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技巧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秒杀四大技巧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秒杀四大技巧题量大、文字多且题型复杂,是考生在公务员考试备考过程中对行测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的共同感受。
一般来讲考生在做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大都会有一个相同的思路,就是按照最为传统的做题方法来解题,以片段阅读为例,一般是先读题,然后看选项,接着排除不相干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考生受到这种固定思维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这样循序渐进的做题方法,它对于做题有一定的帮助,但如果将它完全照搬于公务员考试中,则会事倍功半。
下面为你讲解一些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众所周知,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平均做题时间要控制在50秒以内,要想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既能把简单题轻松拿下,又可做好绝大部分的难题,达到速度和效率的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备考练习中既要掌握好言语理解与表达各种题型的做题基本功,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一些能够快速解题的小窍门,也就是解题秒杀技巧,这样一方面可以快速准确解题,另一方面又能节约考试时间,最终必将提高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部分的分数。
一、秒杀技巧一:标点符号在言语题中,''''、'?'及'、'很有可能为正确解题立下汗马功劳。
【例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幼稚工业或成熟工业一旦被政府所'保护',就会形成新的既得利益团体,从而对政府产生新的压力,迫使其进一步实施'保护',使暂时的保护演变为永久的保护。
对上面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政府'保护'的有可能是幼稚工业,也可能是成熟工业B. 受政府'保护'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团C.政府的'保护'会由暂时演变为永久D.政府的'保护'能对工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解析】引号在很多公务员考试试题中多次出现,常展现出的作用是表示讽刺和否定。
文中'保护'二字显然是含有贬义的,考生明白这个道理后便可迅速选出正确答案为D。
行测技巧课程讲义-言语理解
片段阅读技巧篇一.快速辨析题型(一)主观型1.内容型:2.观点型例题:1.我国当代快速城市化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地方文化特色逐渐丧失。
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各城市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这些历史文化特色是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特色,就是在保护人类文明。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快速城市化与城市的文化保护存在冲突B.保护城市的文化特色意义十分重大C.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D.城市的文化特色丧失的速度非常惊人2.当前,信息技术、视听手段的空前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可以说,这是发明蒸汽机和电力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进步。
不少人认为,电视、电脑提供的画面与音响,已足够提供人类所需要的信息与知识,超过了文字的功能。
于是他们片面地认为,人类进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信息技术的影响力在当前社会是非常重大的B.影像所提供的信息含量并不比文字负载的信息少C.对于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来源,很多人存在错误的看法D.传统文字的价值依然存在,并不会被图像信息完全替代(二)逻辑型1.细节判断题:2.文意推断题:3.推导结论题:例题:3.我们今天所依循的谈论中国古代绘画的文字全都出自中国文人之手,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文人已长期主宰了绘画讨论的空间,他们已惯于从自己的着眼点出发,选择对于文人艺术家有利的观点。
而如今——或许早该如此——已是我们对他们提出抗衡的时候了,并且也应该质疑他们眼中所谓的好画家或好作品。
许多优秀的非文人艺术家都因为文人的偏见而未能获得应有的认可,在此,我们应该一一重新给予他们客观的评价和应有的地位。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A.文人艺术家的鉴赏水平落后于他们的创作水平B.古代很多有才华的文人艺术家因偏见而被埋没C.文人在中国绘画理论领域长期居于强势地位D.古代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趣味分歧由来已久(三)小题型1.词、句理解类2.道理启示类3.标题类4.接下来叙述类二.快速把握材料重点(一)宏观把握材料主题词例题:4.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偏重的是一种影响力、一种精神性。
言语理解答题之片段阅读答题技巧
言语理解答题之片段阅读答题技巧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考生想要取得高分就要勤于练习,从练习中总结方法与技巧。
今天中公教育团队给考生介绍下言语理解答题技巧中的片段阅读答题技巧,希望考生们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片段阅读的答题步骤:先读问题,有针对性地答题。
在做片段阅读题时,不要急于阅读片段文字,要先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选项,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片段中的文字,这样,既可以辨清题型,又使阅读具有目的性,不会因盲目而浪费时间,从而提高做题速度,节约答题时间。
1、题旨概括题。
是片段阅读中归纳主旨、概括中心题型的简称。
表述方式一般简单明了,如这段文字主要意思/阐明/告诉/强调/论述的是等这类问法。
2、意图推断题。
这种题型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文章合理推断,探求言外之意。
问题表述中一般含有“意在”、“想要”、“推出”等词。
3、观点态度把握题。
指把握文段的观点和态度,也指把握作者通过文段所表达出来的立场。
表述方式一般直接点名,如符合/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作者对XX的态度是等等。
4、标题选用题。
指为文段选出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问题表述一般为“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5、细节判断题。
表述方式有:下列说与原文相符/不相符的是;下列表述正确/不正确的是。
6、词句理解题。
表述方式一般有:XX的实质是;文中XX如何理解;XXX指的是;对文中XX理解有误的是。
7、语句衔接与连贯题。
一般表述为:语句排序;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句是;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论述的是。
根据这些题型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做题时是要求找主旨,还是推断意图,或是细节理解等等。
总之对于片段阅读不管你是从选项做题还是从阅读开始,你都要先看问题,带有目的性去做题。
最新招考公告、备考资料就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liaoning/。
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态度观点题解题思路.doc
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态度观点题解题思路片段阅读中有一种题型称为态度观点题,即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倾向性或者对某事的评价。
这种题型考查了考生把握说话人态度、倾向性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与主旨概题、意图推断题的考查要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考生对于文段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适当的时候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推理、揣摩。
态度观点题的提问方式通常有:作者的原意、作者的态度、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评价等提法。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通过这段话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作者支持的观点是、作者认为有无道理、作者认为是否正确、作者对的态度是、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与文章作者态度不符合的是、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等等。
态度观点题实际上关键在于考核考生把握文段作者态度、倾向性的能力,解题的关键重在理解。
此外有时这种题目的解题思路与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很有可能文中的主题句就是作者的态度、观点以及对某事的评价。
另外一些题目则与意图推断题的考查要点吻合,要求考生把握作者观点的同时就是在寻找作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
不过这类题型还是非常有特色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有些文段作者的观点是鲜明并且直截了当的;有些文段作者并非没有态度观点,而是没有直接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作者对于某事的态度和评价却存在着一种倾向性,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述间接地表露;有些文段的表述客观具体,但作者对此并未做任何评价;有些文段涉及了几个问题,作者对于某一问题是存在明确的观点和评价,而对于另一问题却未做任何评价,只是一种客观的陈述。
以上这些类型都存在于态度观点题之中,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具体题目进行仔细辨别,从而正确选择选项。
针对于以上态度观点题的不同情况,我们加以分类并具体讲解每种类型的解题思路:一、明确观点有一些文段的表述会开宗明义地表达作者的观点,通常都会有一些引导词,如我认为、我觉得、作者认为、笔者认为、认为、说等。
如果文段中出现了这些字样,考生要重点阅读这些引导词之后的语句,就是作者的态度观点或者对于某事的评价。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解题技巧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解题技巧一、片段阅读六大迷惑性选项解答片段阅读细节题,除了可以从题干入手之外,还可以直接从选项入手,留意一些具有明显错误或迷惑性的选项,有助于考生快速确定正确选项。
迷惑性选项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
1、绝对化。
选项中含有过于绝对语气的词语,往往不是正确选项。
正确选项一般倾向于选择一些含蓄的、委婉的说法。
绝对化的词语包括:最、一定、必须、根本原因、全部、所有、都、关键等等,带有这类词语的选项一定要慎选,回到去原文中对比一下。
2、无中生有。
即文段并没有提及的概念或话题,却在选项中出现。
这类选项是典型的无关选项,一定慎选。
3、偷换概念。
把材料中的一个概念或者一个表述在选项中偷换掉。
比如材料中说的是“信息技术”,原文的主题是和技术有关的,选项却偷换成“信息文化”.4、混淆时态。
把材料中的时态刻意混淆。
注意选项中出现的“目前、已经、现在、目前、将来”等表示时态的词语。
5、正话反说。
是指选项的设置和原材料作者的意思正好相反。
6、强加因果。
材料中两者间没有引起与被引起的逻辑关系,选项中却强加上了,或两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因果关系,但需要一个条件,而选项忽略了这个条件,这就成为强加因果的选项。
改善幅度最大,而最消极悲观的被调查者不仅从一开始便更倾向于选择较不健康的饮食,而且在运用各种手段加以干预后,改善的情况也不理想。
研究者指出,自控能力是令乐观者更易成功戒除抽烟、喝酒和暴饮暴食等坏习惯的关键。
对这段文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饮食结构取决于人的情绪的好坏B.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很难通过干预而改善C.积极乐观的人更容易改善不良饮食习惯D.悲观者的自控能力无法通过干预而改善【解析】此题为细节题,重点考察考生查找细节的能力。
A项中饮食结构与人情绪好坏之间的条件关系属无中生有;B项内容表述过于绝对,文段中明确表示饮食习惯难以通过干预而改善的群体为消极悲观者;D项亦程度过重,文段中为“改善的情况不理想”而非“无法改善”.C项内容对应首尾句。
公务员笔试——片段阅读五大答题技巧
言语理解片段阅读五大答题技巧片段阅读题在行测考试中是很重要的一种题型,题量多分值高,考生们要认真对待,为了考生们能完整地拿下此类题目,特在此进行技巧总结。
(一)指示词提示法在解答词句理解型题目时,考生一定要注意文段中带有指示作用的词语或短语,如但”、“在这个意义上”、“实际上”等等,它们对理解词、短语或句子的含义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例题:婴儿很早就表现出掌握环境的强烈愿望。
由于控制动作的技能发展缓慢,所以他们的活动受到了限制。
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本领来支配环境以独立生存。
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他们是“不能自立”的。
在这段话中,说婴儿“不能自立”是指( )。
A.他们完全不能独立生存B.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C.他们仅有独立生存的意愿D.他们没有适应环境的足够本领【解析】这道题目的答案是A。
技巧点拨:短文中说婴儿“不能自立”是有前提的,即“在这个意义上”。
因此,要理解“不能自立”的含义,就应该在“这个意义”的基础上把握。
根据临近原则,这里的指示代词“这个”指代的是它前面的“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本领来支配环境以独立生存”,即他们没法独立生存。
故本题答案为A。
(二)修辞提示法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句子,在把握其含义时应从具体修辞格入手,解释其在文中的实际含义。
例题:社会上的各种传言和议论,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空穴来风,我们要善于思索和分辨。
文中“空穴来风”的意思是( )。
A.有洞穴没有风进来,比喻无原由的事B.有洞穴就有风进来,比喻事情不是完全没有原由的C.好像洞穴中的风一样飘忽不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D.好像洞穴中的一股风,它是朝着某个方向吹去的【解析】本题答案是B。
技巧点拨:很多考生望文生义,容易错选A。
但如果能从修辞手法入手,即使不知道“空穴来风”的意思,也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由原文中的“各种”、“有的……有的……”以及“分辨”可知,原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也就是说两个“有的”为矛盾对立的双方。
由此可推断出:“空穴来风”的意思与“无中生有”相反。
言语理解与表达答题技巧汇总
言语理解与表达答题技巧汇总在各类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考查我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还考验我们的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掌握有效的答题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在考试中更加游刃有余,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汇总一些实用的言语理解与表达答题技巧。
一、片段阅读(一)主旨概括题主旨概括题要求我们找出文段的核心思想。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可以先快速浏览文段,找到文段的主题词。
主题词往往会在文段中多次出现,是理解文段主旨的关键。
然后,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常见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结构。
如果文段开头提出观点,中间进行论证,那么结尾往往会再次总结观点;如果文段开头进行铺垫,中间列举事例,那么结尾可能会得出结论。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医疗服务、家庭生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机器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就业岗位的减少、数据安全的隐患等。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在说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好处和问题。
(二)细节理解题细节理解题需要我们仔细对比选项和原文,注意一些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错误。
在阅读选项时,可以先标记出关键词,然后有针对性地在原文中寻找对应内容。
比如:原文说“这种新型材料的硬度比传统材料高30%”,选项说“这种新型材料的硬度是传统材料的 13 倍”,这就是正确的表述;但如果选项说“这种新型材料的硬度是传统材料的 3 倍”,那就是错误的。
(三)意图判断题意图判断题要在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揣摩作者的意图。
如果文段只是提出问题,那么选项中能够解决问题的对策往往是正确答案;如果文段已经有了对策,那么我们只需对对策进行概括和总结。
举个例子:“当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作者的意图可能就是希望能够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交通拥堵,比如优化交通规划、发展公共交通等。
行测言语理解知识点:如何快解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是国考必考的一种题型,每年考查15道题左右的样子,占比并不小。
并且随着公务员考试愈发成熟,片段阅读的题干也越来越长,并且表述也更加晦涩。
因此,想要在短时间内选出正确答案,必须要借助一些“技巧”。
这里中公教育为各位考生们介绍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主题词筛选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找到文段的主题词,再结合选项,如果选项中没有出现文段的主题词,那么这个选项就可以排除掉了,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看。
例题1:“真实”是指事实、真理,它可以用于客观事物:自然、社会、个人;它的反面是虚假,是不真。
“真诚”也是“真”,但是指主观意识领域里的真,它仅涉及人,而且是主体的个人,它强调的是向内反省,要求的是忠实于自己,是不欺己、不欺心,这就好像内心有一个法官在检查所有的意识和念头,看它们是真的发自内心,还是一些浮在表层的托辞和借口。
彻底的真诚要求一个人能鉴别和杜绝一切有意无意哄骗自己的念头,在行为上就反映为:言其真心所欲言,行其真心所欲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真实”与“真诚”的区别B.“真诚”的本质含义及外部表现C.“真诚”行为属于主观表现因而难以鉴别D.如何使“真实”与“真诚”实现内在统【中公解析】这道题,第一句话通过讲“真实”引出“真诚”这个话题,所以题干的主题词是“真诚”,而不是“真实”和“真诚”,选项围绕“真诚”展开的只有B、C两个选项,C选项:“真诚”行为属于主观表现因而难以鉴别,题干当中并没有提及“主观表现”和“难以鉴别”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C选项排除,那么答案只有选B。
例题2: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之所以始终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就在于中华文化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时,善于吸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相关因子,作为改善自身文化机制,培养文化能力的有机元素。
这就是为什么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相继消亡,而中华文化却历数千年经久不衰并不断开创新继而创造新的文明奇迹的奥秘所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只有不断改善自身文化机制才能经久不衰B.中华文化始终保持强劲生命力的关键C.古巴比伦文化的消失源于缺乏鲜明的民族特征D.中华民族善于吸收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文化通过阅读文段不难发现这道题的主题词是“中华文化”。
言语理解答题技巧——再论片段阅读“意在说明”
再论片段阅读“意在说明”——介于“主旨”和“意图”之间“这段话意在说明”属于片段阅读意图推断题的常见提问方式之一。
意图推断题的特点是原文中没有直接阐述作者的目的、意图等,需要考生结合文段内容推断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如果片段阅读出现这种提问方式,考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然而,用这种方式理解,过于绝对,真实的“意在说明”更偏向于主旨概括,我们不能再用一味地找“言外之意”的方式做题,下面我将用今年413联考试题举例说明。
【例1】“真实”是指事实、真理,它可以用于客观事物:自然、社会、个人;它的反面是虚假,是不真。
“真诚”也是“真”,但是指主观意识领域里的真,它仅涉及人,而且是主体的个人,它强调的是向内反省,要求的是忠实于自己,是不欺己、不欺心,这就好像内心有一个法官在检查所有的意识和念头,看它们是真的发自内心,还是一些浮在表面的托辞和借口。
彻底的真诚要求一个人能鉴别和杜绝一切有意无意哄骗自己的念头,在行为上就反映为:言其真心所欲言,行其真心所欲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真实”与“真诚”的区别B. “真诚”的本质含义及外部表现C. “真诚”行为属于主观表现因而难以鉴别D. 如何使“真实”与“真诚”实现内在统一分析:文段先通过“真实”引出“真诚”,然后讲述何为“真诚”,最后一句则指出“真诚”在行为上的表现。
B项准确地概括了文段的表述目的,表述正确。
A项,文段主要是为了讲述“真诚”,而非两者区别;C、D两项,文中未曾提及,也不能推出。
本题正确选项为B。
我们再来看下B选项:“真诚”的本质含义及外部表现。
很明显,B项是对文段的主旨概括,如果把提问改成“这段文字的主旨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恐怕更合适吧。
【例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达到自身获利的目的,必须首先生产或提供对他人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企业置他人利益不顾,采取欺骗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的交换,不仅不被社会容忍,而且要受到法律惩罚。
2013年行测言语指导:片段阅读的解题技巧.doc
片段阅读是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一个题型,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
片段阅读考查的形式是先给出一段文字,然后根据这段文字提出一个问题。
对于这种题型,专家指出,我们必须掌握一下几点答题技巧。
第一、带着问题阅读片段。
在做片段阅读时,我们不要急于阅读片段,先看一下片段后面的问题与选项,然后带着问题去看片段,这样可以使我们阅读片段时有一定的目的性,不会盲目的去花费时间阅读材料,从而可以提高做题速度,节约我们的答题时间。
例题:19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导致制蜡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使得照明成为了普通老百姓的现实。
在19世纪的早期和中期,人类发现了利用碱和硫酸提炼动物脂的工艺,其产品硬脂比没有提炼的动物硬脂更加坚硬,燃烧时间也更长。
这一发明创造意味着人类可以生产出点燃时无太多烟尘和太臭气体的脂蜡。
下列关于19世纪人类发明了硬脂产品以后的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蜡燃烧时没有太多烟尘B.蜡燃烧时散发出香味C.蜡没有达到普通使用D.蜡燃烧时间不长【答案】A。
解析:我们先不急于看文章,我们来分析一下题目和选项,通过题目和选项我们大体可以预测到片段是关于人类发明了硬脂产品以后有关蜡的说明,侧重于蜡燃烧时的情况。
此时我们再到原文中寻找答案。
短文开头中“使得照明成为了普通老百姓的现实”说明蜡已经开始普遍使用,所以,去除选项C。
第二句话中“燃烧时间也更长”可以将选项D排除。
而末尾中“这一发明创造意味着人类可以生产出点燃时无太多烟尘和太臭气体的脂蜡”可以直接选出A为正确答案,并否定选项B。
第二、把握文中的关键性的词。
当片段阅读是由多个句子组成时,要特别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句子之间所使用的连词,例如:然而、但是、可是、所以、因此……,这些词对于抓住片段文字的主旨意义具有重要作用,往往能帮助我们解题。
例题:一件可能使人感到吃惊的事实是,目前不但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而且同世界上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粮食增长速度也是较快的,甚至其他商品价格的增长速度也比不上粮食的增长速度。
行测密招: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答题技巧
行测密招:语言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答题技巧――2-1-3 分步解题法不论是中央国家机关公事员考试仍是地方省市公事员考试,都对考生的反响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表此刻试卷中就是题量大、时间短,要求每道题目的均匀作答时间仅在40~ 50 秒之间。
这类状况下就要求考生在办理语言理解与表达的文段时牢记必定要依据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解答,不然便可能造成误选或浪费时间。
一般一道题目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原文) ――1请问×××××××××××××××××××××××?( 问题 ) ――2A. ×××B. ×××C.×××D.×××――3【纠错】好多考生都会按次序阅读,即先看原文的内容,而后阅读一下问题,最后看完选项再回到原文中进行找寻、对照,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点睛】科学有效的阅读次序应当是 2-1-3 分步解题。
在时间有限,效率重点的前提下考生应当第一从“问题”下手,依据发问的方式确立考察题型与考察重点,以后有的放矢地阅读原文,在阅读过程中存心识地找寻发问的有关答案和语句所在,最后查察选项并进行对照,选择程度地符合原文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言语理解类题型解题技巧讲义
言语理解类题型解题技巧讲义第一大类:片段阅读第一章:主旨概况、意图推断题第一节:根据提问方式判断题型主旨理解题是阅读理解最重要的题型,其包括查找概括和意图推断两种类型。
查找概括主旨题主要是如下典型提问:“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的是……”;“这段文字的主旨(议题、话题、关键词、核心意思)是……”;“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一般情况下,查找概括主旨题的解原则是选择言内之意,去查找或概括,不要引申。
意图推断主旨题主要有如下典型提问:“意在说明(阐明、强调)……”;“想表达的是……”;“意图是……”。
一般情况下,意图推断主旨题的解题原则是选择言外之意,在查找或概括主旨的基础上要适当引申。
第二节:找主旨句(一)通过行为脉络找主旨句1.分—总的段落有两种:一是作者先列举现象、解释原因、引用别的论断、铺垫背景,之后总结一个观点或是作出评价,在这种段落中,作者强调的后边总结得出的观点或是作出的评价;二是文段先提出问题,最后是谈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这种段落中,作者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对策。
2.总-分-总的段落有两种:一是先提出观点,再论证观点,最后又重申评价观点,在这种段落中,主旨是最后对观点的重申评价;二是文段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主旨是解决问题。
3.分-总-分的段落先是列举例子、解释原因、引用其他言论之后作者得出一个观点,之后作者再对得出的观点进行论证。
在这种段落中,查找概括的主旨是中间作者得出的观点,意图推断的主旨要在中间得出观点的基础上合理引申4.分—分结构的特点是文段前后是语意并列的关系,那么前后的语意在这个段落中地位是相同的,在这样的文段中,主旨需要概括兼顾前后语意,不可片面。
5.总结关系是把前述材料分析研究,或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做出有策略性或者概括性的结论。
表示总结关系的常见标志词主要有“因此、所以、于是、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可见、看来”等。
行测言语理解技巧:片段阅读选项分析
⾏测⾔语理解技巧:⽚段阅读选项分析 掌握⽅法做事永远都是事半功倍,国考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测⾔语理解技巧:⽚段阅读选项分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测⾔语理解技巧:⽚段阅读选项分析 公务员考试⾏测中,阅读理解能⼒⾮常重要,决定了我们题⽬是否理解准确,能够将符合要求的答案选出来。
但从反馈的数据来看,⼤部分考⽣刷了很多题⽬,阅读速度上去了,但是对于⼀些细节性的问题,还是会经常出错,掉⼊命题⼈设置的陷阱,今天就通过⽚段阅读中主旨观点题这种题型,来和⼤家分析⼀下考官设置的迷惑选项有什么特点。
⼀、迷惑选项偏离⽂段重点 科学的⽬标是探寻⾃然界的规律,试错是探索的重要途径之⼀。
在科学探索的历程中,有着许多为⼈熟知或不为⼈熟知的试错细节,例如如果没有爱因斯坦为反对量⼦⼒学⽽抛出“EPR 佯谬”,⼈们不会接⼆连三地进⾏试验,进⽽揭开量⼦纠缠的⾯纱,开辟量⼦⼒学研究的新领域。
⾯对未知的世界,我们不可能总是迈出正确的脚步。
发现并剔除⼀种错误的可能,就是离真理更进⼀步。
从这个⾓度看,⼈类探索未知的历程也是踩着错误向上攀登的历程。
这段⽂字意在说明: A.过于迷信理论权威会阻碍科学的进步 B.科学研究中的错误对科学研究具有价值 C.科学研究是纠正错误,趋近真理的过程 D.⼈类探索⾃然界的历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 【答案】B。
⽂段⾸句即点明主旨:试错是科学探索的重要途径之⼀。
后⽂都是对此的阐述。
通过爱因斯坦反对量⼦⼒学从⽽促使⼈们不断试验,进⽽促进了量⼦⼒学的研究的例⼦,指出错误是⼈类探索未知的阶梯,错误对科学研究具有价值。
B 项与此表述⼀致,为正确答案。
C 项的迷惑性⽐较⼤,科研探索不可能每⼀步都正确,但也不意味着每⼀步都错误,故说“科学研究是纠正错误……的过程”有⽋妥当,且更多强调科学研究是怎样的过程,偏离⽂段的重点。
⽂段重在强调的是错误对科学研究的价值,B项对主旨的概括更准确。
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解题技巧
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解题技巧2第一、注意高频词语依常理可知,反复可以表强调,故短文中反复提到的词语一般都是文段的中心词,是文段主要强调的对象。
而确定对象是快速找出答案的第一步。
例题:美元的贬值只是个相对概念:美元的贬值,就是其他的货币升值,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人民币的升值。
未来即使美元出现贬值,但对人民币资产却不会出现缩水。
相反,中国的外汇储备、基础货币、银行流动性可能以超过人们的想象而增加,并重复2002-2007年的结果,当然,“中国制造”也将把日本和德国的一些高端制造彻底拿下,就象2002年以来,“中国制造”在全球扩张一样。
这段文字着重强调的是()。
A.美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B.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造”的影响C.“中国制造”的前景D.人民币资产的前景解析:文段中反复提到“贬值”一词,可见“贬值”极有可能是文段主要强调的对象,可初步确定答案为A.第二、注意模糊词语这里所谓的模糊词语指的是表不明确指代的指示代词,如,某。
一般在片段阅读中原文出现某人、某事、某物、某地时,描述的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作者要强调的却是普遍现象。
据此,可以直接排除题支中特指个别现象的选项。
例:某公司的经验充分显示出,成功的行销运作除了有赖专门的行销部门外,还需要有优异的产品,精密的现场调研,更少不了专业的业务部门、公关部门、擅长分析的财务部门以及物流后勤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支持。
如果行销部门独强而其他部门弱,或是行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合,或是公司各部门已无法有效地整合,都会使行销运作无法顺利有效进行,难以发挥应有的强大威力。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该公司各个部门所有的整合是其成功的关键B.各部门团结合作是该公司取得成功重要经验C.成功的行销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D.行销部门只有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极好地发挥作用解析:文段中“某公司”为模糊指代的个别现象,作者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该个别公司的经验来阐述一个普遍的道理。
片段阅读的技巧
片段阅读的技巧片段阅读包括主旨类、复述类、态度类等八种题型,都是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的重要内容,难度也在逐渐加大。
在解这类题目时,考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从关键句和关联词这两个方面入手解题。
平时考生应要加强对此类型题目的训练,避免失分。
下面总结了片段阅读题解题技巧。
1.理解语意作为一段话来说,都是句与句的结合,肯定存在一定的逻辑性。
看到一段文字之后首先应该做的是从整体上来分析这段话的结构,从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来把握文段的主要意思,从而迅速对语段本身有清晰正确的认识。
例题:我们的一些科普文章常常激不起公众的兴趣,原因之一便是枯燥。
要把科普文章写得“郁郁乎文哉”,就需要作家的笔。
科学的飞速发展,为文学写作提供了一座富矿。
相信有眼光的文学家一旦领略科学题材的广阔富饶,便会陶醉在它的无限风光中乐而忘返。
这段文字谈论的是A.科普文章对作家的依赖。
B.科学和文学互相依赖的关系。
C.科学和文学互相激励作用。
D.科学发展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题干的前两句强调了科普文章与作家文笔的关系。
第三句强调科学对文学的促进作用,第四句进一步强调文学家由此产生了对科学题材的喜爱。
题干并没有提到文学对科学的作用,所以应该排除B,综合考虑,应该选D。
2.抓关键所谓的关键,是指语段中的关键词以及由这些关键词所引导的关键句。
在材料中,有一些词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他们往往会引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我们称之为关键词。
这样的词语往往有很明显的提示作用,如:重要的是、根本原因是等提纲挈领的词语。
此外,抓关键词还要注意一些转折语,如:因此、所以、但是等。
这些词的后面往往是作者真正要强调的观点。
同样,在文段,还有一些句子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比如首尾句、启承句、引用句和发表议论的句子。
这些句子大都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或文段的中心思想。
例如:商业设计也许越来越被赋予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价值,但它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把产品的特质用艺术的方式展现给顾客。
如果一项商业设计不能让人联想到产品并对之产生好感,即使它再精美、再具创意,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设计。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片段阅读答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片段阅读答题技巧人事考试教育网2011-2-27 13:33【大中小】【我要纠错】密招抗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片段阅读答题技巧—— 2-1-3分步解题法无论是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省市公务员考试,都对考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体现在试卷中就是题量大、时间短,要求每道题目的平均作答时间仅在40~50秒之间。
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考生在处理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文段时切记一定要按照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解答,否则就可能造成误选或浪费时间。
一般一道题目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原文)——1请问×××××××××××××××××××××××?(问题)——2A.×××B. ×××C. ×××D. ×××——3【纠错】很多考生都会按顺序阅读,即先看原文的内容,然后阅读一下问题,最后看完选项再回到原文中进行寻找、对比,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点睛】科学有效的阅读顺序应该是2-1-3分步解题。
在时间有限,效率关键的前提下考生应该首先从“问题”入手,根据提问的方式确定考查题型与考查要点,之后有的放矢地阅读原文,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提问的相关答案和语句所在,最后查看选项并进行对比,选择最大程度地吻合原文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速解片段阅读题技巧方法
速解片段阅读题技巧方法下面是本人整理的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速解片段阅读题技巧方法,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公务员行测考试有所帮助。
主题词巧解片段阅读方法:一、把握重点句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某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大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埋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二、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出来,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三、通过关键词句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大家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四、注意表达方式给大家的指引大家要看一看这段话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所周知,一道标准的片断阅读试题可分为三部分,即1正文,2问题,3选项。
那么,按照一般的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方式,我们会习惯性地按照“1-2-3”这样一种顺序,而这样一种阅读方式也符合国人的正常阅读习惯。
可这恰恰陷入了一种误区。
公务员考试的特殊性质已决定了试题的“非常规”性,大纲中对应考者“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已有清晰的阐述,即“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这种要求在一般性的常规考试中体现得不太明显。
可以说“迅速”二字道破天机,非常规的考察目的和考察方式就需要我们用非常规的手段来应对和破解,那么“2-1-3”模式正是我们针对公务员考试言语题的特性提出的一种特殊的解题方式。
它的内涵即先看问题部分,在头脑中快速反应出题的考察点(是归纳主旨还是细节的判断等),然后根据考察点回到语段中阅读理解寻找答案,从而达到兵贵神速,避免迂回。
以04年B类第24题为例:尽管国际上对此存在很多争议,意大利文化部门还是决定用蒸馏水清洗米开朗基罗的旷世杰作——《大卫》雕像。
这项工程的目的之一是除去这座高达4.5米的雕像上的尘土和油污。
佛罗伦萨博物馆的负责人说:“这项工程并不是为了让雕像变得更好看。
”意大利文化部长已经排除了干洗的可能性。
“国际上对此存在很多争议”的“此”指的是()。
A.《大卫》雕像是米开朗基罗的旷世杰作B. 这项工程是为了让雕像变得更好看C. 决定用蒸馏水清洗《大卫》雕像D. 要除去这座高达4.5米的雕像上的尘土和油污如果考生答此题时,以“1-2-3”模式来进行阅读分析,就会浪费时间。
因为和答案相关的关键信息只为语段的第一句(48字),从头到尾阅读完全段(133字)再看问题(20字),势必还要回到语段中的第一句话(48字)寻求答案,这样一来,来回迂回的阅读量是133+20+48,共191字。
以“2-1-3”模式解题则不同,先看问题(20字)后,马上反应出这是道“代词指代”类题,那么迅速在文中找到代词的位置,进行阅读分析第一句(48字)后,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
那么运用这样一种模式,我们的阅读量是20+48,共68字。
当然,这一模式的优势绝不是68字比191字这种单纯的数量比较就能道明,但“言语理解与表达”确实应成为公务员考试中考生应拿分的部分,而且是“迅速”拿分的部分。
“2-1-3”模式是我们在应对言语理解类试题时必备的招式。
攻克片断阅读的四种实用技巧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片段阅读题型中,每道题包含一段话或者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
题目的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应试者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相符合。
专家分析认为在解答阅读片段的过程中,应试者应充分运用自己的言语知识和经验,根据有关材料的语法、语义及修辞所提供的线索进行一定的分析、综合与推理。
因此,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片段过程中,掌握关键词语、关键句子,以提高对材料的概括能力,把握材料作者的写作动机。
攻克片段阅读的四种实用技巧:技巧一,从整体上把握片段的内容。
要把片段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不能只找问题对应的内容,只有对整段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把握住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出题的角度和目的,才能找出正确的答案。
技巧二,找到关键语句。
关键语句是指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在意义或结构上起衔接、照应作用。
拿到题目后,除了需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所给材料的意义以外,还要找出关键句子,进而概括出材料的主题或主要内容。
关键语句通常是指以下几种语句: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影响的语句;内涵比较丰富的语句;材料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技巧三,阅读要迅速、准确。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时间非常紧,对于片段阅读来说要一分钟做完一道题,因此要在平时训练快速阅读的技巧,做到既快又准。
技巧四,使用排除法。
在确定正确选项时,即便某项的观点或内容是正确的,但与短文的陈述无关或不是短文主要内容的,也应排除。
只有这样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言语理解与表达复习技巧在行政考试五个部分中,言语理解与表达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不仅所占比重比较大,而且考察考生的能力更是多方面的,因此得分也比较难。
所以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就至关重要。
要打胜仗必须充分了解对手的实力。
同样的道理,要想在公务员考试中名列前茅,取得高分,就要对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针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大家首先要了解其考察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作为国家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语言文字层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两大层面:一、语言文字层面的基础知识语言文字层面的基础知识是对应试者关于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考察。
包括对字、词、短语及句子理解的正确性、表达的准确性、语法的规范性、行文的流畅性等方面。
这部分试题对于应试者的考察比较简单,主要都集中在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上。
因此应试者应该注重平时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积累及复习,包括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否合理,语法表达是否规范、句子表达是否歧义、成语理解是否正确、常见错别字书写是否正确等多方面。
应试者只有打下了坚实良好的基础,才能在考试中百战不殆。
二、语言文字的具体应用能力语言文字的具体应用能力是对应试者关于语言文字具体应用能力的考察。
包括对短语、长句、段落及篇章理解的正确性、特定引申含义的理解、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主旨主题的总结归纳、句子段落的逻辑推理等方面。
这部分试题对于应试者的考察相对较难,主要体现在对理解、判断、推理、总结、归纳等高级应用能力的考察上。
因此应试者要注意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多培养自己以上几方面的能力,落实到具体习题上不仅仅要选对答案,还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以及考察的是应试者哪方面的应用能力,最后加以总结归纳,久而久之便会养成正确的答题习惯,考试时自然就会轻松上阵。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主要有两大类:1.片断阅读:即给出一个50-200字的段落要求应试者阅读根据该段落进行回答一个问题。
2.篇章阅读:即给出一个300-600字的篇章要求应试者阅读根据该篇章进行回答4-5个问题。
这两种题型的特点就是要求应试者花费一定时间来阅读,因此合理安排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共给应试者120分钟的做答时间,每一部分试题都标出了参考时限,以帮助应试者合理分配时间。
但在试题中有一些是很容易的,短时间内就能正确作答;还有一些是比较难的,需要长时间的推理分析。
因此建议应试者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太久,遇到不会作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待做完了那些容易的题目后,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较难的题目。
否则,应试者可能没有时间去答后面的题目,而这些题目对考生来说可能更容易些。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部分建议大家在考试进行到中途时作答,一般一道题用时40秒左右。
如果超过一分钟,建议大家跳过此题继续下面的问题,待有剩余时间再回来作答。
应试者在复习言语理解与表达时要紧紧围绕真题进行,不仅仅要选对答案,还要知道为什么选,道理在哪,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出题人的出题脉络。
另外还要比较另外三个错误的答案,错在哪儿,错误的答案有何特点。
这样围绕真题进行展开,不仅坚实了应试者的基础知识,还扩大了应试者的知识面,锻炼了应试者的综合应用能力。
阅读理解要掌握八大原则从弱原则是指我们在做阅读理解时选项当中有一些话是相对说得比较绝对的,有一些话是相对说得比较婉转的。
那么我们应该偏向选择那些说的婉转的,而排除那些说得过于绝对的话。
据对话的语言它的特点就是含有了一些确定化的词,这样的词主要有:必然、一定、肯定、全同、等同、相等、根本、最等。
当我们在选项中看到了这些词我们就一定要注意,看看原文当中是否真得有如此绝对的描述。
而相对来说一些次就把一句话弱化了,比如:也许、可能、大概、差不多等等。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一旦一个词用引号标注了,在一定程度上,这个词的词义就泛化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句话的绝对性。
2、无偏反混无偏反混是命题人在确立错误选项时常用的一种原则,理解好这一原则对我们快速排除错误选享有很好的帮助。
无:就是指材料中没有的内容。
有些选项,说得很有道理,似乎也和给定文字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其中有一些概念或内容是材料中没有给出的,这样的选项是要排除的。
偏:是指那些材料中出现过,却故意的把一些细节理解偏了的内容。
反:这样的选项相对比较容易排除,就是材料中说是,而选项中说非的。
混:主要针对材料中出现的概念,故意的把一些概念杂糅在一起或是混淆两个概念的选项也要排除。
3、抓关键词在材料中,有一些词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他们往往会引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像重中之重、重要的是、根本原因、因此、所以、但是等。
这些词的后面大都是作者的主要观点。
4、抓关键句同样,在文章和段落中,还有一些句子也是要引起我们关注的。
比如首尾句、启承句、感叹句、引用句和发表议论的句子。
这些句子大都表达了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
5、不定性原则我们要把握,一些选项是要仔细推敲的。
“作者认为什么什么是正确的”形似这样的选项多数都是错误的选项,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轻易的给作者的观点定性。
6、推论慎选还有一些选项,也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开的,像是“因此,我们不得不……”、“所以,我们一定要……”、“我们应该……”这些选项一般看起来很有道理,也有让我们不得不去选择他们的蛊惑性,但我们一定要分清,这些推论,是谁的推论。
如果是作者在材料中就已经表明了的,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它就算命题人的推论,是要排除的错误选项。
7、确定语境有的时候,材料讨论的范围是比较明确的,而有时,一些选项故意的夸大了材料所讨论内容的范围。
比如材料中只是说中国的一些现象,而选项给出的是世界环境都怎样怎样,这样的选项就值得商榷了。
一般我们可以确定,超出语境范围的选项不选。
8、责任原则最后一条,简单得说,就是命题人他对正确答案一定是高度负责的,反过来说,命题人对错误答案是不负责任的,换句话说,正确答案是更经得起推敲的。
所有有些时候我们用带入法,把选项带到材料当中,推敲一些,一些看似迷惑性很强的选项也就可以排除了。
攻克公务员行测片断阅读四种实用技巧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片段阅读题型中,每道题包含一段话或者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
题目的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应试者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相符合。
金路公务员专家分析认为在解答阅读片段的过程中,应试者应充分运用自己的言语知识和经验,根据有关材料的语法、语义及修辞所提供的线索进行一定的分析、综合与推理。
因此,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片段过程中,掌握关键词语、关键句子,以提高对材料的概括能力,把握材料作者的写作动机。
攻克片段阅读的四种实用技巧:技巧一,从整体上把握片段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