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合集下载

基于层次分析法探讨主导产业的选择

基于层次分析法探讨主导产业的选择

基于层次分析法探讨主导产业的选择作者:陆伟伟来源:《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04期【摘要】不同产业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各国的产业结构变动表明产业的重要性。

主导产业对其他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运用MATlAB确定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认为在主导产业选择因素中,按重要程度排列为: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利率、区域增加值比重、需求收入弹性、比较资金利税率、发展前景。

采用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并就层次分析法的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根据结果,对主导产业的选择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主导产业;比较优势;层次分析法;MATAB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目前正在发生世界性的产业结构变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避免的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造。

经济发展的规律证明,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扶植日益重要。

主导产业,不仅自身有较强的增长趋势和增长潜力,同时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都有较大的带动效应。

可见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导向与推动作用。

因此正确选择主导产业是制订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合理的主导产业评价体系,对主导产业的选择有较大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主导产业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首次提出的,认为其“将造成很高的增长率并带动这一经济中其他方面的扩充力量”。

换言之,主导产业就是指在区域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根据其资源、技术、市场、劳动力和产业基础等因素中所选择出来的有发展前景并且能够带动区域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

崔功豪等人认为它对推进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随着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不同学者对主导产业选择的衡量指标也有不同的看法,国内一些学者提出了具体的指标。

郭克莎认为产业的增长潜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

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

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

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
答: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进步率:主导产业应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能够引领和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

2. 增长率:主导产业应具有较高的增长率,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3. 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主导产业应具有较高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即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效应,能够拉动和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4. 带动就业能力:主导产业应具有较强的带动就业能力,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城乡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结构调整。

5. 可持续发展能力:主导产业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符合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趋势,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6. 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主导产业应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地区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标准,并结合地区的
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潜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浅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浅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浅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壮大,农业区域经济的开发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在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是至关重要的。

主导产业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农业区域经济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那么,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浅析。

需要考虑的是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而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优势。

一些地方的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粮食作物,而另一些地方则适宜发展畜牧业。

一些地方可能地处交通要道,适合发展物流和加工制造业。

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选择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的产业。

需要考虑的是市场需求和产业前景。

选择主导产业时,不仅需要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还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产业前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发展有机农业成为了一些地方的主导产业。

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选择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要不断关注市场需求和产业前景,选择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产业。

需要考虑的是农业区域的产业配套和产业互补。

农业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而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与当地现有产业进行配套和互补。

一些地方发展水稻种植作为主导产业,同时加强水稻的加工和销售,形成完整的水稻产业链。

又一些地方发展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同时加强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形成完整的畜产品产业链。

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产业的配套和互补,选择有利于形成完整产业链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产业。

需要考虑的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要充分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些地方选择发展煤炭和化工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却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浅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浅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浅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1. 引言1.1 主导产业在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的重要性在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主导产业作为拉动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决定着该地区的经济繁荣与发展速度。

主导产业所选择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不仅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和经济布局,还直接涉及到农民收入增长、就业机会增加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

主导产业在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和加以有效引导和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才能够实现农业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振兴的目标。

2. 正文2.1 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1. 首先要考虑该产业在当地的资源禀赋情况,即主导产业应当与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情况相契合,以便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优势。

2. 其次要考虑主导产业的市场需求情况,即该产业的产品是否有市场竞争力、市场需求量是否足够大,以及市场价格是否稳定等因素。

3. 还应该考虑主导产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能力,即该产业是否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否能够顺应市场变化、适应未来发展趋势。

4. 还需考虑主导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即该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如何,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5. 还应考虑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效应,即该产业是否能够促进当地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集群效应,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2.2 主导产业选择的考虑因素主导产业选择的考虑因素包括多方面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的规模和潜力是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考虑该产业在当地的规模大小及发展潜力,以确保能够为当地经济带来持续的增长和发展。

产业的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也是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需分析该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以及未来的市场需求是否能够支持该产业的长期发展。

产业的资源禀赋和技术支持也是主导产业选择的关键考虑因素。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之间由于资源条件不同、生产技术水平不同,主导产业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那么,主导产业选择需要注意哪些呢?(一)、竞争优势明显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主导产业不仅应该具有更强的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应该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从而不断将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

从主导产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其壮大是现有产业优势得以利用并不断改进、提升并转变为竞争优势的过程。

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支柱产业,应该具有预期的产业优势,主导产业的壮大实质上是支柱产业和产业优势的动态发展过程:现实的支柱产业是主导产业(即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现实的产业优势是主导产业的优势(即预期的产业优势)得以创建、积累的条件。

因此,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察备择产业现有的产业优势及其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判断其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二)、内生增长能力强主导产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只是其外在表现,而产业的内生增长能力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必须选择内生能力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迈克尔・波特(2003)从生产要素的角度阐述了内生能力对产业竞争优势重要性的机理。

他将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类。

其中,基本生产要素大都是天然禀赋,是既定的条件,高级生产要素是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来自后天创造。

当产业发展面临选择性的劣势时(如土地昂贵、天然资源缺乏等),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通过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将基本生产要素带来的劣势消化,并创造出产业的竞争优势。

这种创造力主要依靠的是以创新力为主体的产业内生能力。

早在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中,就提出了创新是产业兴衰的主要动力,是产业内生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主导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因为有了创新,主导产业的增长率就会大大超过国民经济总增长率。

创新通过多方面的作用来影响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首先,创新氛围可以培养劳动者对产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敏感,尤其是对创造性要求高的产业;其次,不断创新可以通过完善现有生产要素供给状态、创造或调节现有生产要素供给等方法来改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第三,创新可以不断带来新的投资领域、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进而影响需求结构;最后,对于产出需求弹性较大的产业,创新可以通过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而吸引生产要素的流入,从而提高产出的数量并有可能获取较高的收益;而对于产出需求弹性较小的产业,创新通过需求的相对缩小而引起生产要素的流出。

浅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浅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浅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一直是一个关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农业区域经济中,选择适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潜力的主导产业,可以有效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

本文将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主导产业选择进行浅析。

一、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在进行主导产业选择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

西部地区的丰富水资源和广阔草原适宜发展畜牧业,而南方地区的气候和土壤适宜发展水稻、茶叶等农作物。

要考虑当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能力。

主导产业应当符合市场需求,能够获得较好的销售收益。

要考虑产业链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主导产业应当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

要考虑主导产业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主导产业应当能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破坏生态环境。

1. 农业区域在农业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当以农业生产为主。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可以选择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不同的主导产业。

比如在江南地区,水稻、茶叶、蔬菜等农作物是主要的种植业;而在西北地区,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则是主要的种植业。

在畜牧业方面,西部地区的牧业发展潜力大,可以选择牛羊养殖等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

渔业方面,在沿海地区可以选择海水养殖、海捕捞等渔业作为主导产业。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一些农业区域开始向工业化农业转变。

此时,可以选择适宜的工业化农业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比如农产品加工、农业生产资料制造、农业科技服务等产业,可以成为工业化农业区域的主导产业。

这些产业可以带动当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一些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可以选择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主导产业。

比如山区可以选择发展特色果蔬、中草药等种植业,可以选择特色畜牧业如土鸡、土猪、牛羊等养殖业,同时结合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产业,形成特色农业旅游区。

经济转型期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以广西柳州市为例

经济转型期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以广西柳州市为例
( 二) 主 导 产业 的选 择 基 准
业的专 门化程度 。 表1 柳 州市 重 点 行 业 的 主 要数 值 比较
该 产 业 产 值 占全
部产业总产值 的
比重( %)
区位商
目前主导产业 的选择 还没有一个 统一 的基 准 , 受关 注较 多 的 主要有 收入 弹性 、 生产率 、 区位商 、 产业关 联度 以及生 产力发展 阶 段 相适 应等五大基准。收入弹性基准是从需求的角度对主导产业 进行选择, 侧重考虑 市场需求 对 区域 产业 成长 的导 向作 用。生产 率上升基准是从供 给的角 度说 明主导产业应该是生产率高和上升 率快的产 业, 生产 率上升率 快意味着 投入减少 、 成本 降低 、 收益增 加 的 速 度 加 快 。 区 位 商 是 反 映 区域 产 业 结 构 中 专 业 化 部 门 及 其 专业化程度的定量指标 , 是指一个地区某一部 门经 济指标( 产值就 业人数等) 在本地 区 的 比重 与全 国 同一部 门在 全 国的 比重之 比。 而著名经济学家赫尔曼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 的“ 关联 度基准 ” , 即 应用产业投入产出法 , 以“ 前 向关 联 系数” ( 感 应度 系数 ) 和“ 后 向 关联系数” ( 影 响力 系数 ) 来选 择主导产业 。罗斯 托的经济增长 阶 段论按经济发展水平 、 特点等把人类经济发展阶段 分为六个 阶段 , 不 同的阶段的主导产业 的选择也会有 所不同 , 这 样有利于有效 地 配置资源 , 降低 主导产业发展 的机会成本 。 三、 主 导产 业 的选 择 与发 展 实证 分 析 — — 以广 西 柳 州 市 为 例
构 调整的重要 内容 , 而 区域 主导产业及 主导 产业群是 区域经济 发 展 的带动力量 , 是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变 的核心 , 所以区域 的主导 产业 的选择 与发展是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

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

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在选择主导产业时,我们需要考虑一些标准来指导我们的决策。

主导产业的选择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产业的发展前景。

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能够为国家或地区带来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

我们需要关注该产业的市场需求是否持续增长,技术是否具有创新性,以及是否具有较高的盈利空间。

只有在产业发展前景良好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选择其作为主导产业。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产业的比较优势。

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为国家或地区带来更多的外汇收入。

我们需要考虑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是否具有技术、成本、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只有在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时,我们才能够选择其作为主导产业。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产业的对外依存度。

一个具有高度对外依存度的产业,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波动和变化的影响,从而带来一定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那些对外依存度相对较低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以降低国家或地区经济的风险。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产业的对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拉动效应。

一个具有良好拉动效应的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产业链条,为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那些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以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主导产业的选择需要考虑产业的发展前景、比较优势、对外依存度和对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拉动效应等因素。

只有在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我们才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各位创作者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能够认真思考以上几点,做出理性的决策。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述评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述评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述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成为了各地政府和企业的重要任务。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因此,如何科学地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产业链分析法
产业链分析法是一种从产业链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发展的方法。

通过对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分析,找出产业链上的瓶颈环节和发展机会,从而确定区域主导产业。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找出产业链上的瓶颈环节和发展机会,但是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知识。

二、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一种从产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发展的方法。

通过对产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找出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是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三、专家咨询法
专家咨询法是一种从专家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发展的方法。

通过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找出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但是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选择方法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产业的特点、地域的优势和劣势、政策的支持等因素,才能够科学地选择区域主导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浅析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发展对策

浅析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发展对策

经济私营企业的活力,我们的建议是:(1)政策法规:首先是做好“开源”,资本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原因,因此利用金融服务业市场开放扩大的契机,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办好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时,适时有条件的发展其他融资平台,促进多种融资渠道的形成;其次,由于思想观念,历来有把公有制经济发展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看法,从而导致了一些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公平待遇问题。

对此笔者建议创造条件,逐步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难———调整并强化相关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主要体现在区域银行为小微企业、乡镇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以解决其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和融资难等问题。

(2)破除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受阻还存在着缺乏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管理培训、创业辅导、科技扶持、投资咨询等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再者社会上“仇富”、“怕富”和“劫富济贫”等不正常的心态,都阻碍和严重影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因此,要逐步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创业发展环境和法制化的财产保护体系。

(3)加强规范引导:工业化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发生演变的过程。

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在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针对我省资源丰富而制造业生产深度与产品附加值低的现状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普遍存在着实力弱、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抗风险能力差、产业分布狭窄等问题,在鼓励其发展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大对非工业经济的教育、引导、规范、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和水平,为起步发展中的企业提供良好生存环境,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较快地形成规模经济,促进生产深度的深化和产业链的延长,从而达到不仅强化现有核心优势产业、培育切合贵州资源禀赋的新生产业,同时将竞争劣势转变为优势,最终有利于贵州的经济发展。

五、结语上述所讨论的贵州近年来非工业经济中规模以上私营企业生产深度和非工业经济发展的联系,只是实证的一个方面。

更为紧密的相关分析和检验并未在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之内。

区域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选择比较

区域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选择比较

区域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选择比较本文通过对区位商分析法的介绍,并以我国的东北和西南地区的区域产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最后指出发展区域主导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比较优势区位商区位商分析方法区位商是区分地域分工格局的基本指标,它说明在地域分工中,某种产业或产品生产区域化的水平,通过产业或产品生产区域化的比较,也就显现出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是现代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优势的指标。

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它是一个地区某种产业生产产值(或劳动力人数)在该地区所有产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产业产值占全国所有产业该指标的比重之比。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Q=(Xai/Xa)/(Xi/X)其中:Q为产值区位商;xai为a地区i产业的产值;xa为a地区所有产业的产值;xi为全国i产业的产值;x为全国所有产业的产值。

当Q>1,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超过全国水平,意味着该产业在该地区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Q值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大。

在考察确定主导产业时,一般只有区位商大于1的部门才能构成该地区的基础部门,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当Q<1,则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其规模具有比较弱势。

Q值越小,比较弱势越明显。

区位商分析方法在产业比较优势分析中的实证运用为了便于分析和解释区位商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本文在对我国东北和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比较分析时,从三次产业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业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

第一产业主要是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选取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这5个行业。

东北地区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西南地区主要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3省1市。

(一)具体计算与结果首先将东北和西南两个地区各行业的产值分别与全国水平进行比较,即计算出Q1、Q2,然后再将西南和东北两个地区之间进行比较,即计算出Q,文中计算出的是东北地区相对于西南地区各产业的产值区位商,结果如表1所示。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努力寻找并发展适合自身的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一个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决策,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就业情况以及国际竞争力。

在选择主导产业时,有多个基准可以参考。

首先,一个主导产业应该具备市场需求旺盛的特点。

只有市场需求充足,才能保证产业的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

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趋势,以便选择一个具有市场潜力的产业。

一个主导产业应该具备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具有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产业,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保持竞争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要考虑该产业是否具备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是否能够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第三,一个主导产业应该具备资源优势。

资源优势是一个地区选择主导产业的重要依据之一。

资源可以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金等。

一个地区如果具备某种资源的优势,可以选择以此作为主导产业,以便更好地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区的资源优势,并将其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第四,一个主导产业应该具备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选择一个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变得尤为重要。

这样的产业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便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一个主导产业应该具备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是一个产业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份额和利润,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

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要考虑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浅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浅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浅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既可以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还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主导产业的选择是农业区域经济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浅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的原则和策略。

选择主导产业要考虑农业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

不同农业区域拥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和气候优势,因此需要根据这些资源禀赋选择适合的主导产业。

如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生产的蔬菜、水果等耐贮藏期短的特产,适合于新鲜市场的需求;而盐碱地则适合种植青稞、盐碱地苏打蓬等耐盐碱作物。

选择主导产业要考虑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

主导产业应该有良好的市场需求,能够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并且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

由于中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养生保健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种植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草药或养生蔬菜等产业将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农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也能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选择主导产业要考虑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农业区域经济开发需要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的效率,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的利用率,并且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选择节水农业和有机农业作为主导产业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选择主导产业要考虑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主导产业的发展。

选择主导产业时要结合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培训需求,推动农民的技能提升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农业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可持续性和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因素,以实现农业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关联效应基准: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引导带动作用,主要通过其关联效应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考虑其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选择具有较大影响效应的产业。

2.收入弹性基准:这一基准是从市场需求出发,选择那些市场需求大、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这样可以保证产业的需求增长随同国民收入增长而增长,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生产率上升基准:主导产业应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上升率,即该产业的要素生产率应高于其他产业的生产率。

这样可以保证主导产业能够快速吸收和应用科技成果,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贡献率。

4.筱原二基准:这是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为规划日本的产业结构提出的准则,包括“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

收入弹性基准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使产业的需求增长随同国民收入增长而增长且结构相适应的原则。

生产率上升基准是从社会供给方面使产业结构趋势走向合理化的准则。

5.赫希曼连锁效应基准:这是指一种产业的发展通过投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的带动作用。

赫希曼把连锁效应区分为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前者指一部门对其它部门的中间产品投入或是其他部门对本部门中间产品的需求;后者指一部门生产过程中其它部门中间产业的投入。

6.罗斯托基准:这是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对主导产业选择提出的准则。

罗斯托在借用赫希曼的前向、后向联系思想的同时,提出旁侧波及联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联系更广泛的基准——扩散效应基准。

总的来说,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考虑产业的关联效应、收入弹性、生产率上升率等因素,还要考虑产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因素。

同时,主导产业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其间接社会效应,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论中原城市群主导产业的选择

论中原城市群主导产业的选择

中原城市群主导产业的选择引言中原城市群是指中国地理上横跨河南、山东、河北三个省份的城市群,包括郑州、洛阳、石家庄、济南等多个城市。

由于中原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因此在确定主导产业方向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原城市群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促进中原城市群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1. 中原城市群主导产业的现状分析中原城市群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具备发展多种产业的潜力。

目前,中原城市群的主导产业主要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1.1 农业中原地区拥有较为肥沃的土地资源,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大豆、小麦、玉米、棉花等是中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其中小麦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农业在提供食物和农产品的同时,也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

1.2 工业工业是中原城市群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并且有着完善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

因此,中原地区的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具备竞争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3 服务业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原地区的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金融、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在地方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中原城市群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历史遗迹、文化景观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2. 中原城市群主导产业的选择的挑战和机遇选择中原城市群的主导产业需要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2.1 挑战•资源限制:尽管中原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但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下,资源面临一定的限制。

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资源,是中原城市群产业选择的重要挑战之一。

•环境压力: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是中原城市群面临的重要挑战。

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产业结构升级: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还存在着不合理和不平衡的问题。

如何推动产业的升级,使得经济更加多元化、高效率,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

从产业关联度看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

从产业关联度看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
表一 20 0 0年 中 国 各产 业 部 门 的 影 响 力 系 数 和 感 应 度 系 数 表 部
农 业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 第 一 产 业 中 。 感 应 度 系 数 为
16 . 7,影 响力 系数 为 0 7 4 0 . 0 。农 业 为 工 业 和其 它 7 制 造 业 提 供 原 材 料 。但 由 于 农 业 弹 性 比较 小 ,每 年 的供 给 比较 稳 定 ,且 大 部 分 为 最 终 产 品 ,而我 国 的农 业 大 多 仍 然 处 在 以 传 统 手 工 劳 动 为 主要 生 产 方 式 的低 水 平 阶 段 。 因 此 影 响 力 系 数 比较 低 。
维普资讯
园叵譬吾竭鎏瞄j■ 沧研究
理 产 业 政 策 的有 力 工 具 。美 国经 济 学 家赫 希 曼 曾 经 指 出 :发 展 中 国 家 选 择 主导 产 业 时 ,应 该 把 产 业 关 联 度强 的 产 业 作 为 主 导产 业 。 他认 为 这 些 产 业 能 对 较 多 的 产 业 产 生带 动 和推 动 作 用 。 即较 强 的前 向关 联 和后 向关 联 。
, ,
主导 产 业 的

件。


问题 提 出
回顾我 国的经 济发 展历程 ,可 以看出 改 革 开 放 和 现 代 化 建 设 已 取 得 了 巨 大 成 就 ,全 国经 济 和 社 会 面 貌 发 生 了深 刻 的 变 化
如何 使 经 济 持 续 高 速 发 展 保持 良好 的发展 态势 ,政府需 要从宏 观上对产业结构进行 战略调整 正确地选 择主导产业 .
须 是 其 他 部 门的 1 5倍 。 因 此 。当经 济 增 长 加 快 . 7

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探析

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探析

引 申为六个 阶段说 , 出经 济 增 长 的 各 个 阶段 都 存 指
在 相应 的起 主 导作 用 的产业 部 门 。 ]
收 稿 日期 : 0 卜0 — 6 2 1 52
目标 。针 对 日本经 济 发 展 的新 形 势 , 日本 产业 结 构
审议 会提 出 了两个选 择 主导产 业 的基准 。过密 环境
发展 , 而促进 整 个 国家 或 者 区 域 的经 济 腾 飞 。产 从
业 关 联效 应是 进行 主导 产业 选择 中一 个重 要 的参考 标准 。在 实 际选择 过 程 中 , 当选 择 那 些 产 业影 响 应 广 度 比较 大 、 动效 应 比较 大 的产 业 优 先 发展 主导 带
( ) 一 赫希 曼基 准
美 国经济 学家 艾 伯 特 ・赫 希曼 在 他 的著 作 《 经 济发 展 战略 》 一书 中提 出 了主导 产业选 择 的基 准 _ 。 】 ] 他认 为 , 产业 关联 效 应 可 以促 进 资 本 积 累 并 带 动市
场取 得更 大 的效益 。不 同区域范 围内的 主导产 业都
2 1 年 7月 O1
J 12 1 u. 0 1
主 导产 业 的选 择 理 论 探 析
杨 歌 , 管 华
( 州 师 范 大 学 城 市与 环 境 学 院 , 苏 徐 州 2 1 1) 徐 江 2 16
摘 要 : 同时期 的主 导产 业 的产 值 增长 都会 带 动 区域 经济 的发 展 , 不 因而 主导产 业 的选 择就 决 定 了区域 主 导产 业的发 展方 向, 而带 动相关 产 业 同步发 展 。 文章 围绕 主 导产 业 的选 择 的理 论 问 从 题, 分别从 主导产 业选择 的基 准 、 条件 和原 则 方面 分析 探讨 , 主导 产 业 的选 择提 供 了一定 的理论 为

县域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选择探讨

县域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选择探讨

三、 县域主导产业培育
县域主导产业培育在基于上述主要原则的指导下 , 需要从 区位、 资源、 产业基础等 方面 出发 , 立足 于本地县情 , 科学规划 ,
重点培育。 1立足 区位实际。 . 培育主导产业
长, 县长任副组长, 成员由有关局办负责人组成, 并吸收外部专 家和优势企业负责人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具体负责组
和技术 , 各地区可能在某一方面有比较优势 , 这种优势是指不仅 与县域内其他产业相 比具有比较优势 , 同时与县域外 同类产业 相比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 2县域生态保护原则 .
目 我国许多地区的主导产业是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或 前, 优势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的, 只有保证主导产业所需要
素投人的持续性 , 才不至于因资源或要素的枯竭而使产业衰亡。 因此 ,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应突出尽 量选择那些使用可再生资源 又不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发展“ 绿色产业” 和
“ 生态经济” 。
赵英才[, 0) 2 2, 0 缺乏适合 发展中国家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 的理
论性的研究成果 ; 第三, 从研 究涉及的产业看 , 各种基准的确定 和指标设计基本上限于工业领域, 缩小了主导产业 的选择范围, 这可能与国内学者把国家主导产业理论直接应用于区域主导产
* 收 稿 日期 :o 6 6 1 2o 一O — 8
作者简介 : 赵
亮( 9 o )男 , 18 , 陕西成 阳人 ,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 研究方 向: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
维普资讯
● 赵

县域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选择探讨


资源, 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 从而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摘要: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如何通过正确选择现阶段的主导产业来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中,笔者首先考察了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争论,阐述了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与不平衡增长战略的联系,介绍了主导产业选择的若干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的主导产业的选择提出了笔者的观点。

关键词:经济发展主导产业选择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少数主导产业部门。

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发展过程,各国都把促进主导产业部门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

如何选择在经济发展过程起关键作用的主导产业,这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试图通过理论与经验的分析,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产业选择及其政策作一些探讨。

一、经济发展战略与主导产业选择论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着资源(主要指资本)稀缺,而且面临着经济结构失衡、产业部门不协调、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如何有效地配置有限的资源、怎样合理地安排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先次序,这是关系到发展中国家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和模式、遵循什么样的发展路线的大问题。

50年代中西方发展经济学界产生过一场关于发展中国家采取平衡增长,还是不平衡增长的争论。

平衡增长论从“贫困恶性循环论”“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不可分论”“产业部门相互依存论”三大论点出发,主张按消费者的偏好平衡增加生产,对各种产业部门同步投入资本,通过各部门的平衡增长,形成具有互补性质的国内市场和足够的投资引诱。

不平衡增长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将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集中配置于某些产业部门,使这些产业部门得到发展,然后通过投资的诱导机制和产业间的联系与驱动效应,带动其它部门的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增长。

然而,发展中国家既表现为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也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与技术人才相对稀缺性,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的必然性。

当然,在一定时期或者说在一定的经济成长阶段,既定的主导产业的发展被其它相关产业所制约,并产生瓶颈效应时,政府应考虑平衡增长战略,甚至将这些“瓶颈”产业作为重点产业优先发展。

不平衡增长战略的运行机制的核心在于选择诱发一系列投资效应的主导产业部门及其生产活动。

主导产业是指这样一些产业部门——“在这些部门中,革新创造的可能,或利用新的有利可图或至今尚未开发的资源的可能,将造成很高的增长率,并带动这一经济力量中其它方面的扩充力量”。

罗斯托的关于主导产业的分析为以后的发展经济学分析主导产业提供了广泛的启示。

结合先进国家主导产业部门的性质和我们对主导产业部门的理解,主导产业应为:在各产业部门中具有高创新率和高速增长能力,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的产业部门。

如何正确选择经济发展过程真正能起关键作用的主导产业部门呢?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选择标准,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经济法则:所谓经验法则就是认为一国应根据先进国家主导产业部门演进的历史顺序来确定本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主导产业部门。

第二、收入弹性基准:是指需求的收入弹性基准。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某一产品与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之比。

收入弹性基准的理论含义很明确,即政府应当重点支持那些能够提供尽可能多的国民收入的产业。

第三、生产率上升基准,亦称比较生产率基准,它以生产率上升较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生产率上升基准的理论涵义也很明确,它要求优先发展代表先进技术和较高经济效益的产业。

第四、产业关联度基准:产业关联度是指各产业在投入产业上的相关程度。

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对其它产业会产生较强的后向关联,前后关联,旁侧关联。

选择这些产业为主导产业,可以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由此看来,产业关联度基准的理论涵义也是十分清楚的;政府应当优先扶持那些可以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产业。

第五、比较优势基准:这一理论来源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以及后来的赫克夏和俄林。

这一定理主张,每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来自这个国家利用了比其它国家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或资源,每一个国家都要重点发展适合利用这种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或资源的产业,生产产品予以出口。

二、现阶段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政策取向现阶段是我国经济起飞和发展的极其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慎重选择我国现阶段的主导产业及其政策。

我国主导产业规划与选择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导产业成长规律以及本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技术进步、产业演进方向,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我国结构问题的特殊性对结构变化的影响;我国的特殊国情;在目前结构状况下,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及其变化趋势;为了改变我国现存产业结构主要弊端而要求主导产业所必须具备的结构性功能。

据此,确立我国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模型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不平衡增长与平衡增长战略相结合:要求在规划主导产业时根据不同时期分阶段采用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方式。

第二、目标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既要考虑发展目标,又要考虑市场,更重要的是把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建立在认识和利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

第三、主导产业政策与其它政策相结合。

应注意主导产业政策应用时的系统性,即主导产业政策要有其它政策与之相配合。

第四、结构协调与经济增长相结合。

把结构协调作为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目标之一。

当结构协调和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发生矛盾,也应以结构协调为重。

第五、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

选择主导产业不仅要着眼于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高度化目的,还要着眼于近期发展目标,以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此外,还须考虑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裕,自然资源相对短缺,财政紧张,外汇短缺资本不足的状况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将继续的现实,不能过分追求主导产业的资本,技术密集化。

我国现阶段怎样选择产业发展的先驱产业或主导产业呢?根据对我国各种技术进步率,产业关联度与收入弹性的计算,以及各种具体因素的分析,我国主导产业选择应在综合考虑选择基准及其具体约束条件的基础上进行。

从现在2020年应为机械工业、钢铁工业、电子工业、住宅建筑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高技术产业,其规划顺序拟为,第一阶段机械工业、钢铁工业、电子工业;第二阶段化学工业、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住宅建筑业;第三阶段机器人工业、生物工程、航天工业、信息产业等。

第一阶段的主导产业是迄今为止的我国现实的主导产业,机械工业是我国工业中的第二大产业,近几年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它的关联系数、生产率上升率和收入弹性均较高,而且机械工业中装配性行业也都使用着较多的劳动力,尤其在当前我国机械工业进入了历史最佳发展时期,把机械工业作为主导产业,不仅可以发挥机构工业的优势,发挥机械工业“前推后拉”的扩散效应。

而且机械工业的改造先行一步还降低我国的能耗和原材料消耗的水平,减低能源,原材料和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压力。

70年代前我国采取重点倾斜钢铁工业的战略,以图依靠钢铁工业关联效应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

我们未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了市场机械的功效,各产业的联系被条块分割,导致其落入自我服务的循环陷井,但这并不能将其作为否定钢铁工业主导产业的立论。

因为从收入弹性看,钢铁工业的收入弹性,在不发达国家高达2.98,另据国际钢铁协会估算,在人均GMP300美元以上的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钢材消费强度(即单位GNP的用钢量)呈上升趋势,人均GNP在3000-4000美元时达到高峰并保持相对稳定,我国正处在人均国民收入向1000美元的发展阶段过渡,钢材消耗费将以较快速度增长。

从生产率上升率来看,各国的数据共同表明;在人均收入300-1000美元的发展过程中,生产率上升较快的产业依次是机械、钢铁业。

日本经济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以钢铁工业的关联效应来看,它后向可以拉动采矿、选矿、电力煤炭、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前向又为汽车、飞机、轮船以及其它机械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由于电子工业具有低能耗、省材料等特点,其发展不仅能创造高附加值,而且又能改造传统工业,使之向节能、低耗、高效方向发展;电子工业是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服务部,是技术产业的带头和支持产业,不但传统产业的发展需要电子工业的发展,而且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的发展,也都必须紧紧地依靠电子工业,电子工业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当我国进入经济起飞时期,电子工业可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理想的主导产业。

三、扶植我国现阶段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为了实现我国主导产业的演变与转换,针对我国的国情,扶持主导产业的发展要在鼓励合理竞争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规模,在有效利用国内外技术、资金的同时,强化我国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形成有利于主导产业成长的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和市场组织结构;优先批准主导产业的骨干企业到国内外市场融资,建立促进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的经济聚集机制;加强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创新和零部件国产化步伐,尽快形成国内独立进行技术开发和设计的能力。

我国近期主导产业政策应包括:1、制定主导产业的振兴与实施计划。

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促进主导产业的合理布局,主导产业的发展是由市场来调节、靠竞争机制的。

要想较快地发展我国的主导产业,仅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

产业政策可以以弥补市场不足和失效,国家要制定统一的专项规划和产业政策。

2、国家采取切实的支持政策,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建立高效、灵活、规范的投融资机制。

主导产业大部分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保持一定的投资强度是发展主导产业所必需的。

国家应调整其组织结构,通过“资金集中、生产集中、科技开发集中”的方式,尽快使其在单一品种达到有效经济规模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总体生产规模,初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3、大力充实基础结构,促进主导产业的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各个产业的产业关联越来越紧密,主导产业的发展日益显现出群体性特征。

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求其它相关产业的相应发展。

现阶段,国家应把着眼点放在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基础设施服务,消除和缓解主导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交通、通信、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等“瓶颈”制约,使之与主导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