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1. 内容概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金融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农村金融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败。

当前农村金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金融产品创新滞后、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等。

这些问题导致农村金融难以满足乡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二是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满足乡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三是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保障农村金融安全;四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农村金融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促进乡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研究对于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解决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乡村经济发展的质量,还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1.1 研究背景在当下国家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

农业、农村和农民(简称“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村金融领域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信贷资源配置不合理、金融服务覆盖面不足、金融风险隐患较大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农村金融改革进程、成就及基本路径的研究

对农村金融改革进程、成就及基本路径的研究

国人 民建 设银 行 ( 改 为 中 国建 设 银 政 策 性 业 务基 本 实 现 全面 自营 ,确 保 现 行 )四家 国 有 专 业银 行 ,建 立 了 以 中
了 农 产 品 收 购 工 作 的 顺 利 进 行 。 这 银 行 股 份 制改 造 的成 功 、邮政 储 蓄 银 行 和 小 额 贷款 公 司 的 成立 、股 份 制 商
管 理 支 农 资金 ,集 中 办理 农 村 信 贷 ,
领 导 农 村 信 用社 ,农 村金 融 工 作 由农
业 贷 款 向 整 个农 村 领 域 扩 展 ,信 贷 投 银 行转 变 后 ,农 业银 行 的支 农 作 用 日
放 对 象 由社 队集 体转 为 以 家庭 为 主 ,
趋 减 弱 ,在 农 村 金 融领 域 ,主 要 是 农
业 银 行 ,并 自上 而 下 地设 立 了分 支机 构 ,人 民银 行 在 农 村 地 区 的营 业所 和 农 村 ,农 业 银 行 主 要对 国 有 和 集体 农 业 企 业 、农 业 和 农 村基 础 建 设 等提 供 信 贷 服务 ,农 发 行 主要 是 筹 集 农业 政 策 性 信贷 资 金 ,代理 财 政 性 支 农资 金 拨 付 ,三者 共 同为 农业 和农 村 经 济 发展 提供 信贷服 务 。
我 们 可从 以往 的 改 革 中总 结 经 验 ,吸
取 教 训 ,并 选 择 有 效 路径 ,进 一 步 深 一
这 时 的农 村 金 融主 要 是 支持 以家 庭 联 村 信 用社 发挥 主 力 军 作 用 。但 巾于农
产 承 包 责 任 制 为基 础 的 整 体农 村 经 济 村 信 用社 历史 包 袱 沉 重 ,影 响 了农 业
全 面 深 化 时 期 :专 业银 行 向 商业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论文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论文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民间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了分散性、隐蔽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

也时常成为政府打击、取缔的对象。

在民间金融领域,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农村民间金融。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农村民间金融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前景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从我国金融体制发展来看,民间金融是相对于正规的官办(或官方)金融的一个经济部门,而且民间金融没有被纳入国家的金融监管与管理体系当中,对此我们可以认为,所谓民间金融,是指在国家的金融法律法规保护和规范之外且不受政府金融监管当局直接控制和监管的金融活动,它相对于正规金融部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泛指个体、家庭、企业之间,通过绕是开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而直接进行金融交易活动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在对民间金融的定义与国际接轨的标准相差甚远,在国外,民间金融在整个金融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在我国恰恰与此相反。

民间金融的发展一是有利于为巨大的民间资本寻找出路;二是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及农村融资难的问题;三是有利于金融体制的改革;四是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

一、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问题(一)农村金融机构功能定位不明确。

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体系单一,信贷资金供给不足,这是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农村信用社的功能和性质不够明晰,支农服务水平不高,对重点农户和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支持不到位。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业务范围相对较窄,机构设置较单一,难以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长期以来,国有金融机构在农村因此而产生农村资金大量到收益率高的产业的”虹吸现象”已经使农村损失了数千亿,再加上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抵押难,担保难,分散风险的机制不健全。

金融监管部门对防范和打击高利贷、地下钱庄比较重视,但对如何组织和引导民间借贷为“三农”服务重视不够。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

图 1 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的要求 , 构建一个两大类 ( 绝对 量指标和 辅助生产 的电力消耗 量等基础数据 以及 惩体系, 首先必须建立适合煤矿企业需要 相 对量指标) 四个层 次 ( 营预算指标 、 上年 度 的 电力 写实 数 据 , 结合 煤矿 上 年 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 经 并 根据各责任单位 的 资本预算指标 、 筹资预算指标 、 务预算 财务报表 中的吨煤 电力成本数据 , 财 考虑 电 经营和考核重点 , 各责任单位应分类设置 指标) 包括若干具体指标 的预算管理指标 价上涨 、 矿井新增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等 因 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主指标 、 辅助指标 体系 。这些指标 中有描述性的绝对指标 , 素, 综合分析和计算出煤矿综合电力定额 以及修正指标 、 否决指标构成 。( 1 图 )
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 其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到
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 推动农
( 农村金融边缘化。 一) 在农村正规的金融 农户, 而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
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体系中, 随着农村改革市场 只有中国农业银行、 农业发展银行、 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 中
内在功能和具体作用 的发挥 , 必须有一 定
( ) 为 规 范体 系 。 为 规 范 体系 是 的前提条件做保障。 四 行 行 这些基础和前提构成
全 面 预 算 管理 体 系 中 的重 要 组 成部 分 。 该 了全面 预 算 管 理 实施 的保 障 体 系 , 以确 保
( 定额标准体 系。 三) 定额标准体系应 体系要求 从预算的编制、 审批、 行与监 企 业 自上 而 下 都 按 统 一 的 行 为规 范 开 展 执 根据企业 的实际情况, 并按照国家有 关政 控 以及调整等各方面 , 均要建立相应的标 预算工作。一般来讲 , 面预 算管理实施 全 策、 法规和相应 的技术标准制定。定额标 准及规范。 主要规范的预算工作流程 由四 保 障体系应包括 影响预算实施 的各项 因 准主要有材料消耗 定额 、 电子消耗定额及 个部分组成: 预算的编制 、 预算 的审批 、 预 素, 但对煤炭 企业来讲 , 其保 障体 系主要 劳动 定额等。在材料消耗定额中, 第一部 算的执行与监控和预算的调整 。 涉及三个 应 从企业文化 、 运行机制 、 人力 资源 和信

农村金融发展历程

农村金融发展历程

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1949年以前,由于长期受到封建主义和农村经济落后的影响,农民在金融领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农民几乎没有获得贷款的机会,只能通过高利贷或者亲友借贷来解决经济问题。

因此,农村金融发展成为解决农村经济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金融得到了改善。

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开始组成农民合作社,实行集体经济。

这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合作社开始提供小额贷款和储蓄服务,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资金需求。

这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成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进入新阶段,政府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意味着农民可以租赁土地并独立经营农田,这种改革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也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中国政府成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农民提供贷款和储蓄服务。

同时,也开始引入普惠金融政策,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民的经济发展。

21世纪初,中国农村金融进一步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政府推出了农村金融政策的创新举措,鼓励商业银行和农信社在农村设立网点,并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为农村金融带来了新的机遇,农民可以通过手机等渠道方便地获取金融服务,促进了农村金融的普及化和便捷化。

到了今天,农村金融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农村金融体系逐渐完善,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多种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产品也日益多样化,不仅有传统的贷款和储蓄服务,还有农村保险、微型金融等新兴金融产品。

通过金融服务的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总之,农村金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贫困农民到现在的富裕农民,农村金融一直在为农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我相信农村金融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

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

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
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时期。

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闭塞,金融服务主要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合作银行提供。

这些金融机构在小额储蓄、贷款和支付等方面对农民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经济逐渐市场化,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1984年,中国成立了农村信用社,逐步取代之前的合作社和合作银行。

农村信用社通过提供贷款、储蓄、支付和保险等金融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了资金周转和金融风险的问题。

同时,农村信用社还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关系,深入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随着农村金融的发展,1996年,中国农业银行成为了独立的国有商业银行,并开始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包括农业贷款、农业保险等。

此举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金融体系,并为农民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金融选择。

2005年,中国政府启动了农村金融改革试点项目,鼓励农村信用社向村镇银行转型。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金融机构,致力于为农民和农村经济提供更加专业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型金融科技公司,通过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为农村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目前,农村金融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农村金融体系
逐步完善,金融服务日益便利化。

农民可以通过各类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金融机构进行支付和结算,方便农村经济的发展。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的发展将会更加健康、持续。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农村金融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金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1.服务对象单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大、中、小农户以及农村企业、合作组织等少数人群上,服务对象单一。

而对于村民、个体农民等弱势群体往往难以得到金融服务。

2.金融服务手段单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大多以传统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形式为主,缺乏多元化和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同时,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也比较薄弱,金融服务渠道不畅通。

3.金融风险管理不足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风险仍然存在。

很多金融机构在给予农村贷款时,常常只顾追求规模,忽视了评估借款人的资信度和风险性。

而很多农村居民由于信用记录不好,往往难以获得贷款,导致农村金融的不均衡。

4.政策缺乏支持农村金融发展事关国计民生,需要大力扶持和政策支持。

但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农村金融发展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导致农村金融事业发展缓慢。

二、对策研究1.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了解决我国农村金融现存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政策制定者可以设计并推行一些新的金融产品,如小额信贷、农村保险和农业金融等,以求服务对象更为广泛,服务渠道更为畅通。

2.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为了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更广的农村居民,政府需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比如加快农村电商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高农村电子支付的普及率,利用大数据技术,帮助农村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

3.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应当适当降低财务风险,切实防止信贷资金卷走甚至损失等问题发生。

同时,应加强对信用评估等相关手段的掌握,严格金融业务操作流程,制定不良债务分类处理制度,预防坏账的发生。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普惠金融是指为普通人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它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金融服务,特别是针对一些信用状况较差的人群,普惠金融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解决他们的信用难题,帮助他们融入金融体系,提高他们的金融包容性和金融获得感。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问题分析(一)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广在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和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并不广,许多农民还不能便利地享受到金融服务。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网点和服务站点相对较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广。

(二)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化在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化,大多数金融产品和服务都是面向城市人群设计的,对农民的需求并不能够满足。

农民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与城市居民有所不同,他们更加需要一些以农业生产和经营为主要对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农业贷款、农业保险等。

(三)农民金融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的金融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有限,这就导致了农民在金融领域的获得感较低,一些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不能够为他们所接受和运用。

二、对策研究(一)加大金融服务的普及力度针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广的问题,可以加大金融服务的普及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更多的网点和服务站点,以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可以采用科技手段,比如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农村地区普及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三)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工作针对农民金融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可以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工作。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加强对农民的金融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金融包容性和金融获得感。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研究报告第1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4)第2章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概况 (4)2.1 农村金融市场现状 (4)2.2 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分析 (5)2.3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5)第3章农村金融体系与政策环境 (6)3.1 农村金融体系概述 (6)3.1.1 农村金融体系构成 (6)3.1.2 农村金融体系特点 (6)3.2 农村金融政策环境分析 (6)3.2.1 农村金融政策发展历程 (6)3.2.2 当前农村金融政策的主要内容 (6)3.3 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6)3.3.1 农村金融法律法规的现状 (7)3.3.2 农村金融法律法规的主要问题 (7)3.3.3 农村金融法律法规改革与发展方向 (7)第4章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分析 (7)4.1 农村金融机构类型与功能 (7)4.1.1 农村信用合作社 (7)4.1.2 农村商业银行 (7)4.1.3 农村合作银行 (7)4.1.4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 (7)4.2 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 (8)4.2.1 资产规模 (8)4.2.2 盈利能力 (8)4.2.3 金融服务覆盖率 (8)4.3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 (8)4.3.1 改革方向 (8)4.3.2 政策支持 (8)4.3.3 金融科技应用 (8)4.3.4 风险管理 (8)4.3.5 人才培养与引进 (8)第5章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8)5.1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现状 (8)5.1.1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发展现状 (9)5.1.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存在的问题 (9)5.2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9)5.2.1 推出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 (9)5.2.2 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 (9)5.2.3 推广绿色金融产品 (9)5.3 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9)5.3.1 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0)5.3.2 发展互联网金融 (10)5.3.3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10)第6章农村金融风险与监管 (10)6.1 农村金融风险类型与特点 (10)6.1.1 信用风险 (10)6.1.2 市场风险 (10)6.1.3 操作风险 (10)6.1.4 法律风险 (10)6.1.5 农村金融风险特点 (10)6.2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 (11)6.2.1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体系 (11)6.2.2 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 (11)6.2.3 加强风险分散和转移 (11)6.2.4 增强农村经济主体风险意识 (11)6.3 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与政策 (11)6.3.1 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11)6.3.2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队伍建设 (11)6.3.3 创新农村金融监管手段和方法 (11)6.3.4 加强跨部门协作 (11)6.3.5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应急处置机制 (11)第7章农村金融科技发展与应用 (11)7.1 农村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11)7.2 农村金融科技应用案例分析 (12)7.3 农村金融科技发展前景与挑战 (12)第8章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链融合 (13)8.1 农业产业链与农村金融关系分析 (13)8.1.1 农业产业链概述 (13)8.1.2 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链的相互关系 (13)8.2 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现状 (13)8.2.1 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的总体情况 (13)8.2.2 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13)8.3 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链融合路径摸索 (13)8.3.1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13)8.3.2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13)8.3.3 深化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链的合作 (13)8.3.4 加强农村金融风险防控 (14)8.3.5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14)第9章农村金融扶贫与乡村振兴 (14)9.1 农村金融扶贫政策与实践 (14)9.1.1 政策背景 (14)9.1.2 政策措施 (14)9.1.3 实践案例 (14)9.2 农村金融扶贫效果评价 (14)9.2.1 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提升 (14)9.2.2 贫困群众受益 (15)9.2.3 产业结构优化 (15)9.3 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15)9.3.1 金融支持产业发展 (15)9.3.2 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15)9.3.3 金融支持民生改善 (15)9.3.4 金融支持乡村治理 (15)9.3.5 金融支持绿色发展 (15)第10章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策略与建议 (15)10.1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策略 (15)10.1.1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15)10.1.2 优化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 (16)10.1.3 加强农村金融风险防控 (16)10.2 政策措施与政策建议 (16)10.2.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16)10.2.2 加强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建设 (16)10.2.3 提高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16)10.3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16)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及对策分析

政经视点
我 国农村金融现状及对 策分析
祝 伟 杰
( 西安 交通 大学经济与金 融学院, 陕西 西安 7 6 ) 1 0 1 0
【 摘
要】 农村金 融是 现代 农村 经济的核 心。党的十七届三 中全会提 出要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 为深化农村金 融改革指 明
了方 向 在农村建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由国有银行 、 村镇银 行、 贷款公 司、 农村 金融互助合作社等组成 的多元化农村金 融体 系, 是解 决农村 资金缺 乏
在农村 的经济 结构有了很大 的变化 , 从过去 的简 单的耕作 向农 解决农 村融 资难 问题 , 实和完善 涉农贷 款税收优 惠、 向费 落 定 产 品的精加工 和深加 工转变 ,从粗放 型经济 向集约 型经济转 用补贴 、 量奖励 等政策 , 一步完 善县域 内银行业金 融机构 增 进 变, 农产品也从简单 的粮油 作物向多种经济作物转 变 。二 是农 新 吸 收 存 款 主 要 用 于 当地 发 放 贷 款 政 策 。加大 政策 性金 融 对 农
外, 不利于 中央的宏观调控 。 二、 农村金融相关理论研究
用 权等抵押 贷款和应 收账款 、 单 、 仓 可转 让股权 、 专利 权 、 商标
专 用权 等权 利质押贷 款。抓 紧出台对涉农贷款定 向实行税收减
美 国耶 鲁 大 学 教 授 休 ・ 帕特 里 克 针 对 农 村 金 融 提 出 过 两 种 免 和 费 用 补 贴 、政 策 性 金 融 对 农 业 中长 期信 贷 支 持 的 办 法 , 放 模 式 : 求 追 随 模 式 和 供 给 领 先 模 式 。需 求 追 随 模 式 认 为 , 着 宽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 的呆账核销条件 。 () 需 随 3 扶持农村 合作金

农村集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研究

农村集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研究

农村集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研究◎蔡 婷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高速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步成为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经济保障,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最有效的助力。

本文通过相关概念的剖析,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金融服务体系进行深度分析,通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一些研究策略。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路径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制定了许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与扶持政策,不仅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化与整合,而且还有效地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差,经济优势不明显,而且严重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致使农村集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存在较多的问题与不足。

所以,农村集体经济金融服务的创新研究被社会广泛关注与重视,成了目前农村集体经济金融服务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农村集体经济金融服务的改革历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逐步成了现代社会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的金融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使得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初具规模,基础设施与金融服务制度也得到了全面的完善与发展。

进入2007年,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扶持下,逐步涌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企业,这些企业在对于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后统一销售,这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农村集体经济效益,带动了农村的就业,而且还有效地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金融服务的发展。

根据相关金融统计发现我国涉及农村集体经济金融服务的贷款服务由2007年的51.8亿元逐步提升到了2017年时已经突破了2万亿元的涉农贷款,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地区人口经济收入的稳步提升。

由此可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还需要对于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切实有效的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更好地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全面发展。

浅谈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现在与未来

浅谈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现在与未来

浅谈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现在与未来1. 引言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定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指在传统金融机构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地区的特点和需求,专门设置的金融服务机构。

它是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信贷风险大、融资难等问题而设立的一种金融服务体系。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仅包括传统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还包括农村互联网金融、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农村农村商业银行等新型金融服务机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旨在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普及和改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

这些新型金融机构一般会设立在农村地区,侧重于小微企业和农民个体经济的金融服务,提供涵盖融资、存款、结算、保险等多方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服务对象广泛、金融产品多样、服务方式灵活等特点,对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在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多元化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在当时,中国农村改革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同步进行,农村金融机构逐渐走向多样化和专业化发展。

1992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农村信用社三改一通,即“改制、改名、改头衔、通存、通贷”,这标志着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开始向现代化、市场化的方向迈进。

随着改革的深入,2005年,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逐步推广,各省市开始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2007年,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村信用社开始实施一行两会模式,逐步实现了银行化转变。

2012年,中国政府发布《关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和支持。

通过这些措施和政策,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农民的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金融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并呈现出新的需求特征。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及其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构想。

关键词:农村金融;现状;问题;对策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这已是连续多年中央对农村金融工作做出的重要战略指示。

但从实践情况看。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未取得明显进展,农村金融服务能力还不强,金融服务体系尚不能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一)我国主要农村金融机构状况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占有一定地位。

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业银行的农村金融主导地位开始弱化。

1996年以后,农业银行开始走商业化道路,其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以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源及高额回报,使农村金融市场本就很少的国有资本变得更为稀缺。

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作用日渐有限。

一方面,作为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渠道单一:另一方面,其从事业务比较单一,仅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其“官办”色彩浓厚,农民缺乏入社的积极性,另外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商业倾向,使农村信用社离农民越来越远。

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客观上活跃了农村经济,但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

(二)农村其他金融组织机构现状从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状况看,不缺大型正规金融机构,缺的是真正植根于农村社区的小机构,缺的是有效的金融服务。

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这些植根于当地社区的内生金融力量,因其产权明晰、服务对象明确,从而较好地促进了当地涉农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

它们依靠地缘、血缘上的关系来获得客户的有效信息,以其利率安排和业务拓展地域范围上的灵活性、信贷审批上的高效性,在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提供有效信贷服务的同时,也使自身获得了较高的收益。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杨羽宸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07期农村金融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促进了农村资源的再分配,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

根据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这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背景下,农村金融的发展成为社会的重要议题。

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历史上,我国长期采用的是城乡二元化发展的方式,农村的发展一直滞后于城市。

为解决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是关键,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金融服务历来是“三农”工作的短板,新形势下,其工作方式、内容必将面临重大的转折和跃进。

因此,要想有效提升农村金融发展的效果,就要突破原有模式的桎梏,开发出有效的金融发展路径,构建起农村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更好的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工作。

一、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为扭转我国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次出台了各种惠农、强农的政策,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了8000多万,农村贫困比例降低了8.5%。

虽然农村发展的成绩喜人,但应看到的是,“三农”问题仍是当前影响经济全面发展的一个难题,也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根本性问题。

为彻底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2017年,党的十九大正式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总体部署,“战略”提出:“新时期应优先发展农村,在实现农村扶贫重大转变的同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该背景下,“三农”工作成为了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金融作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探讨

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探讨

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探讨摘要: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资金的媒介、融通和连接投资储蓄的桥梁,是有效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构建一个功能完备、高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存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对应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金融业农村金融体系对策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问题自1979年我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金融体制伴随着整个农村经济、金融市场化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正规性金融组织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有先有后,有些机构是同时产生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基本上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合作性银行三类金融机构。

从形式上看,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农行和农发行政策金融各司其职、彼此分工且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

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农村微小型金融组织可通过多种方式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

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

目前,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很多问题,如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的功能不完备、经营机制不健全,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等。

其中,农村资金外流,农民贷款难最为显著。

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村信用社在很多地区实际上已经成为农村融资的唯一金融机构,成为农民贷款的唯一正规来源。

但是,由于其机构设置、经营管理机制、历史遗留问题等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导致不良贷款比例较高,累计亏损严重,信贷资金短缺,自身经营困难,不能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

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和资金撤出,使农村信用社成为三农经济发展的唯一资金支持者,而仅靠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部门支持农村经济,很难适应发展需要,毕竟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弱,超负荷运营无力担此重任,致使许多具有丰富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村地区因缺乏资金的支持而发展滞后。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1.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国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相对较弱,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较少,服务网络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机制。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的不足和不完善。

2.金融产品种类单一。

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产品种类相对单一,主要以贷款业务为主,缺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不能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4.缺乏农村金融人才。

农村地区的金融人才相对紧缺,金融从业人员的水平和专业能力有待提升,这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对策研究2.拓展普惠金融产品种类。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创新和研发力度,推出多样化的普惠金融产品,如储蓄、保险、理财等,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模式,提高产品的普惠性和适用性。

3.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

加大对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普惠金融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的投入,拓展服务覆盖面,确保每个农村地区都能够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

4.加强农村金融人才培养。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人才培训的投入,提升农村地区金融人才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设立农村金融人才培训基地,为农村地区培养更多的金融人才,以满足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的需求。

三、结语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加大对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力度,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研究,以推动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实现金融服务的普惠化和可持续发展。

建国以来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及其评述

建国以来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及其评述

支机构 ,并将农村营业所和农业信用社作为其基层机构 。18 0 9 年至 19 年 ,农村社会总产值增加 了1 .4 93 23 a,而农业银行和信 用社 的各项存款却增加了l .倍 ,各项贷款增加了l .倍 ,农 87 56
村 信贷服 务在这一 时期基 本能够适 应农村 经济发展 的需要 。 19 年,我 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人 了快车道 ,农村政策性金融从 94 商业性金融 中分离 出来 ,专门从 事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 同 收购等政策性衣村金融业务 ;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改 革取 向先是合作性金融组织 ,后 是商业性金融组织。在从专业
统 ”的金融体制下 ,最终没有建立起广泛 的分支机构,又被三
次撤 并 。
改革开放至 19 年 ,我 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的主要特征是 94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政策创新 ,为衣村经济的发展注
入 了活力 ;城市改 革的主要 特征是 政策创新 和 巨大 的资金支
年以后逐渐转变为商业性金融组织。改革的主要 内容 ,从存量来 看,是对农业银行的恢复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从增量来看 ,主
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 ,用于支持本乡、本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 发展商品生产,其本质是 自愿、民主的信用合作性质 。但由于缺 乏监管,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经营行政干预严重、管理混乱 ,存在
高息揽储现象,风险日益暴露并最终被清理。 六十年 农村 金融建设 的本质是从 国家层面 出发的 、自上而 下推动 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在这个过程 中,作为农村金融主体 的农 民参与制度设计的程度不高。农村 金融制度 的这种顶层设 计模 式,对于快速建立农村金融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 ,由
体的农 民参与进来 ,成为制度选择 的主体 。实践证明 ,我国农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提要:农村金融是整个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应是下一步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

本文分析扬州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不断优化,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本文基于扬州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提出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金融;乡村振兴;金融发展一、引言“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决胜阶段,对普惠金融的发展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普惠金融更加侧重于对贫困人口以及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农村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较为集中的地方,农村金融也是整个金融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要重点在农村地区发展普惠金融。

本文通过研究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成效与困境,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二、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一)发展成效。

普惠金融最早由联合国提出。

根据联合国定义,普惠金融具有包容性、便捷性、可获得性和商业可持续性四大特征。

普惠金融得到G20、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等大力推广,成为一个世界共同研究的主题。

现如今,普惠金融在中国已经有了一些成效。

1、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全国乡镇一级银行网点和保险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2017年末,我国银行业机构营业性网点覆盖面达到96%,多数省份实现乡乡有机构;农业保险乡村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95%,村级覆盖率达到50%。

同时,城市社区和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不断扩大。

截至2017年末,全国金融服务已经覆盖了93万个行政村,行政村基础金融覆盖面约为96%,覆盖了全国约20%的小微企业。

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和农户贷款余额分别较2013年末增长了48.2%和6.5%。

近年来,扬州市普惠金融也在稳步发展,金融服务可得性以及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截至2019年6月末,扬州人均持有3.15张银行卡(其中信用卡0.21张),较上年末小幅增加。

据统计,扬州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587.10亿元,比年初增加129.81亿元,同比增长58%。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念, 主观 上 自我 抑 制 了金 融 消 费需 求 。农 村 地
村倾斜 ,以有效缓解农业发展中的资金缺 口, 为新 农 村 建设 提 供金 融 支 持 , 有 效 解决 农 民融 资难 问题 。 当前 农村 金 融 虽 发展 迅 速 , 但 一 些 固有 的缺 陷依 然存 在 , 必 须 着力解 决 。 当前 农村 金 融消费 的现 状 当前 农 村 的金 融 消 费 呈 现 出 如下 方 面 的 显著 特点 : ( 一) 农 村金 融 消 费需求特 点 突 出。 当前 , 我 国农 村 地 区 的金 融 需 求呈 现 出层 次化 、 多样 化 的特征 。从 需求 层 次看 , 涉农 主 体 的金 融需 求 主要包括低收入者的救济性需求 、 中高收入者 的生活消费融 资需求及 不同等级农户 的生产 性 融 资需 求 。就 生 产 性 融资 需 求 而 言 , 低 收入 农 户 主要 是 小额 生 产 资 金需 求 , 中等 收 入 或者 农 业 专 业 户 主要 是 小 规 模 的 经 营 周 转 资 金 需 求, 农 业 大 户或 农 村 中小 企 业 主要 是 扩 大 规模 的生 产 经 营 资 金 需 求 ; 从 需 求 内容 看 , 农 村 金 融 需求 呈现 多样 化态 势 。既有 小额短 期 的融 资 需求 , 也 有 大额 、 长 期 的 融 资需 求 , 且 后 者增 长 迅 速 。其 中农 业 型农 户 的融资 需 求 以小 额 、 短 期为主 ,非农业型农户 的融资需求 以大额 、 长 期 为 主 。既 有 生产 性 融 资需 求 , 也 有非 生 产性 融资需求 。其 中生产性融资需求 比重较小 , 而 生活 、 医疗 、 购房 、 教育等非生产性融资需求所
的 同时 , 也存在着消 费动力不足和信心缺 失的现 象。产生上述问题 的根 源出在农村金 融服务供给环节 , 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及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金融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是推动农村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支撑。

如何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做好我国农村金融的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必须做好组织体系、金融体制和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创新,不断构建和谐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发展创新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金融就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农业生产百废俱兴,社会发展一片繁荣,农民之间的生产互助资金已经无法满足正常生活需要,各种高利贷事件频发。

为了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管理,对农村金融机构给予一定支持和鼓励。

截止到1957年,全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覆盖了全国80%的乡镇。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缓慢,1978年给全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发展。

具体来说,农村金融体系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发展复苏阶段(1978~1984年)
2.扩大发展阶段(1985~1993年)
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之后,我国不断扩大农村金融的发展,1986年底将邮政储蓄业务定为邮政企业的业务,邮政储蓄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力量。

同时,对农村民间信用的管制逐渐放开,允许民间自由借贷,积极兴办农村保险事业,允许多种投融资发展模式,不断补充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资金需求。

同时,各银行也扩大对了进军农村市场的步伐,一些财务公司、保险公司也将触角深向了农村,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发展的良好局面。

3.补充完善阶段(1994~1999年)
在此阶段,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地位,形成有条理的农支力量,国务院出台政策逐步将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中脱离出来,有步骤的组建农村信用社各级机构,将各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银行。

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初露端倪,四大国有银行纷纷撤离农村市场,将农业发展银行发展成专门从事与农产品发展相关的政策性银行。

这一阶段,由于国有银行的大面积的撤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发展力量。

4.深化改革阶段(2000年以来)
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将更多资金流向农村市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不断进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深化,从2003年以来,国家不断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要求农村信用社不断明晰产权,确定农支目标。

为弥补农村市场信贷资金支持的不足,党中央于2006年开始对邮政储蓄进行改革,设立邮政储蓄银行,不断发展城乡经济,创新小额信贷,发展适应农村经济的信贷品种,形成能够充分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二、我国农村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1.金融市场资金供需相矛盾
2.金融体系定位不清,支农方向偏离
农村金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

我国金融机构由于历史问题和机制的原因,责任分工不明确,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多样化难以满足,更多的县域资金流向城市,农村信贷资金严重缺失,支
农方向发生偏离,造成了县域经济的资金得不到合理需求。

由于农业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国有银行纷纷从农村市场撤离,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的大面积收缩,农村金融机构造成了经营和定位相脱离,农村和县域经济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3.金融发展环境受到制约
农业是我国的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弱势区域,以其为服务对象的农村金融因此具有较高的风险。

良好的发展环境可以有利的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阻碍了农村金融的稳健发展。

农村金融主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造成了农村金融产业发展的瓶颈,无法有效地为农村经济贡献更多力量。

4.金融产品创新力不足
我国的农产品市场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发展,各项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等已经出现,形成了一体化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社会需求化程度非常高,市场信贷需求总量非常大。

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只集中传统存贷款业务上,业务技术水平含量较低,贷款品种仅限于一年之内的短期资金流动。

农村信贷市场服务品种单一,农民可选择的范围较小,这样就限制了农村金融以及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从创新角度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路径
1.加大财政支出,优化发展环境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三农发展的头等大事,政府要加强财政支出,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增加农业信贷的经济效益。

调整农村金融的支持结构,合理配置金融部门用于农村的金融资源。

要不断改变现有的创新方式,积极推进
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自动创新,使农村金融创新更加符合农村经济的切实发展需求,提高我国农村金融的适应性效率。

2.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增加农民对农村金融产品的选择性,对三农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要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不断拓宽农村金融支农领域,增加涉农信贷投放。

要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减免营业税、财政贴息等手段来进行扶持,积极培育农村金融发展体制;要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不断培育农村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的发展,大力引导民间资金流向农村市场,促进农村市场的多层次发展。

3.重视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发展
非正规金融市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正规金融在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与正规金融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作用。

它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会积极盘活民间资本,促进资金向合理性方向流动的一种融资方式。

因此,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管理非正规金融发展,为非正规金融发展提供合法的活动平台,对于一些高利贷、非法融资行为坚决予以取缔,维护金融市场的良好秩序,形成一个稳定有序的农村金融发展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4.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合理有效的监管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金融发展的风险,促进金融市场的良好运作。

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要求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也要相对应发展,要进一步发展与规范农村金融监管的创新和发展。

要不断构建由监管理机构、行业组织等部门相结合的农村金融监管组织网络体系,在完善的监管体制下,放开其市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