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油气藏的形成

合集下载

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

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

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油气在生成后,沿着一定的孔隙或者裂缝发生运移。

在油气运移一定的距离之后,必然会因为某些地质因素聚集成藏。

本文将从油气聚集的场所-圈闭,油气聚集的机理以及油气聚集的条件等个方面对油气藏的形成进行阐述。

首先,油气聚集的场所-圈闭。

当油气在地下运移时,在一定条件下停止运移而集中聚集起来,而这样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我们称之为圈闭。

圈闭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储集层,二是封闭条件。

储集层是圈闭的主体部分,为油气的储存提供空间,其封闭条件主要包括盖层和遮挡物,主要作用是阻止油气的运移散失。

圈闭的大小,主要是由圈闭的有效容积确定的。

它表示能容纳油气的最大体积,是评价圈闭的重要参数之一,当储集层厚且平缓时,最大容积取决于:闭合面积,闭合高度和有效孔隙度。

溢出点是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点位。

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闭合度是指圈闭顶点到溢出点的等势面垂直的最大高度。

闭合面积在静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定的封闭区的面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通过溢出点的水平面与储集层顶面及其他封闭面(如断层面、不整图一圈闭参数示意图合面、尖灭带等)所交切构成的封闭区(面积)。

在动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的油气等势面与储集层顶面非渗透性盖层联合封闭的闭合油气低势区。

当油气在单一圈闭中聚集后,就形成了一个油气藏,是地层中油气聚集的基本单位。

所谓单一圈闭,就是指由同一要素控制,具有单一储层,为统一压力系统和有同一油水界面的圈闭。

不同圈闭形式如图二所示。

如果圈闭中的油气聚集数量足够大,具有开采价值,则称为商业油气藏,如果油气聚集数量不够大,没有开采价值,就称为非商业性油气藏。

图二非单一圈闭示意图在一个油气藏内(图三),垂向上,由于流体比重的差异,重力分异结果使油、气、水的分布呈现:气在上,油居中,水在下的分布特征,它们之间的分界面为油-气界面和油-水界面。

静水条件下,这些分界面近于水平,而动水条件下,这些分界面发生倾斜,倾斜程度取决于水动力的强弱。

油气藏形成的条件

油气藏形成的条件

第二节油气藏形成的条件油气藏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油气和圈闭。

而油气在由分散到集中形成油气藏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要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而且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六个条件。

归纳起来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油气源条件盆地中油气源是油气藏形成的首要条件,油气源的丰富程度从根本上控制着油气资源的规模,决定着油气藏的数量和大小;油气源的性质决定着烃类资源的种类、油藏与气藏的比例;油气源形成的中心区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

因此,油气源条件是油气藏形成的前提。

1、烃源岩的数量成烃坳陷:是指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广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沉积区;成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体积大,并能提供充足的油气源,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聚集。

成烃坳陷在不同类型的盆地中有不同的分布形式,这与盆地的演化模式有关。

平面上,可以位于盆地中央地带(松辽盆地),也可以偏于盆地一侧(酒西盆地),或者有多个成烃坳陷(渤海湾盆地)。

纵向上,由于盆地演化的不同,烃源岩的分布在单一旋回盆地中只能有一套,在多旋回盆地中常发育多套烃源岩,但主力烃源岩常常只有一个。

成烃坳陷的位置也可以是继承性的,也可以是非继承性的,在不同的阶段位置产生迁移或完全改变。

只有研究盆地的演化史,进行旋回分析和沉积相分析,才能把握成烃坳陷的发育和迁移规律,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

烃源岩的数量:取决于烃源岩的面积(分布范围)和厚度。

2、烃源岩的质量并非所有的沉积盆地都有成烃拗陷,当盆地内拗陷区一直处于补偿或过补偿状态时,难以形成有利的成烃环境,或油气潜量极低,属于非成烃拗陷。

因此,一个拗陷是否具备成烃条件,还要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排烃效率来进行评价。

通过定量计算成烃潜量、产烃率来确定盆地的总资源量,从而评价油气源的充足程度。

只有具丰富油气资源的盆地,才能形成大型油气藏。

二、生、储、盖组合和传输条件油气生成后,只有及时的排出,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才能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否则,只能成为油浸泥岩。

第7章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

第7章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

各种可能的聚集模式
§2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一、充足的油气源 形成油气藏的物质基 础 而衡量油气源丰富程 度的具体标志,是生油 凹陷的好坏,即所谓生 油凹陷控油(“源控 论”)。一般说来,生 油凹陷面积越大,延续 时越长,其中形成的生 油层系越厚,环境越封 闭(还原环境),油源越 丰富。
但是,较小的凹陷中亦可有丰富油源,关键在于凹陷持 续的时间长短和沉积速率(稳定时期)。如美国洛杉矶盆地 和我国南阳油田所在的南襄盆地,俗称“小而肥”。
3.水力冲刷
㈡.热变作用 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石油产生的热分解作用。 热分解作用的实质是使具有环状结构的烃类断环、 长链烃分解成短链烃、带有侧链的烃发生侧链的脱落, 从而造成石油的比重和粘度降低,轻馏分含量不断增 从而造成 加,低沸点烷烃相对增加,环烷烃和芳香烷成份逐渐 递减,胶质—沥青质不断减小,固体石蜡有所增加, 石油中的杂元素逐渐消失,成为不含胶质的石蜡族石 油。 ****** 如果从有利于油气藏保存的角度出发,当然是上 述破坏因素越微弱,越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
影响石油成分的主要因素和作用
二.油气藏破坏 后的产物 1. 形成次生油 气藏(破坏程度 不大)
2. 形成油气地表显示 油气藏被破坏以后, 以各种方式运移到地表, 在地表形成各种各样的显 示,常称为油气苗。 流动的油气苗可有三 种形成机制:油气藏的垂 向渗漏(在压性和底辟环 境很常见)、再次运移 (主要发生在隆起边缘) 以及集中的二次运移。
油气藏的高度, 油气藏的高度,是 指油藏中纯含油部分 不包括束缚水在内) (不包括束缚水在内) 的油柱高度, 的油柱高度,它与圈闭 封闭的油柱最大高度之 间的差别,就是油水过 间的差别, 渡带。 渡带。
2δ 1 1 Zow = ⋅( − ) (ρw − ρo ) rt ' rp

[2017年整理]油气藏的形成条件

[2017年整理]油气藏的形成条件

[2017年整理]油气藏的形成条件油气藏的形成是多种地质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烃源岩:烃源岩是油气藏的主要来源,其有机质含量和类型对油气的生成和聚集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腐泥型有机质在湖泊和海洋的沼泽和沼泽地中最为丰富,而腐植型有机质则主要存在于陆地森林和沼泽中。

不同类型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类型和丰度有很大差异。

2.温度和压力:温度和压力是影响油气生成和聚集的重要因素。

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有机质可以转化为油气。

通常,深层地质环境下的温度和压力较高,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和聚集。

3.储层和盖层:储层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而盖层则可以保护油气不被蒸发和流失。

储层的岩石类型、孔隙度和渗透性等特征对油气的聚集和保存具有重要影响。

盖层的岩石类型和厚度则可以阻止油气向地表扩散,保持油气的聚集状态。

4.时间:油气藏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时间,通常需要数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质需要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转化和地质作用,才能形成油气。

因此,时间的积累也是形成油气藏的重要条件之一。

5.构造和地层:构造和地层也是影响油气藏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地质历史上,许多油气藏的形成都与板块构造、断裂构造、褶皱构造等地质作用有关。

同时,地层的沉积和层序也对油气的生成和聚集具有重要影响。

6.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如地下水的流动、水交替强度等也深刻影响着油气藏的形成。

在某些情况下,地下水的流动可能有助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地下水的流动可能对油气藏造成破坏。

7.地球化学条件:地球化学条件如氧化还原环境、pH值、Eh值等也对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在还原环境下,有机质更易分解并生成油气;而在氧化环境下,有机质更可能被氧化破坏。

8.生物标志物和同位素:生物标志物是指来源于生物体的某些化合物,如胆固醇、叶绿素等,它们可以用来推断有机质的来源和转化过程。

同位素则可以用来研究有机质的成熟度和演化历史。

第七章 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第七章  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4、披覆背斜油气藏
与地下古凸起(潜山、基石)和差异压实作用有关,继承古 凸起或者沿沉积基底的隆起形态而发育成。
北美地台二叠盆地溪莫尔油田恒剖面图
5、逆牵引背斜油气藏(与同生断层有关)
同生断层:边沉积边断裂,同沉积断层、生长性正断层。 常伴逆牵引(又称:滚动背斜)。
二、断层油气藏
储集层沿上倾方 向受断层遮挡所形 成的圈闭中的油气 聚集。
墨西哥的岩浆盐体刺穿油田横剖面图
四、裂缝性油气藏
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构造)裂缝。 灰岩、 泥灰岩、泥岩等(致密、性脆)
☆裂缝性油气藏的特点
a.油气藏常呈状; b.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钻具放空、泥浆漏失、井喷; c.储集层岩芯孔隙度、渗透率较低,但试井渗透率较高; d.同一油气藏不同井间产量相差悬殊。
② 断块油气藏: •弧形断层断块油气藏
坨庄-胜利村油田某一段层油气藏构 造图(a)及剖面图(b)
•交叉断层断块油气藏
柴达木盆地冷湖油田某断层油藏构 造图(a)及剖面图(b)
•多断层复杂断块油气藏
东辛油田营13 断块区油藏平 面及剖面图
(2)按断层性质分: a.正断层遮挡油气藏: 地垒、正常式层脊断块(阶梯状) 反向屋脊断块(掀斜断块)
断层封闭的 大小与断距 及断层两侧 岩层接触情 况的关系
D、断层圈闭的闭合高度及闭合面积,决定于 断距的大小及其与盖层、储集层厚度的关系。
1、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2)通道和破坏作用 •断层活动期: ——开启,可作运移通道,也可破坏原生油气藏 •间歇期:——封闭 •多期活动性断层: ——早期的利于油气聚集,后期的则不利。
★若上侵岩体刺穿上覆沉积岩层→储集层连续性遭到破坏, 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形成岩体刺穿(接触)圈闭。其 中的油气聚集→岩体刺穿油气藏。

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

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

单斜地层:倾斜方向变化,油气重新分布。
实例:
根据生储盖组合之间的沉积连续性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连续沉积的生、储、盖组合和被断层或不整合面所分隔的不连续生、储、盖组合。
.
五、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据空间组合关系分为: 正常式、侧变式、顶生式、自生自储自盖式
生储盖组合类型示意图
生油层与储集层成指状交叉组合形式时,油 气初次运移和聚集示意图
生油层中存在砂岩透镜体时,油气初次运移和聚集示意图
(4)生物降解作用
二、油气藏的保存
各种破坏油藏的作用及其演变的结果(据Macgregor,1996)
次生油气藏:原生油气藏破坏后新形成;在非生油层系中。
油气藏的再形成
原生油气藏:油气由分散到集中第一次聚集起来;在生油层系中。
油气藏再形成的模式
油气沿断裂运移形成次生油气藏的仓储层式模式
Chapter 7 Generation and Breakage of Oil & gas Section 1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Basic Condition of Oil and Gas Pools Generation) Section 2油气藏的破坏与油气的再分布(Redistribution and Breakage of Oil & Gas pools) Section 3油气聚集与成藏(Accumulation and Formation Pools of Oil and Gas)
油气藏的破坏与油气的再分布
一、油气藏的破坏
影响油藏保存的破坏作用
(1)地壳运动
实例:
(2)岩浆活动
图: 辽河断陷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图 1—馆陶期 Ng,2—东营期 Ed,3—沙一期 Es1, 4—沙尔期 Es 2,5—沙三期 Es3,6—沙四期 Es4, 7—剖面位置

油气藏形成基本条件

油气藏形成基本条件

2.位于油气运移主要路径上的圈闭有效性更高
(三)圈闭形成时间的早晚源自圈闭是油气聚集的场所或容器,先有圈闭存在,才能聚集油气。 因此,圈闭形成的时间必须早于油气运移和聚集时间,或两者同步才能 有效地聚集油气。
第三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四、较好的运移条件
运移途经(通道)
• 储集层(疏导层)孔隙、裂缝——横向一定距离运移 • 断层 -可将地层剖面上相隔甚远的烃源岩与储集层沟通;
(一)地壳运动的抬升和挤压会破坏圈闭的有效性
1.盖层遭受剥蚀,圈闭失去有效性; 2.开启断层导致油气沿断层大量流失, 油气藏破坏。
实例:黑油山(克拉玛依)、油砂山(柴达木)
第三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断层对具多储集层的单一油层的背斜油气藏中油气再分布的作用 (据Hobson,1956)
第三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教学目的: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要求掌握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难点重点:
圈闭有效性的控制因素
第三节
六大成藏要素: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烃源岩---提供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
储集层---油气储-渗的空间和通道
盖 层---使储集层中的油气免于向上逸散的保护层 圈 闭---油气聚集的地质场所 运 移---油气从分散到集中的聚集过程 保 存---使已形成的油气藏免遭破坏、得以保存至今
(二)岩浆活动—高温→结焦炭化
① 岩浆活动伴随强
烈构造运动,使圈
闭条件遭到破坏;
② 岩浆的高温使油 气结焦碳化;
第三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三)地下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导致圈闭失去有效性
相对稳定的水动力条件是油气藏保存的重要条件。 静水条件下,气--油界面、油--水界面、气--水界面均近于水平。 动水条件下, 气--油界面、油--水界面、气--水界面均发生倾斜,倾角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流体的密度差 B、水压梯度的大小

石油天然气-第七章_油气聚集单元与分布规律

石油天然气-第七章_油气聚集单元与分布规律
45
2.时代和深度分布特点
中国油气资源的主要地质时代分布
地 质 时 代
第三系 白垩系 侏罗系 三叠系 二叠系
油资源(×108T)
487.8 158.4 113.4 54.2 36.8
气资源(×1012m2)
11.02 1.60 1.99 3.24 3.62
石炭系 奥陶系
寒武系
48.5 19.6
8.0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以构造、地层圈闭为主,主要油气 田分布在源岩发育区边缘或外侧。
第六章 油气聚集单元与分布规律
第一节 油气田 第二节 油气聚集带及含油气区
第三节 含油气盆地
第四节 含油气系统 第五节 油气资源分布特征 第六节 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
34
第四节
含油气系统
一、含油气系统的基本概念
石油系统
30
(三) 克拉通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1、概念及盆地的形成机制 克拉通盆地包括形成在克拉通周边环境的和 克拉通内部的盆地 。 克拉通盆地是在板块离散的条件下完全形成 于陆壳之上的盆地 。 克拉通盆地是局部热源之上的热隆起、低密 度地壳表层的剥蚀、变薄、冷却、收缩和最后沉 降的结果。
31
早期扩张 或离散 晚期的汇 聚与碰撞 阶段
39
一、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特点
1.地理分布上的差异
分布广泛,极 不均匀;
世界70%的石油 储量集中在300多个 大油田中,如波斯湾, 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区,中国东部,南海 诸盆地。
40
油气储量 沿纬度的分布 也不均一,世 界石油储量的 56%分布在北 纬24°~42° 度。
世界油气资源及大油气田的纬度分布图 (据《国外石油消息》,1981)
23
台向斜型、单断坳陷、双断坳陷型、山前坳陷型、山间坳陷型 山前坳陷-地台边缘斜坡型、山前坳陷-中间地块型

油气藏的形成过程石油生成-运移

油气藏的形成过程石油生成-运移

油气藏特征
油气藏的储层特征
包括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含气性等特征,以及储层的非均质 性和空间展布规律。
油气藏的流体特征
包括油、气、水的性质、组分、含量以及分布规律,以及油气的相态 特征。
油气藏的温度、压力特征
包括油气的温度、压力、压力梯度、温度梯度以及压力系统等特征。
油气藏的驱动类型与能量
根据油气的驱动类型和能量,可以将油气藏分为弹性驱动、水压驱动、 气压驱动和溶解气驱动等类型。
02 油气运移
初次运移
初次运移是指油气从源岩中排驱出来 后,在地下未成熟的沉积岩层中的运 移。
初次运移的油气量较小,但为后续的 再次运移和聚集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
初次运移过程中,油气会受到地层压 力、温度和孔渗性的影响,通过扩散、 渗滤和毛细管作用进行长距离的运移。
再次运移
1
再次运移是指油气在经过初次运移后,在地下成 熟沉积岩层中的运移过程。
油气藏评价
油气藏的资源量评估
根据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勘探 资料,评估油气藏的资源量, 包括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
油气藏的技术可采性评估
根据油气的开采难度和经济效 益等因素,评估油气藏的技术 可采性和经济可采性。
油气藏的开发方案设计与 优化
根据油气藏的特征和评估结果 ,设计开发方案,包括开发层 系选择、开发方式确定、井网 部署等,并进行优化。
油气藏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
地质因素
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地质因素都会对油气藏的形成产 生影响。
气候因素
气候变化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腐烂,从而影响烃源岩的生成和油气 的形成。
时间因素
油气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油气的生成、 运移和聚集。

油气体藏的形成机制及开发利用

油气体藏的形成机制及开发利用

油气体藏的形成机制及开发利用一、油气体藏的形成机制1.1 有机质的形成过程油气体是在地球上形成的,它们最初是由植物和动物的遗体和排泄物组成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埋藏在沉积岩层中,随着地质时间的推移,受到压力和温度的作用,逐渐转化成了油气。

1.2 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当有机质转变成油气后,它们会在岩石裂隙中沿着地下水位线向下移动,遇到障碍物时会聚集在一起形成油气体藏。

这些障碍物可以是非渗透性的岩石层,也可以是地形的变化、断层等。

1.3 油气的保存条件油气的保存条件主要与油气体藏的地质特征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障水层:如果没有障水层进行隔绝,油气很容易被上下层地层中的地下水冲走而失去了储存和利用价值。

(2) 孔隙渗透性:岩石中存在的孔隙和裂缝可以影响油气的渗透性和聚集程度,渗透性越大,油气的聚集就越容易。

(3)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包括断层、折皱、走滑断层等地质现象,可以影响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情况。

(4) 地质年代:油气形成的年代以及岩石的时代和特性都是影响油气储存的重要因素。

二、开发利用2.1 油气探测技术在油气开发中,探测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勘探人员找到油气储藏层的位置和规模,从而选择合适的钻井地点。

常见的探测技术包括地震勘探、磁探法、电磁法、重力法等。

2.2 地质工程技术地质工程技术是开发油气田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勘探人员深入了解储藏层的特性,确定合适的采油方案。

常用的地质工程技术包括射孔、压裂、注水等。

2.3 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是当前油气开发的一个重要趋势,它可以帮助勘探人员更加精细地对油气田进行管理和监测,帮助企业提高采油效率。

常用的数字化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

2.4 综合利用在油气开发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实现能源的资源化,保护环境,综合利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开发模式。

综合利用主要包括发电、化工、烟气利用等。

油气田开发基础 第7章-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油气田开发基础 第7章-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4
第1节 油气成藏基本条件
烃源岩规模大
5
第1节 油气成藏基本条件
烃源岩质量好
6
第1节 油气成藏基本条件
二、有利生储盖组合
生储盖组合 在地层剖面中,紧密相邻的生 油层、储集层、盖层的一个有规 律组合。 有利生储盖组合: 生油层生成的油气能及时地运移 到良好储集层中,并且被优质盖层 有效地保护。
7
(2) 形成时间较早的油气聚集带较为有利。
(3) 沉积盆地边缘的大单斜带,往往是有利的。
(4) 生物礁、盐丘、古潜山及滨海砂洲发育地带,都可以形成特殊类
型的油气聚集带。
51
第5节 含油气盆地
一、概念
沉积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曾经长期下降接受沉积的洼陷区域。 三要素:物质、时代、空间 含油气盆地:具备成烃、成藏要素,发生过成烃、成藏过程, 并已发现有商业油气聚集的沉积盆地。
地层不整合型油田
地层超覆型油田
39
第4节 油气聚集单元-油气田
(3)岩性型油气田 是由岩性因素控制形成的油气田。包括岩性尖灭油气田、砂岩透镜体油 气田。
40
第4节 油气聚集单元-油气田
(4)复合型油气田 受构造、地层、岩性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控制。
41
第4节 油气聚集单元-油气田
42
第4节 油气聚集单元
2、油气聚集带类型
背斜型油气聚集带
构造型 油气聚集带 断裂型油气聚集带 底辟型油气聚集带
油气
聚集带 地层岩性型 油气聚集带
潜山型油气聚集带 超覆尖灭型油气聚集带 不整合型油气聚集带 生物礁型油气聚集带 砂岩透镜体型油气聚集带
44
第4节 油气聚集单元-油气聚集带
(1)背斜型油气聚集带 (2)断裂型油气聚集带

第七章 7.2 构造油气藏

第七章 7.2 构造油气藏

1965
白垩纪
砂岩
尚未开发
16 012
9.哈西勒迈尔
阿尔及利亚
三叠
三叠纪
砂岩
2 600
56
15 120
10.舍基特利
原苏联
塔吉克
1968
早白垩世
石灰岩
108
14 840
总计
5
202 295
按背斜构造的成因分为:
挤压背斜油气藏 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油气藏
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逆牵引背斜油气藏
6
1、挤压背斜油气藏(与褶皱作用有关)
胜坨油田形成的有利条件
1.毗邻生油中心—利津洼陷,油源丰富 2.近物源储集层发育
3.巨厚的盖层和多套储盖组合使油气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
4.构造的形成与成油期相匹配
28
背斜圈闭的形成条件和形态较简单,主要是 储集层顶面拱起,上方被非渗透性盖层所封闭, 而底面和下倾方向被高油气势面和非渗透性岩层 联合封闭而形成的闭合低油气势区。 背斜油气藏的油气分布局限于闭合空间内, 油气水按重力分异,气油、油水或气水界面与储 层顶面的交线同构造等高线平行,且呈闭合的圆 形或椭圆形,具体形态取决于背斜的形态。烃柱 高度等于或小于闭合度。
断层与储层 之间 的裂缝对流 体进 入砂岩储集 层起 “单向阀” 作用
深部砂层 高压流体源
37墨Βιβλιοθήκη 哥湾Eugene岛330区块沿断层的油气二次运移
38
(三) 断层油气藏类型 按断层与储层平面组合关系分类
① 断鼻油气藏
断层与鼻状 构造组成的 断层圈闭中 的油气聚集
断鼻构造平、剖面图
39
渤海湾盆地永安镇油田永12 断鼻油藏剖面图

《石油地质基础》-11-油气藏的形成

《石油地质基础》-11-油气藏的形成

随着油气的不断进入,依次由较高部 位向较低部位聚集,同时气-油、油 -水界面不断下移。一旦油水界面达 到溢出点位置,该圈闭的聚油阶段即 告结束。
此后若仍有油气供给,油将无法再进 入圈闭,只能通过溢出点向上倾方向 溢出.气则可继续进入,并将聚集的 油排出,直至气、水在逸出点直接接 触为止。至此,该圈闭的油气聚集已 最后完成。
油气差异聚集原理适用的地质条件:
1.在区域倾斜的背景上存在溢出点依次抬高的一系列连通圈闭; 2.烃源区位于系列圈闭的下倾方向, 在静水条件下油和游离气一 起运移; 3.有足够数量的油气补给; 具有区域性较长距离运移的条件.
• 常见的干扰因素:
- 支流油气供给 - 油内溶解气随温压降低而逸出
- 油气成藏后发生的油气再分布
圈闭的大小用圈闭最大有效容积来度量, 它表 示圈闭能容纳油气的最大体积:
V = F H
V - 圈闭最大有效容积,m3
F - 圈闭的闭合面积,m2
H - 储集层的有效厚度,m
- 储集层的有效孔隙度,%
三、油气藏的度量
油气藏的大小用储量气)边缘
(一)生储盖组合的类型
• 正常式:下生、中储、上盖(亦称下伏式)

• •
侧变式:生储同层,侧生、侧储、上盖
顶生式:顶生、底储,烃源岩兼作盖层(亦称上覆式) 自生自储自盖式:生、储、盖均为同一地层
生储盖组合分类(二)及模式图
(据潘钟祥,1986)
烃源岩 储集层 油气运移方向 烃源岩 储集层 油气运移方向
第十一章
第一节
油气藏的形成
圈闭与油气藏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油气聚集 油气藏的再形成 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第7章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2

第7章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2

三、成藏动力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藏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主 要表现在: (1)流体输导系统预测能力的提高; (2)能量场演化机制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过程和流 体流动样式研究的深入; (3)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深化; (4)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改进。
“三场”分析
耦合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地温场、地压场和地应力场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压力封隔体
天然气水合物
§4 油气成藏年代学
一、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传统方法(地质分析法)
1、根据圈闭形成的时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2、根据烃源岩的主要生烃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3、根据油气藏的饱和压力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时间
Z 10P
结合埋藏史曲线, Z(t)→ t
思考题
• 如何从地质空间和时间演化的角度认识 油气运移、聚集、破坏、再聚集之间的 辨证关系。
w
二、基于储层成岩矿物组合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
1、储层流体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 2、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 油气进入储层后伊利石的生长就会停止,故在相邻的 油、水层中,水中的伊利石年龄远小于油中的伊利石 年龄。 3、储层成岩事件及自生矿物生成序列
三、应用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恢复油气藏形成时间
圈闭发育史 + 油气运移史—→油气聚集史 (建立地质——数学模型)
➢罗晓容(2004):“油气成藏动力学”是指以在油气 成藏过程中从油气源到油气藏的统一动力环境系统为单 元,定量研究油气供源、运移、聚集的机理、控制因素 和动力学过程。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
1.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背景 (1)盆地地温场研究 (2)盆地压力场研究 (3)盆地的三场耦合分析 2.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过程 (1)排烃动力学 (2)运聚散动力学 3.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中的相关技术 (1)物理模拟实验 (2)盆地数值模拟 (3)油气藏评价技术

-油气藏的形成

-油气藏的形成

1 A
2
3 45
B C
D
E



系列圈闭中油气差异聚集过程示意图
第一节 圈闭类型划分与油气聚集
差异聚集原理可简述为:在油源区形成的油气,进入饱含 水的储集层后,沿着一定的路线(由溢出点所控制)向储集层的 上倾方向运移,位于运移路线上的系列圈闭将被油气所充满, 其结果使天然气分布于系列圈闭底部靠近油源区一侧的圈闭中, 向上倾方向的圈闭中依次为油气藏、纯油藏和空圈闭。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一.油气成藏要素 地壳中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是生、储、盖、运、圈、保多 种地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生油气源岩 盆地沉降埋藏史—形成巨厚的沉积物。 盆地热演化史—烃源岩的成熟度。 古气候—有机质的丰度。 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 盖层:排替压力高。 油气运移:油气二次运移的最终结果形成油气藏。 断裂—以垂向运移为主。 储集层内和不整合面—以侧向运移为主。 圈闭:圈闭的大小(规模)决定油气的富集程度。 油气藏保存条件 :油气藏形成后,是否受构造运动的影 响遭受破坏。
能满足上述四个条件的沉积盆地具有: 生油坳陷且分布面积较大 排烃效率沉积速率高,沉积历史较长。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条件
生储盖组合:地层剖面中,紧密相邻的生油层、储集层和 盖层有规律的组合。
油气勘探的实践证明,生、储、盖层密切配合,是形成油气 藏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层中 生成的油气能及时运移到储集层中,同时,盖层的质量和厚 度又能保证运移到储集层中的油气不会逸散。据生、储、盖 岩层的接触关系,将生储盖组合分为二大类: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生、储、盖组合的纵向分布特征:
在盆地的发育过程中,构造旋回的开始阶段形成上覆型组 合;之后,旋回性下降运动可以形成互层式组合;在稳定下降 阶段的高峰期,是最大的水侵期,沉积了厚度较大的泥质生油 岩,储集层不发育,形成封闭式;在盆地回返上升期,即海退 期,以互层型为主,之后形成下伏式。显而易见,在盆地相对 稳定沉降阶段的最大水侵期前后,是形成良好生储盖组合的主 要时期。即随着盆地的发展,生储盖组合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 是:上覆型-互层型-封闭型-互层型-下伏型。

技术文摘四张图详解油气资源形成过程

技术文摘四张图详解油气资源形成过程

技术文摘四张图详解油气资源形成过程
下面详细用图介绍油气藏的形成过程:
生物遗体(浮游生物、细菌、高等植物)等伴随泥沙沉淀下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细菌的参与下,这些遗体被分解成为有机质,甚至有的被分解形成生物气。

随着沉积层越来越厚,下部的沉积物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力下被压扁、固结,形成沉积岩。

先前形成并保留下来的部分有机质与泥砂一起被压实,形成富含有机质的生油岩。

随着地壳运动,海水退去,沉积岩地层形成褶皱,并产生断裂。

当富含有机质的生油岩随着地壳沉降达到一定深度时,开始生成大量
油气。

油气最先充满生油岩,随后沿着断裂或裂缝向上运移,当油气充满与生油岩紧密相连的致密岩石后,便形成了非常规油气藏。

剩余的油气运移到合适的部位,由于上部及四周具有致密非渗透的盖层遮挡,油气无法继续向其他部位运移而被圈闭其中,最终形成天然气居顶部、石油居中、水居底部的常规油气藏。

读者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油气藏的形成
1
第七章 油气藏的形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油气聚集的一般规律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油气成藏动力学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油气藏,特别是大型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应包括: 充足的油气源;
足够的油气运移动力和良好的 运移通道;
有效的储层;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大容积的有效圈闭。
第八章 油气赋存规律
29
第一节
(一)含油气盆地的概念
含油气盆地
石油地质学主要是研究沉积盆地的地质学,因为石油主 要赋存于沉积盆地之中,没有盆地也就没有可能去寻找石油。 因此,对盆地的研究是评价油气远景的基础。 沉积盆地可以认为是:在地球表面具有相当厚度沉积物的 一个构造单元。盆地中的沉积物可以来自一个方向或几个方 向,但沉积物厚度应比周围地区大得多,因此有时可以在盆 地周围找到岸线形迹,在沉积作用的同时具有下沉作用。
由于盆地具有多种类型和演化模式,因而,
不同盆地的生油坳陷内生油岩系发育情况有明 显差异性。生油坳陷可能仅存在于某一演化阶
段,形成单一的生油岩系;也可能存在于若干
演化阶段,形成多旋回、多层生油岩系。
生油坳陷在盆地内的展布,归纳起来大致有以 下三种基本型式:
1. 位于盆地中央地带,如松辽、西西伯利亚、 洛杉矶、锡尔特等盆地;
小的为340km2,最大的(霍戈登-潘汉斗油气田)达一
万多平方公里,中值约2000km2;油层的有效厚度最小
为50m,最厚的达2100m(裂缝性灰岩裂缝带的垂直厚
度),一般在100-400m;油层的有效孔隙度大多在
20%以上,少数裂缝性储集层岩样的有效孔隙度可能
较低,但裂缝带的实际孔隙度和渗透率均相当大。
运移通道。运移通道在传统上称为运载层,更准确为
运载系统,因为除了渗透性地层外,还可以是不整合 面、断层或断裂体系、古老的风化带、或刺穿的底辟 构造。渗透性储层是最广泛最基本的二次运移通道, 油气聚集也正是发生在其中。在渗透性砂岩中以孔隙 型通道为主,在致密碳酸盐岩中以裂缝型通道为主。
三、有效的储层
一个含油气盆地具有丰富的源岩和油气运 移历史,但最令人沮丧的是在适宜的地层位置 内缺乏具有孔隙性和渗透性的岩层,而孔隙性 和渗透性是产出商业数量的石油或(和)天然
气必不可缺的条件。任何具有这种功能的岩石
都可成为有效储集岩。
四、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油气的勘探实践证明:生、储、盖层的 密切配合,也是形成大油气藏不可缺少的
3.砂岩的百分比
克鲁宾和纳格尔在研究落基山区上白 垩统中油气分布与砂岩百分率关系的基
础上,推论大多数油田分布在砂/页比率
为0.25-1.0的地带,相当于砂岩含量为 20%-50%的地带。
迪基和罗恩在编制怀俄明州盐溪区白垩系弗朗提
尔组和俄克拉荷马州宾夕法尼亚系阿托卡组的砂/ 页岩比率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时,均指出:前者 油藏分布于砂/页岩比率为0.23-0.41(相当砂岩百 分率为19-29%);后者分布于砂岩百分率为33%67%区间。 对世界上不同地区砂岩中油藏分布与砂岩百分
基本条件。
1.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最佳组合型式
所谓最佳的组合型式,就是输导能力和效率最高
的组合型式。一般来说,互层型,侧变型和不整合型
是较好的组合;断裂型、上覆和下伏型次之;封闭型
组合中因大多数透镜状聚集体的容积较小,一般不能
形成巨大的油气聚集。
2.生油层的最佳厚度
一般来说,生油层的厚度大,生油的 潜量也大。这里所指的生油层最佳厚度是从 生储盖组合这一角度,考虑单层连续沉积的 生油层在多大的厚度范围内具有最高的排烃 效率。
但是,对大容积圈闭的勘探结果表
明,并非所有这类圈闭都能有效地聚集
油气。
对聚油条件不同的圈闭进行对比分 析表明,一个有效圈闭应具有: 距油源区近;形成时间早;闭合度 高和保存条件好。
(一)距油源区近 所谓距油源区近,是指圈闭不仅在空间位置上距油源区 近,更重要的是与生油层之间有良好的输导层(即通道), 圈闭位于油气运移的路线上。只有在上述意义上距油源区 近的圈闭,才具有优选聚集油气的能力。 在油气运移路线上的圈闭,距油源区近的最先聚集,充 满后才向储集层上倾方向较远、较高的圈闭中继续聚集油 气。在油源较充分的条件下油气运移的路线和距离可以不 断向远处延伸。但是,任一个含油气盆地,即使油源最充 足的,也不可能把所有圈闭都充满油气。在一般情况下, 空圈闭总是在油气运移路线之外的。其中有些距油源区较 远,有些距油源区在空间位置上并不远,但不在油气运移 路线上或缺乏良好的通道,因此不能有效地聚集油气。
二、足够的运移动力和良好的运移通道
(一)足够的运移动力 石油和天然气是流体,它们在地下会发生运移,由原 来生成它们的沉积物中运移到现在容纳它们的沉积物 中。首先油气自油源岩进入储集层,油气只有获得足 够的能量以克服阻力并排替出孔隙水才能进入储集岩, 然后进入圈闭。
(二)良好的运移通道
油气运移除了有足够的运移动力外,还得有良好的
率之间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砂岩百分率为2060%区间,是油气分布的有利地带。
对生储盖组合的定性评价可综合如表 所示。
生、储、盖组合定性评价简表
评 价 组合特点 最 好 较 好 较 差
组合型式
互层式 指状叉式 不整合型 复合型式
上覆式 下伏式 储集体较小的透镜型和距 侧变式 离较远的侧变式 断裂式 储集体较大的透镜型
构造盆地是指受到后期构造作用改造而形成的盆 地。其中沉积物厚度与周围比较起来没有明显差别, 实际上也就是封闭的区域向斜。 地貌盆地是指陆地表面或洋底上的地形凹地,这
种凹地可以有较厚沉积物,也可以只有少量沉积物。
无论是沉积盆地、构造盆地或地貌盆地,只要有
过油气生成,并运移富集成为工业性油气藏时,则这
总厚度大,单层连 总厚度较大,单层连 生油层总厚度小,或总厚 生油层总厚及单层 续厚度在30-50m左 续厚度在50-200m左 度虽小但为连续巨厚的生 生油层的连续厚度 右 右 油层 砂岩百分率20-60% 分布在油藏区内, 分布在油源区附近, 分布在油源区以外较远地 地带与油源区的关 或紧靠油源区 或不太远的地带 带 系
2. 偏于盆地一侧,如波斯湾、伏尔加-乌拉尔、 阿尔伯达、山九昆等盆地; 3. 多生油凹陷,即统一的含油气盆地中存在若 干个生油凹陷,如渤海湾盆地。
生油凹陷在盆地内的位置,在盆地发展和演化中可
以保持基本一致,亦可能发生某种程度甚至是较大 范围的转移。生油凹陷的面积大多与盆地的规模有 密切关系。一般大中型盆地的生油凹陷面积较大。 生油凹陷内形成的生油岩体积,是不同层位成熟的
一、充足的油气源
一个盆地或含油气区的油气源丰富程度(生成并 提供形成油气藏的总油气量),取决于下列四个基 本条件: (1)有机质的丰度;
(2)有机质类型;
(3)有机质成熟度;
(4)排烃效率或排烃系数。
能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的盆地沉积区, 应具有广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 封闭或半封闭的沉积环境;较高的沉积速率和 较长的持续沉积时间,有利于有机质在较短的 时间内成熟,并排出油气。盆地内具备这些条 件的沉积区,称为生油坳(凹)陷。
生油岩体积的总和。
据克莱米(H.D.Klemme,1997)的统计, 世界上共有334个大油气田(最终可采储量达 68×106t以上的大油田222个,最终可采储量为 1011m3的大气田112个),分布于60多个油气盆 地中。其中有16个盆地含有5个以上的大油气田, 这16个盆地的大油气田总数为249个,占所有大 油气田总数的71.5%;储量则可达90%以上。其 中部分油气盆地的面积、体积沉积速率和大油气 田数的分布,如表 所示。
五、大容积的有效圈闭
有效圈闭是形成油气藏的基本条件。要形成巨大
的油气藏,必须有大容积的有效圈闭。
圈闭容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闭合面积、闭合高
度、储集层的有效厚度和有效孔隙度等参数。一个大
容积的圈闭,通常具有较大的闭合面积,较厚的储集
层,较高的孔隙度,但闭合度的变化范围可能较大。
据对17个储量在 13.9×108t(或13.9×108t当量的 天然气)的特大油气田的不完全统计,含油气面积最
马拉开波
南里海 中里海 山九昆
85.1
50.6 35.7 40
4.2
4.8 1.7 2.9
8
10 8 7
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中型的或小型盆地就不可能形成丰 富的油源。有些盆地虽然面积较小、沉积历史也不长,但 沉积岩系和生油层的厚度却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面积小的缺陷。加上其它有利条件的配合,中小型盆地亦 可为形成巨大的油气聚集提供丰富的油源。例如,洛杉矶 盆地其面积仅39,000 km2,但在晚中新世到更新世的短短 二千多万年内沉积的沉积岩系厚达6000m以上,其中生油 岩系2000-3000m,油源丰富;再加上有多种有利条件的 配合,在其中形成了4个大油田和50多个中小型油气田, 单位面积的产油率居世界首位 。
类盆地统称为“含油气盆地”。
造圈闭,包括同沉积背斜和同沉积断层圈闭,具有最佳的聚集
条件和机会。这类构造圈闭不仅形成时间早,且常距油源区近, 生储盖组合良好,位于运移路线上,最有利于油气聚集。这就 是为什么在油气勘探中很注意研究同沉积构造的根本原因。
(三)圈闭闭合度高 当油水界面在流水作用下发生倾斜时,如果两端的高程差 (△Z)大于闭合度(hc),或油水界面的倾角大于圈闭中储集层 顶面的倾角,则该圈闭就不可能聚集石油,即不再是有效圈闭。 同样,如果圈闭的闭合度(hc)小于油水过渡带的厚度,则该圈 闭即使有油聚集,也不能产出纯油,因而也就不能算做有效圈闭。 (四)封盖条件好 任一圈闭的储集层上方都有封闭性良好的盖层。没有盖层或其 封闭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都会影响圈闭的有效性。这一点对天 然气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天然气分子直径小、活动强,没有良 好的保存条件是很难形成大气藏的。 综上所述,能形成巨大油气藏的有效圈闭必须具备:"大(大 容积)、近(距油源近,在运移路线上)、早(形成时间早)、高 (闭合度高)及保(保存条件好)"这五个基本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