第三定律有关。
火箭要摆脱地球的引力的最小速度是v=7800km/s。
现代的火箭一般是有三级的,飞到一定的高度最小级将会脱离,以减小火箭的质量。
火箭的最高点做到非常光滑和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
火箭发动机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高温燃气,燃气通过喷管向后高速喷出,对火箭产生推力,把火箭发射升空,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又转化成火箭的机械能。
飞船在整个航天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力(如地球引力,燃料燃烧的推力等等),火箭升空后所做的运动,就是机械运动。
飞船上升阶段,在火箭的推力下做加速运动,这时航天员要承受4-5个g(g=9.8N/kg)的“超重”,相当于四、五个与他同样的人压在了他的身上。
飞船进入绕地轨道时,只受到地球引力作用,使之绕地球做圆周地运动,又进入失重状态。
当同学们坐过山车从最高处往下急冲时的感觉,就近似于失重了。
飞船从发射升空到成功返回,飞船在太空中完成数百个运行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施变轨调整姿态(即改变飞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应用了物理学中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理。
飞船返回时,需要反向施力(这时启动反推力火箭)以减小速度,这样飞船就会落回地面。
火箭发射台底建有一个大水池,火箭发射时水池中的水遇高温火焰汽化变成水蒸气,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的时候,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头部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为防止火箭烧坏,火箭头上涂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吸热。
常用的烧蚀材料有聚四氟乙烯、石墨、碳以及碳复合材料、石英和玻璃类材料及增空气开关是低压配电网络和电力拖动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电器,它集控制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身。
除了能完成接触和分断电路外,尚能对电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的短路.严重过载及欠电压等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用于不频繁地启动电动机。
空气开关是一种只要电路中电流过大就会自动断开的开关。
漏电保护主要作用是解决漏电问题(相线流出多少电流,中性线就要回来多少电流,一旦有电流缺失,比如人体触电,电流通过人体流到地上的时候,一般超过30毫安,漏电保护器就会工作,切断电源,从而杜绝了电流对人体伤害),但是一般专用的漏电保护开关是不起过载保护用的(现在大多带过载保护)。
空气开关是因为电路中电流过大(电路短路或者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都可,可能引起电流过大)而自动关掉开关,切断电路。
总之,造成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自动断开的主要原因是电流过大(短路、过载)和欠电压。
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俗称漏电开关,是用于在电路或电器绝缘受损发生对地短路时防人身触电和电气火灾的保护电器,一般安装于每户配电箱的插座回路上和全楼总配电箱的电源进线上,后者专用于防电气火灾。
一、漏电1、外露导电部件: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变成带电的容易触及的导电部件。
2、对地泄漏电流:指无绝缘故障,从设备的带电部件流人大地的电流。
3、设备漏电故障:指因为设备绝缘故障,导致设备原本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件(导电外壳)被动带电而发生对地泄漏电流的故障。
据此可知,为了安全,大多数家用电器都使用不导电的塑料材质作为设备外壳。
二、触电1、触电: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或带电体。
触电是一种事故。
2、触电事故方式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
其中低压触电可分为单线触电、双线触电和设备外壳触电,高压触电可分为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1)单线触电①低压单线触电: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中的一线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线触电。
②高压单线触电: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由于超过了安全距离,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线触电。
触电电流流向:高压带电体→电弧光→人体→大地。
(2)双线触电人工降雨人工降水,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