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分析论文.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国外主导产业选择相关理论研究
①罗斯托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罗斯托是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理论的学者之一,其经济增长阶段论和非总量的部门分析法在当代经济学中颇有影响。罗斯托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演进都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罗斯托认为,无论在哪一个时期,甚至在一个己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中,所以能够保持前进的冲击力,是因为为数有限的主要部门,即主导部门(leadingsectors)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些部门的扩大,又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在研究经济起飞问题时提出,对经济成长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即主导产业部门,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二是有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三是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上游产业乃至所有下游产业的增长起着巨大的影响。以上三个特征反映了主导产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和作用,它们是有机的整体,缺一就不能称其为主导产业。尤其是扩散效应,是与其他产业区别的重要特征和标志。首先,主导产业部门自身的增长能对其他非主导产业部门产生回顾效应;其次,主导产业部门能对新兴工业、新技术、新质量、新能源的出现起诱导作用,发挥前瞻效应;再次,主导部门能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旁侧效应。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己经不是单个主导产业,而是几个产业共同起作用,罗斯托称之为“主导部门综合体”。他认为,主导部门综合体是由主导部门和与主导部门有很强后向关联、旁侧关联的部门组成的。罗斯托还认为,主导部门序列不可任意改变,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等等。
②赫希曼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赫希曼在其名著《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发展战略。实现该战略的途径有两条,第一条是由生产短缺达到发展,即发展后向关联大的产业。第二条是由生产过剩达到发展,即发展前向关联大的产业。发展政策就在于努力谋求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效应。也就是说,主导部门通过扩大的关联效应,可带动经济的有效增长。赫希曼将后向关联描述为“投入供应、衍生需求”,即每一非初级经济活动将导致提供其所需投入的意图。后向关联被描述为“产品利用”,即利用其产品作为某种新生产活动的投入品。赫希曼的关联效应的测度比利用投入产出表的测度复杂得多。[1] ③筱原三代平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筱原三代平首先在理论上突破了李嘉图的静态比较成本学说,同时借鉴了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动态比较费用论”。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著名的规划产业结构的“两基准”理论(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开创了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指标化的先河。他认为,从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角度来看,虽然在某一时点上,有些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但经过一定时期,特别是给以有利的扶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即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这就是动态比较费用论的基本观点。以动态比较费用论为基础,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两基准,认为,在工业化初期,所有产业的发展不仅资金有困难,而且必然在资本、技术市场问题上会发生摩擦。因此,必须选择符合筱原两基准,并且关联效应比较大的产业为主导产业来重点发展。动态比较费用论从理论上论证了后进国家的幼小产业可以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而得到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然而,这一理论毕竟与国际贸易理论密切相关,只能成为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起点。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把以上设想付之实施?另一个日本学者赤松要对此提出了著名的“雁行形态论”。[2]
④赤松要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是在他对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与主导产业演替关系的历史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雁行形态论”或称“产业的雁行形态发展论”。
20世纪30年代,赤松要研究了日本当时的主导产业棉纺工业史时,发现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棉纺业的发展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国外进口、国内加工生产、向国外出口。赤松要把这种进口——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形式称之为“雁行形态”。“雁行形态论”最早是被用来描述后起国家某一特定产业产生、发展和趋向衰退的生命周期或过程。二战后,赤松要、小岛清等学者研究一国到另一国的产业转移问题时进一步研究拓展了“雁行形态论”。这一理论的局限性在于,“雁行模式”本身具有不切实际的静态化缺陷。后起国(地区)后来居上是完全可能的。日本经济本身的发展历史就是佐证。同时,“雁行模式”的形成具有特定的条件限制。这一模式可以适用于东亚中小国家和地区,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大国;可以说明过去,不一定能说明将来。“雁行模式”只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代表了日本对东亚经济发展和合作的认识与构想。
2、国内主导产业选择相关理论研究
①梯度推移模式
梯度推移模式认为,由于不平衡的区域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所导致的经济梯度;高梯度地区的创新,在市场驱动下由于扩散效应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转移方向依照梯度最小律原理向具有较高接受创新能力的地区转移;主导产业的发展状态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态,较强的创新能力是主导产业的主要特征。梯度推移模式局限性在于,作为区域经济不均衡
开发模式,由于扩散效应远低于极化效应及回波效应之和,反而会拉大地区间发展差距;对梯度划分以及对不同梯度或相同梯度间经济发展内涵的理论界定与纷繁复杂、情况各异的现实相去甚远,尤其是在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高梯度地区有低梯度特征的局部而低梯度地区也会有高梯度特征的局部,因而在实施中存在理论障碍。对该模式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空间推移理论,如:反梯度推移模式、跳跃模式等。这些开发模式主要是对平行、常规推移发展的观点提出了“修正”,运用后发优势,实现超越发展。[3]
②增长极模式
增长极模式有别于其它模式的是强调“经济空间”。认为经济增长是在非均匀空间情况下,以不同强度的创新水平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围绕推动性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他不仅本身能快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增长。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自创新,而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是创新的源头;具有高创新能力、高关联度和高增长性特征的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极相关联。与模式关联的增长极的数量、起始规模、内部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是增长极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增长极所处区域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的限制性条件尤其严苛,因而不易实施。点轴开发模式(强调“点”即增长极和“轴”即交通干线相关联的作用)、圈层结构开发模式(主张以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逐步向外发展)是对增长极模式的延伸。
③产业集群模式
产业集群模式认为,大量相同产业或关联性很强的产业、社会组织和机构通过专业化的社会网络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在空间上集中,以创新、合作、竞争为基础形成互动机制与路径依赖,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共同产业文化背景下,以互信为基础的经济网络关系,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和谐的市场秩序;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使知识与技术不断创新,同时扩散也有了基础,从而实现产品的持续创新。产业竞争力源自生产成本、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区域营销以及市场竞争优势等,主导产业是由市场依据产业市场竞争力进行判断、筛选,由主导产业集合的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3、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政府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依靠市场,因为主导产业有其自身的形成和转化机制,是市场作用的产物。而且,区域经济的发展又有自身的特点。因此,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确立应从市场作用方式、主导产业内在机制的作用机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特性等方面确立。概括来说,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应包含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
①比较优势基准及其指标
比较优势基准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导源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后经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得以发展,成为逻辑推理较严密的理论体系,并能够较好地用于解释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及其必要性与合理性。对于大的区域来说,以比较优势作为选择基准,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把培育特色经济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相结合,是发展壮大区域经济的主线。所以,比较优势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基准。具体包括以下衡量指标: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资金利税率、区内增加比重等方面。[4]
②产业关联基准及其指标
“产业关联”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于50年代依据投入产出原理而提出的概念,后经罗斯托加以发展,将产业关联效应扩展为后向、前向和旁侧三种关联效应。一个产业部门仅仅符合市场需求标准、技术进步标准,还不足以确定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还必须能够通过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将支柱产业所蕴含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力传导到其他产业中去,直接或间接地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发展,因此,产业关联度应作为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的基准之一。具体包括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方面。
③市场需求基准及其指标
市场需求是判定某产业是否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指标。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50年代中期为规划日本当时的产业结构提出了需求收入弹性指标。从社会需求来看,使产业结构与随着国民经济收入增长而增长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原则就是需求收入弹性准则。其反映了该产业的产品社会需求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需求收入弹性相对较高的产品,社会需求也相对较高。产品高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部门,有着广阔的市场,应该成为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因此,需求收入弹性应作为市场需求准则中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④产业规模基准及其指标
主导产业选择的目的最核心的是希望通过本产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依靠产业间关联效应发生作用,而产业间关联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技术上的因素即是产业间的联系程度,它是发挥关联效应的基础,技术上的联系越密切,联系效应就会越大;经济上的因素便是产业部门的经济规模,它虽不是基础,但对于技术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如果一个产业部门规模过小,即使技术上的联系密切,仍然不可能起到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