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合集下载

9、区域产业结构分析讲解

9、区域产业结构分析讲解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评价准则

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的选择以及对已有的产业结构的评价, 要以区域的综合区情及国家的经济大势为依据。在多种因素综合限定的边界内进行选择。区域产业结构的选择的合理性如何,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考察。

1、以形成的产业结构同区域的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能否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即在区域各种经济发展要素中, 供给比较充分、价格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 (既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是否优先、重点开发利用其相对应的产业和产品是否得到优先、重点发展。

2、区域产业系统的功能,能不能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务,即对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协调能否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区域主导产业部门是否形成, 其发展的规模是否适度。

3、区内产业间的关联度如何,特别是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协调一方面,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能否辐射区域的相关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 相关产业又是否与主导产业的发展相配合,从而是整个区域经济系统高效率地运转。

4、区域经济结构的转换力和应变能力如何。即能否充分吸收、消化外来因素,有效地将外来因素或外部投入转换为输出, 形成强大的扩张、输出能力; 能否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下, 通过组织机制的调节, 消除干扰造成的不协调状态; 能否在系统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序的同时,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的优化方向发展。

5、结构性效益的高低。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较好,并且这个较好的效益是由其产业结构带来的, 那么这个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 反之, 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不好, 而且这个较差的经济效益是由其产业结构带来的, 那么, 这个产业结构就是不合理的, 需要调整。

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

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

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

答: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进步率:主导产业应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能够引领和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

2. 增长率:主导产业应具有较高的增长率,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3. 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主导产业应具有较高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即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效应,能够拉动和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4. 带动就业能力:主导产业应具有较强的带动就业能力,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城乡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结构调整。

5. 可持续发展能力:主导产业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符合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趋势,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6. 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主导产业应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地区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标准,并结合地区的

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潜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

一、主导产业的意义

(一)主导产业的定义

关于主导产业这一概念并无统一的解释,但使用已非常广泛,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的可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按这种观点,主导产业即带头产业,即能带动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体。与主导产业概念相近的还有先导产业、增长产业和战略产业。其中,先导产业是指代表先进技术的产业;增长产业是指那些增长速度超过国民经济总体平均增长速度的那些产业;战略产业的内涵与主导产业没有不同。主导产业的概念及其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主导产业是指能引导、带动国家和区域全部经济发展的产业。就此意义上看,主导产业应是该国该区域有条件发展、有广阔的区内外市场(乃至国外)、对其它产业能产生带动作用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带头产业。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由于该类产业与其它产业关联度大,可以带动许多与其相关的产业配套发展;其二,以新技术、新产品武装其它产业,促进其它产业的发展。

2.国家和区域的主导产业是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和市场变动而有

不同发展阶段的。由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导产业(群),因此产生了产业结构发展的阶段论。战后日本工业发展先后出现三组带头的主导产业,即第一组是电力工业,带动了大耗电工业的发展(至50年代末);第二组是石油、石化、钢铁、造船等工业,这些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为若干年后到来的加工、组装工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三组是新兴的机械工业行业,如汽车、家用电器等。在我国部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表现得也比较明显。例如辽宁省,在50年代,当时的主导产业曾经是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等产业;到六七十年代,钢铁、化工等工业具有很大的活力,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到了80年代,上述产业已在相当程度上发挥不了带动作用了。新的产业,石油化工和汽车工业开始快步发展起来。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述评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述评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述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成为了各地政府和企业的重要任务。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如何科学地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产业链分析法

产业链分析法是一种从产业链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发展的方法。通过对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分析,找出产业链上的瓶颈环节和发展机会,从而确定区域主导产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找出产业链上的瓶颈环节和发展机会,但是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知识。

二、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一种从产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发展的方法。通过对产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找出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是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三、专家咨询法

专家咨询法是一种从专家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发展的方法。通过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找出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但是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选择方法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产业的特点、地域的优势和劣势、政策的支持等因素,才能够科学地选择区域主导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之间由于资源条件不同、生产技术水平不同,主导产业的选择也不尽相同。那么,主导产业选择需要注意哪些呢?

(一)、竞争优势明显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主导产业不仅应该具有更强的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应该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

从而不断将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从主导产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其壮大是现有产业优势得以利用并不断改进、提升并转变为竞争优势的过程。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支柱产业,应该具有预期的产业优势,主导产业的壮大实质上是支柱产业和产业优势的动态发展过程:现实的支柱产业是主导产业(即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现实的产业优势是主导产业的优势(即预期的产业优势)得以创建、积累的条件。因此,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察备择产业现有的产业优势及其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判断其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二)、内生增长能力强

主导产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只是其外在表现,而产业的内生增长能力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必须选择内生能力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迈克尔?波特(2003)从生产要素的角度阐述了内生能力对产业竞争优势重要性的机理。他将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类。其中,基本生产要素大都是天然禀赋,是既定的条件,高级生产要素是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来自后天创造。当产业发展面临选择性的劣势时(如土地昂贵、天然资源缺乏等),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通过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将基本生产要素带来

北大区域经济学(张辉)第五讲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北大区域经济学(张辉)第五讲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U (t )
i i
n
2、市场需求原则 、
一个产业的需求弹性高,意味着其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 一个产业的需求弹性高,意味着其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而这正是大批 量生产和加速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因此, 量生产和加速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因此,只有那些需求弹性高的产业 才有可能作为主导产业优先发展。 才有可能作为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其实质是使产业结构同经济发展和国 民收入增加所引起的需求结构相适应。 民收入增加所引起的需求结构相适应。
所有的专业化部门在地区经济中都起重 要作用, 要作用 , 但只有主导专业化部门也即主 导产业才能在地区经济中起主宰作用, 导产业才能在地区经济中起主宰作用 , 能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能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主导产业是地区经济的核心, 主导产业是地区经济的核心 , 直接决定 着地区的发展方向、 速度、 性质和规模, 着地区的发展方向 、 速度 、 性质和规模 , 其选择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主导产业 自身的发展, 自身的发展 , 而且决定着整个区域的经 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dYi dK i dLi Ti = − αi − βi Yi Ki Li
其中, 产业的技术水平, 其中,Ti为i产业的技术水平,反映了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对 产业的技术水平 产业发展演变的影响,同时体现出产品的综合质量。 产业发展演变的影响 , 同时体现出产品的综合质量 。 dYi/Yi 为 i产 产 为投资增长率, 为劳动力的增长率, 业增长率,dKi/Ki为投资增长率,dLi/Li为劳动力的增长率,αi、 业增长率, βi为系数, αi+βi=1。 为系数, 。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文献综述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文献综述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展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国内

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发展背景、理论基础、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影响因素等多个方

面对该研究领域进行探讨。

一、发展背景

经济全球化是引起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兴起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

发展,促使各地区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要考虑到其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另外,经济全

球化加速了国内市场的开放,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也进一步加强,这也为区域主

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不均衡发展现象。一些地区因为历史、地理位置、自

然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发展相对落后。开展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旨在推动落后地区的

经济发展,实现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理论基础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内生增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价值链理论等。内生增长理论强调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的完美组合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集群理论

强调同一区域内具有相似特征和互相依存的企业聚集形成的集群,能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和聚合效应,并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价值链理论则认为不同产业之间具有协同性

和关联性,产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也不是纵向的,而是横向的。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域特色、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市场

需求等。具体原则如下:

1. 找准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特点和禀赋不同,需要在此基础上确定主导产业。

区域主导产业

区域主导产业

如何发现和培育区域的主导产业

区域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较强技术进步潜力,并且在未来一段时期能保持高速增长、能够促进经济繁荣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她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之上,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及演化的主角,并随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来确定产业发展序列,从而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因此,如何准确地确定区域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一)李嘉图比较优势基准

古典经济时期,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某一产业部门如果具有相对优势,那么其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心部门,然后带动周围产业部门的发展,这一原理后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基准。该基准包括静态比较优势基准和动态比较优势基准,静态比较优势基准是以当前产业结构的相对优势选择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根据其与周围产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带动周围产业部门的发展,进而形成地区经济共同体。动态比较优势基准是指当前处于比较劣势,但未来可形成比较优势,进而成为带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新兴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二)罗斯托产业扩散效应基准

罗斯托于1960年在其著作《经济增长阶段》中提出主导产业的概念他在书中提出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及旁侧效应原理,即产业扩散效应理论。该理论认为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理应最大,因为主导产业可以将其产业优势向外扩散到其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然而,罗斯托产业扩散效应基准并没有明确指出具有可实际操作的基准判断方法,这是罗斯托产业扩散效应的不足。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关联效应基准: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引导带动作用,主要通过其关联效应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考虑其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选择具有较大影响效应的产业。

2.收入弹性基准:这一基准是从市场需求出发,选择那些市场需求大、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这样可以保证产业的需求增长随同国民收入增长而增长,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生产率上升基准:主导产业应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上升率,即该产业的要素生产率应高于其他产业的生产率。这样可以保证主导产业能够快速吸收和应用科技成果,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贡献率。

4.筱原二基准:这是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为规划日本的产业结构提出的准则,包括“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使产业的需求增长随同国民收入增长而增长且结构相适应的原则。生产率上升基准是从社会供给方面使产业结构趋势走向合理化的准则。

5.赫希曼连锁效应基准:这是指一种产业的发展通过投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的带动作用。赫希曼把连锁效应

区分为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前者指一部门对其它部门的中间产品投入或是其他部门对本部门中间产品的需求;后者指一部门生产过程中其它部门中间产业的投入。

6.罗斯托基准:这是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对主导产业选择提出的准则。罗斯托在借用赫希曼的前向、后向联系思想的同时,提出旁侧波及联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联系更广泛的基准——扩散效应基准。

总的来说,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考虑产业的关联效应、收入弹性、生产率上升率等因素,还要考虑产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因素。同时,主导产业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其间接社会效应,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及区域差异的客观实际,参照 上述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我们提出区域主导产 业判定和选择的几项基准。
1.持续发展基准。 2.市场基准或需求基准。 3.效率基准。 4.技术进步基准。 5.产业关联基准。
主导产业
政府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遵循以下原 则: ◆主导产业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发 展水平相适应 ◆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市场潜力大。 ◆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产业关联效应强。
兰州主导产业——百合加工业
药用价值:兰州百合丰富的锌元素 可调节人体机理平衡,增强人体免 疫力,对肝癌、肺癌、等病都有一 定的抑制作用。(《甘肃日报》 1988年3月5日)
兰州主导产业——百合加工业
社会经济条件
3.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兰州百合的 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因此发 展百合加工业市场前景很好,可以远 销国内外。
兰州主导产业——百合加工业
兰州百合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
题:
1.兰州百合亟待一个龙头加工企业 虽然在数量上,兰州百合加工企业占有一定的 优势,但却没有一个龙头企业。有专业人士认 为,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标准是以龙头企业为主 体,上联市场,下接基地与农户,形成利益共 同体的链条,企业化寓于产业化之中,贯穿于 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没有企业化就没有产业 化,没有龙头企业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农业产 业化。可以说,兰州百合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 很大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这也是整个产业不 能做大做强、平稳发展的核心问题。

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主导产业是指在某一地区或国家中具有重要经济地位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选择

主导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可以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选择主导产业的标准非常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选择主导产业的首要考虑因素。一个具有潜力的主导产业应能满足

市场的需求,有足够的市场规模和增长空间。市场需求的分析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来进行,以了解市场的规模、增长率、趋势和竞争状况等。

资源优势

资源优势是选择主导产业的重要依据。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

源等。选择主导产业时,要考虑该地区或国家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以确保在产业发展中具有竞争力。例如,一个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选择主导矿业产业;一个国家拥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研发能力,可以选择主导高新技术产业等。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选择主导产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环境下,选择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前瞻性的产业,可以增强地区或国家的竞争力,并为长期发展提供动力。技术创新的能力可以通过研发投入、专利数量、技术壁垒等指标进行评估。

产业链完整性

产业链完整性是选择主导产业的重要考虑因素。一个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可

以在整个价值链中获得更大的增值空间,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产业链完整性包括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到下游的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覆盖情况。选择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主导产业可以提高地区或国家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选择主导产业时不可忽视的因素。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可以实

第二章产业优势和特点

第二章产业优势和特点

第二章产业优势和特点

◇产业选择与布局

(一)主导产业确定的原则

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的发展,既是制定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是产业增长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主导产业,就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主导产业部门是经济发展的驱动轮,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由其主导产业所决定的,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由其主导产业的有序转换而引起的,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主角。

1、需求弹性原则

主导产业必须拥有长期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容量。主导产业的产品应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较大量、长期、稳定的需求。应充分体现市场需求情况,应把那些市场需求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2、技术进步原则

技术是产业关联的本源,在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诸因素中,技

术进步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具有提高生产率的巨大潜力,能够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可以节省能源,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扩大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可以实现大批量的生产和销售,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特别特别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所选择的主导产业应当能够集中地体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趋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产业结构的聚合质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3、关联强度原则

主导产业是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组织,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当那些关联强度大的产业得到优先发展时,通过产业关联强而产生一系列产业的带动与推动作用,并使这些产业派生出对其他产业的进一步促进作用,从而产生经济发展中的连锁反应和加速效应,这样必将推动和促进整个地区产业的发展。

论区域主导产业

论区域主导产业

绩效评估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区域开发中产业的绩效评估。他们认为,绩效 评估不仅可以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还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自身优势和 改进方向。然而,现有研究多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区域的绩效评估,缺乏对不 同区域、不同产业之间的比较研究。
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
本节将从市场需求、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三个角度分析区域开发中主导产业 的选择原则。首先,市场需求是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依据。政府应充分考虑区 域内的消费需求和潜在需求,选取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其次, 比较优势是主导产业选择的差异化原则。政府应根据区域内资源禀赋、技术水 平和产业基础等条件,选取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引言
区域开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是区域开发 中的关键环节。主导产业选择能够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提高区域整体竞争 力,而绩效评估则可对区域开发中的产业发展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估,为政府和 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本次演示将对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进行 深入研究,旨在为区域开发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4、根据基准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 整和优化提供了指导方向。
综上所述,基准分析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然而,其不足之处仍需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降 低指标筛选的主观性、提高综合权衡不同指标的能力以及丰富实证分析的案例 研究。也需要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以更好地指导区 域经济的发展。

工业园区产业选择及发展的原则

工业园区产业选择及发展的原则

工业园区产业选择和发展的原则

总体方法概述说明:

本方法论述了如何根据比较优势和市场导向二个原则选择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并通过企业集群来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的一些原则。

创新背景和创新方法应用领域说明:

创新背景:在进行石河子开发区战略规划项目时,需要确定石河子城市及开发区的招商引资的主导产业以及如何培育主导产业的发展,并明确政府在这一进程中的主要职责。

应用领域:确定某一城市、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及其发展战略的场合。

一、引言

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对所在地区的经济起到了巨大支撑作用,甚至成为了区域形象工程。以苏州地区为例,目前全市镇村两级拥有各类企业园区近200个,它们创造的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产值的60%,同时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成为苏州标志性形象工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也带动了苏州经济高速增长。

但是,工业园区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些工业园区由于受当地政府只追求落户企业数量和招商引资额增加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对园区企业持续竞争力和区域特色产业优势的培育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并已经影响了工业园区的持续发展。

工业园区发展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对于一个工业园区来说,如何选择园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并通过模式培育主导产业的发展,建立区域内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的竞争优势,应是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二、园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

主导产业是牵动一个地区经济兴衰的关键,对一个工业园区来讲,园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园区发展的成败,而通过何种方式培育主导产业的发展,使其具有持久的产业竞争优势更是关系到园区长远发展的大事。

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

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
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区域整体增长率。 均有很强的关联性,能广泛的采取多种手段带动 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 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 经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
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进入不同阶段 而不断转换。
主导产业 优势产业
主导产业选择的其他定量方法 层次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主分量分析法) 带动影响分析——乘数分析
层次分析法 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 将待 选择的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若干层(如目 标层、准则层和措施层),为确定下层元素对 上层元素的贡献程度,由专家通过两两比较重 要程度的方法,对各层子元素对上层因素的重 要性一一给予评分,构成判断矩阵。
带动影响分析——乘数分析 乘数: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这笔投资数倍
的国民收入,这个倍数即乘数。
回顾影响:
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 前瞻影响: 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和发现 旁侧影响:对地区经济的普遍影响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的优化目标及原则 产业结构优化方法
产业结构的优化目标 (1)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2)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3)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计算结果及分析
用以上两种目标函数及相应的约束条件建立 的优化模型,可得出不同的优化结果来。那么哪 一种是最佳方案呢?这需要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 法,结合实际需要,根据实现各种方案目标所需 的区域资源与条件来确定。那种既符合实际情况, 又能使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协调发展的方案 即为最优方案。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引言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是一个关乎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

议题。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地区都希望通过发展特

色产业来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然而,在

选择主导产业时,地方相关部门和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本文

将通过研究不同因素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分析各种策略的优

劣势,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影响因素分析

1.1 地理条件

地理条件是影响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区拥有不

同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例如,沿海城市可以发展

海洋经济、港口物流等相关产业;山区可以发展旅游、特色农产品等;沙漠地带可以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因此,在进行主导

产业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地方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

1.2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人

力资源素质和数量不同,这直接影响到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一些地

区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人才储备,适合发展高科技产业;而一

些地区则人口众多,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在选择主导产

业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地方的人力资源优势。

1.3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不同地区拥有不

同规模和结构的市场需求,这直接影响到主导产业的销售和盈利能力。一些地区拥有庞大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适合发展消费品制造、零售

等相关产业;而一些地区则市场规模较小,但具备特定需求,适合发

展高端制造、服务等相关产业。因此,在进行主导产业选择时,需要

充分考虑各个地方市场需求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之间由于资源条件不同、生产技术水平不同,主导产业的选择也不尽相同。那么,主导产业选择需要注意哪些呢?

(一)、竞争优势明显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主导产业不仅应该具有更强的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应该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

从而不断将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从主导产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其壮大是现有产业优势得以利用并不断改进、提升并转变为竞争优势的过程。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支柱产业,应该具有预期的产业优势,主导产业的壮大实质上是支柱产业和产业优势的动态发展过程:现实的支柱产业是主导产业(即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现实的产业优势是主导产业的优势(即预期的产业优势)得以创建、积累的条件。因此,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察备择产业现有的产业优势及其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判断其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二)、内生增长能力强

主导产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只是其外在表现,而产业的内生增长能力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必须选择内生能力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迈克尔・波特(2003)从生产要素的角度阐述了内生能力对产业竞争优势重要性的机理。他将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类。其中,基本生产要素大都是天然禀赋,是既定的条件,高级生产要素是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来自后天创造。当产业发展面临选择性的劣势时(如土地昂贵、天然资源缺乏等),要想在市场竞争中

生存,就必须通过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将基本生产要素带来的劣势消化,并创造出产业的竞争优势。这种创造力主要依靠的是以创新力为主体的产业内生能力。

早在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中,就提出了创新是产业兴衰的主要动力,是产业内生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主导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有了创新,主导产业的增长率就会大大超过国民经济总增长率。创新通过多方面的作用来影响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首先,创新氛围可以培养劳动者对产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敏感,尤其是对创造性要求高的产业;其次,不断创新可以通过完善现有生产要素供给状态、创造或调节现有生产要素供给等方法来改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第三,创新可以不断带来新的投资领域、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进而影响需求结构;最后,对于产出需求弹性较大的产业,创新可以通过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而吸引生产要素的流入,从而提高产出的数量并有可能获取较高的收益;而对于产出需求弹性较小的产业,创新通过需求的相对缩小而引起生产要素的流出。

(三)、需求弹性大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了对各种产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市场需求是主导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之一。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必须拥有长期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容量。主导产业的产品应在国内甚至是国际市场具有较大的、长期的需求。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主导产业很快就会衰落。所以,主导产业选择必须把“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化”作为一个基本原则,也就是说,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至少要大于1。

产业是一个诸要素相互关联的系统,产业需求结构的任何一点变动都将触发到产业系统的方方面面。其中,消费需求结构是需求结构变动的主要方面,它可以

通过市场引发投资需求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变动。只有把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最高或较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才能促进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提升,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四)、技术先进

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了新的生产函数。所以,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特别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所选择的主导产业应当能够集中地体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趋势。作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应能够较快地吸纳先进技术,从而提高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众所周知,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技术进步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技术进步能够改变劳动手段、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的质量,从而影响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例,导致资源的重新配置,而且还表现在技术进步能开创出新产品、新产业、新部门,逐步替代或改造传统产品、传统产业和传统部门,最终提升整个产业的素质和区域产业结构的水平。

通过对产业革命史的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主导产业更替的动力来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每次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导致新技术的产业化,并导致该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该自觉地将主导产业选择与技术进步对接起来。当然,并不是技术最先进的产业就能成为主导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必须要有扩散效应。

(五)、关联强度高

主导产业所具有的带动性是主导产业的一个重要性质,而主导产业正是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带动其发展的。所谓产业的关联,在本质上是社会生产中不同部门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结构及产品的需求结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结构状态。而产业的关联度则是产业之间这种技术结构和产品的需求结构的扩散程度及其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强度。

区域产业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复杂的大系统,不同产业由于产品生产方式和技术复杂程度不同,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也就不同,从而对区域经济的推动力和拉动力有相当大的差别。选择关联度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或推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