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基本概念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物理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的科学学科。
它旨在揭示自然界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技术和工程中。
初中阶段是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点。
下面将对初中物理知识进行归纳。
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运动、改变速度和方向,也可以形成形变和压力等。
3. 力的计量单位:力的SI单位是牛顿(N),符号是N。
4. 力的合成:将力按照大小和方向的关系进行合成计算。
5.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6.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7.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物体的压力和浮力1. 压力的概念: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可以表示为P=F/A。
2. 压力的计量单位:压力的SI单位是帕斯卡(Pa),符号是Pa。
3.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称为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4. 浮力与物体的浸没: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起。
三、力的做功与机械能1. 做功的概念:物体受力沿着物体位移方向移动时,力对物体做了功。
2. 做功的公式:功=力×位移×cosθ,其中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3. 功的计量单位:功的SI单位是焦耳(J),符号是J。
4. 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5. 动能和势能:动能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势能由物体的高度和重力加速度决定。
四、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杠杆是由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可以用来放大力的作用效果。
2. 轮轴原理: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的简单机械,可以用来减小力的作用效果。
初中物理知识点有哪些
初中物理知识点有哪些第一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术1.1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1.2实验室的安全和基本操作技能1.3近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1原子和分子2.2分子的运动与物质的性质2.3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第三章:热学3.1热现象3.2温度和热量3.3热传递与导热性质3.4热膨胀与热交换第四章:光学4.1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4.2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4.3镜子和透镜的成像4.4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第五章:机械运动5.1物体的运动5.2加速度和速度5.3牛顿第一、第二定律5.4力的合成与分解5.5机械能守恒定律5.6机械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第六章:力学6.1力和压强6.2弹力和弹性形变6.3力的作用点和力的图示6.4重力和天平6.5摩擦力与摩擦系数6.6动量守恒和功率第七章:电学7.1电的起源和性质7.2电荷与电场7.3电流和电路7.4串、并联电路7.5电阻和电子器件7.6电和磁的关系第八章:电磁感应8.1磁场和磁感应线8.2电磁感应现象8.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8.4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8.5交流电和直流电的比较第九章:现代物理9.1相对论和光的本性9.2原子和分子的核结构9.3放射现象和原子核能9.4原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9.5固体物质的导电性与半导体第十章:生活中的物理知识10.1波与声音10.2光与颜色10.3电与生活10.4物质分子运动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10.5简单工具的使用以上只是初中物理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具体的知识点还需要根据不同学校和课程的要求进行具体规定和学习。
物理知识点大全归纳初中
物理知识点大全归纳初中一、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响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发声。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的音调比男低音高,因为女高音发声体振动频率高。
- 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如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不同的乐器发出相同音调、响度的声音,音色不同,我们能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4. 声的利用。
- 声可以传递信息,如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利用B超检查身体等。
- 声可以传递能量,如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等。
二、光现象。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⁸m/s。
2.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如平静的湖面反射光)和漫反射(如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3.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笔记
精选星空的想象作文三篇精选星空的想象作文三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星空的想象作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星空的想象作文篇1很久很久前的一个晚上,我难以入睡,于是来到窗前仰望星空。
那时的星空非常美,可惜那时的我还很小,不懂得欣赏。
今夜,我又一次下床,漫步到窗前来看星空。
不过这一次,我已经长大,懂得欣赏了。
只见天上的月亮几乎是浑圆的,只是有些地方有点残缺。
周围有些星星陪伴着它,虽然星星已经没有以前那样多了……,我凝望着星空,沉浸在幻想之中……很久很久以前,太阳和月亮本是一家人,他们有一群可爱的小宝宝——星星,一家人幸福地在天上生活着。
每天,太阳爸爸出去找食物,月亮妈妈在家里做家务,孩子们在外面玩耍,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开心。
可是有一天,它们不小心把天神庙一个非常华贵的玻璃瓶打碎了。
宙斯大怒,便命令它们昼夜守护星空,而且每天都不可以休息。
宙斯还故意把他们分开,让太阳爸爸去守护白天的天空,让月亮妈妈去守护夜晚的天空。
太阳爸爸怕月亮妈妈在夜晚的天空中寂寞,所以它特地向天神宙斯提了一个请求,让星星宝宝们陪伴月亮妈妈。
宙斯想了想同意了,太阳爸爸这才放下心来去“上任”了。
由于太阳爸爸在白天值班,所以天神宙斯很容易监视它;而月亮妈妈则轻松一点,因为宙斯每天晚上也要休息,它没法天天监视月亮妈妈,所以它派黑暗使者每14个月去视察月亮妈妈一次,这就是月全食。
太阳爸爸和月亮妈妈也只有在换班时才能见到对方,而且时间非常短暂,所以月亮妈妈经常声泪俱下,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下雨和听到的雷声。
宙斯没办法,只好让它们几年相聚一次,这就是日全食。
看着美丽的月亮渐渐被黑夜遮住,我的心也渐渐地飞了回来。
看着月亮又出来了,我笑了……星空的想象作文篇2我喜欢深邃静谧的夜。
初中物理小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小知识点总结1. 力和运动-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单位是牛顿(N)。
-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每秒(m/s)。
-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单位也是米每秒平方(m/s²)。
2. 压强和浮力-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单位是帕斯卡(Pa)。
- 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公式为P=ρgh,其中ρ是液体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h是深度。
- 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上升力,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量相等。
-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3.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单轮滑轮不省力,复合滑轮可以省力。
- 斜面原理:通过增加作用距离,斜面可以减少提升物体所需的力。
4. 能量和功- 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功的能力,有多种形式,如动能、势能。
-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公式为K=1/2mv²。
- 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公式为U=mgh。
- 功是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移动的结果,公式为W=Fs,其中F是力,s是位移。
-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单位是瓦特(W)。
5. 电学基础- 电荷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电压是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表示单位电荷的电势能。
-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是安培(A)。
- 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单位是欧姆(Ω)。
- 欧姆定律:V=IR,即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6. 光和声音-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最快的,约为3×10^8 m/s。
-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大全一、运动学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位移:表示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
•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和方向。
•加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发生的改变量和方向。
2.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移动的总距离与时间的比值,反映物体的整体运动情况。
•瞬时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时的速度,反映物体在该时刻瞬间的运动情况。
3.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恒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计算公式为:$a = \\dfrac{v - v_0}{t}$,其中v表示物体最终的速度,v0表示物体的初速度,t表示物体加速的时间。
4.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指物体仅受到重力作用时的运动。
在同一地点的自由落体运动中,所有物体的下落加速度相等,为 $g = 9.8\\,m/s^2$。
5. 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指物体在初速度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有速度的运动。
在不考虑阻力的情况下,斜抛运动可以视为由自由落体和匀速直线运动叠加而成。
二、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上的合外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上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一力是另一力的作用力,而另一力则是这一力的反作用力,且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由于粗糙表面间的不平滑性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又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5. 动能和势能•动能: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动能的大小为 $E_k = \\dfrac{1}{2}mv^2$。
•势能:指物体由于位置关系所具有的能力。
重力势能的大小为E p= mgℎ,其中m是物体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ℎ是物体高度。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一、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形态- 固态、液态、气态- 相变: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2. 力学- 力的作用:推、拉、挤、压- 力的合成与分解- 重力、摩擦力、弹力、浮力- 牛顿运动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功、功率、能量-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3. 热学- 温度、热量、比热容-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热膨胀和热收缩- 热机:内燃机、蒸汽机4. 声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回声、共振、噪声- 声波的反射、折射、干涉5.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平面镜、曲面镜- 光的折射:透镜、棱镜- 光的色散- 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纤通信6. 电学- 静电现象:摩擦起电、感应起电- 电流、电压、电阻- 欧姆定律-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能、电功率- 磁场、磁力线、电磁感应- 交流电与直流电二、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1. 实验器材的使用- 测量工具:刻度尺、天平、秒表、温度计、量筒- 力学实验器材:弹簧秤、滑动小车、斜面- 热学实验器材:热电偶温度计、热量计- 声学实验器材:音叉、共振管- 光学实验器材:光学实验箱、凸透镜、凹透镜- 电学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灯泡、电表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模拟实验-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图表的绘制和解读3. 科学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 收集信息- 制定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三、物理公式和单位1. 物理公式- 速度:\( v = \frac{s}{t} \)- 加速度:\( a = \frac{\Delta v}{t} \) - 力:\( F = ma \)- 功:\( W = F \cdot s \)- 功率:\( P = \frac{W}{t} \)- 热量:\( Q = mc\Delta T \)- 电阻:\( R = \rho \frac{L}{A} \)- 欧姆定律:\( V = IR \)2. 物理单位- 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 时间:秒(s)- 电流:安培(A)- 电压:伏特(V)- 能量:焦耳(J)- 功率:瓦特(W)- 温度:摄氏度(°C)或开尔文(K) - 频率:赫兹(Hz)四、物理现象和应用1. 力学现象- 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 滑轮和斜面在搬运中的应用- 浮力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2. 热学现象- 热机的工作原理- 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热膨胀在铁路铺设中的应用3. 声学现象- 声音的传播和隔音技术- 回声定位原理- 音乐和声学的关系4. 光学现象- 光的反射和镜子的使用- 透镜成像原理- 光纤通信技术5. 电学现象-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安全用电- 电磁感应在发电机中的应用-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和应用五、物理学习策略。
八年级物理的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的重点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作为初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难懂的科学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也比较难理解,因此在学习中要踏实努力,多加练习。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的重点知识点。
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学习物理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包括时间、长度、质量、温度等。
在实际物理学研究中,这些基本概念可能被拓展并在特定领域或实验中获得不同的含义。
2. 运动和力学运动是物体相对于某个引用点运动的过程。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部分,强调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规律,主要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牛顿三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等。
3. 能量和功能量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力或状态。
功是对物体施加力以改变其状态所需的能量。
学习这些概念可以了解能量是如何在物理学中使用的,是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能量转换和贮存的。
4. 光电效应和电路光电效应是一种物理现象,它涉及在物体表面为普通光线注入电子。
一旦发生光电效应,电子可以用于产生电流。
电路是一条由电源、导体和负载所组成的路径,电能可以在其中通过。
电路是理解电和电器的基础。
5. 物态变化和热力学物态变化是指物质的物态和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热力学研究物体中热量的转移和转换。
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对物质的性质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6. 超声波和电磁波超声波是机械波振动产生的高频率波,通常用于医疗诊断和工业研究。
电磁波是指电场和磁场的同时存在并在空间中传播的一组波动。
了解这些波的基本特性和如何被用于日常生活和科技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
结论以上介绍的是八年级物理的重点知识点,其中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通过实验和训练进行深入理解。
物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学科,它是我们生活中的基础,应该得到重视和了解。
必学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
必学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一、力学基础1. 力的概念与分类a. 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够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分类:按照作用方式,力可分为接触力(如摩擦力、弹力)和非接触力(如重力、磁力)。
2. 力的合成与分解a. 原理: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点,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合力。
b. 方法: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3. 牛顿运动定律a.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b.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c.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摩擦力a. 定义:物体在接触面上滑动或有滑动趋势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b. 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5. 压强a.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b. 公式:P=F/A,其中P为压强,F为作用力,A为受力面积。
6. 浮力a. 原理:物体浸入流体中时,受到的向上的力。
b. 公式:F_buoyant = ρVg,其中ρ为流体密度,V为物体在流体中排开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二、能量与功1. 功的概念a. 定义:力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时所做的工作。
b. 公式:W=Fscosθ,其中W为功,F为作用力,s为位移,θ为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2. 机械能a.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K=1/2mv^2,其中m为质量,v为速度。
b.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c.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3. 功率a. 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b. 公式:P=W/t,其中P为功率,W为功,t为时间。
三、热学基础1. 温度与热量a. 温度:表示物体热冷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开尔文表示。
初中物理最全知识点
初中物理最全知识点1.运动与力-运动的描述与属性: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力的定义、力的分类、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静止状态-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动力学-动量: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冲量:冲量的定义、冲量-动量定理-动能:动能的定义、动能定理-功:功的定义、功率3.压力与浮力-压力:压力的定义、压强、液压原理-浮力:浮力的定义、浮力原理、浮力与物体的浮沉关系、浮力的应用4.热学-温度与热量:温度的定义、摄氏度与开氏度、热量的定义与传递-热传导:热传导的基本方式、导热系数、热传导的应用-热膨胀:热膨胀的原理、线膨胀、面膨胀、体膨胀、应用5.光学-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传播方式、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的成像、镜像与实物的关系-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的条件与应用-光的色散与光的成像:光的色散现象、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6.声学-声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声波的产生方式、声波的传播方式、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和频率、倍音-声的反射与共鸣:声音的反射定律、共鸣的原理-声音的质量与音乐:声音的音质、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噪声的危害与防护7.电学-电荷与电场:电荷的性质、电场的概念、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电流与电路:电流的定义、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导体、负载)、欧姆定律-电阻与电功率:电阻的概念与分类、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电功率的计算-静电感应与静电电荷的消除8.磁学-磁场与磁力:磁场的概念与性质、磁力的产生与应用-磁效应与电磁感应:磁效应的概念和应用、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应用(发电机、电动机)-磁场的力线:磁力线的定义和性质、磁感应线和磁场的关系9.相互作用及能量转化-弹力:弹簧的弹性力、胡克定律-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高度势能与机械能:高度势能的概念与计算、机械能的守恒与转化10.常见仪器的使用与原理-显微镜的使用与原理-望远镜的使用与原理-电流计和电压表的使用与原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原理-杠杆原理与应用。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点总结一、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力是一种导致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2. 力的计算: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1N等于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加速度为1m/s²的力。
3. 力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4. 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单位为帕(Pa)。
5. 压力的计算:压力等于垂直于单位面积的力的大小。
二、机械能和功1. 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是物体在运动或静止过程中具有的能量形式,分为动能和势能。
2. 动能的计算: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再乘以1/2。
3. 势能的计算:势能等于物体在重力场中的高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4. 功的概念:功是力使物体发生位移时所做的功。
5.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的余弦值,再乘以位移的大小。
三、机械运动1.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距离,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2. 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物体绕平衡位置作周期性往复运动。
3. 力的平衡:平衡力是指施加在物体上的各个力之和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指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二定律指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牛顿第三定律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
四、压强和浮力1. 压强的概念: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压强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垂直力的大小。
2. 压强的计算:压强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3.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没物体的向上的支持力。
4. 浮力的计算:浮力等于被浸没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五、光学1. 光的传播:光可以在真空、空气、物质等介质中传播,光的传播是一种电磁波的传播。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遇到表面发生反射,遇到不同密度的介质发生折射。
3. 光的成像:透镜和反射镜都可以成像,成像分为实像和虚像。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以下是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路程等概念。
运动的测量:测量工具和方法,如米尺、秒表、打点计时器等。
2. 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等。
力的种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张力等。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F=ma。
3. 能量和功
能量的概念: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功的概念:物体受到的力沿着位移方向所做的功。
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输入功。
4. 电路和电流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开关、负载等。
电流的定义: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净电荷量。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5.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的概念:磁铁、电流等产生的磁场。
安培力定律: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6. 光学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折射、反射等。
光的反射和折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等概念。
光的成像: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等。
7. 声学
声音的传播: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等。
声音的反射和折射:回声、混响等现象。
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txt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txt一、基本概念1.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力学和运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
2.物理量物理量是可以用物理方法测量的量,如长度、质量、时间、速度等。
3.单位制国际单位制(SI)是现代各国所普遍采用的单位制,包括国际基本单位和国际推导单位。
4.测量测量是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比较的过程,测量的结果用数字表示。
测量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之分。
5.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准确值之间的偏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二、运动学1.位移、路程和位移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置变化。
路程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走过的路径长度。
位移是由位置矢量表示,路程是标量。
2.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速度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加速度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率的物理量,是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可为正、负、零。
4.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在重力作用下的一种特殊的一维运动,其特点是竖直方向的速度呈等加速度变化。
5.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是抛体同时具有水平速度和垂直初速度的运动。
若不考虑阻力,抛体的轨迹是抛物线。
6.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物体在围绕一个固定轴线做圆周运动时的一类运动。
7.相对运动相对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所观测到的运动情况不同。
三、力学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若外力合力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所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功和能量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结果。
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
3.机械能守恒定律封闭系统中,只受内力的守恒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
4.弹性碰撞当两个物体发生弹性碰撞时,动量守恒与动能守恒。
5.不完全弹性碰撞当两个物体发生不完全弹性碰撞时,一部分动能消失,机械能不守恒。
6.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接触物体表面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影响。
7.抛体运动抛体运动是有一个初速度的物体以一定的角度被抛出,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做抛体运动的运动。
物理知识点全面总结初中
物理知识点全面总结初中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分类:重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拉力、推力、浮力等。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点,可以合成一个等效的合力;同样,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分力。
4.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一致。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5. 运动的描述:-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每秒(m/s)。
- 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运动。
-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二、能量和功1. 能量的概念:物体由于其状态或位置而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2. 能量的分类:- 动能: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由于物体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 内能: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3.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总能量保持不变。
4. 功的概念:力作用于物体并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时所做的工。
5.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公式为 W =F × d × cosθ,其中θ 是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三、机械1. 杠杆原理:通过改变力臂长度,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效果。
2. 滑轮系统:利用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实现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
3. 斜面原理:通过增加作用距离,减小所需的力来移动物体。
4. 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反映了机械做功的效率。
四、热学1. 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PDF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PDF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1.物理学的基本概念2.运动学3.力学4.热学5.光学6.电学7.声学1.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物质的运动、能量的转化、力的作用、波动等物理现象的规律性。
物理量:用来描述物理现象的量物理单位:用以量度物理量的单位2.运动学运动: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叫做运动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运动的描述:位置、速度、加速度3.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没有合外力作用于物体牛顿第二定律:F=m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加速度a牛顿第三定律:对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的两个物体的质量不同4.热学温度:物体热平衡状态下的热力学状态量,表示物质的热运动状态热量:物体传递热的过程中,由于热传递所使得的物体的内能的变化量传热方式:传导、辐射、对流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热能不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5.光学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偏振光的成像:凸透镜、凹透镜、平凸透镜、平凹透镜眼的成像:眼球对图像的反射、折射、成像6.电学电荷:物体电荷的基本分子电场:电场的强度和电势电势差:单位电荷在电场中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移动的能量差电流:电荷流动或移动的电量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遇到的阻力7.声学声波的传播、反射、干涉、共振声源:振动体声音的特性:音调、音强、音色。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3篇)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运动与力1.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2. 运动的类型: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3. 力和力的效果:力的性质、力的作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与分力4. 惯性:惯性的概念、物体的质量与惯性的关系5. 牛顿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6. 弹力: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的关系、Hooke定律二、能量与能量转化1. 功:功的概念、功的计算2. 功率:功率的概念、功率的计算3. 机械能:势能的概念、动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4. 能量转化:机械能的转化、能量转化的效率三、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光线的传播方向、光的反射和折射2.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规律、反射成像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透镜的成像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分光光谱5. 光的传播和吸收:光的传播、光的吸收与透过四、声学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方式2. 声音的特点:音调、音量、音质3. 声音的反射:声音的反射规律、声音的回声4. 声音的共振:共振的概念、共振的条件5. 声音的传播和吸收: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吸收与衰减五、静电学1. 电荷和电场:电荷的性质、电场的概念、电荷间相互作用2. 电场线和电场强度:电场线的性质、电场强度的概念、电场强度的计算3. 静电力:静电力的性质、静电力的计算、静电平衡4. 电场中的电势:电势能的概念、电势的概念、电势差的概念、电势的计算5. 电容和电容器:电容的概念、电容的计算、电容器的结构和类型6.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的概念、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六、电流和电磁1.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概念、电流的计算、电路的概念、电路图的画法2. 电阻和电阻器: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电阻器的结构和类型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概念、欧姆定律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4. 简单电路中的互动电磁效应: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规律、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七、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的概念、热量的概念、热平衡与温度计2. 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3. 物体的热性质:热膨胀、热容、比热容4. 热机和热效率: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效率的计算5. 相变和气体定律:相变的概念、气体定律的概念、气体状态方程八、原子和分子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电子层、原子的化学性质2. 原子团: 分子的组成、分子的结构、分子的化学性质3. 元素和化合物:原子的周期表、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4. 分子量、摩尔和化学计算: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摩尔和化学计算、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二)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物质的运动规律以及自然界中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力学1. 基本概念- 物质:构成物体的材料- 质量:物体惯性的量度,与重量不同- 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推动或拉动作用- 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2. 力学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外力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的等效力-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4. 摩擦力- 静摩擦力:阻止物体开始运动的力- 动摩擦力: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5. 压强- 定义: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P = F/A(P为压强,F为压力,A为面积)6.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流体重量- 浮力的计算:F_b = ρVg(F_b为浮力,ρ为流体密度,V为物体在流体中排开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7. 功、能量和功率- 功:力作用于物体并使物体移动的量度,W = Fd(W为功,F为力,d为位移)- 动能:运动物体的能量,K = 1/2mv^2(m为质量,v为速度) - 势能:物体因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P = W/t(P为功率,W为功,t为时间)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物体热冷程度的度量- 热量:物体间能量转移的量度2. 热传递方式- 导热: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振动传递- 对流:热量通过流体(气体或液体)的宏观流动传递- 辐射:热量以电磁波形式传递3. 热膨胀- 定义: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的现象- 线膨胀:物体长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加4. 气体定律- 波义耳定律:在恒温条件下,气体压力与体积成反比- 查理定律:在恒压条件下,气体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盖-吕萨克定律:在恒容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温度成正比三、光学1. 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平面镜:光在平滑表面上的反射2. 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速度和传播方向改变- 斯涅尔定律:n1sinθ1 = n2sinθ2(n为折射率,θ为入射角和折射角)3. 光的色散- 定义: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速不同,导致光分散成不同颜色4. 光的干涉和衍射- 干涉: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光强增强或减弱的现象- 衍射:光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四、电学1. 静电学- 电荷:物质带电的量度- 库仑定律:两电荷间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 电路基础- 电流:电荷的流动,I = Q/t(I为电流,Q为电荷量,t为时间) - 电压:电势差,V = W/Q(V为电压,W为功,Q为电荷量)-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R = V/I(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3. 欧姆定律- 定义:在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4. 电能和电功率- 电能:电流做功的能量,W = VIt(W为电能。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分类2. 牛顿第一定律3. 牛顿第二定律4. 牛顿第三定律5. 摩擦力6. 弹力7. 重力8. 浮力二、机械运动1. 速度和加速度2. 运动的图示3. 匀速直线运动4. 加速直线运动5. 自由落体运动6. 斜抛运动7. 圆周运动三、声和光1. 声的传播和性质2. 光的传播和性质3. 光的反射4. 光的折射5. 光的色散6. 镜子和透镜四、电和磁1. 静电2. 电流和电路3. 电阻和电功率4. 磁铁和磁场5. 电磁感应6. 电磁铁和电动机五、热和能1. 热和温度2. 内能和物质的状态变化3. 热传递和传热方式4. 热量和机械功5. 能量守恒定律6. 能源和能量转换六、能源利用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2. 能源的转换和利用3. 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七、科学与技术1. 科学方法和科学原理2. 科学实验和观察3. 发明创造和科技应用4.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八、物理与社会1. 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物理学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影响3. 科学素养和科学伦理总结初中物理涵盖了力和运动、机械运动、声和光、电和磁、热和能、能源利用、科学与技术以及物理与社会等多个知识点。
通过学习物理,学生对世界万物的运行和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培养了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知识不仅在学科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日常生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因此,初中物理的学习既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伦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力学1. 基本概念:物质、质量、体积、密度、力、运动。
2.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
3. 力的作用:重力、摩擦力、弹力、浮力、支持力。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三角形法则。
5. 压强:压力、受压面积、压强的定义和计算。
6. 杠杆原理:杠杆的五要素、力臂、力矩、杠杆平衡条件。
7. 简单机械:斜面、楔子、滑轮、螺旋。
8. 功和能: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功率、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
# 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概念、热量的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2. 热膨胀:物质的热膨胀现象、线膨胀、体膨胀。
3. 物态变化:熔化、凝固、蒸发、凝结、升华、凝华。
4. 内能与热机:内能的概念、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效率。
# 声学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波的产生、声波的传播介质、声速。
2. 声音的特性:响度、音高、音色。
3.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回声、吸音材料的作用。
4. 声的利用:声音在通讯、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 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2. 平面镜和曲面镜:镜像的形成、镜面反射、球面镜的成像。
3. 透镜:透镜的成像原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4. 光的色散:色散现象、光谱、色光的三原色。
5. 光的干涉和衍射:干涉条纹、单缝衍射。
# 电学1. 静电学:电荷、库仑定律、电场、电势、电容。
2.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形成、电路的基本组成、欧姆定律。
3. 串联和并联电路: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简化。
4. 电功和电功率: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概念、能量守恒。
5. 磁场:磁场的概念、磁力线、电磁铁。
6.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
# 现代物理初步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电子排布、原子核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知识点基本概念
初中物理知识点其实并不多,大多是是物理概念类的东西了,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初中物理知识点基本概念,望大家好好复习。
1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2第二章声现象9.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
表、超声波碎石。
3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4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25.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26.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7.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28.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
29.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另: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30.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
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3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3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33.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红外线烤箱、电视遥控(2)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验钞、杀菌5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3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5.平行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图:通过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36.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原理);另:当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用来测焦距),当u=f时无法成像。
37.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38.老年人戴的老花镜是凸透镜,近视眼患者戴的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6第六章质量与密度39.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40.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41.密度的计算公式:p=m/v。
42.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体积,用公式计算出该物体的密度。
43.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体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即热胀冷缩。
(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
)44.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7第七章力45.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4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7.力是物体对
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8.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49.重力:G=mg(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8第八章运动和力50.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1.二力平衡的条件:(1)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2)大小相等;(3)方向相反;(4)在同一条直线上。
52.平衡状态:(1)静止(2)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且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为0 N。
5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初中物理知识点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