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情景阅读:美丽的水果屋

合集下载

D107情景阅读 小班 《美丽的水果屋》文字稿

D107情景阅读 小班 《美丽的水果屋》文字稿

D107情景阅读小班《美丽的水果屋》文字稿宝贝们,认识我吗?不认识。

不认识对吧,我介绍一下,我姓顾,照顾的顾,叫我什么?我姓顾。

我姓顾,叫我什么?我是个老师,你们可以叫我什么?顾老师。

说响一点。

顾老师。

你看,叫一声就能成为朋友咯,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小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封面上面有谁,它们怎么了?它们怎么了?它们太冷了。

有人说它们太冷了,从哪看出来它们很冷。

因为它们风很大。

有风吗?哪里有风?线条上。

那个斜斜的线条一条一条往下你就知道那在刮风对吗?你看,那么还从哪看出它们很冷?,它们抱着手。

它们发抖,对,它们抱着手,你看她看的很仔细,有人说它们在发抖,哪里看出它们在发抖。

它们脸上,像波浪的那种线。

那个波浪的线,她说,你们看见了吗?看见了,看见了一个下雨。

是呀,你看。

它们流鼻涕了。

波浪线告诉你它们在发抖,还有人看到了小小的细节,看到了它们流出的鼻涕,你看,看的仔细我们就能发现问题,那你们来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会在外面冷的发抖,谁来猜猜看,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说。

它们房子里面太多水果了。

是吗?可能房子里边装着东西,所以它们不能住了对吗?好,还有谁来猜猜看,你来猜,可能怎么样?再想一想,好吗?你们猜的出来吗?你说。

可能家里有只大东西挡住了房子的路。

可能家里前面那个路找不到了,对吧?挡住了它看不见,迷路了,那我们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就是熊妈妈的水果屋,你看,在这个果园里面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还有紫的,猜猜看有哪些水果?说出来。

红的是草莓。

她吃过红红的草莓,还有什么,大声的说出来,说出来。

我吃了苹果。

苹果也是红红的没错,说出来就可以了,还有什么,你说,说出来。

我吃了苹果。

和他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你说。

还有青苹果。

还有绿绿的苹果,还有其它的水果吗?除了苹果,你们说。

葡萄。

葡萄是什么颜色的?紫色。

你说,还有什么水果。

红西瓜。

他还说到了西瓜,说了西瓜里面的颜色。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水果屋》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水果屋》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水果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食物》,详细内容为《美丽的水果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水果的名称、颜色和形状,同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说出水果的名称、颜色和形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丰富的语言描述水果屋的特点。

重点:认识和了解各种水果的名称、颜色和形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果卡片、水果屋模型、挂图、故事书。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挂图,展示各种水果,让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颜色和形状。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用水果卡片拼出水果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水果屋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动手画出自己心中的水果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4. 小组活动(5分钟)将全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合作完成一个水果屋的制作。

完成后,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并进行讲解。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对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水果屋》2. 内容:(1)水果名称、颜色、形状(2)语言表达:形容词、动词(3)想象力:水果屋的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屋,并用文字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的水果屋是橙色的,屋顶是葡萄做的,窗户是苹果,门是香蕉。

在这个水果屋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它每天都在品尝各种美味的水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语言知识。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美丽的水果屋》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美丽的水果屋》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美丽的水果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食物》,详细内容为“美丽的水果屋”。

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水果,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水果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各种水果,知道水果的营养价值,养成爱吃水果的好习惯。

2. 培养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水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词语描述水果的特点。

重点:认识各种水果,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水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果卡片、挂图、故事书、儿歌CD、水果玩具。

学具:彩笔、画纸、水果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准备一个“美丽的水果屋”,里面摆满了各种水果。

(2)邀请幼儿参观水果屋,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3)教师挑选几种水果,让幼儿触摸、闻味,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水果的特点。

2. 故事分享(5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美丽的水果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水果角色。

(2)教师提问,让幼儿回忆故事中的水果,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 儿歌学习(5分钟)(1)教师播放儿歌《美丽的水果屋》,让幼儿跟唱。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水果的特点。

4.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水果卡片,让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水果。

(2)教师示范如何用词语描述水果,如“红色的苹果”、“弯弯的香蕉”。

5.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自己喜欢的水果。

(2)幼儿用词语描述自己画的水果,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游戏活动(5分钟)(1)教师组织“水果蹲”游戏,让幼儿模仿水果的动作和特点。

(2)教师评选表现最佳的“小水果”,给予奖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水果屋2. 板书内容:(1)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2)用词语描述水果的特点(3)儿歌《美丽的水果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水果,并用词语描述它的特点。

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秋天到了》单元,具体内容为《美丽的水果屋》一文。

文章以水果屋为背景,描绘了各种水果丰收的景象,介绍了各类水果的特点和美味,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秋天是水果的丰收季节,感知自然之美,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掌握文章大意,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水果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文章大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水果、挂图等。

学具:生字词卡片、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丰收的水果图,引导学生观察,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发音。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并书写。

(3)讨论课文内容,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

3. 实践活动:(2)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水果,设计一句赞美的话。

4.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我最喜欢的水果是苹果,它红彤彤的,像小灯笼。

”(2)引导学生分析例题,明确句式结构。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仿照例题,用生字词写一句赞美水果的话。

(2)互相交流,选出最佳赞美句子。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水果屋》2. 生字词:苹果、香蕉、葡萄、橘子等。

3. 句子结构:我最喜欢的水果是……,它……,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今天学到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水果的短文。

答案示例: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

我最喜欢的水果是葡萄,它紫莹莹的,像珍珠一样。

葡萄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

我还喜欢苹果,它红彤彤的,像小灯笼。

苹果脆脆的,汁水丰富,真美味!2. 作业要求:不少于100字,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小班语言优秀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水果屋》

小班语言优秀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水果屋》

小班语言优秀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水果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美味》,具体内容为《美丽水果屋》。

通过故事导入,详细讲解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特点,以及它们对身体益处,旨在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水果认知,培养健康饮食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名称、特点及食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描述水果能力,激发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养成健康饮食好习惯,热爱生活,关爱大自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生动形象语言描述水果。

2. 教学重点:掌握水果名称、特点及食用方法,培养健康饮食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卡片、水果玩具、PPT课件、录音机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果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幅水果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水果屋里各种水果。

2. 故事讲解讲述《美丽水果屋》故事,让学生解各种水果特点和食用方法。

3. 例题讲解以苹果为例,讲解其名称、特点、食用方法,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其他水果,并进行分享。

教师对学生描述进行点评,强调水果对身体好处,教育学生养成健康饮食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水果屋》2. 板书内容:水果名称: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特点:形状、颜色、味道等食用方法:直接食用、榨汁、制作水果沙拉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你喜欢水果,并描述它特点。

(2)和家人分享所学水果知识,讨论如何健康饮食。

2. 答案:(1)示例:我喜欢橙子,它圆圆,黄色皮,酸酸甜甜,富含维生素C,对身体有益。

(2)答案开放,只要符合健康饮食原则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故事和丰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水果名称、特点及食用方法,达到教学目标。

但在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描述水果方面,还需加强。

小班情景阅读《美丽的水果屋》点评(五篇)

小班情景阅读《美丽的水果屋》点评(五篇)

小班情景阅读《美丽的水果屋》点评(五篇)第一篇:小班情景阅读《美丽的水果屋》点评小班情景阅读《美丽的水果屋》抛问:1、如何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情景阅读教学?2、对本次活动有何建议?点评:小班情景阅读《美丽的水果屋》讲述了熊妈妈和熊宝宝采摘水果、运送水果、用水果造围墙的一个有趣故事。

教师利用绘本,开展了一堂充满情趣、内容整合的教学活动。

1、借助绘本画面,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在黑夜的有大风的晚上,熊妈妈和熊宝宝在冻得瑟瑟发抖,这是发生什么事情呢,这时候,我们的小班宝宝就被故事吸引着,想看看,到底我们的熊妈妈和熊宝宝为什么会冻得瑟瑟发抖?随即,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判断、积极表达自己的理解。

2、利用故事情节,教师巧妙地链接着幼儿已有认知经验。

故事演绎中,教师根据小班年龄特点、已有生活经验,采用看看、听听、说说的方法,让小班孩子在故事展开的情景中,说说自己熟悉的、喜欢吃的一些常见水果的主要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等),使幼儿进一步巩固了已有认知经验以及获得一些图形方面的感受。

3、注重自我体验,让幼儿在感知中接受新经验的挑战。

当讲到熊妈妈和熊宝宝开心地运着水果回家,晚上自己却睡在了屋外,老师自然地引出了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具有挑战的问题,如何帮助熊妈妈和熊宝宝住在房间里面,而不是在屋外面被冻得瑟瑟发抖?即引出了建构中的关键经验“围合”。

如何帮助幼儿感知体验各种形状的围合?教师从小班孩子最容易尝试的圆形出发,让幼儿用手拉手的方法,拉成一个大大的或者小小的圆圆的西瓜墙。

而对于住进水果屋的游戏,对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挑战度,也是本次活动的知识难点,教师则利用垫子;先请三个幼儿站在垫子上(住进水果屋),随后逐渐增加人数,从三个人到八个人。

这样,通过努力,八个幼儿一起住进了水果屋。

最后,教师则利用一个水果椅子,让更多的幼儿同时坐上这把水果椅,初步感知、体验了合适的空间感。

这个游戏体验活动是融于故事情景中的,注重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操作、体验来感受在建构游戏中可能碰到的一些问题,积累一些关于“围合”的直觉经验和初步的空间感。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反思参考范本设计意图:秋天,一个美丽的收获季节,各种色泽鲜艳、好吃的水果和农作物的成熟令孩子们欣喜不已。

科学教育的价值趋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的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问题的能力,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因此,结合小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设计了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

以此来提高幼儿认识兴趣,丰富感性认识。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美丽的水果屋》内容,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2、丰富词汇:到处、好看极了、满满的。

运用“美丽”一词说短语,学习生字:水果。

3、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让幼儿知道水果的营养及吃水果的益处。

4、在水果屋的“建构”中体验合适的空间感,喜欢与朋友一起搭建和游戏。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看懂图片,清晰的表达。

活动难点:运用“美丽”说短语,幼儿能够说完整话。

活动准备:、字卡、词卡、垫子、拱形门、篮子、水果、背景音乐。

活动进行:一、观察画面,直接导入。

1、(ppt5)这是谁?猜猜发生了什么事?-----关注幼儿对画面的解读和想象2、(ppt1)(出示水果名称)这些水果你都认识吗?-----根据水果特征猜水果名称(颜色外形花纹等)小结:果园里种着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水果。

3、小朋友,你们都吃过哪些水果呀?4、你们吃的水果是什么味道的?5、吃水果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为什么要吃水果呢?认识字宝宝:水果。

二、结合图片帮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朋友,水果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盖房子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秋天来了,熊妈妈的果园里到处都是水果,小朋友看到了哪些水果?西瓜是什么颜色的?苹果又是什么颜色?梨是什么颜色的?葡萄呢?3、这么多的水果熊妈妈和熊宝宝怎么运回家呢?它们用车还是用篮子呢?为什么?4、水果运回来放在哪里呢?5、天黑了,熊妈妈和熊宝宝为什么不回家呢?它们在外面有什么感觉?我们朋友帮它们想个办法吧!6、我们看看熊妈妈和熊宝宝想出了什么办法?它们的水果屋是什么样的呢?用“美丽”说一句短语。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美丽的水果屋》优质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美丽的水果屋》优质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美丽水果屋》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食物》,详细内容为“美丽水果屋”。

我将通过讲解和互动,引导孩子们认识各种水果,学会用简单语言描述水果颜色、形状和味道。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和辨别常见水果,如苹果、香蕉、葡萄等。

2. 培养孩子们用语言描述水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孩子们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孩子们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分享。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学会用语言描述水果特点,如颜色、形状和味道。

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对水果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卡片、水果挂图、磁性板、录音机、音乐CD。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彩色黏土。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扮演水果店老板,在课堂上搭建一个“美丽水果屋”,让孩子们置身于一个充满水果世界。

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触摸和品尝水果,激发他们对水果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苹果为例,引导孩子们观察苹果颜色、形状和味道,并教他们用简单语言进行描述。

如:“这是一个红色苹果,形状圆圆,味道甜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孩子们观察其他水果,尝试用学到语言描述水果特点。

我会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和鼓励。

4. 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水果,用彩色黏土制作水果模型,并展示给其他小组。

这个环节旨在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美丽水果屋》2. 内容:水果名称: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特点:颜色、形状、味道描述方法:这是一个色,形状,味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到水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水果特点。

2. 答案示例:这是一个红色苹果,形状圆圆,味道甜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水果认知能力有明显提高,但仍有个别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多加关注。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反思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水果的名称和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合作精神。

4. 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水果模型或图片:苹果、香蕉、草莓、橙子等。

2. 水果屋图片或实物模型。

3. 水果切刀、水果盘等工具。

4. 音乐CD《美丽的水果屋》。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b. 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喜欢的水果,并简单介绍水果的名称和特征。

2. 主题活动(10分钟):a. 教师展示水果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屋里的水果名称。

b. 教师切开水果,让幼儿观察水果的内部特征,并引导他们用词语描述。

c. 教师与幼儿一起品尝水果,感受水果的美味。

d. 教师引导幼儿用词语表达自己喜欢的水果,并鼓励他们分享给同伴。

3. 延伸活动(5分钟):a. 教师播放音乐《美丽的水果屋》,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b. 教师引导幼儿用水果进行创意拼图,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c. 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水果屋活动的感受,引导他们用词语表达。

五、活动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水果的认知和表达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分享和合作方面仍有待加强。

2. 活动中,部分幼儿对水果屋的兴趣较高,但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可能需要进一步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兴趣。

3. 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方式和语言表达需要更加生动有趣,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4. 活动时间安排较为合理,但个别环节可以适当调整,如增加幼儿自主参与的水果拼图环节,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5. 在今后的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更好地与他人互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水果的认识和表达情况。

2. 关注幼儿在分享和合作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分享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趣味天地》中的《美丽的水果屋》。

该文通过描绘一间用各种水果搭建的房屋,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神奇。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水果屋的构造、各种水果的颜色和形状以及与之相关的形容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草莓”、“香蕉”、“苹果”等,并学会运用这些词汇进行表达。

2.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用形容词描绘事物。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完成水果屋的制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形容词描绘事物,学会用所学生字词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水果屋的构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水果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水果屋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水果模型,引导学生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及原因。

2. 新课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观察课文挂图。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齐读生字卡片。

(3)教师引导学生用形容词描绘水果屋,如“红色的草莓屋顶”、“黄色的香蕉门”。

3. 小组活动(15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合作完成一个水果屋的制作。

(2)学生根据所学的形容词,为水果屋上色,并在作品上标注所用词汇。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生字词。

(2)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事物,尝试用形容词进行描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美丽的水果屋》2. 生字词:草莓、香蕉、苹果、红色、黄色、圆形、长形等。

3. 板书内容:用直观的图画展示水果屋,旁边标注生字词和形容词。

小班阅读《美丽的水果屋》课件.

小班阅读《美丽的水果屋》课件.

小班阅读《美丽的水果屋》课件.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教材:《美丽的水果屋》章节:小班阅读课程内容:通过阅读《美丽的水果屋》这本书,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水果的外形特征、颜色和味道,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水果的外形特征、颜色和味道。

2. 通过阅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水果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水果的外形特征、颜色和味道。

难点:通过阅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水果屋》图书、水果实物等。

2. 学具:画笔、画纸、水果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水果实物,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颜色和味道。

2. 教师讲述《美丽的水果屋》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水果的形态、颜色和味道。

3.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的水果,并说明原因。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绘制自己喜欢的水果。

5. 成果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水果颜色味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水果知识。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课堂学习,向家长介绍水果的名称、颜色和味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制作水果拼盘,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美丽的水果屋》的阅读课程中,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水果的基本认知,还包括通过故事情境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引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真实的水果,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水果的特征,这是为了帮助他们建立起现实世界与故事内容之间的联系。

2024年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水果屋》

2024年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水果屋》

2024年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水果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趣事》,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美丽的水果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并运用描述水果的词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并说出水果屋中各种水果的名称,运用形容词描述水果的特点。

2. 通过故事情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3.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交流的美好情感,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水果名称,学会用形容词描述水果特点。

难点:运用所学词语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果屋道具、水果卡片、磁性黑板、挂图等。

学具:彩笔、画纸、水果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充满童趣的水果屋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屋里的各种水果。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水果卡片,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水果名称和形容词,如“红彤彤的苹果”、“黄橙橙的香蕉”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用所学词语描述水果屋中的水果,其他幼儿认真听,并给予鼓励。

4. 分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个水果,用彩笔和画纸进行创意绘画,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教师邀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幼儿用所学词语进行描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水果屋2. 内容:水果名称:苹果、香蕉、葡萄、草莓等形容词:红彤彤、黄橙橙、紫盈盈、绿油油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水果,并用形容词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红彤彤的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水果名称和形容词,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增强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课后可组织幼儿进行“水果分享会”,让幼儿带自己喜欢的水果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并描述水果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教案: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一、教学内容本活动以《美丽的水果屋》为主题,通过学习水果的名称和特点,让幼儿认识各种水果,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材来源:《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各种水果,加深对水果的了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水果,学会用语言表达。

难点:能够正确地发音,流利地表达水果的名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模型、水果图片、水果屋PPT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自己喜欢的水果画纸,彩色笔或者蜡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一个水果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字。

如:“这是一个苹果,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说一遍。

”2. 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水果的图片,一边展示一边讲解水果的特点。

如:“这是一个香蕉,它弯弯的,黄黄的,非常好吃。

”3. 实践:教师分发画纸和彩色笔,引导幼儿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幼儿。

4. 展示:让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画的水果的名字和特点。

如:“我画的是一个橙子,它是圆圆的,颜色是橙色的,很甜。

”5. 练习: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水果接力游戏,要求孩子们快速准确地说出水果的名字。

如:“请大家听好,我们要开始水果接力游戏了,第一个水果是苹果,第二个是香蕉,第三个是橙子……”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水果屋的图案,然后把各种水果的名字写在水果图案旁边。

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跟家长一起找出家里有的水果,用手机拍下来,下节课分享。

2. 完成《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水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能够准确地说出水果的名字,并描述水果的特点。

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很强,积极参与,课堂气氛良好。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反思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反思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水果的名称和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

4. 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1. 准备各种水果实物或图片,如苹果、香蕉、橙子、草莓等。

2. 准备一个水果屋的道具,可以是用纸板或布料制作的小屋。

3. 准备一首关于水果的歌曲或故事。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活动:邀请幼儿观察水果实物或图片,引导他们说出水果的名称和特征。

2. 讲述故事:讲述一个关于水果屋的故事,引导幼儿想象自己进入水果屋的情景。

3.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分享原因。

5. 总结反思:引导幼儿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水果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如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等。

2. 评价幼儿在分享和合作方面的表现。

3. 通过幼儿的反馈和表现,评估他们对水果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收集幼儿的提问和讨论,分析他们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活动延伸:1. 创意美术: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分享给大家。

2. 音乐活动:教唱一首关于水果的歌曲,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3. 生活实践:带幼儿去果园或超市参观水果摊位,让他们亲自挑选水果,学习如何正确清洗和食用水果。

七、家长沟通:1. 向家长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让他们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2. 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水果主题的活动,如一起制作水果沙拉或拼图。

3. 提醒家长注意幼儿的日常饮食,保证他们摄入足够的水果和蔬菜。

八、教学资源:1. 水果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观察水果的特征。

2. 故事书籍:关于水果的故事书籍,用于讲述和引导幼儿想象。

3. 视频资料:有关水果种植和采摘的视频,让幼儿了解水果的生长过程。

2024年小班阅读《美丽的水果屋》课件.

2024年小班阅读《美丽的水果屋》课件.

2024年小班阅读《美丽的水果屋》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美丽的水果屋》这一章节,该章节详细介绍了各种水果的名称、特点和生长环境。

我们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水果的世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各种水果的名称、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果的名称、特点和生长环境的记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表达和想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认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实物水果、水果图片、教学卡片等。

学生准备: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水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水果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详细讲解水果的名称、特点和生长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所见到的水果,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出示实物水果,让学生触摸、品尝,增强他们对水果的认知。

5.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用画纸、彩笔等材料制作水果卡片,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所学内容,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水果屋》2. 板书内容:水果名称: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水果特点:形状、颜色、味道等生长环境:气候、土壤、水分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本节课所学的水果名称。

(2)描述你最喜欢的水果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3)画一幅以水果为主题的作品。

2. 答案:(1)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水果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但在表达水果特点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水果,了解不同季节的水果种类。

2024年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

2024年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

2024年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水果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事物》,详细内容为《美丽的水果屋》。

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水果,学会用语言描述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说出常见的水果名称,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2. 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2.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水果,学会用语言表达水果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卡片、水果屋模型、磁性黑板、挂图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彩色黏土、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水果卡片,组织幼儿进行“水果猜猜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和熟悉各种水果。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水果屋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屋的特点。

(2)教师挑选几种水果,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水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水果。

(2)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小评委”活动,让幼儿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并用语言描述作品中的水果。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水果搭建一个美丽的水果屋。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黑板上贴上水果卡片,标明水果名称、颜色、形状和味道。

2. 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水果屋,标注水果屋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画纸、水彩笔和彩色黏土,设计并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屋。

答案:根据幼儿的创意进行设计,鼓励幼儿用丰富的颜色和形状表现水果屋。

2.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本节课所学的水果和水果屋。

答案:幼儿能够清晰、流畅地介绍水果和水果屋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水果的认识和语言表达能力,针对幼儿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案《美丽的水果屋》

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案《美丽的水果屋》

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美丽的水果屋》,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漂亮的水果屋》1.在水果屋的“建构”中体验合适的空间感,喜爱?与伴侣一起搭建和嬉戏。

2.感知画面的颜色美和水果的主要的特征。

1.PPT2.垫子四块1.观看画面,引出主题。

(ppt5)这是谁?猜猜发生了什么事?------关注幼儿对画面的解读和想象(ppt1)(出示水果名称)这些水果你都认识吗?-----按照水果特征猜水果名称(色彩外形花纹等)小结:果园里种着各种色彩和样子的水果。

2.讲解并描述故事,说说理解。

(ppt2-5)现在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吧?你们说该怎么办呢? -----鼓舞幼儿为小熊和妈妈想方法小结:方法无数,要考虑的是别人最需要的才最好。

3.想象创意,体验互助。

孩子们,你们现在就是大西瓜,你想和伴侣搭怎样的围墙? ------幼儿自由搭房子谁还有不同的办法?------师生沟通互动(看ppt)体验不同的搭建形式-------幼儿体验了解围合阅历,初步感触空间的大小。

(ppt7-9)漂亮的水果屋你喜爱?吗?------继续故事,。

(讲故事住房子)你们想不想住进水果屋?(4-6人)------幼儿探究体验,感触空间大小与人数的关系。

一把椅子上能坐许多伴侣吗?谁来试试。

(6-8人)------幼儿合作体验,感触空间无限。

小结:房子越来越小,伴侣就越来越多;只要有办法,一把椅子也能无限大。

4.故事结尾,情感体验。

说说故事的名字,欢乐分享水果。

5.活动延长—在教室里继续建构动物园的主题,让孩子们在建构角里玩玩垒高和为动物们造房子。

《漂亮的水果屋》是一个布满颜色感和创意的作品,在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鲜明的色彩,这些漂亮的色彩都是小班孩子他所脍炙人口的,同时也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所能够控制的,教师们在观察本节活动之后,请按照以下两点谈谈自己的体味。

抛问:1、如何按照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情景阅读教学?2、对本次活动有何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情景阅读:美丽的水果屋Fra bibliotek活动目标:
1.在水果屋的“建构”中体验合适的空间感, 喜欢与朋友一起搭建和游戏。 2.感知画面的色彩美和水果的主要的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动过程: 1.观察画面,引出主题。 ● (ppt5)这是谁?猜猜发生了什么事? ------关注幼儿对画面的解读和想象 ● (ppt1)(出示水果名称)这些水果你都认识吗? -----根据水果特征猜水果名称(颜色 外形 花纹等) 小结:果园里种着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水果。 2.讲述故事,说说理解。 ● (ppt2-5)现在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吧?你们说该怎么办呢? ------鼓励幼儿为小熊和妈妈想办法 小结:办法很多,要考虑的是别人最需要的才最好。 3.想象创意,体验互助。 ● 孩子们,你们现在就是大西瓜,你想和朋友搭怎样的围墙? --------幼儿自由搭房子 ● 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师生交流互动 ●(看ppt)体验不同的搭建形式 -------幼儿体验了解围合经验,初步感受空间的大小。 ●(ppt7-9)美丽的水果屋你喜欢吗? ------继续故事,。 ●(讲故事住房子)你们想不想住进水果屋?(4-6人) --------幼儿探索体验,感受空间大小与人数的关系。 ● 一把椅子上能坐许多朋友吗?谁来试试。(6-8人) ---------幼儿合作体验,感受空间无限。 小结:房子越来越小,朋友就越来越多;只要有方法,一把椅子也能无限大。 4.故事结尾,情感体验。 说说故事的名字,快乐分享水果。 5.活动延伸— 在教室里继续建构动物园的主题,让孩子们在建构角里玩玩垒高和为动物们造房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