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_李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3月第15卷第2期
河南社会科学
HENANSOCIALSCIENCES
Mar.,2007Vol.15No.2
摘要: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是加快
区域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始于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的研究,目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存在缺乏动态性研究、选择基准与指标体系不相配等问题,进行基础理论再研究、开展选择结果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和培育支持体系研究将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主导产业;选择;综述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07)02-0106-03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李
飞
(中国地质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20074)
收稿日期:2007-01-20
作者简介:李飞(1971—
),男,河南新郑人,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根据主导产业的特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选择出主导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积极、主动、有效的战略行为。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都纷纷提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各自的主导产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再度成为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重点研究课题,有必要通过对区域主导产业的研究进展的回顾,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研究重点,从而促进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作进一步研究。
一、国外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发展回顾
国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主要是以国家层面的主导产业为研究对象,在主导产业理论研究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20世纪6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华尔特・特曼・罗斯托
(WaltWhitmanRtstow,1916—2003)出版了《经济成长的阶段》。他在经济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将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进行研究,概括出一个世界经济和历史的普遍的经济成长模式,也就是经济成长阶段论。他通过研究各国经济发展效率的差异发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主导部门,在每个阶段,甚至在一个成熟并继续成长的发展阶段中,都存在一些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部门,并称这些部门为主导部门,从而描绘出经济成长阶段的依次更替与主导部门依次变化之间的关系。罗斯托认为经济之所以能够发展,正是这些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这种扩大作用是通过主导部门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项效应实现的。主导部门正是通过所表现出的这三种效应的产业关联作用,使其
带动的作用远远超过其本身发展的作用,并能在整体上带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全面增长。罗斯托对主导产业系统而明确的总结研究,奠定了主导产业理论的坚实基础[1][2]。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chman)在《经济发展战略》中也对主导产业进行了研究,认为由于资源稀缺、企业家缺乏和平衡增长的不可行性等原因,提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重点发展一部分产业,并以此逐步扩大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政府应主动加大供给与需求的不均衡,对重点产业进行重点投资,并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进而使产业整体发展[3]。
罗斯托在对发达国家的各成长阶段进行研究时,发现主导产业的存在,并对主导产业的特征和作用进行了论述,指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必要性,实质上是一种总结。
赫希曼对主导产业研究的贡献在于对主导产业关联效应的研究。他们都没有明确提出怎么选择主导产业。但正是他们对主导产业的研究成果,即主导产业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并吸引了学者们的眼球,引起学者们对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关注并深入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为规划日本的产业结构,实现日本的赶
超战略,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产业结构论》一书中,首次进行了主导产业怎么选择的研究,明确提出了选择标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需求收入弹性是指产业的需求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之比,表征需求增长对收入增长的依存程度。筱原三代平认为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应选择需求增长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生产率上升
・106
・
率是指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总产出与资本、技术、劳动、管理等各种投入要素之比,表征主导产业技术进步快、技术要素密集的特征。他认为主导产业选择应在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中选择。此理论仍以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发展作为理论基础,为日本政府20世纪60年代制定产业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4]。
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在筱原三代平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上又增加了环境基准和劳动内容基准。过密环境基准是选择可以防止因产业布局过密而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口过于密集而影响社会发展的产业优先发展。劳动内容基准是选择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产业优先发展。这两项充分考虑环境和就业问题,对发展中国家在选择主导产业上启示作用很大,也体现了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
至此,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形成。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形成是主导产业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特别是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提出使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更具有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高速增长实践证明了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也就成为主导产业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
二、国内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回顾
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内当时主要是介绍、学习和评价国外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和产业政策,笔者查阅到的最早论文是王东京于1987年发表在《调研与信息》上的《主导产业选择略论》一文。
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由国家层面引向区域经济层次的研究是在1996年以后。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国家提出“九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要着力振兴机电、石化、汽车以及建筑业四大主导产业之后,各省(区、市)在制定“九五”规划过程中,纷纷提出选择各自的主导产业,导致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的繁荣。从此,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表现出由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转移的趋势,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成为理论界的研究重点。我国学者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5]。目前国内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上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实证研究
我国近10年有关区域主导产业的研究较为重视实证研究,反映在文献方面,就是对区域主导产业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后,针对具体区域,进行省级层面、市(地区)级层面、县级层面的研究。例如《“十一五”时期江西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初探》[6]、《齐齐哈尔市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7]、《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发展目标——以新和县为例》[8]。也有针对具体产业的分析与论证,例如《第二产业主导产业选择与实证研究》、《基于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我国主导产业选择》、《关于加快山东省旅游主导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农业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与数学模型》。研究成果对于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决策依据,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选择基准研究
学者们对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已很成熟,如已经归纳出罗斯托的增长率基准、生产率基准、扩散效应基准,赫希曼的关联基准,再加上筱原三代平的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的环境基准和劳动内容基准,形成了主导产业选择的经典基准体系。
“九五”以后,我国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的最大进步,就是许多学者由过去强调采用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来指导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转向强调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应有自己的特点。在研究国外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理论的基础上,又归纳出了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基准、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差异基准[9];学者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的调整,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基准、需求基准、效益基准、就业基准、技术进步基准等,由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体系。
(三)选择指标体系研究
选择基准确立以后,不少学者根据自己确立的基准,进行定性分析,选择出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但定性分析的主观性太强,选择结果的准确率不高,缺乏说服力。学者很快发展到运用定量分析去选择。定量分析必然要求选择基准的指标化,进而数据化。根据主导产业的特征,学者们首先确立了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增加值规模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又根据区域的比较优势基准增加了区位商、市场占有率指标;根据可持续基准增加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系数、万元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量系数指标;根据技术进步基准增加了科技经费比率、新产品销售收入比率、科技人员比率指标;根据效益基准增加了利税增长率、出口规模、出口依存度指标;根据就业基准增加了万元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数指标。随着影响选择因素增多,选择的指标体系构成不断充实和完善。
(四)评价方法研究
主导产业选择的过程就是对区域产业进行评价的过程。学者们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s)和因子分析法(FactoringlComponents)[10]、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11][12][13]、灰色系统分析法[14]、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简称DEA)[15]进行研究,还有利用美国经济学家波特的钻石理论选择区域主导产业[16]等,使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学者在西方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若干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为主导产业战略实施的区域化做了大量的论证,为把主导产业的研究从国家角度转向区域层次做了开拓性工作。可以说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针对性、动态性研究
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过程,而区域主导产业代表着区域产业结构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由于主导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变化,其产业带动作用会渐渐丧失,另一方面主导产业发展的区内外条件会发生变化,政府需要及时选择出区域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加快本区域工业化进程[17]。这就需要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进行针对性、动态性研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不多,仅有赵成柏(2006年发表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