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以福建省为例
、
区域主导产业的 内涵
区域 主导产业 是指 以 区域资 源优 势为 基础 , 够代 能 表区域经 济发展的方 向, 并且在 一定程度 上能够支 撑、 主 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它 能够带 动和促进 整个 区域经 济的发展 。所 以说 区域主 导产 业选 择是 区域 产业结构 调 整的关键 。它 与区域经济 发展有 着密切 的关系 。美 国著 名经 济学 家罗斯托认为主导 产业 的发展对 区域经济 的增 长会产生 扩散 作用 , 将优 势 辐射 到其产 业链 上相 关 的产 业中去 , 从而促 进整个 区域经 济 的发展 。因此 , 如何科 学 地进 行区域主导产业 的选 择 , 对福建 省整个 区域的发展 ,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根据 2 世 纪 5 0 o年代提 出的经济基础理论 , 主导 产业 的乘数效应可用 图 1 表示 :
业结构高度化 的关 键。产业经 济理 论认 为 , 一个 地 区经 济发展 的水平 是 和其 产业结 构 的状 况 相 对应 的 。一 方 面 。 的经济发展水平 必然有与 其相适应 的产业结构 , 一定 人均 国民收入 的增长 伴 随着产 业结构 的变 迁 , 是经济 发 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 一方面 , 业结构 演进 的过 程也是 另 产
石化产业 石油 加工 炼 焦及 核燃 料加工业 化学原 料 及化 学 制品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O 8 .3 0 4 .1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 运输 设备 制 造业 电气 机械 及 器材 制造业 仪器仪 表及 文 化
主导 产业是指对 国民经 济发展 和产业结构 升级具有 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 、 技术进步 能力强 、 市场需 求前景广 阔的产业 , 是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 和革新力量 。 主导产业有几个重 要特征 : 从产业供 给来看 , 主导 产 业具 有较高的产 出增长率 , 能够 反映技术 进步 的方 向 ; 从 产业需求来看 , 主导产业具有 较大 的收 入需求 弹性 , 市场 前景好 ; 产业 联 系来 看 , 导产 业具 有 较 强 的关 联 效 从 主 应, 带动作用强 ; 产业 性质来 看 , 从 主导 产业一 般 为最 终 需求 型的制 造业 , 够通 过消 费乘数 效应 直接 带动 国民 能 经济的倍数增长 ; 从产业发 展来看 , 主导产 业会随着经 济 发展阶段和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 即主导产业的更替性 。 2 主导产业是 推进工 业化进 程 、 . 产业 结构 调整和 产
关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
一是区域产业结构具有较强非独立完整性。一 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必须保持较强的独立完整性,因 此,国家主导产业的确立要兼顾带动整个国民经济 发展和保持国家产业结构的独立完整。区域经济发 展则相对不同,区域之间互相开放、彼此依存、紧密 联系的关系,使各区域能够按照各自的资源禀赋及 其空间组合的差异来展开专业化分工协作,因此区 域产业结构不必象国家那样追求独立和完整。区域 主导产业首先应依据各自的优势来发展相应的优 势产业,突出特色,而放弃那些不具备优势的产业。
总的来看,这些基准是针对一个国家的情况而 言,或明或暗地假定空间是均质的,完全抽象掉了空 间因素。即使上述标准适合于国家主导产业的发 展,但把国家层次上的一般基准,直接应用于区域层 次,并转化为实际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这对于空 间结构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却是要慎之又 慎的。而且,产生于 "$ 世纪 &$ 年代的这些基准,都 是工业化背景下提出的,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新技术 革命、知识经济的浪潮冲击下,工业化被赋予了崭新 的内容,基于传统工业化的产业选择标准本身也需
其三,上述基准还未触及到区域产业结构的本 质。诚然,区域作为国民经济的空间构成要素,其产 业选择首先要符合国家宏观产业布局,而国家确立 的主导产业最终也必然落实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否 则国家主导产业会失去依托。将国家主导产业选定 为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固然好,但这只是个别情况。 从一般意义上讲,由于区域产业结构的非独立完整 性、区域产业演进的二重性和区域产业结构的开放 性,使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具有自身的特点。
浅议区域生态农业主导产业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既可 以增强 市场竞争力 , 又可避免各地 区产业问的趋同 。
( ) 场供 求 原 则 。主 导 产 业 是 以 专 业 化 、 品 化 、 会 三 市 商 社 化 的 大规 模 生产 为 基 础 , 会 需 求 量 的 旺 盛 及 不 断 增 长 应 是 社 农 业 主 导 产 业 发 展 的 条 件 。因 此 , 只有 那 些 市 场 需 求 不 断增
学 和 生 态 经 济 学 原 理 , 用 系 统 工 程 方 法 。 传 统 农 业 技 术 应 把
定 的原则 . 笔者归纳总结为 以下几点 : ( 资源优势原则。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建立在深刻认识 一)
Hale Waihona Puke 本 区域 自然条件 、 资源优 势、 劳动力优势 的基础上 . 具有相对
集 中 的 自然 资 源 、 济 资 源 和 良好 的社 会 发 展 基 础 . 能 在 经 才
于 主 导 地 位 .对 其 他 产 业和 整个 经 济 发 展 具 有 很 强 推 动 作
独特 的经济发展条件和优势。 如果各地都能利用本地优势因 地制宜 , 进行资源开发和传统 产业 的创新 . 推广新技术 、 品 新 种 , 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和生产力 , 提 在实践 中逐 步确立一 个
生 态 适 宜 性 , 当 地 生 态 、 源 条 件 允 许 的 , 发 挥 当 地 生 是 资 能
态、 资源优势 的 ; 经济适宜性 , 市场 及经济前景 , 有 是社会必 需的而且当地条件适宜发展 的。
一
加 和有广 阔市场前景的产品 , 才能 成为农业主导产业选择 的 对象 。 主导产业 选择必须 以市场为导向 , 搞好市场预测 。 在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切经济活动都要 围绕 市场展 开 。 面向国 内外 大市 场 , 积极 发展适销对路 、 潜在需求 量大 的产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摘要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一个关键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探讨了影响主导产业选择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选择因素、建议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各地方相关部门对于如何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越来越重视。
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不仅决定了其经济增长速度,还影响着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影响主导产业选择的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第二章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包括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地区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研究主导产业选择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2 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性主导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核心,它不仅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对其科技创新和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影响主导产业选择的因素3.1 地方资源禀赋不同地方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这决定了其适宜发展哪些行业。
资源禀赋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创新能力等。
3.2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一个地区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市场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等。
3.3 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技术创新能力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研发能力等。
3.4 环境环境是一个地区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环境包括产业、税收、金融等。
第四章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4.1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一)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一)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主导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选择基准研究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以及指标的构建原则,最后确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应当采用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主导产业是西方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比喻性概念。
最早提出主导产业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此后罗斯托在吸取熊彼特创新理论和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主导产业进行了明确、系统的研究。
在分析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主导产业概念理解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所谓主导产业,是指与经济发展的未来特定阶段相联系的,预期在该阶段将具有很高的创新率,能迅速引入技术创新,并对该阶段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本身成长性很高,带动性和扩散性很强的产业。
主导产业不是孤立的一个产业,而是一组产业、一组产业群。
由若干个主导产业组成的产业体系,常被称作“主导产业群”。
因此,主导产业可以是某一个特定的具体产业或部门,但它更多地表现为由若干个紧密联系或相关的具体产业所组成的一个产业群,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尤其如此。
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述评在产业经济理论史上,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界定和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
首当其冲的是“罗斯托基准”。
罗斯托在《主导部门和起飞》(中译本,1998)一书中,提出了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他认为,应该选择具有较强扩散效应(前瞻、回顾、旁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辐射传递到产业关联链上的各产业中,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中译本,1991)中,提出了联系效应理论和“产业关联度基准”。
他认为,作为政府优先扶植发展的产业和主导产业应能推动诱发其他产业的发展。
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于1957年在其著名论文《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中提出主导产业选择的两条基准,即“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界称之为“筱原两基准”。
浅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浅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1. 引言1.1 主导产业在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的重要性在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主导产业作为拉动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决定着该地区的经济繁荣与发展速度。
主导产业所选择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不仅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和经济布局,还直接涉及到农民收入增长、就业机会增加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
主导产业在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和加以有效引导和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才能够实现农业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振兴的目标。
2. 正文2.1 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1. 首先要考虑该产业在当地的资源禀赋情况,即主导产业应当与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情况相契合,以便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优势。
2. 其次要考虑主导产业的市场需求情况,即该产业的产品是否有市场竞争力、市场需求量是否足够大,以及市场价格是否稳定等因素。
3. 还应该考虑主导产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能力,即该产业是否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否能够顺应市场变化、适应未来发展趋势。
4. 还需考虑主导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即该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如何,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5. 还应考虑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效应,即该产业是否能够促进当地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集群效应,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2.2 主导产业选择的考虑因素主导产业选择的考虑因素包括多方面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的规模和潜力是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选择主导产业时,需考虑该产业在当地的规模大小及发展潜力,以确保能够为当地经济带来持续的增长和发展。
产业的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也是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需分析该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以及未来的市场需求是否能够支持该产业的长期发展。
产业的资源禀赋和技术支持也是主导产业选择的关键考虑因素。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之间由于资源条件不同、生产技术水平不同,主导产业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那么,主导产业选择需要注意哪些呢?(一)、竞争优势明显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主导产业不仅应该具有更强的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应该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从而不断将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
从主导产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其壮大是现有产业优势得以利用并不断改进、提升并转变为竞争优势的过程。
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支柱产业,应该具有预期的产业优势,主导产业的壮大实质上是支柱产业和产业优势的动态发展过程:现实的支柱产业是主导产业(即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现实的产业优势是主导产业的优势(即预期的产业优势)得以创建、积累的条件。
因此,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察备择产业现有的产业优势及其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判断其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二)、内生增长能力强主导产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只是其外在表现,而产业的内生增长能力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必须选择内生能力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迈克尔?波特(2003)从生产要素的角度阐述了内生能力对产业竞争优势重要性的机理。
他将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类。
其中,基本生产要素大都是天然禀赋,是既定的条件,高级生产要素是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来自后天创造。
当产业发展面临选择性的劣势时(如土地昂贵、天然资源缺乏等),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通过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将基本生产要素带来的劣势消化,并创造出产业的竞争优势。
这种创造力主要依靠的是以创新力为主体的产业内生能力。
早在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中,就提出了创新是产业兴衰的主要动力,是产业内生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主导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因为有了创新,主导产业的增长率就会大大超过国民经济总增长率。
创新通过多方面的作用来影响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首先,创新氛围可以培养劳动者对产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敏感,尤其是对创造性要求高的产业;其次,不断创新可以通过完善现有生产要素供给状态、创造或调节现有生产要素供给等方法来改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第三,创新可以不断带来新的投资领域、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进而影响需求结构;最后,对于产出需求弹性较大的产业,创新可以通过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而吸引生产要素的流入,从而提高产出的数量并有可能获取较高的收益;而对于产出需求弹性较小的产业,创新通过需求的相对缩小而引起生产要素的流出。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述评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述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成为了各地政府和企业的重要任务。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因此,如何科学地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产业链分析法
产业链分析法是一种从产业链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发展的方法。
通过对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分析,找出产业链上的瓶颈环节和发展机会,从而确定区域主导产业。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找出产业链上的瓶颈环节和发展机会,但是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知识。
二、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一种从产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发展的方法。
通过对产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找出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是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三、专家咨询法
专家咨询法是一种从专家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发展的方法。
通过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找出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但是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选择方法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产业的特点、地域的优势和劣势、政策的支持等因素,才能够科学地选择区域主导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北大区域经济学(张辉)第五讲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二)区域主导产业的特点 第一,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第一,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属于区域 的专业化生产部门; 的专业化生产部门; 第二,现有产业基础较好, 第二,现有产业基础较好,行业规模较 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 大,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 第三,行业增长速度较快,且未来市场 第三,行业增长速度较快, 需求增长迅速,发展潜力较大。 需求增长迅速,发展潜力较大。
RFj =
∑r
i =1 n n j =1 i =1
n
ij
/n
ij
∑∑ r
/n
某产业的上述两个系数RB 值越大, 某产业的上述两个系数 i和RFj值越大,说明该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关 联度越高,对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演变所起的作用也越大。 联度越高,对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演变所起的作用也越大。 值得注意两点:第一,产业之间联系的有效传递有赖于市场体系的完备; 值得注意两点:第一,产业之间联系的有效传递有赖于市场体系的完备;第 有时候产业关联度高低,本身就需要加以鉴别,否则很可能是一大谬。 二,有时候产业关联度高低,本身就需要加以鉴别,否则很可能是一大谬。
(三)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罗斯托基准:选择具有扩散效应(前向、后向和旁侧) 罗斯托基准:选择具有扩散效应(前向、后向和旁侧)的部门作 为主导产业部门, 为主导产业部门,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辐射传递到产业链的各 产业中,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罗斯托, 产业中,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罗斯托,1988)。 )。 筱原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两基准。 筱原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两基准。需求收入弹性越 大说明产品潜在市场容量越大; 大说明产品潜在市场容量越大;生产率上升速度越快说明技术进 步越快,单位产品的耗费越低,能够吸引各种资源向该产业流动, 步越快,单位产品的耗费越低,能够吸引各种资源向该产业流动, 从而促进该产业更快发展, 从而促进该产业更快发展,促进国民收入较快增长和经济快速健 康持续发展(筱原三代平, 康持续发展(筱原三代平,1957)。 )。 产业关联基准:美国经济学家A.赫希曼在 经济发展战略》 赫希曼在《 产业关联基准:美国经济学家 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 主张不均衡发展战略, 中,主张不均衡发展战略,提出将产业关联效应作为主导产业选 择的基准,也即产业关联基准。 择的基准,也即产业关联基准。发展政策的目标应挑选和集中力 量发展那些在技术上相互依赖、产业关联效应强烈的“ 量发展那些在技术上相互依赖、产业关联效应强烈的“战略部 即主导产业部门。 门”,即主导产业部门。这种产业是前向和后向联系的有机结合 赫希曼, (赫希曼,1991)。 )。
浅析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发展对策
经济私营企业的活力,我们的建议是:(1)政策法规:首先是做好“开源”,资本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原因,因此利用金融服务业市场开放扩大的契机,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办好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时,适时有条件的发展其他融资平台,促进多种融资渠道的形成;其次,由于思想观念,历来有把公有制经济发展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看法,从而导致了一些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公平待遇问题。
对此笔者建议创造条件,逐步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难———调整并强化相关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主要体现在区域银行为小微企业、乡镇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以解决其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和融资难等问题。
(2)破除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受阻还存在着缺乏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管理培训、创业辅导、科技扶持、投资咨询等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再者社会上“仇富”、“怕富”和“劫富济贫”等不正常的心态,都阻碍和严重影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因此,要逐步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创业发展环境和法制化的财产保护体系。
(3)加强规范引导:工业化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发生演变的过程。
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在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针对我省资源丰富而制造业生产深度与产品附加值低的现状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普遍存在着实力弱、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抗风险能力差、产业分布狭窄等问题,在鼓励其发展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大对非工业经济的教育、引导、规范、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和水平,为起步发展中的企业提供良好生存环境,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较快地形成规模经济,促进生产深度的深化和产业链的延长,从而达到不仅强化现有核心优势产业、培育切合贵州资源禀赋的新生产业,同时将竞争劣势转变为优势,最终有利于贵州的经济发展。
五、结语上述所讨论的贵州近年来非工业经济中规模以上私营企业生产深度和非工业经济发展的联系,只是实证的一个方面。
更为紧密的相关分析和检验并未在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之内。
区域主导产业
如何发现和培育区域的主导产业区域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较强技术进步潜力,并且在未来一段时期能保持高速增长、能够促进经济繁荣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她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之上,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及演化的主角,并随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改变而改变。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来确定产业发展序列,从而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因此,如何准确地确定区域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一)李嘉图比较优势基准古典经济时期,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某一产业部门如果具有相对优势,那么其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心部门,然后带动周围产业部门的发展,这一原理后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基准。
该基准包括静态比较优势基准和动态比较优势基准,静态比较优势基准是以当前产业结构的相对优势选择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根据其与周围产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带动周围产业部门的发展,进而形成地区经济共同体。
动态比较优势基准是指当前处于比较劣势,但未来可形成比较优势,进而成为带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新兴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二)罗斯托产业扩散效应基准罗斯托于1960年在其著作《经济增长阶段》中提出主导产业的概念他在书中提出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及旁侧效应原理,即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该理论认为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理应最大,因为主导产业可以将其产业优势向外扩散到其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然而,罗斯托产业扩散效应基准并没有明确指出具有可实际操作的基准判断方法,这是罗斯托产业扩散效应的不足。
(三)赫希曼产业关联度基准赫希曼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产业关联度基准,产业关联度是指国民生产部门在其产品供需关系上形成的相互依赖程度。
他认为产业关联效应能够说明某一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感应度强度和影响力强度,能够为本生产部门积累资本和扩大对其他生产部门的影响。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关联效应基准: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引导带动作用,主要通过其关联效应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考虑其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选择具有较大影响效应的产业。
2.收入弹性基准:这一基准是从市场需求出发,选择那些市场需求大、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这样可以保证产业的需求增长随同国民收入增长而增长,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生产率上升基准:主导产业应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上升率,即该产业的要素生产率应高于其他产业的生产率。
这样可以保证主导产业能够快速吸收和应用科技成果,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贡献率。
4.筱原二基准:这是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为规划日本的产业结构提出的准则,包括“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
收入弹性基准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使产业的需求增长随同国民收入增长而增长且结构相适应的原则。
生产率上升基准是从社会供给方面使产业结构趋势走向合理化的准则。
5.赫希曼连锁效应基准:这是指一种产业的发展通过投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的带动作用。
赫希曼把连锁效应区分为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前者指一部门对其它部门的中间产品投入或是其他部门对本部门中间产品的需求;后者指一部门生产过程中其它部门中间产业的投入。
6.罗斯托基准:这是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对主导产业选择提出的准则。
罗斯托在借用赫希曼的前向、后向联系思想的同时,提出旁侧波及联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联系更广泛的基准——扩散效应基准。
总的来说,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考虑产业的关联效应、收入弹性、生产率上升率等因素,还要考虑产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因素。
同时,主导产业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其间接社会效应,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扬州区域产业主导产业选择
扬州区域产业主导产业选择扬州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具备了发展多种产业的潜力。
针对扬州区域的产业主导产业选择,我认为传统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一、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是扬州的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扬州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适合开展传统制造业的发展。
目前,扬州的传统制造业以纺织、服装、造纸、食品加工等行业为主,这些行业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较强的产业基础。
在发展传统制造业时,应当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建设,以提高产品竞争力。
还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转型升级。
二、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扬州的新兴产业,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质量和服务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扬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适合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
旅游业是扬州的特色产业之一。
扬州自古以来就有“东方园林之乡”的美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在发展旅游业时,应当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品质,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扬州的发展方向之一。
扬州以文化底蕴深厚而闻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发出具有特色和创意的产品和服务,提高经济的附加值,并且可以促进创意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与协调发展。
健康养老是现代服务业中的一个新兴领域,也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扬州具备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基础条件,可以利用当地的医疗资源和自然环境,打造一个以养生保健、康养旅游为特色的服务体系,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基于W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基于W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作者:赵金煜信春华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10期摘要:本文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借鉴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在分析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W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结合威海市主导产业结构的选择,说明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方法,结果表明W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具有现实意义和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选择 W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主导产业(leading industry)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并加以系统分析①。
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一般是从区内外比较优势、产业关联、市场潜力三方面来衡量②。
随着资源、环境对区域和产业发展的约束,主导产业选择是一个典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
W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是由威弗(Weaver)提出后经托马斯(O.Thomas)改进的组合指数模型,可以有效地克服单指标评价的缺点。
在充分考虑区域主导产业的跳跃性、高度开放性等特点的基础上,从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实际出发,通过确立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和指标体系,运用w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来进行区域主导产业的优化选择,为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一、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及指标体系③④(一)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性要求是建立以高效率的有优势的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各产业间相互协调、互相带动的产业发展关系,形成“优势互补,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
结合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和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特点,本文确定的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主要包括:1、区域优势最显原则区域主导产业必须能较好地、充分地发挥各种优势。
这些优势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在区域间的层面上,区域主导产业必须使得本区域可以在更高级的区域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二是在区域内部结构上,区域主导产业必须有利于区域高效的产业结构体系的构建。
主导产业
兰州名优特产——百合
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本身成长性很高、并具有很高的创新率, 能迅速引入技术创新,对一定阶段的技术 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 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对经济增长具 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的产业。在产业 的生命周期中,主导产业处于成长期;处 于成熟期的是支柱产业;处于初创期的是 先导产业。
兰州主导产业——百合加工业
自然条件 4.百合喜肥沃深厚的沙质土壤。在沙质 壤土中,鳞茎生长迅速,肥大、色白 。黏重壤土,通气排水不良,鳞片抱 和紧密,个体小,产量低,不宜栽培 。据测定土壤中氧气含量低于5%时, 其根系停止生长。土壤PH5.7—6.3为宜 。
兰州主导产业——百合加工业
社会经济条件
兰州主导产业——百合加工业
社会经济条件 4.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实施宏观调 控,规范市场机制,使百合加工业 的发展有资金上的支持,从而能够 健康发展,
兰州主导产业——百合加工业
社会经济条件 4.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实施宏观调 控,规范市场机制,使百合加工业 的发展有资金上的支持,从而能够 健康发展,
兰州主导产业——百合加工业
企业 虽然在数量上,兰州百合加工企业占有一定的 优势,但却没有一个龙头企业。有专业人士认 为,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标准是以龙头企业为主 体,上联市场,下接基地与农户,形成利益共 同体的链条,企业化寓于产业化之中,贯穿于 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没有企业化就没有产业 化,没有龙头企业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农业产 业化。可以说,兰州百合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 很大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这也是整个产业不 能做大做强、平稳发展的核心问题。
1.接近原料产地,减少了运输费用,降 低了生产成本。兰州百合加工业可以 直接从兰州的百合基地取得原料,进 行深加工,从而降低了运输费用,降 低了生产成本,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区域经济学家刘再兴教授根据我国的实际,曾提出用“工业化结构比重系数”来衡量我国各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计算公式如下:工业化结构比重系数=比重GDP中工业的比重社会劳动者中工业占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优势产业培育选择的产业结构模式的构想框架在一个区域内,各个产业间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特有的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的产业结构模式是一个强调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组织核心,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依据与主导产业的经济技术联系,彼此连接,形成联系紧密有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或制约的产业系统。
区域主导产业是指一般专业化部门中,能够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起引导带动作用的主导专业化部门。
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组织和带动作用,处于支配地位。
主导产业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的比重,代表了区域在区际分工中的特点;二是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强,能组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框架体系由三原则四基准构成。
三原则是指:(1)比较优势明显,输出前景光明;(2)经济效益好,增长速度快;(3)关联效应强。
四基准是指高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率系数;高比较优势系数;高产业关联度。
关联产业配套是指关联产业既受主导产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是主导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关联产业的配套就是根据一定的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形成紧密的相互联系和促进的发展关系。
关联产业可分为三种联系产业:前向联系产业,即直接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后向联系产业,即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侧向联系产业,即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他服务的产业。
基础性产业是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后者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撑。
基础性产业配套就是要根据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引导和组织基础性产业发展,尽量为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其发展。
论区域主导产业
绩效评估在区域开发中的应用
本节将介绍绩效评估在区域开发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进行绩效评估。首先, 绩效评估能够帮助政府和企业实时监测与评估产业发展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 问题。其次,绩效评估能够为政府制定和调整产业政策提供依据,提高政策的 有效性和针对性。最后,绩效评估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不 断改进和创新。
问题阐述:区域主导产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低附加值、 高能耗、粗放式发展等问题。同时,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区域主导产业 还面临着产业转型的压力,需要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此 外,由于区域主导产业的复杂性,如何有效地评估区域主导产业的效率和发展 趋势,是当前研究的重要问题。
3、DEA方法还可以对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根据计算出的相对效 率值,结合未来的投入产出指标预期,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关区域主导产 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结论与建议:基于DEA方法的区域主导产业决策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以下 建议:
1、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区域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财政 补贴等政策措施,提高这些产业部门的效率和竞争力。
4、根据基准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 整和优化提供了指导方向。
综上所述,基准分析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然而,其不足之处仍需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降 低指标筛选的主观性、提高综合权衡不同指标的能力以及丰富实证分析的案例 研究。也需要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以更好地指导区 域经济的发展。
论区域主导产业
目录
01 区域主导产业:定义、 重要性及发展策略
02
一、区域主导产业的 定义与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之间由于资源条件不同、生产技术水平不同,主导产业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那么,主导产业选择需要注意哪些呢?
(一)、竞争优势明显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主导产业不仅应该具有更强的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应该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
从而不断将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
从主导产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其壮大是现有产业优势得以利用并不断改进、提升并转变为竞争优势的过程。
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支柱产业,应该具有预期的产业优势,主导产业的壮大实质上是支柱产业和产业优势的动态发展过程:现实的支柱产业是主导产业(即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现实的产业优势是主导产业的优势(即预期的产业优势)得以创建、积累的条件。
因此,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察备择产业现有的产业优势及其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判断其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二)、内生增长能力强
主导产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只是其外在表现,而产业的内生增长能力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必须选择内生能力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迈克尔・波特(2003)从生产要素的角度阐述了内生能力对产业竞争优势重要性的机理。
他将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类。
其中,基本生产要素大都是天然禀赋,是既定的条件,高级生产要素是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来自后天创造。
当
产业发展面临选择性的劣势时(如土地昂贵、天然资源缺乏等),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通过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将基本生产要素带来的劣势消化,并创造出产业的竞争优势。
这种创造力主要依靠的是以创新力为主体的产业内生能力。
早在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中,就提出了创新是产业兴衰的主要动力,是产业内生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主导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因为有了创新,主导产业的增长率就会大大超过国民经济总增长率。
创新通过多方面的作用来影响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首先,创新氛围可以培养劳动者对产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敏感,尤其是对创造性要求高的产业;其次,不断创新可以通过完善现有生产要素供给状态、创造或调节现有生产要素供给等方法来改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第三,创新可以不断带来新的投资领域、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进而影响需求结构;最后,对于产出需求弹性较大的产业,创新可以通过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而吸引
生产要素的流入,从而提高产出的数量并有可能获取较高的收益;而对于产出需求弹性较小的产业,创新通过需求的相对缩小而引起生产要素的流出。
(三)、需求弹性大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了对各种产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市场需求是主导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之一。
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必须拥有长期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容量。
主导产业的产品应在国内甚至是国际市场具有较大的、长期的需求。
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主导产业很快就会衰落。
所以,主导产业选择必须把“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化”作为一个基本原则,也就是说,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至少要大于1。
产业是一个诸要素相互关联的系统,产业需求结构的任何一点变动都将触发到产业系统的方方面面。
其中,消费需求结构是需求结构变动的主要方面,它可以通过市场引发投资需求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变动。
只有把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最高或较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才能促进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提升,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四)、技术先进
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了新的生产函数。
所以,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特别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所选择的主导产业应当能够集中地体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趋势。
作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应能够较快地吸纳先进技术,从而提高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众所周知,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技术进步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技术进步能够改变劳动手段、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的质量,从而影响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例,导致资源的重新配置,而且还表现在技术进步能开创出新产品、新产业、新部门,逐步替代或改造传统产品、传统产业和传统部门,最终提升整个产业的素质和区域产业结构的水平。
通过对产业革命史的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主导产业更替的动力来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每次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导致新技术的产业化,并导致该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
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该自觉地将主导产业选择与技术进步对接起来。
当然,并不是技术最先进的产业就能成为主导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必须要有扩散效应。
(五)、关联强度高
主导产业所具有的带动性是主导产业的一个重要性质,而主导产业正是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带动其发展的。
所谓产业的关联,在本质上是社会生产中不同部门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结构及产品的需求结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结构状态。
而产业的关联度则是产业之间这种技术结构和产品的需求结构的扩散程度及其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强度。
区域产业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复杂的大系统,不同产业由于产品生产方式和技术复杂程度不同,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也就不同,从而对区域经济的推动力和拉动力有相当大的差别。
选择关联度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或推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