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构建常见动植物基础知识2016.11.21

合集下载

水生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是指在水体中存在的各种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水生生态系统广泛分布于地球上的各个角落,包括淡水和海洋环境。

它们扮演着维持地球生命平衡的重要角色,同时受到了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的影响。

一、淡水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主要指的是湖泊、河流、沼泽等由淡水组成的生态系统。

这些水体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包括鱼类、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

它们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循环,维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然而,淡水生态系统正受到严重的威胁。

人类的工业活动、农业排放、城市发展等不可持续的行为导致了水体的污染,特别是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的累积,对生物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同时,水坝的建设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二、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指位于地球表面的海洋环境,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约70%。

海洋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海洋植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以及鱼类、鲸类等海洋动物。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地球气候、海洋循环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海洋生态系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以及海洋酸化等问题正在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

过度捕捞导致了许多物种的濒临灭绝,破坏了海洋中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海洋污染不仅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伤害,还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海洋酸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威胁。

三、水生生态系统的保护为了保护水生生态系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关键。

在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农药、化肥使用方法,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其次,加强水体监测和保护,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此外,建立水资源合理利用机制,避免过度开发水资源,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水中植物知识点总结

水中植物知识点总结

水中植物知识点总结一、水中植物的分类水中植物按照生长环境可分为湖泊植物、河流植物、浅水植物和深水植物等。

根据生长形态可分为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和水生植物。

此外,水中植物还可以按照其对水质的净化能力进行分类,比如好氧植物、厌氧植物等。

二、水中植物的生长习性1. 适应范围广:水中植物的种类繁多,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可以生长在淡水和咸水环境中。

2. 对水质的影响:水中植物对水体中的营养盐、有机质、微生物等有特殊的吸收和过滤作用,对调节水体的营养盐平衡和氧气含量有重要影响。

3. 生长速度快:水中植物生长速度快,尤其是一些浮叶和浮底植物,适应于水体中光照充足、气温适宜的环境,繁殖力强,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大。

三、水中植物的生态功能1. 水质净化: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生长代谢作用,可以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中富营养化现象,净化水体。

2. 生态调控:水中植物对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水温分布和微生物的活动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3. 保护水生动物的栖息地:水中植物为水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同时也提供了食物来源,保障了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四、水中植物的保护与利用1. 生态保护:水中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平衡和水质的净化有重要作用,应加强保护,禁止乱伐乱种,避免人为破坏。

2. 资源利用:水中植物可以作为水产养殖的饲料和生态调节的材料,也可以作为景观植物进行栽培和利用,增加水域的生态环境美化。

以上是关于水中植物的一些知识点总结,水中植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质净化、生态平衡和水产养殖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水生植物和湖泊生态系统

水生植物和湖泊生态系统

例子:金鱼藻、苦草、眼子菜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分布:广泛分布于湖泊、河流、池 塘等水域
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系统的作用
提供氧气:水生 植物进行光合作 用,释放氧气, 增加湖泊中的氧 气含量。
净化水质:水生 植物可以吸收水 中的污染物,如 氮、磷等,从而 净化水质。
提供栖息地:水 生植物为鱼类、 鸟类等生物提供 栖息地,增加生 物多样性。
水生植物的经济价值
食用价值:部分水生植物可作为蔬菜、水果食用,如莲藕、菱角等
药用价值:部分水生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如芦苇、菖蒲等
工业价值:部分水生植物可用于造纸、纺织、燃料等工业生产,如芦苇、 蒲草等 生态价值:水生植物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具有净化水质、防洪固堤、保持 水土等生态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调节水温:水生 植物可以调节湖 泊的水温,防止 水温过高或过低, 影响生物生存。
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章
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水生植物、藻类等 消费者:鱼类、鸟类、昆虫等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 非生物环境:阳光、温度、氧气、营养物质等
湖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包括碳、氮、 磷等元素的 循环,这些 元素在湖泊 生态系统中 不断循环, 维持生态系 统的稳定。
能量流动: 包括太阳能、 化学能等能 量的流动, 这些能量在 湖泊生态系 统中传递, 支持生态系 统的运行。
生产者:包 括水生植物、 藻类等,它 们通过光合 作用将太阳 能转化为化 学能,为湖 泊生态系统 提供能量。
消费者:包 括鱼类、鸟 类等,它们 通过捕食生 产者和其他 消费者,将 能量传递到
水生植物为鱼类、鸟类等生物提供栖息地 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增加湖泊中的氧气含量 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降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 水生植物可以调节湖泊的水温,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水生态系统中水生动植物的相互作用

水生态系统中水生动植物的相互作用

水生态系统中水生动植物的相互作用水是生命之源,水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水生态系统中,包含着大量的生物群落,其中水生动植物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这些动植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的方式,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维系着整个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本文将从水生动植物的角度,探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草为水中生命的重要标志水草,是水生植物中的一种,它们的存在和繁殖,对整个水生态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水草的主要作用是生态修复和提供栖息地。

水草由于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质量,能够吸附水中营养物质,使水质得以净化,形成自然的生态过滤带,保持水体的透明度,降低水温,在夏季气温升高的情况下,可以提供鱼儿们避暑的好去处。

此外,水草还能为许多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和捕食场所,从而增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鱼类对水生植物的影响水中的鱼类,是水生动物中比较重要的一种。

它们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循环的关键物种,可以促进水生植物的繁殖和生长,同时也可以调节植物生长的密度和结构。

大多数的鱼类是食草性和杂食性,吃水生植物中的藻类、浮游生物和彩虹奇夸等浮游生物等,而另外一些鱼类则是以吃食其它鱼类为主。

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生成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所以也是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源之一。

藻类是水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藻类是水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藻类是一类以光合作用为主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的植物。

它们是水体中生物类别和数量最多的群体之一。

随着温度和光照的变化,藻类数量和种类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

藻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们生长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吞噬废物和有机质,清除污染源,维持水域的纯净。

藻类也是水生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例如,水中的小型浮游生物(桡足类、肉足类、仙女虫等)是藻类的重要消费者之一,还有许多其他水生生物如小鱼、甲壳动物等也以藻类为食。

[[水生动植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水生动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紧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得以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为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反射湖泊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反射湖泊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反射湖泊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湖泊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这些生物从多个方面影响着湖泊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功能,其中反射湖泊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更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一、水生植物湖泊中的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能够吸收湖水中的营养物质,同时对水质进行净化,保持湖泊的清澈。

湖泊中常见的水生植物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包括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湿生植物。

浮叶植物是生长在湖面上的植物,如荷花、睡莲等。

它们不仅给湖泊增添了一种别样的美丽景观,还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

同时,浮叶植物的覆盖可以阻止水面上的蓝藻生长,维持湖泊的水质稳定。

沉水植物则是生长在湖水底部的植物,如水葱、水藻等。

它们通过根系稳固住湖底土壤,并通过光合作用将水中过量的养分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的物质,起到了排除湖泊富营养化的作用。

湿生植物则是生长在湖泊周围湿地区域的植物。

它们能够抵御湖泊波浪的侵袭,减缓波浪对湖岸的侵蚀。

同时,湿生植物的根系能够吸收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净化湖水,保护湖泊的生态系统。

二、水生动物湖泊中的水生动物多样性同样丰富。

它们中的一些生物是在湖岸附近寻找食物和栖息地,而其他生物则是在湖水中寻找食物和繁殖。

鱼类是湖泊中最为常见的水生动物,如鲤鱼、鳊鱼等。

它们以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为食,同时也是湖泊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

鱼类的存在维持了湖泊的生态平衡,也提供了人类的食物来源。

除了鱼类之外,诸如螺类、蟹类、虾类等无脊椎动物也是湖泊中的常见水生动物。

它们多半生活在湖底的砂泥或岩石之间,通过滤食或者吸取有机物等方式获取养分。

这些水生动物的存在促进了湖泊底部沉积物的循环,保持了湖泊的生态平衡。

同时,湖泊也是一些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在湖泊周围有着广阔的湿地,为鸟类提供了繁殖和觅食的场所。

许多候鸟也选择在湖泊周围栖息或停留。

这些鸟类的存在丰富了湖泊周围的生态系统,成为了湖光山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综上所述,反射湖泊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在湖泊的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认识各种水生动植物

认识各种水生动植物

认识各种水生动植物水生动植物是指在水环境中生活和繁衍的一类生物。

水生动植物丰富多样,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生动植物,包括藻类、浮游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昆虫等。

一、水生藻类藻类是一类原始的底生植物,主要分为蓝藻、绿藻和硅藻。

蓝藻含有许多的蓝蛋白,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产生氧气。

绿藻含有叶绿素,主要生活在浅水区域,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硅藻主要生活在海洋中,形态各异,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水生生态系统。

二、水生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是指在水中悬浮而无法自由移动的微小生物,主要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主要是一些原生动物和浮游动物,它们是水中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些水质指标的重要参考。

浮游植物主要是一些微型藻类和悬浮藻类,它们对水体的光合作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指根茎、叶状体等生活在水中和水边的植物,主要分为水生禾本科植物、水生菊科植物和水生百合科植物等。

水生植物具有很高的光合效率,可以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保护河流湖泊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四、水生昆虫水生昆虫是指在水中生活的昆虫,主要包括水蚊、水甲虫、蜉蝣等。

这些昆虫适应了水环境的特殊生态需求,通过各种特化的器官和行为,从水中获取食物、呼吸和繁殖。

通过对这些水生动植物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水生动植物在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水质净化和生态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认识各种水生动植物也能够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结起来,水生动植物多样且功能丰富,在水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透过对水生藻类、浮游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昆虫的认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水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水生动植物的科学研究,以推动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充分理解和尊重水生动植物的存在和生命意义,我们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构建一个美丽的水生生态环境。

水生生态系统与淡水生态知识点总结

水生生态系统与淡水生态知识点总结

水生生态系统与淡水生态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淡水生态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为我们提供清洁的水源,维持着多样性的生物群落和健康的环境。

本文将总结水生生态系统与淡水生态的关键知识点。

一、什么是水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是指由水流组成的自然环境,包括湖泊、河流、湿地和沼泽等。

这些系统中的水是它们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扮演着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

1. 水生生态系统的组成水生生态系统由水体以及水中的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组成。

其中,水体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了生态系统中的水源、流动性、深度和温度等特征。

而生物要素主要包括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

非生物要素主要指水中的溶解氧、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等。

2. 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水生生态系统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

首先,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清洁的饮用水和农业灌溉水源。

其次,水生生态系统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维持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此外,水生生态系统还参与了水循环过程,有助于调节气候和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二、淡水生态的关键知识点淡水生态涉及到水体中的生物群落、营养循环和物种相互作用。

以下是一些淡水生态的关键知识点:1. 生物群落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包含多种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常见的淡水植物有浮萍、鹅卵石藻和睡莲等,而淡水动物包括螺类、鱼类和水生昆虫等。

这些生物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2. 营养循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循环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通常,底栖植物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而底栖动物和鱼类则依赖于这些植物作为食物来源。

同时,这些动物的排泄物又会成为底栖植物的营养源,形成营养循环。

3. 物种相互作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相互作用可以分为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是指一个物种通过捕食另一个物种来获取能量和养分的过程。

而食物网则是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网络。

这些相互作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持物种多样性至关重要。

水生物知识点总结

水生物知识点总结

水生物知识点总结水生物的分类水生物主要分为海洋生物和淡水生物两大类。

海洋生物包括海洋植物和海洋动物,海洋植物主要有海藻、红树林等,海洋动物主要有各种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海洋哺乳动物等。

淡水生物包括淡水植物和淡水动物,淡水植物主要有浮游植物、底栖植物等,淡水动物主要有各种藻类、鱼类、无脊椎动物等。

水生物的生理特点水生物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理特点,主要包括对水质的适应性强、体温稳定性差、氧气摄取方式复杂、对盐度和压力的调节能力强等。

对水质的适应性强是水生物适应不同水域环境的重要特点,它们能够快速适应水质的变化,对水质污染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体温稳定性差是指水生物的体温受到水温的直接影响,无法自我调节,因此对温度的变化敏感。

氧气摄取方式复杂是指水生物在水中摄取氧气的方式有多种形式,包括皮肤呼吸、水通过鳃片的膜进行呼吸、空气呼吸等。

对盐度和压力的调节能力强是指水生物能够在不同盐度和压力的水域中存活,并且可以通过一些调节方式来维持自身的生理平衡。

水生物的生态习性水生物在水域中有特殊的生态习性,主要包括适应水环境的特殊生活方式、食物链的结构和作用、生长繁殖的特点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等。

水生物在水环境中有着多样的生活方式,有的是浮游生物,有的是底栖生物,有的是游泳生物,它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生理需要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

食物链在水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网络,各种水生物相互依存,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食物链结构,维持了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生物的生长繁殖特点与陆生动物有所不同,它们的繁殖方式多样,有的通过卵生、有的通过胎生、有的通过孢子生殖等。

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捕食关系、共生关系、拮抗关系等,这些相互关系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水生物的重要作用水生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参与者,它们对水域环境的稳定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水生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明显,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吸收废气、吸收有害物质,并将它们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起到净化水域环境的作用。

水体的生态系统组成

水体的生态系统组成

水体的生态系统组成
水体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由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

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1. 生产者
主要指浮游植物(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是整个水生态系统的基础生产者。

2. 消费者
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等,它们依赖于生产者所提供的有机物质和能量。

不同营养级别的消费者之间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3. 分解者
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它们分解死亡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将有机物质矿化为无机物质,从而完成了物质循环。

4. 非生物环境因素
包括水体理化特性(温度、pH值、溶解氧等)和营养盐(氮、磷等)。

这些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存和代谢活动。

5. 能量流动
太阳能是水生态系统的初级能量来源。

生产者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消费者之间传递和流动。

水体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但又动态变化的平衡状态。

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于维持水环境的健康至关重要。

水生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水生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水生生物学基础知识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水 生 生 物 的 分 类 与 特 点 02 水 生 生 物 的 生 态 环 境 03 水 生 生 物 的 繁 殖 与 生 长 04 水 生 生 物 的 生 态 作 用 与 价 值 05 水 生 生 物 的 保 护 与 利 用
01
水生生物的分类与特点
保护与利用:建立自 然保护区,开展生态 修复,合理利用水资

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保护措施:建立 自然保护区、限 制捕捞、禁止非 法捕捞
可持续利用:合 理利用、人工养 殖、生态修复
保护与利用的关 系:保护是利用 的前提,利用是 保护的目的
案例分析:介绍 一些成功的保护 与利用案例,如 长江禁渔、海洋 牧场等
或鳍游泳
鸟类:生活在陆 地和水中,用肺 呼吸,用翅膀飞

昆虫类:生活在 陆地和水中,用 气管呼吸,用翅
膀飞行
水生微生物
定义:生活在水 中的微生物,包 括细菌、病毒、 真菌等
特点:体积小、 繁殖快、适应性 强、种类繁多
分类:根据生活 环境和形态特征 ,可分为浮游微 生物、底栖微生 物、寄生微生物 等
作用:参与水生 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和能量流动 ,对水质和生态 环境有重要影响
02
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
水域环境
咸水环境:海洋、海湾、珊 瑚礁等
半咸水环境:河口、泻湖、 盐沼等
极端环境:深海、热泉、冰 层等
淡水环境:河流、湖泊、池 塘等
人工环境:水族馆、养殖场、 污水处理厂等
湖泊与河流
湖泊: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水生植物
定义:生长在水中的植物 分类: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 特点:适应水生环境,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 例子:荷花、睡莲、水葫芦、水藻等

关于“水生态”概念的知识了解

关于“水生态”概念的知识了解

关于“水生态”概念的知识了解一、“水生态”的定义及特性(一)定义。

水生态是指环境水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各种水分条件的适应。

生命起源于水中,水又是一切生物的重要组分。

生物体不断地与环境进行水分交换,环境中水的质(盐度)和量是决定生物分布、种的组成和数量,以及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二)特性。

水之所以重要,首先因为水是生命组织的必要组分;呼吸和光合作用两大生命过程都有水分子直接参与;蛋白质、核糖核酸、多糖和脂肪都是由小分子脱水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并与水分子结合形成胶体状态的大分子,分解时也必须加入相应的水(水解作用)。

水具备一些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的理化特性:1.水分子具有极性,所以能吸引其他极性分子,有时甚至能使后者离子化。

因此,水是电解质的良好溶剂,是携带营养物质进出机体的主要介质,各种生化变化也大都在体液中进行。

2.因水分子具有极性,彼此互相吸引,所以要将水的温度(水分子不规则动能的外部表现)提高一定数值,所要加入的热量多于其他物质在温度升高同样数值时所需的热量。

这点对生物的生存是有意义的。

正因水的比热大,生物体内化学变化放出的热便不致使体温骤升超过上限,而外界温度下降时也不会使体温骤降以至低于下限。

水分蒸发所需的热量更大,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恒温动物的发汗或喘气,就成为高温环境中机体散热的主要措施。

3.水分子的内聚力大,因此水也表现出很高的表面张力:地下水能借毛细管作用沿土壤颗粒间隙上升;经根吸入的水分在蒸腾作用的带动下能沿树干导管升至顶端,可高达几十米;一些小昆虫甚至能在水面上行走。

4.水还能传导机械力:植物借膨压变化开合气孔或舒缩花器和叶片;水母和乌贼靠喷水前进;蠕虫的体液实际是一种液压骨骼,躯干肌肉施力其上而向前蠕行。

5.水的透明度是水中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6.冰的比重小于液态水,因此在水面结成冰层时水生生物仍可在下面生活。

否则气温低于0℃时,结成的冰沉积底部,便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有关海底动植物的知识

有关海底动植物的知识

有关海底动植物的知识
1、海底植物是藻类为主: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体,科学家们根据海藻的生活习性,把海藻分为浮游藻和底栖藻两大类型。

2、底栖藻的颜色鲜艳美丽,有绿色、褐色和红色。

科学家们根据它们的颜色,把海藻分为三大类:绿藻类、褐藻类和红藻类。

3、绿藻的藻体呈草绿色。

绿藻约有6000种,其中90%产于淡水,只有10%生活在潮间带或潮下带的岩石上。

绿藻有单细胞的,有群体的;有丝状的,还有片状的。

最常见的海洋单细胞绿藻是扁藻,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海洋中小型动物的良好饵料。

最常见的多细胞绿藻有石莼、礁膜(我国沿海渔民称之为海菠菜或海白菜),它们是人们喜爱的海洋经济蔬菜;还有浒苔,它可用来制作浒苔糕,味道十分鲜美。

此外,还有羽藻、蕨菜、刺海松、伞藻等。

4、褐藻的藻体呈褐色,多细胞,有丝状、片状或叶状,还有的呈囊状、管状、圆柱状或树枝状,一般都有圆盘状或分枝状的固着器或假根。

假根上面有柄部及叶部,通称为假茎和假叶。

褐藻中的大型种类,如海带可长到7米~8米长;巨藻可长到300米长,素有“海底森林”之称。

它们多数生长于低潮带或低潮线下的岩石上。

水生态科普知识

水生态科普知识

水生态科普知识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生命的基础。

水生态是指水体与其周边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它涉及到水的循环、水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水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等内容。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水生态的科普知识。

一、水的循环水的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大气、地表和地下不断转化和迁移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等过程。

蒸发是水从地表蒸发到大气中形成水蒸气的过程,而降水则是水蒸气在空气中冷却凝结形成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表的过程。

地表径流指雨水在地表流动到河流、湖泊等水体的过程,而地下水则是指渗透到地下的水分。

二、水体的结构与功能水体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湖泊、河流、海洋等水域。

水体的结构由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决定,而水的功能则包括供水、生态支持、水文调节等。

供水是指人类利用水体作为饮用水、农业灌溉等用途的过程,生态支持是指水体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养分的过程,水文调节是指水体对气候和水资源的调控作用。

三、水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水生物是指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包括鱼类、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等。

它们在水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鱼类是水生生物中最为广泛的一类,它们在水中游泳、觅食和繁殖。

水生植物是水体中的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浮游生物是指在水中漂浮的微小生物,它们是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食物链的组成部分。

四、水污染与水生态保护水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导致水体中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标准,对水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的过程。

常见的水污染物包括化学物质、有机物、重金属等。

水污染会破坏水体的结构与功能,对水生物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为了保护水生态系统,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水污染治理、推广节水措施、保护水生物多样性等。

总结一下,水生态是关于水的循环、水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水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等内容的科学研究领域。

了解水生态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能够增加大家对水生态的认识,共同呵护我们的水环境。

水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水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水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水中生物承载了地球生命的基础,它们在水中繁衍生息,构成了水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中生物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生物,从微生物到大型水生动物,它们在水中生活着,相互依存,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水中生物的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许多种类对人类和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水中生物的知识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水中生物的分类水中生物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生物,从微生物到大型水生动物,按照其在水中生活的特点和生态习性,可以将水中生物分为以下几类:1. 海洋生物: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海洋生物的种类繁多,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

海洋生物对于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淡水生物:淡水是地球上另一个重要的水体,淡水生物主要指生活在淡水中的各种生物,包括了鱼类、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水草等。

淡水生物对于维持淡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河流生物:河流是水体在陆地上的一种形态,河流生物主要指生活在河流中的各种生物,包括了鱼类、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水草等。

河流生物对于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湖泊生物:湖泊是水体在陆地上的一种形态,湖泊生物主要指生活在湖泊中的各种生物,包括了鱼类、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水草等。

湖泊生物对于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沿岸生物:沿岸指的是水体与陆地相接触的地带,沿岸生物主要指生活在沿岸地区的各种生物,包括了藻类、贝类、螃蟹、鱼类、鸟类等。

沿岸生物对于维持沿岸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沿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水中生物的生态功能水中生物对于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具有丰富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平衡:水中生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的构建、生物循环等方式,起着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水生态构建常见动植物基础知识2016.11.21

水生态构建常见动植物基础知识2016.11.21
全年可种植,流动水体、静止水体环境皆宜,以扦插发种植为主,植株较长时可从中 间剪断种植。
沉水植物——篦齿眼子菜
形态特征
茎长50-200cm,近圆柱形,纤细,直径0.5-1mm,下部分枝稀疏,上部分枝稍密集。叶 线形,长2-10cm,宽0.3-1mm,先端渐尖或急尖,穗状花序顶生,具花4-7轮,间断排列; 花序梗细长,与茎近等粗;花被片4,圆形或宽卵形,径约1毫米;雌蕊4枚,通常仅1-2枚 可发育为成熟果实。花果期5-10月。
滤食性鱼类,以过滤水体中的微生物、小型浮游生物和悬浮的碎屑物质为食物的鱼类, 水生态常用的主要有鳙鱼(花鲢)、鲢鱼等。
肉食性鱼类,幼鱼一般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仔鱼等为食,体长10-20cm以 上的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和青蛙为捕食对象(小型鱼类主要指鲫鱼、餐条、泥鳅及其他 幼鱼),水生态常用的主要有乌鳢、鳜鱼、鲈鱼、黄颡鱼等。
鱼苗放养
晴好天气放养,鱼种下塘前要采用浸浴法消毒,常用3%-5%的食盐水浸洗5-7分钟,高 锰酸钾20mg/L浸洗10-15分钟。另外,还可以用漂白粉或聚酮碘等药物。
肉食性鱼类——乌鳢
识别特征
乌鳢形呈长棒状。头部扁平,头大,口裂大。吻部圆形。口内齿牙丛生。偶鳍皆小, 背鳍和臀鳍特长,尾鳍圆形;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 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 斑点。
全年可种植,适宜缓流或静水水体。种植方式扦插种植为主,可包泥法和压实法等种 植。
沉水植物——马来眼子菜
形态特征
茎圆柱形,直径约2mm,不分枝或少分枝,节间长可达10-50cm;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 具长柄,先端钝圆而具小凸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浅波状,有细微的锯齿;穗状花序 顶生,具花多轮,密集或稍密集;花序梗膨大,稍粗于茎,长4-7cm;花小,被片4,绿色; 雌蕊4枚,离生。果实倒卵形,长约3mm,两侧稍扁,背部明显3脊,中脊狭翅状,侧脊锐。 花果期6-10月。

自然环境知识:水域生态系统的草食动植物

自然环境知识:水域生态系统的草食动植物

自然环境知识:水域生态系统的草食动植物水域生态系统是指由水体和水中生物组成的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动植物,其中草食动植物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草食动植物。

水域生态系统的植物主要分为水生与湿地两种。

水生植物是指在水中生长和繁殖的植物,如荇菜、水葱、水韭等;湿地植物是指在水体周围的潮湿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如芦苇、香蒲等。

这些植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能够有效净化水体,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而水域生态系统中的草食动物主要有,水蚤、浮游生物、小型鱼类、蚌类、螺类、水生昆虫等多种生物,他们不仅是水域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也对维护水生态系统平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域中的草食动物最常见的代表是藻类和浮游生物,它们广泛分布于各种水域中,在水中生长并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为水体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含氧量丰富的环境。

此外,水域中还有许多小型鱼类,如鲫鱼、鲤鱼等,它们对水体的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

这些小鱼主要以藻类和植物为食,同时也作为中小型掠食性鱼类的食物,是水域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

另外,水生昆虫也是水域中的常见草食动物之一。

这些昆虫常栖息于水域的水面或水中生长的植物上,它们以水生植物上的藻类或叶片为食,同时也为一些掠食性水生昆虫的繁殖提供条件。

水域生态系统中的草食动物,通过食用水域中的藻类、植物和小型鱼类等食物,维持着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它们还通过消耗草食性植物和鱼类等食物来进行生长和繁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草食动物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水域中某些有害藻类的生长,防止它们在水体中繁殖,从而保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为水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水域生态系统中的草食动植物是水域食物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们维持着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了水域中各种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水资源,为水域生态系统提供更好的保护和维护,创造更加美好的水域环境。

水中植物和水中动物

水中植物和水中动物

水中动物的特点
呼吸方式
水中动物通过不同的呼吸方式来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例如,鱼类通过鳃呼吸,将水流经 过鳃裂,将氧气留在血液中,然后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其他水中动物如鲸鱼和 海豚则通过肺呼吸。
运动方式
水中动物具有独特的运动方式,以适应水中的环境。例如,鱼类通过鳍的摆动来推进身体 ,而乌贼和章鱼则通过喷水推进。这些运动方式有助于它们在水中快速移动、捕食和逃避 天敌。
水中植物与水中动物的相互作
04

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
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成为水中动物的 食物来源。例如,水草被小鱼吃掉,小鱼又被大鱼捕食,形 成一个简单的食物链。
食物网
在复杂的水生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可能同时处于多个食物 链中,形成复杂的食物网。例如,某些鱼类既吃植物也吃小 动物,同时又被更大的捕食者捕食。
感知器官
水中动物的感知器官特别发达,如侧线系统、嗅觉和视觉等。这些感知器官有助于它们在 水中寻找食物、识别同伴和感知环境变化。
水中动物的作用
01
生态平衡
水中动物在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食物链
相互关联,形成复杂的食物网,共同维持着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
02 03
经济价值
水中动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例如,许多鱼类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 ,同时也是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重要资源。此外,珊瑚、珍珠等水中动 物产品也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营养交换
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而水中动物通 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这种营养交换过程 有助于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种间相互作用
水中植物和动物之间通过食物链、竞争、捕食与被捕食等 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种间关系,进一步巩固了共生关 系的稳定性。

水生类植物汇集及基本知识要点(DOC)

水生类植物汇集及基本知识要点(DOC)

水生睡莲中文学名:睡莲 拉丁学名:N ymphaea alba 别称: 子午莲、水芹花、瑞莲、水洋花、小莲花二名法: Nymphaea tetragona界: 植物界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睡莲目 科: 睡莲科 属: 睡莲属 亚属: 北温带亚属 Nymphaea 种: 睡莲 N. tetragona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花卉,根状茎,粗短。

叶丛生,具细长叶柄,浮于水面,低质或近革质,近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直径6~11厘米,全缘,无毛,上面浓绿,幼叶有褐色斑纹,下面暗紫色。

花单生于细长的花柄顶端,多白色,漂浮于水,直径3~6厘米。

萼片4枚,宽披针形或窄卵形。

聚合果球形,内含多数椭圆形黑色小坚果。

长江流域花期为5月中旬至9月,果期7~10月。

花单生,萼片宿存,花瓣通常白色,雄蕊多数,雌蕊的柱头具6~9个辐射状裂片。

浆果球形,为宿存的萼片包裹。

种子黑色。

因其花色艳丽,花姿楚楚动人,在一池碧水中宛如冰肌脱俗的少女,而被人们赞誉为“水中女神”。

生长习性睡莲喜强光,通风良好,所以睡莲在晚上花朵会闭合,到早上又会张开。

在岸边有树荫的池塘,虽能开花,但生长较弱。

对土质要求不严,pH 值6~8,均生长正常,但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

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

3~4月萌发长叶,5~8月陆续开花,每朵花开2~5天,日间开放,晚间闭合。

花后结实。

10~11月茎叶枯萎。

翌年春季又重新萌发。

在长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发,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为盛花期,10~11月为黄叶期,11月后进入休眠期。

生于池沼、湖泊中,一些公园的水池中常有栽培。

地理分布睡莲大部分原产北非和东南亚热带地区,少数产于南非、欧洲和亚洲的温带和寒带地区,日本、朝鲜、印度、前苏联、西伯利亚及欧洲等地。

国内各省区均有栽培。

编辑本段应用价值观赏价值:睡莲是花、叶俱美的观赏植物。

古希腊、罗马最初敬为女神供奉。

现欧美园林中选用睡莲作水景主题材料极为普遍。

水中植物和水中动物

水中植物和水中动物

增加生物多样性:水中动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经济效益:水产养殖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06
保护水中动植物的措施
水域污染防治
保护水源地,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
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生活垃圾产生
生物多样性:水中动植物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
环境保护:水中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它们的应用价值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水中动物:可以作为实验动物,研究动物行为、生态学等科学问题
水产养殖价值
提供食物:水中动植物是水产养殖的重要食物来源,如鱼、虾、贝类等。
改善水质:水中动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污染物,净化水质,改善水环境。
减少工业废水排放,加强污水处理
限制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绿色农业
加强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提高污水处理率
生态修复与保护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生态修复:对受损的水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如清理污染、恢复植被等
建立保护区: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水中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限制捕捞:制定合理的捕捞政策,限制过度捕捞,保护珍稀物种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保护水中动植物的认识和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法律法规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受损的居民和企业进行补偿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保护水中动植物的认识和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形态特征
无直立茎,匍匐茎光滑或粗糙。叶基生,线形或带形,先端钝,边缘有细锯齿或全缘; 基出叶脉3-9条,平行,可直达叶端,脉间有横脉连接。果实圆柱形或三棱长柱形,光滑或 有翅。种子多数,长圆形或纺锤形,光滑或有翅;花果期8-11月。
生长习性及分布区域
苦草叶长、翠绿、丛生,常生于溪沟、河流、池塘、湖泊之中,适宜近岸带浅水区域。 国内分布广泛。
• 生活习性
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属中上层鱼。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 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分布范围较广泛,在我国各地区均有分布 ,是我国淡水鱼中分布最广泛的。 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靠腮的特殊结构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主要食物:鲢鱼终生 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cm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 耐低氧能力极差,水中缺氧马上浮头,有的很快便死亡。
水生态构建常见动植物基础知识
2016.11.21
第一章 沉水植物篇
• 概念
沉水植物是指整个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营固着生活的大形草本植物。水生态常见 沉水植物主要有苦草、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黑藻、伊乐藻、金鱼藻等。

作用
沉水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向湖水释放大量的氧气,有利于保持湖水的高度氧化状态,促
进有机污染物和某些还原性无机物的氧化分解;沉水植物与湖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 成为“生物膜”的附着基,能够提供强大的生物降解能力;可以直接吸收湖水中的营养盐, 降低湖水营养水平,次级代谢产物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周丛生物还能直接捕食浮游藻类, 还能有效地防止二次污染并输出大量的营养盐。
沉水植物——苦草
生长习性及分布区域
适应性强,生态幅相当宽,在淡水与咸水中均可繁茂生长;适宜水深2-3m。中国南北 各省区均产。生于河沟、水渠、池塘等各类水体,水体多呈微酸性或中性,在西北地区亦 见于少数微碱性水体及咸水中。全球分布,尤以两半球温带水域较为习见。
种植时间及种植方式
适宜种植时间11月份到第二年6月份,以扦插种植为主。
种植时间及种植方式
全年均可种植,扦插种植为主。
沉水植物——黑藻
形态特征
茎圆柱形,表面具有纵向细棱纹,质较脆。叶3-8片轮生,先端锐尖,边缘锯齿明显, 无柄,具腋生小鳞片;主脉1条,明显。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果实圆柱形,花果期510月。
生长习性及分布区域
性喜温暖,耐寒,在15-30℃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越冬不低于 4℃,喜阳光充足的 环境,环境荫蔽植株生长受阻,新叶叶色变淡,老叶逐渐死亡;适宜水深1.5m内。 黑藻分布广泛,生于淡水池塘、湖泊和水沟中。
全年可种植,流动水体、静止水体环境皆宜,以扦插发种植为主,植株较长时可从中 间剪断种植。
沉水植物——篦齿眼子菜
形态特征
茎长50-200cm,近圆柱形,纤细,直径0.5-1mm,下部分枝稀疏,上部分枝稍密集。叶 线形,长2-10cm,宽0.3-1mm,先端渐尖或急尖,穗状花序顶生,具花4-7轮,间断排列; 花序梗细长,与茎近等粗;花被片4,圆形或宽卵形,径约1毫米;雌蕊4枚,通常仅1-2枚 可发育为成熟果实。花果期5-10月。
生长习性及分布区域
水上无冰即可栽培,气温在5℃以上即可生长,在寒冷的冬季能以营养体越冬, 当苦草、轮叶黑藻尚未发芽时,该草已大量生长,伊乐藻不仅可以在光合作用的过程 中放出大量的氧,还可吸收水中不断产生的大量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和剩余的饵料 溶失物及某些有机分解物,这些作用对稳定pH值,使水质保持中性偏碱,增加水体的 透明度;一般生长于小于2m缓流水域。在国内分布广泛。
滤食性鱼类,以过滤水体中的微生物、小型浮游生物和悬浮的碎屑物质为食物的鱼类, 水生态常用的主要有鳙鱼(花鲢)、鲢鱼等。
肉食性鱼类,幼鱼一般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仔鱼等为食,体长10-20cm以 上的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和青蛙为捕食对象(小型鱼类主要指鲫鱼、餐条、泥鳅及其他 幼鱼),水生态常用的主要有乌鳢、鳜鱼、鲈鱼、黄颡鱼等。
一般于每年11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种植;扦插法种植为主。
第二章 鱼类篇
鱼类地位与作用
鱼类群落在水生态构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 生态系统的长效运行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
水生态主要鱼类
水生态构建中常见鱼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肉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以及野杂鱼。 滤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对水生态系统稳定、持久运行起促进作用,而以沉水植物为食 的草食性鱼类、杂食性等归为有害鱼类——野杂鱼类。
生长习性及分布区域
耐受性极强,适应性强,在多种类型的基质(泥底、沙、砾石底质)上都能繁茂生长。 马来眼子菜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在湖泊、池塘、灌渠、河流等静水水体和流水水体中均 能繁茂生长,它对水流有较高的耐受性。马来眼子菜是许多河流、湖泊生境中的优势种类。 一般适宜3.0m以内水深。
种植时间及种植方式
鱼苗放养
晴好天气放养,鱼种下塘前要采用浸浴法消毒,常用3%-5%的食盐水浸洗5-7分钟,高 锰酸钾20mg/L浸洗10-15分钟。另外,还可以用漂白粉或聚酮碘等药物。
肉食性鱼类——乌鳢
识别特征
乌鳢形呈长棒状。头部扁平,头大,口裂大。吻部圆形。口内齿牙丛生。偶鳍皆小, 背鳍和臀鳍特长,尾鳍圆形;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 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 斑点。
生活习性
乌鳢为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且较为贪食,但从不主动追赶猎物。捕食对象随鱼体 大小而异。体长3cm以下的苗种主食挠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体长3-8cm以下的苗种 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仔鱼等为食,体长20cm以上的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和 青蛙为捕食对象乌鳢具有很强的跳跃能力。 乌鳢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强,尤其对缺氧、水温和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 能力。乌鳢是营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 湖泊、江河、水库、池塘等水域内。
生长习性及分布区域
根状茎发达,在水底泥中蔓延,节部生根,在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好温暖水湿、 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 以根茎在泥中越冬,夏季生长旺 盛,冬季生长慢,能耐低温,一年四季可采收;一般适宜2.5m以内水深。其适应性强,中 国南北各地池塘、河沟、沼泽中常有生长,为世界广布物种。
生活习性
鳙鱼性温驯,喜欢生活于静水的中上层,动作较迟缓,不喜跳跃。滤食性,主要 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 类)和人工饲料。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 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
生长繁殖
繁殖期在4-7月。产卵场多在河床起伏不一。当河水流域降雨,水位陡然上涨、流 速加大时进行繁殖活动。
滤食性鱼类——白条鱼
识别特征
体延长而侧扁,背缘较平直,腹缘稍凸,腹棱自胸鳍下方至肛门。头稍尖,侧扁。吻 短,吻长大于眼。口端位,斜裂。眼中大,眼间宽而微凸,其间距大于眼径。体背青灰色, 侧面及腹面为银白色,全身反光强,无其它任何花纹。
生活习性
初级淡水鱼,善跳跃,主要摄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 繁殖力及适应性强,能容忍较污浊之水域,一般离水10分钟左右就死亡。 低海拔常见之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流、湖泊及水库等水体之上层,广布于 中国大陆。
鱼类放养
根据不同品种繁殖季节,择机放养,一般应选择在水温5-10℃的冬季或初春时进 行,择晴好天气放养。
滤食性鱼类——鲢鱼
识别特征
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 各鳍色灰白。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 形态和鳙鱼相似,鲢鱼性急躁,善跳跃。
全年可种植,适宜缓流或静水水体。种植方式扦插种植为主,可包泥法和压实法等种 植。
沉水植物——马来眼子菜
形态特征
茎圆柱形,直径约2mm,不分枝或少分枝,节间长可达10-50cm;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 具长柄,先端钝圆而具小凸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浅波状,有细微的锯齿;穗状花序 顶生,具花多轮,密集或稍密集;花序梗膨大,稍粗于茎,长4-7cm;花小,被片4,绿色; 雌蕊4枚,离生。果实倒卵形,长约3mm,两侧稍扁,背部明显3脊,中脊狭翅状,侧脊锐。 花果期6-10月。
种植时间及种植方式
南方地区全年可种植,流动水体、静止水体环境皆宜。种植方式扦插种植为主,可包 泥法和压石法种植。
沉水植物——金鱼藻
形态特征
茎细柔、长40-150cm,平滑,具分枝;叶4-12轮生,无柄,叶片1-2次二叉状分歧,裂 片丝状,或丝状条形,长1.5-2cm,宽0.1-0.5cm,先端带白色软骨质,边缘仅具刺状小齿; 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腋生,无花被;总苞片8-12,钻状;花期6-7月,果期8-10 月;果实成熟后下沉至泥底,休眠越冬。
沉水植物——微齿眼子菜
形态特征
直径0.5-1mm,具分枝,近基部常匍匐,于节处生出许多纤长的须根,节间长2-10cm。 叶长条形,无柄,长2-6cm,宽2-4mm,先端钝圆,基部与托叶贴成短的叶鞘,叶缘具微细 的疏锯齿,果实倒卵形,长约4mm,果花期6-9月。
生长习性及分布区域
生于湖泊、池塘等静水水体,水体多呈微酸性,流动水体和静止水体皆宜,适宜水深 2m左右。国内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华中以及西南各地。
种植时间及种植方式
一般于每年11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种植;扦插法、包泥法、压石法均可。
沉水植物——菹草
形态特征
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又名虾藻、虾草、麦黄草。具近圆柱形的根茎。茎稍扁,多分枝, 近基部常匍匐地面,于节处生出疏或稍密的须根。叶条形,无柄,长3-8cm,宽3-10mm, 先端钝圆,叶缘多少呈浅波状,具疏或稍密的细锯齿;果实卵形,花果期4-7月。
生长习性及分布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