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专题讲座
小学群文阅读讲座发言稿

小学群文阅读讲座发言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给大家讲解小学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我是XX小学的XX,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群文阅读的知识和经验。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群文阅读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阅读是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培养思维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字,了解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而群文阅读,则是指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本,如诗歌、故事、报纸、杂志等。
这样的阅读经验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全面的文化素养,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
那么,怎样进行群文阅读呢?首先,我们要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
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图书采购力度,增加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和种类。
各位老师也可以积极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如经典童话故事、科普读物,以及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同时,我们也需要引导孩子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本,如诗歌、报纸、杂志等,帮助他们培养对不同文本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其次,鼓励孩子多样化的阅读方式。
除了传统的静读以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朗读、分组讨论、绘本分享等形式的阅读活动。
这样的活动能够增加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
每天都鼓励孩子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阅读,可以设置“固定阅读时间”,使阅读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引导孩子进行有目的性的阅读,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家庭的支持和教育对于群文阅读的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阅读中的问题和感受;学校可以组织家长与孩子共读活动,增强家校合作。
亲爱的同学们,阅读是一扇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通过群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文本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专题讲座《做真诚的领读者》课件

甜蜜成长
贰 领
读 者 在 行 动
领读者在行动
校长领读
榜样就是最好 的引领。
师生共读
情感交流,产 生共鸣。
亲子共读
激发兴趣,养 成习惯。
创建阅读共 同体
志同道合,共 享书途。
领读者在行动
友谊小学校长 李春建
领读者在行动
领读者在行动
坚持师生共读
注重阅读分享和成果展示
注重阅读分享和成果展示
学生乐读
学生乐读
亲子共读
甜蜜成长
甜蜜成长
甜蜜成长
甜蜜成长
甜蜜成长
两年里,黄旭老师先后获得区级班主任
技能大赛主题班会一等奖,区级辅导员技 能大赛中演讲二等奖,“真语文”基本功 大赛(西南分赛区)现场作文二等奖,区 级童谣创作一等奖,首届区级诗歌创作大 赛一等奖等奖项,并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 表。
籍
壹 身
边 的 领 读 者
黄旭,成都市龙泉驿区 友谊小学校语文教师,区级 骨干教师。担任学校大队辅 导员、语文教研组组长。
制定阅读计划
一、二年级:绘本阅读 三——六年级:整本书阅读
注重精彩导读
关注阅读过程
关注阅读过程
关注阅读过程
我们是儿童阅读的领读者吗?那么,请我们先领读 自己。
——梅子涵
感
陶聆 谢
冶 人 们 的
情听
操 , 提 升 自 我 的 修 养
THANKS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Proin condimentum velit in tortor posuere posuere. Class aptent taciti sociosqu ad litora torquent per conubia nostra, per inceptos himenaeos. Nunc bibendum scelerisque turpis. Proin vel semper augue, non ornare tellus.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阅读教课专题讲座的心得领会雷焕平阅读教课在小学语文教课中据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关于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倾听了李千金老师《圆圆的沙粒》,林慧琴老师的《浅笑》,苏伟毅老师和施丽聪老师的讲座,感悟颇深,得益匪浅,获取思想启示:一、教师主导不行缺乏阅读教课中 ,重申学生的自主性 ,其实不是一味地要讨教师放弃关于阅读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 ,教师必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导作用,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
因为学生自我经验的限制性,在个性化阅读中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唐的地方。
关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敬,多一些沟通,从中认识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赐予纠正,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看法。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阅读教课是教师环绕重难点精心备课,精心设问,把学生送进预约的圈子,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现成的结论。
教师没存心识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要送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益,指引他们确定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实意义上念书的主人。
使学生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活动的追随者。
三、创建“情境”,真实体验个性化阅读是体验性阅读,学生带着热忱,凭自己的经验能力与文本进行对话沟通 ,是以自己各样感官去触摸品尝 ,体验文本的 ,这时他的独到的心理感觉 ,感情意志 ,想象理解都将在文本上打下鲜亮的个性的印痕。
为了能让学生真实的感悟体验文本,教师应当针对其心理特点,奇妙地创建各样情境 ,经过多媒体展现、角色饰演等手段 ,建立一个引力强烈的阅读磁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念,在对文本的复原和体悟中感觉阅读的妙不行言。
总之,只需在教课中履行《课程标准》中相关阅读的理念,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足尊敬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成学生自我研究,自我体验的活动,学生会在富裕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加强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水平。
2012、12、14。
小学语文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专题讲座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会告诉他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不仅要关注内容,还要注重语言表达的优美程度。
同时,我也会推荐一些经典的名著,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更多的语言素养。
3、开展课外阅读分享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积累语言素养,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分享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阅读的好书、好词、好句,从而互相研究、提高。
此外,我也会邀请学生在班级内朗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素养的积累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意识,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选择能够拓宽学生视野的读物则更为困难。
当前市场上存在大量无益于学生、歪曲事实的读物,阅读此类读物会对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选择真正有益于自己的优秀读物。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读之物,我们应该指导他们养成记读书笔记的好惯。
这样可以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和情感的参与互动。
此外,撰写读书笔记也是一种巩固性的笔记方式,它要求学生在写笔记的同时,必须在脑中回忆、审视已读内容,从而把想法倾注于笔端。
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在书上直接划出意蕴深刻的文句片段,并做上批注。
长期坚持这种做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飞跃性的发展。
写作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
为了让学生的语言信息系统更加灵活自如地运转,我们需要加大他们的语言运用频率。
如何让学生像练数学一样,每天都进行写作练呢?除了结合单元作文题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是抓住课堂练笔的时机。
通过课堂练笔,我们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积累语言素材,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人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解读》讲座稿张君

《人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解读》讲座稿尚志市一曼小学张君各位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交流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解读》。
大家都知道阅读教学一块在整套人教版教材中所占的分量,对于这么大比重的一块内容,我们曾经考虑过按“叙事——写景——状物——写人”四方面进行分类梳理,但真正落实下去,有不少文章也很难把它定位哪一个类别,何况这样解读也缺少立体感。
经过多次探讨,我们最终确定从“目标发展、专题组元、文学体裁、略读课文、课外阅读”等几个块面进行全面解读。
一、总目标先来看阅读教学的学段目标,第一学段的第一点就提到了:要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1、兴趣:第一学段: 感受阅读的乐趣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的确,只有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他们才会愉悦地、主动地投入其中。
二、三学段中虽没有提及阅读兴趣,但不是说就不重要了,就不必去关注了,而是指进入中高年级后,阅读兴趣变得更加浓厚持久,渐渐地转化成了一种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
2、默读:学段目标它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如默读能力的培养:第一学段:在教师指导下第二学段: 初步学会第三学段: 有一定的速度默读是最常用、最有效的阅读方式,是人们终生学习的主要阅读方法。
不同学段对默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第一学段:在教师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学习略读,粗知大意。
第三学段: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并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显而易见,“默读”包括略读、浏览等,主要用来捕捉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是学生个体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训练、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3、词句理解第一学段: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教材在课文中通过“吐泡泡”落实这一训练,如:“联系上文,我明白了‘果然’的意思”(《科利亚的木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读读看。
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的专题讲座稿

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的专题讲座稿各位老师,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阅读教学。
我们给这个专题起了一个名字——“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这个名字的意义在于,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真正掌握阅读技巧。
因此,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是我们的主线。
希望通过这四次讲座,各位老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掌握阅读教学的方法。
在第一次讲座中,我们将探讨“阅读教学目标与文本解读”。
在开始讲座之前,我进行了一个调查,共有10个问题,分为两组。
第一组有四个问题,分别是:1、你认为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2、你认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你对自己阅读教学最不满意的是什么?4、你想了解阅读教学哪些方面的知识或信息?这四个问题是关于阅读教学的基础认识。
第二组有六个问题,分别是:1、如何定位不同体裁课文的阅读目标?2、你怎么看待多元解读?3、能否举出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案例?4、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阅读能力?5、能否举出小学自主、合作、探究研究方式的阅读教学案例?6、如何培养阅读兴趣?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并没有深入思考阅读教学的深层次问题。
以下是网友的回复。
一位网友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阅读量太少,学生的语言积累不足。
这是因为教师把课文当作文学分析的例子,导致内容分析和语言分析占用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而大量的书面题也剥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因此,学生的阅读和背诵量都很少。
这位网友认为,背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
另一位网友“老而学”则认为,阅读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于教师没有弄清阅读的本质和规律。
这两位网友的回复都涉及到了教学问题。
通过教研员的调查,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对一些问题避而不谈,包括学生个性体验的案例等。
这说明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并没有解决一些细节性问题。
但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了课文的内容,而忽略了文体的特点和目的。
因此,我们需要对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
接下来是第二个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精品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微能力认证作业
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精品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 力认证优秀作业】
骨干教师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 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
❖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 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 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 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探讨。
❖ 解题步骤
❖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 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 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 主要题型解题方法 ❖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 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 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 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 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 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 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 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 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 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专题讲座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说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原10条,现7条,更紧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可以确定为四项:①激发阅读兴趣;②培养朗读能力;③落实字词句训练;④学习默读,重视语言积累。
第二学段(3~4年级)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原10条,现9条)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可确定为五项:①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③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④培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⑤突出段落训练。
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的专题讲座稿

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的专题讲座稿各位老师好。
从这讲开始我们来探讨阅读教学。
我们给整个专题起了一个名字──“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大家知道,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阅读才能学会阅读,否则我们的教学是起不到实际的效果的,所以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是我们的一个主线。
也希望各位老师,通过这四讲的研究自己能够感受到怎样在自己的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
我们进行第一讲──“阅读教学目标与文本解读”。
在开始这个专题以前,我在网上发了一个问题调查,一共是10个问题,分为两组。
我们先来看第一组问题,共有四个题目:一、你认为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二、你认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三、你对自己阅读教学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四、你想了解阅读教学哪些方面的知识或信息?这四道问题,是对于阅读教学的认识;第二组问题,有这样六个题目:一、应该如何定位不同体裁课文的阅读目标?二、你是怎样看待多元解读的?三、能举出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案例吗?四、你认为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阅读本领?五、你能举出小学自立、合作、探究研究方式的阅读讲授的案例吗?六、阅读兴趣是如何培养起来的?通过对这两组的问题的反馈,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一线的老师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本质上的思考。
下面,看几位网友的回复。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阅读量太少,学生的语言积累太少。
积累的太少的原因是把课文看作文学分析的例子,因而内容分析语言分析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课外运用大量的书面题剥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学生读书少,背诵少。
这位网友还说,背诵是语言积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第二,他说我们把阅读教学繁琐化了,教师觉得越来越难教,而学生却胸无点墨。
这位网友是叫“老而学”,他说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弄清阅读的本质,也没有弄清阅读教学的规律。
这两位回复的都是关于教学问题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也通过教研员调查了一些老师,很多老师对我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回避,括号里写着略。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培训讲座讲稿2篇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培训讲座讲稿2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和实施》整本书阅读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
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历次课程标准改革都非常重视整本书阅读。
2011年版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课程标准(2022年版)》继承了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并明确将整本书阅读作为独立的学习任务群来呈现。
第一节:价值与定位。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规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根据上面的总述可知,首先,整本书阅读强调学生对全书主要环节的把握,学会有步骤、有规划地阅读一本书。
其次,倡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和总结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本书阅读效率。
再次,重视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形成阅读习惯,在多样的分享和交流活动中提升阅读能力,学会将一本书的阅读经验迁移运用到其他书的阅读过程中。
最后,突出整本书阅读的精神建构和价值引领功能,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淀精神文化底蕴。
纵观课程标准设置的六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天地,能够从不同层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从语文实践活动层面看,整本书阅读能够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融合在阅读过程之中,持续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积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从阅读策略层面看,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学生迁移运用在单篇阅读中习得的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同时进一步探索特殊阅读方法的运用,如圈点、批注等。
从认知思维层面看,整本书阅读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跟踪性考察,掌握学生对文本信息的认知程度、思维状态等真实的过程性表现,从而提供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_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_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专题讲座》摘要:人们把语能力归结听、说、、写四项能力语教学要着力培养也就是这四项基能力,教学则是直接、重要地掌握面语言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语言存形式有两种是口头语言二是面语言学语教学心得学语教学讲座、和教学()关关定义说法颇多先列举以下有代表性几种说法是以理核心认知活动即者以视觉感知面语言方式领会和把握容实质和表达形式思维程是种从印或写取得义心理程;是从看到言语向说出言语渡这渡不是机械地把原说出而是要通部语言理或改造原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思想变者己思想是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重要途径(二)教学是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就是以语课程标准依据以语课凭借有目、有计划、有步骤教师指导下学生语实践活动、教学是语教学核心容人们把语能力归结听、说、、写四项能力语教学要着力培养也就是这四项基能力从能力角说这四项能力都是重要无轻重分但是从语学科特看从四项能力形成程看从四项能力相关系相影响、相作用程看即谁对谁影响、作用更些;从教学所占用和师生所投入精力看从次要矛盾和主要矛盾关系看教学却是语教学核心容是语教学诸矛盾主要矛盾;是其他教学基础对其他训练影响、作用似乎更些似乎起着制约作用是语教学主体主体道理很简单不具有能力人他写作能力则无从谈起这是不待言事情识无非是手段目是和习作作准备至不被重视口语教学虽然现已引起了人们高重视然其再高也不能与教学比肩口头语言和面语言虽然都是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交际工具但从社会发展和体发展看面语言是比口头语言出现晚种更高级语言形式,使用面语言是比使用口头语言更高级语言能力使用面语言有着更加严格要;口头语言可以生活然习得面语言则必须专门教学才能掌握学生入学就语学科而言摆他们面前重要任就是口头语言基础上尽快地学习和掌握面语言教学则是直接、重要地掌握面语言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曾全国推广音识、提前写语教学改革实验和目前进行识写分开、多识少写识教学目就是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所采取措施因整语教学教学占有举足轻重地位抓住教学这主要矛盾其他矛盾才有可能迎刃而二、教学是侧重指导学生理面语言训练语言人使用就会使处语言情境、听或语言人对说或写语言产生系列心理反应这样心理反应就是对语言理程()面语言语言存形式有两种是口头语言二是面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面语言都是语音、词汇、语法结合体都是有义、有容所不是口头语言语音是由人发声器官发出是有声响语言;面语言则是将声音化靠记录写种语言系统是隐含着语音而无声响语言面语言既无声响就不能靠听觉感知它是靠视觉所能感知语言形式因是理面语言重要形式(二)理面语言应该是理语言所表达容和理语言表现形式统体、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课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着它容和形式语言也不例外语言容和形式是紧密地结合起是无法割裂因教学对语言理就有了两层义是理语言容二是理语言形式容定形式容是位形式是随容变化而变化有了容才可能有与相适应形式也是如写要先立先有容然再行要由逮根据容定形式没有容形式也就成了空洞、毫无义容器者语言首先感知是语言形式即语音通对语音感知了语音所传递信息理语言容程者虽然接受语言容和形式刺激但是容刺激强会超形式刺激强人们往往会被生动容所吸引而忽视了形式存学生尤其是这样这恐怕也是容是位当体现既然如教学就应该顺应人们这种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理语言所表达思想容理语言容是教学项十分重要任理语言容不能简单地认就是单纯对容理学生从受到教育其实是多方面这样理程学生可以接触到作者所描绘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体会作者深刻思想和美丰富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生活验增长他们见识提高他们化素养陶冶他们情操培养他们道德品质和辨别是非能力都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这样理程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将得到发展因对容理必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程即由对生动、具体、局部语言材感性认识推理、判断。
专题讲座讲稿20xx年小学语文毕业班阅读复习建议

专题讲座讲稿紧扣目标重点训目练——20xx年小学语文毕业班阅读复习建议一、指导思想我们在毕业班阅读复习时,首先要有这样的意识:复习不仅是应考,更是整理已学的知识;复习不仅是温顾,更是知新。
我们在复习时,要全面梳理,明确复习的范围及重点;还要制订复习计划,科学安排,确保复习有序、有效地开展。
让学生“心中有数,脚下有路,手中有法。
”二、紧扣目标,以生为本紧扣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小学阶段的阅读训练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目标,为阅读总复习指明方向。
紧扣教材的训练要求,在有效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删繁就简、目标明确地进行“阅读”部分的复习训练。
总复习中,我们主要以11、12册教材为主,兼顾其他年级。
我们应该在有效解读教材的基础上,以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为切入点,分析、归类我们的复习内容。
以生为本,针对学生学习现状,强化“阅读”部分重点内容的复习:策略一:以生为本,客观分析知识掌握现状;策略二:灵活训练,扎实提高知识能力水平;策略三:教给方法,牢牢掌握应试答题技巧。
三、近三年的毕业会考试卷分析:2015年课外阅读1、语言标点(3分);2、在文中找近义词(4分);3、原文内容填空(4分);4、课文内容理解问答题(2分);5、质疑并解答(3分);6、说感受(2分)2016年课外阅读1.给短文加标题(2分);2.写近义词(2分);3.课文内容理解问答题(3分);4.质疑并解答(3分);5.概括主要内容(2分);6.角色体验:谈看法(3分)7.选句子的停顿(1分)2017年课外阅读1.语言标点(3分)2.理解词语(2分)3.写近义词(2分)4.主要内容(4分)5.课文内容问答(4分)四、学生现状及其原因分析1、阅读积累不够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只是依照教参完成教学目标,没有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来设计教学流程。
我们平时的阅读练习,很多时候也只是根据文后的题型完成作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全面培养没有系统化。
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探》讲座心得体会

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探》讲座心得体会
在听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探》讲座后,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讲座强调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阅读的基本技能,更要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乐趣。
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课内课外的文学作品、图书、报刊杂志等,鼓励学生主动去阅读,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讲座提到了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意义。
教师应该教授学生一些阅读策略,如提问、推理、归纳等,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的结构、主题、情节等要素。
还有,讲座提到了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除了教授学生阅读技巧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通过教授一些名著、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次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通过教授阅读技巧和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讲座稿

读写结合,语言与精神共生的“桥梁"长泰县实验小学严文莉阅读和写作哪个更重要?很难说,但两方面分离是绝对不可取的。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学生只知道跟着老师被动地学习,面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吸收不到一点精华,尤其是那些表现手法很好的段落,视而不见,学而不仿,云里来雾里去,不知道自己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叶圣陶的话一语道破了课文的真正价值。
许多老师早就听说过这句话了,可在教学实践时,仍喜欢条分缕析,深挖细究,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叶老的话让我们明白,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有关的例子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并能创造性地运用,以求举一反三。
教材中选择的大多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写作教学就应该巧用课文这个例子,促进学生的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1。
在情感激发时抒怀,促进语言与精神的同构情感是写作的灵魂,学生写作若要“下笔如有神",需要“情动"才能“辞发"。
学习文章,既要能出,即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之做理性的分析,更要能入,即以参与者的身份和文中的人物同欣喜,共悲伤,在感情上融入,用心灵去感受,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课文。
在情感被激发时让学生写一写,那么满怀的激情有了倾诉,写就成了需要,这是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笔者尝试了两种读写结合方式:一是以课文的语言结构方式“劝慰、回忆、抒情”为例,以“你离开母校或亲人时的情景"为体裁仿写;二是想象大娘、小金花、大嫂会对志愿军战士说些什么,然后模仿课文的语言结构方式写下来。
因为学生的情感基础不同,两种看似相似的读写结合带来了不同的效果:第一种:多数以“老师,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或“奶奶(外婆)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这样的话语开头,然后了回忆往事。
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写法,但大多数人没有“离开母校和亲人”的真实体验就表达这种情感,犹如纸上谈兵,表达的情感或“言过其实”,或“淡而无味”,这样的读写结合显得画蛇添足.第二种:开头语与课文中的最后一个反问句紧密联系,如“孩子,这般的深情厚谊我也永远不会忘怀”、“志愿军叔叔,就要与您分别了,我怎能不落泪呢"、“志愿军同志,你们付出的比我的代价更高”,然后结合自己掌握的材料写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专题讲座
---------李晓燕这节课我们来探讨阅读教学。
我们给整个专题起了一个名字──“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大家知道,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阅读才能学会阅读,否则我们的教学是起不到实际的效果的,所以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是我们的一个主线。
也希望各位老师,通过学习,自己能够感受到怎样在自己的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
在开始这个专题以前,我在网上发了一个问题调查,一共是10个问题,分为两组。
我们先来看第一组问题,共有四个题目:一、你认为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二、你认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三、你对自己阅读教学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四、你想了解阅读教学哪些方面的知识或信息?这四道问题,是对于阅读教学的认识;第二组问题,有这样六个题目:一、应该如何定位不同体裁课文的阅读目标?二、你是怎样看待多元解读的?三、能举出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案例吗?四、你认为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阅读能力?
五、你能举出小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阅读教学的案例吗?六、阅读兴趣是如何培养起来的?通过对这两组的问题的反馈,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一线的老师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本质上的思考。
下面,看几位网友的回复。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阅读量太少,学生的语言积累太少。
积累的太少的原因是把课文看作文学分析的例子,因而内容分析语言分析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课外运用大量的书面习题剥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学生读书少,背诵少。
这位网友还说,背诵是语言积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第二,他说我们把阅读教学繁琐化了,教师觉得越来越难教,而学生却胸无点墨。
这位网友是叫“老而学”,他说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弄清阅读的本质,也没有弄清阅读教学的规律。
这两位回复的都是关于教学问题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也通过教研调查了一些老师,很多老师对我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回避,括号里写着略。
以此我们可以看出很多老师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包括学生个性体验的这种案例,自己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解决。
再接着来问,阅读的本质是什么?阅读教学的规律是什么?立足汉语的阅读本质是什么?立足于汉语阅读教学的规律是什么?当我把这个问题再贴到网上论坛的时候,后面就没有老师再回复了,可能很多老师对这样的问题都没有进行过思考,我们汉语教学的阅读的本质和规律究竟是什么,我想我们有必要去进行深入地探讨。
下面来看一下,“阅”字在《六书》里面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后来转成了篆书,就是大家看到的前三种。
最后的这个,是《说文解字》当中对于“阅”字规范性的写法。
我们可以观察前三个字,他们都是上下结构,上下两部分是不同的。
前一个字的下一部分是一个“新”字,最后一个字的下一部分是一个“口”字,大家可以看到的是“阅”字一开始的基本组成。
后来,“阅”字变成了门里面一个对字,就衍变成了一个形声字,像在门里清点东西,它的本意是查点计算。
其实我们可以感觉到“阅”字最初本身的意义在于内心要有感觉,要有一个基本的衡量,后来引申成看和阅读的意思。
再来看“读”字,“读”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它在《六书》里面也有三种形式,前面三种大家都可以看到“读”字不可缺少的就是都带“言”字旁,最后面的是《说文解字》当中对于“读”字的规范的小篆写法。
“读”是形声字,它
的本意就是读书和分析,理解书的意义,引申出来有看和出声阅读的意思。
我之所以要把“阅”字和“读”字本原性的字出示给大家看,就是想提醒大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些汉字的基本构成规律,这样我们才会思考基于汉语的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
来看第一个问题──怎样把握不同课文的阅读教学目标。
不同的课文的阅读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是在现实中,走进课堂的时候,我们每一节阅读课是不是有一些千篇一律?大家走进课堂,把课本放到讲桌上,然后在后面的黑板上写上课文的题目,“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哪一篇课文”,这就是我们平时大家见的最多的阅读教学的开场。
现在,再来看课程标准的当中对于课文文体的归类,课标对四个学段的文体都进行了归类,第一个学段: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成语和格言警句;第二学段:叙事性作品和优秀诗文;第三学段:说明性的文章叙事性作品、诗歌。
从中可以看出前三个阶段,也就是小学六年,课标所给出的阅读的文体,相互之间也有一些交叉,有叙事性,也有说明性,在性质上对这些文章进行的归类。
到了第四阶段,还有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这是课标中所列出的小学生应该学习的文体。
如何把握不同文类的阅读教学目标,关乎到阅读教学的过程和走向,关乎到阅读教学最终去向哪里。
所以就这个问题我们采用华中师范大学的巢宗祺先生,他是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的成员,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来看待如何把握不同文类的教学目标的。
巢宗祺教授:我想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考虑,就是有的语文老师习惯于用一种方式来教阅读。
所谓的一种方式教阅读是指,有的老师习惯于用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方式教学生,他追求的目标始终是盯住理解。
什么认读、理解、分析具体的语句意思。
这种方式如果遇到了文学类文本就脱离了文学文本的特点,文学的文本更多的注重体悟,我们在文学类文本中要强调这么几个词,一个是品位,品位语言;第二是感受形象;第三是体验情感。
文学的文本,我们要用这样一个方式去阅读:品位语言。
比如小说,里面描写人物,是这样的那样的。
你怎么说是这样那样的?它通过语言,用什么样的词语去表达的,品位语言,然后让你感受出形象。
人物的也好,事物的也好,它的形象是怎么样的。
“感受”,我们说“感受”这个词,就是用你更多的器官,另外调动你的想象和联想,你写的人物或者是事物是什么样的,联系你自己的原有的事实。
最后还有情感体验,在这样的环境下它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体验文学阅读。
有的老师可能偏重文学类文本的教学,始终知道什么样的阅读材料用这种方式来阅读。
有的议论性的文章不是这样有形象的,应用文也不是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们要抓住里面的信息进行分析理解,这又是不同的。
所以不同的文本,我们要用不同的阅读的方式。
另外,还有一个阅读方式就是精读和泛读。
该是精读的我们要用精读的方式,该是泛读的我们要用泛读的方式。
泛读是专注追求量,有的时候可以不求甚解。
精读是要把里面的词句加以认真地推敲,因为精读就是老师要带着学生学会应该怎么样去推敲文本。
所以这里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阅读材料,我们要用不同的学习方式、阅读的方式。
这里讲到精读和泛读的问题,不同类型的课文应该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式和阅读策略。
关于多元解读和独特体验,一线教师在网络上有这样的观点:第一个观点,首先应该肯定多元解读是学生创新性阅读的一种体现,但是多元解读应充分尊重
文本的价值观,不能偏离文本原本的价值取向,这是一个老师的观点。
他认为我们在多元解读的时候,不要偏离作者写的愿意,我们应该尊重作者树立的价值观的取向,偏离了这种取向就不是多元解读;还有一个老师是这样说的,他说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文章有着不同的见解,我们可以欣赏和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只要是正确的。
当然每篇文章在写作时都表达了自己的主观思想和愿望,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不同的看法,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作者。
课文可以多元解读,但不能误读和曲解,因此我们最重要的是把握教材的阅读方向。
我想这位老师主要意思是和上位老师是一样的,就是我们在多元解读的时候要尊重作者原有的创作时的价值取向。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个已经不是在多元解读了。
多元解读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的方式及结果。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多元解读是指对文本的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是指阅读个体对文本有多种的情感体验。
这个论述是比较严密。
还有网友谈到多元解读与个性解读的关系,他说多元解读与个性解读,一个重在“多”,一个重在“个”。
所谓的多,是指理解的角度多、层面多、背景多、文化差异多,还包括不同个体的不同解读和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环境和阶段的不同解读。
这
给大家推荐两本书,第一本是《语文教学解释学》,曹明海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二本是《名作细读》孙少镇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样的文本解读方面的书,对文本解读本身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其实文本解读能否解读的正确恰当和老师的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对教学的认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到底阅读教学的目标与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最终的取决者还是老师,希望各位老师能够通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来准确的定位阅读教学的目标。
李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