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教学文稿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与柔。

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 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与”得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得“兴观群怨”说对后来得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得影响.①兴(文学作品得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得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得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得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得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得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得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观世与观志就是读诗得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得团结作用)“群”,就就是“群居相切磋”.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得作用)”怨"得主体就是对现实不良政治得批判。

但怨得对象不一定都就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理现象得牢骚与感情上得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就是为得之。

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得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得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得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得本意。

对“以意逆志”得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得意见:一就是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就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与欣赏文学作品得重要原则与方法。

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得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得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得命题,意思就是说真正美妙得声音就是听不见得,真正美妙得形象就是瞧不见得。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孙立第一编先秦两汉文学批评概说(略)引子:早期的文学批评观念一、《诗经》中包含的文学观念由“诗”字我们可以窥测到诗写作的一些情况,但其中并无有关诗或文学的观念。

可是在《诗经》中的一些诗句里,却包含了诗的观念。

兹举数例:“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巷伯。

”(《大雅·嵩高》)“家父作诵,以究王凶,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大雅·节南山》)“寺人孟子,作为此诗。

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小雅·巷伯》)“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小雅·四月》)“维是编心,是以为刺。

”(《魏风·葛屦》)“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魏风·园有桃》)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诗的目的一是为了讽刺,二是为了抒怨,三是颂赞赠答。

这虽然不能涵盖所有的作诗的目的,但应该说《诗》三百中主要的作诗倾向是包含在内了。

这些出自诗人之手的作诗宣言,反映了早期的诗学和文学观念。

二、《易经》中所包含的文学观念在《易经》《家人》卦的《象辞》中,有“君子以言有物”,《艮》卦爻辞《六五》中有“言有序”两句,可视为我国古代有关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最早的理论要求。

后世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论述一直都是在这个框架中运行的。

三、《国语》《左传》中的文学观念另外,在《国语》和《左传》两部书中,有“献诗讽谏说”和“观诗知政说”是汉代有关诗的美刺理论的萌芽。

此外还有“三不朽”说。

首先看《国语·周语》中的献诗讽谏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知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献曲,史献书,师箴,赋,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另象《左传》襄公十四记载的师旷对晋平公的话,《国语》周语中有“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的话,都是献诗讽谏的内容。

“观诗知政”的说法主要集中在《左传》襄公十九年季札在鲁国观乐时所发表的评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1、“温柔敦厚”: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

它的提出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这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

温柔敦厚作为儒家的传统诗教,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运用这一诗教来调整本阶级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的。

但另一方面,由于它规定怨刺必须“温柔敦厚”强调“止乎礼义”和“主文而谲谏”只允许“怨而不怒”地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地揭露批判因而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又常常起着消极的作用。

2、“诗无达诂”:古代诗论的一种释诗观念,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华》。

“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

“诗无达诂”即是说“《诗》无定形,读《诗》者亦无定解”,这原是针对春秋战国策士谋臣在政治外交场合往往断章取义,截《诗》以托己意的现象而发的,但又因鉴赏主体的不同,对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审美理解,因而逐渐成为中国审美鉴赏中的理论术语之一,这与西方接受美学中伊塞尔所谓作品“空白点”,“召唤结构”有相似之处。

3、刘勰——风骨说:语出刘勰《文心雕龙》。

风即情志,骨则是指事义充实、条理连贯、文辞精炼三者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有力的气势和逻辑力量。

刘勰风骨说的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有力的文风。

其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

风骨说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子昂的“风骨”论:是吸收了六朝在诗歌格律上的成就的,因而也就体现了唐代“风骨”论的特点,它直接启发了殷璠关于盛唐诗“声律风骨均备”说的提出。

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

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

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

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第一篇: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批评史名词解释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

它揭示出,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

“象”的本原意义是什么?是“道”或“道理”。

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

应解释为“最大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3.《论语》的“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第二》,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孙立第一编先秦两汉文学批评概说(略)引子:早期的文学批评观念一、《诗经》中包含的文学观念由“诗”字我们可以窥测到诗写作的一些情况,但其中并无有关诗或文学的观念。

可是在《诗经》中的一些诗句里,却包含了诗的观念。

兹举数例:“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巷伯。

”(《大雅·嵩高》)“家父作诵,以究王凶,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大雅·节南山》)“寺人孟子,作为此诗。

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小雅·巷伯》)“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小雅·四月》)“维是编心,是以为刺。

”(《魏风·葛屦》)“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魏风·园有桃》)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诗的目的一是为了讽刺,二是为了抒怨,三是颂赞赠答。

这虽然不能涵盖所有的作诗的目的,但应该说《诗》三百中主要的作诗倾向是包含在内了。

这些出自诗人之手的作诗宣言,反映了早期的诗学和文学观念。

二、《易经》中所包含的文学观念在《易经》《家人》卦的《象辞》中,有“君子以言有物”,《艮》卦爻辞《六五》中有“言有序”两句,可视为我国古代有关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最早的理论要求。

后世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论述一直都是在这个框架中运行的。

三、《国语》《左传》中的文学观念另外,在《国语》和《左传》两部书中,有“献诗讽谏说”和“观诗知政说”是汉代有关诗的美刺理论的萌芽。

此外还有“三不朽”说。

首先看《国语·周语》中的献诗讽谏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知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献曲,史献书,师箴,赋,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另象《左传》襄公十四记载的师旷对晋平公的话,《国语》周语中有“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的话,都是献诗讽谏的内容。

“观诗知政”的说法主要集中在《左传》襄公十九年季札在鲁国观乐时所发表的评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德茂 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德茂 名词解释

1. 兴观群怨由孔子提出的,是对文学的社会作用的阐述。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可以理解为诗歌用比兴的方法创造生动感人并包含着某种普遍性道理的艺术形象,从而感染读者的情绪,激发读者的意志,使之兴奋激动并从诗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观,即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了解社会风俗习尚的盛衰,考察社会政治的得失。

群,意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广大的接受者沟通感情,和谐交往,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孔子“群”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和谐关系, 体现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怨,即批评、指责为政者在社会政治方面的过失。

2. 大音希声老子在《老子》中说: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有三种代表性说法。

第一,韩非子认为“大音”就是宏大的声音,未免局于具象。

王弼认为大音是最完整的声音,是各种声音的根本,它不可演奏,也无从与闻。

这种说法未免太形而上了.钱钟书以具体的诗句来分析,不免把这个含义丰富内涵深广的美学命题具体化了。

综上所述,‘大音希声’的含义大致为:自然完美、蕴蓄宏深、变化多端之音,其声悠扬回荡,若断若续,混沌要妙,莫辨宫商,达到高度的和谐,闻者既不能听清,也不声听。

3. 三表法墨子提出的判断言谈是非的三条标准。

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所谓“本之”,即”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主要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判断,其依据是求之于古代的典籍;所谓“原之”,是“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也就是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立论的根据。

“本之”是间接经验,“原之”是直接经验,都是属于归纳法的范围。

所谓“用之”,即“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是将言论应用于实际政治,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来判断真假和决定取舍。

4.解衣盘礴宋元君要画图,所有的画师都来了,在外面等待进殿的还有一半人。

有一个画师后到,他外貌安闲,不急着挤进殿去,他受命跪拜作揖后立即返回了住所。

宋元君派人去看,他正解去衣服,露着身体,箕踞而坐,神闲意定,不拘形迹。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义稿(新版1)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义稿(新版1)

讲义稿1: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编号:26120260绪论一、学科历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又名中国古代文论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学思想史等。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一门学科,是中国文学批评与历史学交叉的一门学科。

•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是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与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学术界一致认为: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的奠基者是: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着悠久的历史。

二、部分高校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主要学者、专家(略)王运熙、顾易生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2011年版(七卷本,规模宏大,力求全面地清理各历史阶段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

三、“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除了上述提及的著作外,还有以下:1、李建中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李建中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第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2015年8月第1版2、成复旺著《新编中国文学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3、李春青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4、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5、赖力行、李清良著《中国文学批评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6、邹然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7、谢建忠著《中国文学批评史述略》,巴蜀书社2005年9月第1版8、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2版——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9、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10、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1、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12、李铎《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袁济喜著《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最重要的教科书(本科)•1、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中、下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

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①兴(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观世与观志是读诗的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群”,就是“群居相切磋”。

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怨”的主体是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

但怨的对象不一定都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牢骚和感情上的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对“以意逆志”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

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与方法。

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

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

批评史讲稿打印版

批评史讲稿打印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绪论一、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一)与中国古代长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大体同步,中国古代文论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独具一格,有其正确性与深刻性,但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二)由于社会的农业性和宗法性,中国古代文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和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四)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以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二、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态(一)散见于子书中的文论;(二)诗话、词话;(三)书信序跋;(四)小说(含戏剧)评点;(五)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剧、经传训诂,以及艺人谚语中的文论。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对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历史分期,以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心,结合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和文学创作发展状况,分为五个时期:(一)先秦——萌芽产生期;(二)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三)唐宋金元——深入扩展期;(四)明清——繁荣鼎盛期;(五)近代——中西结合期。

第一编先秦时期文论第一章概述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产生期。

作为文化发展的早期,此时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内各部门的界限还不很清楚,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还没有明确的科学的文学观念。

其文论特点是:此期文论不是纯粹的、单一的,而是大都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之中;此期文论的萌芽和产生,与哲学、政治思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此期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文学理论批评与艺术理论批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此期文论已涉及到我国古代文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以后文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和“诗言志”的提出(一)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1.文论萌芽出现于创造文字之后中国文学诞生于文字发明之前,而古代文论的萌芽则出现于创造文字之后。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doc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doc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孙立第一编先秦两汉文学批评概说(略)引子:早期的文学批评观念一、《诗经》中包含的文学观念由“诗”字我们可以窥测到诗写作的一些情况,但其中并无有关诗或文学的观念。

可是在《诗经》中的一些诗句里,却包含了诗的观念。

兹举数例:“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巷伯。

”(《大雅·嵩高》)“家父作诵,以究王凶,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大雅·节南山》)“寺人孟子,作为此诗。

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小雅·巷伯》)“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小雅·四月》)“维是编心,是以为刺。

”(《魏风·葛屦》)“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魏风·园有桃》)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诗的目的一是为了讽刺,二是为了抒怨,三是颂赞赠答。

这虽然不能涵盖所有的作诗的目的,但应该说《诗》三百中主要的作诗倾向是包含在内了。

这些出自诗人之手的作诗宣言,反映了早期的诗学和文学观念。

二、《易经》中所包含的文学观念在《易经》《家人》卦的《象辞》中,有“君子以言有物”,《艮》卦爻辞《六五》中有“言有序”两句,可视为我国古代有关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最早的理论要求。

后世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论述一直都是在这个框架中运行的。

三、《国语》《左传》中的文学观念另外,在《国语》和《左传》两部书中,有“献诗讽谏说”和“观诗知政说”是汉代有关诗的美刺理论的萌芽。

此外还有“三不朽”说。

首先看《国语·周语》中的献诗讽谏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知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献曲,史献书,师箴,赋,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另象《左传》襄公十四记载的师旷对晋平公的话,《国语》周语中有“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的话,都是献诗讽谏的内容。

“观诗知政”的说法主要集中在《左传》襄公十九年季札在鲁国观乐时所发表的评论。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案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第一编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引子:早期的文学批评观念一、《诗经》中包含的文学观念作诗的目的一是为了讽刺,二是为了抒怨,三是颂赞赠答。

反映了早期的诗学和文学观念。

二、《易经》中所包含的文学观念在《易经》《家人》卦的《象辞》中,有“君子以言有物”,《艮》卦爻辞《六五》中有“言有序”两句,可视为我国古代有关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最早的理论要求。

后世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论述一直都是在这个框架中运行的。

三、《国语》《左传》中的文学观念《国语》和《左传》两部书中,有“献诗讽谏说”和“观诗知政说”是汉代有关诗的美刺理论的萌芽。

此外还有“三不朽”说。

首先,看《国语·周语》中的献诗讽谏说: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的话,都是献诗讽谏的内容。

其次,“观诗知政”的说法主要集中在《左传》襄公十九年季札在鲁国观乐时所发表的评论。

是从不同的音乐效果中听出政治的好坏。

再次,“三不朽”说见于《左传》襄二十四年穆叔之论:三不朽说的意义在于它把立言作为一种不朽的事业,对后来曹丕的“经国之大业”有重要影响,中国后世文人重视写作,其根源也可溯源于此。

第一章孔子及儒家的文学观第一节★孔子的文学思想一、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在内称“仁”,在外重视“礼”。

内仁外礼,是孔子思想的全貌。

仁是讲内心修养而成的有差别的泛爱之心,礼是讲从外部对人行为规范的约束。

由于周代的礼法大备,超越夏商两代,故而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的思想可约列为下列形式:仁内而礼外──质内而文外──善内而美外。

但核心是仁,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有仁,如乐何??(《八佾》)仁者爱人,它由家庭血缘关系为系,推及于社会。

二、孔子的诗论孔子是古代传统诗论的奠基者,他把此前的一些诗论的萌芽系统化,理论化,基本完成了儒家诗论的基本构架,并以此对两千年诗歌批评产生影响。

孔子诗论包括以下内容。

⒈功利主义的文学观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文学观念: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

文艺观念: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

第二章“兴、观、群、怨”:“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

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知人论世”即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以道制欲”是一个哲学上的命题,也是一个美学和文艺学上的命题。

从哲学上讲,是不允许人性的自由发展,抑制人的个性,只能让它按照礼义的方向发展。

从文艺和美学上讲,要求文艺创作严格地以礼义为基本内容,把礼义作为审美的前提条件,不允许有越出礼义的文艺创作和审美观点。

“乐合同,礼别异”是儒家关于以礼节外,以乐和内的思想。

“礼别异”即用儒家的礼仪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乐合同”即用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诗乐作用于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平和中正,不生非分之想,使人们的思想感情都统一在儒家的共同原则上。

“温柔敦厚”:儒家的诗教。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编先秦两汉文学批评概说(略)引子:早期的文学批评观念一、《诗经》中包含的文学观念由“诗”字我们可以窥测到诗写作的一些情况,但其中并无有关诗或文学的观念。

可是在《诗经》中的一些诗句里,却包含了诗的观念。

兹举数例:“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巷伯。

”(《大雅·嵩高》)“家父作诵,以究王凶,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大雅·节南山》)“寺人孟子,作为此诗。

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小雅·巷伯》)“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小雅·四月》)“维是编心,是以为刺。

”(《魏风·葛屦》)“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魏风·园有桃》)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诗的目的一是为了讽刺,二是为了抒怨,三是颂赞赠答。

这虽然不能涵盖所有的作诗的目的,但应该说《诗》三百中主要的作诗倾向是包含在内了。

这些出自诗人之手的作诗宣言,反映了早期的诗学和文学观念。

二、《易经》中所包含的文学观念在《易经》《家人》卦的《象辞》中,有“君子以言有物”,《艮》卦爻辞《六五》中有“言有序”两句,可视为我国古代有关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最早的理论要求。

后世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论述一直都是在这个框架中运行的。

三、《国语》《左传》中的文学观念另外,在《国语》和《左传》两部书中,有“献诗讽谏说”和“观诗知政说”是汉代有关诗的美刺理论的萌芽。

此外还有“三不朽”说。

首先看《国语·周语》中的献诗讽谏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知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献曲,史献书,师箴,赋,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另象《左传》襄公十四记载的师旷对晋平公的话,《国语》周语中有“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的话,都是献诗讽谏的内容。

“观诗知政”的说法主要集中在《左传》襄公十九年季札在鲁国观乐时所发表的评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批评史名词解释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

它揭示出,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

“象”的本原意义是什么?是“道”或“道理”。

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

应解释为“最大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3.《论语》的“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第二》,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

心无邪意;心归纯正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

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

”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4诗经的比兴联想方式几四言体式的关系【解释】: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

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

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出自】:《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虚静”和“物化”说道家把虚静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范式来对待,在它那里,虚静是作家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必备的心理状态,物化则是作家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应该达到的境界。

这一境界的形成虽然有虚静参与,但是,已经迥异于虚静的创造内涵,它和虚静一样,也成为审美创造的独立范畴。

6"三表法"墨子提出了判断事物是非的三项标准,称为“三表法”:一表是古代圣王的作为,二表是百姓民众利害,三表是“百姓耳目之实”,即根据百姓耳闻自睹的事例来判断是非。

7“发愤著书”在《史记》的《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提出了他的“发愤著书”说。

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文学理论方面的重要建树是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论,并在此基础上感同身受,归纳出了“发愤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对屈原等人的作品的具体分析,结合自己因李陵案受到统治阶级残酷迫害的体验,把它归结为“怨”。

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文要想要立德立功的机会很少,便转求立言,人常常是在横逆固穷的环境下,受激励而发愤完成伟大的事业,创作出伟大的著作。

8《毛诗序》[1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提出了“以意逆志”说。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2.孟子的“知人论世”说“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知人论世”说“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经》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3.孟子的“养气”说孟子在《孟子 ?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提出了“养气”说。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

“养气”了,才能“知言”。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

“知言养气”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是积极的。

[4.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

《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

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

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

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

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5.诗言志:“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诗是用来抒发的人的志向怀抱的。

写景、咏物、缅怀、抒情,都是为了“言志”。

朱自清认为它是古代诗论的“开山纲领”,对后来的文学理论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6..“诗六义”说:《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化,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型性特征,所谓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

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是说诗歌创作说具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

[7.情志统一说:《毛诗大序》强调诗歌是“吟咏情性”的,虽然在情志关系上。

《毛诗大序》是更重在志的,而且对志的内涵的理解也与先秦“诗言志”的志接近,但它正确也阐明了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字本质的认识已进一步深化了,情志说的提出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发展影响很大。

[8.四始:指"风"、"小雅"、"大雅"、"颂"。

《<诗>大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孔颖达疏引郑玄《答张逸》云:"四始,'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

此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9,文气说。

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气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所谓“文气”既是描写作家的气质、个性,又是指作家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创作主体即作家的气质、个性不同,决定了文学作品风格各异,“文气”说强调创作主体心理结构的先天性、稳定性和个性差异,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家论”的美学涵义,开启了以“气”论作家作品的理论传统。

10,诗缘情而绮靡。

注释】缘:因;体:描写。

抒发感情,描写事物。

【出处】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11.六观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出:“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就是说文学鉴赏必须从六个方面入手:一观位体,也就是看作者对文学(文章)体裁的选用,体裁是作品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与情有密切的关系。

二观置辞,即分析作品语言的含义和特点。

能否通过把握语言符号来还原为感性的形象,并在头脑中重现出来。

三观通变,即运用比较的方法,看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对前人的继承和革新,是否能做到推陈继新。

四观奇正,看作品的结构和风格是否多样统一。

要求平中见奇,奇归于平。

五观事义,即看作品题材的选择,看作品中描绘的人、事、景、物,是否生动、典型,是否符合作品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传达思想感情等的需要。

六观宫商,即看语言的音乐性,即语言的节奏旋律是否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符合。

12.应感[1. 谓交相感应。

《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 晋陆机《文赋》:“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 明高攀龙《文学景耀唐公墓志铭》:“惟忠孝之气直上清虚,如矢中的,於是始知古忠臣孝子与造化呼吸应感者,殆以是也。

”[2特指天人13。

《情采》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刘勰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部有着重要地位的杰出著作,其中有《情采》一篇专门论述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所谓“情”,就是指文章的思想感情,包括理论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