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酸和碱》知识点总结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fd4c1f876c66137ef06191b.png)
酸和碱的性质一.浓盐酸、浓硫酸物理性质和用途浓盐酸浓硫酸物理性质①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②浓盐酸易挥发。
产生的HCl气体遇空气中水蒸气形成由盐酸小液滴构成的白雾。
③有强烈的腐蚀性,④工业品因含杂质而呈黄色。
①纯净浓硫酸是无色,粘稠状液体,不易挥发。
②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③具有强烈的脱水性。
能将纸里的H、O按水分子组成比脱去,而使其碳化④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
用途化工原料。
制取氯化物及医药等,金属除锈。
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人造棉、化肥、农药和染料。
精炼石油、除锈等。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讲其擦拭干净,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到5%的碳酸氢钠溶液。
二.酸的化学性质:(由于酸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 H+,所以具有下列共性。
)1.跟酸碱指示剂的作用酸溶液(如:盐酸、稀硫酸、稀硝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注意:浓硫酸和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跟酸碱指示剂作用时,颜色变化不符合上述规律。
2.酸能跟Al、Mg、Fe、Zn等比H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 + 酸=盐 + 氢气稀盐酸与金属反应:2Al + 6 HCl = 2AlCl3 + 3 H2↑, Mg + 2 HCl = MgCl2+ H2↑Zn + 2 HCl = ZnCl2 + H2↑, Fe + 2 HCl = FeCl2+ H2↑稀硫酸与金属反应:2Al + 3H2SO4= Al2(SO4)3+ 3H2↑, Fe + H2SO4= FeSO4+ H2↑Zn + H2SO4= ZnSO4+ H2↑, Mg + H2SO4= MgSO4+ H2↑注意:①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②铁参加置换反应生成的是+2价的亚铁离子:Fe2+;③相同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又多到少的顺序:Al、Mg、Fe、Zn。
;④金属活动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92155e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8.png)
4酸性溶液碱性溶液 中性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红色 蓝色 紫色 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 红色 无色试验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纸上的字由黄色变成黑色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变黑 将浓硫酸滴到一小块布上 布变黑,甚至会穿洞酸和碱课题 1 常见的酸和碱1. 酸碱指示剂(1) 概念:能与酸或碱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作酸碱指示剂。
(2)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3) 原理:酸或碱能与指示剂反响,而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 常见的酸(1) 酸的概念:解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H +的化合物。
(2) 几种常见的酸①盐酸〔HCl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翻开后瓶口消灭白雾,常用浓盐酸〔37%~38%〕1.19 g/cm 3,是重要化工产品。
用于金属外表除锈、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②硫酸〔H 2SO 〕:无色、无味,黏稠的油状液体,常用浓硫酸〔98%〕1.84 g/cm 3,是重要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有吸水性,在试验室中常用作枯燥剂;③常用的酸还有硝酸、醋酸等。
(3) 浓硫酸有猛烈的腐蚀性。
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又叫脱水性。
因此,使用浓硫酸时应格外留神。
42 2 2 2 2(4) 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确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渐渐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 不断搅拌。
假设将水注入浓硫酸,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马上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假设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马上 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 酸的化学性质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②与活泼金属反响: Mg+2HCl =MgCl 2+H 2↑; Mg+H 2SO 4=MgSO 4+H 2↑; Zn+2HCl = ZnCl 2+H ↑;Zn+H SO =ZnSO +H ↑;Fe+2HCl =ZnCl +H ↑;Fe+H SO =FeSO +H ↑;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响:Fe 2O 3+6HCl =2FeCl 3+3H 2O ;Fe 2O 3+3H 2SO =Fe 2(SO 4)3+3H 2O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总结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总结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3a16d01fe4733687f21aa08.png)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一、酸、碱、盐的组成及其电离方程式:1、【酸==H++酸根离子】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CH3COOH(醋酸,又名乙酸)、碳酸(H2C O3) HCl = H+ + Cl-,H2SO4 = 2H+ + SO42-HNO3 = H+ + NO3-H 2C O3= 2H+ + C O32-CH3COOH = CH3COO-+ H+2、【碱==金属阳离子/ NH4++ OH-】如:KOH(氢氧化钾)、NaOH(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Ba(OH)2(氢氧化钡)KOH = K++ OH-NaOH = Na++ OH-Ca(OH)2= Ca2++ 2OH-Ba(OH)2 = Ba2++ 2 OH-NH3·H2O=NH4++ OH-3、【盐==金属阳离子/ NH4++酸根离子】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硫酸铜CuSO4硝酸钡Ba(NO3)2 硫酸铵(NH4)2SO4 硫酸铁Fe2(SO4)3NaCl = Na++Cl-Na2CO3 =2Na++CO32-CuSO4 =Cu2++ SO42-Ba(NO3)2 = Ba2++2NO3-(NH4)2SO4 = 2NH4+ + SO42- Fe2(SO4)3= 2Fe3++ 3SO42-【小结:因为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二、酸碱指示剂●定义:像石蕊、酚酞溶液一样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在氨分子运动、CO2与水的反应等实验探究中我们分别用过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变红,遇碱溶液(含OH-)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总结(超全)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总结(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0998804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2.png)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下图。
下图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A.稀NaOH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B.稀盐酸、石蕊溶液、稀NaOH溶液C.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D.稀盐酸、酚酞溶液、稀NaOH溶液答案:C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使石蕊试液变蓝。
不符合题目中成为红色溶液的要求。
此项不正确。
B.稀盐酸呈酸性,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如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将盐酸完全反应,则溶液为酸性,呈红色;如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为中性,呈紫色;如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则溶液为碱性,呈蓝色。
不符合最终为无色溶液的要求。
此项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当加入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将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或盐酸过量时,溶液均呈无色。
符合题目要求。
此项正确。
D.稀盐酸呈酸性,再加入酚酞呈无色。
不符合题目中成为红色溶液的要求。
此项不正确。
故选C。
小提示:2、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
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30 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D.从20 s到40 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答案:C结合pH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反应开始前pH<7,溶液显酸性,应该是向稀盐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故C 错3、将2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B.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答案:CA、将2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步骤包括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故A正确;B、量取液体需要量筒、胶头滴管,混匀需要烧杯玻璃棒,装瓶存放在细口瓶需要细口瓶,故B正确;C、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1b7ed6551810a6f5248654.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常见的酸和碱(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理解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并能用于鉴别一些典型物质的溶液。
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掌握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
【要点梳理】要点一、酸碱指示剂1.遇到酸或碱时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这类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要点诠释】1.酸碱指示剂只能对溶液的酸碱性做出一个定性的推断,对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的判断则需测溶液的酸碱度。
2.酸碱指示剂跟酸或碱溶液反应显示不同的颜色。
变色的是指示剂,不是酸或碱溶液。
3.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例如NaH SO4溶液显酸性,但不是酸;Na2CO3溶液显碱性,但它不是碱。
要点二、几种常见的酸1.酸: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2.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3.浓盐酸的特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那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故在开启的瓶口处形成白雾。
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应密封保存。
4.浓硫酸的特性:(1)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所以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但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应密封保存。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2)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能使蔗糖、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失水碳化,并不是因为浓硫酸吸取了有机物内部所含有的水分(结晶水),而是把组成有机物成分里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2∶1的比率(水的组成比)从有机物里夺取出来,形成硫酸的水合物,同时剩下有机物组成中的碳。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 总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db87730c22590103029d8e.png)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1、酸、碱、盐、的定义及举例:①酸:酸由氢离子和酸根组成的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②碱: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氨水(NH3·H2O)。
③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盐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氯化铵(NH4Cl)。
2、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3、拓展:酸、碱、盐、的定义电离:氯化钠(NaCl)溶解在水时,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的过程称为电离。
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NaCl == Na+ + Cl- (也要配平)①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但碳酸氢钠NaHCO3不是酸,因为NaHCO3 ==Na+ + H++ CO3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不是全部是氢离子。
②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但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不是碱,因为Cu2(OH)2CO3 == 2Cu2+ + 2 OH- + CO32-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不是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③盐是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碳酸氢钠NaHCO3、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也是盐,因为电离时只要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就是盐。
4、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中性(大多盐如NaCl)溶液遇石蕊、酚酞溶液均不变色。
5、盐酸的物理性质、用途:“纯净”的盐酸是混合物,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打开浓盐酸瓶盖有白雾(不是白烟)产生,说明盐酸具有挥发性,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了盐酸的小液滴。
工业盐酸因含有铁离子而呈黄色。
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3b60913186bceb18e8bb43.png)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1:酸碱指示剂能够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如石蕊、酚酞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见表1:物质指示剂酸性碱性中性紫色石蕊试液红蓝紫无色酚酞试液无红无巧记速记1.酸红(遇酸变红)石榴(石蕊)捡到篮(遇碱变蓝)子中(中性环境仍为紫色)。
2.无色酚酞最大胆,只有遇碱才红脸。
易错警示1.酸碱指示剂只能对溶液的酸碱性做出一个定性的判断;2.是酸或碱的溶液使指示剂发生了颜色的改变,而不是酸碱指示剂使酸或碱的溶液变色。
拓展延伸酸碱指示剂多是从植物的花瓣或果实中提取的提取液,只要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就可作酸碱指示剂。
知识点2: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见表2:颜色状态气味特性浓盐酸无色液态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浓硫酸无色黏稠、油状、液态无味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易错警示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比较见表3。
性质表现水的含义吸水性物理性质某物质中所含的水分脱水性化学性质某物质中没有水,而是将该物质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知识点3:浓硫酸的稀释实验室中常备有浓硫酸,在具体的化学实验中常用到稀硫酸,需将浓硫酸进行稀释(见表4)。
操作现象解释图(a)操作错误。
为说明错误操作的危害,在图(b)特定的装置内把少量水滴进浓硫酸中液滴四溅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图(c)操作正确。
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烧杯壁发热,没有液滴四溅现象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及时搅拌,产生的热得以迅速扩散,操作安全巧记速记稀释浓H2SO4,应防酸飞溅;硫酸注入水,同时再搅拌易错警示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如果将水倒进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浓硫酸的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使水暴沸,带着酸四处飞溅。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f4b3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07.png)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7.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物质,如柠檬汁、食醋、肥皂水等,并让学生亲自品尝和触摸,体验酸碱的不同性质。通过这种直观的体验,激发学生对酸碱性质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兴趣氛围。
1.部分学生对酸碱性质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不同酸碱之间的特点。
2.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面,学生普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加强训练。
3.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4.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不足,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加强实验操作和理论应用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化学方程式配平比赛、计算题讲解与练习,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与计算能力。
3.加强实验教学,采用分组实验、教师示范、学生互评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柠檬汁的酸味、肥皂的碱性,引起学生对酸碱性质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提出问题
在学生体验过酸碱性质后,我会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这些物质会有酸碱之分?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酸碱的奥秘。”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65f01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1.png)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A.胰液7.5~8.0B.胆汁7.1 ~7.3C.血浆7.35~7.45D.胃液0.9 ~1.5答案:D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中性溶液pH=7,胰液和胆汁以及血浆的pH>7显碱性,胃液pH<7显酸性,故选D。
2、下列关于硫酸的认识,正确的是A.组成:硫酸溶液中H+和SO42-的数目相同B.性质:能与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用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uSO4等硫酸盐D.生产:含硫酸废水用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答案:CA.硫酸溶液中存在硫酸(H2SO4)和水(H2O), 硫酸解离出H+的数目是SO42-数目的2倍,水分子几乎不解离,因此溶液中H+的数目大于SO42-,选项错误;B.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硫酸不能与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选项错误;C.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可用于制备CuSO4等硫酸盐,选项正确;D.硫酸废水用CaCl2处理后,硫酸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氯化氢,废水中仍然有酸性物质,不能直接排放,选项错误;故选:C。
3、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白醋B.橘子汁C.料酒D.炉具清洁剂答案:DA、白醋的pH为2~3,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不符合题意;B、橘子汁的pH为3~4,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不符合题意;C、料酒的pH为6~7,显弱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不符合题意;D、炉具清洁剂的pH为12~13,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质B.向水中加入蔗糖,导电性明显增强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积雪的路而撒食盐、可以促进积雪融化答案:DA、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剂,碘是溶质,故A错误;B、蔗糖不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于水中不会增加溶液的离子浓度,所以不会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故B错误;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D、固体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沸点比纯水高,凝固点比纯水低;在积雪上撒盐,盐溶于水时形成的盐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从而使冰雪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融化,故D正确。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f42b8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8.png)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如图是常温下一些常见物质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洁厕灵B.苹果汁C.消毒液D.肥皂水答案:A消毒液、肥皂水的pH大于7,显碱性;洁厕灵、苹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洁厕灵的pH比苹果汁小,所以洁厕灵的酸性最强。
故选A。
小提示: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2、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胃液B.氨水C.蔗糖水D.pH约为7.8的鸡蛋清答案:AA、胃液主要成分为盐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正确;B、氨水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选项错误;C、蔗糖水显中性,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D、pH约为7.8的鸡蛋清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选项错误;故选:A。
3、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D.与Mg反应放出氢气答案:CA. 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正确;B. 酸都能与氧化铁发生反应,正确;C.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这是浓硫酸的特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错误;D. 稀盐酸、稀硫酸能与Mg反应放出氢气,正确。
故选C。
4、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A.溶液中滴入石蕊仍为紫色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答案:B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酸性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
故选B。
5、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A.B.C.D.答案:AA、通入二氧化碳时,虽然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无明显现象;B、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试管中气压减小,从而导致液体在试管中上升;C、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气球膨胀;D、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烧杯中的水流入锥形瓶中。
人教版本初中九年级的化学下册的第十单元总结复习酸及碱学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本初中九年级的化学下册的第十单元总结复习酸及碱学习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42a0fe352d380eb63946d34.png)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有的酸和碱知识点 1:酸碱指示剂能够查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如石蕊、酚酞在不一样的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一样的颜色,见表 1:物质酸性碱性中性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红蓝紫无色酚酞试液无红无巧记速记1.酸红 (遇酸变红 )石榴 ( 石蕊 )捡到篮 (遇碱变蓝 )子中 (中性环境仍为紫色)。
2.无色酚酞最勇敢,只有遇碱才红脸。
易错警告1.酸碱指示剂只好对溶液的酸碱性做出一个定性的判断;2.是酸或碱的溶液使指示剂发生了颜色的改变,而不是酸碱指示剂使酸或碱的溶液变色。
拓展延长酸碱指示剂多是从植物的花瓣或果实中提取的提取液 ,只需在不一样的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一样的颜色 ,便可作酸碱指示剂。
【例 1】小红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有酸、碱溶液作用后,概括总结出如图1 所示关系。
图中 A 、B、C、D 是两圆订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此中颜色不正确的选项是 ()图1A. 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知识点 2: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特征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特征见表2:颜色状态气味特性浓盐酸无色液态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浓硫酸无色粘稠、油状、液态无味吸水性、脱水性、腐化性易错警告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比较见表3。
性质表现水的含义吸水性物理性质某物质中所含的水分脱水性化学性质某物质中没有水 ,而是将该物质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水的构成比脱去第 1 页【例 2】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搁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 ,能够必定的是( )A. 溶质质量都减少B.溶剂质量都增大C.溶液质量都增大D.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知识点 3:浓硫酸的稀释实验室中常备有浓硫酸,在详细的化学实验中常用到稀硫酸,需将浓硫酸进行稀释(见表 4)。
操作现象解释图 (a)操作错水的密度较小 ,浮误。
为说明错在浓硫酸上边 ,溶误操作的危液滴解时放出的热会害 ,在图 (b)特使水马上沸腾 ,使四溅定的装置内把硫酸液滴向周围少许水滴进浓飞溅 ,这是特别危硫酸中险的图 (c)操作正将密度大的浓硫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577ad1336c1eb91a375db2.png)
5.氧化铜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现象: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 无色变为蓝色,反应的方程式分别是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 + H2SO4 = CuSO4 + H2O6.稀酸Leabharlann 化学性质及酸的通性H+
稀盐酸
稀硫酸
与指示剂
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与活泼金属
有硝酸 HNO3 和醋酸 CH3COOH 等。 练习: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硫酸、蒸馏水、氢氧化钠
溶液、能把它们一次性分开的是( )
A、酚酞溶液 B、铁片 C、石蕊溶液 D、CO2 气体
物质
酚酞溶液
铁片
石蕊溶液
CO2
稀硫酸 蒸馏水
氢氧化钠溶液
二、认识常见的酸 1.浓盐酸和浓硫酸物理性质的比较 ⑴浓盐酸: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挥发性。 浓盐酸易挥发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 ⑵浓硫酸: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无气味、无挥发性。
四、酸的用途
名称
用途
盐酸 HCl
重要的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 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 消化;实验室制备 CO2;除水垢。
硫酸 H2SO4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 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实验室制备 H2。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Fe + 2HCl= FeCl2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酸 + 活泼金属 = 盐 + 氢气
CuO + 2HCl = CuCl2 + H2O
九年级化学教案《酸和碱》知识点归纳_0602文档
![九年级化学教案《酸和碱》知识点归纳_0602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e6bddf0dd88d0d233d46ae0.png)
2020九年级化学教案《酸和碱》知识点归纳_0602文档EDUCATION WORD九年级化学教案《酸和碱》知识点归纳_0602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酸和碱》知识点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性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腐蚀性用途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酸→盐+氢气(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4)碱+酸→盐+水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性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腐蚀性用途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酸→盐+氢气(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4)碱+酸→盐+水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指示剂ph值石蕊酚酞酸性<7变红色无色中性=7紫色无色碱性�7变蓝色变红色(4)酸雨:正常雨水的ph 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总结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总结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923621ce2f0066f433228c.png)
第十单元、《酸和碱》一、酸、碱、盐的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 H2SO4)、盐酸( HCl)、硝酸 (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 H O)3 2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够导电(原由: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挪动的阴、阳离子)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征、用途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无色黏稠、油状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征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强氧化性腐化性①金属除锈①金属除锈用途②制造药物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③生产化肥、精华石油2、酸的通性(拥有通性的原由: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所有是+ 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响: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酸→盐+氢气(3)碱性氧化物 + 酸→盐+ 水(4)碱+酸→盐+水(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切合复分解条件)3、三种离子的查验试剂Cl - AgNO及 HNO3 32-①Ba(NO3) 2及 HNO3② HCl 及 BaCl 2SO42- HCl 及石灰水CO3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拥有强腐化性)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①工业:制漂白粉用途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②农业:改进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去除油污:炉具洁净剂中含氢氧化钠③建筑:2、碱的通性(拥有通性的原由: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所有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响: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 +碱→盐 +水(3)酸 +碱→盐+水(4)盐 +碱→另一种盐 +另一种碱(反响物均可溶,产物切合复分解条件)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 Cu(OH)2CuO +H2O2Fe(OH)3Fe2O3+3H2 O②常有积淀:AgCl↓ BaSO 4↓Cu(OH)2↓ F e(OH) 3↓ Mg(OH) 2↓ BaCO3↓ CaCO3↓③复分解反响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互换成分,生成物中有积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响才能够发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0《酸和碱》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0《酸和碱》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70475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d.png)
3.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4.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多媒体展示酸、碱、盐的定义及其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
2.通过实验、实例分析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酸碱反应的中和现象及其应用。
(二)问题导向
1.针对学生的认知难点,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他们突破知识障碍。
2.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教师在问题导向过程中要发挥引导和辅导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3.实验和实例分析的结合:利用实验和实例分析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酸碱性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和实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酸碱反应的中和现象及其应用。
4.小组合作的运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
1.导入:通过展示一系列与酸碱相关的日常用品,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3.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酸碱反应实例,让学生分析并解释中和现象,加深他们对酸碱反应的理解。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pH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
1.生活情境的引入:通过展示与酸碱相关的日常用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酸碱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2c68a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2.png)
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1.酸碱指示剂(1)定义: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①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遇碱性溶液,在中性溶液中。
②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遇碱性溶液,在中性溶液中。
2.常见的酸(1)盐酸①是气体的水溶液。
②色、气味液体,有性。
③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冒(小液滴)。
④用途:金属表面、胃液中含盐酸帮助。
(2)硫酸①色、气味、的液体。
②浓硫酸特性:强性、性。
③用途:金属表面、作剂、铅蓄等。
④事故处理:先用,再涂上3%~5%的溶液。
⑤稀释浓硫酸:一定要把沿器壁慢慢注入中,并不断用搅拌,切不可将倒入,原因是防止。
(3)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比较(4)化学性质①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色。
②酸+活泼金属=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反应)HCl+Mg== H2SO4+Fe==注意:单质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时,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显价。
③酸+金属氧化物=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反应)HCl+Fe2O3== H2SO4+CuO==④酸+碱=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反应)HCl+NaOH== H2SO4+Ca(OH)2==⑤酸+盐=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反应)HCl +CaCO3== H2SO4 +BaCl2== 3.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①俗名:、、。
②溶于水,溶于水时;固体有吸水性并(称量时应放在等玻璃器皿上)。
③用途:制肥皂;造纸、印染等工业;精炼石油、炉具等。
④事故处理:先用,再涂上溶液。
(2)氢氧化钙①俗名:、。
②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氢氧化钙溶液俗名,当含水中有较多未溶解的Ca(OH)2时,称为。
③用途:建筑业、护树、改良、配制。
(3)化学性质①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碱色。
②碱+非金属氧化物= (是否属于基本反应类型?)NaOH+CO2== Ca(OH)2+CO2==注意:一般用吸收CO2,用检验C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总结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
2SO
4
)、盐酸(HCl)、硝
酸(HNO
3
)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
(NH
3·H
2
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盐 + 氢气
(3)金属氧化物 + 酸→盐 + 水
(4)碱 + 酸→盐 + 水
(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3)酸+碱→盐+水
(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四、非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
注: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加 热CuO +H 2O 2Fe(OH)3加 热Fe 2O 3+3H 2O
五、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OH -+H +== H 2O 3、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0 7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2)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 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读数为整数)
(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4)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
);pH<5.6的雨水为酸
2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