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合集下载

浅析公民社会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影响

浅析公民社会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影响

浅析公民社会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影响作者:靳明明李阳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35期【摘要】经过历史演变,“市民社会”逐渐演变为“公民社会”,对象范围不断延伸。

公民社会作为强大的社会力量,对社会政策的产生广泛的影响,明确公民社会的地位,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政策。

在社会政策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政府的主导地位,而且还要发挥公民社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公民社会社会政策公平民主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公民一词来源于古希腊。

公民,通常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在该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和享受权利的人。

相比较市民,两者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是概念不同,公民是政治人,属于法律概念,受法律保护和监督;市民是经济人,属于经济概念,侧重于经济生活领域。

二是范围不同,公民一般指一国全体社会成员;市民一般指常住市区内、拥有城市户籍的居民,在我国农民、外国人不属于市民。

三是权利、责任地位不同,公民强调责任,依法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和敌对分子的人也属于公民;市民讲求权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属于市民。

国际上通常将“公民社会”称之为“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公民社会的组织”(CSO)、“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等。

在我国,“公民社会”也称之为“社会组织”。

英国人戈登(怀特将公民社会定义为:公民社会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中介性组织,这些组织由社会成员自愿组成,组织享有自主权进行公共领域的活动,以保护成员的价值或利益{1}。

安东尼(哈尔和詹姆斯(梅志里在《发展性社会政策》中认为公民社会包括非政府组织、宗教团体、公会、社会运动和民营部门。

社会政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社会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891年德国的瓦格纳以科学概念最先提出此术语。

一般而言,社会政策是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解决社会问题,维护公共利益,确保公共安全,依法制定的一系列政策、行为准则和规定的总称。

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消极影响

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消极影响

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消极影响中国的公民社会可以界定为民间组织和公共舆论两个层面。

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具有必然性。

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消极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加大达成政策共识的难度,增加社会冲突;使政策偏向于强势群体,损害弱势群体和普通大众的利益;增加政策过程中的矛盾冲突,降低政策过程的效率;损害政策的科学性,增加政策过程的非理性因素。

标签:公民社会;民间组织;公共舆论;政策过程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除了具有积极的效果和影响以外,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效果和影响。

虽然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消极影响到目前为止显现得并不突出,但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我国学术界对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积极影响论述较多,但对于其消极影响则鲜有全面系统的论述。

本文从界定中国公民社会内涵和外延出发,论证了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消极影响进行论述分析。

一、对中国公民社会的界定学术界一般认为,公民社会是指公民在国家或政府和营利性企业之外进行自愿结社和自由交往的社会公共领域,由各种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所构成的民间组织是公民社会的主体和基础。

公民社会就是相对独立于政治国家的民间公共领域,对这一点国内外学术界并无异议。

然而对于民间公共领域的内涵和外延,学术界还有不同的意见。

结合转型期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将中国公民社会界定为在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由公民自愿结社、自由讨论公共问题而自发形成的民间公共领域。

从组织层面来讲,公民社会体现为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

民间公共领域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

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1]。

这种讨论所形成的公共舆论就体现了公民社会的价值和原则。

因此,从价值层面来讲,公民社会体现为公共舆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公民社会的活动空间是公共领域,它大致包括民间组织和公共舆论两个层面。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问题探究》范文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问题探究》范文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问题探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治的进步,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意识逐渐增强,参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究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问题及解决路径,以期为推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向更加科学、民主、公正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二、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1. 参与形式多样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听证会、座谈会、网络问政、问卷调查等。

这些形式的运用,为公民提供了多种途径表达意见和建议。

2. 参与程度逐步提高随着民主意识的普及和法治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公民开始关注并参与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来。

他们在政策制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政策的质量和效果产生着重要影响。

三、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1. 参与渠道不够畅通尽管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已经多样化,但仍然存在渠道不畅、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部分地区和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未能充分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导致公民参与度不高。

2. 参与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公民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难以有效参与到政策制定中。

同时,部分公民的参与动机存在偏差,过度关注个人利益,忽视公共利益。

3. 制度保障不够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制度执行不力、监督机制不健全等。

此外,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也制约了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四、解决路径1. 拓宽参与渠道,提高信息透明度政府应进一步拓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如加强网络问政平台建设、完善听证会制度等。

同时,提高政策制定的信息透明度,确保公民能够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充分表达意见和建议。

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公民参与能力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公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开展相关课程、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帮助公民了解政策制定过程、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我与公共政策的影响

我与公共政策的影响

我与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社会目标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措施,它涵盖了经济、教育、环境、卫生、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

作为普通公民的我,也深受公共政策的影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仅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我们的未来发展。

因此,深入探讨我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政策如何影响我的生活首先,公共政策在直接服务于民生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例如,当政府出台新的教育政策时,它将影响到我在学校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育的公平性。

如果政策能够全面覆盖到农村和偏远地区,让每个孩子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作为学生的我无疑会受益匪浅。

相反,若存在政策漏洞或不足,可能会影响到我的学习机会和社会流动性。

其次,公共政策对于健康系统的构建及其影响同样深刻。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随政府推出的医疗政策和卫生政策,医疗设施的普及程度以及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大大提升。

比如,公共卫生政策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对疫苗接种的重视,也在新冠疫情期间加强了疾病防控的力量。

这样的政策保障了我及家人享有更好的健康管理与安全体验。

然而,并非所有政策都对我产生积极影响。

有时,政策变动会带来不确定性。

比如,税收政策的变化可能让我的家庭经济状况产生波动,而劳动力市场的政策也可能影响到我的职业选择和就业机会。

面对此类情况,我需要学会应对和适应,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

二、我与公共政策的互动除了被公共政策影响外,我也有机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当中。

作为公民,我能够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构建:1.参与公共咨询和讨论:许多政策在制定之前会进行公众咨询,积极参与此类活动,表明个人的看法和建议,使我的声音能够影响政策方向。

例如,在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中,我能通过提出对绿色出行的建议,为政策优化贡献力量。

2.投身志愿者服务:通过参与地方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我可以为某些政策的实施提供支持和帮助。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分析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分析
21 年 9 01 月 第2 卷 第5 2 期
陇东学院学报
J un lo o g o g Unv ri o ra fL n d n ies y t
Sp 0 1 e 2 1
V 12 N . o. 2 o5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分析
焦 占 勇
( 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 陕西 西安 706) 10 2

会 声 望 、 会 等 等 。 学 界 对 于 公 民 参 与 的 定 机 义 可 以 说 是 众 说 纷 纭 , 衷 一 是 。 本 文 中 所 莫 讲 的公 民参 与 是 从 公 共 政 策 制 定 过 程 的 角 度 来 界 定 的 , “ 民 参 与 是 指 公 民 直 接 参 与 到 即 公
作 者简 介 : 占勇( 9 4 ) 男 , 南杞 县 人 , 士研 究 生 , 要 从 事公 共 政 策分 析研 究 。 焦 18 一 , 河 硕 主
在 现 代 国 家 , 共 政 策 是 政 府 管 理 公 共 公 事 务 的 最 为 重 要 的 - 具 和 -- 。 尽 管 政 府 仍 r T 段 - 然 处 于 主 导 的 地 位 , 无 论 是 公 共 政 策 的 制 但 定 、 行 还 是 评 估 , 要 求 更 多 的 专 家 咨 询 和 执 都 公 众 参 与 。 因 为 ,旨 在 解 决 社 会 公 共 问 题 的 公 共 政 策 , 府 是 无 法 彻 底 包 办 的 。 在 我 国 , 政 伴 随 着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和 政 治 民 主 化 进 程
定 的广 度 、 度 和 范 围 也 是 衡 量 一 个 国 家 政 深 治 民 主 化 程 度 的 一 个 重 要 指 标 。 按 照 科 恩 的

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摘要】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制定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多元化意见和建议,监督政府执行政策,促进公正和民主,增加透明度和可持续性,以及推动政府更加贴近民意,公民社会能够提升政策质量和执行效果。

政府与公民社会需要密切合作,共同推动良好的公共政策制定,以实现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发展。

【关键词】公民社会,公共政策制定,影响,重要性,多元化意见,监督,公正性,民主性,透明度,可持续性,民意,作用,质量,执行效果,合作。

1. 引言1.1 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性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变得越发凸显。

公民社会是一个由各种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团体、媒体、学术界等多元化群体组成的社会领域,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可以为政府提供更广泛、更具代表性的意见和建议。

公民社会的参与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民意,从而制定出更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支持的政策。

公民社会还能够监督政府的政策执行过程,促使政府更加负责、更加透明地履行职责。

公民社会的参与不仅能够提高政策的公正性和民主性,也能够推动政府更加贴近民意,更加关注民生。

公民社会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参与不仅可以提升政策的质量和执行效果,也能够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更加密切的合作,共同推动良好的公共政策制定。

2. 正文2.1 公民社会能够提供政策制定者更多元化的意见和建议公民社会能够提供政策制定者更多元化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因为公民社会由各种不同群体组成,包括民间组织、NGO、媒体、学术界等,他们都有各自独特的视角和利益诉求。

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通常只能代表特定利益集团或特定群体,难以充分考虑到所有人的需求和意见。

而来自公民社会的多元化意见和建议,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全面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和期待,避免片面性和偏颇,确保政策更符合广大民众的利益。

公民社会的多元化意见和建议还可以促进政策的创新和发展。

不同的组织和个人有不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他们可以提供独特的见解和方案,帮助政策制定者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到更有效的解决途径。

论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

论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

论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摘要]在我国,公民社会已经孕育成长,展现出日趋强烈的公共政策影响力,当代社会运作是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

公民社会有契约性、法治性、多元性、参与性和公益性的五个特点,公民社会有利于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和社会公益最大化。

[关键词]公民社会公共政策影响在我国,公民社会已经孕育成长,展现出日趋强烈的公共政策影响力。

在新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看作当代社会治理的三个方面。

实际上,国家代表权力,市场代表财富,公民社会代表公益,当代社会的运作,就是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

国家掌握着公共政策的决策权力,市场的运作产生的利益集团也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决策,在公民社会还没孕育发展的时期,公共政策没有融入公民社会的公益诉求,公共政策倾向于巩固国家权力和维护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然而,公民社会代表着公益,其致力于权力和财富在社会的合理分配,缺乏公民社会参与的公共政策显然有失公平。

一、公民社会的内涵公民社会的概念来自西方,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

[1]52历史上,人们对公民社会内涵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取向,分别是公民社会等同于国家的一元取向、公民社会与国家相分离的二分取向和公民社会、国家和市场三分的取向。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公民社会等同于国家。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最早提出“Politike Koinonia”的概念,它的意思是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

[2]46 当时亚里士多德就没有区分国家与社会,认为两者的复合体就是一个“城邦”。

霍布斯认为:“公民社会之外,人的状态无非就是所有人相互为敌的战争”。

[3]11 霍布斯所说“所有人相互为敌的战争”的状态,其实指的就是“自然社会”,而国家当时就是与自然社会相对的实体社会,可见,当时的公民社会就是国家。

洛克也指出:“凡结合成为一个团体的许多人,具有共同制订的法律,以及可以向其申诉的、有权判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和处罚罪犯的司法机关,他们彼此都处在公民社会中。

公共政策与社会影响

公共政策与社会影响

公共政策与社会影响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行动和决策,旨在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公众需求。

这些政策可以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经济繁荣到社会公正,都在其范围之内。

本文将探讨公共政策如何影响社会,以及公共政策在公众生活中的重要性。

首先,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推动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政府通过制定经济政策来引导和调整经济发展方向。

例如,通过减税、扶持创业等措施,政府可以刺激企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增长。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鼓励特定行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

这些政策对于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提高社会福利至关重要。

其次,公共政策对于社会公正和平等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通过社会政策来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福利。

例如,制定和执行劳动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推动平等就业机会。

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机会和社会保障。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平等和贫困现象,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公共政策还可以影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政府通过制定环保政策来推动减少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实施减少碳排放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这些政策的执行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保护人类和生物多样性的未来。

此外,公共政策还可以影响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和演变。

政府通过制定文化政策来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政府的决策和行动可以推动经济繁荣,促进社会公正与平等,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塑造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

因此,建立健全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机制,是实现社会进步和提高公众福祉的关键所在。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公共政策,并积极参与其中,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思考

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思考

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思考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一种民主政治的体现,它是指公民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活动中,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参与决策过程,对社会事务发挥积极的作用。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对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民意代表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如何有效地推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有效推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需要建立起法定的合规性机制。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方式和流程,明确公民参与的权利和义务,为公民参与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同时,政府还需要配备相关的工作人员和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公民参与的活动,保障公民参与的顺利进行。

其次,有效推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需要建立起开放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

政府应该主动向公众公布政策信息,包括政策制定的背景、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等内容,以便公民了解和参与。

政府还应该建立起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包括公开听证会、座谈会、公众参与调查等形式,以方便公民能够直接向政府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诉求。

再次,有效推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需要建立起有效的问题反馈和解决机制。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不仅仅是提出意见和诉求,更重要的是政府对于公民的关切和问题进行反馈和解决。

政府应该建立起与公民对话的机制,认真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公民的问题。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公民参与结果的回馈,告知公民政策制定的最终决策和效果,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最后,扩大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需要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公民参与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政府应该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加强公民的政治教育,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公民也应该主动学习政策知识,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共讨论和决策,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和社会价值。

总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一种积极的民主实践,对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民意代表性具有重要意义。

论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

论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
民社 会 的 研 究 进 一 步 细 化 较 早 而 且 较有 影 响 力 的学 者 , 他
公 民 社 会 的 概 念 来 自 西 方 , 最 早 可 追 溯 到 古 希 腊 罗 马 时 期 。 [ 2历 史 上 , 们 对 公 民 社 会 内 涵 的 理 解 有 三 种 不 】 l 5 人
[ 中图分 类号 ] 3 文献标识码 ] [ D6 0[ A 文章编号]10 0 9— 2 3 (0 1 0 24 2 1 )5— 0 3 07— 0 3
在我 国 , 民社 会 已 经 孕 育 成 长 , 现 出 日趋 强 烈 的公 公 展 共政 策影 响力 。在 新 的形 势 下 , 来 越 多 的学 者 把 国 家 、 越 市 场 和 公 民 社 会 看 作 当 代 社 会 治 理 的 三 个 方 面 。实 际 上 , 家 国
于 巩 固 国家 权 力 和 维 护 利 益 集 团 的 既 得 利 益 , 而 , 民社 然 公 会 代 表 着 公 益 , 致 力 于 权 力 和财 富在 社 会 的合 理 分 配 , 其 缺 乏 公 民社 会 参 与 的 公 共 政 策 显然 有 失 公 平 。

民社 会 是 一 种 “ 人 利 益 的 体 系 ” — 包 括 经 济 结 构 、 会 私 — 社
同 的取 向 。 分别 是 公 民社 会 等 同 于 国 家 的 一 元 取 向 、 民社 公
会 与 国 家 相 分 离 的 二 分 取 向 和 公 民 社 会 、 国 家 和 市 场 三 分
的取 向 。
把 公 民社 会 定 义 为 制 定 和 传 播 意 识 形 态 特 别是 统治 阶级 意
别。
公 民 社会 与 国 家 相 分 离 的 二 分取 向 。黑 格 尔 第 一 个 将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OVERVIEW区域治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颖摘要:公共政策的执行可以被视为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末端,是关乎政策目标是否能实现的重要一环。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有助于公民接受和认可某项公共政策,最终实现政策的顺利施行。

本文基于“经济人”假设、传统行政文化、执行成本考量、政治参与不重视的双重影响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公民参与存有完善的空间,可从消除“经济人”假设的影响、积极重塑公民参与文化、理性看待政策执行成本和加强重视公民政治参与来完善公民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参与,最终使我国公民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参与更加有效。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策执行;公民参与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6-0052-0002公共政策作为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特定目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其本质是作为分配或调整各种利益之间关系的调节器。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因而它是整个政策过程中关乎政策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的关键,公民参与作为其中的人为因素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其中公民作为政策执行的对象和成果的承担者,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其无论从权利还是义务的角度来说,理应参与到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

因此,公民参与到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影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一)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双重影响政策执行主体作为政策的执行者和权力的享有者,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利用其掌握的相关政策信息和公权力来以权谋私,以此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与此相关,执行主体受到“经济人”假设的影响会为了盲目追求政策执行绩效或是满足私欲,不愿执行过程中有其他主体的参与而选择性忽略公民参与,公民参与会被视为拖后腿和增添执行难度,导致执行主体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阻碍公民参与,以此给公民参与树立了人为屏障,最终使得公民参与无效和公共政策执行陷入困境。

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论文

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论文

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论文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全文如下:摘要: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是必须的和必要的。

实现政策制定中公民的有序参与,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本文从公共政策的含义出发,进而探讨分析了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意义、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完善对策,以期能够为实现政策制定中公民的充分、有序、全面参与提供一些参考。

公民参与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准。

公民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有助于实现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同时为公共政策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公共政策的含义探讨分析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问题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公共政策的概念。

如果不能知晓公共政策的确切含义,那么对于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问题的研究就无法进行,对于其它有关公共政策的问题的探讨分析也难以推进。

关于什么是公共政策,目前尚没有一致的看法。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众多的公共政策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

公共行政始祖――伍德罗?威尔逊把公共政策视作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规范。

政策科学始祖――拉斯韦尔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①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我国学者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

②我国学者陈庆云则认为,公共政策是“为整个社会所做的权威性价值分配”。

③我国学者陈潭认为,“公共政策是实现公共意志、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理性和公意选择,是规范、引导公众和社群的行动指南和准则,是由特定的公共权力机构制定并由社会实施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

”④本文认为,公共政策是公权力主体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制定和执行的用以确定和调整广泛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法令、措施、办法、条例、实施细则等的总称。

论述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论述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论述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公民与公共政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公民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权利和义务与公共政策密切相关。

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并执行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旨在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公民需求,并促进社会发展。

首先,公民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包容性的、民主的决策过程。

公民作为政府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应该享有表达自己意见和参与决策的权利和机会。

政府可以通过征求公民的意见、开展公民参与活动等方式,以确保公民能够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使政策更加符合公众的需求。

其次,公民对公共政策的执行和监督起着重要的作用。

公共政策的实施需要公民的支持和配合。

公民应该积极参与政府的公共服务活动,遵守公共政策的要求。

同时,公民也应当对政府的政策执行进行监督,确保政府按照承诺和法律规定履行职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公民可以通过投诉、举报、参与督察等方式,对政府的政策执行进行监督,推动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

公民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同时也是相互影响的。

公民的需求和意见反映在公共政策中,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又会对公民产生影响。

公共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公民的生活方式、利益和社会地位。

例如,教育政策直接影响着公民的受教育机会和质量,健康政策直接关系到公民的健康水平,就业政策直接关系到公民的就业机会等等。

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公民的需求,确保公民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为了更好地理解公民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公民参与和公共意见收集的工作。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公共听证会、调查问卷、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征求公民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通过公开政策草案、政策解读等方式,让公民了解政策的制定过程和目的,增加公众对政策的理解和接受度。

最后,公民对公共政策的满意度和参与程度可以作为政府绩效评估和考核的重要指标。

政府应当根据公民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公共政策,提高公民对政策的满意度。

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意义

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意义

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意义摘要: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贯彻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以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的意义是极其重大而深远的。

关键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民主一、公民参与的原因及背景解析1.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都以社会民众为基础(1)政策的需求信息来自社会民众或团体(利益集团)。

(2)民众也是公共政策运行的主体,公共政策的执行常常需要施政者与影响对象之间的密切合作。

如果后者是被动的、消极的,那么政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或成本大增。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公民参与的发展(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唤起公众的参与意识。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激发公众的政治参与愿望。

3.政治现代化促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

公民再也不仅仅满足于作为公共政策的客体(对象)而存在、被动地认可和接受政府的公共政策方案;而是强烈地要求向公共政策系统表达自己的意愿,具体过问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反馈的全过程,使公共政策能够更充分地代表自己的利益。

二、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功能1.集体参与,可减少政策上的流弊与个人的私欲,进而确保一个更可行及公平的决策。

基于每个人知识有限,思维的方法不同,群体智慧对于决策来说相信是比较优越和可靠的,因为这是经过众人参与、互补长短的情况下得出来的。

其次,通过意见的交流和不同观点的冲击,不但可以使个人的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个人的私欲亦得到调适,使政策依据群体的意愿而做出。

2.大众的关注和参与,对于一个政策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1)公民参与,有助于政策决策主体充分考虑和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利益和愿望,并把政策目标的确立和政策措施、手段的选择建立在符合这种利益和愿望的基础之上,以减少政策决策的盲目性,提高政策的合法性。

(2)公民参与,可以减低执行时遇到的困难,有利于政策的有效执行。

3.公民参与,促进了政策相对人主体地位的确立。

这有助于提醒政策执行主体尊重政策相对人的人格,并注意激发政策相对人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感和接受主动性,减少政策执行中的阻力和实际存在的强迫性和人格侮辱等违背政策和法律的行为;还有助于改变政策研究和咨询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自上而下的单一视角,而代之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重视角,扩大政策研究和咨询的领域,并使研究成果能直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公共政策的制定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平衡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我们生活在一个繁荣的经济环境中,人们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许多组织机构和个人都可能被政策制定所影响。

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政府、企业、公民社会和群体等。

政府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

作为制定政策的权利机构,政府对公共政策拥有相当的话语权。

企业是制定政策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由于其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并直接涉及到社会的经济收益。

公民社会则是公共政策的重要利益相关者。

公民社会是最能反映民意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因为公民社会组织是由志愿者和无产阶级组成的,而且常常被视为组织民意的渠道。

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

针对这些冲突,利益相关者可以运用其资源和力量来影响政策制定的结果。

因此,政策制定需要对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态度进行评估和分析。

政府需要评估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态度,以便做出更加公正、合理的政策决策,同时减少政策决策的风险。

此外,政府还需要寻求利益相关者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便政策制定者更好的了解民意和需求。

企业在政策制定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政策制定者需要理解企业的经济和社会责任,以便更好地制定政策。

政策制定者应该理解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了解企业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责任,并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和力量。

公民社会在政策制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民社会使得政策制定者可以获得更为广泛的民意。

它们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了解社会的需求、反应和期望,从而使政策能够更好地符合公众的期望。

公民社会还可以监督政策执行情况,确保政策的执行符合公共利益。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协调非常重要。

各利益相关者应该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冲突,并在制定政策时达成共识。

政策制定者应该善于调解和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提高政策制定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总的来说,利益相关者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关键人物。

社会组织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社会组织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社会组织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社会组织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组织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社会组织的发展不仅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支持,而且也增强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这种社会组织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社会组织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并说明它们对于民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社会组织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1、促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社会组织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向政府提供很多有关民意和利益的信息,从而帮助政府更好地理解公众的需求和意见。

此外,它们还可以帮助政府评估一项政策的可能影响及可行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从而促进政策更好地贴近民生、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2、监督政府行为社会组织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也非常重要。

它们可以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以确保政府在执行政策时不会滥用权力,同时也可以推动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

这将有助于保持政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政府的责任感,加强政府与民间的联系。

3、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组织的存在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这种组织可以帮助公民更好地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

它们可以促进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同时也可以增强公众的自由和权利。

二、社会组织对民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促进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社会组织对于民主制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们促进公民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的发展,使公民更直接地参与到政治决策过程中,并增强了个人的权利保护。

2、促进社会公正和平等社会组织对于社会公正和平等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它们可以促进社会公正和平等,推动政府更好地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从而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3、推动社会变革和创新社会组织对于社会变革和创新也很重要。

它们可以鼓励新想法的产生和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和创新,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结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社会组织的作用紧密相连。

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经济影响

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经济影响

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经济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公众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以及对政策的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经济影响,并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

首先,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可以提高政策的质量和可行性。

政府制定政策通常依赖于专家的建议和政策制定者的经验。

然而,这些专家可能无法全面了解公民的需求和期望。

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从而制定出更贴近实际的政策。

公众的参与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帮助政府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规划和调整政策。

其次,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经济影响在于增强公众的信心和参与意愿。

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参与意愿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公众对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和决策结果不满意,将对政府的信任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公众的参与意愿。

反过来,如果公众能够真正参与政策制定过程,并且看到他们的建议和反馈被认真对待,将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并激发更多的参与意愿。

公众的参与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痛点,使政策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增强公众对政策的认同和支持,促进良好的政策执行。

第三,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有助于减少经济决策的失误和资源浪费。

政府决策的失误和资源浪费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普遍问题。

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可以增加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避免决策者的个人偏见和错误判断,从而减少决策的失误。

通过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和建议,政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问题,并更好地权衡各种观点和利益,制定出更具效益和可持续性的政策。

这样可以避免在投资决策和资源分配上的错误,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第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有助于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

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帮助政府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机会。

公众对于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的观察和思考可能会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路,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维和解决方案。

论加强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必要性、问题和对策

论加强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必要性、问题和对策

论加强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必要性、问题和对策摘要:本文阐述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必要性及其相关问题和对策,认为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将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对民众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文章在指出当前国内公民参与及其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一些改善对策。

关键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有效性;公平性正文: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提高政府效能和公平性、促进良性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我国而言也是一大发展机遇,值得加以重视和加强。

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必要性首先,公民参与有助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效率。

党政领导人员不仅有责任履行公共政策的调整和实施,还需向民众解释公共政策的含义和实施效果。

而公民参与则可为此提供宝贵的方便,有效提升政府的透明度,为民众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反馈,减少政府运行中出现的误差,从而提高政府服务民众的效能。

其次,公民参与可促进公共政策的公平性。

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多方的参与和分享,如果一些低收入层次的少数民众没有机会参与制定过程,只能接受政府原有的政策结果,将会让政策失去公平性。

因此,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有助于多方共同参与,发挥民众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政策的均衡性和公平性。

二、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尽管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我国公民参与的实际效果并不乐观。

由于参与的渠道较少、公民参与意识较弱,以及公共政策制定环节持续时间较长等原因,使得民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机会相对较少,政府与民众之间在公共政策制定环节出现明显的壁垒。

三、改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改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对策。

首先,加强法制保障,改善现行的政策及立法,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提供法律支撑。

其次,改进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机制,将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渠道扩大化,尤其应建立多层次的互动对话机制,使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机会更多。

最后,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以社会服务体系为基础,提供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有效渠道,使民众得到更好的参与机会。

社会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社会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社会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社会参与是指广大公民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决策过程,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表达意见和诉求。

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让公民参与政府决策,促进社会公正与公平的实现。

而社会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社会参与可以为政府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作为广大公民的代表,参与者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这些参与者通常来自不同的背景和视角,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社会参与,政府可以得到更全面的信息和数据支持,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和问题,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社会参与可以提高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

当政府面临制定重要的公共政策时,常常会遭到一些公民的质疑和抗议。

通过社会参与,政府可以主动听取公民的呼声,尊重公民的权利,鼓励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

这样一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更加透明公正,公民对政策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也会更高,从而提高政策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

再次,社会参与可以减少政策的风险和冲突。

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与公民常常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

如果政府仅仅单方面制定政策,忽视了公民的需求和抗议,就会引发社会的不满和冲突。

而通过社会参与,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公民的担忧和问题,减少政策的风险和冲突。

这种合作方式能够更好地平衡不同利益诉求,从而为公众利益服务。

最后,社会参与可以增强公民意识和投入。

社会参与不仅仅是一种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方式,更是公民参与国家治理的一种方式。

通过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公民可以增强自己对社会事务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公民意识。

而公民意识和投入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只有公民从被动的参与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和稳定。

综上所述,社会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社会参与,政府可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和数据支持,提高政策的科学性;社会参与可以增加政策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减少风险和冲突;同时,社会参与还可以增强公民意识和投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 公共政策分析
开课时间 2015年11月14日
学院 法政学院
专业方向 公共管理

号 2015216076 姓名 商政凯
学位类别 MPA
任课教师 张风合
交稿日期 2015年11月28日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
签名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中国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是从国外引进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术业专攻者对其理解不同。

本文所说的公民社会是指国家或政府和营利性企业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

公民社会的主体和构成要素是各种非政府而且非营利的社会组织所构成的民间组织,包括公民的维权组织、各种行业协会、民间的公益组织、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同人团体、互助组织、兴趣组织和公民的某种自发组合等。

它们又被称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

(二)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制定
戴维•伊斯顿根据政治系统分析理论,将公共政策定义为政治系统作出对社会具有约束力的权威性的价值分配。

陈庆云从这一定义出发,进一步将公共政策定义为“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从更本质的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无非是政府调整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工具,公共政策所反映、调节的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利益关系。

相应地,整个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公共利益分配的过程。

二、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必然性
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说过:“今天,政府作出公共决策的方式发生可重要的变化。

人们已经不能再接受这样的观念,即政府的公共政策是由那些掌握权力、声称代表公共利益但拒绝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少数领导人制定的。

新发展的刺激,直接推动了信息快速的扩展与传播,越来越多的公民逐渐认识到,他们有能力影响那些关乎他们生活质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于是,接下来的结果就是,他们不断地要求在公共政策过程中获得发言的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改革等都促使了公民社会的发展。

社会改革的方向为“政社分开”,即将原本应由社会承担的职责还给社会,培育和发展了社会中介组织。

此外,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增加也对公民社会规范发展起了保护作用。


然,我国的公民社会一方面要求与市场经济、法治文化、有限政府和多元治理模式相适应,是国家、市场、社会相分离的结果;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转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由政府推动的过程,公民社会的发展同样与政府行为及其自身的改革密切相关联。

三、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弥补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政府失灵。

作为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核心主体的政府,都由复杂的“经济人”组成, 他们并不纯粹是公共利益的代表,也有自利的一面,这使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寻租行为。

公民社会组织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充当公民要求的代言人, 政策实施计划的参与者, 社会舆论的形成者, 政府行为的监督者等, 将公民对公共政策问题分散的个人意志聚合起来,进行利益表达,并对政府的政策过程进行监督和影响, 有效避免政府失灵, 促进政府制定正确而有效的公共政策。

2.提高公共政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面临的最大难点是: 如何全面、准确、充分地搜集信息以提供决策的依据。

通过公民社会组织介入, 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减轻政府决策部门收集决策信息的负担, 提高其决策效率, 同时通过政府、公众和不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既进行充分的意见交流,又互相制约,有助于体现公共政策的利益综合功能, 实现决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保证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使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权威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3.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社会基础。

公共政策过程实际上就是把社会各种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并实现对利益的协调与平衡的过程。

公民社会参与公共政策作为一种制度性的利益表达渠道, 还可以防范或减少游行、示威、罢工等容易影响社会安定的利益表达方式, 缓解社会利益冲突,形成为一种社会力量与政府力量互补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因此, 公民社会可以作为吸纳和缓冲社会矛盾的“调节器”而发挥作用,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更加稳定的社会基础,使公共政策制定达到最佳状态。

(二)消极影响
1.可能降低公共政策制定效率。

公民社会参与政策制定意味着在过程中要广
泛的组织公民参与,协调各方不同意见,进而形成一个绝大部分公民所能接受的政策。

这一过程涉及的参与社会组织、公民的合理选择,参与政策制定方式的选择,各方利益矛盾的协调等多个环节,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降低了政策制定的效率。

2.可能增加公共政策制定成本。

为了让公民社会组织成员深入了解政策的内涵和要解决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广泛的参与进来,政府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宣传、调研、汇总、分析。

同时,也可能因此占用大量的政府资源,进而影响其他工作的推进。

3.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公平性。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是政府、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博弈的过程。

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分析,那些实力越强大的组织,其影响力就越大,就越能充分实现自身利益。

反之,则利益很难实现。

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常处于被动地位。

在此情况下,制定出的政策就常具有不平等性。

四、我国公民社会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主要存在的障碍
(一)主体障碍
公民素质与能力的限制。

我国公民整体素质仍然偏低,在公民社会表达意愿的时候可能会通过不够合理的方式去表达,这样反而无法正确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

(二)观念障碍
公民社会与政府的观念偏差。

公民更多的站在个人利益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去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以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政府制定政策更多的站在广泛的公民利益立场上,而不是以实现某一个个体利益的角度制定政策。

所以,随着角度和立场不同,公民社会与政府的观念出现偏差是无法避免的。

(三)途径障碍
公民社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不畅。

公民社会在参与政府公共政策时仅有人大议案政协提案、政府征求意见、公共舆论等几种方式,途径较少且单一,难以充分表达公民社会的诸多诉求。

(四)法制障碍
公民社会参与公共政策的法制不完善。

相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公民
社会的飞速兴起,政府公共政策的法制建设稍微滞后,我国需要加快制度的完善,以使公民社会参与政府公共政策时更加畅通也高效合理,随时做到有法可依。

五、加强公民社会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影响的对策
(一)培育公民社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文化环境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政治发展中特有的历史传统、现实条件以及时代要求,决定了扩大公民社会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最根本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做主以及坚持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扩大公民社会有序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不能只照搬西方的模式,必须渐进的继承并发展中国特色道路,培养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参与型政治文化环境。

(二)完善公民社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制度
面对当前中国公民社会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机制中存在的诸多障碍,发展和完善我国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社会参与的制度化建设是保证公民社会有效参与的关键因素,对此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整合。

(三)畅通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
政府要加强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建立畅通的参与渠道,为公民社会提供足够与有效的信息,保障公民社会的知情权,建立公民社会获取信息制度,以实现公共政策制定的有效参与。

同时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进步,沟通交流方式的增多,网络、媒体、通信等现代化传媒方式也应该恰当的整合到公众与政府的互动之中。

(四)增强公民社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能力水平
公民社会参与能力的提升是实现有效政策参与的重要条件。

一是公民社会要制定出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 增强自身的活力和独立性, 逐步摆脱对政府的依赖。

二是公民社会要培养其成员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参与意识,树立积极的参与理念, 意识到公民社会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重要纽带作用。

三是公民社会应当加强完善自身的组织建构, 提高人员素养, 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和对资源的使用能力, 并不断加强对政策过程的学习和培训, 做好政策参与的知识准备, 以提高政策参与的效率和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