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行业军民融合产业前瞻总览及核医用篇
中国核技术应用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核技术应用行业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核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多个领域的高科技,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本报告旨在对核技术应用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以评估其当前状态和未来趋势。
2. 市场概况核技术应用市场目前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核技术应用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中年均增长率超过10%。
该市场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医疗、能源、工业等。
3. 市场细分3.1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核技术应用广泛。
放射性同位素被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
核技术在医学影像学、疗法和医学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能源领域核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核能发电。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国家。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突出,核能发电有望在未来继续增长。
3.3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核技术有着多种应用。
例如,核技术可以被用于无损检测,用于检测材料的缺陷和质量问题。
此外,核技术还可以被用于工业过程监测和辐射控制等。
4. 市场驱动因素核技术应用市场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以下驱动因素的影响:•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核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需求增长。
•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促使核能发电市场的扩大。
•工业领域对高效、精准检测的需求推动了核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发展。
5. 市场挑战核技术应用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包括:•公众对核能安全性的担忧,可能影响核能发电的发展。
•高昂的设备和材料成本,限制了核技术应用的普及。
•法律和监管环境的限制,可能导致核技术应用的受限。
6. 市场前景尽管核技术应用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以及工业领域对高效检测的需求,市场有望保持稳步增长。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核技术应用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采用。
7. 结论通过对核技术应用市场的全面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核技术应用市场在医疗、能源和工业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核特色医疗产业及未来发展趋势
核特色医疗产业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对核特点诊疗含义展开讨论,融合核与医疗器械行业的特征,并且从产业市场角度对核特点医疗产业范畴及特点展开分析,论述中国核特点诊疗产业现状,并剖析行业发展趋势。
方式:根据文献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及因果分析,参考整合医学的系统思想,讨论核特点诊疗含义,以产业市场角度剖析核技术在中国诊疗应用领域发展状况,试着对核特点医疗产业范畴开展定义,并对于该产业发展政策自然环境展开分析,预测行业发展趋势。
关键词:核技术、核医学、核特色医疗、放射治疗一、引言核技术又称核能技术,是运用放射性物质状况、物质规律性,科学研究放射线、核能激光束和放射性元素的形成、与有机物相互影响、检测以及各种运用的专业技术。
主要包含放射线和激光束技术性、放射性元素技术性(放射性核素技术性),伴随着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大力实行,核技术也正普遍地用于需求侧改革相关行业,如工业生产、农牧业、医疗和行业。
有关核技术在现代科学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特殊医药学、核医学等新兴医学学科基本建设和大型医药学实验仪器及放射性药物的研发生产制造两大类具体内容。
二、相关概念1.整合医学整合医学是指由医药学各个领域优秀专业理论知识实际临床试验工作经验开展有机化学融合的新医学管理体系,整合医学关键根据系统及整体上的哲学理论,将现代科学基础理论于临床试验进行合理融合,以消除单一心理卫生科严格界线堡垒,展现了以人为中心核心内容。
2.特种医学特殊医药学关键科学研究在恶劣环境下,处理结合实际涉及的各种各样独特医学问题。
主要是为如航天航空、中国核工业等特殊的职业,并且以特殊所形成的医药学要求为基本研究主题,然后进行岗位常见传染病与治疗。
3.核医学核医学是运用放射性元素诊断治疗疾病或开展医学临床研究的医学学科,该学科融合了核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物理和生物学等多种多样前沿技术。
现阶段在中国,医疗界将核医学分成试验核医学及核临床医学核医学两绝大多数。
4.核特色医疗有关核特点诊疗,现阶段全部医学界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概念,文中参考整合医学的系统思想,融合核医学发展含义及其核技术在现代科学应用领域发展状况整理归纳,觉得核特点诊疗融入了核医学、特殊医学中的放射性与辐射源医药学、职业危害学、整合医学等多个医学学科核心价值,归属于核技术与现代科学相深层相结合的交叉领域,其应用领域理应包揽特殊医学中的放射性与辐射源医学临床研究,核应急(辐射病救护)基础科研、核医学基础科研和疾病诊断医治,放射性与扩散医治、特殊家庭职业病诊断与预防及健康服务等,作为核技术在所有健康医疗领域内的全部应用与拓宽。
2023年军民融合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军民融合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军民融合是指军事和民用产业之间的互动融合,旨在促进国民经济和军事现代化的有机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军事技术的不断提高,军民融合已经成为发展新领域。
下面就军民融合行业市场规模作一分析。
一、军民融合的行业范围军民融合具体包含了许多行业,涉及国防、工程、科技、文化、制造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强大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在此基础上,针对各行业的转化和升级,军民融合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二、军民融合的市场规模军民融合行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市场规模日益庞大。
从已经取得的成绩看,军民融合已经在国防、制造、电子、通讯、航空航天、核工业、生物工程、材料技术等领域占有一定的比例。
同时,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规模扩大,军民融合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近年来,军民融合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如工业品输出、军民财务制度改革、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以及鼓励军民融合型企业成长,军民融合的市场规模在中国经济和技术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军民融合发展中的观察与分析军民融合已经成为国防现代化和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也是军民协调发展的核心。
目前,我国的军民融合行业处于不断发展中,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成果转化不快。
在军民融合中,新的技术成果不但要成为军队所需,同时还要使它成为社会各行业的共享资源。
但我国在成果转化上偏慢,存在重复研发、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2.人才培养存在短板。
军民融合需要一支复合式人才队伍,但我国目前的人才来源比较单一,需要加快培养军民复合型人才。
3.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需加强。
军民融合涉及到众多行业和关键技术,保护知识产权尤为重要。
但现实中,常常出现盗取知识产权、抄袭仿制、非正常转化等情况。
总的来说,军民融合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也要解决好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信在加强政策支持、促进各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努力下,军民融合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美国核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核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军民融合发展是我国当前重点实施的战略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工业变革的必然要求。
核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重要领域,本文通过研究美国核工业管理体制和军民融合现状,总结相关经验,推动我国核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关键词:核工业;军民融合;国防工业核科技工业是典型的军民融合产业,核技术既是国家核军工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社会清洁能源供应,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可靠手段,在国防领域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今国际核态势日益复杂多变,我国战略核力量发展与核电产业建设既面临空前挑战,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核科技工业未来的重大发展战略,前景广阔。
1 军民融合的定义及内涵欧美等西方国家对“军民融合”定义为:军民融合是指把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科技工业结合起来,构建起完整的国家科技工业体系的过程[1],即通过军民融合,将通用的技术、设备、人才、工艺、基础设施、材料等方面整合起来,满足军民两用需求。
从欧美国家的认识和实践来看,军民融合内涵包括:(1)开发军民通用技术,将军用或民用技术经过适当的改造,以满足军民两用的需求。
(2)加强技术成果转化,包括军转民技术和民转军技术转化。
(3)鼓励国防军工单位购买民用市场中成熟的产品或服务。
(4)在设备研发各个阶段,如方案探索、预先研发、基础研究、需求产生、立项研讨、设备开发、工程制造和维修保养等阶段,实施军民融合策略。
(5)在科研生产各个过程中,提高科研、生产、维修的军民融合深度,加强项目管理,推进军民融合[2]。
2 美国核工业管理体制美国总统和国会是美国核科技工业发展的顶层决策机构。
所有与核工业有关的管理机构改革、经费预算和立法,都需要总统和国会批准。
美国能源部负责集中统一管理核军工科研生产与退役治理、民用核科技研发和核能政策制定。
能源部内设机构中,国家核军工管理局负责核军工科研生产工作,环境管理办公室负责核军工退役治理工作,核能办公室负责组织民用核能技术研发工作,科学办公室负责组织高能物理、核物理、聚变能科学等领域的核基础研究工作,管理办公室负责合同与项目管理工作,环境、健康、安全与安保办公室负责对能源部的核设施和活动进行安全监管。
年军工行业年终总结军民融合深入推进军工科技创新突破
年军工行业年终总结军民融合深入推进军工科技创新突破年军工行业年终总结军民融合深入推进军工科技创新突破年终总结:这一年,军工行业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在军民融合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并且在军工科技创新方面获得了显著的进展。
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总结和回顾。
军民融合:军民融合在今年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在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军民融合的目标是加强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交叉融合,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持。
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和企业的努力,军民融合在不同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高技术领域,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共赢的模式得到普遍应用。
通过共享资源、开展技术交流和联合研发,军民融合的形式多样化,覆盖面不断扩大。
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军工企业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共同研发出一系列具有军民两用性的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为军队提供了先进的装备,同时也推动了民用市场的发展。
在军工相关产业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军民融合项目。
通过整合军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民营企业的市场优势,军民融合的项目在各行各业中涌现。
例如,在航天领域,军工企业与航天科技公司合作,推动了航天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
这些合作让军工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也提高了民用技术的水平和竞争力。
军工科技创新:军工科技创新是军工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军民融合的关键。
今年,军工科技取得了多个重要突破,不仅提升了国防安全水平,也推动了国内军工技术的发展。
在军事装备领域,多种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突破。
例如,人工智能、无人系统和智能材料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军事装备具备了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和作战能力。
这不仅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军工科技创新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军队基地和军工企业的研发能力。
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合作,军工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例如,在核科技领域,通过军工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核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拓展,提高了军队的核能安全水平。
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学生:学号:专业班级:知道教师:2016年月日摘要2015年,我国军民融合工作全面提速,向深度融合的方向大步迈进。
军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各项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国防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但是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军工科研院所深入改革,典型军民结合产业良性发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模式构建,民参军渠道畅通等。
预计2016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是国家及地方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编制的重要容之一,各类利好政策将会继续推出,军工行业改革将稳步开展,民技参军、民资参军、民智参军的深度将加大,军民融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目录第1章引言 (4)第2章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和环境分析 (5)2.1 军民融合工作继续扎实推进 (5)2.1.1 针对军民融合的专题调研工作延续开展。
(5)2.1.2借助各类公开性活动扎实推进具体工作的落实。
(5)2.1.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取得新突破。
(5)2.2政策法规建设将不断完善 (6)2.3典型军民结合产业趋于理性发展 (6)2.3.1 民用核能 (6)2.3.2 民用航天 (6)2.3.3 民用航空 (6)2.3.4 民用船舶 (7)2.3.5 军工电子 (7)2.3.6 民爆行业 (7)2.4 军工行业改革将稳步开展 (7)第3章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9)3.1关注军工科研院所改革问题 (9)3.2关注重点军民结合产业发展问题 (9)3.3关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问题 (9)3.4关注民参军体制机制等问题 (10)第4章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11)4.1通过法治方式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11)4.2稳步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制 (11)4.3促进重点军民结合产业升级 (11)4.4尽快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 (12)4.5继续推动民参军相关制度改革 (12)第1章引言2013年3月11日,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习主席指出,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核技术行业研究报告:军民两用深度融合,核技应用未来可期精选版
(/国元,马捷、王鹏)1.核能发电:核技术军技民用的典范1.1 双碳目标背景下,发展核电大势所趋能源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
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求到2035 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进一步提高。
核电具有环保性、经济性、高效性三大优点,对实现双碳目标和清洁能源转型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环保性:与火电相比,核电站不会污染空气或直接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温室气体,其二氧化碳的间接排放量仅为 21 克每千瓦时,是六种主要发电方式中最低的。
经济性:与风电、光伏相比,单位投资相当,但核电的运行小时数高,每年可以运行 7000 小时以上。
据联合国经合组织研究报告,欧洲的核电发电成本是光伏发电的 1/5.3,风电的 1/1.8;中国的核电发电成本是光伏发电的1/4.7,风电的 1/2.1。
高效性:1000 克标准煤、矿物油及铀分别产生约 8 千瓦时、12 千瓦时及 24 兆瓦时的电力,单位铀的发电量分别是标准煤和矿物油的 3000 倍和 2000 倍。
能源转型趋势下,世界各国重视核电发展。
目前已有 70 多个国家(能源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四分之三)承诺将排放量减至净零。
核能发电作为唯一可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青睐,各国政策纷至沓来,我国也提出《“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到 2025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 7000 万千瓦左右。
1.2 压水堆是全球在运核电站主流堆型核燃料在反应堆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高温高压的一回路冷却水把这些热能带出反应堆,并在蒸汽发生器内把热量传给二回路的水,使它们变成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一回路:反应堆堆芯因核燃料裂变产生巨大的热能,高温高压的冷却水由主泵泵入堆芯带走热量,然后流经蒸汽发生器内的传热 U 型管,通过管壁将热能传递给 U 型管外的二回路,释放热量后又被主泵送回堆芯重新加热再进入蒸汽发生器。
核燃料循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
核燃料循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近年来,核燃料循环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被认为是解决能源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核燃料循环作为核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源高效利用、辐射废物管理和军民融合等方面的优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核燃料循环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
一、核燃料循环行业现状分析1. 发展背景和态势核燃料循环作为核能发电的后续环节,具有回收再利用核燃料、减少核废料、提高核安全等重要优势。
当前,全球核燃料循环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家在核燃料循环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建立了完备的核燃料循环体系。
同时,中国也将核燃料循环列为国家战略,加大了对核燃料循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2. 技术进展和创新核燃料循环行业在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核燃料再处理、核燃料制备和核燃料储存等关键技术得到了不断完善。
在核燃料再处理领域,国内外企业积极推进核燃料再处理工厂的建设,提高核燃料的再循环利用率。
同时,核燃料制备领域的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突破,新型核燃料的开发应用逐渐成为行业的新热点。
3. 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核燃料循环行业的发展中,国际合作与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各国在核燃料技术、政策法规、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和交流,加强了核燃料循环行业的国际合作。
例如,中国与法国、俄罗斯等国就核燃料再处理、核燃料制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推动了核燃料循环技术的发展。
4. 产业规模和市场前景核燃料循环行业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核燃料循环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核燃料再处理、核燃料制备、核燃料储存等多个环节。
全球核能装机容量的增加和核燃料循环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核燃料循环行业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二、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展望1. 技术创新和突破未来五至十年,核燃料循环行业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突破。
2024年核技术应用产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概述核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4年,核技术应用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2024年核技术应用产业进行深度分析,包括核电、核燃料循环、核医学和核辐射监测四个方面。
二、核电2024年,我国核电的总装机容量达到7500万千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4.3%。
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减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24年,核电发电量高达400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3.37%。
同时,核电装机容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24年的新增装机容量为570万千瓦,同比增长了23%。
可以看出,核电在我国能源领域的地位逐渐提升。
三、核燃料循环核燃料循环是指将核燃料经过使用、后处理再循环利用的过程。
2024年,我国核燃料循环取得了重要进展。
首先,在核燃料循环技术方面,我国成功研发了一种新的燃料元件制备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燃料元件的利用率。
其次,在核燃料循环设施方面,我国建成了一座核燃料循环试验装置,可以进行核燃料循环的相关试验。
可以看出,我国核燃料循环技术逐渐成熟,为核燃料利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核医学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
2024年,我国核医学取得了重要突破。
首先,在核医学设备方面,我国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核医学成像设备,其成像效果更加清晰,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其次,在核医学治疗方面,我国开展了多项临床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可以看出,核医学技术在我国医疗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五、核辐射监测核辐射监测是对环境中的核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的技术。
2024年,我国核辐射监测取得了重要进展。
首先,在监测设备方面,我国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核辐射监测仪器,能够对环境中的核辐射进行精确测量。
其次,在监测网络方面,我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核辐射监测网络,能够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核辐射水平。
可以看出,我国核辐射监测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六、总结2024年,核技术应用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核动力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现状及其建议
我国核动力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现状及其建议作者:邓传东孙超邱绍宇来源:《中国军转民》2019年第01期1.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强力推进,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和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1-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三处强调“军民融合”,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理论指导、战略地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进一步彰显了军民融合在强国强军中的战略地位[4]。
党的十八大以来,核工业迈入新的历史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明确核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是我国核工业创建六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指出核工业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其指出了核工业军民融合的发展方向,也从强国强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指明了核工业新时期的发展道路[5]。
核工业是国防高科技产业,其具有战略性强、系统性强、政治敏感、军民两用、产业集中度高、社会影响面广、安全要求严格的典型特性,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6]。
相应地,核电作为核工业军民融合的典型输出产业,其核动力技术更是兼具军民两用的特点[5]。
军用核动力技术的发展,可以不断为民用核动力技术奠定基础;民用核动力技术的发展,不仅能改善核动力行业的经济状况,还能够促进整个核科技工业体系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因此,军民融合有利于核动力行业更好地履行富国强军的历史使命。
本文主要从核动力行业军民融合现状与存在问题、相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设性意见方面进行阐述。
2.我国核动力行业军民融合推进现状与存在问题2.1我国推进核动力相关军民融合的现状概况核工业是战略高科技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
当前,我国核工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
核动力行业军民融合面临的问题,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也有由于自身行业特性而导致的诸多具体问题。
核医疗产业发展趋势
核医疗产业发展趋势核医疗产业是指应用核技术在医疗领域进行研究、诊断和治疗的产业。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核医疗产业正逐渐成为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技术发展、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探讨核医疗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核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涌现,为核医疗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以下是几个核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1. 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
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随着放射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放射治疗技术将变得更加精确和个性化。
例如,精确定位和更精细的辐射剂量计算将使放射治疗更加安全和有效。
2. 分子影像技术的创新。
分子影像技术是核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通过标记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来显示特定分子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
随着荧光探针、分子探针和显微镜技术的不断创新,分子影像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将在肿瘤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核医学成像的高清晰度和低剂量。
核医学成像在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传统核医学成像技术存在辐射剂量较高的问题。
未来,核医学成像将朝着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低的辐射剂量发展,以提高影像质量并降低对患者的伤害。
二、市场需求趋势核医疗产业的发展必须满足市场的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率的增加,核医疗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以下是几个市场需求的趋势:1. 肿瘤诊断与治疗的需求增加。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上升,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核医疗技术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更精确的治疗方案,因此肿瘤诊断与治疗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2. 慢性疾病管理的需求增加。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
核医疗技术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病变程度,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因此慢性疾病管理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3. 医学科研的需求增加。
2023年军民融合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军民融合行业市场调查报告近年来,军民融合已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军民融合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将对军民融合行业的市场进行调查报告。
一、行业发展现状1、政策支持力度增强我国政府近年来加强对军民融合发展的支持,推进相关政策的出台。
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了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的措施。
此外,在税收、融资和科技研发等方面也有了更多优惠政策。
2、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9年我国军民融合市场规模达到了1.3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66%。
在军工、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涌现了一批领军企业,同时也有更多的小微企业进入市场,形成了一定规模。
3、技术成果转化加快随着军民融合行业的不断发展,一批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器等涌现出来,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平台和支持。
同时,一些军工企业积极推进技术成果的民用转化,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领域。
二、行业市场分析1、军工产业目前,军工产业是军民融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工企业在军用装备生产和研究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和成熟经验,同时也在民用领域拓展业务。
例如,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在军工领域拥有激光、雷达等领先技术,同时也通过子公司北斗星通开展卫星导航产业等民品业务。
2、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军民融合行业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在通信、网络、大数据等领域,军用技术对民用技术的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
例如,中国华为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公司,同时也在智慧城市、物联网等民用领域探索创新。
3、新材料新材料在军民融合行业中也是重要的产业。
军用材料的应用为民用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市场机遇。
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多项军用航空材料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已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
三、未来市场前景当前,我国军民融合行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政策调整和技术成果转化的推进,军民融合行业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满足国防需求国防需要的日益增加和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军民融合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以军民融合助推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快速发展
专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国家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将迎来新的重大发展契机。
以军民融合助推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快速发展■ 曹述栋核技术应用是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内容,是当代公认的高新技术,具有的交叉性、融合性和渗透性使其蕴藏着巨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国家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将迎来新的重大发展契机。
一、核技术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社会建设多个领域核技术应用是核技术在国防现代化建设、工业、农业、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环境保护和健康医疗等各个领域技术的应用,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指出,就应用的广度而言,只有现代电子学和信息技术能与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相提并论。
当前,全球已有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核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核技术应用正在突破传统的产业领域,加速向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和若干新兴产业领域进行渗透,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产值规模已经超过核电,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自改革开放后实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已广泛应用到了工业、医学、农业、环保、公共安全、科研等诸多领域,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研发、生产、营销体系,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有效带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
在我国,军工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科研院所、高校等在核技术应用领域从事相关的研发、生产、市场等工作。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在放射性同位素制备和在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部分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核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核医药企业成功经验总结
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 新
核医药企业应注重自主研发和 技术创新,不断推出具有竞争 力的创新药物。
全球化战略布局
核医药企业应积极开拓国际市 场,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
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核医药企业应注重产品质量和 安全性,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 体系,确保产品的可靠性。
多元化的市场开拓和品牌 建设
监管政策严格
核医药产品的生产、使用和 废弃处理等环节需遵守严格 的法规和标准,增加了企业 的合规成本。
市场接受度有限
由于核医药技术的特殊性, 公众对其存在一定的担忧和 误解,影响了市场的接受度 。
国际竞争激烈
核医药行业在国际上竞争激 烈,国外企业占据一定市场 份额,国内企业面临较大压 力。
核医药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研究核医药行业发展战略的意义
为了应对核医药行业的挑战和机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通过研究核医药行业的发展趋 势和战略,有助于企业把握市场动态,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计划,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能力。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本报告旨在研究核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战略,分析核医药行业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为企业制定科学合 理的发展计划提供参考。
中国核医药行业政策环境
《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
规范放射性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及 监督管理,保障公众健康。
《核安全法》
保障核安全,预防和应对核事故,促进核能事 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规范药品注册行为,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核医药行业政策发展趋势
强化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核医药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核领域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模式分析
核领域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模式分析作者:徐鬻周超然何昉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8年第5期我国军民融合的顶层设计和组织体系已基本完善,重大工程实施、重要领域改革和创新示范区建设等正稳步推进。
分析核领域的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战略定位和主要模式,并总结提炼了在战略与规划的制定、军民融合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经验。
1.核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现状赵澄谋[1]等研究了美国、俄罗斯、日本、以色列等世界典型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
董晓辉[2]等归纳了四川省核技术军民两用产业集群的的创新模式,由于核技术“国防先行”的技术特性,通常是在政府引导下的国防科研院所技术的“军转民”,推动军民两用关键核技术的研发、产业化和市场培育。
游光荣[3]研究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协同创新,得出其基本特征是“小核心、大协作”。
五年来,我国军民融合的顶层设计和组织体系已基本完善,发展路线图日益清晰,重大工程实施、重要领域改革和创新示范区建设等正稳步推进。
核领域的军民融合天然性很高,清洁低碳的核电和广泛服务人们生活的核技术应用是最好的诠释。
核电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国家名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核电品牌“华龙一号”已有6台机组在国内外开工建设,中、法就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签署投资协议;2018年1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消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这是核领域央企的重要改革举措;我国第一个以核特色产业为主题的军民融合产园区——湖南白沙绿岛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目前正稳步推进。
涉及核领域的军民融合相关规划和政策如表1所示。
2.核领域的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模式2.1战略定位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推动核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试验田”,以制度创新为重点任务,以破解影响和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为主攻方向,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2.2主要模式核工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
核物理应用:天然的军民融合
核物理应用:天然的军民融合作者:杨蜜来源:《军工文化》2018年第07期我们在讨论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发展时,少不了军民融合这一维度。
从初衷来看,我国的核物理研究是为了服务于我国的核工业发展的,而从功能性上来说,核物理的基础研究“为了科学而科学”的单纯性,赋予了它天然的军民融合的属性,在应用上不存在军民之分。
它提供了土壤,至于要结什么果,就看播种者的目的性。
就像20世纪30年代关于铀核裂变现象的发现,揭示了人类有可能从自然界获取一种巨大新能源的美好前景,然而却不幸地被首先用于军事和争霸,加之后来发生切尔诺贝利事件和福岛核电站事故,使得今天人们谈核色变。
虽如此,在世界的各个科研院所和大学中,仍然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投身到核世界的研究当中,希望能够将其研究透彻,减少其危害,增加其应用。
核物理所就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14C,寻找历史的时间刻度核科技的神秘面纱是从一本西藏经书慢慢掀开的。
2016年7月,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的专家在参加西藏咨询活动时,了解到西藏大学藏文古籍研究所有一份重要的藏经古籍年代不明确,希望能够通过现代技术推算出经书的大致时间。
为此,专家将藏经整理过程中散落的少许碎纸屑带回北京,交给了核物理所核物理应用研究室。
“我们接到这个任务后,所里利用自主研发的小型加速器质谱仪(AMS),测得用于制作经书纸张的时间为公元1032年(误差正负56年),这为确定藏文经书年龄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核物理应用研究室主任何明介绍。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理是基于放射性核素14C。
所有的生命体在活着的时候14C与12C 的比例是固定的,当生物体死亡后,它的新陈代谢就会停止,其中所含的14C会逐渐衰变,含量不断减少。
因此,只要测得样品中14C与12C的比值,就可计算出它的死亡年代。
那么,何为加速器质谱分析?拆开来理解,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质谱即用电场和磁场将运动的离子,按它们的质荷比分离后进行检测的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14C的半衰期长,样品中每千克碳每秒的衰变数很微小,因此测量时要求样品数量大,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
核医疗装备发展现状及展望
核医疗装备发展现状及展望一、现状:核医疗装备的飞速发展说到核医疗装备,很多人可能脑袋里会浮现出那种“核辐射、危险”的场景。
其实呢,核医疗设备可没有你想的那么吓人。
想象一下,咱们现在能用这些设备诊断疾病,甚至帮助治病,它们可真是高科技的产物呀!就拿核磁共振(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来说,简直是现代医学的“黑科技”。
早在几十年前,这些设备可能还只是科幻电影里的道具,可如今,它们已经在各大医院里成为了日常“工作员”,随时待命,帮助医生们做出准确诊断。
要是说没有这些设备,很多病症可能就很难被早期发现,真是救命的“神器”。
不仅仅是日常检查,核医疗设备在治疗方面也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比如,放射治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患者得了癌症,医生可以通过放射线精准地打击肿瘤,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副作用也能控制得更好。
甚至在一些复杂的手术中,核医疗装备也能作为辅助手段,确保手术精度。
大家能不能感受到那种“科技改变生活”的震撼呢?虽然咱们国家的核医疗设备在这些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不能忽视现实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比如,设备的价格比较高,很多小城市、乡镇的医院可能就买不起这些昂贵的设备,这就导致了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
再比如,设备的维护和操作技术的培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一些医院在使用核医疗设备时可能并不能发挥它们的最大效用。
所以说,核医疗设备的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
二、挑战与瓶颈说到挑战,核医疗装备的普及可不是一帆风顺的。
首先就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
咱们想啊,五年前的核医疗设备可能就是“高大上”,但到了今天,人家可能已经有了更新更强大的版本。
这种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让很多医院和医生也感到“压力山大”。
医疗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成本非常高,如果每隔几年就得投入大量资金去更新设备,这对许多医院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
设备的操作和维护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培训周期也挺长的,导致有时候设备和人才的配套也成了个大问题。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核强国建设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核强国建设
作者:黄敏刚
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5年第8期
总经济师黄敏刚
加快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将核军工科研生产根植于产业经济发展的体系当中,
正确把握产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增强军民转换能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
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核科技工业体系开放,加强军民良性互动。
围绕关键技术、前沿技术
开展军民单位联合攻关。
做好需求方与供给方紧密衔接,确保信息共享、资源对接、形成合力。
要在高新技术以及材料、工艺、装备等领域,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核科技创新步伐和
产业技术进步,加快融入国民经济发展。
做大产业基础,打造代表国家核工业实力和能力的战
略性平台。
要进一步向产业链上下游、价值链方向主动融合、扩张延伸,形成能够体现国家意志、满足军用和民用需求、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可以与国际核工业巨头同台竞技的一流企业,实现军民融合的一体化发展。
加强军民技术互动,推动军民融合重点项目。
要从多个方面加强技术的军民相互转化和相
互促进。
同时,要努力统筹好、衔接好国家对重大科技项目、科研体系建设、基础科研的投入
与企业自主研发投入,以重大项目驱动、重要工程建设为抓手,促进技术创新,实现军民两用
技术在更大领域、更广泛层面的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行业军民融合产业前瞻-总览及核医用篇一、核行业分类核技术在民用领域应用,大类行业分类包括核能动力行业与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核能动力行业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核电行业的上下游,其产业链比较长,从上游的铀勘探、铀采冶,到中游的组件制造、元件材料研发制造、核电装备制造,组件制造又进一步细分为铀浓缩、元件制造两个核心环节,产业链下游是元件组件进入核电反应堆转化为动能发电,也就是核电站发电。
核燃料进入反应堆燃烧发电后,生成乏燃料,因此,在核能动力产业链的后端又有乏燃料的处理,电站寿命期结束后,还要进行核电站退役治理。
随着核能技术的进步,反应堆运营时间普遍从40年延长到三代反应堆的运营时间60年,反应堆退役还需要大约十年时间,因此一个完整的核能动力产业不仅产业链长,而且生命周期也在60-70年以上。
此外,在反应堆主产业链之外,还有平行存在的反应堆设计,工程建设EPC,元件材料研发制造,核电设备生产制造、核辐射防护等辅助产业。
假设一座三代技术的核反应堆成本造价10000元/kw,一座100万千瓦核反应堆造价约为100亿元人民币,而国际上现在较为主流的三代核电技术的核电站造价成本远远高于在这个价格之上,普遍在5000-7000美元/KW,因此围绕核能发电的市场规模非常可观。
核能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如下图所示:核技术应用的另一大领域是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简称“核技术应用”),在发达国家行业和市场发展成熟,市场规模巨大,以美国为例,2010年非动力核技术民用市场规模达6000亿美元(待确认),我国核技术民用市场却刚刚起步发展阶段。
核技术应用市场一般涵盖-核医学、辐照加工及技术服务、核农学,以及服务于应用市场的放射源、加速器制造、同位素制备、辐照装置制造等辅助行业。
画了一张核行业图谱,如下:国内拥有完整核产业连的中核集团在核能动力和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布局及相关下属单位,如下图所示:二、非动力核技术行业我国在非动力的核技术应用领域尚处于产业化的初始阶段,社会、公众对放射性的认知度不高,导致核技术应用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普及,投资价值也没有充分发现。
近年来,核技术应用产业的跨国公司以及大量民间资本逐渐看到了国内核技术应用的发展空间,并开始逐渐进入这个市场。
非动力核技术,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应用,按产业上下游进行分类,包括上游环节的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制备,以及下游环节的核医用、工业应用、辐照环保、核农学四个主要应用市场。
同位素与辐射技术是指利用核发出的以及加速器产生的粒子和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来研究和改造物质的技术,是核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的应用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特别是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在医学、工业、农学、核测试分析中应用尤为引人注目。
我国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在制备和应用两个领域都取得了发展,制备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和制品的制备,应用包括医学、农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1.放射性同位素医用领域1.1放射性核素药物1.1.1分类及概念。
核素药物又称为放射性药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类特殊制剂,其中获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的核素药物被称为放射性药品,是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者其标记药物。
核素药物按照临床核医学的用途分类如下:其中,体外核素药物主要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免疫诊断试剂;体内核素药物又可分为诊断用核素药物和治疗用核素药物。
诊断用核素药物是用于获得体内靶器官或病变组织的影像或功能参数,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类核素药物,也称为显像剂或示踪剂。
诊断用核素药物中锝[ 99mTc]及其标记化合物占 80%以上,广泛用于心、脑、肾、骨、肺、甲状腺等多种疾患的检查;此外碘[ 131I]、镓[ 67Ga]、铊[ 201Tl]、铟[ 111In]等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也有较多的应用;随着 PET/CT 显像仪器的推广应用,碳[ 11C]、氮[ 13N]、氧[ 15O],尤其以氟[ 18F]等短半衰期正电子放射性核素的应用也逐年增多。
治疗用核素药物是指在有载体或无载体情况下能够高度选择性浓集在病变组织产生局部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从而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类体内核素药物。
治疗用核素药物的种类也很多,碘[ 131I]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常用核素药物;锶[ 89Sr]、来昔决南钐[ 153Sm]、铼[ 188Re]等核素药物在骨转移癌的缓解疼痛核素药物体内核素药物体外核素药物诊断用核素药物治疗用核素药物东诚药业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 1-2-89 治疗中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他核素药物还有钇[ 90Y]微球用于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碘[ 125I]和钯[ 103Pb]等放射性密封籽源治疗难治性实体肿瘤取得了长足进展;碘[ 131I]和钇[ 90Y]等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等生物分子药物用于霍金斯淋巴瘤和实体瘤的治疗等。
11.1.2市场规模。
核素药物是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但我国的核素药物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核素药物产值以每年约25%的幅度增长,预计国内市场总额到2020年达到100亿元。
近年来随着国内核医学的进步,国家和公众对于放射性药物认识的不断提高,国内核素药物产业发展较迅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研究报告,2016年核医药市场规模为39.26亿元,2021年将达到91.9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6%。
2012年中国人均放射性药品消费是1.8元/人,而同期的美国人均放射性药品消费为37.2元/人,预计到2016年中国人均放射性药品将达到2.8元。
我国显像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品市场规模2012年14.15亿元,2016年达到22.66亿元,预计2021年56.37亿元,增长148%。
21资料来源:东诚药业发行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2中国同辐股份公司路演材料1.1.3资本市场与核医药行业。
国内A股尚未有核素药物的上市公司,东诚药业2016年收购了成都云克药业有限公司,是国内核素药物进入资本市场的第一家。
除此之外,2017年6月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核技术应用产业公司中国同辐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H股上市招股说明书,预计年底前登陆H股。
另外,东诚药业自从2016年收购了云克药业之后,又成立了核医学基金,着重布局核医药产业。
2017年3月6日,东诚药业公告,拟收购南京江原安迪科正电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并已签订相关的框架协议。
继去年成功收购成都云克药业、Global Medical Solutions,Ltd.和中泰生物制品公司,东诚药业业绩大幅增长,东诚药业这次在核医疗方面再进一步。
南京江原安迪科成立于2006年3月7日,经营范围为:体内放射性药品的生产、销售;正电子示踪剂和分子探针及配套设施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咨询服务及配套服务和销售配套产品。
该公司官网显示南京江原安迪科是一家专业致力于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南京市放射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该公司是国内生产、销售18 F-FDG药品是最大的一家企业。
资本领域的这些动向表明,资本市场与核医药产业将逐渐深度融合,核医药领域将有更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核医药行业的价值将得以发现,行业在资本推动下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1.4行业上游是瓶颈-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及制备。
医用放射性同位素是放射性同位素药物的原材料,医用放射性核素主要来自于人工制备,其主要来源包括核反应堆生产、加速器生产、从核燃料后处理废液中分离提取等,其中核反应堆生产放射性核素是主要途径。
目前核素药物行业存在原材料供应风险,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
在一定时期内全球医用放射性核素生产供应特别是半衰期短的医用放射性核素的生产供应仍将处于偏紧状态。
我国所需的医用放射性核素除钴[ 60Co]外大多来自于进口,核素药物生产企业大都存在医用放射性核素的供应风险。
在同位素制备技术方面,我国在主要医用放射性同位素Mo99制备技术上比国外落后,除了Co60 和F18,几乎所有国内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全部依靠进口,这成为了我国放射性药物制备及核医学发展的行业瓶颈。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替代传统反应堆的新方法以解决医用放射性核素的供应问题。
我国也曾建设三座可用于生产放射性核素的反应堆,但其分属于不同的国有科研单位,各自承担国家的科研任务,放射性核素生产只是辅助任务,难以满足国内需求,国内企业成都云克药业也依托核动力研究院推进医用同位素生产堆MIPR及采用MIPR生产医用放射性核素项目。
根据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招股书,近年来,生产放射性同位素药品/试剂需要的放射性同位素原材料,除钴60 氟18外,钼99、碘131、锶89等价格均出现上涨,尤其是受国外部分反应堆退役的影响,而下游药品制备需求增加,钼99和锶89、碘131、碘125价格出现了较大增长:1.2 核医学这里的核医学区别于前面提到的核素药物,可以理解为放射性核素的下游应用领域:放射性核素治疗以及核素诊断。
核医学按照应用和研究的范围,大致可分为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临床核医学又分为诊断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其中诊断核医学包括脏器或组织影像学检查、脏器功能测定和体外微量物质分等;治疗核医学分为内照射治疗和外照射治疗。
核医学最早起源于国外,核素诊断和核素治疗在发达国家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并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我国核医学起步较晚。
根据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的 2014 年和 2012 年对我国核医学现状的普查,截至 2013 年末,我国三级医院中从事核医学相关工作的科室共838 个,比 2011 年末增加了 71 家,增长约 9%;截至 2013 年末开展核素治疗的医疗机构为 610 个,比 2011 年末增加了97 家,增长约 19%。
国内核医学资源主要分布在医院体系内的相应科室。
中核集团因其独有的核技术资源,在集团体系内拥有一批以核医学为核心优势的医疗资源:核工业总医院、核工业416医院、核工业417医院、核工业419医院、北京核工业医院、集团内部职工医院。
中核集团的医疗资源目前比较分散,存在进一步整合的空间,以期借助中核集团在核素生产、放射性药品与设备生产方面的独有优势,开展核素治疗、同位素生产和核医学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中核集团旗下中国同辐股份公司也在其招股书里披露,公司将在同位素及辐照产业内的下游产业链进行有选择地收购,其中也特别提到,将利用公司在医学检测(主要是核素诊断)服务方面的专长,建立网络医疗服务平台。
中国同辐股份公司主要经营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药品业务,与下游的核素治疗及诊断具有高度的业务协同性,而且由于行业、技术、资质壁垒的存在,核素药物以及核素诊断治疗拥有极高的毛利率,根据云克药业所披露的近年财务数据来看,其经营的放射性药品毛利率高达90%以上并且常年稳定,因此,对于同辐股份而言,将高毛利率的上下游产业贯通是符合公司长期发展利益,并有助于提升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同辐上市路演的规划也揭示了从放射性同位素药品及辐射源市场,向下游核医学诊断及治疗延伸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