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的理化性质
氨气液氨使用安全管理培训最新PPT109页课件
一、 氨理化性质
化学反应:易于水发生放热反应与铜和锌反应 :铜盐发深蓝色与酸发生放热反应:与二氧化硫,盐酸气体和硝酸气体反应产生大量白雾
化学与物理属性 (NH3 )(ammoni )
一、 氨理化性质
氨的泄漏形式
一、 氨理化性质
氨的泄漏形式(液态)
压力储罐中逃逸的液氨会形成雾状氨,是由液体氨的小滴组成的,该雾看上去象气态; 尽管氨气比空气要轻但氨雾要比空气重。(氨雾含有小液滴)。氨雾中所含的小液滴蒸发之前会一直紧贴地面。当小液滴蒸发后气体会开始上升; 氨雾的温度可能会低到零下75摄氏度; 氨雾将会紧贴地面传播直到其中的小液滴蒸发掉 。
一、 氨理化性质
氨的危险性(液氨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
温度低(低于零下33℃) 如果直接接触液态氨会导致很难治愈的严重化学烧伤 液氨会很快蒸发并使空气中氨的浓度非常高
一、 氨理化性质
氨的危险性(液氨对环境的影响 )
逃逸到空气中:在空气中氨会氧化成为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会生成酸雨。 逃逸到水中:pH 值升高 鱼对水中溶解的氨非常敏感:比如鲑鱼NH3 致死浓度小于1 ppm
一、 氨理化性质
液氨容易液化,沸点:零下-33.4 ℃,冰点:零下-77.7 ℃, 固化为白色的晶体 大气压下汽化潜热为 1370千焦/千克 反应热, NH3 (g) + H2O(l) = NH3(aq) = ~ 2000 kj/kg
化学与物理属性 (NH3 )(ammoni )
一、 氨理化性质
涉氨人员的个人防护(呼吸防护)
一、 氨理化性质
一、 氨理化性质
涉氨人员的个人防护(呼吸防护)
面罩都须附加适宜的滤盒,面罩防护等级比简易防护口罩好(即预期将空气污染物浓度减低的倍数高)。型号选择时须详细研读产品使用说明书
液氨使用与储存安全技术规范
液氨安全技术规范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液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铵根离子NH4+、氢氧根离子OH-,溶液呈碱性。
液氨多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且不能与乙醛、丙烯醛、硼等物质共存。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很高。
一、理化性质1.1英文名:Ammonia1.2分子式:NH31.3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
1.4熔点: -77.71.5沸点: -33.51.6相对密度(水=1):0.82/-79℃1.7相对密度(空气=1): 0.59711.8饱和蒸汽压(kPa):506.62/4.7℃1.9临界温度(℃): 132.41.10临界压力(MPa): 11.201.11燃烧热(kj/mol):无资料燃烧爆炸危险性:1.12燃烧性:易燃1.13建规火险分级:乙1.14闪点(℃):气体。
低于0℃下闪点不确定;有时难以点燃1.15自燃温度(℃):651℃1.16爆炸下限(V%):15.71.17爆炸上限(V%): 27.41.18水溶液pH值:11.71.19自燃点:651.11℃1.20爆炸极限:16%~25%1.21 CAS号:7664-41-71.22 RTECS号:B067500001.23 UN编号:1005(无水)1.24 危险货物编号:230031.25 IMDG规则页码:21041.26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1.27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氨。
1.28稳定性:稳定1.29禁忌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1.30聚合危害:不能出现1.31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易被压缩,加压可形成清澈无色的液体。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一、标识:中文名:氨;氨气;液氨英文名:Ammonia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 结构式:CAS号:7664-41-7 RTECS号:B06750000 HS编码:UN编号:1005(无水)危险货物编号:23003 IMDG规则页码:2104二、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
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密度:0.7710CAS:1336—21—6 (25%水溶液) UN:1005 (无水:大于50%氨溶液);UN:2672 (10%~35%氨溶液);UN :2073 (大于35%但小于50%氨溶液) 熔点:-77.7沸点:-33.5 饱和蒸汽压(kPa):506.62/4.7℃相对密度(水=1):0.82/-79℃相对密度(空气=1):0.5971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易被压缩,加压可形成清澈无色的液体。
易溶于水,并生成碱性腐蚀性的氢氧化铵溶液。
氨浮在水上并发生“沸腾”。
能产生可见的有毒蒸气团。
气体比空气轻,遇冷附着在地面上。
也易被固化成雪状的固体。
临界温度(℃):132.4 临界压力(MPa):11.20 燃烧热(kj/mol):无资料三、燃烧爆炸危险性:避免接触的条件: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乙闪点(℃):气体。
低于0℃下闪点不确定;有时难以点燃自燃温度(℃):651℃爆炸下限(V%):15.7 爆炸上限(V%):27.4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氨。
稳定性:稳定禁忌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消防器具(包括SCBA)不能提供足够有效的防护。
5.2液氨的理化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氨(液化的,含氨>50%);液氨
危险货物编号:23003
英文名:Luquid ammonia; ammonia
UN编号:1005
分子式:NH3
分子量:17.03
CAS号:7664-61-7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
熔点(℃)
-77.7
相对密度(水=1)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氧化氮、氨
建规火险分级
乙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卤素(氟、氯、溴)、酸类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钢瓶或附件损坏。平时检查钢瓶漏气情况。搬运时穿戴全身防护服(橡皮手套、围裙、化学面罩)。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炼焦车间液氨、焦炉煤气和一氧化碳理化性质
炼焦车间液氨、焦炉煤气和一氧化碳理化性质1、液氨理化性质:液氨又称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分子式NH3,分子量17,密度0.617;沸点-33.5 ℃;<-77.7 ℃可成为具有臭味的无色结晶。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了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NH)4OH的碱性溶液。
氨在20 ℃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易挥发,所以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液氨挥发生成氨气,氨气属于有毒、易燃、易爆气体,其爆炸上限27%,下限15.5%,作业场所最高允许浓度30 mg/m3,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泄漏物质可导致中毒,对眼、黏膜或皮肤有刺激性,有烧伤危险。
液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氨气的分子式NH3,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氨气加压到0.7—0.8MPa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
2、焦炉煤气特性:(1)焦炉煤气发热值高16720—18810KJ/m³,可燃成分较高(约90%左右);(2)焦炉煤气是无色有臭味的气体;(3)焦炉煤气因含有CO和少量的H2S而有毒;(4)焦炉煤气含氢多,燃烧速度快,火焰较短;(5)焦炉煤气如果净化不好,将含有较多的焦油和萘,就会堵塞管道和管件,给调火工作带来困难;(6)着火温度为600-650 OC。
(7) 焦炉煤气含有H2(55-60%),CH4(23-27%),CO(5-8%),CO2(1.5-3.0%),N2(3-7%),O2(<0.5%),CmHn(2-4%);密度为0.45-0.50 Kg/Nm3。
3、一氧化碳特性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相对分子质量为28.01,密度1.250g/l,冰点为-207℃,沸点-19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液氨)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液氨理化性质: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极易溶于水,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水溶液呈碱性,1%水溶液PH值:11。
7,相对密度0。
60(空气=1)。
健康危害: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
危险特性: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
火灾爆炸危险性类别为乙类.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
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25%.应急处理: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要特别注意清洗腋窝、会阴等潮湿部位。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泄漏处理:液氨贮罐泄漏时,由检修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及公司消防队员立即穿好防化服,戴好空气呼吸器,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
首先察看现场有无中毒人员,若有人员中毒,应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开启所有液氨贮罐顶部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关闭所有液氨贮罐的进出口阀门,并将消防水龙带接到消防栓上,用大量清水喷向泄漏区进行稀释、溶解、同时判断液氨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的材料,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在堵漏时如果条件允许,可同时进行倒槽处理,溶解的废氨水用废水泵或移动泵送指定场所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砸耐酸工作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运输、储存注意事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容器破损。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及毒性描述
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质及毒性描述
甲醛理化性质
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质及毒性描述
甲醛 毒性描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 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 腔和消化道,可致死。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蒸气,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两侧不对称 感觉障碍和排汗过盛以及视力障碍。本品能抑制汗腺分泌,长期接触可致皮肤 干燥皲裂。 甲醛是一种具强还原性的原生质毒素,进入人体器官后,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 结合生成所谓甲酰化蛋白而残留在体内,其反应速度受pH值温度的显著影响。 进入人体的甲醛亦可能转化成甲酸强烈地刺激粘膜,并逐渐排出体外。
一氧化碳 毒性描述
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 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
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 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
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 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 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 锥体外系损害为主。 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化学性质
甲醇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脂肪族伯醇的一般性质,能发生氧化、酯化、 羰基化等化学反应,其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的三个氢原子均可被一一氧化, 或脱氢生成甲醛,再氧化成甲酸,甲酸氧化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甲 醇不具酸性,同时其分子组成虽有能作为碱性特征的羟基,但也不呈碱性, 对酚酞及石蕊均呈中性。试剂甲醇常密封保存在棕色瓶中置于较冷处。
液氨最新理化性质表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建规火险分级
乙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卤素(氟、氯、溴)、酸类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钢瓶或附件损坏。平时检查钢瓶漏气情况。搬运时穿戴全身防护服(橡皮手套、围裙、化学面罩)。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
引燃温度(℃)
651
爆炸下限(v%)
15.7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不能与下列物质共存:乙醛、丙烯醛、硼、卤素、环氧乙烷、次氯酸、硝酸、汞、氯化银、硫、锑、双氧水等。
0.6
沸点(℃)
-33.5
饱和蒸气压(kPa)
506.62/4.7℃
液氨泄露的处理措施
液氨泄露的处理措施液氨,又称为无水氨,呈无色液体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镂根离子NH4+、氢氧根离子OH-,呈碱性的碱性溶液。
液氨多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且不能与乙醛、丙烯醛、硼等物质共存。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很高。
液氨的理化性质分子式NH?分子量17.04气氨相对密度(空气=I)O59液氨相对密度(水=I)O602824(25b)熔点(C)-77.7沸点(C)-33.42C0水溶液PH值:11.7自燃点651.11C。
CAS编号:7664-41-7危险货物编号23003爆炸极限:16—25%比热kJ(kg∙K):氨(液体)4.609、氨(气体)2.179存在自偶电离:2NH3?NH4++NH2-o因此,在液氨中NH?Cl是酸, NaNH?是碱。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竣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
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
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折叠中毒症状1.吸入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
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
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⑴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⑵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
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
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⑶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
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
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
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液氨的化学性质
液氨的化学性质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
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分子量: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 自燃点:651.11℃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蒸气压:882kPa(20℃)二、中毒处置(一)毒性及中毒机理液氨人类经口T DLo:0.15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 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
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
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1.吸入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
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
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
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
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
氨理化性质
危险废物处置:先用水稀释,再加盐酸中和,然后放入废水系统.
包装
包装类别:II 类包装。包装标志:有毒气体。包装方法:钢制气瓶。(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其钢瓶或槽车应符合国家颁发的“气瓶安全监督规程”、“压力容器安全监督规程”等有关规定。贮运中将液氨钢瓶存放在库房或有棚平台上,也可用帐篷遮盖,防止阳光直射。应符合交通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避免受热、严禁烟火,防止激烈碰撞和震动。)
表9—2氨(液氨、氨气)理化特性表
标
识
中文名
氨
英文名
liquid ammonia
分子式
NH3
分子量
17。03
危规号
23003
UN编号
1005
主要组成
纯品
CAS号
7664—41—7
理
化
性
质
熔点℃
-77.7
性状
无色液体。(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体。)
沸点℃
-33。5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饱和蒸气压kPa
56.62(4.7℃)
相对水密度
0。7(—33℃)
临界温度℃
132.5
相对空气密度
0.59
临界压力MPa
11。40
燃烧热kJ/mol
-316。25
闪点℃
—54
最小引燃能量
无意义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燃烧分解产物
无资料
爆炸极限%
15~28
聚合危险
不聚合
自燃温度℃
无意义
稳定性
泄漏
处理
表- 液氨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爆炸性
可与氧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高热或电火花易引发爆炸
毒性
吸入氨气会导致严重刺激和损伤呼吸道烧
环境影响
液氨泄漏会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泄露处理
发生泄漏时,应迅速远离泄漏源,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呼吸器,避免直接接触
表-液氨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物化性质
描述
化学式
NH<sub>3</sub>
分子量
17.03 g/mol
外观
无色气体,液态为无色透明液体
气味
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沸点
-33.34°C
凝固点
-77.7°C
密度
0.589 g/cm<sup>3</sup>
溶解性
容易溶于水和乙醇
pH值
稍弱酸性,约为11
主要用途
用作肥料、冰水制冷剂、清洗剂和制药等
相关法规和标准
国家危险化学品管理法规和涉及氨气的国际标准
防护措施
使用保护手套、面罩、护目镜和耐腐蚀性服装,避免直接接触液氨
以上是液氨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的简要介绍。液氨在工业和农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危险性,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使用。
表- 液氨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 液氨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液氨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液氨,即液化的含氨量超过50%的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其分子式为NH3,分子量为17.03.液氨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相对密度为0.82(水=1),熔点为-77.7℃,沸点为-33.5℃,饱和蒸气压为506.62/4.7℃。
液氨具有较强的毒性,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表现为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属于易燃物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特性。
液氨不能与乙醛、丙烯醛、硼、卤素、环氧乙烷、次氯酸、硝酸、汞、氯化银、硫、锑、双氧水等物质共存。
在储存和运输方面,液氨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皮肤接触后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后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后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液氨的储存和运输应注意遵守相关规定,禁止与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等物质共存,避免发生危险。
的地方。
避免水直接接触氯气,可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
在处理火灾时,应遵循现场情况和安全原则,不得盲目行动。
化学品的储存和搬运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卤素和酸类应分开存放,以免发生意外反应。
液氨理化性质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防护措施
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30前苏联MAC(mg/m3)20
美国TVL-TWA OSHA 50ppm,34 mg/m3;ACGIH 25ppm,17mg/m3
美国TLV-STEL ACGIH 35ppm,24mg/m3
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LC50139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贮运
包装标志:6,7 UN编号:1005包装分类:Ⅱ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储运条件:易燃、腐蚀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卤素(氟、氯、溴)、酸类等分开存放。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和附件损坏。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留。
个人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对人体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氨的理化性质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一、氨的理化性质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分子量: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CAS编号:7664-41-7 自燃点:651.11℃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蒸气压:882kPa(20℃)二、中毒处置(一)毒性及中毒机理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 ml/kg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1.吸入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3)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2.皮肤和眼睛接触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三)急救措施1.清除污染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应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2.病人复苏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3.初步治疗氨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应采用支持治疗.如果接触浓度≥500ppm,并出现眼刺激、肺水肿的症状,则推荐采取以下措施:先喷5次地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后每5分钟喷两次,直至到达医院急症室为止.如果接触浓度≥1500ppm,应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注射1.0g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或等量类固醇.(注意:在临床对照研究中,皮质类固醇的作用尚未证实.)对氨吸入者,应给湿化空气或氧气.如有缺氧症状,应给湿化氧气.如果呼吸窘迫,应考虑进行气管插管.当病人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如条件许可,应施行环甲状软骨切开术.对有支气管痉挛的病人,可给支气管扩张剂喷雾,如叔丁喘宁.如皮肤接触氨,会引起化学烧伤,可按热烧伤处理:适当补液,给止痛剂,维持体温,用消毒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如果皮肤接触高压液氨,要注意冻伤.三、泄漏处置1.少量泄漏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2.大量泄漏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全身防护服,戴呼吸设备.消除附近火源.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洗消.四、燃烧爆炸处置1.燃烧爆炸特性常温下氨是一种可燃气体,但较难点燃.爆炸极限为16%~25%,最易引燃浓度为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时的浓度为22.5%.2.火灾处理措施在贮存及运输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火灾应采取以下措施:(1)报警:迅速向当地119消防、政府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2)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500米左右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3)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前,应穿着防化服,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氨气易穿透衣物,且易溶于水,消防人员要注意对人体排汗量大的部位,如生殖器官、腋下、肛门等部位的防护.(4)小火灾时用干粉或CO2灭火器,大火灾时用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5)储罐火灾时,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6)切勿直接对泄漏口或安全阀门喷水,防止产生冻结.(7)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变色时应尽快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液氨使用及管理常识
液氨使用及管理常识1简介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
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2理化性质CAS编号:7664-41-7分子式 : NH3生产方法为合成氨气经压缩制得。
液氨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气化为气氨。
密度0.617g/cm3;沸点为-33.5℃,低于-77.7℃可成为具有臭味的无色结晶。
气态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分子量:17.04、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自燃点:651.11℃、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沸点(℃):-33.4 ℃、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0℃) 、在常压下负33.4度以下或常温下(20度)8.46MPa氯为变为液体称液氨。
气化热很高,是一种广泛用的制冷剂。
NH3 无色的液体。
相对密度0.7710(0℃)。
熔点-77.7℃。
沸点-33.4℃。
是一种优良的溶剂。
蒸发热很大,在沸点时是每克1369.08焦(327卡)。
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
可供制冷,制冰等用,由气态氨液化而得。
3合成氨的制取(1) 原料气制取N2:物理方法为将空气液化,蒸发分离出。
化学方法为碳在空气中燃烧,充分反应后除去制取。
H2:用水蒸气和焦炭高温反应制得(2)原料气净化,除杂后,压缩通入合成塔(3) NH3的合成:合成塔中选择适宜条件进行(4)NH3的分离:N2、H2、NH3混合气中沸点明显高于、易液化,降温冷凝后液化分离出来,N2、H2混合气可循环使用。
4产品用途液氨主要用于生产硝酸、尿素和其他化学肥料,还可用作医药和农药的原料。
在国防工业中,用于制造火箭、导弹的推进剂。
可用作有机化工产品的氨化原料,还可用作冷冻剂。
液氨的化学特性及处(三篇)
液氨的化学特性及处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
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分子式:NH3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分子量:17.04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CAS编号:7664-41-7自燃点:651.11℃熔点(℃):-77.7爆炸极限:16%~25%沸点(℃):-33.41%水溶液PH值:11.7蒸气压:882kPa(20℃)二、中毒处置(一)毒性及中毒机理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ml/kg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ppm/5m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
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
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1.吸入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
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
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
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
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
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
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氨理化性质和应急知识
氨理化性质和应急知识一、氨(气、液)的主要理化性质和有关常识1、氨的理化性质:氨(NH3)为无色,强碱性,极易挥发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催泪性和刺激性,并伴有特殊的臭味。
比重为0.597,沸点-33.5℃,闪点:可燃气体<0℃,氨极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在0℃时,1升水能溶1176升氨气,即90.7克的氨。
氨在空气中易变成碳酸铵,在氧气中易燃烧,火焰呈绿色。
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为15.7~27.4%,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人对氨的嗅觉阀为0.5~1mg/m3。
2、氨中毒方式及症状。
氨主要是经呼吸道和皮肤粘膜侵入人体。
氨中毒根据症状的轻重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三型。
轻度中毒: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乏力、肺部有干性罗音。
并可致角膜、皮肤灼伤。
中度中毒:咳嗽加剧、呼吸困难、肺部有干湿罗音,轻度紫绀,眼结膜及咽喉充血或水肿,化学性肺炎等。
重度中毒:咳嗽有粉红色泡沫痰、气急、心悸、胸闷、肺部干湿罗音。
常伴有烦躁、恶心、呕吐和窒息、昏迷。
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溅入眼内可致晶体浑浊,角膜穿孔甚至失明。
工业卫生允许浓度为30mg/m33、预防措施①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密闭装置,局部再装排风装置,加强工作场所通风。
②制定检修制度,合理编制检修周期,注意阀门和管道的泄漏。
③加强个人防护,接触氨时,必须戴防毒面具。
④用30%硫酸锌溶液浸过的沙布口罩,可有效地防止氨侵入。
4、急救与治疗4.1氨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对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低浓度时可使眼结膜、鼻咽部、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等。
高浓度时损伤肺泡毛细血管壁,引起肺水肿。
同时支气管、毛细支气管亦充血、水肿、痉挛。
严重的可引起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也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心跳呼吸骤停。
皮肤、眼睛接触浓氨可引起灼伤。
4.2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除领带、解开领扣、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氨的理化性质及使用注意事项1、介质特性1.1 理化特性。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
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极易溶于水,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水溶液呈碱性,1%水溶液PH值:11.7,相对密度0.60(空气=1)。
气氨加压到0.7—0.8MPa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因其价廉的特点在制冰和冷藏行业得到广泛使用。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1.2 危险特性。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
火灾爆炸危险性类别为乙类。
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
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25%。
氨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
如:满量充装液氨的钢瓶,在0—60℃范围内,液氨温度每升高1℃,其压力升高约1.32—1.80MPa,因而液氨气瓶超装极易发生爆炸。
为此氨罐周围设置了降温喷淋装置。
1.3 液氨的存储安全要求1.3.1 氨区设置由于氨的危险特征,氨区应设置相应安全标志,修建围墙或围栏将氨区隔离,禁止非专业人员随意进出。
液氨常温储存宜选用卧罐或球罐,卧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一般为1.0倍卧罐直径且不宜大于1.5m,球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宜0.5-1.0倍球罐直径。
氨区应设置氨泄露检测仪及防晒、冷却水喷淋降温装置或良好的绝热保温措施。
储罐一端为固定端、一端为滑动端,以保证罐体因外界环境及内部压力变化发生伸缩时能自由滑动。
氨区与周边建筑物防火间距根据液氨储罐量和建筑物防火等级确定,最少不小于12m,一般25m为宜。
在储罐20m以内,严禁堆放易燃、可燃物品。
1.3.2 防火堤设置液氨储罐周围设置防火堤,防火堤设计应根据储罐形式和储罐容量确定,其高度应为1.0-2.2m,并在防火堤不同方向的适当位置设至少2个踏步或坡道。
常温储存方式下防火堤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
防火堤内地坪不易高于堤外消防道路地面标高。
1.3.3 装卸场所要求在距装卸车鹤位10m以外的装卸液氨管道上,除设置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外,还应设远程切断装置。
液氨严禁就地排放。
液氨的装卸车场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
1.3.4 消防要求液氨储存、装卸场所应建立健全岗位防火责任制。
消防给水当采用临时高压用水系统,管道的供水压力应能保证用水总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在罐区的任何部位,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小于10.0m。
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小于两条。
消火栓应沿道路布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或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朝外。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火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
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氨棚顶部设置了消防喷淋水管。
1.3.5 防雷及静电接地氨区应保证满足电力设计安全规程中的防静电规定和防雷规定。
氨区建立静电接地系统,液氨槽车卸氨前必须做静电接地。
氨区屋面装接闪器,引下线沿建筑物均匀布置。
1.3.6仪控管理运行人员应轮流驻控制室,负责检视各仪表设备数据,及时排查问题点,做好运行记录,将问题报告相关专业人员。
定期校核仪表等仪控设备,保证仪表设备正常运行。
1.4 健康危害。
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
1.4.1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
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氨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
外露皮肤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眼睑、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
1.4.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要特别注意清洗腋窝、会阴等潮湿部位。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1.5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动植物造成冻伤。
2 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2.1 液氨储罐的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排污口、放散口、液位计接口、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口等接管、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漏。
2.2 氨管道法兰、阀门、法兰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漏。
2.3 氨罐车装卸用软管泄漏或爆裂。
3 装备与器材3.1 消防装备及器材。
消防车、消防水幕、消防水枪、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3.2 防护器材。
过滤式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湿毛巾、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全密封阻燃防化服、防冻衬纱橡胶手套、工作靴。
3.3 设备物资储备。
吊车、可燃气体浓度测试仪、风向仪、救援绳索(30-50米,用于救援中毒伤员和拖曳气瓶)、不同规格带压堵漏器材和工具、防爆电筒、密封胶、稀盐酸等。
3.4医疗救护车、2%—3%硼酸溶液、生理盐水、其它常用救护药品。
4.泄漏处理液氨贮罐泄漏时,由检修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及公司消防队员立即穿好防化服,戴好空气呼吸器,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
首先察看现场有无中毒人员,若有人员中毒,应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开启所有液氨贮罐顶部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关闭所有液氨贮罐的进出口阀门,并将消防水龙带接到消防栓上,用大量清水喷向泄漏区进行稀释、溶解、同时判断液氨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的材料,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
在堵漏时如果条件允许,可同时进行倒槽处理,溶解的废氨水用废水泵或移动泵送指定场所处理。
4.1 氨站发生泄漏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在正常生产中仪表、阀门、人孔等密封点出现轻微泄漏。
处理方法为:关闭事故设备的入口阀,关闭泄露仪表的隔离阀,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胶、堵漏带等器具实施封堵。
待设备及管道中的气氨向生产区卸压后,充氮气置换泄露设备及管道内的氨气,最后对漏点进行修复。
阀门漏一般是压盖、法兰连接处或是阀芯漏,直接用工具拧紧阀门压盖、法兰螺栓能处理。
人孔漏的话一般是垫子失效,只有倒罐置换干净做更换处理。
(2)在卸氨过程中,装卸臂接口阀门、转动臂密封圈出现泄漏。
处理方法为:应检查泄漏点,若是因司机没有连接好卸车臂和槽车接口,应停止卸氨重新连接。
b、若泄漏较大,关闭卸氨阀门和运氨槽车阀门。
打开消防栓或喷淋软管,用水对泄漏的液氨进行稀释,待氨排尽后,再检修更换。
(3)液氨贮罐、阀门、管线突然出现大量泄漏。
处理方法为:a、迅速打开喷淋及消防装置,用大量水冲洗,防止气氨向周围扩散。
b、如泄漏点在罐体的根部阀后,迅速切断根部阀及泄漏部位与其它系统关联阀门,通知检修;如泄漏点在罐体根部阀前,应立即派人切断该罐与其它系统的联接,开启该罐与备用罐相联之阀门,用倒罐的方法,将罐中液氨压至备罐中,将压泄完后,切断其与备罐之间联系,通知检修抢修。
c、如泄漏点在贮罐罐体,处理方法按a条和b条漏点在根部阀前处理方式。
d、如泄漏点在管线,首先根据风向,用大量消防水顺风向冲洗泄漏液氨,然后切断泄漏管线上距离泄漏点最近且方便操作之前后阀门,通知检修人员抢修漏点。
e、有关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下达处置指示,泄漏严重应通知附近无关人员撤离现场,并发出报警。
f、救援人员应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查明泄漏部位,采取堵漏措施。
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
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
g、事故处理完毕,确认无其它泄漏源后立即组织抢修,然后由生产单位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调查事故原因,总结处理经验,并写出事故报告。
4、2 堵漏方法4.2.1 泄压排空当罐体开裂尺寸较大而无法止漏时,开启降温喷林、消防喷淋及消防水带在事故现场布置多道水幕,在空中形成严实的水网,尽可能地将泄露区域给覆盖住,中和、稀释、溶解泄漏的氨气。
启动废水泵或临时移动泵将废水输送到指定区域处理,不能让废水流入公司污水管网。
对附近的雨水口、地下管网入口进行封堵,防止造成二次水污染事故。
尽量将罐内残余液氨导入空罐或其它备用罐中。
4.2.2 器具堵漏a 、管道壁发生泄漏,又不能关阀止漏时,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胶、堵漏带等器具实施封堵。
b 、微孔泄漏可以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孔内的办法封堵。
c 、罐壁撕裂泄漏可以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裹堵漏。
d 、带压管道泄漏可用捆绑式充气堵漏袋,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施行堵漏。
e 、阀门、法兰盘或法兰垫片损坏发生泄漏,可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并注射密封胶的方法实施封堵,也可以直接使用专门阀门堵漏工具实施堵漏5、着火处理液氨贮罐发生着火时,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并且由检修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及消防队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后进入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有无受伤人员,若有人员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开启所有液氨贮罐顶部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关闭所有液氨贮罐的进出口阀门,并将消防水龙带接到消防栓上,用大量清水喷向泄漏区进行稀释、溶解,并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火灭后要立即判断液氨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粘合剂等),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
在堵漏时如果条件允许,可同时进行倒槽处理,溶解的废氨水用废水泵送指定场所处理。
现场指挥人员要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若遇到火势难以熄灭,着火处火焰变亮耀眼,伴有尖叫、安全阀打开,罐体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
6、爆炸处理液氨贮罐发生爆炸后,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并且由检修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及消防队员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无中毒、受伤者,若有人员中毒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开启所有液氨贮罐顶部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关闭所有液氨贮罐的进出口阀门,并将消防水龙带接到消防栓上,用大量清水喷向爆炸区进行稀释、溶解,溶解的废氨水启动废水泵送指定场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