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俭学的兴起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勤工俭学的兴起和发展

一、留法勤工俭学的兴起

勤工俭学兴起于上世纪初,至今已经一个世纪了。勤工俭学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不论其内涵和外延,都在加深和扩展。一种理论或者一个概念,能被人们所承认、接受,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内容,是有着历史背景,社会原因,或者说其符合了一定的规律法则。

勤工俭学之所以从上世纪初兴起,有着国内外诸多方面的因素。与我国清末民初政治经济形势、社会矛盾、社会思潮、留学教育的发展等密切联系。由于清朝政府长期腐朽统治,国家遭到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经济严重危机,教育萎靡不振,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批有志救国的青年,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派和新文化的运动影响下,追求新思想,渴望摆脱封建束缚,到国外去寻找救国真理。

1901年,李石曾,吴坚仲,张静江等人赴法留学,1903年吴稚晖与数名同学赴英国留学,并于1907年来到法国与李石曾等人“试验节俭之生活”。同年,蔡元培与同学数人,自费赴德实行俭学。在这些人的倡导下,留欧学界兴起“俭学风”。“俭学风”兴起后,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发起组织了留法“俭学会”。

1909年,李石曾、齐之卿等人在巴黎创办作坊。以国内来的几十余名华工,让他们白日做工,工余学习,提出“以工兼学”

制度。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对此非常赞同。

1914年,李广安、张秀波、齐之卿等人总结多年的实践,把“俭学”和“以工兼学”二者结合起来“按实定名”,正式提出了“勤工俭学”的口号。并于1915年6月发起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该会宗旨是“勤以工作,俭以求学”以促进劳动者之智识。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开来,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陈毅、蔡畅、王若飞、赵世炎、向警予等,纷纷赴欧勤工俭学。与此同时,在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组织领导下,以新民学会为核心,在湖南掀起了一个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自1919年春到1920年底,全国组织了1700多人赴法勤工俭学,其中湖南学生就有400多人,成为全国赴法人数最多的省份。毛泽东同志十分关心留法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和蔡和森、罗学瓒一些留法人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当他看到准备赴法的学生们经济比较困难,倡议在国内就开取勤工俭学,免得坐吃山空。何长工、罗喜闻等一些留法学生都曾先后在长辛店铁路工厂开展过上午做工、下午学习的勤工俭学活动、毛泽东同志积极支持筹划赴法勤工俭学,受到大家的赞扬。罗学瓒在一封家信中写到:“毛润芝,此次在长沙招致同志来此,组织预备班,出力甚多,才智学业均为同学所佩服。”

李维汉同志在回忆当年的勤工俭学时说:“我们希望并深信它不仅关系中国的改造,还许带有几分世界运动的彩色”。(见《勤工俭学研究发端》)陈毅同志说:他赴法勤工俭学是要“探求真理,

为国效力”。(见《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史话》)并指挥学生唱《中国男儿》歌。“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想只手撑天空。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难……”用来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聂荣臻同志赴法后给家人的信中说:“新学何为……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受安乐也。”(见《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史话》)留法勤工俭学在我国革命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总结当年留法勤工俭学的历史,有这样几个特点:⑴绝大部分学生怀着强烈的爱国意识到国外寻找革命真理,不少人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为造就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奠定了基础。⑵边劳动(工作)边学习,“以工兼学”。“以体力换智力”,既是经济活动,又是教育活动。⑶当时的勤工俭学是群众自发搞起来的,而不是由政府出面组织进行的。

二、革命战争时期的“勤工俭学”

由于中国的独特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从土地革命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我党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略,在农村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这些老解放区建立之前都是敌人统治最薄弱,最贫穷落后的“边区”,就是在这些经济和文化教育更加落后的穷乡僻壤,劳动人民建立了革命政权,并且造成了文化教育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谱写了中国革命史和教育史的伟大诗篇,“勤工俭学”为这诗篇增色添辉。

在整个解放区的教育中,始终贯穿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30年代解放区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

暂行条例总纲》中明确地提出了教育的任务:“要消灭离开生产劳动的寄生阶级的教育,同时要用教育来提高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使教育与劳动统一起来。”根据这一要求,许多学校实行了半工半读,组织学生参加春耕、秋收等生产劳动,学生还经常参加家庭劳动,其目的,就是要培养有阶级党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在陕甘宁边区,教育更着重“一面学习,一面生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抗大”就是其中的典型。

在晋察冀边区,贫苦大众的子女读书十分困难,贯彻“加强生产劳动”的方针,使大批穷困家庭的儿童入学就读。例如,在太行区,1943年学生数为68168人,到1944年就增加到125556人,学生们边学习,边劳动,还参加了反对敌人抢粮,保卫麦收的战斗,获得了思想教育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江西中央苏区即使在国民党反动派五次“围剿”的艰难岁月,苏区文化教育的总方针,仍在于以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大众,在于教育为着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

苏皖边区政府也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和学校的生产劳动,边区政府在1946年7月22日为开展学校生产运动给各专署、各县政府、各中学的指示中写道:“今后边区中等教育必须向半工半读的勤工俭学方向发展。”

据史料记载和一些老同志的回忆,当时陕甘宁边区具有较大影响的延安中学、绥德师范,勤工俭学的具体成果是:

延安中学,从1938年建校起,师生自己动手,一边学习、一边生产,开荒地1800多亩,年收粮4.5万斤,蔬菜自给有余。还陆续开办了商店、豆腐坊,小煤窖、运输队、还搞了养猪、烧木炭、纺毛线等生产活动,办学经费和师生的食、住、用等,主要通过自己的生产劳动来解决。

绥德师范,从1944年起,结合教学改革,把生产劳动列入课程,开办了农场、纺织厂、酒厂,卷烟厂、染坊。还有商店、运输队。1945年,学校收入粮食1.4万多斤,蔬菜16万多斤,棉花3千多斤,加上工、商、运输等收入,基本上解决了学校和师生的经费。

解放区勤工俭学的特点:⑴它作为一种办学的方针和途径由党政部门规定下来。⑵学习生产知识。加强劳动观念,改造思想,锻炼意志,已做为培养“劳动化、工农化、革命化”人才的必由之路。⑶减轻家庭负担,使贫穷儿童入学,受到教育。⑷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⑸以农业为主,工商兼有。

三、建国后的勤工俭学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强调对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改革课程设置,增设生产技术课和劳动实习,开展多样性的课外劳动活动,勤工俭学也有一定的发展。

1954年5月,中央批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的报告”,接着中央宣传部也发布了“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宣传提纲”。1957年5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