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能量与太阳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太阳能的利用|教科版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太阳能利用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太阳能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太阳能知识问答:编写一些与太阳能相关的知识问答题目,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来寻找答案,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拓展建议:
-开展太阳能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太阳能知识竞赛,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太阳能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竞赛意识。
-参观太阳能发电站:安排学生参观太阳能发电站,让他们亲身体验太阳能发电的过程和效果,增强对太阳能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3.提出疑问: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或困难,可以及时向教师提问,寻求解答和帮助。
4.分享学习心得:在课后,可以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5.参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太阳能实践活动,如太阳能收集器制作、太阳能发电站参观等,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太阳能的利用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太阳能利用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太阳能利用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太阳能利用学习状态。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基本概念和利用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能量第7课能量从哪里来教案教科版
第7课能量从哪里来(教材P74~75)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1.过渡: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用电器工作也需要能量,那么用电器所需的电能从哪里来呢?2.演示:出示手摇发电机,引导学生观察手摇发电机的构造。
演示用手摇发电机点亮小灯泡。
3.提问:手摇发电机像什么装置?(预设:像小电动机。
)小电动机能发电吗?(预设:能。
)4.活动:出示小电动机、装有小灯泡的灯座和若干导线,指导学生分组尝试用小电动机发电,点亮小灯泡。
(教学提示:大部分小组的小电动机都无法让小灯泡发光。
)5.提问:你们点亮小灯泡了吗?(预设:没有。
)你们认为小灯泡不亮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呢?(预设:小电动机转得不够快。
)你们有办法使小电动机转得更快一些吗?(预设:用线绕在电动机轴上,快速拉动。
)6.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完成活动帮助卡。
7.提问:用手搓小电动机的轴,小灯泡没有亮,是因为小电动机没有发出电吗?(预设:不是,小灯泡没有亮是因为小电动机发的电不足以使小灯泡发光。
)如何检测?(预设:可以用指南针来检测,小电动机发出了电,会使线圈产生磁性,指南针的指针会发生偏转。
)8.小结:小电动机虽然能发电,但是时间很短暂,如果使小电动机持续不断地转动,它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发电。
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的时候,它就是发电机,发电站就是用发电机来发电的。
4.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电能的来源和转换,把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探索与研讨5.小结:电能可以由很多种能量转换而来,同时,电能也可以转换为其他多种形式的能量。
【设计意图】本环节进行了三个具有层次的探索活动,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明白太阳是地球最大的能量来源,并感悟到电能的来源有很多种。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完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的概念建构。
拓展与小结1.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能量有了哪些新的认识?(预设: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食物链中的能量传递;电能不是自然存在的能源,而是由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而来的;……)2.拓展:播放制作和测试太阳能小车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四单元《能量》单元教材解读
科学领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基石,而能量则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概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能量》,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探索能量世界奥秘的大门。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体系,旨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能量的本质、形式以及能量的转化与传递等重要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一、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能量的多种形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磁能等。
- 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动能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磁能等。
- 理解能量的传递方式,包括热传递、电流传递等。
-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规律。
-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实验、分析等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 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能够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 让学生认识到能量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各种各样的能量- 教材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现象,如汽车的运动、电灯发光、电磁铁吸铁等,引导学生认识到能量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到机械能、热能、电能、磁能等是常见的能量形式,并能够举例说明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量的转化与传递- 这一部分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教材通过多个实验,如滚摆实验、电磁铁实验、小电动机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能量的转化过程。
-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动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可以转化为磁能等能量转化的规律,并能够分析能量转化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第8课 《能量与太阳》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8课《能量与太阳》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能量与太阳》是单元最后一课,学业标准中提到要说明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并认识到有些能源不可再生,关注节约能源和使用新能源。
反复阅读推敲本课的内容,我认为能量与太阳的概念很大,所以求证了核心概念。
概念指向“能量以不同方式进行传递”、“太阳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一些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煤和太阳之间的联系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很远,因此本课设计以煤为切入点,重点放在对煤的形成的探究上。
在研究煤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对能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理解,建立煤和太阳的关系,而后对能量和太阳的关系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思考。
在此基础上,思考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进而建立珍惜能源和使用新能源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煤、石油和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都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能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类正在开发新的能源。
过程与方法:体验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
能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珍惜能源、节约能源的观点。
【教学重点】1.说明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2.举例说出能源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人类已开发出了一些新能源。
【教学难点】利用已有的证据,发挥想象,对煤的成因做出假设性解释。
【教学策略】根据前概念分析,本课需要作出如下设计:①提供真实的煤,让学生对煤进行观察,有一个感性认识。
提供材料,让学生发现自己所关注的问题,找到实证。
②尝试用活动让学生对煤的形成有一个由结果寻找原因,间接的探究和认识。
因为煤形成的过程太复杂了,又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没办法用实验重现。
但是如果一味的告诉学生又不好理解难以建立理性认识,在此重点聚焦到孩子科学能力和理性思维: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基于事实进行推论—相互讨论形成一个科学解释—进而对现阶段的认识有一个自己的理性理解。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能量从哪里来
参照食物链,描述太阳为我们提供能量的过程。
太阳能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后,会以生物能的 形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一级一 级传递。例如,小鹿吃草,小鹿消化掉的那部分草 的能量就被小鹿储存起来了;狮子吃小鹿,狮子消 化了的那些食物能量就被狮子储存起来了。生态系 统要维持平衡就需要源源不断的太阳能,由此说明 太阳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结论: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
2 电能从哪里来的 。
生物活动需要能量,用电器工作需要电能,那么电从哪里来呢?
动手做一做,用手摇发电机点亮小灯泡。
动手做一做,用手摇发电机点亮小灯泡。
手摇发电机发电,能量 是如何转换的?
用手摇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 化为电能,小灯泡发光将电能 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组装一辆太阳能驱动的小车,并测试一下。
(2)测试太阳能驱动的小车。 ①将小车放到阳光下,测试其是否能运动。 ②将小车放到阴凉处,测试其是否能运动。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课堂达标
选一选
1.下列电池中,没有利用化学能发电的是( A )。
A.光电池
B.干电池
C.蓄电池
2.植物在阳光下生长,它们之间的能量转化是( C )。
4.发电站都是能量转化器,( C )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A.核能发电站
B.水力发电站
C.火力发电站
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能量从哪里来, 知道了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我们 知道了电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来的二 次能源。
板 书设计
7 能量从哪里来
植物 动物
太阳能
太阳是自 然界最大 的能量来 源。
风能 水能 化学能 ……
发电机 电能
(自然界中不存在, 由其他能量转换而来的 二次能源)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教案(2022新版)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教案(2022新版)一. 教材分析《能量》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能量的概念、形式和转换。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探究能量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能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进一步拓展。
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勇于尝试,但有时缺乏耐心和细致观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能量的概念、形式和转换,学会用能量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创新精神,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能量的概念和各种形式。
2.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定律。
3.用能量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用能量的观点解释现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
3.教学设计: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能量现象?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存在于各种形式。
呈现(10分钟)1.讲解能量的基本概念和各种形式。
2.展示实验:动能、势能、热能、电能等。
操练(15分钟)1.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量的转化。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巩固(10分钟)1.讨论:能量转换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注意安全、节能环保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4.1各种各样的能量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能量有很多种形式,声、光、电、热都是能量的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生活经验、资料和实验来认识能量,了解周围存在的能量和形式;经历光、热、声是否是能量的探究过程;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的探究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
2、难点:认识食物. 燃料中的能量。
三、【教学准备】实验用的大烧杯、圆底烧瓶、橡皮塞、开水、塑料杯、线、一小截火柴棍等;图片资料或课件等;事先也可让学生收集有关能量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听到“能量”这个词时,会想到些什么?(由于学生们先前已经接触到能量的一些知识,因此对能量的概念会有自己的解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地板书几个关键词。
其中学生们可能会想到:能量会使物体动起来。
教师暗示将“能使物体动起来”作为能量存在的标准,但不必强调)我们已经了解了太阳具有太阳能,食物给了我们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同学们还知道一些其他能量,看来对能量的认识还不少,其实,我们就生活在一个能量的世界里,我们周围到处都存在着能量。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深入地研究能量。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
(板书)(二)认识哪里有能量1、谈话:刚才同学们听到“能量”这个词时,就想到了那些有“力量”的东西,它们能使物体动起来。
那么风、流水、电、汽油能使什么动起来呢?教师出示书本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物体是什么使它们动起来的?教师小结:风、流水、电、汽油等都能使物体动起来,它们都具有能量(简称“能”)。
风和流水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
电具有的能量叫电能。
汽油具有的能量叫化学能,它燃烧时即发生化学变化时,才释放出它的能量。
2、讨论:热、光和声音是能量吗?(1) “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先让学生再一次明确能量的判断标准。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说课稿(新版)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说课稿(新版)一. 教材分析《能量》是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活中的一些能量现象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概念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能量的概念,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能够分析生活中的能量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科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2.教学难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能量现象,如太阳能、风能等,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概念和转化。
2.讲解能量概念:介绍能量的定义、单位以及能量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3.能量的转化:通过实验和实例,讲解能量的转化过程,如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热能等。
4.能量的守恒:阐述能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理解能量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
5.生活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现象,如燃料燃烧、电器工作等。
6.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7.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能量转化和守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说课稿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能量》这一单元主要包括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守恒、生活中的能量等知识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知道能量可以转化,能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能量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同时,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仍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知道能量可以转化,能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能量的基本概念。
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摩擦生热,引出能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能量的基本概念,讲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实验探究:安排几个实验,如水轮机实验、蜡烛燃烧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的转化过程。
4.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能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1 各种形式的能量课件
超
声
波 清
声
洗能
眼
镜
我们身边的能量形式
观察到的现象 能量的表现形式 (能量的来源)
物体发生的变化
能量发生转换
转动的电风扇
电能
机械能 叶片转动Βιβλιοθήκη 能太阳能路灯 烧水壶磁悬浮列车 敲鼓
太阳能 电能 磁能
机械能(动能)
光能 灯发光 热能 水变热 机械能列车行驶 声能 发出声音
超声波清洗器
声能
机械能把眼镜洗干净
……
调查家里的8种家用电器,了解功率、 容量等信息,尝试估算家用电器的使用时长 和耗电量。
电能
……
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个电能的转化器, 能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研讨:在这张公园场景的图片中,你能找到哪些能量表现形式?
这些能量引起了什么变化?
能量表现形式
物体发生的变化
风能 化学能
光能、热能
声能 电能 ……
风筝飞、白云飘 人跑动走动、划动船桨前进
晒太阳取暖、植物在生长
播放音乐 摩天轮转动,接打电话
能量储存在食物、燃料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电池里面有很 多化学物质
电
动电
汽 车
能
太 阳
太
能 汽 车
阳 能
让汽车动起来的能量还有吗?
磁
悬磁
浮 列
能
车
各种形式的 能量都能转 换为一种新 的能量形
式—机械能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动能)
食物 给我们运动提供能量
(转化为)
能量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于我们的生
活中,它能让物体发生变化。
寻找身边的能量形式
观察到的现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8 能量与太阳》教案含教学反思
《能量与太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煤、石油和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都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能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类正在开发新的能源。
过程与方法:体验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
能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珍惜能源、节约能源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生活动的能源及来源,节约能源难点:探究、逻辑推理、想象等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能源的资料2. 教师准备:煤的化石、能源储量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 当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你们知道这些能源被用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什么样子?或者关于它们的其他什么信息吗?(二)煤带给我们的信息1. 同学们看一下你们小组的桌面上放着什么?(煤)现在请你拿起你们小组的煤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写在纸上。
2. 小组观察3. 全班交流(1)你发现了什么?(2)这些发现可以证明煤是怎么来的吗?说出你的猜想并证明。
4.教师总结煤的成因,从哪里来?怎么形成的?(幻灯片播放煤的成因短片)(三)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1.那么石油、天然气是怎么形成的呢?(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大致相似,都是远古的动植物残骸演变而来)2. 煤、石油和天然气其实就是储存在动、植物身体里的太阳能,植物依靠太阳生长,动物则以植物和吃植物的其他动物为食。
它们不知不觉中把太阳的能量储存在了自己的身体里。
(四)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1. ppt图片出示能源与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学生补充说明)2. 这些能源会被用完吗?想象一下那一时刻到来时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3. 我们现在应该怎样使用能源?4. 你还知道哪些我们可以利用的能源?【教学反思】《能量与太阳》是《能量》单元中最后一课的教学,在总结前段时间的学习的基础上,应该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情感态度,教师直接讲授的道理学生都懂,但未必能深入的体会道理,只有让学生自己从能源的来源、能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能源的紧缺、新能源的开发等环节的安排上体会出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才是最深刻的思考。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能量》这一单元主要包括能量的转化、传递和守恒等知识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量的基本概念,知道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现象。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能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理解和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能量的基本概念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3.实际生活中的能量现象的解释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的知识。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教学资源2.实验器材:如电池、灯泡、小车等3.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能量?能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呈现(10分钟)通过PPT介绍能量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能量的种类和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能量的转化现象,如电池点亮灯泡、小车滑行等。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能量转化的规律。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科版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课件(附目录)
奥斯特实验
当时的奥斯特有什 么惊奇的发现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 重现这历史性的一刻 吧!
当时奥斯特连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电路,你会吗?
电路连接好了以后,将指南针放置在其中 一根导线的下面。
电和磁 【温馨提示1】
• 小组合作实验
• 指南针放在桌子中间,让小磁针不动 。
• 把连接好的电路中的一根导线拉直,靠近指南针上方,线的方向 与小磁针方向一致,手不要碰到指南针,导线可以在指南针上方 摆动。
关系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假设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 条件)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1
2
3
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 不变
活动一:制定小组研究计划
学生活动单:一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假设
检验的因
(改变的条 件)
1.
2.
怎样改变
这个条件
实验要保持 哪些
条件不变
关系的研究计划
3.
活动二:实验验证
实验1: 按下图组装一个电路
电
是什么使小灯泡亮起来的?
实验2: 在不碰到指南针的情况下,谁有办法使指南针的指针发生偏转?
1、用磁铁 2、用铁
电和磁
实验3: 电能否产生磁的实验
操作方法: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后,把电路中 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指针指的方向一 致。接通电流观察指南针的变化。断开电流后指南 针有什么变化?反复做几次。
电磁铁的南北极可能 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线圈的缠绕方式:
从外向里 逆时针方向
实验结果:
从里向外 顺时针方向
影响电磁铁南北极的因素
实验方法: (1)电池正负极接法相同,分别测试线圈缠绕 方向不同的钉尖磁极,填写“实验记录表3”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教学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能量》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量的基本概念、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生活中能量的应用等知识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够运用能量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能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深入理解和运用能量的知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2.培养学生运用能量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能量的概念。
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3.运用能量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教学视频或图片。
3.实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现象,如摩擦生热,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能量?能量有哪些表现形式?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介绍能量的基本概念、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等知识点。
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能量的概念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能量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能量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能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能量在生产、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应用。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以及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能量的实践作业,如调查家庭中的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能源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用“沼气”能源
地热电站
太阳能
太阳能发电
• 世界最大的塔式太阳能发电站建在美国加州东南 部的莫哈韦(Mojave)沙漠,占地3600英亩 (14.6平方公里 )
风能发电
• 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站
水能发电
• 葛洲坝三峡水力发电站泄水图
核能发电
• 中国第一座秦山核电站
连线题
电池 核电站 风力发电机 光电池 太阳能 化学能 原子能 动能
• • • • • • • • • •
二、选择题 1、煤是由亿万年前的( A )形成的。 A、植物 B、低等生物 C、微生物 2、在地球内部储存着巨大的( A ) A、热能 B、电能 C、磁能 D、机械能 3、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D )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风 4、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A ) A、原子能 B、石油 C、煤 D、天然气 5、科学家研究证实,( C )年前,地球上气候温暖, 雨量充足,植物生长非常繁茂。 • A、2-3万 B、3-4万 C、2-3亿 D、3-4亿
来自于远古的动植物残骸中储存的能量。 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实际上是储存了亿 万年的太阳能。
你知道吗? 为什么说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实际上 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生物 能储存在自己的身体里,而动物的食物归 根到底是植物,所以古代动植物体具有的 能量都是来源于太阳能。 • 远古的动植物埋藏在地下变成了煤、石油 和天然气,所以煤、石油和天然气具有的 能量最终还是来自于太阳。 • 现在我们使用的是亿万年前储存下来的太 阳能。
• 煤、石油、天然气会不会用完呢? • 当然会的。它们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 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怎 样节约能源?
人类正在大力发 展风力、水力和 太阳能发电。 节约用电,节 约用水,节约 资源都是节约 能源。
农村用的沼气, 是永远用不完 的“天然气”。 我知道可以利用 温泉发电,叫地 热电站。还可以 用核能发电。
8、能量与太阳
在我们使用的能量中,煤、石油、天然 气是重要的能源。说一说,煤、石油、天 然气都为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它们为 什么深藏在地下,是怎么形成的?
煤主要由碳、氢、 氧、氮、硫和磷等元素 组成,而碳、氢、氧三 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 %以上,是非常重要的 能源,也是冶金、化学 工业的重要原料。有褐 煤、烟煤、无烟煤、半 无烟煤这几种分类。
氢、氧、氮的含量慢慢减少,碳的含量相对增加,植物遗体就逐渐
变成了泥炭、褐煤、烟煤,以至无烟煤。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古 代的动物和植物形成的,都是太阳能的产物。
能源名称 煤炭
来源 远古植物 远古动植物
是否可再生 否
石油 天然气
否 否
远古动植物
• 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从哪里来 的?它们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
1、我们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来自 太阳
直接把太阳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 。
,我们已经
2、在我们现在使用的能量中, 石油 、煤
天然气代的 植物 慢慢
变成的;石油、天然气也与煤相类似,是几亿年前 大量的 低等生物 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简单地说,煤是由古代植物转换而成的。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 66 根据不少证据介绍,石油、天然气也 与煤相类似,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 页,看一看《储存了亿 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万年的太阳能》的两幅 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从 哪里来的?他们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 插图。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储存太阳能。 油是由古代有机物变来的。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海洋里繁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它们死亡后 的遗体随着泥沙一起沉到海底,长年累月地一层层堆积起来,跟外 界空气隔绝着,经过细菌的分解,以及地层内的高温、高压作用, 生物遗体逐渐分解、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 煤是由古代的植物变 来的。那时候,大量的蕨类 植物死亡后,遗体沉进水里,深埋地
下,由于厌氧菌(不喜欢氧气的微生物)的作用和地壳的起伏运动,
我来做
•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现在地球上已经不能再形成煤了。( √ ) • 2、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都来自于 √ ) 太阳。( • 3、石油是用不完的。( × ) • 4、我们要节约能源。( √ ) • 5、煤是由古代低等生物转变而成的。( ×) • 6.所有的能源都是无限的。——(× )
分析煤带给我们的信息,对煤的形成可以 作出怎样的推测?
你说对吗?
• 第一点信息是煤可能是由植物变成的。 • 第二、三点信息是煤是在泥沙沉积过程 中形成的。 • 接下来的远古森林图画及其中的文字又 为“煤可能是由植物变成的”提供了进 一步的证据。 • 从而得出结论:煤是由植物变成的。
视频:煤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