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2016年新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
细节描写是中考常见的考点之一,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 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
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中考一般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
【名师微博】
各类细节描写的作用
示例:请分析“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 飘飘”一处细节描写的作用。 答案:通过对闻一多先生动作、肖像的细节描写,表现了闻一 多先生作为一个革命者面对危险而从容不迫的大无畏的革命精
(2)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有什么变化?前后的“说” 和“做”矛盾吗? 答案:闻先生前期潜心学术,后期则投身于民主革命,前后期 的差别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 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 一的。因此前后不矛盾。
(3)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
一多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卓越的学 者”,下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_______________,是“大勇的 革命烈士”。全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 要事略,表现了闻一多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人格。 答案: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答案:闻一多先生既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又是 一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民主战士。
2.理解写法
(1)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
体会其作用。 答案:过渡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 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3)_____________________:很不一样。 (4)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解读(作品赏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解读(作品赏析)这篇文章选自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
是“农民诗人”臧克家(zāng kè jiā)所作,原名《“说和作──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入选初中教材时经作者同意更改为此名称[1] (2017年人教社教材改版,改版后文章恢复初名[2] )。
这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2016年新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简介
........试题试卷《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简介臧克家及其作品臧克家(1905—),山东诸城人,现代著名诗人。
从小在农村中生活,比较了解农民的悲惨遭遇。
1923年入山东第一师范学习。
1926年入武汉中央军校学习,并参加北伐。
大革命失败后,逃往东北。
1930年考入山东大学,幸得闻一多先生教诲、帮助。
1932年发表新诗,并连续出版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明月刊》,1949年自香港回到北京工作。
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协书记、《诗刊》主编等职。
主要作品还有《有的人》《老哥哥》等。
作品《有的人》,全诗采用对比、反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结构上首尾遥相呼应,歌颂了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指斥了反动分子的腐败与骄横,说明只有热爱人民才会在人民心中永生,反之只能遭到人民的唾弃的革命道理。
作品《老哥哥》,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真实可信。
文章结合记叙、议论、抒情,怀着无限同情叙述了淳朴、善良、勤劳的老哥哥一生所遭受的剥削与苦难,来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也表现作者对黑暗旧中国的痛恨。
作品《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章从两个方面写,一是从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的“说和做”,二是从他作为革命家、民主战士的“说和做”,两相对照叙述介绍,鲜明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的巨人,行的高标”伟大人格和崇高革命精神。
作品《纳谏与止谤》,议论文。
作者通过引述威王与周厉王对“谏”与“谤”不同处理方式及所得不同结果,再联系现实,运用对比论证方法,诚恳告诫各级领导应正确对待批评意见,提倡敢于“悬赏纳谏”善于改进工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七年级下册语文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 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 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 飘飘…… •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 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 如群蚁排衙。 • 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 作风历历在目,触手可及。
认真研读课文3、4、5段和16、 17、18、19、20段体会文章语言。 1、字词凝练,句式整齐, 音调铿锵,给人强烈的感染。 2、语言生动形象。 3、语言精练含蓄。
•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作”,起。“诗兴不作” 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 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 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 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 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 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 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自20 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 “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 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闻一多简介
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 主战士。诗集《红烛》, 集《死水》,表现出深沉 的爱国主义激情。
闻一多先生雕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闻一多先生画像
闻一多先生纪念馆
作者
臧克家 现代诗人 闻一多的学生
藏克家简介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 《老马》成名. 1933年9月,诗人在 导师闻一多的帮助下,出版诗集 《烙印》,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6年,闻一多先生被害后,臧克 家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表 悼念。1980年,年已花甲的臧克家 再度回忆,写下了《闻一多先生的 说和做》。
•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 人。”
•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 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 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 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对偶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解析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练习——文学文化常识解析版1.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散文集《生死场》《牛车上》。
B.《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主要对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记述,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C.鲁迅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D.萧红与鲁迅先生是师生关系,她的成名作《生死场》便是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发表的。
【答案】A【解析】A.《生死场》《牛车上》为小说。
故选A。
2.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1932 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
B.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烙印》《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C.闻一多因目睹了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后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出自《有的人》,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
【答案】.B【解析】B.《烙印》是臧克家的诗集。
故选B。
3.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代表作品有《稽古录》《谏水记闻》等。
B.由司马光主持編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断代体史书,记载了16朝1362年的历史。
C.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
建安十三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D.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被称为“前四史”。
【答案】B【解析】B.“断代体”错误,《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故选B。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习要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介绍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
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
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
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
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
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
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
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曾经说:'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下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体会闻一多的民族英雄气概。
关于标题:本文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标题呢?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闻一多堪称这方面的表率。
下面,让我们再次从闻一多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学习本文,先通读全文,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本)《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说和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本)《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本)第四单元《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文章背景及作者简介: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在民主运动中的贡献。
2.词语学习: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短语,如“慷慨激昂”、“奋发有为”等。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讲解《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导入新课时的提问方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闻一多先生的言行原则仍然较为抽象。今后,我需要在这个环节加强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原则。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则,以及其在民主运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说和做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原则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在日常生活中勇于践行。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说和做》臧克家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详解PPT课件
变化原因: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学者 (1-7)
写《唐诗杂论》 写《楚辞校补》 写《古典新义》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革命家 (8-18)
起稿传单 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
说了就做 敢说敢做 言行一致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19-20)
课堂小结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 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 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先生“说”了就“做”, 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最后 高度赞扬了闻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文 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是⑦⑧⑨段。
思考: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 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前期: 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 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 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 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 变化: 从学者到斗士
• 共同点:
言行一致 始终如一
字词解释: •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慷慨淋漓: 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 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牛: 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学者闻一多
•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
间创作了组诗《七 《周易》《诗经》《庄子》《楚 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
子之歌》,表达了 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 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
深挚的爱国之情。 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 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人教版七下语文课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 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 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 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 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语言特点:
一、用词具有表现力: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这 句话中的“钻探”改为“钻研”或“研究”行不行呢?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 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研究, 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因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这 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 “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 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又含义丰富,而且句式变成了“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 动态,给人的形象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
二、语言典雅(成语及对偶句的运用): 1、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成语,两个词意思相近,都是用心 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闻一多被杀的背景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对和平民主的迫 切要求,继续发动内战,并在国统区对爱国民主运动进行血腥 镇压。7月11日,李公朴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被暗杀。反动派 一面杀人,一面造谣。昆明形势险恶,人心惶恐。7月15日, 是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其夫人张曼筠声泪俱下地讲述李先生 遇难经过,听众热泪盈眶。可混进会场的特务,抽烟扮鬼脸, 喧哗出洋相,故意打闹,制造混乱。闻一多先生不顾个人安危, 跳上台去,当即发表演讲。他说:“这几天来,大家晓得,在 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 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是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 整个会场肃静下来,听众的 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位无畏的民主 斗士的身上。闻一多先生愤怒起来,“他所写所说,都不过是 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一张嘴,有 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 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 这 成什么话?”(鼓掌)
初一语文人教版经典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知识讲解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臧克家(1905~2004),著名诗人。
1929年入国立青岛大学实习班,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
抗战爆发后,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
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代表作《老马》《自己的写照》等,诗集有《烙印》《春风集》等。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8年出版的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是臧克家对闻一多精神的颂扬之作。
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
这是为了突出人物——闻一多先生,突出其在对待“说”和“做”的问题上的思想和态度。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二人相知很深。
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
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
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
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知识积累1.弥.(mí)高:更高。
弥,更加。
2.锲.(qiè)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刻。
3.望闻问切:中医诊病术语,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是第一步。
4.衰.(shuāi)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5.目不窥.(kuī)园:西汉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
后世用来形容埋头读书。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
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拓展阅读(附答案)
闻一多先生上课(汪曾祺)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
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
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
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待了一年。
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整天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
图书馆在楼上。
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簃”,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
”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
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
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
他写字有一特点,爱用秃笔。
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
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儿...”.。
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
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
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摁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
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
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
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全世界无第二人。
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预习知识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预习知识梳理一、作者简介臧克家(1905-2004),诗人,笔名少全、何嘉。
他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著有《难民》《老马》《烙印》《有的人》《宝贝儿》等。
他的诗内容含蓄,语言朴实精练,具有和谐音韵美,富有社会意义。
二、字音词义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仰之弥mí高:指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群蚁排衙yá:指整齐地排列着。
凶多吉少:不幸的多,吉利的少,指估计事态的发展趋势不妙。
迭dié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昂áng首挺胸:昂起头,挺起胸。
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汇聚和集中起来。
慷kāng慨kǎi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dǒu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三、主题概述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说”和“做”的事例,表现了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高度赞扬了他言行一致、朴实坚强、追求真理、嫉恶如仇并为祖国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与高尚情操。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7段),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务实勤奋、谦虚淡泊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8-20段),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时“说”了就“做”的特点。
五、鉴赏品读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作者: 作者:臧克家
闻一多简介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 爱国民主战士。 爱国民主战士。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 年赴美国芝加哥美 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 年 月 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 红烛》 反帝爱国的火花。 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 年出版第二部诗集 死水》 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一二·一 惨案发生后, “一二 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 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品读欣赏 课文中哪些事例能表现出这种不同? 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的闻一多是个 怎样的人? 找出文中的描写,并说说其作用。 找出文中的描写,并说说其作用。 你最喜欢 年生于山东诸城。 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年生于山东诸城 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 年秋到武汉, 年秋到武汉 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 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 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 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 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 淮上吟》等诗集。抗战胜利后, 《淮上吟》等诗集。抗战胜利后,在上 海主编《文讯》 写了许多揭露、 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 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 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1948年由于 年由于 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 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回到 年回到 解放后的北平。 解放后的北平。
整体感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整理版可编辑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简介
臧克家及其作品
臧克家(1905—),山东诸城人,现代著名诗人。
从小在农村中生活,比较了解农民的悲惨遭遇。
1923年入山东第一师范学习。
1926年入武汉中央军校学习,并参加北伐。
大革命失败后,逃往东北。
1930年考入山东大学,幸得闻一多先生教诲、帮助。
1932年发表新诗,并连续出版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明月刊》,1949年自香港回到北京工作。
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协书记、《诗刊》主编等职。
主要作品还有《有的人》《老哥哥》等。
作品《有的人》,全诗采用对比、反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结构上首尾遥相呼应,歌颂了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指斥了反动分子的腐败与骄横,说明只有热爱人民才会在人民心中永生,反之只能遭到人民的唾弃的革命道理。
作品《老哥哥》,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真实可信。
文章结合记叙、议论、抒情,怀着无限同情叙述了淳朴、善良、勤劳的老哥哥一生所遭受的剥削与苦难,来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也表现作者对黑暗旧中国的痛恨。
作品《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章从两个方面写,一是从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的“说和做”,二是从他作为革命家、民主战士的“说和做”,两相对照叙述介绍,鲜明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的巨人,行的高标”伟大人格和崇高革命精神。
作品《纳谏与止谤》,议论文。
作者通过引述威王与周厉王对“谏”与“谤”不同处理方式及所得不同结果,再联系现实,运用对比论证方法,诚恳告诫各级领导应正确对待批评意见,提倡敢于“悬赏纳谏”善于改进工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资料学习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