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星官与现代星座解析

合集下载

中国的二十八星宿与西方的十二星座,究竟谁高谁低?

中国的二十八星宿与西方的十二星座,究竟谁高谁低?

中国的二十八星宿与西方的十二星座,究竟谁高谁低?无论是在古代西方还是中国,都有一些敢于和先于普通人在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时代,凭借其超人的智慧去探索未知宇宙的人,我们通常成这些人为哲学家。

例如中国春秋时期的老子还有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

他们探索宇宙的方式是奇特的,也是简单的,方法只有一条,用《周易》中的语言一言以蔽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取法于地”,笔者再加一句:“用则优先于人”。

就拿对宇宙星球的观察来说,古希腊人的方式与中国人的方式是很类似的。

中国的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围绕地球”的周天星系,总结出周天二十八星宿。

当然,在古人心目中,大地是核心,假定大地是宇宙的核心,那么,所有恒星和行星都是运动的,这也符合相对论的观点。

并且根据周天星系总结出宇宙魔方,千古奇图——河图!将这些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群,每个星群都有若干恒星组成,每一组星都像住在一起一样,就命名为“宿”,所以,这二十八组星群就叫做周天二十八星宿!按照河图中蕴含的阴阳五行力量分布,又将这二十八组星宿分成四个集团,东南西北四方集团,分别命名为: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大家一定要清楚,这些星不是古人编纂出来的,是确实存在的,是我们老祖宗为这些星组进行的命名!可是,现在每当一提到我们老祖宗对周天星系的命名,人们就会感觉出一丝神秘气息,要么觉得不准确,要么就感觉是用来占卜的迷信!这就让人很不理解了!难道古希腊人周天星系的观察和命名就不迷信了吗?现代年轻人每天讲的十二星座又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十二星座不就是我们老祖宗说的周天二十八星宿吗?二千多年前希腊的天文学家们,他们也是每晚遥望烟波浩渺的太空,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区段,划分出十二宫,并将他们观察到的恒星进行命名为: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

中国古代的星官与现代星座

中国古代的星官与现代星座

中国古代的星官与现代星座中国古代的星官与现代星座古人们为了认识星星、研究天体,很早便人为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区域,中国称之为星官,西方唤之为星座。

中国古代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最早的完整文字记录见诸于《史记·天官书》中。

三垣者,北天极附近的三个区域: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垣的分划并不太严格明确,紫微垣大致包括小熊座、天龙座、鹿豹座、仙王座、仙后座、大熊座、牧夫座、猎犬座、御夫座等。

太微垣则相当于以下几个星座的区域:狮子座、后发座、室女座、猎犬座、大熊座、小狮座等。

天市垣则相对更近夏秋的银河区域,即包括了蛇夫座、巨蛇座、盾牌座、天鹰座、武仙座、北冕座等等。

二十八宿分成四大星区,称作四象,以动物命名之: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七宿。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宿。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等七宿。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等七宿。

二十八宿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汉代天文学家曾形容为:“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踞于右,朱雀奋飞于前,灵龟圈首于后”。

实际上这描述了我国中原地区初春季节黄昏不久后的天象。

二十八宿中最大的为井宿,赤经跨度约有33度左右,而最小的觜宿和鬼宿,仅只2—4度。

我国的恒星命名系统大约形成于公元270年,三国时代吴国太史令陈卓编成了一本包含283个星官、共1464颗恒星的星表。

其中很多都是以封建皇朝帝王将相的官名来命名的。

西方的星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巴比伦人。

到公元二世纪时,古希腊的天文学家大体上已把北天区域的星座确定了下来,而南天区域的星座的确定则是在环球航行成功之后、十七世纪的事了。

1603年,根据德国天文学巴耶(J·Bayer)的建议,恒星命名按星座分区,即在每个星座内根据亮度顺序,以希腊字母表示之。

但是希腊字母仅只24个,星座中的恒星一般远不止24颗,如大熊星座内肉眼可见的恒星有125颗之多。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英国的弗兰斯提德(J·Flamsceed)于1712年发表了一个星表,其中的恒星都按星座中的赤经次序编号,因此,目前除星座中24颗亮星已有希腊字母表示之外,都以星表中的号数加上星座名命名的,如天鹅座61星、大熊座81星等等。

中国古代星官介绍

中国古代星官介绍

中国古代星官介绍群星聚华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发长长期雄居世界首位,很多成就今天仍倍受瞩目.其中,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及成果,可以说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体系严谨、细致,令人叹为观止.时至今日,很多古天文学中的称谓依然令人神往,由于其可能略显文言化,所以大多数可说是蒙有神秘的面纱,这份”神秘”,常常会激起人们的好奇心,于是,一些游戏、动漫就借助人们这样的心理,在谜题、器物、情节等方面引用中国古天文学的一些词汇,营造出良好的气氛,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现在就在这里,对其中一些比较集中的词汇进行简单的解释,希望能对大家的进一步了解有些微薄之助。

很多游戏中曾有过类似于召唤术的魔法设定,其中,对于“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的召唤技颇多,例如《风色幻想》还有现金的中多网游。

其实“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灵兽合称为“四象”、“四灵”或“四陆”。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区划分使用的是“星官”系统,这里的“星官”类似于西方的“星座”。

中国古代“星官”系统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以及其他星官,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史记·天官书》中,其中“二十八宿”又分为四大星区,分别用动物命名,即是上面所说的“四象”了。

可以说,“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就是四个大规模的“星座”。

说到“三垣二十八宿”及中国古天文学的一些关键词,“曜”、“垣”、“宿”是一定不可遗漏的,就让我们来粗略了解一下它们的含义:曜“曜”,本义为日光,后称日、月、星为“曜”,可理解为明亮的天体。

“曜”这个字在很多动漫、游戏中曾有涉及,其中《幽城幻剑录》的“天轨仪刻”场景中就有如下解释:“日曜”也者,又名“太阳”,乃“罗?T”对星,掌明界诸光阳气,为七曜之首。

“月曜”也者,又名“太阴”,乃“计都”对星,掌明界诸幽阴气,为日曜伴宿。

“水曜”也者,又名“辰星”,黄道五曜之一,掌明界诸水凛冽之气。

“金曜”也者,又名“太白”,黄道五曜之一,掌明界刚厉破杀之气。

夏季星座与中国星官

夏季星座与中国星官

夏季星座与中国星官作者:***来源:《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4年第06期夏季星空最壮观的景象是银河。

为什么夏季的银河看起来像一条乳白色的光带,从南到北横跨夜空呢?原来,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坐落在银河中(左图),由于我们跟随地球运动,春夏秋冬所能看到的银河方向不同,所以感觉银河也如星座一样,在天空中运动。

而夏季我们是从侧面看向银河系中心,所以银河看起来就像一条带子横跨天空。

夏季星空,就是夏季天黑后一两个小时,我们面朝南方天空看到的星星(下图)。

银河两岸的牛郎星、织女星和银河中的“天津四”组成了夏季大三角。

这三颗星(都是一等亮星)所在的三个星座分别是天鹰座、天琴座和天鹅座,它们也是夏季最著名的星座。

夏季银河南端还有一个天蝎座,也是含有一等亮星(心宿二)的著名星座。

要找夏季大三角,最好先找织女星,在北方中纬度地区,织女星在夏季天黑以后基本上在头顶附近,它的两个直角方向就可以看到两颗很亮的星:直角边短边方向那颗星是天津四,直角边长边方向那颗星就是牛郎星(在比较暗的夜空下,还可以看到牛郎星前后还有2 颗小星,中国民间叫扁担星,是神话中说的牛郎挑着的2个孩子)。

观察夏季星座,初学者最好能把夏季主要星座与星座里的亮星对应起来。

例如:·天鹰座第一亮星,天鹰座α(中文名河鼓二,俗称牛郎星、牵牛星),是一等亮星,星等0.77,全天亮星排名第12 位;·天琴座第一亮星,天琴座α(中文名织女一,俗称织女星),也是一等亮星,星等0.03,全天亮星排名第5 位;·天鹅座第一亮星,天鹅座α(中文名天津四),也是一等亮星,星等1.25,全天亮星排名19 位;·天蝎座第一亮星,天蝎座α(中文名心宿二,俗称大火星),也是一等亮星,星等0.96,全天亮星排名15位。

住在北方的同学请注意观测天蝎座,因为这个星座比较偏南,在北京的同学只有在六七月份的南方地平线附近可以找到天蝎座。

这个季节银河、夏季大三角(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以及南斗六星(人马座)和武仙座等也都是很好看的星座。

古代星象术语

古代星象术语

古代星象术语
1. 星官:古代天文学家根据观察到的星球分布和运动,将它们
划分为不同的星官,用于行星的命名和预测。

2. 天干地支:古代年份、干支纪年法的组合,其中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和癸,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 二十八宿:中国古代将天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称为宿,
通过察觉宿旋转,预测吉凶和岁星的运行。

4. 黄道:由太阳覆盖的轨道,因黄道在太阳上升时在东方升起
而得名,也是十二星座存在的路径。

5. 大明星:古代称为最亮星的星体,如月亮、金星等,被认为
能对人类的命运和运势产生影响。

6. 天文历法:将天文现象与日常生活结合,以预测节气、月相
和星座等时间的科学体系,是古代中国科技和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

中国古代星空区划之星官、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中国古代星空区划之星官、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中国古代星空区划之星官、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中国古代为识星辰和观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几个一组,每组合定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

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

在众多的星官中,有31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

在唐代,三垣二十八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星空划分体系,类似现代天文学中的星座。

星空区划星官中国古代的星空区划历史悠久,在方法上也自成一体,早在殷周之际就有了将赤道附近的恒星划分为二十八宿的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还有较为详细的对亮星的分群和命名,但当时列国割据,各成一体。

到西汉时,才趋向统一,并形成较完整的系统。

《史记·天官书》就反映了当时的区划情况。

中国古代划分星空的基本单位"星官",也就是把相邻的恒星组合在一起,构成各种图案,并分别取一个名字,称为星官。

若干小星官又可合成大星官。

后来,星官不仅指星群,同时也指天区。

主要的大星官就是三垣和二十八宿,在唐代《步天歌》中,三垣和二十八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星空区划体系。

三垣指北天极附近的三个较大的天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紫微垣包括天北极周围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座;太微垣包括紫微垣与二十八宿之间的狮子座、后发座、室女座、猎犬座等天区;天市垣包括相应的蛇夫座、巨蛇座、天鹰座、武仙座、北冕座等天区;二十八宿主要位于黄道区域,之间跨度大小不均,且分为四大星区,称为四象。

三垣三垣是北天极及周围三个较大的天空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每垣内含若干星官,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故称之为"垣"。

唐代《开元星经》辑录的《石氏星经》中就有紫微垣和天市垣,说明这两垣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

而太微垣之名则出现较晚,《史记》中虽有此相当的星官,但未命名"太微垣",直到隋唐才正式有"太微垣"之名。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位居北天中央,故又称中官或紫微宫。

中国古代星官介绍

中国古代星官介绍

三垣二十八宿星官古代中国的古天文学之中区分和划分星区的方法自具一格,不同于西方的黄道十二星座的划分方法,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区划分使用的是类似于西方的"星座〞的"星官〞系统,其中最系统的划分方法是将星空中的一千四百六十四颗星分为"二百八十三官〞.中国古代"星官〞系统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以与其他星官.〔如今可查的典籍中关于星官的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史记·天官书》之中〕,"二百八十三官〞中就含"三垣〞、"二十八宿〞等星官.三垣星官三垣指上垣〔太微垣〕,中垣〔紫微垣〕下垣〔天市垣〕."垣〞指星的区域."太微垣〞,位于"北斗〞的南方,包含十颗星.《三家注史记》中有注为:"太微宫垣十星〞."太微垣星官〞包括:太微左垣· 太微右垣· 五帝座· 五诸侯· 谒者· 三公· 九卿内屏· 幸臣· 太子· 从官· 郎将· 虎贲· 常陈郎位· 明堂· 灵台· 少微· 长垣· 三台"紫微垣〞,位于"北斗七星〞的东北方,包含十五颗星,沿东西方向排列. "紫薇垣星官〞包括:北极· 四辅· 天乙·太乙· 紫微左垣· 紫微右垣· 阴德尚书· 女史· 柱史·御女天柱· 某某· 勾陈·六甲· 天皇大帝· 五帝内座· 华盖传舍·内阶· 天厨·八谷天棓· 内厨· 某某· 三师· 三公· 天床· 太尊天牢· 玄戈· 天理· 北斗天枪·辅· 势· 相· 太阳守"天市垣〞,位于"房宿〞和"心宿〞的东北方,包含二十二颗星."天市垣星官〞包括:市楼· 车肆· 宗· 宗正· 宗人· 帛度· 帝座·天市左垣屠肆· 帝座· 候· 宦者· 列肆· 女床· 贯索·天市右垣七公· 天纪· 斗· 斛四象星官四象星官即二十八宿星官,又称"二十八舍〞.再将"二十八宿〞分为四大星区,分别用"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灵兽命名,即是所说的"四象〞又称为"四灵〞或"四陆〞.可以理解为,"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是四个大规模的"星座〞.对于"四象〞《史记·天官书》中解释为:"东宫苍龙……南宫朱鸟……西宫……参为白虎……北宫玄武……〞,〔苍龙即青龙,朱鸟即朱雀〕.星官-青龙星官-朱雀"青龙〞涵: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朱雀〞涵:井、鬼、柳、星、X、翼、轸七宿;"白虎〞涵:奎、娄、胃、觜、毕、昴、参七宿;"玄武〞涵: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星官-白虎《史记·天官书》中就有:"二十八舍住十二州〞,是将天文与地理相联系了."二十八宿〞均分布在黄道和赤道带上,日、月的相对运动会划过这二十八个"星官〞.二十八宿分成四组,并与东、南、西、北四宫与用动物命名的四象相配,而每宿又以宿名以与按照木、金、土、日、月、火、水的顺序与一动物相配.即:东方青龙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对应动物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星官-玄武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北方玄武斗宿牛宿女宿虚宿危宿室宿壁宿对应动物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西方白虎奎宿娄宿胃宿昴宿毕宿觜宿参宿对应动物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南方朱雀井宿鬼宿柳宿星宿 X宿翼宿轸宿对应动物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 X月鹿翼火蛇轸水蚓编辑本段其他星官除了上面介绍过主要星官,我国古天文中仍有一些比拟著名的"星官〞."天狼〞,大犬座α星,是全天最亮的恒星,光色淡蓝.实际上"天狼〞有一颗伴星,形成一个目视双星系统,不过伴星比拟暗,肉眼无法观测.《史记·天官书》有:"其东有大星曰狼.〞就是指天狼."北落师门〞,南鱼座α星,是秋季南方星空中唯一的亮星."天狗〞,有星七颗,位于罗盘座.《晋书·志第一·天文上》中有"狼一星……北七星曰天狗〞."北极〞,又名"勾陈一〞,小熊座α星.因为它距离北天极只差一度左右,且为较亮星,所以称其为"北极〞.《尔雅·释天》中有:"北极谓之北辰〞,所以"北极〞又称为"北辰〞."北极〞其实也是双星."北斗〞函"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颗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η星.其实确切的说应该是"北斗〞八星,因为"开阳〞星也是双星,但由于"北斗〞自古称七星,今天仍然沿用原来的叫法.唐代诗人X方平的《月夜》中有"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这个的"北斗〞就是指北斗七星,而"南斗〞是指今人马座的"南斗六星〞另外,还有一些亮星、星官.如"南极老人〞、"轩辕十四〞等;而"天河〞、"天江〞、"天船〞、"某某〞,刚好水、船、渡都全了;再,以"亲属关系〞命名的,如"丈人〞、"子〞、"孙〞;以动物命名的,如"狗〞、"鹤〞:还有官衔、身份、器物等等等等.中国古天文的星官系统除了严谨外,用"华丽〞"博大精深〞等词来形容也毫不觉得夸X.了解越多,其魅力亦无穷.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区划分使用的是"星官〞系统,这里的"星官〞类似于西方的"星座〞.中国古代"星官〞系统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以与其他星官,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史记•天官书》中,其中"二十八宿〞又分为四大星区,分别用动物命名,即是上面所说的"四象〞了.可以说,"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就是四个大规模的"星座〞.说到"三垣二十八宿〞与中国古天文学的一些关键词,"曜〞、"垣〞、"宿〞是一定不可遗漏的,就让我们来粗略了解一下它们的含义:曜"曜〞,本义为日光,后称日、月、星为"曜〞,可理解为明亮的天体.关于"曜〞一字,中国自古以来就曾有"五曜〞、"七曜〞、"九曜〞、"十曜〞、"十一曜〞、"二十八正曜〞等之称,下面对其一一作简略说明.五曜提到"五曜〞,就要谈到"五纬〞."五纬〞亦称"五星〞,即太阳系里的水、金、火、木、土〔此处按距离太阳由近与远的顺序排列,下同〕五大行星的合称.中国"五星〞的称法最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四、五百年,这五大行星古称分别为"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后来这些渐渐成为古人对这些行星的最常用的名称.下面分别介绍一下相应的名称来历:水星,古名"辰星〞.是太阳系里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从地球上观测"水星〞时,它一般都出现在太阳的两侧,距太阳的距离总保持在三十度内.这里的"度〞,为中国古代的单位,三十度左右约为一"辰〞,《新唐书•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十二辰〞的说法,所以由运动距离来定"水星〞名为"辰星〞."水星〞用肉眼是比拟难观测到的,因为"水星〞的公转轨道半径最小,是地内行星,一般都是随太阳在天空中划过,太阳的强光盖过了"水星〞,每年只有很少的几天的条件,才可成功用肉眼观测到"水星〞.金星,古名"太白〞.缘于其反射光为明亮的白色,是行星中最亮的一颗.其银白色的亮光最亮时比淡蓝色的"天狼星〞还要耀眼.《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大东》中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这里所说的"启明〞和"长庚〞似乎为两颗不同的星,其实两者实际上都是"金星〞,当其先太阳而出地平线时,就是所谓的"启明〞,而后太阳而出地平线时,就是"长庚〞了."金星〞有厚重的大气层,"金表〞〔如果可以这样叫的话〕温度很高,甚至可以融化一些低熔点的金属.火星,古名"荧惑〞.由于"火星〞外表的土壤与岩石都为红色,所以其反射光为淡淡的火红色,类似于萤光;另外,"火星〞是第一颗地外行星,它与地球的相对运动,使其在地球上自视的运动方向会产生变化,令人迷惑,《后汉书•志第十一•天文中》就有"荧惑逆行〞的记载,所以古人称其为"荧惑〞."火星〞是"类地行星〞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最近,"火星〞曾达到距离地球相当近的距离,给对其的观测提供了良机.木星,古名"岁星〞.因其在黄道带里每年经过一个"星次〞〔即岁行一"次〞〕而得名.我国古代天文观测认为"木星〞的运行周期是十二年,如果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局部,每个局部称为"次〞,那么"木星〞每年经过一个"次〞,即上面所谓的"岁行一‘次’〞.这里的"十二次〞分别为:星纪、玄枵、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汉代以后开展形成的"干支纪年法〞,其实就源于之前的"岁星纪年法〞."木星〞为目前的太阳系里最大的行星,其"木星大红斑〞曾经是天文界一项著名的谜题.土星,古名"镇星〞."土星〞古人测其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平均每年行经"二十八宿〞之一,好似轮流驻扎于"二十八宿〞,即称"岁镇一宿〞,所以称"土星〞为"镇星〞.另外,也称"土星〞为"填星〞,其中"填〞同"镇〞,应为通假字."土星〞最初令人惊异的,就是它的"环〞,从地球上观测,似乎长了两个"耳朵〞一样.《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以将"五行〞分别与着五颗星相配,即为沿用至今的水、金、火、木、土的名字.因为这五大行星在天空中均衡向划过,类似于纬线,所以古合称"五纬〞."五纬〞、"五星〞也就称作"五曜〞.七曜"七曜〞,古代也称"七政〞.是我国古代对"太阳〞、"太阴〞、"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即日、月、水、金、火、木、土七大天体的合称.同时,由于上面曾经说到的原因,"七政〞又称"七纬〞.其实,古人根据观测认为同时在天空中运动且不同于其它恒星,于是将太阳、月亮同五大行星相提并论,称"七曜〞、"七政〞、"七纬〞,是古人错把太阳、月亮也当成了行星;从今天的天文体系来看,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恒星天体,众行星围绕其作公转运动,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与其它行星的卫星的地位一样,可以这么说,太阳的等级高于水、金、火、木、土五星,而月亮如此低于这五行星."七曜〞,在古代所使用此合称,也比拟广泛,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大猎赋并序》中就有写道:"文章森乎七曜兮,制作参乎两仪,括众妙而为师.〞《晋书•卷十一•志第一》中为:"然如此三皇迈德,七曜顺轨,日月无簿蚀之变,星辰靡错乱之妖.〞在国外,"七曜〞也是相当知名的,很多地域以"七曜〞代表一个星期的七日.月神主管星期一,所以星期一称"月曜日〞;火神主管星期二,即称"火曜日〞;水神主管星期三,即称"水曜日〞;木神主管星期四,即称"木曜日〞;金神主管星期五,即称"金曜日〞;土神主管星期六,即称"土曜日〞;太阳神主管星期日,即称"日曜日〞."七曜日〞分别代表一周七天的叫法最早出现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公元前七百年左右,古巴比伦出现了一个星期分为七天的制度,四星期合为一个月.古巴比伦人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分七层,每层有一个星神,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火、水、金、木、土七个神.七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个神,每天都以一个神来命名.所以,西方每星期是以星期日开始计算的,同中国以星期一开始的习惯不同."七曜日〞的称法目前在日本被普遍的使用着,相信很多玩过日本游戏,看过日本动漫的人都有所发现吧.九曜很多人最早接触"九曜〞这个词,可能是CLAMP的《圣传》中的占星师"九曜〞,这里是当人名来使用的.而在我国古天文学上,所指的"九曜〞,即在"七曜〞之外,再引入"罗睺〞、"计都〞两"隐曜〞,是为"九曜〞."罗睺〞与"计都〞均为梵语的音译,传说"罗睺〞本为统领众魔的龙,曾与天神们联合对抗恶魔,但在高奏凯歌之际,他却趁大家不备,偷喝了圣液,不料其罪行被太阳和月亮看见,就向众神告发,于是天神赶去奋力将"罗睺〞的头切下,然而此时圣液已在"罗睺〞的体内发生作用,令其得以如同星体般永恒不灭,自此"罗睺〞的头以与他的身体——"计都〞,即成为日、月两曜永不妥协的敌人,只要环境许可,他们即试图吞噬太阳和月亮,造成日、月食的现象,而计都的尾巴有时亦会以彗星的行貌出现在世人之前.另一个传说为:"罗睺〞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恶魔,相传为"达耶提耶王毗婆罗吉提〞与"达刹之女辛悉迦〞所生之子,他又被称为"行星、流星之王〞,西南方的守护神;他长有四只手,下半身为蛇尾,好为非作歹."天神〞与"阿修罗〞搅乳海之时,"罗睺〞乔装改扮,混在天神队伍里偷喝甘露,结果被"日神〞和"月神〞发现,向"毗湿奴〞打了小报告,"毗湿奴〞当即用神盘砍下了"罗睺〞的头和手臂.但因为"罗睺〞已经喝了甘露,所以他的头长生不死,为了报仇,就经常吞噬太阳和月亮,从而引起日食和月食,此为日、月食的由来."罗睺〞星为一黑暗星,死掉的身体如此化为"计都〞星,皆为不祥之星.这就是古印度的概念:在夜空中突然出现威胁着每个人的星称为"计都〞;抢夺太阳和月亮的光而引起日食的星称为"罗睺〞.《幽城幻剑录》里的"罗睺神〞的设定与传说极为相似.另外,《幽城幻剑录》的"天轨仪刻〞中所写:"日曜〞也者,又名"太阳〞,乃"罗睺〞对星……"月曜〞也者,又名"太阴〞,乃"计都〞对星……即可能由上述传说所来.西天竺的《七曜攘灾决》,是在公元九百年左右被翻译传入中国的,此书中具体介绍了"罗睺〞、"计都〞两隐曜为:"罗睺,遏罗师者,一名黄幡,一名蚀神头,一名复,一名太阳首.常隐行不见,逢日月如此蚀,朔望逢之必蚀,与日月相对亦蚀……计都,遏逻师,一名豹尾,一名蚀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阳首,常隐行不见.〞在中国,"罗睺〞之名普遍认为最早出现于公元七百一十八年所译的《九执历》中,所谓"九执〞即是指"九曜〞."罗睺〞、"计都〞在唐末、以至五代时已渐为我国天文学家所重视.那"罗睺〞、"计都〞为何称为"隐曜〞睺具体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中又指代为何呢?所谓"隐曜〞,就是指人的视觉中无法看到的星曜,同行星与恒星的目视可见不同,实质上,"隐曜〞是古天文学上的轨道术语,"在天只有气而无形〞就是描述"隐曜〞相当准确的说法.中国古代天文中的"隐曜〞,大多数与日、月所被观测的运动有关,要提到"罗睺〞、"计都〞在天文学上的指代,就要先简单谈谈天文学上所说的"黄道〞与"白道〞.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相对的,从地球上看起来太阳就会在天球上进展移动.移动的轨迹就称为"黄道〞,《宋书•志第十三•天文一》中有:"黄道,日之所行也.〞而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称为"白道〞."黄道〞和"白道〞相交于两点,分别称为"月北交〞和"月南交〞.普通来讲,在中国"罗睺〞和"计都〞知道的是"黄道〞和"白道〞的交点.此外,另有一以"罗睺〞为白道升交点."计都〞为月球远地点的说法,此说法曾传入日本,现今日本尚存有两幅早期以"九曜〞位置占算星命的天宫图,我猜想《圣传》取材可能曾以此为参考.另外《通灵王》中描写标志着"通灵王大战〞开始的五百年重临地球一次的破灭之星"罗睺〞以与"计都〞其原形,也可能源于此处.十曜这里提与"十曜〞破有些外传的性质,因为"十曜〞一般是相对少见的,不过,既然《幽城幻剑录》中曾有"时轮宫〞和"时轮尊者〞的出现,那么,在这里简单的写一写"十曜〞还是有必要的."时轮历〞中在"七曜〞之外,还有两个假想的天体,即"罗睺〞、"劫火〞〔"罗睺尾〞,此处未得详细考证,不过笔者猜想为"计都〞〕,再加"长尾彗星〞,合称为"十曜〞.十一曜在"罗睺〞、"计都〞之上复加"月孛〞、"紫气〞两"隐曜〞,合称"四余〞,再与"七政〞一起,称"七政四余〞."七政〞与"四余〞中的"罗睺〞、"计都〞之外,"月孛〞与"紫气〞两曜,传入我国的时间相对晚一些.明代天文学家邢云路指出,"四余〞应出自于《都赖聿斯经》,此书中所提与"十一星〞就是指"七政〞、"四余〞,又合称为"十一曜〞.根据传说,即使普通公认"四余〞是肉眼不可见的星曜,即"隐曜〞,但特殊的情形下,却仍然认为可同"七曜〞这样的可观天体一样能够进展观测.例如"罗睺〞、"计都〞掩住日、月的光线形成日食和月食,所以在发生食相时就可以测得.古人认为当有妖孽出现时"月孛〞也可以凭视觉观见,"其星为彗星之属〞,但不同的是光芒四出,不同于一般只有一条慧尾的彗星,《春秋》中就曾经有这样的记载:"孛见大辰〞、"孛入北斗〞."王者德至于天〞时,"紫气〞也可看见,形状如同半月,通常出现于阴历月未至月初,"助月为明〞,这就是常说的"景星〞或"德星〞,《汉书•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中就有:"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十一曜〞,即"七政四余〞中的"四余〞星曜"罗睺〞、"计都〞、"月孛〞、"紫气〞在我国天文上同时提与的话,有说法认为形成以下指代:月球沿白道由黄道南过升交点入北时,称"罗睺〞;再由黄道北过降交点入南时,称为"计都〞;月球沿白道运行至远地点称为"月孛〞;运行至近地点时称为"紫气〞."四余〞"隐曜〞都和月行轨道相关.《幽城幻剑录》的"天轨仪刻〞场景中的"罗睺天轨〞、"计都天轨〞的说法,就与上述局部相符合.二十八正曜中国古代曾列出二十八"主星〞,这里的"主星〞也称"正曜〞,即为"二十八正曜〞,具体各"正曜〞为:紫微、天机、太阳、武曲、天同、廉贞、天府、太阴、贪狼、巨门、天相、天梁、七杀、破军、禄存、天马、左辅、右弼、某某、文曲、天魁、天钺、火星、铃星、擎羊、陀罗、天空、地劫. 有一说法称其中"太阳〞、"太阴〞为"中天主星〞,而"天空〞、"地劫〞即称为"中天助星〞.。

春季星座与中国星官

春季星座与中国星官

◎文图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郭红锋科迷街我们经常说星空分春、夏、秋、冬四季,这不是说某个季节里只能看到那一季的星空,而是说在日落1~2小时后(天空完全黑下来),我们正南方向的星空景象,就是当季星空。

因为星空是转动的(实际是地球在自转,24小时转一周,360度),所以到午夜时星空已经转了90度,此时我们正南方向的星空就变化了90度,也就是午夜我们面向南方看到的应该是下一季日落后的星空。

对同纬度线上的观察者而言,只要是当地日落1~2小时,看到的星空,就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看到的星空是一样的。

对入门级的观星者,我们建议首先观察当季星空的典型星座,也就是当季含有亮星最多的星座。

在图1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拱极星空中,我们用蓝线把天空分了4个部分,每一部分代表一个季节的星空,图中黄线连接的星座就是那个季节的典型星座。

春季星座与中国星官图1 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拱极星空图从图1中可见,天球上分布的恒星和星座(特别又比较亮的星)并不很对称,所以在每个季节里能看到的典型星座只能是大致的方向。

又由于人们观星的时间不限于日落后1~2小时,早一点或晚一点,正南方向的星空也有些许不同。

所以,我们说的四季星空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需要了解天空的分布规律和运行机制,从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核心。

春季星空就是春季天黑后1~2小时,我们面朝南方天空看到的那些星星(见图2)。

这个方向上并不是所有星星都很明亮,但有3个星座相对明亮,那就是狮子座、室女座和牧夫座。

这3个星座里各有一颗一等的亮星,除此之外,这个方向的其他星座里没有一等的亮星。

在目前光污染相当严重的城市里,只要稍微远离一点闹市灯光,一般都可以在四五月份天黑后1~2小时,看见它们位于正南方天空。

为什么四五月份才能看见春季星座在正南方而不是三四月份?因为前面讲过,天球上分布的恒星和星座并不那么对称,而春季里含有一等亮星的这3个星座基本上是在四五月份的天黑1~2小时后,才位于正南方天空。

图2 春季星空图想要观察星座,多认识星星,建议初学者把当季典型星座与星座里主要的亮星对应起来。

古中国二十八宿与西方星座对照

古中国二十八宿与西方星座对照

古中国二十八宿与西方星座对照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其起源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角宿有星二,属室女座(α,ζ),角宿一(Spica, αVir)即此座α,角宿二(即室女座ζ星。

三等星)亢宿有星四,亢宿一(室女座κ)。

亢宿二(室女座ι),亢宿三(室女座φ),亢宿四(室女座λ)氐宿有星四,均属天平座,),氐宿一(即天秤座α),氐宿二(天秤座ι),氐宿三(天秤座γ),氐宿四(天秤座β),房宿有星四,房宿一(天蝎座π),房宿二(天蝎座ρ),房宿三(天蝎座δ),房宿四(天蝎座β)心宿有星三,心宿一(天蝎座σ), 心宿二(天蝎座α), 心宿三(天蝎座τ),尾宿有星九,尾宿一(天蝎座μ1),尾宿二(天蝎座ε),尾宿三(天蝎座ζ),尾宿四(天蝎座η),尾宿五(天蝎座θ),尾宿六(天蝎座ι1),尾宿七(天蝎座κ),尾宿八(天蝎座λ),尾宿九(天蝎座υ)箕宿有星四,均属人马座,亦名南箕,箕宿一(人马座γ),箕宿二(人马座δ),箕宿三(人马座ε),箕宿四(人马座η)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斗宿有星六,均属人马座,亦称南斗。

斗宿一(人马座φ),斗宿二(人马座λ),斗宿三(人马座μ),斗宿四(人马座σ),斗宿五(人马座τ),斗宿六(人马座ζ)。

牛宿有星六,均属摩羯座,牛宿一(摩羯座β),牛宿二(摩羯座α2),牛宿三(摩羯座ξ2),牛宿四(摩羯座π),牛宿五(摩羯座ο),牛宿六(摩羯座ρ)女宿有星四,三属宝瓶座,女宿一(宝瓶座ε),女宿二(宝瓶座μ),女宿三(宝瓶座β),女宿四(宝瓶座κ)虚宿有星二,虚宿一即宝瓶座β,虚宿二即小马座α,共称美丽双星。

危宿有星三,第一星即宝瓶座α,第二星与第三星即飞马座θ﹐ε。

中国星官与西方星座

中国星官与西方星座

中国星官与西方星座特别策划文/赵之珩自古以来,不论哪个国家、民族,人们在仰望星空的时候,都曾被闪烁的星光、灿烂的银河、飞驰而过的流星所打动。

人们由此也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创造了无数动人的故事。

想把浩瀚的星空讲成一个个故事可不容易,我们就会碰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星星在天空的分布是那样的杂乱无章,这里一群,那里一堆,毫无规律,要如何把它们归类,讲出有趣的故事呢?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整个星空还在不停地运动,有些星星从地平线上消失了,有些星星又重新出现了。

要想记住每一颗星星的名称,说出它们的准确位置是很困难的。

怎样解开这一难题呢?人跟动物不同,动物靠本能生存,人类靠智慧生活。

人不但能够用眼睛去欣赏,还能用头脑去思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充满智慧的人运用他们的想象力,把天空中杂乱的星星分成了一个个小群体,然后用一条条假想的直线将星群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个巧妙的图形,这些图形有的像一只熊,有的像一头牛,有的像一把盛酒的大勺,有的像一位英雄人物……一幅幅“天空图画”就这样产生了。

把星星“固定”在一幅图画中,它们就像有了固定的“座位”一样,人们再想寻找某一颗星星时就容易多了。

这一个个人为创造的图形,后来就被称为“星座”。

这下我们知道了:天空中的星星是“自然”的,而星座则是“人为”的!88个星座的起源早在公元前1000年,居住在两河流域的迦勒底人从遥远的东部来到了水草肥美、气候宜人的南部地区。

因为是游牧民族,迦勒底人晚上会一边看守羊群,一边仰望星空,时间久了他们就把天上的星星想象成“天上的羊群”。

经过世世代代的观察和研究,人们发现了蕴藏◎迦勒底城邦想象图5于这片星空中的自然规律。

他们把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轨道称为“黄道”,而黄道刚好穿过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这12个星座,所以太阳每年在黄道上运行时都会经过这12个星座。

大约在公元前612年,迦勒底人征服了巴比伦人,接受了巴比伦的先进文化,在12个星座之外,又划定了其他的星座。

中国古代星座与现代的对应表

中国古代星座与现代的对应表

中国古代星座与现代的对应表古人们为了认识星星、研究天体,很早便人为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区域,中国称之为星官,西方唤之为星座。

中国古代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最早的完整文字记录见诸于《史记·天官书》中。

三垣者,北天极附近的三个区域: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垣的分划并不太严格明确,紫微垣大致包括小熊座、天龙座、鹿豹座、仙王座、仙后座、大熊座、牧夫座、猎犬座、御夫座等。

太微垣则相当于以下几个星座的区域:狮子座、后发座、室女座、猎犬座、大熊座、小狮座等。

天市垣则相对更近夏秋的银河区域,即包括了蛇夫座、巨蛇座、盾牌座、天鹰座、武仙座、北冕座等等。

二十八宿分成四大星区,称作四象,以动物命名之: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七宿。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宿。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等七宿。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等七宿。

二十八宿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汉代天文学家曾形容为:“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踞于右,朱雀奋飞于前,灵龟圈首于后”。

实际上这描述了我国中原地区初春季节黄昏不久后的天象。

二十八宿中最大的为井宿,赤经跨度约有33度左右,而最小的觜宿和鬼宿,仅只2—4度。

我国的恒星命名系统大约形成于公元270年,三国时代吴国太史令陈卓编成了一本包含283个星官、共1464颗恒星的星表。

其中很多都是以封建皇朝帝王将相的官名来命名的。

西方的星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巴比伦人。

到公元二世纪时,古希腊的天文学家大体上已把北天区域的星座确定了下来,而南天区域的星座的确定则是在环球航行成功之后、十七世纪的事了。

1603年,根据德国天文学巴耶(J·Bayer)的建议,恒星命名按星座分区,即在每个星座内根据亮度顺序,以希腊字母表示之。

但是希腊字母仅只24个,星座中的恒星一般远不止24颗,如大熊星座内肉眼可见的恒星有125颗之多。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英国的弗兰斯提德(J·Flamsceed)于1712年发表了一个星表,其中的恒星都按星座中的赤经次序编号,因此,目前除星座中24颗亮星已有希腊字母表示之外,都以星表中的号数加上星座名命名的,如天鹅座61星、大熊座81星等等。

古代观星术语

古代观星术语

古代观星术语
1. “星官”:古代人把星星分成一个个的区域,就像我们现在的星座,这就是星官呀!比如北斗七星就是一个很有名的星官。

2. “星宿”:这不就是星星们的家嘛!像东方青龙七宿,那可是充满了神秘色彩呢。

3. “星次”:哎呀,就像是给星星排的队一样,十二星次多有趣呀!比如鹑首星次。

4. “分野”:哇塞,古人根据天上星宿的位置来划分地上的区域,这也太神奇了吧!像昴宿对应着冀州。

5. “荧惑”:嘿嘿,这就是火星呀,古人觉得它行踪不定很神秘呢!你说它为啥叫荧惑呀?
6. “太白”:哈哈,就是金星啦!它那么亮,难怪古人对它特别关注。

7. “岁星”:这可是木星哟!它的运行规律对古人来说可重要啦,就像一个大时钟一样。

8. “镇星”:原来是土星呀!古人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是不是很有意思?
9. “辰星”:这就是水星呀,它跑得可快啦,就像个调皮的小孩子。

10. “华盖”:古代人认为这是一种特别的星象呢,要是看到了华盖星,那会怎么样呢?
我觉得古代观星术语真的是充满了魅力和神秘感,让我们对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惊叹不已呀!。

中国星官与西方星座

中国星官与西方星座
15 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在 欧洲各国掀起了“航海热”。16 世纪,大量船 只航行到南半球,看到了许多以前在北半球无 缘得见的星星。人们沿用古希腊人的方法,又 划定了许多新的星座:化学反应炉座、唧筒座、
6
特别 策划
雕刻台座、望远镜座、船帆座、船尾座、罗盘 座,等等。自此以后,各国天文学家随心所欲 地划定着自己喜欢的星座,有的砍掉了仙女座 的手臂,将其变成了“腓特烈大帝皇冠座”; 有的划定了“母猫星座”;还有的把猎户座的
天文学家石申所作的三部“星经”。他们各自
独立地创造了自己的星官体系。三国时期,吴
◎观象授时
国出了一位天文学家名叫陈卓,他从幼年时期
7
特别 策划
就聪明好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博览群书,精
通天象。后来他与吴国天文学家王蕃合著了《浑
天论》,从此声名大噪,被皇家招进国都,当
了太史令。“太史令”是一个专门负责天象观测、
要。在约公元前 2070 年到公元前 256 年的夏、
商、周时代,由于农耕的需要,天文知识较为
普及,可谓“三代之上,人人皆知天文”,一
些星官如“北斗”“中星”就是在这个时期划
定的。到了战国时期,利用星象预测人间“吉凶”
的“占星术”开始流行,占星家们又命名了许
多星官。其中最流行的是“三家星经”,即商
代天文学家巫咸、齐国天文学家甘德以及魏国
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把天上的繁星与人世 天的旨意,预测世间的吉凶。就连农民耕田播
百态紧密连结,从皇帝到文武百官、市井百姓, 种,也离不开“观象授时”。后来,人们还把
从皇家的宫殿到民间的庭院、经商的货车…… 对星辰的“祭祀”变成了例行的节日。
中国星官的发展,离不开“天人合一”的
思想以及农耕文明人们通过天象了解节气的需

古代人生命星和判词

古代人生命星和判词

古代人生命星和判词古代人生命星,又称命星、命宫,起源于我国古代天文历法。

它是一个人出生时,天空中某一星座在黄道十二星座的位置,代表着一个人的性格、命运和运势。

在古代,人们十分重视生命星的研究和应用,希望通过了解生命星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的美满与成功。

古代人生命星的组成主要包括黄道十二星座,分别是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和双鱼座。

每个星座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性格特点,如白羊座代表勇敢、独立,金牛座代表稳重、固执,双子座代表聪明、善变等。

这些星座不仅仅是天文学上的划分,更是古人对人性、人生哲学的探讨。

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生命星的位置、与其他星座的相位关系等,来分析一个人的命运和运势。

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命理学,是我国古代预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认为,生命星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个人的性格特点上,还与人际关系、事业发展、婚姻家庭等方面密切相关。

通过了解生命星,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把握人生方向,实现自身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对生命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逐渐淡化。

然而,生命星学说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在心理学领域,生命星可以作为一个人性格特点的参考;在人际交往中,了解对方的生命星有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沟通;在职业规划上,生命星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尽管现代科学认为生命星与人生命运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但古代人生命星学说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它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把握人生的方向。

从生命星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价值,应当尊重彼此,包容差异。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生命星来探索人生的奥秘,寻求心灵的寄托。

总之,古代人生命星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承载着古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虽然现代社会对其应用有所减弱,但生命星学说依然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启示意义。

中国传统星名中的星宿、 星官和星座

中国传统星名中的星宿、 星官和星座

中国传统星名中的星宿、星官和星座李维宝;陈久金;冯永利;陶金萍【摘要】中国古代对星空命名中的星宿、星官和星座是有区别的.星宿指二十八宿,它们作为计量天体的坐标,不考虑作为恒星或星座存在的意义.星官是指该星座作为官员星名而言,若星名没有官员的含义,则不可称星官而称星座.因此星座使用的范围更广,天官星名、动物星名和其它星名也可以叫星座.二十八宿也可叫二十八星座.以往的误解需要澄清.【期刊名称】《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年(卷),期】2017(014)001【总页数】3页(P132-134)【关键词】中国;星宿;星官;星座【作者】李维宝;陈久金;冯永利;陶金萍【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云南昆明 65001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云南昆明 650011;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云南昆明 6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1-092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星空命名,形成传统说法的星宿、星官和星座有什么不同?有人认为中国传统说法的星象不叫星座而叫星宿,又有人认为星象不叫星座而叫星官,等等。

这些说法似是而非,是对古人说的星象不甚了解所致。

这里仅就这个问题作专门的分析解读。

星宿中的“宿” 字有三种读音,含义有点差别。

据过去的田野调查,在云南民间读星xiù (音秀) 时,是泛指星星,包括恒星、行星、彗星、流星等等,统称星xiù ,不仅汉族,还有少数民族均如此,不过这可能仅局限于云南地区。

按字典和词典的正音,今天读二十八宿,宿读xiù音。

历史上,凡是与“宿” 字有关的恒星,都与二十八宿有关。

例如《史记·律书》、《淮南子·天文训》、《晋书·天文志》等均称为二十八宿[1-3]。

在这里,宿又可读xiǔ (音朽),但在北方读xiǔ ,并非专指二十八宿。

在《史记·天官书》又称作二十八舍[4],舍和宿是一个概念,两字组合,宿读sù (音速)。

中国古代对星座的传统与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对星座的传统与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对星座的传统与文化意义星座是人类观测并记录下来的天体分布形态,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也不例外,对星座的观测和解读贯穿了整个古代文化。

本文将从古代对星座的观测和记录、星座在历法和农业上的应用、以及星座在文化与艺术中的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一、古代对星座的观测和记录自古以来,中国古代人民就对星空充满了好奇和敬畏之情。

他们利用独特的观测方法观察星空,并将观察到的星系形态进行记录。

比较著名的观测方法有「三杰」,即观察星系、星官以及星历。

通过这些观测与记录活动,中国古代人民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星座体系,并将其纳入到历法中,用以预测天象和指导农业生产。

二、星座在历法和农业上的应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星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历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起源与发展与星座密切相关。

星座不仅被用来划分二十四节气和二十八宿,也被用来指示时间和预测天象。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星座的位置和变化,推测自然界的变化,以便制定农业生产计划。

古代农业社会非常注重农时和天时的匹配,以确保农作物的丰收。

以北方为例,夏历中的星宿观测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当牛郎星和织女星(即牛郎星座和织女星座)相对位置最接近时,即七夕节,也就是中国的情人节,人们相信此时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因此各地有举行庆祝活动的习俗。

三、星座在文化与艺术中的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星座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也在文化与艺术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古代文人墨客常将星座作为创作灵感的来源,将其融入到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之中。

比如,《诗经》中的《星星之歌》就是对星座的歌颂和赞美,表达了中国古代人民对星座的深深热爱和敬畏之情。

另外,星座在古代文学中也常被用来象征某种特定的品质或人物。

比如,古代文学中常以「七星坛」来形容贤臣之地,将星座融入人们对社会地位和品德的评价中,使之成为文人雅士称道的对象。

星座还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星官吊打西方八十八星座原因在这里

中国星官吊打西方八十八星座原因在这里

中国星官吊打西方八十八星座原因在这里我们都知道,现在流行西方12星座文化,年轻人见面没聊几句都要问一句你是什么星座的,以此来判断合不合拍。

这12星座来源于古巴比伦文化,距今也有5000年的历史了,后来传入希腊并赋予了浪漫的神话色彩。

这主要是西方人为了方便研究星空将天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于辨识,它对后世的航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方12星座图反观我们中国古代也有着类似的划分,东西方的天文观测者都不约而同的将临近的星体用直线所连接,形成不同的形状再赋予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的名称加以分辨,但是东西方的天体划分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

(敬请关注唯一的星宿头条号)一、功能不同中国人很实际,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会在夜空里玩连连看了,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玩法。

中国的星区划分是与星占分不开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占卜,在皇家大内都要养着一群专门看星星的人。

这些人把星星组合按照人间的等级进行划分,然后命名,这就是星官体系。

(大概320组星官,2500个星星)大名鼎鼎的昴日星官二、划分思想不同中国古代的星图打开之后,你会发现那不就是个人类社会的天空版吗?有皇宫,有大内,有护卫,有嫔妃,车,田,亭台楼阁应有尽有,为何古人会把人间的东西搬到天上呢?其实中国古代讲求“天人合一”的思想,皇帝不是一直说自己是天子嘛。

所以既然要占星,那么地上的东西必须搬到天上,占星师才能对症下药。

中国的星官图是不是有点眼晕三、数量众多中国的星官数量可比西方星座数量多出3倍还多,这司马迁不仅懂历史而且还懂天文,他在《史记·天官书》中将星空分为五宫,也就是东西南北中,这样星空就不乱了,哎谁叫咱星官多呢,后来隋唐又把它归纳为三垣二十八宿,这下基本算是定型了。

中国划分的星区之一青龙关于这个三垣二十八星宿呢,我以后会慢慢给大家深入浅出的解释,在这里不多啰嗦了,下一期,我们讲讲什么是“三垣”,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照“一点星宿”头条号,我们每天一点星宿。

古代中国对星座位置的观测与记录

古代中国对星座位置的观测与记录

古代中国对星座位置的观测与记录古代中国人民对星座的观测及记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历史。

他们对星座的观测,不仅与农业生产、渔业捕捞等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更深刻地反映了他们与自然以及宇宙的关系。

这些观测和记录,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文化遗产,也为后世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一、观测方法与工具古代中国的观测方法和工具相对简单,但却极具观察精度。

中国古代人对星座的观测主要依赖于肉眼观测,通过裸眼观测星空,锁定星座的位置,并结合地面上的标志物,形成了对星座位置的精确观测。

其次,古代中国人还创造了一些特殊的观测工具来辅助观测。

比如,他们发明了六分仪,用于进行角度测量和星座位置的确定。

另外,类似于今天我们使用的指南针,古代中国人也研制了一种称为“罗盘”的装置来帮助他们定位星座的方位。

二、星座的观测与分类古代中国人对星座的观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天空分区的观测,二是星官和星历的观测。

在天空分区的观测中,古代中国人将天空划分为二十八宿。

宿是对星空中的一部分进行划定和称名,以便于定位和记忆。

古代的二十八宿与现在所称的星座有些许不同,但大致可以对应。

每一个宿都代表着一段时间内的天空活动,比如秋季出现的星宿主要反映了秋天的天象。

另一方面,古代中国人还观测和记录了星官和星历。

星官可以理解为星座中的“官职”,它们是对星空中某一部分的命名。

星官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移动情况被详细记录下来,形成了一套星历,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活动。

这种观测和记录不仅包含了星座的位置信息,还包括了天象变化和季节变迁。

三、星座的记录与传承古代中国人对星座位置的观测与记录,不仅在文字记载中得到了体现,还通过文化传统来实现其传承。

首先,星座观测与记录以文字的形式留存下来,这些文字记载主要分布在古代文献中,如《山海经》、《隋书》、《周文王星历》等。

这些文献中详细描述了星座的位置、形状和传说故事,为后世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其次,星座观测与记录还通过民间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星官、星宿与星座

星官、星宿与星座

◎文图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郭红锋
顾名思义,星官就是掌管天上星象的官员,中国
星官(guān)
图1 汉代司马迁画像图2 古代星图
科迷街
天文动手做/中国古天文系列
星官
、星宿与星座
中国的星官是没有角度的,但星宿是用来定位的,所以有角度限定,那就是每个星宿里
有一颗距星,星宿的宽度就是距星间的角度,即宿的宽度。

这些都是需要测量确定的。

既然星宿在黄赤道一圈分配了角度所以,中国的星宿还有一个区域概念(下图中辐射线之间的区域),具体的星宿就身兼三职:1. 黄赤道一圈28宿中的某一宿(如角宿只有2. 天球中对应该宿的那一片天空区域(如角宿区域里除了角宿还有3. 代表本宿区域各星官的统领(例如角宿区域的统领星官就是角宿)。

星宿狭义上是指特殊的星官,这区域包括星宿自身(星官),也包含本区域里的其他星官。

星宿(xiù)
图3 认识角宿
星座图4 星宿既能指星官,又能代表天空的一片区域
星座是西方的概念。

西方古人在观星过程中,很自然地把天空中的一些恒星通过假想连线出一些形状(例如动物、器物或神话人物等),还起了一些形象的名字,渐渐流传下来。

当然,不同民族可能都有自己对恒星的分群和名称,例如大熊与小熊。

图5 大熊座图6 小熊座
中国古代的星宿与西方古代的星座含义不同,但却与现代星座有些类似,都代表天空中划定的区域。

现代星座区域的划分是一些不规则区域,而中国古代星宿的划分是有规律的,以天极为中心,向四周分割的二十八个扇形区域,
***************.cn,记得要写清你的联系信息图7 狮子座图8 双子座。

中国现代的星象划分法[优质文档]

中国现代的星象划分法[优质文档]

中国现代的星象划分法[优质文档] 中国古代的星象划分法古迦勒底人创造了星区划分法,这就是星座。

我国古代也创造了自己的星区划分体系,人们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几个一组,每组合定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

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

其星官数目,据初步统计,在先秦的典籍中记载有约38个星官。

《史记?天官书》中记载91个。

《汉书?天文志》中记载说:“经星常宿中外官凡一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

” 张衡所著《灵宪》中云:“中外之官常名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两千五百,而海人之占未存焉。

”春秋战国时代,甘德、石申、巫咸等,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星官体系。

到三国时代,吴国的太史令陈卓,综甘、石、巫三家星官,编撰成283官1464颗恒星的星表,并绘制成星图(该星表、星图早已散佚),晋、隋、唐继承并加以发展,我国的星区划分体系趋于成熟,此后历代沿用达千年之久,这其中最重要的星官是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每垣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天区,内含若干(小)星官(或称为星座),据《清会典》所载,甘氏、石氏、巫氏的划分互有不同。

各垣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故曰为“垣”。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于北天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或紫微宫。

紫微宫即皇宫的意思,各星多数以官名命名。

它以北极为中枢,东、西两藩共十五颗星。

两弓相合,环抱成垣。

整个紫微垣据宋皇祐年间的观测记录,共合37个星座,附座 2个,正星163颗,增星181颗。

它的天区大致相当于现今国际通用的小熊、大熊、天龙、猎犬、牧夫、武仙、仙王、仙后、英仙、鹿豹等星座。

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北斗之南。

约占天区63度范围,以五帝座为中枢,共含20个星座,正星78颗,增星100颗。

它包含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

太微即政府的意思,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例如左执法即廷尉,右执法即御史大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星官与现代星座
古人们为了认识星星、研究天体,很早便人为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区域,中国称之为星官,西方唤之为星座。

中国古代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最早的完整文字记录见诸于《史记·天官书》中。

三垣者,北天极附近的三个区域: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垣的分划并不太严格明确,紫微垣大致包括小熊座、天龙座、鹿豹座、仙王座、仙后座、大熊座、牧夫座、猎犬座、御夫座等。

太微垣则相当于以下几个星座的区域:狮子座、后发座、室女座、猎犬座、大熊座、小狮座等。

天市垣则相对更近夏秋的银河区域,即包括了蛇夫座、巨蛇座、盾牌座、天鹰座、武仙座、北冕座等等。

二十八宿分成四大星区,称作四象,以动物命名之: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七宿。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宿。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等七宿。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等七宿。

二十八宿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汉代天文学家曾形容为:“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踞于右,朱雀奋飞于前,灵龟圈首于后”。

实际上这描述了我国中原地区初春季节黄昏不久后的天象。

二十八宿中最大的为井宿,赤经跨度约有33度左右,
而最小的觜宿和鬼宿,仅只2—4度。

我国的恒星命名系统大约形成于公元270年,三国时代吴国太史令陈卓编成了一本包含283个星官、共1464颗恒星的星表。

其中很多都是以封建皇朝帝王将相的官名来命名的。

西方的星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大约三千年左
右的巴比伦人。

到公元二世纪时,古希腊的天文学家大体上已把北天区域的星座确定了下来,而南天区域的星座的确定则是在环球航行成功之后、十七世纪的事了。

1603年,根据德国天文学巴耶(J·Bayer)的建议,恒星命名按星座分区,即在每个星座内根据亮度顺序,以希腊字母表示之。

但是希腊字母仅只24个,星座中的恒星一般远不止24颗,如大熊星座内肉眼可见的恒星有125颗之多。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英国的弗兰斯提德(J·Flamsceed)于1712年发表了一个星表,其中的恒星都按星座中的赤经次序编号,因此,目前除星座中24颗亮星已有希腊字母表示之外,都以星表中的号数加上星座名命名的,如天鹅座61星、大熊座81星等等。

显然,这种数字与亮度顺序是无关的。

为了统一星座的划分,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经过研究讨论,公布了全天88个星座的名称及范围,并且规定星座的界限一律以赤经线和赤纬线来划分,星座的大小相差十分悬殊,如最大的长蛇座占据的天区面积达1300平方度,
而最小的南十字座却只有68平方度(全天面积为41253平方度)。

各个星座内所包含的肉眼可见星数也是有多有少,各不相等的。

二十八宿与西方星座的对应关系
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角———室女斗———人马奎———仙女、双鱼井———双子亢———室女牛———摩羯娄———白羊鬼———巨蟹氐———天秤女———宝瓶胃———白羊柳———长蛇房———天蝎虚———宝瓶、小马昴———金牛星———长蛇心———天蝎危———飞马、宝瓶毕———金牛张———长蛇尾———天蝎室———飞马觜———猎户翼———巨爵箕———人马壁———仙女、飞马参———猎户轸———乌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