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基础知识整理(填空版)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基础知识整理(填空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1f71916c175f0e7dd13716.png)
八年级物理基础知识整理第一章机械运动1、长度基本单位为米(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长度测量注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长度测量结果要估读一位)2、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所选择的_参照物_而言的。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的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一定的参照物而言的。
(不能选择被研究对象为参照物,实际生活中一般会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3、速度:(1)定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2)速度计算公式:v=s/t,两个变形式分别是t=s/v和 s=vt。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1 m/s= 3.6 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自行车速度约为5m/s。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平均速度: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不能误为速度的平均,简单的将速度相加后求平均值)。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立即停止,但声音不会立即消失,可继续在介质中传播)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
2、介质温度。
(一般而言,固体中声速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记住: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回声与原声间隔大于0.1s人耳才能区分开,要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要大于17m。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感知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人教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0ca69184868762caaed58a.png)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填空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产生的;(管制乐器靠振动发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中传得最快,中最慢;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用交流。
2、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速跟和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m/s;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利用,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我们听见立体声属于的应用。
3、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频率单位是,尺子伸出桌面越,音调越低)响度:与发声体的、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4、噪声的等级:单位是,符号为。
控制噪声:(1)在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处减弱(戴耳塞)5、判断以下事例属于声音的哪种利用。
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超声波用来回声定位制作声呐;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属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属于声传递能量的是:第二章光的传播1、月亮光源。
2、光在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像是倒立的像(树阴下的光斑是的像)3、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 m/s;光年是单位4、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像,像和物关于镜面。
水中倒影(水中月、镜中花)的利用是现象。
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镜子的原因;两个等大的蜡烛的作用;刻度尺的作用;看到两个蜡烛的像,原因;蜡烛和像到镜子的距离始终不等的原因;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看不到蜡烛的像原因6、凸面镜对光有作用,可增大视野如;凹面镜对光有作用如7、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法线,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斜射时,总是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
8、光的折射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一些;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些。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人教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fd1a1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44.png)
三、功率二、其他简单机械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1.定滑轮2、功率(1) 实质:是一个 杠杆。
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
(1)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符号“ P 〞表示。
单位是瓦特〔W 〕。
(2) 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 。
(2) 公式:p= 。
式中 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W 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 2.动滑轮 t 表示时间,单位是秒 (s) 。
(1) 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 的省力杠杆。
支点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绳子与动滑轮 (4) 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 ;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
相切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四、机械能及其转化(2) 特点:能省 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的距离。
1、机械能3.滑轮组 (1) 定义:和 统称为机械能。
(2)单位:。
(1) 连接:两种方式,绳子可以先从定滑轮绕起,也可以先从动滑轮绕起。
(3) 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①动能的大小;②重力势能的大小;③弹性势能的大小。
(2) 作用:既可以 又可以 ,但是费距离。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3) 省力情况:由实际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决定。
拉力 GG =F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n(1) 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 。
s=nh ,其中n 是绳子的段数,h 是物体移动的高度。
(2) 在分析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例时, 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在哪一个过程中, 再分析物体质4.轮轴和斜面量、运动速度、高度、弹性形变程度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能的变化和转化情况。
(1) 轮轴:实质是可以连续旋转的杠杆,是一种省力机械。
轮和轴的中心是支点,作用在轴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 的力是力F2,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力F1,轴半径r ,轮半径R ,那么有F1R=F2r ,因为R>r ,所一、杠杆以F1<F2。
1.杠杆(2) 斜面:是一种 机械。
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知识点填空 复习
![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知识点填空 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60df11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68.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复习----96bc5a30-715f-11ec-99e3-7cb59b590d7d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复习初中物理第9年级知识点总体积的2022 PEP复习(填空)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相互进入的现象称为扩散。
气体、液体和固体可以扩散。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存在,并间接证明了分子间的存在。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又有,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
1.概念:物体内部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所有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对于同一物体,温度,其内能增加,温度和内能减少。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与。
(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当物体在外部工作时,物体的内部能量。
(2)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
3.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4、热量概念:物体通过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j)。
1.比热容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单位为,符号为J/(kg·℃)。
2、水的比热容是。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3.热量计算:q=,C=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通过燃烧将燃料的能量转化为能量,通过功将能量转化为能量。
根据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柴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冲程、冲程、冲程、冲程。
(2)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只有外部功完成后,曲轴才会旋转,飞轮才会旋转,活塞才会来回移动。
二、热机的效率1.燃料的热值称为该燃料的热值。
由符号“Q”表示。
焦耳热值单位,单位为焦耳每千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4ba3b23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8.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如下: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重垂线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
4.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5.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和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7.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8.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9.压强公式:p=F/S,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10.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11.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ρgh,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千克/米³;g表示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牛/千克;h表示液体的深度,单位是米。
1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13.浮力的计算公式是F_{浮}=G_{排}=\rho_{液}gV_ {排},式中F_{浮}表示浮力,单位是牛顿;G_{排}表示被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单位是牛顿;ρ_{液}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千克/米³;V_{排}表示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单位是米³。
14.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5.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是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与杠杆垂直的线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版大全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088b9d8ba1aa8114531d937.png)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版大全新人教版初中物理识一、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直尺、皮卷尺、钢卷尺、弯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µm)、(nm)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会选: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根据测量的实际的需要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2)会放:对准“”刻度,平行紧靠被测长度;(3)会看:视线于尺面读数;(4)会读: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5)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应该包括和,(准确值、估计值、);(6)会算: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平均值的小数位数与每次测量的小数位数一致;4、实验室或比赛的计时工具一般是表或表。
5、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6、1h= min= s;7、值和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8、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误差只可以不可以,而错误是可以的。
9、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选用的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3)多次测量求。
(是最有效的方法)(二)运动的描述1、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叫做机械运动,简称。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的现象,运动是的,静止是的。
3、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4、参照物的选取是的,一旦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要假定它是的,通常以为参照物。
5、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指,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时,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
6、相对静止是指,运动方向和快慢都相同的两物体,若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物体是的。
7、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是的,以太阳为参照物是的。
8、“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以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以地面、河岸、房屋等为参照物,船是的。
9、“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青山两岸走”,以地面、河岸、房屋等为参照物,竹排是的,以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填空版).doc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填空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19f9671b4daa58da1114a1e.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填空版)人教版初中物理基本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物质机械运动力专题一、声现象运动的描述测量一声现象1 .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靠介质(固体、气体、液体)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vt /22.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高音调高。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振幅大响度大。
(3)音色跟发声体材料和结构有关。
3.(1)噪声的等级用分贝dB来划分。
(2)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3).可听声是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利用了超声波。
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4、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二、运动的描述1、(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3)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折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判断运动或者静止的步骤是一确定判断对象,二选好参照物,三分析对象和参照物的位置变化,四得出结论。
(5) 匀速直线运动是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就是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直线运动。
2、(1)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 公式:s表示路程单位是米,v表示速度单位是米/秒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计算速度用公式v=s/t 计算路程用公式s=vt 计算时间用公式t=s/v(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 千米/小时km/h。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复习(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复习(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0c4f2214a5e9856a561260a6.png)
20XX 年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九年级部分)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1.物质的结构(1)宇宙是由 组成的,物质是由 和 组成的。
(2)物质一般以 的形式存在,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3)原子的中心是 ,原子核由 和 组成, 绕核运动。
(4)量度宇宙的大小通常用 ,量度原子的大小通常用 。
2.质量(1) 叫做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测量质量通常用 。
3.密度(1)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的公式: ,国际单位是:(3)密度测量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1.机械运动我们把 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1)定义: 。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即运动和静止是 的。
3.运动的快慢(1)速度①速度的物理意义: 。
②速度的公式: ,v 表示 ,s 表示 ,t 表示 。
③速度的主单位为米/秒(m/s),常用单位为千米/时(km/h),1 m/s= km/h 。
④匀速直线运动: 叫匀速直线运动。
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平均速度①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用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程度. ③求平均速度或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都可以用速度公式ts v 进行计算,只要知道公式中的两个因素,就能计算出第三个未知量。
4.长度(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 、 和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有、等。
(3)长度的单位①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其他常用单位,比米大的是千米(km),比米小的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②单位换算:1 km= m, 1 m= dm= cm=mm= μm= nm.5.时间(1)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aa5433c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a.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
1.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总量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是________的,能量可以__________形式之间相互转化,但能量的总量不发生改变。
2. 功率的定义式为:_______=能量转化的_______ / _______。
3. 物理常数中,________常数是一个最基本的物理常数。
4. 电流的定义式为: _______= _______/_______,其中电流的
单位为_______。
5. 电阻与导体的截面积成________关系,与导体的长度成
________关系。
6. 基本电荷是_______元电荷,其大小为_______库伦。
7. 磁场是指周围充满_______的空间。
8. 简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的关系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
9. 光的传播速度是一个________的量,其在真空中的值约为
_______ m/s。
10. 能量由远到近的传播方式有________传播和________传播
两种。
人教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填空和答案
![人教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填空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a26a0e5a8102d277a22f04.png)
初中物理人教版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m ”。
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 106 μm;1m= 109 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选、放、看、读、记、算。
①“选”合适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
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
④“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记录带单位。
⑥“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值。
2.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秒”。
(2)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停表、时钟等。
3.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高精度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
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复习填空和答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复习填空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7cd6f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e.png)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复习填空和答案
1.电荷守恒定律:
问题:(1)电荷m在一个闭合电路中如果由极A流向极B,电荷m 所流动的电流量(单位:A)是多少?
答案:m/t,其中t为时间的单位。
2.电动势:
问题:(2)一个含有24伏的两端电压表连接起来,则表示什么?
答案:这表示这两个电压表之间的电动势为24伏。
3.电容:
问题:(3)一个电容器在给定电压下,容量是10μF,电容器中可以容纳多少电荷?
答案:电容器中可以容纳10μC的电荷。
4.电流守恒定律:
问题:(4)已知电流I1从端点A流出,电流I2从端点B流入,则它们的和I的大小是多少?
答案:I1+I2=I,电流守恒定律表明电流总和是不变的。
5.电子运动:
问题:(5)电子在一个等离子体中运行,请问这个运动是中性的还是带电的?
答案:这个运动是带电的,因为电子具有负电荷。
6.交流电:
问题:(6)如果一个电路中有一对相互交替接通的电源,请问这个电路中的电流是正弦波吗?
答案:是的,这种电路中的电流是一种正弦波,可用来在通用电路中产生交流电动势。
7.变压器:
问题:(7)如何用变压器提高电压?
答案:变压器通过一个有两个绕组的磁芯,把输入电压的电流经过变压器的两个绕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填空版无答案)【13---18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填空版无答案)【13---18章】](https://img.taocdn.com/s3/m/da45c0deaeaad1f346933fc3.png)
初中物理九年级知识点复习(填空)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
扩散的快慢与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又有,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
二、内能1、内能概念:物体内部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有关,温度越高,内能。
2、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都是,简称焦,用表示。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与。
(1)做功: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②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
③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
三、比热容1、比热容的概念:。
用符号表示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
3、水的比热容是。
它的物理意义是:。
4、比热容表(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2)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内陆地区温度变化。
(3)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取暖。
5、热量的计算:Q= 。
式中,Δt叫做温度的变化量,它等于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与初温度之差。
十四章内能的利用一、热机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能通过燃烧转化为能,又通过做功,把能转化为能。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知识点填空(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8db127cc7931b764ce152f.png)
第1讲机械运动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得出测量物体的长度了. 2.时间的测量3.误差L=(L1+L2+L3+……+L n)/n.运动的描述【提示】(1)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不能选择所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运动的描述—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甲图观众法:相同时间比________;乙图裁判员法:相同路程比___________速度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个恒量,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1)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在这种情况下,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第1讲机械运动考点解读考点1 1.刻度尺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①零刻度线分度值②被测物③垂直下一位④准确值单位2.秒(s) 分(min) 时(h) 3.测量值和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避免考点2位置参照物考点3 1.路程时间 2.(1)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v=s/t s=vt t=s/v m/s km/h3.6 (2)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平均快慢程度v平均=s/t第2讲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提示】(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______以上.因此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超过______m时,人才能听见回声,否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2)回声测距:如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测量原理:s=vt回=vt2,即与回声相关的计算:声音通过的路程是声源与障碍物间距离的两倍.声音的特征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1.声音的特性【提示】(1)区分声音:不要误认为只能根据音色来区分不同的声音,音调和音色都可以用来区分声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根据音色来识别人物身份的;“隔着墙壁也能听出教室外是一个陌生的老爷爷和老太太在交谈”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2)三种乐器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人耳都不能听见.声音的利用声传递信息声传递能量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乐音与噪声波形图1.2.噪声第2讲声现象考点解读考点1振动振动介质能不能声波种类温度①固体液体气体②340反射(1)0.1 s 17 (2)考点2 1.音调响度音色频率频率①振幅振幅②与声源的距离2.①声波④20~20 000 Hz 空气骨20 Hz 20 000 Hz考点4 2.无规则休息学习工作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分贝dB ①声源②传播过程③人耳第3讲物态变化温度及其测量__________.(2)体温计有缩口,________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用力将细管中水银柱_______回玻璃泡.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_左右.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热量2.认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和凝固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晶体非晶体它表示此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不变.(2)同种晶体的熔点的凝固点_______.汽化与液化1.汽化和液化腾出来的“热汽”的水蒸气液化(如开水壶冒的“白汽”)是最常见的液化现象.2.蒸发和沸腾3.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提示】(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往往采取以下几个措施:①用热水进行实验;②减少水量;③给烧杯加盖. (2)液体沸腾图像和晶体熔化图像的比较:晶体熔化图像 液体沸腾图像升华与凝华第3讲 物态变化考点解读考点1 冷热 摄氏度 ℃ 0 100 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 ℃ 测量 液体热胀冷缩 零刻线 量程 分度值 全部浸入 容器壁和容器底 稳定 不能 相平 (1)4摄氏度 负4摄氏度 零下4摄氏度 (2)可以 甩 37 ℃考点2 1.固 液 吸 液 固 放 ①温度计 秒表 均匀 吸收 不变 吸收 升高 2.有 没有吸热 放热 相同考点3 1.液 气 吸 蒸发 沸腾 气 液 放 压缩气体体积 降低气体温度 2.液体与空气接触面积 液面上方空气流速 液体温度 3.①温度计 秒表 ②防止热量的散失 ③下 上 小 升高 大 水蒸气 不变 ①沸点 吸热 ②高 低考点4 固 气 气 固第4讲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源能够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电灯等.可分成光的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向着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因此,表述光的反射定律时,应先说“反射光线”和“反射角”,反之就不符合逻辑关系. (2)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等于0度,反射角也等于0度;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增大. (3)光学作图时,一定要注意:线的虚实;角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这三个问题.(4)不要误以为镜面反射就一定亮,漫反射就一定暗,亮与暗,是相对的.感觉亮暗关键是看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平面镜成像及应用装置①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找到___________,便于比较像梳妆镜、增大空间【提示】(1)观察到玻璃板另一侧有两个距离很近的虚像的原因: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各成了一个像;所以用薄玻璃板进行实验时,蜡烛通过玻璃板前后两个面成的像距离近,看起来几乎是一个像.(2)在较暗环境中进行实验,像就明亮些,更便于观察.(3)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发现普遍性规律.(4)实像与虚像:光的折射定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_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发生光的折射的原因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线斜射时,才能发生折射现象.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入射角等于0度,折射角也等于0度.光线发生折射时,在介质表面处,光线还会发生反射.(2)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3)在折射成像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点和像点在同一直线上.这一规律常用来进行相关的作图.光的色散(2)红、绿、蓝叫做色光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3)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就会增加.(4)声与光的比较:考点解读考点1发光天然人造不是路径方向同种均匀介质不透明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倒实无关 3.0×1083/4 2/3 距离9.46×1015考点2反射同一平面法线等于不同的方向仍然平行各个方向考点3①像的位置②大小③垂直④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⑤判断像的虚实虚相等等于垂直考点4偏折①同一平面②法线③法线小于④可逆介质界面大于折射大于高考点5分解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4)需要不需要不能能第5讲透镜及其应用透镜照相机、投影仪、近视镜(1)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凸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其焦距的长短.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2)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若光线相互“靠近”,则光线_______了;若光线相互“远离”,则光线________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实蜡烛和光屏分居在凸透镜________;点燃蜡烛前,调节凸透镜中心、光屏中【提示】(1)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概括为“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2)同一凸透镜成像时,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越远,像越大;物体离焦点越远,像越近,像越小;可概括为“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3)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得不到像的可能原因:一是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二是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或物体在焦点上.眼睛和眼镜1.眼睛与照相机的折射,会聚在视网膜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再通过视神经将这种信号传给大脑,人就看到了物体.2.近视眼和远视眼凹透镜凸透镜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望远镜考点解读考点1厚薄薄厚会聚发散(2)会聚发散考点2两侧同一高度光屏中央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倒立、等大、实像倒立、放大、实像v>2f正立、放大、虚像第6讲质量与密度质量天平和量筒的使用__________.(2)测质量的工具的原理:_________.在实验室里测量体积用_________.密度及其测量1.密度(1)公式中物理量应针对同一物体;(2)统一公式中物体量的单位.当质量m的单位是g,体积V的单位是cm3,计算出密度ρ的单位是g/cm3;当质量m的单位是kg,体积V的单位是m3,则计算出密度ρ的单位是kg/m3.(3)当题中涉及几种物质时,每个物理量应采用“脚标”的方式加以区分.2.密度的测量考点解读考点1物质的多少m形状状态温度位置千克kg t g mg 103106 109kg g g mg 托盘天平考点2桌面零刻度线平衡螺母左右游码总质量刻度值量程镊子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化学药品1毫升(mL)=1厘米3(cm3) 水平底部顶部(1)天平台秤、案秤杠杆平衡条件(2)量筒(量杯)考点3 1.质量体积千克每立方米kg/m3g/cm3103 1.0×1030.8×1030.9×103热胀冷缩气体固体、液体 2.(1)烧杯和液体(2)烧杯和剩余液体第7讲力运动和力力【提示】运动状态是指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包括: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或由静止变为运动、由慢到快或由快到慢、运动方向改变;形变是指改变物体的形状,包括: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重力弹力摩擦力【提示】(1)竖直是指垂直于水平面;垂直是指垂直于某个平面,这个平面不一定是水平面,可能是倾斜的.(2)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有时也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如自行车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有时起动力作用,如人走路.牛顿第一定律及其惯性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沿着水平面运动的二力平衡平衡状态来确定受到的是否是平衡力. (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考点解读考点1 作用 牛顿 N ①两个或两个以上 ②作用 ①运动状态 ②形状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方向 作用点 相互的 施力 受力 弹簧测力计考点2 弹性形变 伸长量 ①量程 分度值 ②一致 摩擦 ③垂直 地球 地球 G =mg 1 kg 9.8 竖直向下 重心 几何中心 相对滑动 接触面 相对相反 二力平衡 匀速直线 压力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大 粗糙 压力 粗糙程度 滑动 压力 粗糙程度 滚动 彼此分开考点3 初速度 小 小 远 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质量 质量考点3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第8讲固体、液体压强压力定义_________在物体表面上的力①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__________,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固体压强定义物体所受的________大小与_________之比叫做压强体、长方体等)对桌面的压强可用p=ρgh计算.(2)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用公式p=F/S).液体压强【提示】(1)液体压强公式中“h”指液体的深度,即液体中某一点到液体自由面的距离.)容器底所受压力、压强及对支持面压力、压强的比较:p=ρgh p=ρgh p=ρgh连通器定义上端_________、下端相_________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考点解读考点1垂直作用垂直越大越小考点2压力受力面积压力作用效果F/S F=pS S=F/p Pa 增大减小减小增大考点3重力流动性控制变量转换压强各个方向相等增大密度密度p=ρgh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考点4开口连通相平第9讲气体、流体压强大气压强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支持管内水银柱不下落,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在水银面处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当气流迎面吹来时,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比下方的______,速度比下方的_______,气流对机翼下表面的压强比对上表面的压强_______.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产生了_______升力,这就是飞机的升力第9讲 气体、流体压强考点解读考点1 压强 重力 流动 马德堡 托里拆利 减小 10 m 100 Pa 越慢 降低 升高考点2 760 76 1.013×105(1)真空 小 (2)不变 不变 考点3 流动性 越小 长 大 大 向上第10讲 浮力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_______和________的重力;再测量出物体完全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再测量出__________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_________,排开水所受的重力______.【提示】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此时V排=V物;当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上,此时V排<V物.物体的沉浮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与沉取决于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如下:F______G F______G F______G F______G F+F=G浮力的应用轮船原理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制成_______的可以漂浮在液第10讲浮力考点解读考点1向上竖直向上液体或气体物体重力G不同体积密度考点2物体空小桶排开水和小桶的总重G物-F拉G排=G-G桶等于向上等于G排ρ液V排g考点3><==><>=<考点4空心排水量质量不变自身的重力小于漂浮大第11讲功和机械能功、功率1.功【提示】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表示做功的多少.一个力做功的多少由功率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功率大的做功不一定多,做功多的功率也不一定大.在分析功和功率的关系时,必须考虑时间的因素.2.功率动能、势能能量定义物体能够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______,简称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定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机械能考点解读考点1 1.力力的方向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W=Fs焦耳J 2.功做功所用时间做功快慢Wt瓦特W 千瓦kW 103考点2做功能量能焦耳J 运动木块被推动的距离速度高度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高度质量举得越大举高的高度物体质量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形变越大考点3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焦耳J 动重力势重力势动不变第12讲简单机械杠杆五要素和平衡条件1.杠杆的五要素和平衡条件③最后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2.杠杆的分类滑轮比较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中间的轴和重物一起________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数一下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段数是几段,则n就是几.如图甲、乙所示.斜面与轮轴名称斜面轮轴一个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能绕共同轴线转机械效率沿_______方向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测出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_;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第12讲简单机械考点解读考点1 1.固定点O转动的点O转动F1阻碍F2动力作用线距离阻力作用线距离 2.><费<>费力==考点2固定不动移动等臂 2 省力省力动力的方向一半动力的方向1G s=h s=2h s=nhn考点3轮轴简单机械杠杆轴线转速考点4W总=W有+W额有用功总功η小于小于1 无关竖直匀速高低省减小摩擦增加。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大全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e2daa3f856a561252d36fe5.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大全-CAL-FENGHAl-(2020YEAR-YICAILJINGBIAN• 、、•班级 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等级 ________第十三章内能一. 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_________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O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铁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滋。
扩散的快慢与—有关。
扩散现彖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________________ •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o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又有_,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C二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_________________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申•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來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來说,内能与物体的质虽.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休•温度_•它的内能増加,温度_・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及(〉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_有关,温度越商,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女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_、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_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讥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
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______ 与____________ O (D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________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________ 。
人教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
![人教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0465dba0852458fb760b569a.png)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一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
2、声音的高低叫,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
声音的强弱叫;与发声体的、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声音的品质叫;我们通过它来辨别发声物体。
3、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高于Hz叫超声波;低于Hz叫次声波。
4、从物理角度讲物体做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做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5、噪声的控制:在处减弱(消声器);在中减弱(植树);在处减弱(耳塞)。
二光的传播1、能发光的物体叫。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
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整队、射击瞄准、影、日月食都与光的传播有关。
光能在真空传播,真空光速c=m/s。
2、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回到原来的介质中来,这种现象叫做。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4、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表面上,反射光仍的反射出去;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表面上,反射光沿反射出去;一样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大小,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就是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叫。
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也会发生现象。
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7、光的折射规律: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光在速度大的介质中角度大;折射角总随入射角的增大而;8、白光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叫光的现象;彩虹就是光的形成的;透明体颜色由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的色光决定。
三透镜与其应用1、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如:远视眼镜,照相机、投影仪镜头、放大镜等;2、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如:近视眼镜;凹透镜始终成立、缩小的虚像;3、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焦点: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
(完整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填空(人教版)汇总
![(完整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填空(人教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1a647a8be23482fb5da4c75.png)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____________ 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______ ;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_________ 和气体;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____________ 中传得最快,_________中最慢;2、 _______ 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的形式传播;4、声速跟________ 和________ 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 ________ ;声音在15C的空气中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 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____________ 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_____________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_________ 振动,再经 __________ 、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发生障碍是 _____________ 耳聋;___________ 发生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_______________ 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____ 、______ 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_________ 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五、声音的特性包括:_______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_________ ,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________ 叫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 、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 _________ 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___________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和__________ 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六、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 Hz,高于Hz 叫超声波;低于_Hz叫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 )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____________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 ____________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______________ 振动发出的声音;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____________ ,符号为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一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
2、声音的高低叫,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
声音的强弱叫;与发声体的、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声音的品质叫;我们通过它来辨别发声物体。
3、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高于 Hz叫超声波;低于 Hz叫次声波。
4、从物理角度讲物体做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做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5、噪声的控制:在处减弱(消声器);在中减弱(植树);在处减弱(耳塞)。
二光的传播1、能发光的物体叫。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
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整队、射击瞄准、影、日月食都与光的传播有关。
光能在真空传播,真空光速c= m/s。
2、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回到原来的介质中来,这种现象叫做。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4、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表面上,反射光仍的反射出去;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表面上,反射光沿反射出去;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大小,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就是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叫。
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也会发生现象。
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7、光的折射规律: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光在速度大的介质中角度大;折射角总随入射角的增大而;8、白光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叫光的现象;彩虹就是光的形成的;透明体颜色由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的色光决定。
三透镜及其应用1、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如:远视眼镜,照相机、投影仪镜头、放大镜等;2、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如:近视眼镜;凹透镜始终成立、缩小的虚像;3、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焦点: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
焦距:焦点到的距离。
4、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折射后传播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凸透镜折射后过,凹透镜折射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凹透镜延长线过焦点的光折射后于主光轴。
6、晶状体相当于透镜,近视眼看远处,由于晶状体太,像在视网膜面,需戴透镜。
四物态变化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2、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并估测液体温度;测量时,温度计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接触,不能紧靠和;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3、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从液态变为固态叫;熔化要热,凝固要热;4、固体可分为体和体;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非晶体没有;5、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汽化要热、液化要热;6、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发生的的汽化现象;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7、液化的方法:(1)温度;(2)压强。
8、物质从固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叫凝华,升华热,凝华热;五电流和电路1、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带负电荷;摩擦能够起电是因为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摩擦使电荷发生。
2、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3、电荷的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4、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塑料);5、电荷的形成电流;正电荷的方向既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极流向极;6、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开路:某处的电路;短路:用直接将电源正负极连通;7、把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时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影响;8、把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时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影响;9、电流:表示的物理量,符号,单位,符号。
电流的测量采用表;10、电流表的使用:先观察、、指针是否指在;使用时电流表必须联在被测电路中,且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11、串联电路中电流;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
六电压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的原因。
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二是电路是。
2、电压用字母表示,单位,简称,符号是。
家庭照明电路电压是 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V;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 V。
3、电压测量使用;电压表应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接线柱入,接线柱出;应根据被测电路的电压选择适当的,预先不能估计电压时,应采用的方法。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相同电池并联,总电压。
6、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七电阻欧姆定律1、导体对电流的叫电阻,符号R;主单位,符号是。
常用单位有千欧和兆欧。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长度、、。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它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3、某些导体在温度降到某值时,出现阻值为的情况,叫超导现象,这时该导体就叫。
4、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作用:限流、分压、保护电路。
5、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 ,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 。
公式为: ,变形公式:U= ,R= 。
不能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的一种 。
6、用电器 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 电压。
7、两电阻串联:R= ,两电阻并联:1/R= 。
八 电功率 生活安全用电1、电能可方便的从 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方便的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2、电能的主单位 ,常用单位 (kW ·h ),俗称“度”,1kW •h= J 。
3、电能表是测量 的仪器。
重要参数: “10(20)A ”指该表的标定电流为 A ; “2500r/k W•h”指该表每消耗1 kW ·h 的电能,转盘转过 转。
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 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也就是有多少电能转化为 。
电功与电能,都可用W 表示,主单位都是焦耳。
5、电功率是指用电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 。
电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符号P ,主单位 ,简称瓦,符号是W 。
常用单位千瓦(kW )。
1kW = W 。
6、电功率的定义式: P= ;在使用时,应注意单位要统一。
7、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 功率;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功率叫 功率,电灯的亮度取决于灯的 功率。
8、推导公式:P=UI= = ; W=Pt= =I 2Rt= 。
9、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现象叫电流的 。
利用电来加热的用电器叫电热器。
10、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 成正比,跟导体的 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 比;公式为:Q= ;该公式适用于所有电路。
纯电阻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Q=W ,所有电功公式都可以用来计算Q ,即Q=W=Pt=UIt=( U 2/R)t= 。
11、不能用湿手去触摸电器,潮湿时电阻会变 ,容易触电。
不要接触 带电体,不要靠近 带电体。
雷电是自然界剧烈的 现象,雷电时,不要站在大树下,不要站在高处。
为防止雷电危害,富兰克林发明 ,让雷电通过导体流入大地,保证人或建筑安全。
12、家庭电路进户线有 线和 线之分,可用 来判别。
使氖管发光的,是 线。
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 联的。
开关要用电器 联,且要装在 线上。
保险丝要用电阻 ,熔点 的材料制成。
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电路发生 ;用电器 过大。
13、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总结1、串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电流:I=I 1=I 2=……=I n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U=U 1+U 2+……+U n (总电压等于 )电阻:R=R 1+R 2+……+Rn (总电阻等于 )串联分压:U 1U 2 = R 1R 2 计算U 1、U 2可用:U 1= R 1 R 1+R 2U 总 U 2= R 2 R 1+R 2U 总 2、并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电流:I=I 1+I 2+……+I n (干路电流等于 )电压:U=U 1=U 2=……=U n (总电压 )电阻:1/R=1/R 1+1/R 2+……+1/R n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关联分流:I 1I 2 = R 2R 1 计算I 1、I 2可用:I 1=R 2 R 1+R 2I 总 I 2=R 1 R 1+R 2I 总九 电与磁1、物体具有 的性质,该物体就具有了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 。
2、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体中间磁性最。
当悬挂静止时,指南的叫极(S),指北的叫极(N)。
任一磁体都有磁极。
同名磁极互相,异名磁极互相。
3、磁化: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存的叫磁体(如钢);磁化后磁性在短时间内就会消失,叫磁体(如软铁)。
4、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能使磁针,叫做磁场。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会产生的作用。
5、磁场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时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6、物理学中为研究磁场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
磁感线总从磁体的极出来,回到极。
7、地球是一个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叫磁场;指南针能指示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地磁南极在地理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附近。
8、奥斯特实验:导线通电时,附近的小磁针会偏转,这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其方向跟的方向有关,这一现象又叫电流的磁效应。
我们形象的称为电生磁。
9、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类似于条形磁体。
其磁场方向与方向有关。
磁场强弱与、、有无铁芯有关;安培定则:右手四指顺电流方向握螺线管,所指既为螺线管的N极。
10、通电导体在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其受力方向跟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
电动机就是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工作的。
电动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
11、闭合电路的在磁场中做运动时,会产生电流。
这个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发电机就是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电动机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为。
十电磁波1、电流迅速变化就会在空间激起。
电磁波在空气、水、某些固体,甚至真空中都能传播。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速一样,都是 m/s,其波速等于波长 和频率f的乘积:c = ;单位分别是 m/s、m、Hz;2、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是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
3、移动电话(无线电话,手机)既是无线电波的装置,又是无线电波的装置。
十一多彩的物质世界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是由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