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科学教科版上册教案

六年科学教科版上册教案

六年科学教科版上册教案六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2. 物质的变化3. 生物的多样性4. 光的传播5. 电与磁6. 能量与转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物质的变化,生物的多样性,光的传播。

2. 难点:电与磁,能量与转化。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2. 投影仪3. 教学软件4. 实验器材(如条件允许)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学生之前学过的科学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策略。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分析等活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通过讲解、示范、投影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3. 巩固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讨论等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测试、小组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八、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完成相关练习题。

3. 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如条件允许)。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主要介绍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2. 太阳、地球、月亮的相对运动;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2. 了解太阳、地球、月亮的相对运动;3.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太阳、地球、月亮的相对运动;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重要意义。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球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和重要意义还不太了解,需要教师引导。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可以先回顾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然后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地球在运动,但是人类是怎么认识到地球在运动的呢?”讲授新课1.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师可以先介绍古希腊学者阿里斯托芬尼的认识,他认为地球是一个圆球,并且地球的大小是已知的,而地球的周长可以通过测量得到。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来展示阿里斯托芬尼的认识。

接着,教师可以介绍古希腊学者托勒密的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星体都围绕地球运动。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来展示托勒密的地心说。

最后,教师可以介绍哥白尼的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星体都围绕太阳运动。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来展示哥白尼的日心说。

2. 太阳、地球、月亮的相对运动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模型来展示太阳、地球、月亮的相对运动。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一个小球代表太阳,一个中等大小的球代表地球,一个小球代表月亮,然后让学生模拟太阳、地球、月亮的相对运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亮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球和月亮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024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方法2. 生命与遗传3. 物质与变化4. 力与机械5. 电与磁6. 地球与宇宙详细内容如下:1. 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表达与交流。

2. 生命与遗传:基因、遗传、变异、生物多样性。

3. 物质与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4. 力与机械:力的作用、简单机械、机械效率。

5. 电与磁:电路、电流、磁场、电磁感应。

6.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宇宙的探索。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 了解生命与遗传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3. 理解物质与变化的现象,掌握质量守恒定律。

4. 学习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5. 掌握电与磁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和实验能力。

6. 认识地球与宇宙,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遗传与变异、质量守恒定律、电磁感应。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力的作用、简单机械、电路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模型、实验器材、电路元件。

2. 学具:实验报告、练习册、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际案例、新闻、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突出主题。

2. 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粉笔,分层次书写,清晰明了。

3. 图表:绘制相关图表,形象直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哪些?(2)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有哪些?(3)质量守恒定律是什么?(4)力的作用有哪些?(5)简单机械有哪些?(6)电路的组成是什么?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科学家的故事。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各种形式的能量》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各种形式的能量》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各种形式的能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能量章节的第1课《各种形式的能量》,主要介绍了能量的概念以及常见的能量形式,如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并能够简单地描述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2. 能够列举出常见的能量形式;3. 能够简单地描述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量的概念和常见的能量形式;教学难点: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前几年学习过有关物质的热量、电能等知识,对这些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能量的概念和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前几年学过的物质的热量、电能等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问:“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前几年我们学过什么能量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能量都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3. 通过这样的引导,教师可以让学生逐渐接受能量的概念,并引出本课的主题——能量。

第二环节:讲解新课1. 什么是能量?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的展示,引导学生感知能量的存在,并简单地介绍能量的概念。

比如,教师可以拿出一个弹簧,让学生拉动弹簧,然后问学生:“你们感觉到了什么吗?这是什么东西?”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解释:“这个东西就是能量。

”2. 常见的能量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的展示,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能量形式,如热能、电能、化学能等,并让学生列举出更多的能量形式。

比如,教师可以拿出一个电灯泡,让学生看一下,然后问学生:“这个灯泡里面有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能量?”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解释:“这个东西就是电能。

”3. 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实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如电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等。

2024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命的奇迹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进化2. 健康生活健康饮食个人卫生3. 物质的奥秘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4.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宇宙的探索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进化过程,培养他们对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健康饮食和个人卫生的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 教学重点: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进化图谱健康饮食宣传册物质性质实验器材地球仪、天文望远镜2. 学具:生物观察记录表健康饮食计划表实验报告册天文观察记录表五、教学过程1. 生命的奇迹实践情景引入:参观动植物园,观察不同生物的特点。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

随堂练习:填写生物观察记录表。

2. 健康生活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健康饮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例题讲解:讲解健康饮食和个人卫生的知识。

随堂练习:制定个人健康饮食计划。

3. 物质的奥秘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

例题讲解:讲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随堂练习:进行物质性质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4. 地球与宇宙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星空,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例题讲解:讲解地球与宇宙的知识。

随堂练习:使用地球仪和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奇迹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进化2. 健康生活健康饮食个人卫生3. 物质的奥秘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4.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宇宙的探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命的奇迹:生物观察报告健康生活:个人健康饮食计划物质的奥秘:物质性质实验报告地球与宇宙:天文观察记录2. 答案:健康生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制定个人健康饮食计划。

物质的奥秘:学生完成实验后,填写物质性质实验报告。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

2. 了解地球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掌握电与磁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资源的分布与保护;电与磁的应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能源利用的认识和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世界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1)生物的多样性: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及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保护。

(2)地球上的资源:讲解资源的种类、分布,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电与磁:通过实验和例题,使学生掌握电与磁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情景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保护的实际案例。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多样性:概念、价值、保护2. 地球上的资源:种类、分布、节约与保护3. 电与磁:原理、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列举三种地球资源,并说明其分布和保护措施。

(3)阐述电与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在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如提供食物、药物、原材料等,还能维持生态平衡、稳定气候等。

(2)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

分布:煤炭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保护措施:加强资源勘查,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3)电与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电灯、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器设备;磁铁、磁卡、磁盘、磁悬浮列车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气象万千、岩石与矿物、生物的多样性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溶解、酸碱反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动力与能源、太阳能、能量守恒定律4. 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生物链、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2. 通过实践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2.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生物的多样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模型。

2. 学具:实验报告册、学习笔记、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4. 实验教学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简洁明了,突出课程主题。

2. 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物质溶解的原理。

(2)举例说明能量守恒定律。

(3)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及保护措施。

2. 答案:(1)物质溶解是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溶质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2)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过度开发、污染、乱捕滥猎等。

保护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制定法律法规、开展环保行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找出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科学竞赛、环保志愿者等,提高综合素质。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第一章:人体的运动系统1.1 骨骼和肌肉教学目标:了解骨骼和肌肉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掌握骨骼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教学内容:介绍骨骼和肌肉的基本构成。

讲解骨骼和肌肉的功能。

展示骨骼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1.2 骨骼的分类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骨骼的分类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骨骼的分类。

讲解骨骼的功能。

1.3 肌肉的类型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肌肉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肌肉的类型。

讲解肌肉的功能。

第二章:人体的呼吸系统2.1 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呼吸道的组成。

讲解呼吸道的功能。

2.2 肺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肺的结构。

讲解肺的功能。

2.3 呼吸的过程教学目标:了解呼吸的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呼吸的过程。

第三章:人体的消化系统3.1 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消化道的组成。

讲解消化的功能。

3.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讲解食物的吸收过程。

第四章:人体的循环系统4.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心脏的结构。

讲解心脏的功能。

4.2 血管的类型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血管的类型。

讲解血管的功能。

4.3 血液循环的过程教学目标: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第五章:人体的泌尿系统5.1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

讲解泌尿系统的功能。

5.2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目标:了解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讲解尿液的排出过程。

第六章:人体的内分泌系统6.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理解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掌握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它们的作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气象万千:认识不同气象现象,如风、云、雨、雪等。

地球的力量:了解地震、火山、山川等地理现象。

2. 生命在变化中成长植物的生长:学习种子发芽、植物生长的过程。

动物的发育:了解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的发育过程。

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无处不在: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能量的转化:学习能量转化的实例,如水力发电、太阳能电池等。

4. 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行为。

和谐共生: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不同自然现象的特点及成因。

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生命的神奇。

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

培养环保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

环保意识的形成与实践。

2. 教学重点:自然现象的特点及成因。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象现象图片、地球仪、植物种子、动物模型等。

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温度计、能量转化装置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植物种子、土壤、浇水工具等。

学生个人实验器材: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实践情景引入,如观察校园内的气象现象、植物生长等。

2. 新课内容: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形式,学习各章节内容。

3. 例题讲解:指导学生分析典型例题,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 内容:各章节及重点知识点。

2024年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

2024年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

2024年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1.1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1.2 力与运动1.3 简单电路2. 第二章生物的奥秘2.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2.2 动物的生存与适应2.3 人体的重要器官3.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3.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3.2 地球的构造与现象3.3 宇宙的探索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简单电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等概念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观察、实验、探究方法的培养,科学知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模型、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感和逻辑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有哪些?举例说明。

描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

简述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 答案: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斜面等。

例如,开瓶器、剪刀、自行车等都是利用简单机械原理。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心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人体的主要器官有心脏、肝脏、肺、胃等。

心脏负责输送血液,肝脏具有解毒、储存营养物质等功能,肺负责呼吸作用,胃负责消化食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科学领域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4年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2024年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2024年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植物的生长过程、开花结果、繁殖方式。

2. 第2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的形式、能量转换、能量守恒定律。

3. 第3章《地球与宇宙》:地球的结构、太阳系、恒星与行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植物生长、能量转化和地球宇宙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地球与宇宙的认识。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能量的转化,地球的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模型、能量转化实验器材、地球仪、天文望远镜。

2. 学具:显微镜、植物种子、土壤、记录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校园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1)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

(2)能量的转化: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恒星与行星的特点。

3. 随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探究活动:分组进行植物种植、能量转换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2. 能量的转化:太阳能→化学能→电能3. 地球与宇宙:地球自转、公转,恒星与行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植物生长过程图。

(2)简述能量守恒定律。

(3)介绍地球的结构及太阳系。

2. 答案:(1)图示: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

(2)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地球结构:地壳、地幔、地核;太阳系:太阳、八颗行星、小行星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1.1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1.2 常见物体的性质2. 第二章生物的奥秘2.1 植物的生长2.2 动物的适应3. 第三章地球的秘密3.1 地球上的水资源3.2 地球的内部构造4. 第四章光与能量4.1 光的传播4.2 能量的转换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理解光的传播和能量的转换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模型、挂图、实物等教学资源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天平、温度计、电能表等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种子、土壤、植物、动物模型等学生个人学习材料:笔记本、画图工具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现象2. 例题讲解: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结合实践情景进行分析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 小组讨论与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展示学习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章节、重点知识、关键词等2. 教学过程:例题、练习题、小组讨论结果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相关的作业题目2. 答案:提供详细的答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科学书籍、网站等资源,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接受程度。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和原因。

教学重点:1. 动物的适应环境的特点有哪些?2. 动物适应环境的原因是什么?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一些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动物适应环境的思考。

2. 提问:请学生说出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3. 合作探究:拿出一本有关动物适应环境的资料册,学生们在小组中自由阅读,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原因。

4. 分享讨论:请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整个班级分享,并进行讨论。

5. 概括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和原因,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

6. 练习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动物适应环境的小短文。

教案2: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水的几种存在形式。

教学重点:1. 水的几种存在形式有哪些?2. 每种存在形式的特点是什么?教学步骤:1. 导入:请学生描述一杯水的样子,并提出问题,水只有一种存在形式吗?2. 展示实例:在黑板上画出水的分子图,并阐述水的几种存在形式。

3. 学习整理: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水的几种存在形式及其特点。

4. 实验探究:教师布置实验任务,要求学生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存在形式,并记录实验结果。

5. 分享讨论:学生们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探究不同温度下水的存在形式的原因。

6. 概括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水的几种存在形式及其特点,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

7. 练习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3: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太阳的主要特点并认识到太阳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太阳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及其重要性是什么?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让学生回忆太阳在生活中的表现,引发学生对太阳的认识。

2. 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围绕太阳的主要特点展开,以资料或图片为依据。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1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1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1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科学探究第一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第二节: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2.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一节: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第二节:生物的进化与适应3. 第三章:能源与环境第一节:能源的分类与利用第二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了解生物的分类、进化与适应。

3. 提高学生对能源与环境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生物的分类、进化与适应能源的分类与利用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多样性观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显微镜、烧杯、试管等)生物标本能源模型2.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生物观察记录表能源分类图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标本、能源模型等,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生物多样性、能源与环境等问题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科学探究讲解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举例说明。

(2)生物的多样性讲解生物的分类与特征,展示生物标本。

学生观察生物标本,进行分类练习。

介绍生物的进化与适应,举例说明。

(3)能源与环境讲解能源的分类与利用,展示能源模型。

学生进行能源分类练习。

讲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对科学探究、生物多样性、能源与环境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方法、步骤2. 生物的多样性:分类、进化、适应3. 能源与环境:分类、利用、环保、可持续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列举生物的分类特征。

(3)简述能源的分类及利用。

2. 答案:(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一、第一章教案:物质与材料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的特性和变化。

2. 教学内容a. 物质的定义和分类b.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c. 物质的观察和实验3. 教学步骤a. 引入物质的定义和分类b. 讲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c. 进行物质观察和实验4. 教学资源实验材料和仪器,如显微镜、试管等。

二、第二章教案:地球与宇宙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球的位置和结构,掌握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

2. 教学内容a. 地球的位置和结构b. 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c. 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3. 教学步骤a. 引入地球的位置和结构b. 讲解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c. 观察和实验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4. 教学资源地球仪、天文望远镜、气候图表等。

三、第三章教案:生物与环境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生物的适应和生态系统的运作。

2. 教学内容a.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b.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c. 生物的适应和生态系统的运作3. 教学步骤a. 引入生物的特征和分类b. 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c. 观察和实验生物的适应和生态系统的运作4. 教学资源生物标本、生态瓶、观察工具等。

四、第四章教案:人体与健康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人体的生理和健康问题。

2. 教学内容a.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b. 健康的生活方式c. 人体的生理和健康问题3. 教学步骤a. 引入人体的结构和功能b. 讲解健康的生活方式c. 观察和实验人体的生理和健康问题4. 教学资源人体模型、健康宣传资料、实验器材等。

五、第五章教案:科学与技术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掌握科学方法和技术应用。

2024年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2024年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2024年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内容依据2024年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具体包括第一至第四章的核心知识点。

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自然界的水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节约用水的方法2.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与作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3. 第三章:电能电路的组成与原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安全用电常识4. 第四章:光与色彩光的传播与反射颜色的形成与混合眼睛的保护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原理与组成、生物的分类与特征、水的循环过程。

2. 教学重点:安全用电常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节约用水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路实验、水的循环实验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的水循环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水资源。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水循环的过程吗?如何节约用水?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顾相关知识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知识梳理(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梳理本章知识点。

学生跟随课件,做好笔记。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积极参与。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6.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水的循环过程2. 生物的分类与特征3. 电路的组成与原理4. 光的传播与反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水的循环过程,并举例说明节约用水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刚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使用工具》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工具,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效果,形成良好的科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具准备:科学活动记录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图钉铁钉、木螺丝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这些事情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1、做作业时削铅笔怎么办?(用小刀或铅笔刀)2、做饭时把菜截断怎么办?(用菜刀)3、把纸剪成纸花怎么办(用剪刀)……象上面所用的小刀或铅笔刀、菜刀、剪刀……这些物品叫做工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使用工具(板书课题)二、探究新课(一)认识工具1、我们用过什么工具?看书P2页在书中寻找出现的工具,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第二页的表格内。

2、抽学生汇报工具名称和作用:名称:可以做那些事情名称:可以做那些事情锤子:可以定钉子、拔钉子等改刀旋转木螺钉剪刀可以纸等裁剪物品钳子:可以剪断电线等物品小刀:可以裁断纸等物品开瓶器:打开啤酒瓶等物品……3、教师小结: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比较熟悉,能结合到现实生活来完成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二)、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一颗铁钉子和一颗木螺钉,你用什么工具可以把铁钉子和木螺钉定人木料中?(学生小组演示,教师在旁边指导)2、小结:①选择锤子把铁钉子定人木料中②选择木螺刀把木螺钉璇入木料中③也可以用锤子把木螺钉定人木料中,但是没有木螺刀方便。

思考:如果要把上面的钉子从木板中取出来,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好?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三、完成教材3页三项任务应该选择的工具1、请大家观察3页下面第一幅图,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请大家观察3页下面第二幅图,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3、请大家观察3页下面第三幅图,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4、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5、读3页简单机械的意义并初步理解。

四、总结本节课内容:对于简单机械,不同的物体我们应该选择不同的工具来完成,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认识简单机械,学习时注意安全。

那么我们学习的简单机械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吗?下节课继续。

拓展延伸:在你的身边发现使用工具的典型事例,与你的同学们交流共享。

《杠杆的科学》科学教育理论:依据科学新课标的要求;科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

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的以体现以人为本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梳理: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教学方法:实验研究;小组讨论、交流为主的“参与式”教学法;采用“大胆猜测---实验研究——分析数据——形成结论”教学流程。

学情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三个班中,每班学生均为23名,从平常接触以及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态度比较认真。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不强。

家长和某些教师由于观念的问题,低年级时偏重于语数教学及辅导,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际观察、操作。

更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

3、学生分析:在小学六年级,儿童对周围事物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而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实际,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弄明白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通过实验收集并整理、分析数据,理解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实验研究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等实验用品;女孩压水图(ppt)、跷跷板(ppt)、羊角锤撬钉子图(ppt)等8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简单操作导入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撬大石头的情况,请同学们用墨水瓶、橡皮擦、直尺试一试家长们是怎样撬石头的?为什么家长们会这样做呢?让我们来揭开它蕴含的科学道理。

二、学习新知认识杠杆:刚才我们做的撬起墨水瓶的直尺,在我们农村叫撬棒(撬棍),向撬棒这样的简单机械,我们把它叫做“杠杆”。

请一个同学来讲台上示范,其他同学自己操作,教师适时分析指出杠杆各部分的名称及定义。

榜书: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自己在小组内指一指这三个点位置,说说定义。

三、巩固新知那么我们以后遇到一些简单的机械,如何判断它是不是利用杠杆的原理呢?想想该用那些知识去判断呢?要求组内简单交流,教师请同学交流,其他同学谈谈想法,说说同不同意这样的判断。

教师在总结说明。

四、应用所学出示女孩压水图(ppt)、跷跷板(ppt),请同学们自己认真思考,这是不是杠杆?是,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想好后,组内讨论。

教师请小组代表在班内交流。

(学生观察的很仔细,部分学生想到跷跷板的阻力点、用力点在随时改变,教师对同学的这种观察仔细、勤于思考精神给予表扬)。

五、实际判断出示羊角锤撬钉子图(ppt)、老虎钳(ppt)、剪刀(ppt)等6张幻灯片,请学生判断是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

(先自己想,在小组交流)。

教师抽小组代表逐图分析。

六、实验研究教师让学生试着猜测判断:所有的杠杆都省力吗?带着这个猜测我们来深入研究隐藏在杠杆上的科学道理。

教师指导各组安装实验装置,叙述清楚实验要求。

让各小组做实验探索省力、不省力也不费力、费力的三种情况,要求小组分工,记录好实验数据,把它填写到课本第6页的表格中。

七、数据统计对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

八、对数据梳理分析,发现规律,总结规律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什么?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思考后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巡视,对各组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

小组交流后,抽小组代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允许其他同学追问、质疑、辩论。

教师也根据需要适时进行追问和质疑。

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回顾开始我们的猜测判断对吗?九、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杠杆有三个重要的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理解了有的杠杆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这节课同学们讨论积极,能认真思考,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活动内容: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活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知道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培养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培养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学准备:螺丝帽、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啤酒、、镊子等物品。

教学过程:一、趣味引入游戏:1、出示啤酒一瓶、开瓶器。

然后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2、用夹子夹1支粉笔。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1、通过二位同学的演示,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合适)2、他们所使用的二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①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的方法是什么?②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③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④分组交流反馈;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3、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4、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5、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6、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轮轴的秘密》【设计思想】本课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什么是轮轴,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螺丝刀游戏和两次在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数据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体会和感悟轮轴是如何省力的,知道游戏中也含有科学道理,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教学难点】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的原理。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每组):1盒钩码(系线)、1个轮轴、1个轮圈、2把螺丝刀、2瓶水(系线)、1套支架、1张记录表。

教师材料:学生材料1套、教学课件、组装水龙头1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实物水龙头)这是什么?谁能把它拧开?老师再给你一样东西,把它们组合起来,你再来试一试!前后两次拧水龙头,你有什么想说的?2、为什么加了一样东西就能轻松的拧开水龙头呢?3、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水龙头,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有什么特点?4、归纳:我们把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轮轴的秘密》。

二、玩变形轮轴螺丝刀1、认识螺丝刀(课件出示螺丝刀)螺丝刀是轮轴吗?哪个是轮?哪个是轴?小结:螺丝刀的确是轮轴,只不过它的轮和轴为了人们使用的方便变长了。

2、“吊水瓶”游戏下面,让我们来玩一玩螺丝刀!我们要用螺丝刀这个轮轴来吊起这瓶水,老师向大家推荐两种玩法!第一种玩法是把水瓶系在螺丝刀的轴上,转动轮,把水吊起来。

第二种玩法是把水瓶系在轮上,转动轴,把水吊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