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97_中国经济学_研究动态

合集下载

动态经济学课件

动态经济学课件
(2)比较动态分析。动态分析研究在不同时间点 上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 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虑均衡状态的实现过程。
静态经济学与动态经济学
两者是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相对应的两个类别。 静态经济学研究什么是均衡状态及达到均衡
状态所要求具备的条件,但不涉及达到均衡状态 的过程或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4、动态经济学问题
经济学家阿扎里亚迪斯(C.Azariadis) 说:“动态系统已经如此广泛地扩展到了 宏观经济领域中,以至于向量空间与相图 几乎快要取代我们熟悉的需求供给表和静 态宏观经济学的希克斯交叉图了”。
(1)均衡
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经济均衡论既是分析 工具又是基本理论。言其为分析工具,是因为西 方经济学分析的诸多经济命题,如商品价格的决 定、货币的供求、资源的最优配置、经济的稳定 增长乃至国际贸易、国际收支等,都与均衡理论 有关。言其为基本理论,主要指经济均衡理论被 用于论证经济体系能否达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 状态,或者说是论证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能否使市 场供求达到均衡、市场机制是否有效等问题。研 究经济均衡有两方法,一是静态研究方法,二是 动态研究方法。
在相平面中的奇点,因动态系统的复杂性不同而不 同。对于一个线性的动态系统,具有一个吸引子,它要 能是节点、焦点,甚至是鞍点,而一个非线性系统,在 相平面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衡点,其中的均衡是吸 引子,另一个可能是排斥子。不同的均衡都有一定的吸 引范围,系统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系统要以由一个均 衡向另一个均衡运动。在一些比较复杂系统,可能是极 限环吸引子。
2、《我国民族企业出口与FDI企业出口关系 ——基于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实证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
第1期(EI:071310514898)。 (/science/journal/18748651) 3、《我国“十一五”GDP能源单耗目标的最优控制》,《中国软科学》,2007 年第12期) 4、《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不集聚中国西部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情况和宏观经济现象。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经济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密切,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宏观经济学的现状1.理论框架的深入完善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为理论框架提供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机会。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基于新古典主义思想和市场失灵理论,结合随机过程、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现代经济学工具,特别是行为经济学的发展,新古典主义思想逐渐受到挑战和补充,从而促进了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完善。

2.政策研究的实践需求必要时,政策制定者需要时刻关注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控制和调整经济运行。

而宏观经济学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政策决策,促进经济发展而存在的。

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1.跨学科和综合性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需要通过经济学、数学、计量经济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从而得出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结论。

随着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跨学科和综合性研究成为了未来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2.数字化和数据驱动随着数字化的推动,经济活动的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这也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基于数据的宏观经济学将会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和统计模型等手段对经济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应用。

3.全球化和国际比较随着全球化加速,宏观经济学也必然更多关注跨国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

同时,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发展情况,国际比较也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比较研究可以帮助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各自的发展情况,也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依据。

三、宏观经济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方法论问题宏观经济学方法论的成熟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经济学的方法工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效的跨学科合作和方法创新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动态

研究动态

世界金融危机研究综述07经济一班黄帅07040109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金融危机的有关理论,以及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在经典经济学理论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是马尔萨斯和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理论。

在现代经济学理论当中, 主要针对固定汇率制崩溃以后的金融危机。

比较成熟的是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

最后,汇总了国内外关于当前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对策理论。

关键词:金融危机研究动态综述一、国外关于金融危机的研究动态1.经典经济学理论研究动态【9】1.1 马尔萨斯:消费不足危机论马尔萨斯认为:积累与消费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是财富增长的前提,保持比例的困难在于为产品提供足够的市场,创造充分的有效需求,激励企业家的生产动机,而不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他用收入中储蓄部分过多、消费部分不足来解释经济危机。

1.2 马克思: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论马克思认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最终受到社会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的限制的结果。

马克思经济学分析的中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所以,他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分析,并没有停留于经济现象分析,而是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中探寻根源。

1.3 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危机论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1936年出版,他不同意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市场价格灵变,价格机制可以自动使供求均衡的理论。

他认为,失业和危机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它只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

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导致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大量的非自愿失业。

2.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动态【11】在现代经济学理论当中,比较成熟的是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

这些模型主要针对固定汇率制崩溃以后的金融危机。

2.1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克鲁格曼认为,政府过度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经济基础恶化、引发对固定汇率投机攻击,并最终引爆金融危机。

货币危机的根源在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与稳定汇率政策(如固定汇率制)之间的不协调。

经济学专业发展现状

经济学专业发展现状

经济学专业发展现状1. 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学科。

在当今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经济学专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2. 当前形势经济学专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纷纷设立了经济学专业,并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和研究机会。

在中国,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学专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增设经济学相关专业,并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报考。

同时,经济学专业也拥有较高的就业前景,许多毕业生可以进入金融、咨询、政府部门等领域就业。

3. 发展挑战尽管经济学专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经济学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拓展,涉及范围日益广泛。

经济学专业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课程设置,以适应新的研究方向和理论发展。

其次,经济学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经济学专业还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问题。

4.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经济学专业将继续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经济学专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4.1 多学科交叉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与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可以提高经济学的研究分析能力,帮助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4.2 技术驱动随着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学专业需要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技术工具。

例如,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帮助经济学家更好地分析和预测经济发展趋势。

4.3 国际化视野全球化趋势下,经济学专业需要具备全球视野。

学生应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系,掌握跨国企业经营管理等知识,以适应国际经济合作的需求。

5. 结论经济学专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发展,并面临着众多机遇和挑战。

厦门大学核心学术刊物目录文科

厦门大学核心学术刊物目录文科

附件2:
厦门大学核心学术刊物目录
(2008年版)
一、文科核心学术刊物
(一)文科一类核心学术刊物
1.以下刊物为文科一类核心学术刊物(共97种):
2.被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ISSHP(《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和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收录的学术论文,亦为文科一类核心学术刊物论文。

(二)文科二类核心学术刊物
1.未被收进一类核心学术刊物的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均为文科二类核心学术刊物(共494种)。

列表如下:
2.增列以下CSSCI来源集刊为文科二类核心学术刊物,2008年1月1日起算(共86种):
3. 增列以下刊物为文科二类核心学术刊物(共7种):。

‘97宏观经济形势稳中趋好:访著名经济学家肖灼基教授

‘97宏观经济形势稳中趋好:访著名经济学家肖灼基教授

‘97宏观经济形势稳中趋好:访著名经济学家肖灼基教授谭福堂;谭倩
【期刊名称】《中国工商》
【年(卷),期】1997(000)003
【总页数】4页(P4-7)
【作者】谭福堂;谭倩
【作者单位】本刊特约记者;本刊特约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3.16
【相关文献】
1.大力深化金融改革积极培育证券市场——访著名经济学家肖灼基教授 [J], 杜梅萍
2.活跃金融市场推动经济增长——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肖灼基(下) [J], 圆方
3.中国1997年的物价走势——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肖灼基 [J], 圆方
4.九七经济稳中趋好——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肖灼基 [J], 圆方
5.外汇储备继续增加汇率相对稳定——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肖灼基 [J], 圆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动态_卫兴华

近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动态_卫兴华

[收稿日期]2006-05-20 [作者简介]卫兴华(1925)),山西五台山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刘斌(1973)),山西右玉人,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国际合作中心研究人员。

近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动态卫兴华,刘 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0257-2826(2006)10-0058-08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国际经济理论和现实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探索,涉及面广泛。

这里就几个重点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讨论内容加以梳理综述。

具体内容包括: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变动和汇率制度改革、外商直接投资(FDI)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研究等。

一、人民币汇率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近几年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的研究热点问题。

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汇率形成机制做出了重大调整。

因此,理论界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主要是围绕央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展开的。

主要内容包括对人民币汇率政策改革的意义、目标的再认识;人民币汇率调整问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题。

巴曙松认为:人民币汇率问题实际上包括三方面,即汇率水平重估、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管制。

国际社会主要关注汇率水平重估,而中国外汇管理部门近几年主要工作是不断放松资本管制以促进资本外流,进而降低外汇供给和人民币升值压力。

当前我国汇率政策的重点,应当是在继续保持资本管制的条件下,实现人民币适当升值,同时重点放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具体路径选择应是:重新回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0。

[1](一)人民币汇率政策改革的意义和目标问题高海红等认为:人民币汇率政策改革的意义在于,为了避免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严重背离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如导致资源配置扭曲、为国际投机资本提供货币攻击机会等,中国的汇率政策要对名义汇率水平的扭曲及时纠正,从而确保汇率水平反映真实的人民币供求状况。

经济学专业综合概述

经济学专业综合概述

07
其他行业:从事与 经济学相关的工作, 如财务、审计、税
务等工作
就业前景
1
经济学专业毕业生 就业前景广阔,市
场需求量大
2
金融行业、咨询行 业、政府部门等为
主要就业方向
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 速发展,对经济学 人才的需求不断增

4
经济学专业毕业生 具有较强的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职场上具有竞争
优势
职业发展前景广阔:经济学专业的毕业 生在金融、咨询、政府等部门有广泛的 就业机会,职业发展前景广阔。
创新能力培养:经济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未 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2
专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内发展状况:中 国经济学专业发展 迅速,研究领域广 泛,人才需求量大
7
专业就业方向与 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
01
银行业:从事金融 分析、风险管理等
工作
02
证券公司:从事证 券分析、投资顾问
等工作
03
保险公司:从事保 险产品开发、精算
等工作
04
咨询公司:从事市 场研究、数据分析
等工作
05
政府部门:从事经 济政策制定、经济
分析等工作
06
教育行业:从事经 济学教学、研究等
工作
才需求旺盛
4
经济学专业人 才需要具备扎 实的理论基础
和实践能力
3
专业主要开设院 校
●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复旦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南开大学 ● 武汉大学 ● 浙江大学 ● 厦门大学 ● 中山大学
国外知名院校
01 哈佛大学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经济学分析中国是一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后,其经济实力已经位列世界前列。

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既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原因,并探讨如何缩小这种差距。

一、历史因素影响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及地理环境,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约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长期的自给自足和地方分割带来的经济失衡,使得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北贫南富、东弱西强”的结构。

此外,中国地理位置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地理环境方面,内陆地区通常处于较为恶劣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下,而海岸经济却获得了更大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陆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

二、政策上的差异中国政府在统筹国家发展策略时,常会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

但由于某些原因,这种政策并不能完全消弭区域发展不平衡。

首先,过度地推行发展战略的地方,往往会受到更多资源的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同时也会更具竞争优势。

例如,广东省、江苏省等东部发展地区由于自身优势,产业较为发达,政策上的优惠也更多,使得这些地区相对于西部和内陆地区在财政投入等方面更为优厚。

其次,虽然中央政府在三十年来已经推出了多项针对“西部大开发”等西部地区的计划,但由于庞大的地理区域、各地区之间经济水平和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由于不同地区的历史、地理以及产业的差别,政策本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因此无法完全解决区域趋同化问题。

三、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也是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东部经济圈往往处于更为发达的状态,其发展速度和综合实力也更为优越。

西部地区和内陆地区则受制于产业结构和发展制约,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首先,由于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多样、经济基础较为强大,使得当地政府无法在短时间内抑制发展速度,迫使一些东部城市成为经济中心。

数量经济学前沿研究动态分析

数量经济学前沿研究动态分析

数量经济学前沿研究动态分析【关键词】数量经济学经济学前沿研究动态数量经济学其实就是使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经济的一种经济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内在发展及变化。

数学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一大重要的助推剂,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难以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如果我们使用一种数学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经济发展,必然会导致经济学理论出现重大的变革。

比如说将经济学与数学中的微积分进行有效的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进一步将常量数学转变为变量数学,这也为西方经济学理论创建整体构架奠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除此之外,又因为概率论将传动定数论给取代掉了,促使了必然数学进一步转变为随机数学,进而促进了经济计量学的产生和发展。

而所谓的经济计量学又将经济理论与实践之间进行了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经济学的实用性。

数学概念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了进一步的扩展,逐渐将人们的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给改变,最终强化了人类的行为时代特征。

经济学理论的一大重要基础就是数学理论,与此同时经济学理论主要是以理论模型作为基础的,但是数学定理又需要对相关命题做进一步的论证。

如果是以往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其主要是一种对真理进行绝对化的理论,其意义比较宽泛。

但是作为现代经济学理论来说,其存在的方式更倾向于甚至必须要向数学靠拢。

如果某种理论没有经过统计检验,那么只能将其视为是一种“假说”。

“假说”具有抽象意义,其构成有多种命题,且有关的命题还必须要通过历史、现实以及科学的检验才可以进一步被认定为是一种“理论”。

在现代经济学中,针对“假说”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其一是理论研究,也就是采用数学方法进行研究;其二是经验研究,主要是基于统计数据以及计量模型的基础上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其实使用数字语言来取代文字语言进而对经济学进行论述才是最为准确的。

在数学语言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其严密的逻辑性,且其标的的具体过程十分清晰明了,可以有效地对假设的真实性进行论证。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导言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主要围绕“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展开,关键的概念是:稀缺性、选择、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1、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选择与资源配置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产生经济物品,以便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求。

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选择是如何使用稀缺资源问题,即把稀缺资源用于那种途径,在不同用途之间分配稀缺资源就是资源配置.经济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则是对资源配置的具体化经济学产生于这三个问题,也就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3、资源利用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的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它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即“充分就业"问题、“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通货膨胀”问题。

4、经济学的定义其定义是: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在西方经济学中这一定制度就是市场经济制度。

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研究经济学的方法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分。

用实证方法研究经济学称为实证经济学,用规范方法研究经济学称为规范经济学。

这一部分的关键概念是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价值判断。

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三、实证分析方法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就是要形成一套理论,所以实证分析方法也就是形成理论的方法。

具体来说,在运用实证分析法来形成理论时有四个步骤:第一、确定经济变量的含义。

经济学中研究的许多经济现象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

不需要审稿费和版面费的期刊汇总(转)

不需要审稿费和版面费的期刊汇总(转)

1.粉末冶金工业2.湖泊科学中科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的3.稀有金属与硬制合金4.理论物理通讯,不要任何费用,老牌期刊,SCI收录IF0.8左右5.中国科学6.水泵技术国内核心期刊不需要任何费用7.中国造纸国内核心期刊(EI检索)不需要任何费用8.岩土工程技术9.印染机床液压夹具图片中文核心不需要版面费且有稿费10.耐火材料11.a电源技术不需要审稿费,也不需要版面费。

还有稿费!!12.电镀与涂饰不需要审稿费,也不需要版面费。

还有稿费!!13.新型建筑材料,中国建筑防水,审稿费和版面费都不要,稿费还不少呢14.<<炭素>>不需要版面费,而且审机床液压夹具图片稿特快,还有稿费15.中国皮革,核心,不需费用,而且有数量可观稿费16.《塑料科技》不需要审稿费和版面费17.《交通企业管理》不需要审稿费和版面费,还有少量稿费可得。

18.《交通财会》不需要审稿费和版面费。

19.电力系统自动化EI核心20.《生物加工过程》21.《盐湖研究》全部免组合机床液压费,而且还给稿费22.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3.《电池》24.《电池工业》不要审稿费和版面费,还有不少稿费25.微特电机收审稿费但是没有版面费,自然也没有稿费26.中科院研究生院学报,不需要审稿费和版面费,还有稿费.27.《化学工业与技术》不需要审稿费和版面费,有一沈阳液压机床厂定的稿酬28.《材料研究学报》投稿后交100元稿件处理费,如果发表交发表费180/页29.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无需任何费用30.石油炼制与化工也不需要任何费用,时间快31.《水利发展研究》32.《中国水利》是不要版面费的,而且给200左右的稿费33.石河子大学学报、中国地质大液压淬火机床学学报、科学通报也不收!34.《水运工程》不收费的,而且出版速度比较快,中文核心期刊,主要面向港口,航道类的35.《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核心36.《强度与环境》,统计源期刊37.《洁净与空调技术》也不收,要求也不是很高,还有稿费拿的38.石油化工设备技术,有稿费!39.《稀有机床液压夹具图片金属快报》版面费、审稿费都不要,稿费200元以内!40.中国病毒学(英文)41.<中华纸业>中文核心期刊, 不要审稿费,稿费还暴丰厚,时间也非常快42.中国造纸也不要审稿和版面费43.合成树脂及塑料不要版面费,不要审稿费,还有稿费44.食品与药品45.电子技术应用46.中国食机床与液压品添加剂,不要审稿费和版面费,有稿费47.砖瓦建材核心不需要审稿费和版面费有稿费48.塑料助剂不要审稿费与版面费且有稿费一、教育类:1.《高教探索》(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广东教育》月刊综合版;3.《师道》高考版;4.《广东第二课堂》5.卫生职业教育二、农、林、牧:1中国沈阳液压机床厂果树核心刊物;2.农产品加工;3.肉类加工三、财经类:1.审计与经济研究2.财经科学3.财经问题研究4.证券市场导报5.上海经济研究6.中国改革7.投资研究8.财会月刊9.上海会计10.经济研究参考11.财政研究12.经济学家13.经济研究14.经济科学15.世界经济16.财经研究17.新疆农垦经济数控机床液压系统18.改革19.中国改革报理论周刊20.经济学消息报21.经济学动态22.决策咨询23.经济评论24.上海保险25.上海经济研究26.中国工业经济27.世界经济文汇28.当代经济科学29.经济管理30.管理世界31..学术交流32.北方论丛33.管理科学34.金融教学与研究35.《中国经济问题》厦门大学36.中国国情国液压淬火机床力37.《企业研究》38.《企业管理》39.银行家40.统计研究41.江苏企业管理42.广东商学院学报43.金融理论与实践44.《中国物价》45.武汉大学的《经济评论》46.《上海财经大学学报》47.《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旨在研究资源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

为了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经济学家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以便读者对经济学研究有一个初步了解。

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法是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的重要工具。

这些方法主要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描述和预测经济行为。

理论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主要方法:1.归纳法:通过从具体经济现象中总结出一般规律来进行理论推断。

2.演绎法:基于先验假设和推理规则,从一般规律推断出具体情况。

3.对比法:比较不同的经济理论,找出其中的异同之处,并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

实证研究方法除了理论研究方法,经济学家还使用实证研究方法来分析和验证经济理论。

实证研究方法依赖于实际数据和观测结果,以证明或反驳某个经济假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证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获取经济主体的意见和观点,从而得出关于经济行为和决策的结论。

2.实验法: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经济实验,以评估某个经济政策或理论的效果和影响。

3.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解释历史数据,以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4.案例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个体或特定事件,了解其对经济现象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研究工具数学工具数学是经济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经济学家使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经济关系,并进行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以下是经济学中常用的数学工具:1.微积分:利用微积分的概念和方法,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如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等。

2.线性代数:通过线性代数的运算,描述和解决多个经济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3.优化理论:使用优化理论来计算经济变量的最优值,如效用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等。

统计学工具统计学是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工具。

经济学家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经济数据,以及评估经济政策的效果。

以下是经济学中常用的统计学工具:1.描述性统计:对经济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包括均值、方差、相关系数等。

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

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

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学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 经济体系的结构: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结构,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贸易等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经济体系结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经济体系的运行特点和规律。

2. 经济增长与衰退:宏观经济学关注经济增长和衰退的趋势和原因。

通过对经济增长和衰退的跟踪和分析,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

3. 通货膨胀与紧缩:宏观经济学关注通货膨胀和紧缩的趋势和原因。

通过对通货膨胀和紧缩的跟踪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经济体系的整体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通货膨胀或紧缩。

4. 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关注货币政策的效果和影响。

通过对货币政策的跟踪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货币政策对经济体系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体系的运行。

5. 国际经济:宏观经济学关注国际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影响。

通过对国际经济体系的跟踪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贸易、投资和汇率等对经济体系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经济国际化和开放化。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宏观经济学还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杠杆:宏观经济学关注经济杠杆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经济杠杆的跟踪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经济杠杆对经济体系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经济杠杆政策来调节经济体系的运行。

2. 社会福利:宏观经济学关注社会福利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对社会福利的跟踪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福利对经济体系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社会福利政策来促进经济体系的发展和繁荣。

3. 公共政策:宏观经济学关注公共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公共政策的跟踪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共政策对经济体系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来促进经济体系的发展和繁荣。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广泛,涵盖了经济体系的结构、经济增长与衰退、通货膨胀与紧缩、货币政策、经济杠杆、社会福利和公共政策等多个领域,旨在更好地了解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经济体系的发展和繁荣。

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文版)

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文版)
程研究”,《经济研究》1996 年第 1 期。 80. 冯涛:“中国渐进式改革模式与中国过渡经济学”,《当代经济科学》1996 年第 1 期。 81. 林义:“中国经济学人应当做些什么”,《财经科学》1996 年第 1 期。 82. 施文文:“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体系的回顾与前瞻”,《西藏党校》1996 年第 1 期。 83. 陆家骝:“经济学的范式与范式转换”,《江海学刊》1996 年第 2 期。 84. 林珏:“‘中国经济学发展研讨会’综述”,《社会科学》1996 年第 2 期。 85. 江春泽:“转轨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特色”,《世界经济文汇》1996 年第 2 期。 86. 孙庆民:“论公平理论与按劳分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 年第 2 期。 87. 王新新:“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比较分析”,《江苏社会科学》1996 年第 3 期。 88. 张品修:“也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问题”,《财贸研究》1996 年第 3 期。 89. 丁文峰:“经济学到底是不是一门科学”,《当代经济科学》1996 年第 3 期。 90. 张晨澍:“经济学的实验方法”,《世界经济》1996 年第 3 期。 91. 丁堡骏:“‘苏联范式批判’之批判”,《当代经济研究》1996 年第 4 期。 92. 张曙光:“试论经济学的内容、性质和功能”,《社会科学战线》1996 年第 4 期。 93. 张雄:“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审视”,《哲学研究》1996 年第 5 期。 94. 孟昭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刍议”,《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
期. 49. 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1995
年。 50. 陈宪:《经济学方法通览》,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 年。 51. 汪丁丁:“论公民社会与‘资本主义’的实质”,《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

不收版面费的期刊

不收版面费的期刊

厦门大学的《中国经济问题》,要求单一作者,多个作者不要 《中国流通经济》《商业经济与管理》也都是不要版面费的。 社科院的《中国农村经济》不收费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不收版面费,还有稿费
中国经济问题2005年给我250块稿费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CSSCI,不收费,无稿费,两本赠刊。
《中国软科学》应该也不要收费吧,听我师兄说过,但是对文章档次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一般人是发不 动的!!
《当代财经》还可以,不收钱,还给稿费 《当代经济科学》不收费。西安交大 的《当代经济科学》,有稿费 《当代亚太》不收,还给稿费
收的少罢了 收100 给150
现在国际贸易问题也不收费啦,呵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不要版面费,还给稿费,而且一个月内给信息,时间比较快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 期刊,面向海内外开门办刊。不仅刊登本校作者的优秀稿件,而且热忱欢迎海内外学者赐稿。本刊用稿以质 量为标准,不分内稿和外稿。文稿一经发表,即付稿酬,不收版面费。 江苏社会科学不要钱,给稿费。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核心)不收版面费 教育与经济不收费 《金融研究》,国内最顶级的金融核心期刊,也是我接触过的态度最好的期刊。由中国金融学会主办,归人 行主管。Email:jryj@地址:北京西城区成方街33号2号楼(100032)投稿时若发email, 要同时邮寄打印件。版面费是不收的,稿费就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上海金融>也是免费的,稿费还有300元左右 《上海经济研究》也不收,稿费还比较多,偶上次得了300多,千字80元 上海经济研究 不收版面费 稿费300左右 《社会》还有稿费,不错!
四川的《社会科学研究》不收版面费,给稿费! 《涉外税务》稿酬优厚,其编辑很认真,能体贴学生 审计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还有稿费

不要版面费的学报杂志

不要版面费的学报杂志

1、橡胶工业(核心)(不要版面费,还给稿费)2、轮胎工业(跟橡胶工业同属一个编辑部,也不要版面费,但给稿费)(1和2由sun_rain提供)3、饲料工业(核刊)(蕭蕭提供)也不要版面费稿费还高4、中国水产(hewei提供)5、《经济管理》6、《经济导刊》7、《商业经济与管理》8、《国际经贸探索9、《南开管理评论》(5~9由何会文提供,不过,不是他直接回复本帖子,是我从另外一个帖子copy过来的,希望何博原谅,何博对这几本杂志的评论在本帖24楼)10、经济研究(zhangqinglin提供)11.审计与经济研究12.财经科学13.财经问题研究14.证券市场导报15.探索16.天府新论17.上海经济研究18.中国改革19.投资研究20.财会月刊21.上海会计22.经济研究参考23.财政研究24.经济学家25.经济研究26.经济科学27.世界经济28.财经研究29.经济管理30.新疆农垦经济31.石河子大学学报(现在可能改收版面费了)32.改革33.中国改革报?理论周刊34.经济学消息报35.经济学动态36.决策咨询37.经济评论38.上海保险39.上海经济研究40.中国工业经济41.世界经济文汇42.当代经济科学43.经济管理44.管理世界45.学术交流46.北方论丛47.财经研究48.管理科学49.金融教学与研究50.《中国经济问题51.中国国情国力52.改革53.企业管理54.银行家55.统计研究56.江苏企业管理57. 广东商学院学报58.上海财大:《财经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外国经济与管理》。

59.南开经济研究:《企业研究》、《企业管理》、《经济管理》60.成都:《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电子对抗》,南京的《航天电子对抗》,61.高等学校化工学报62.消费导刊(社科版、自然科学版)6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自然科学版)(现在可能改收版面费了)64.《中国建设教育》65.《教育科学研究》66.《中国教育报》67.《远程教育杂志》68.《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69.《教育技术研究》70.《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71.《中小学电教》72.《开放教育研究》73.《教育信息化》74.《广东有色金属学报》75.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6.《潍坊教育学院学报》77.《西安外事学院学报》78.《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11~78由bjnmboy提供,从本帖27楼copy过来)79. 军事经济研究(中文核心)(由zxj396提供)80. 制造技术与机床(由h4clo4提供)81.社会科学(由qingzhuzhang提供)82.交通节能与环保(由sun_rain提供)83.《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无版面费,有稿费____mis97提供84.《科学通报》的英文刊不收版面费,权威期刊,SCI收录(中文刊要收一定的版面费) ____Bell提供85. 中国语文、语言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____newshakes提供86. 中国兽医杂志,一级期刊_______shy123提供87. 出版科学88.南方水产________ (87 和88) 由sun_rain提供89、贵州师范大学学报不要版面费,而且还给稿费_________zxz2003lishi提供90、岩土工程技术_________Allen_young提供91、《电子技术应用》92、《电池》_________wwsgm提供93、水科学与工程技术_________spring_8102提供94、建筑结构95、施工技术_________94、95由zhoukui提供96、宁夏社会科学(核刊),不收版面费,且主编很正直_________2000ww提供97、《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收版面费,稿费100多元。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1. 理论建模:通过构建经济学模型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例如供求模型、消费行为模型等。

2. 统计分析:通过收集和整理经济数据,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以了解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3. 实证研究:通过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验证理论假设和经济假设,并进行经验规律的探索。

4. 实验设计:通过设计经济实验来观察和测量经济现象,并在实验条件下对不同变量的影响进行研究。

5. 历史研究:通过对历史数据和事件的研究,了解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并从中得出结论和教训。

6. 财务分析:通过对企业和个人财务数据的分析,评估其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风险状况。

7. 实地调研:通过对现实经济环境的实地观察和访谈,了解和记录经济活动和经济主体的实际情况。

8. 文献回顾:通过对已有经济学研究和文献的综述和总结,寻找前人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新的研究。

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和趋势的分析和预测: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水平、就业、收入分配、财政收支、外汇储备等指标的分析,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贫富差距等问题进行预测和研究。

2.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研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讨经济发展的启动、加速、稳定和可持续性问题。

3. 宏观调控的研究: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调节,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等。

同时也研究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和限制性因素。

4. 国际经济和全球化的研究:分析全球经济竞争、资源分配、贸易合作等问题,研究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规则、国际金融体系等国际经济组织和体系的发展。

5. 社会经济政策的研究:研究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估,探讨人口结构、劳动力市场等问题。

6. 货币金融的研究:研究货币供给、利率、汇率等货币金融问题,分析货币政策的影响和作用,探讨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监管。

7. 环境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研究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估。

8. 经济制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研究社会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等经济制度的优缺点,分析政治经济学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研究动态《财经研究》1998年第3期 总第196期 □ 欧阳文和 周成名’97“中国经济学”研究动态 自1995年樊纲与崔之元、吴易风的“范式之争”以来,“中国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

1996年,理论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集中于“要不要”、“应不应”的主客观条件的研究;1997年,则深入到如何构建“中国经济学”的层面。

本文试将有关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一、中国经济学的界定 也许是出于对以前过度概念之争的逆反,很多论文没有明确界定“中国经济学”的定义。

但也有少数文章有所界定。

何炼成、丁文峰认为:“所谓中国经济学,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中国经济学是指作为一门科学的中国经济学,即中国经济学科;广义的中国经济学则是指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它应是中国经济学科、中国经济学人、中国经济学派、中国经济学工具与方法等范畴的有机统一和总称。

”刘诗白认为,正在形成中的中国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和小平同志的理论为指导,以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为源泉,科学地反映和深入揭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批判地吸取西方经济学的积极要素和继承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学优秀遗产,这样具有中国的理论特色、风格和气概的新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发展。

” 也有相当部分的学者不认为将有“中国经济学”,在行文中常出现“经济学的中国化”、“经济学的本土化”、“经济学的中国学派”等。

盛洪是代表之一。

盛洪认为“是否有一个与西方经济学不同的中国经济学的问题,类似于我们要与西方人共建一座大厦,这是另起炉灶的问题。

现在看来,答案很清楚,全世界的经济学家应该是同建一座大厦。

”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将出现新的经典、新的定义、新的理论,但这只是对经济学这座共同大厦的贡献,是“经济学的中国学派”。

有的学者引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观点,从范式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学”。

李义平认为,要建立“中国经济学”,作为一次经济学的革命,必须对中国经济生活领域“能够提出崭新的理论,这种理论由一套范畴、概念、定律、方法组成”,对中国经济问题做出“为学界公认的、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崭新的说明”。

宋冬林进一步认为“范式是人们对实践活动的理论认识”。

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涵盖“中国经济学”的产生)“包括这样几个内容:范畴的创新、分析方法的创新和理论体系的创新。

”因此,他认为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与现行制度使中国人对本国的经济活动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外来文化必须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范畴、思想和理论,才有“中国经济学”。

二、中国经济学的“根” 经过1996年的探讨,学术界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国经济学有三个根,一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二是西方经济学,三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但对三个根的侧重点和立足点的认识各有不同,1997年的研究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发展。

第一种观点侧重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

叶世昌认为:“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中,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政府决策,可以说无处不在。

”如果中国经济学不同中国传统经济思想融合,继承其对今天有用的部分,“则这种经济学对中国来说,将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难以在中国生根。

”也就不是所谓“中国经济学”。

李义平也认为应特别研究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

“如果我们搞不清这一深层的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制度结构”,照搬照抄,就解决不了中国经济问题,也形不成中国经济学。

黄少安作了进一步探索,认为经济学的基本精神是“节约、互利、均衡”。

以往的经济学只重视竞争,把追求最大化作为经济学的精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

追求最大化只是一种基本人格假设,不能作为经济学的精神。

经济学在此假设前提下,有更高的追求——节约、互利和均衡。

因此,他指出,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哲学基础,创建以`合作’为主线的经济学”。

黄先生认为,“中国经济学”是指具有中国文化特征、而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学。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更多的具有“和”、“合作”、追求人性和谐的因素,能够以“合作”为主线的经济学提供基本方法论,为经济学的革命提供文化基础。

在此基础上,就能创造出“中国经济学”。

第二种观点,也是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学生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刘诗白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

刘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学,其核心和主干是理论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在刘教授看来,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源泉,是不言自明的。

“因为政治经济学旨在揭示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联系,是分析和揭示社会多样经济活动、多层次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因此,“建立中国经济学,首先要着眼于政治经济学的革新,谋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和科学论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写出更好更适用的政治经济学专著”。

第三种观点认为,西方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的主要来源。

赵晓雷认为,“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只要市场化改革不发生逆转,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必然会融入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两者一起构成新的理论框架,形成新的主流经济学。

”也就是说,西方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都是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源泉。

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从内容上看,从80年代上半期引进的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到80年代下半期引进的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再到90年代的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都对中国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方法上看,西方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也对中国经济学有重大启迪作用;从学科建设上看,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学科范畴及与中国经济学的融合都有借鉴意义。

还有第四种观点,以何炼成、丁文峰为代表,认为前面三个“根”,主要是从思想史的角度谈的,称之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更为妥贴。

中国经济学的真正的“根”,实际上是指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因此,“这个`根’不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不是西方经济学,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只能是中国经济活动。

其理由有三,一是与认识论的一般原理相符合。

中国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毕竟不是经济思想史,而是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学问。

二是有利于防止崇古主义对中国经济学建立和发展的误导。

三是还中国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相互关系的本来面目,以保证中国经济学建立和发展能够健康进行。

三、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第一,构建中国经济学的道路选择。

事物即过程。

中国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道路的选择关系到中国经济学建立的进程和方向。

一些学者从不同侧面对此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李怀、高良谋认为:没有百家并存、相互争鸣的过程,就不会有中国真正成熟的经济学出现。

摆在中国经济学面前的道路只能是彻底摒弃传统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偏见,引进各种卓有成效的经济学说,开创中国经济理论与学说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

他们指出,多样性的结构互补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完善的前提;多元化的竞争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共性的互补中求完善,在差异的竞争中求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学的现实之路。

所以借鉴为主,创新为辅,是中国经济学之路最为现实的明智选择。

陈宗胜、徐刚、刘书祥认为,中国经济学过去之所以未能形成一门科学,最主要的是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经济学中已经形成的规范来研究中国经济的现实。

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学发展主要是以现代经济学的规范(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推导理论统计检验、结论)来研究中国经济现象中的经济运动,走经济学的中国化之路。

金海平也认为中国经济学应走国别化的道路。

谷书堂、刘占军指出,中国理论经济学重建之路是在学习和指判的继承现有的市场经济理论及把握好经济学的本质和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才是中国经济学的灵魂所在。

为了进行理论创新,经济学界应该对理论创新持严肃科学的态度,并在经济学界形成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理论假说、批判、争论、接受、修正、摒弃的创新和发展机制。

第二,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政治经济学为主。

刘诗白认为,“建立中国经济学,首先要着眼于政治经济学的革新”,这就要求人们大力进行经济理论研究,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这一研究将成为中国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因此他主张拓宽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五个内容: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中国经济学的主要现实使命;生产关系的完善——中国经济学的主要研究课题;经济体制结构的优化——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任务;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中国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生产组织形式——中国经济学的另一研究课题。

蒋学模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同资本主义部分应有统一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这样才能保持政治经济学科在研究对象上的统一性。

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在内容上由三个部分组成:生产力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认为,中国经济学必须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特别是走经济管理和操作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他指出,虽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目的主要在于寻求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运动规律,但在研究时必然涉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和操作方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势必引进至少对价值规律的作用加以管理和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操作两个问题,所以在建设中国经济学时,必须着重以管理和操作方面来发展马克思主义。

他提出,马克思论及了股份制、交易所、虚拟资本、资本有机构成、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等市场经济管理和操作的问题,但没有受到理论界的充分认识。

对这些分散的概念、原理、论点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是中国经济学的重要任务。

陈恕祥认为,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流经济学,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明确肯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

应当大力宣传、研究、深化和丰富这一理论。

徐雷认为,要使中国经济学走上世界,必须研究中国的经济建设实践。

在具体内容上,他主张中国经济学首先应当研究中国经济发展规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学应当研究市场机制和公有制,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相结合的内在规律。

第三,中国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陈宗胜、徐刚、刘书祥认为,实现经济学的中国化,就是要在坚持经济研究规范化的前提下,把中国自己的现实经济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出发点。

中国近期的经济学是关于“过渡问题”的经济理论,这种“过渡”具有鲜明的“双重过渡”特征。

双重过渡表明,中国的经济进程是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相互交融、相互推进又相互制约的过程。

作为这一进程的理论反映,中国经济学必然是发展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的结合。

谷书堂、刘占军认为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和经济改革中若干重大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