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3知识点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3知识点大全1. 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子数的关系- 原子的质量数和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原子的符号表示法和亚原子粒子的符号表示法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排列原则- 元素周期表的特征:周期性和周期表分区的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信息: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预测元素性质和元素间的相互作用3. 电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电子层次规则:主能层和亚能层- 元素电子结构的填充规则:阶梯填充法和奇偶填充法-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性质与电子结构的关系: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的离子化倾向和电子亲和力的解释4.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的形成与键的稳定性:共用电子对和价电子云的重叠- 分子结构的确定:共价键的方向和空间构形- 分子极性与分子间力的关系:极性分子间相互作用和非极性分子间相互作用5.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化学方程式的表示- 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换反应- 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 平衡态的描述和化学平衡条件的解释6. 酸碱中和与盐的生成- 酸、碱和盐的概念和性质- 酸碱中和反应和指示剂的作用- 酸碱溶液的浓度:酸碱溶液的稀释和浓度的计算- 酸碱反应的一般方程式和盐的生成7.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电子转移的过程-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举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电化学池和电解质溶液8. 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 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和计算- 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量的关系-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质量的计算、气体的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 温度和物质的量的关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9. 化学能与化学反应热- 化学能的基本概念:位能和热能- 化学能的转化:化学反应热和化学反应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的计算- 燃烧反应和化学热能的利用10. 化学溶液和溶解度- 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溶质和溶剂- 溶解度的定义和溶饱和度的解释-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和溶剂的选择的关系- 溶解度公式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以上为高一化学必修3的知识点大全,涵盖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电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酸碱中和与盐的生成、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化学能与化学反应热以及化学溶液和溶解度等内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三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三复习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旨在为高中化学必修三的复提供知识点总结,以下是各章节的重点内容:第一章:波粒性质与量子力学- 波粒二象性:介绍粒子和波的二象性以及物质波的特点。
- 德布罗意波波长:解释德布罗意波波长与物质的粒子性质之间的关系。
- 普朗克量子化条件:介绍普朗克量子化条件的概念和应用。
第二章:周期律及元素的分析- 元素周期律: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
- 元素的周期性:讲解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 特殊元素群:介绍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元素群及其特点。
第三章:化学键和化学反应- 化学键:介绍化学键的概念、种类以及化学键的性质和应用。
- 化学反应:讲解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反应的平衡。
第四章:金属元素与化合物- 金属元素:介绍金属元素的性质、提取和应用。
- 金属的化合物:讲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
第五章:酸、碱和盐- 酸和碱:介绍酸和碱的定义、性质、常见酸碱的检验和酸碱的中和反应。
- 酸碱盐:讲解酸碱盐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第六章: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氧化状态的变化和电子数的变化。
- 电化学:讲解电化学基本概念、电池和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应用。
第七章:能量与化学反应- 化学能量:介绍化学能的概念、能的守恒定律和焓的变化。
- 化学反应的速率:讲解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的关系。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三》的复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复有所帮助。
(字数:xxx)。
高中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三是指高中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第三个模块,主要涉及物质的化学变化和能量的转化。
以下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三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 化学反应速率
- 定义: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 影响因素:温度、浓度、表面积、催化剂等
- 反应速率公式:速率 = 反应物浓度变化量 / 时间
2. 化学平衡
- 定义:在闭合系统中,化学反应达到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不再变化
- 平衡常数:反应物浓度的稳定比值
- 平衡常数公式:Kc = [C]^c[D]^d / [A]^a[B]^b
- 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压力
3. 化学平衡与能量变化
- 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发生
- 反应热: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 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变化的方向性原则
4. 平衡常数的计算
- 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计算平衡常数
- 利用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平衡常数
- 利用酸碱离子浓度计算平衡常数
5. 平衡常数的应用
- 预测反应方向和平衡位置
- 确定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
6. 酸碱平衡
- 自离解平衡:水的自离解反应
- 酸碱定义:布朗酸碱定义、阿伦尼乌斯酸碱定义、劳里亚-布朗酸碱定义
- 酸碱离子浓度计算:Ka、Kb、pH的计算
此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三还涉及溶解度平衡、各种溶液的化学分析方法、化学系统平衡的动力学机制等内容。
以上仅为该模块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具体细节还需要参考教材的详细内容。
202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202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本文旨在总结2023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三中的必背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研究。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电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位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层中- 原子序数、原子量、同位素2.原子的化合价与键型- 化学键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力- 化合价:单负离子化合价为负;单正离子、单元素、单原子分子化合价为0;其他离子化合价为带电荷数的绝对值3.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分子的组成与性质:单质、分子、离子、离子团- 分子间力:范德华力、氢键、离子键、共有结构第二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定义: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分子式、离子方程式、离子-分子方程式2.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征- 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 反应的稳定性与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表面积、温度、催化剂3.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化学反应焓变、焓变的公式、内能和焓第三章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平衡态定义: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比例- 平衡常数、反向反应、高温时平衡常数变化、浓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2.影响平衡的因素- 浓度、温度、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利用Le Chatelier原理进行分析3.离子产生的计算- 反应物浓度和列出平衡常数公式求解方法第四章电化学1.电解质溶液电离与弱电解质分解- 电解质:可在溶液中被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强电解质:电离度近乎100%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分解:化学平衡问题,使用“动态平衡与化学平衡”做法2.电化学电池- 原电池:单纯金属棒、金属溶液、电解质溶液三部分组成- 常见电池:干电池、汽车蓄电池、太阳能电池3.电化学的应用- 做电解质的处理:电沉积、电化学定向沉积以上是本文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三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同学们可以结合教材复习巩固相关知识。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三知识点
一、重点聚集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2.离子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4.分散系胶体二、知识网络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
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
(2)离子反应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
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
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
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
(完整版)高一必修三化学一些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 主族:ⅠA~ⅦA 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024年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3篇)
2024年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要点解释:众多金属或其化合物在受热燃烧时,其火焰会显现出独特的色彩现象,这在化学中被称为焰色反应。
此现象揭示了特定金属元素的特性,因此可用于检测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
操作步骤如下:1) 预热:将铂丝(或无锈的铁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中加热至与初始火焰颜色一致。
2) 检测:使用同一金属丝蘸取Na2CO3溶液,再在外焰中加热,观察火焰颜色变化。
3) 清洁:用盐酸清洗铂丝(或铁丝),然后加热至无色火焰。
4) 再次检测:重复步骤2,但这次蘸取K2CO3溶液,观察火焰颜色。
注意事项:1) 优先选择喷灯或煤气灯作为火源,因为它们的火焰颜色干扰较小,而酒精灯的火焰可能带有微黄。
2) 进行焰色反应前,需将金属丝加热至无色状态。
也可先用盐酸清洗,再加热至无色。
3) 在观察钾的焰色反应时,需通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以消除钠盐的干扰,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观察结果(焰色反应的色彩):钠黄色;钾紫色;钙砖红色;锶洋红色;铜绿色;锂红色;钡黄绿色。
2024年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二)1、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方法:化学能可通过热能、机械能的中介转换为电能,但此过程可能产生环境污染且效率较低。
原电池则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具备清洁且高效的优势。
2、原电池原理:(1)定义:原电池是能够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工作原理:原电池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即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必备条件:(1)两个具有不同活性的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电路;(4)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的名称及反应:负极:由较活泼的金属作为负极,负极经历氧化反应,电极反应表现为:较活泼金属 ne= 金属阳离子,导致负极溶解,质量减少。
正极:由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为正极,正极经历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溶液中的阳离子 + ne= 单质,正极可能释放气体或质量增加。
①电极材料的依据:较活泼的金属作为负极(K、Ca、Na等过于活泼,不适合作为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氧化物(如MnO2)等作为正极。
2024年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变化背后的能量变化等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
物质是指占据一定空间并具有质量的物体,它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分为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元素具有一定的性质,如氧气、铁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化合而成的,具有新的性质,如水、氯化钠等。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它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
化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原子理论等。
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总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原子理论是现代化学的基础,它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能再细分的粒子。
二、化学元素和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的一种有序排列方式,它按照原子序数的递增次序排列,并按照元素性质的规律分组。
元素周期表分为横行和竖列,横行称为周期,竖列称为族。
周期数代表原子核周围电子的能级数,族数代表原子核周围价电子的数目。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根据它们的位置和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过渡金属等几类。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延展性等特点,如铁、铜等;非金属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多为气体和固体,如氧气、石墨等;过渡金属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中央区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如铁、铜等。
三、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组成主要是指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以及元素的种类和数目。
物质的结构是指物质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的排列方式和相互作用。
物质的组成通常通过摩尔比和化学式来表示。
摩尔比是指物质中各组分的摩尔数之比,它可以用来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量的关系;化学式是一种用元素符号和小表示物质的组成以及原子中元素的种类和数目,如H2O表示水分子。
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汇总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一、钠Na1、单质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银白色、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单质钠的化学性质:①钠与O2反应常温下:4Na+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加热时:2Na+O2==Na2O2(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Na2O2中氧元素为-1价,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Na2O2是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
②钠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实验现象:“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③钠与盐溶液反应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应该先是钠与H2O反应生成NaOH与H2,再和CuSO4溶液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总的方程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实验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④钠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2↑(反应剧烈)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3、钠的存在:以化合态存在。
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5、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人教版化学必修3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化学必修3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化学必修3知识点归纳总结,快收藏起来吧!熟记它,让你的成绩更高。
下面本人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化学必修3知识点归纳总结的详细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 gCl↓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高中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以下是高中化学必修三人教版的一些重点知识总结:
1. 化学反应的速率:速率的表达式、速率与浓度的关系、速率与温度的关系、速率与
反应物的物理状态的关系、速率与催化剂的关系。
2.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表示、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物理状态的关系、平衡常数与摩尔比的关系。
3. 物质的溶解:溶液的表示方法、溶液的浓度表示、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溶解
热的计算和影响因素、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4.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的概念和性质、强弱酸碱的判断、酸碱中和反应的表示、酸碱
滴定和指示剂、酸碱盐的命名。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氧化数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电化学电池的构成和表示。
6.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的概念、离子在溶液中的自由度和活度系数、电解质溶液的电
导性。
7. 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内能与焓的关系、热力学第一
定律、标准生成焓和标准反应焓。
8. 化学动力学:反应速率、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反应的速率方程、反应的活化能。
这些是高中化学必修三人教版中的一些重点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化学学科必修三知识点
高一化学学科必修三学问点高一的学习量很重,很多同学往往在第一学期还不太会调控。
因此,高一同学第一学期的功课或多或少都会有落下的地方,这就需要利用寒假进展调整、提高、填补工作,甚至可以说,寒假能否利用好,对将来三年的状态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学科必修三学问点,期望能关怀到你!高一化学学科必修三学问点11、在任何的化学反响中总伴有能量的转变。
缘由: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响时,断开反响物中的化学键要吸取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响中能量转变的主要缘由。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响在发生过程中是吸取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确定于反响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反响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响。
E反响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响。
p= 2、常见的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常见的放热反响:全部的燃烧与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响大多数的化合反响金属与酸的反响生石灰和水反响(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响)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响:铵盐和碱的反响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大多数分解反响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以H2、CO、C为复原剂的氧化复原反响如:C(s)+H2O(g)CO(g)+H2(g)。
铵盐溶解等3.产生缘由: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4、放热反响、吸热反响与键能、能量的关系高一化学学科必修三学问点2根本概念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
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转变中分子不变,化学转变中原子不变,分子要转变。
常见的物理转变:蒸馏、分馏、焰色反响、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分散、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别、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必修三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涉及到了许多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下面就让我们来归纳总结一下高一化学必修三的知识点。
一、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变化的过程,包括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转化。
在化学反应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比如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物的消耗与生成物的生成量、化学平衡等。
2.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化学方程式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由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它们的化学式组成。
化学方程式中还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化学方程式需要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
在进行化学方程平衡时,需要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来调整系数。
二、化学中的能量和化学反应热1.能量在化学中的角色能量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可以通过焓变(ΔH)来表示。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中吸收热量,而放热反应则是指在反应中释放热量。
2.焓变和热化学方程式焓变是指在等容条件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当焓变为负值时,说明反应是放热反应;当焓变为正值时,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中焓变的表示法,通常在方程式的上方写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下方写上焓变的数值和单位。
三、离子反应与溶液的酸碱性1.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离子与离子之间发生的反应,其中离子的生成和消耗是决定离子反应进行与否的关键。
离子在溶液中可以以电解质的形式存在,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酸碱中的离子反应在酸碱溶液中,离子反应是酸碱反应进行的基础。
酸碱反应包括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和酸碱溶液的离子反应。
酸碱中的离子反应可以通过写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离子方程式中只列出参与反应的离子,而不列出溶液中的其他物质。
四、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1.金属元素的特性金属元素具有许多特性,比如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可塑性等。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三全新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三全新知识点1. 分子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和离子键等。
范德华力是分子间的一种吸引力,由于分子的极性或非极性部分电荷的引起。
氢键是由氢原子与氮、氧、氟等较电负的原子间的吸引力形成的。
离子键是由离子之间的电荷引力形成的强烈吸引力。
2. 功能团:功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能发生共轭、加成、电子转移等反应的不可分割部分,它们决定了有机分子的性质和反应性。
常见的功能团包括羟基、羧基、酮基、醇基、醛基等。
3.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将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依次排列的表格。
元素周期律指出,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序数有关,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中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同一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的量或产生物生成的量。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物质的物理状态、催化剂等。
5.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包括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变。
6. 酸碱理论:酸碱理论是描述酸碱性质的理论,常见的酸碱理论包括阿兰尼乌斯酸碱理论、布朗酸碱理论和劳里亚-布朗酸碱理论等。
7.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包括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不能导电的物质。
8.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反应中发生的电子转移。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9. 稳定性与活性:在化学反应中,稳定性指物质能稳定存在的能力,活性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
10. 化学能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能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蕴含的能量,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有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两种情况。
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中释放出热量,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中吸收热量。
高一化学必修三四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三四章知识点第一章: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其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在化学平衡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和原则需要了解。
1.1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对于反应速率和平衡位置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平衡位置会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反之亦然。
1.2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是衡量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之间关系的定量指标。
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趋势越强。
1.3 平衡位置:平衡位置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平衡状态下保持不变。
平衡位置取决于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反应中某些物质失去电子(氧化)而另一些物质获取电子(还原)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和规则需要了解。
2.1 氧化态与还原态:氧化态是指原子或离子的电荷状态,反映了其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态是指原子或离子的电荷状态,反映了其吸收或接受电子的能力。
2.2 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是指能够氧化其他物质并自身还原的物质,其本身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剂是指能够还原其他物质并自身被氧化的物质,其本身发生氧化反应。
2.3 氧化数:氧化数是指原子或离子在化合物或离子中带有的电荷状态。
可以通过氧化数的变化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对理解反应动力学有重要意义。
3.1 反应速率的定义: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率来表示,即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
3.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其中,反应物浓度越高、温度越高、催化剂存在、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3 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反应机理是指化学反应中所涉及的中间物种和反应路径。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
【导语】进⼊⾼中后,很多新⽣有这样的⼼理落差,⽐⾃⼰成绩优秀的⼤有⼈在,很少有⼈注意到⾃⼰的存在,⼼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理,但是应尽快进⼊学习状态。
⾼⼀频道为正在努⼒学习的你整理了《⼈教版⾼⼀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教版⾼⼀化学必修三知识点(⼀) ⼀、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并注意对尾⽓进⾏适当处 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易燃易爆⽓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Na2CO3(或NaHCO3)中和,后⽤⽔冲擦⼲净。
浓酸沾在⽪肤上,宜先⽤⼲抹布拭去,再⽤⽔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稀醋酸中和,然后⽤⽔冲擦⼲净。
浓碱沾在⽪肤上,宜先⽤⼤量⽔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洗净后再⽤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宜⽤沙⼟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积失⽕,应迅速⽤湿抹布扑盖。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法 过滤⽤于固液混合的分离⼀贴、⼆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液体暴沸,温度计⽔银球的位置,如⽯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的流向如⽯油的蒸馏 萃取利⽤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的溶解度不同,⽤⼀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于原溶剂⽤四氯化碳萃取溴⽔⾥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上的⽔孔,使漏⽃内外空⽓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四氯化碳萃取溴⽔⾥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来分离和提纯⼏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使溶液蒸发时,要⽤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检验 离⼦所加试剂现象离⼦⽅程式 Cl-AgNO3、稀HNO3产⽣⽩⾊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的试剂不能是“适量”,⽽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一)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
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二)
一、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氯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而达
到8电子饱和结构,因此Cl2突出表现的化学性质是得电子的性质,即表现强氧化性,如
Cl2能氧化:
①金属(Na、Al、Fe、Cu等);
②非金属(H2、P等);
③某些化合物(Br-、I-、SO2、Fe2+、SO32-等)。
(1)跟金属反应
2Na+Cl2点然2NaCl(产生白烟);Cu+Cl2点然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
2Fe+3Cl2点然2FeCl3(产生棕色的烟,溶于水呈黄色)
(2)跟非金属反应
H2+Cl2点燃或光照2HCl
点燃:发出苍白火焰,瓶口有白雾;光照:会发生爆炸
2P+3Cl2点燃2PCl3(雾,Cl2不足);2P+5Cl2点燃2PCl5(烟,Cl2充足)
(3)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HClO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但具有强氧化性。
)
【说明】a.氯水通常密封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均保存在棕色试剂
瓶中)。
b.Cl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为白色。
(4)与碱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粉精、漂白粉的漂白原理:Ca(ClO)2+2HCl=CaCl2+2HClO;
Ca(ClO)2+H2O+CO2=CaCO3↓+2HClO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的反应:
Cl2+2KI=2KCl+I2(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Cl2)
2FeCl2+Cl2=2FeCl3
Cl2+Na2SO3+H2O=Na2SO4+2HCl
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用强氧化性物质(如MnO
2、KMnO4等)和浓盐酸反应。
4HCl(浓)+MnO2△MnCl2+2H2O+Cl2↑
2、实验装置:根据反应原理和气体净化、收集、尾气处理等实验步骤及常见仪器的性能,制备干燥、纯净的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